「初學者爬山要帶什麼?」#新手冬季一日攻頂裝備
👍文章更詳細:https://bit.ly/37S0AdY
多爬幾次就知道自己下次要帶什麼,用圖示簡單明瞭介紹12月爬合歡山西北峰裝備,歡迎大家一同分享✨✨✨
#登山糧食
1. 山上實在很冷,能來一碗熱騰騰的泡麵、熱咖啡、熱茶,一定會成為全場焦點,初學者可以購買攻頂爐,便宜的NT500~600就有了,而且能重複使用唷!
2. 爬山絕對不會想吃沒味道的東西,尤其天氣冷選擇重口味的食物可刺激味覺,個人偏好辣辣的食物,吃了身體也會比較熱
3. 沿途補給可以選擇巧克力、酸梅、堅果、鹽糖等容易購買、攜帶、不沾手的零食
4. 爬山時間超過3hrs以上一定要買水袋,寒冷的天氣誰想脫下手套,轉開水瓶喝水啊!
-
#登山穿著
1. 身上穿戴的一定要能防水,尤其是外套、登山褲、手套、鞋子,可以再噴上防水噴霧加強,畢竟身體濕了在山上容易產生「風寒效應」,會使身體失溫,這是在登山活動中要防風雨的重要性!
2. 只要有機會摸黑出發、4點後才下山,一定要把頭燈戴上,有頭燈讓你走起來更加安心,便宜的頭燈約NT150
-
#攝影器材
1. 如果覺得手機無法滿足自己需求,可攜帶微型單眼相機,重量輕、體積也較小
2. 電池一定要用防水袋保護,以免下雨淋濕
3. 想要拍縮時、星軌的必帶腳架,以免自己手抖,下山看到照片後悔
4. 以上器材覺得太多太麻煩,直接帶一台Gopro就好
#國旗是拍照用品😎
#有人和我一樣登山前會拍這樣的照片嗎
#無痕山林
#初級百岳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30的網紅澎遊誌【XieAer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完記得 【 留言💬 訂閱🔔 點讚👍 分享🔗 】 演算法才會讓更多人看見我的作品🙏🙏🙏 攝影師拍片很辛苦Der~~😶😶 繼續往下滑 ⏬ 我準備了 ㊙️ 詳細的路線資訊 ㊙️ ▬▬▬▬▬▬▬▬▬▬▬▬▬▬▬▬▬▬▬▬▬▬ 【 奇萊南華 𝑪𝑯𝑰𝑳𝑨𝑰 𝑴𝒐...
單眼防水袋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營火部落攝影裝備幕後功臣 vidafun 防水氣密箱
話說我也算是收納箱控,軍用鐵箱、彈藥箱、塑膠箱、折疊箱、基本上各種箱子都有了,唯一沒買的應該就是木箱了,可惜在朋友那邊搬過一次就放棄了,重量跟鐵箱有得比,還更脆弱,不適合拿到風吹日曬的戶外使用。
營火部落全部的攝影裝備至少有一機三鏡、電池、充電器、捕光燈、麥克風、錄音機、空拍機、遙控器、三顆電池、單眼用的三軸穩定平台,各位看到高畫質影片就是靠這些裝備拍攝出來的。
其實攜帶一直是我的煩惱的地方,目前大概有幾種攜帶方式:
登山徒步;野營、釣魚攜帶:因為重量考量,只能攜帶最少的攝影設備,通常是一機一鏡加上空拍機跟腳架,這時候就是用簡單的相機包搭配防水袋攜帶,基本防護跟防水可以,但是拿取很麻煩,大部分是過掛在身上。
開車野營露營:這比較輕鬆,可以全部裝備都攜帶,但是裝備的防水跟耐壓就很重要,因為通常車上都是裝滿的設備,再來裝備攜帶的多,要快速的拿取也很重要,以前用背包攜帶,拿取比較麻煩,戶外下雨、潮濕、早上的露水,地上的泥巴,都讓我大部分是放在車上,不敢隨便放。
目前改用vidafun 防水氣密箱出去拍攝好幾次了,經歷過幾種情況:
出海拍攝:海上拍攝最怕的就是海水,以前雖然用防水包攜帶,但是開口較小,每次在搖晃的海上要更換裝備都很辛苦,用收納箱開口很大,可以快速拿取裝備,蓋起扣上之後,又不用擔心海水或者上下船搬運的碰撞。
沙地拍攝:沙子其實很討厭,很容易沾滿包包,然後帶到車子裡面,外觀平整的箱子,碰到沙子吸附,只要拍一拍就好,還是太髒可以直接用水洗。
下雨的草地泥地:這算是最讓我感動的場景,以前碰到下雨,就要開始搬裝備,避免被雨淋,怕地面積水,怕泥巴,現在都是放在車外,放在帳篷旁邊,想拿就拿,下雨就蓋起來,不用擔心雨水,整夜放在外面也無所謂。
收納箱當然有優點跟缺點,我來分析一下:
利用預先部分切割好的泡棉,可以調整到適合你需要的隔間,泡棉已經切割成一格一格稍微固定住,只要用手一捏就可以取下,但是放東西的時候,又不會分開,可以讓每一個東西上下左右每一個面都有保護,所以倒放,直放都有保護,但是缺點就是下次換裝備的時候,就要調整泡棉,或者更換泡棉,不過只要不會一天到晚噴錢換裝備,這樣的事情應該不常發生,再來就是很多裝備尺寸差不多,例如鏡頭,運動攝影機,空拍機。
整體收納體積會變大,因為整個箱子保護變大了,以往包包只有一層布料跟泡棉保護,現在變成硬殼箱,保護變好,體積變大,也算適合理,這樣的保護還會讓車上收納變方便,以前相機都要特別放在比較上面,避免被壓,或者腳邊,現在就是隨便放,直放,橫放都可以,不用擔心被其他露營重裝備擠壓到。
因為整個箱子都是防水氣密,空氣跟水都是完全不會進去,所以需要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卸壓開關,例如我上次去司馬線林道拍攝,下山之後,箱子外的氣壓比箱子內高,所以箱子就打不開了,這時候就需要打開卸壓開關,讓箱子內外壓力平衡,這樣才有辦法打開。
單眼防水袋 在 窮得只剩一個背包 one backpa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hill到只剩一個背包 #背包chill遊
又到了歡樂的出遊時間,這次要去韓國10天,只帶了一個20L的小包包,閒閒沒事於是就來分享一下怎麼整理行李的🎒
其實我真的很不喜歡拉行李箱(慘了這樣講會不會因此沒有行李箱品牌要找我下廣告),除了走路不方便以外,覺得綁手綁腳的做什麼事都麻煩。(突然想到我連狗的牽繩都是揹在身上的那種,手到底是有多沒空)
開始研究怎麼只帶最少的東西出去旅行,是去騎琵琶湖和爬富士山的時候🚴🏽♀️🗻因為沒有地方可以寄放行李,又要騎車爬山的,只能精簡到最少,減輕負重,結果後來發現這樣好輕便好歡樂,比好自在還要自在,慘了,從此再也回不去。
記得有一次認識一群從荷蘭來玩的家庭,來台灣玩整整一個月,但每個人卻都只揹著15L左右的包包,讓我相當欽佩,不過我的終極目標不是這個,另外有一位友人R君才是箇中翹楚,有一回竟然只提著一個誠品的紙袋去登機⋯比搭高鐵還少是怎樣。(他裡面只裝襪子內褲充電器)
廢話那麼多,總之就來分享一下這一回初秋的行李怎麼整理的,畢竟這個粉絲頁叫窮得只剩一個背包,就讓我們用一個背包出發去旅行吧!
(我說得這麼感人肺腑,誠心希望有背包廠商來斗內我)
🚗・🚗・🚗・🚗・🚗
照片中是這一次大概要帶的東西:(不包含上方那頭肥肥的生物,牠看到我在排東西莫名其妙自己也跑去坐好,搞笑)
#各種袋子及防水袋👝:首先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袋子,除了可以用來裝臭衣服跟臭鞋子(如果有濕的東西也可以分開),最主要的是可以確實地分類各種物品,取用方便。(嚴重的整齊強迫症,沒辦法接受東西亂丟)
#化妝品與保養品💄:其實出國也才一陣子,帶一整罐也只會用到一點點,有種白帶一場的感覺,所以都會用小容器分裝要使用的份量。分裝完之後會發現變得超少超好攜帶,所以雖然只裝進一個化妝包,裡面的物品可是很齊全的。
#衣物👕:大約就是帶3套的量,不帶2套是因為怕衣服沒乾(尤其是襪子,多年的惡夢,超難乾的鬼東西),會帶一塊小肥皂或一點點洗衣粉洗衣服。
通常衣服的種類一定要帶到3種:1-睡衣褲、2-輕便T恤與短褲、3-薄外套與長褲,這三大套基本上可以對付多數情況,建議還可以多帶一頂帽子,這樣就不用洗頭.........呃不是,是頭髮亂了不用整理。(小髮圈也很重要啊)
因為秋天涼涼的也可以帶一個機動性使用的薄圍巾,另外多帶了一件小洋裝和涼鞋,以免突然要去趴踢還是突然有什麼豔遇。(身上穿的一定是好走路的運動鞋)
#書和筆和筆記本和耳機📚:耳機用來對付機上吵鬧的嬰兒。搭車生活苦悶,沒有書活不下去(最近好想買kindle)。筆和小筆記本平常用不到,但沒有的時候真的恨得牙癢癢的,所以都還是會帶,但如果你想要跟路人帥哥借支筆順便發展一段豔遇就可以考慮不用攜帶了。
#小毛巾與手帕🧣:還滿多人會覺得帶手帕很奇怪,其實手帕真的很好用,擦汗還是擦什麼的,讓你很有台階下的小物
然後就是相機了,這一次其實本來只打算帶小台的gopro就好,但是掙扎了老半天,我真的很害怕去爬山的時候看見美景卻沒帶單眼,只好還是認命把它放進去(最近覺得應該換一台輕便的小單)。
呃,總之裡面裝的大概就是這樣吧。(啊,忘記把水壺放進去了)
單眼防水袋 在 澎遊誌【XieAer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看完記得
【 留言💬 訂閱🔔 點讚👍 分享🔗 】
演算法才會讓更多人看見我的作品🙏🙏🙏
攝影師拍片很辛苦Der~~😶😶
繼續往下滑 ⏬ 我準備了
㊙️ 詳細的路線資訊 ㊙️
▬▬▬▬▬▬▬▬▬▬▬▬▬▬▬▬▬▬▬▬▬▬
【 奇萊南華 𝑪𝑯𝑰𝑳𝑨𝑰 𝑴𝒐𝒖𝒏𝒕𝒂𝒊𝒏𝒔 】未完待續篇
這次的負重含公裝達20Kg ( 裝備資訊最下面可以找到 ),正常來說不需要背到這麼多東西,主要是多帶攝影器材 ( 6.5kg ) 食材 ( 2kg ) ,訓練自己的負重能力,正常這行程不需背到這麼重。
夜晚我們在看天池紮營,陡升1公里背重裝走真是走到不要不要的,日落後的高山溫度下降非常的快,半夜溫度大約到0~-3度,還好有特別準備保暖不然肯定冷到睡不著,低溫同時對拍攝器材也是一大考驗 ( Gopro直接掛點 ) ,結果隔天還是無法順利拍攝,大家的腳程與預計時間有落差,導致光被八表、著名的黃金大草原都沒看到,只好留著下次補考再來拍攝。
這次兩天一夜走34公里路程,感覺走完後整個人像NPC角色吃了經驗果實升好幾等級,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節目製作方式的拍攝剪輯,希望大家會喜歡。雖然有遺憾,但每一次的登山都能更加認識自己的極限,奇萊南華篇下篇預計將拍攝南華山、奇萊山周邊路線。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希望能給予我支持,留言點讚 👍 分享 🤝。
登山拍攝 📷 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歡迎不吝建議,謝謝您觀看。
🥾 【 行程 】
第 1 天 | 台北 - 台中 - 屯原登山口 0K - 雲海保線所 4.5K - 天池山莊8.6K - 看天池1K(紮營)
第 2 天 | 看天池 - 奇萊南峰2K -看天池2K - 南華山1.4K - 看天池1.4K - 屯原登山口14.1K
總路程 34 km
總負重 20 Kg
🗺️ 【地理資訊】奇萊南華 𝑪𝑯𝑰𝑳𝑨𝑰 𝑴𝒐𝒖𝒏𝒕𝒂𝒊𝒏𝒔 🚗
⛰️ 奇萊南峰 / 海拔 3,358 m
⛰️ 南 華 山 / 海拔 3,184 m
📍 【地圖定位】𝗚𝗼𝗼𝗴𝗹𝗲 𝗺𝗮𝗽
✒️ 屯原登山口 | https://goo.gl/maps/w5k3PqR91dUPxjDP7
✒️ 奇萊南峰 | https://goo.gl/maps/aHdwGPadQwHEoxhs6
✒️ 南華山 | https://goo.gl/maps/cywb7ab1pYZrxrvL8
▬▬▬▬▬▬▬▬▬▬▬▬▬▬▬▬▬▬▬▬▬▬
🎛️ 【裝備列表】
⭕️【健行裝備】
攻頂包 / Natrehike 20L
登山包 / Natrehike 70L
背包防水罩/Natrehike | 下雨溼氣重時使用
登山杖/Natrehike | 減輕腳部承重負擔
頭燈/FORCLAZ | 夜晚出帳、健行使用
加掛腰包 | 提供額外空間攜帶隨手物品
⭕️【穿戴衣物】
頭部 | 遮陽帽/毛帽
手部 | 保暖手套
衣服 | 外層 | GoreTex外套(防風防水透氣)
| 中層 | 刷毛外套+長袖刷毛上衣
| 底層 | Airism輕盈涼感衣
褲子 | 短褲(外)壓力褲(內)
腳部 | 羊毛襪 /防滑Gore-Tex登山鞋
⭕️【 糧食】
補給水(水袋) 2000cc (不含公水) / 行程結束剩1000cc
溫水/保溫瓶 700cc | 上山煮水裝入,保暖身體不失溫
鹽糖 | 防止肌肉疲累、抽筋
能量飲料(RedBull)
花生堅果
巧克力
蘇打餅乾
草蝦仁
鮭魚
五香牛雜
⭕️【 烹煮器具 】
平底煎/RHINO
爐頭
瓦斯罐
料理夾
⭕️【 過夜裝備 】
帳篷(地布)/NH雙人騎行帳篷
睡墊/FORCLAZ
睡袋/BlackIce G1000
露營燈
⭕️【 救生裝備 】
鋁箔毯
扣環式指南針
哨子
緊急醫療包(面速利達母/OK繃)
⭕️【 攝影器材 】
空拍機 Mavic Air 1
空拍機 Mavic Air 2
運動相機 Gopro 8
微單眼相機 Sony Nex C3
手動鏡頭 Contax Zeiss G45
手動鏡頭 Contax Zeiss G90
🎞️【其他影片】https://reurl.cc/lVYLlA
⚠️【關於技巧與裝備請斟酌參考】
🌿 喜歡請訂閱加小鈴鐺 🔔,有更新才會被通知。
🌿 歡迎實質課金支持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
➤ 𝗙𝗮𝗰𝗲𝗯𝗼𝗼𝗸 | https://www.facebook.com/Jerrell.taipei
➤ 𝗜𝗻𝘀𝘁𝗮𝗴𝗿𝗮𝗺 | https://www.instagram.com/xieaerial/
➤ 𝑫𝒐𝒏𝒂𝒕𝒆 贊助我 | https://p.ecpay.com.tw/80251
🎵 Track Info
Rogers & Dean - No Doubt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NoDoubtYO
▬▬▬▬▬▬▬▬▬▬▬▬▬▬▬▬▬▬▬▬▬▬
➤ 0:00 開頭/前導 | Intro
➤ 0:41 出發前準備 | Preparing
➤ 1:48 前往會合點 | Meeting
➤ 3:39 屯原登山口 - 雲海保線所 | 0K - 4.5K
➤ 8:44 雲海保線所 - 能高瀑布 | 4.5k - 12.5K Waterfall
➤ 12:38 天池山莊 | 13.1K Taianchi Lodge
➤ 14:03 天池山莊 - 看天池 | Taianchi Lodge 13.1K - Vernal pools 14.1K
➤ 15:30 野營晚餐
➤ 15:46 日出/第二天
➤ 16:36 結尾/空拍
#奇萊南華 #能高越嶺 #XieAerial @澎遊日誌【XieAeria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nmv2fPhbr0/hqdefault.jpg)
單眼防水袋 在 Xiaofei小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機車環島是我在台灣最愛的旅程。在機車環島旅程中,重點不再只是你的目的地,道路本身跟駕馭體驗成為了旅程的一部分,一路上刺激著感官神經。儘管這是我第16次機車環島旅行,卻是第一次用vlog紀錄下來。
第一部影片是關於我的準備過程以及行李,下周的影片是我此次耗時9天,歷程1500公里機車環島旅程的三部曲,敬請期待!
小飛和強叔電動機車環島露營旅
之靈: https://youtu.be/j07N0rLrLK4
之一: https://youtu.be/FOywyFZTnWw
之二: https://youtu.be/MlxRpa7L6QI
之三: https://youtu.be/KkcEd0S0l20
如果想知道我如何準備我的行李以及攜帶物品的詳細清單,可以在下方找到。
我的Gogoro S2 Adventure Tour Edition裝備
後車架
在機車的後車架上,我放了很多易於堆疊但很難裝在袋子裡的長形物品。我在這裡放了兩個帳篷,兩個露營桌和一個睡袋。背部可以容納很多裝備,還有更多管狀物品的空間。
為了防水,我把一個背包防雨罩朝前,另一個面朝後。我們使用兩個防雨罩,以便底部受到保護, 先放後面的防雨罩再放前面的,以防被風吹走。
在防雨罩外面我使用彈力繩來保護它。這些彈力繩多的空間可快速放其他裝備。在彈力帶子下面(在防雨罩外面)我放我的水陸兩用鞋,自拍棒和我想在騎車時晾乾的濕衣服。
防水背包1
在一個袋子裡,我隨身攜帶所有個人物品。這包括溫暖的天氣裝備,冬季外套,雪褲(適合在寒冷或小雨中騎行時穿著),旅行衣 服,泳衣,襪子等。由於台灣北部寒冷多雨,台灣南部炎熱陽光,我們需要為這次旅行提供各種各樣的服裝。這個包還有一個小筆記型電腦,在包的頂部我放了兩個USB行動電源和兩個保鮮盒容器,一個放滿了電線和充電器,另一個放了SD卡和一個固態硬碟)
防水背包2
在第二個袋子裡,當我去健行或溯溪時,我把我想帶的東西放裡面隨身攜帶。這包括我的所有相機裝備,數位單眼相機,小型三腳架,GoPro運動攝影機,以及兩個急救包(一個帶紗布和繃帶,另一個帶常用疾病藥物,如腹瀉),濾水器,緊急保暖毯,隱形眼鏡和水壺。值得慶幸的是,這次旅行沒有人受傷,但急救箱仍然派上用場。我用醫用膠帶修理壞了的相機。
我的健行旅行包準備好就出發去,且裡面沒有太多的非健行的旅行物品,它可以節省從騎車到健行的轉換時間。當我想停下來走上小路時,我的睡墊和一盒gopro配件是我從這個包裡取出的唯一物品。
左馬鞍包
在這個馬鞍包裡,我有額外的溯溪裝備。這包括兩個攀岩頭盔和一根短繩。由於這個包裡還有空間,所以這裡是我放牙刷和盥洗用品,額外的瓦斯罐和額外的冬季夾克的地方。
右馬鞍包
這是我放置其餘露營和烹飪裝備的地方。兩個露營椅都裝在裡面,還有我的鍋具,瓦斯罐和高山爐子,砧板,杯子,刀子和餐具(第一個營地忘了帶筷子,但後來有取得一些),泡麵,鮪魚罐頭,茶包和咖啡包,最後還有露營燈。露營燈放在頂部,以便在我們在天黑後進入露營地時很容易拿取東西。
每個馬鞍包都有一個彈力收納網。我把雨衣和褲子放在其中一個網子下面,另一個網子則是我穿上溯水鞋時可以放靴子。
在座墊下的置物空間:
我在這裡放了一袋食物,番茄,洋蔥,雞蛋和更多的水果和蔬菜。食材用完的時候我會補貨。我還放衛生紙,垃圾袋,一個水瓶,以及我已經把其他袋子打包後遺漏的東西。在這裡,我還會保留一個USB行動電源,並在過程中為相機電池等一些物品充電。
John的Gogoro S2 Adventure裝備
裝設48L的後車置物箱
在這裡,我們放了DJI Phantom 4空拍機,帶充電器的12v10A電池和12v插頭配件,可以在路上為空拍機電池充電,還有一個折疊的防水袋可以帶去健行跟溯溪。空拍機P4太高了,蓋子不能正常關閉,所以我們用背包防雨罩蓋住它,然後用彈力網固定它。
背包:
John帶著一個大型登山背包。他把他所有的寒冷天氣裝備和衣服放在整個背包中。剩下的空間還放露營裝備,如他的睡袋和床墊,另一個濾水器,盥洗用品,額外的行動電源,以及我們帶來的所有相機設備的各種電線和充電器。
為了讓背包防水,放了大的背包防雨套覆蓋,從前面朝後覆蓋,以便它不會被風吹走。這款背包防雨罩還可以固定背包上的所有背帶,使它們不會打結翻轉。
在他的座位置物箱裡,他放了他的騎車手套,雨具,瓶裝水和其他評估輕便的物品,如防曬霜,噴霧劑和太陽眼鏡。
安全帽
我們都使用了全罩安全帽,並在裡面安裝了SENA無線電,以便在騎車時進行通訊交談。安全帽中的無線電使得騎車更加愉快和安全,因為騎車的人可以相互溝通道路狀況,並警告有汽車冒出或其他潛在的危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07N0rLrLK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