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五日想說一說廖亦武的故事
在路上/廖亦武
隔著一張茶几與廖亦武對坐,59歲的中國流亡作家在我們面前斟酒。起初的對答遲疑而謹慎,暗暗的房間,亮晃晃的攝影燈打在作家臉上,簡直是審問。
作家神情略顯不安,硬要拉著編輯廖志峰入鏡受訪,「你過來這兒坐舒服一點。」「這樣的訪談會不會讓你想到監獄問口供啊?」「欸,」作家木訥地應了一聲:「一般採訪之前,我都要喝一點,暈暈浮浮就無所謂了。」語畢,在杯子裡倒上了高粱,推到我面前。
「這次來台灣挺不容易啊,您出發前還被扣在法蘭克福機場。廖志峰在臉書上講這個事,有人還留言說是否梅克爾緊縮難民政策,要逐走廖亦武了?」
他解釋自己拿的是大陸人民進出台灣簽證,可護照卻是德國政治難民護照,2個對不上,在機場被櫃檯扣下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可他在中國有申請出境20次遭拒的紀錄,不免讓人往政治迫害的事實去聯想。
廖亦武是當今國際文壇中深受注目的華人作家,2001年,在中國出版《中國底層訪談錄》被視為反動書籍遭查禁,2008年,該書借屍還魂,出版英譯節錄本《吆屍人》,讓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書籍不容於中國書市,卻有英、法、德等20幾種譯本,他出版《洞洞舞女和川菜廚子》《毛時代的愛情》等書,獲獎無數,2012年獲法蘭克福書展「德國書業和平獎」,歷年獲獎者有蘇珊‧桑塔格、帕慕克等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前哨站,此後,諾貝爾文學獎開獎前夕,他的名字亦屢屢在賭盤上,成了熱門人選。
流亡作家來台不易,出中國更難。2010年,他第16次申請出境獲准,前往德國參加國際文學獎,回國前,友人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抱著他哭,勸他不要回去了,但他堅持在母語環境寫作,「劉曉波當時獲和平獎,我認為情況可能要轉好了,沒想到我完全估計錯誤,我一下北京機場,就被請進了北京派出所。」異議分子余杰、冉雲飛三番兩次被刁難,他四次申請出國訪問遭拒,隔年,索性一個登山背包,擺一本《周易》《史記》和一把簫,穿越過中越邊境,逃了。作家始終在路上。
「我在雲南生活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對雲南太熟悉了,我買通黑社會,知道他們在河口經常放人出去,販毒的、大宗賭博、賣淫集團,都可以出去。我花了五萬塊人民幣,偷渡後交錢,他們一邊數錢沒錯,然後放行,」他講一講笑出來:「還好我名聲沒有劉曉波、艾未未來得大,不然肯定是不行的。」他坐火車到河內,待了3天,腦中好幾套劇本:德國大使館或美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要不行,就給德國駐京記者打電話,讓他寫個新聞,變成國際事件。
他一關闖過一關,最後還是在河內機場給拿下。越南海關見他拿單程機票,要他再買一張返程票,「當時是有點冒冷汗,他們說如果不買,就要把我移送中國海關。那機票特別貴,先後給了黑社會這麼多錢,私下留了一千多歐元,幾千人民幣,不得已把所有錢掏出來。當飛機起飛,著實鬆了一口氣,我當時有點缺鈣,腿都有點抽筋。」許久不寫詩的他,在飛機升空的剎那突然有寫詩的心情:「一個嬰兒誕生在天空。」
重獲自由的一刻他想到的是詩,讓他入獄其實也是詩。他在六四前夕寫長詩〈大屠殺〉,隔年入獄,然而他說自己不懂政治,只是浪子。詩人1958年出生四川鹽亭,童年在文革中渡過,教書的父母被遊街示眾,他逃家流浪,「像一條狗一樣到處竄來竄去」,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他考不上大學,當過煮飯工,開過大卡車,也開始寫詩。偶然間聽到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urg)的〈嚎叫〉,腦袋轟一聲炸開了,「他的詩第一句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頭腦被瘋狂給摧毀』,我就想我們連瘋狂都沒瘋狂過,他媽的還摧毀。」
60年代的美國嬉皮給了80年代中國詩人學習榜樣,他開始路上的生活。他在女人身上踏開一條大道,也四處晃蕩,「四川到北京5天4夜的慢火車,我就鋪報紙睡硬座下面。聽到有人談論詩歌,就從別人的褲襠底下探出頭來,一面看他們的褲襠,一面聽他們談詩論藝,」他恨恨地說:「媽的,那時候中國就是沒有毒品,要不肯定去了。」
1989年初夏,他受邀到北大朗誦,世界正沸騰,而他對天安門上群眾激情與狂歡無動於衷,打道回四川。6月2日,四川涪陵也開始騷動,小街上都是持槍的武警,敏感的詩人覺得惶惶不安,在3日下午寫了長詩〈大屠殺〉:「向學生、工人、教師、攤販開槍!掃射!掃射!瞄準那些憤怒的臉、驚愕的臉、痙攣的臉、慘笑的臉、萬念俱灰和平靜的臉掃射!」
詩歌如籤詩,預言了8小時之後發生的事。隔年,他和一班哥們籌拍詩歌電影《安魂》在重慶被抓,被判4年。「人生前半段只是一個短暫的上午,一個懶覺睡到十點,還沒弄清活著是怎麼一回事,就該吃午飯了。」他曾如此描述自己的嬉皮青春,然而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天黑了。
黑牢記憶在出走德國後寫成《六四.我的證詞:從先鋒派詩人到底層政治犯》,該書英文書名叫做《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乍看浪漫的書名來自殘忍的際遇。他在獄中哼歌被獄卒逮到,被罰唱滿一百首,唱不滿,獄卒拿著電棒要他把舌頭伸出來:「精神戀愛不過癮,還是親親歌裡的妹妹吧。」「感謝上帝,我的記憶力超群,唱至30多首就卡殼了,」他回憶道:「於是獄警命令幾個勞改犯人把我按翻在地,用呼呼飛旋的電棒戳入我的肛門。我還能說什麼感謝話呢?生活多值得回味,我居然在胯間的陣陣炸裂中還能叫出文革中的時代最強音:『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極權要他閉嘴,但他還是要說,不管是在獄中,或出獄後。他在獄中和高僧拜師學吹簫,出獄後賣唱維生。邊緣人格只能和邊緣人做朋友,他出版《中國底層訪談錄》,書籍旋即遭官方禁止、銷毀,卻成為盜版市場的暢銷書—他在台北國際書展,來的多半是北京慕名而來的粉絲。書中受訪對象,有底層攪和的朋友,也有獄友的故事,「在監獄那些人不斷地說他們的故事,殺妻碎屍的,從糞坑逃獄的,我夢都夢到他們,他們講了幾十遍,我不可能忘記。像惡夢一樣追蹤我,我只好把他們寫出來。寫出來才能擺脫這個惡夢。」寫作像遺忘,也是見證。
我們看他的手稿,因為獄中紙筆珍貴,文字跟文字之間沒有縫隙,簡直是螞蟻一樣。在中國,他多次遭警察抄家,幾百萬字手稿被奪走再寫,寫了再被奪走,「每次大禍臨頭,我都懷著索忍尼辛在《古拉格群島》被抄去手稿時的同樣想法:『立即發表!』」他戲稱自己細細小小的字跡是螞蟻體,「一個人和國家機器做抗衡,像螞蟻面對一座山,螞蟻是不可能推翻一座山,但螞蟻可以寫下來,若干年後,這座山砰然倒下,這本書會留下了。」而他9月即將出版的小說就是《輪迴的螞蟻》。
他極其喜歡螞蟻這個意象,人面對浩瀚宇宙,渺小如螞蟻。2014年,他和中國藝評人結婚,生下的女兒就叫書蟻,楊書蟻。「跟著媽媽姓?」「對,螞蟻順著楊樹爬得比較高嘛,那個意象才對,跟著我姓廖,一點意義也沒有。」「但你不需要子女傳宗接代?」「我需要啥傳宗接代,估計知道我的人就很多,有我的書就夠了。」
比無知更恐怖的是漠然,問他六四都是近30年前的往事了,不怕後來的人愈來愈不在乎了嗎?他扛出了孔子,「知不可為而為之,當今世道再混亂,也混亂不過春秋戰國,孔夫子都逃亡了13個國家,如喪家之犬,但他還是堅持文化傳承。」他笑了出來:「我因講真話坐牢,但人一輩子還是講真話舒服一點。我講真話,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最終結果也不是太慘是吧?」始終在路上的詩人似乎停下了腳步。他住家旁有德國最大的森林,森林有湖,湖裡有人裸泳,夏日裡,他總是推著嬰兒車,帶女兒散步,女兒睡覺了,他就停下來讀書,整個夏天又讀完一遍《紅樓夢》,他說,那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光。
全文見留言連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0的網紅留聲樂團Resonanc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歌曲的告白-【初】 「在相隔多良大溪與金崙9.6公里的排灣族部落裡,我總是覺得阿姨的歌聲很特別......」---------- 編曲者 Sakinu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39WS5go #對歌曲的告白-【凌】 「這次的作品,每一個樂段,都極具畫面感,它不僅僅是一...
「喪家感謝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散步路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留聲樂團Resonanc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告別式圓滿感謝詞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EDU.TW 的評價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告別式感謝詞、感謝弔唁、回禮感謝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告別式感謝詞、感謝弔唁、回禮感謝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喪禮感謝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喪禮感謝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喪家感謝詞 在 【禱告, I PRAY】將對離世親人的不捨帶到主前禱告(帖撒羅尼 ... 的評價
喪家感謝詞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八九年六四前夕,廖亦武寫了一首長詩《大屠殺》,坐了四年的牢。
香港維園連續辦了三十年的紀念活動,今年也不獲准舉辦。像是小說《1984》那樣,回憶是有罪的。
大規模的記憶清洗工程就要開始,哪怕是用血也要洗刷乾淨。
明天,自由廣場紀念活動,能多記住一天是一天吧。
《在路上/廖亦武》
隔著一張茶几與廖亦武對坐,59歲的中國流亡作家在我們面前斟酒。起初的對答遲疑而謹慎,暗暗的房間,亮晃晃的攝影燈打在作家臉上,簡直是審問。
作家神情略顯不安,硬要拉著編輯廖志峰入鏡受訪,「你過來這兒坐舒服一點。」「這樣的訪談會不會讓你想到監獄問口供啊?」「欸,」作家木訥地應了一聲:「一般採訪之前,我都要喝一點,暈暈浮浮就無所謂了。」語畢,在杯子裡倒上了高粱,推到我面前。
出國頻被拒 帶史記和簫偷渡
「這次來台灣挺不容易啊,您出發前還被扣在法蘭克福機場。廖志峰在臉書上講這個事,有人還留言說是否梅克爾緊縮難民政策,要逐走廖亦武了?」
他解釋自己拿的是大陸人民進出台灣簽證,可護照卻是德國政治難民護照,2個對不上,在機場被櫃檯扣下來,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事,可他在中國有申請出境20次遭拒的紀錄,不免讓人往政治迫害的事實去聯想。
廖亦武是當今國際文壇中深受注目的華人作家,2001年,在中國出版《中國底層訪談錄》被視為反動書籍遭查禁,2008年,該書借屍還魂,出版英譯節錄本《吆屍人》,讓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書籍不容於中國書市,卻有英、法、德等20幾種譯本,他出版《洞洞舞女和川菜廚子》《毛時代的愛情》等書,獲獎無數,2012年獲法蘭克福書展「德國書業和平獎」,歷年獲獎者有蘇珊‧桑塔格、帕慕克等人,是諾貝爾文學獎前哨站,此後,諾貝爾文學獎開獎前夕,他的名字亦屢屢在賭盤上,成了熱門人選。
流亡作家來台不易,出中國更難。2010年,他第16次申請出境獲准,前往德國參加國際文學獎,回國前,友人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抱著他哭,勸他不要回去了,但他堅持在母語環境寫作,「劉曉波當時獲和平獎,我認為情況可能要轉好了,沒想到我完全估計錯誤,我一下北京機場,就被請進了北京派出所。」異議分子余杰、冉雲飛三番兩次被刁難,他四次申請出國訪問遭拒,隔年,索性一個登山背包,擺一本《周易》《史記》和一把簫,穿越過中越邊境,逃了。作家始終在路上。
「我在雲南生活過一段很長的時間,對雲南太熟悉了,我買通黑社會,知道他們在河口經常放人出去,販毒的、大宗賭博、賣淫集團,都可以出去。我花了五萬塊人民幣,偷渡後交錢,他們一邊數錢沒錯,然後放行,」他講一講笑出來:「還好我名聲沒有劉曉波、艾未未來得大,不然肯定是不行的。」他坐火車到河內,待了3天,腦中好幾套劇本:德國大使館或美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要不行,就給德國駐京記者打電話,讓他寫個新聞,變成國際事件。
學嬉皮浪蕩 像條狗竄來竄去
他一關闖過一關,最後還是在河內機場給拿下。越南海關見他拿單程機票,要他再買一張返程票,「當時是有點冒冷汗,他們說如果不買,就要把我移送中國海關。那機票特別貴,先後給了黑社會這麼多錢,私下留了一千多歐元,幾千人民幣,不得已把所有錢掏出來。當飛機起飛,著實鬆了一口氣,我當時有點缺鈣,腿都有點抽筋。」許久不寫詩的他,在飛機升空的剎那突然有寫詩的心情:「一個嬰兒誕生在天空。」
重獲自由的一刻他想到的是詩,讓他入獄其實也是詩。他在六四前夕寫長詩〈大屠殺〉,隔年入獄,然而他說自己不懂政治,只是浪子。詩人1958年出生四川鹽亭,童年在文革中渡過,教書的父母被遊街示眾,他逃家流浪,「像一條狗一樣到處竄來竄去」,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他考不上大學,當過煮飯工,開過大卡車,也開始寫詩。偶然間聽到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urg)的〈嚎叫〉,腦袋轟一聲炸開了,「他的詩第一句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頭腦被瘋狂給摧毀』,我就想我們連瘋狂都沒瘋狂過,他媽的還摧毀。」
60年代的美國嬉皮給了80年代中國詩人學習榜樣,他開始路上的生活。他在女人身上踏開一條大道,也四處晃蕩,「四川到北京5天4夜的慢火車,我就鋪報紙睡硬座下面。聽到有人談論詩歌,就從別人的褲襠底下探出頭來,一面看他們的褲襠,一面聽他們談詩論藝,」他恨恨地說:「媽的,那時候中國就是沒有毒品,要不肯定去了。」
寫詩入黑牢 獄卒惡整電肛門
1989年初夏,他受邀到北大朗誦,世界正沸騰,而他對天安門上群眾激情與狂歡無動於衷,打道回四川。6月2日,四川涪陵也開始騷動,小街上都是持槍的武警,敏感的詩人覺得惶惶不安,在3日下午寫了長詩〈大屠殺〉:「向學生、工人、教師、攤販開槍!掃射!掃射!瞄準那些憤怒的臉、驚愕的臉、痙攣的臉、慘笑的臉、萬念俱灰和平靜的臉掃射!」
詩歌如籤詩,預言了8小時之後發生的事。隔年,他和一班哥們籌拍詩歌電影《安魂》在重慶被抓,被判4年。「人生前半段只是一個短暫的上午,一個懶覺睡到十點,還沒弄清活著是怎麼一回事,就該吃午飯了。」他曾如此描述自己的嬉皮青春,然而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天黑了。
黑牢記憶在出走德國後寫成《六四.我的證詞:從先鋒派詩人到底層政治犯》,該書英文書名叫做《為了一首歌和一百首歌》,乍看浪漫的書名來自殘忍的際遇。他在獄中哼歌被獄卒逮到,被罰唱滿一百首,唱不滿,獄卒拿著電棒要他把舌頭伸出來:「精神戀愛不過癮,還是親親歌裡的妹妹吧。」「感謝上帝,我的記憶力超群,唱至30多首就卡殼了,」他回憶道:「於是獄警命令幾個勞改犯人把我按翻在地,用呼呼飛旋的電棒戳入我的肛門。我還能說什麼感謝話呢?生活多值得回味,我居然在胯間的陣陣炸裂中還能叫出文革中的時代最強音:『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極權要他閉嘴,但他還是要說,不管是在獄中,或出獄後。他在獄中和高僧拜師學吹簫,出獄後賣唱維生。邊緣人格只能和邊緣人做朋友,他出版《中國底層訪談錄》,書籍旋即遭官方禁止、銷毀,卻成為盜版市場的暢銷書—他在台北國際書展,來的多半是北京慕名而來的粉絲。書中受訪對象,有底層攪和的朋友,也有獄友的故事,「在監獄那些人不斷地說他們的故事,殺妻碎屍的,從糞坑逃獄的,我夢都夢到他們,他們講了幾十遍,我不可能忘記。像惡夢一樣追蹤我,我只好把他們寫出來。寫出來才能擺脫這個惡夢。」寫作像遺忘,也是見證。
獄中紙如金 字跡細小如螞蟻
我們看他的手稿,因為獄中紙筆珍貴,文字跟文字之間沒有縫隙,簡直是螞蟻一樣。在中國,他多次遭警察抄家,幾百萬字手稿被奪走再寫,寫了再被奪走,「每次大禍臨頭,我都懷著索忍尼辛在《古拉格群島》被抄去手稿時的同樣想法:『立即發表!』」他戲稱自己細細小小的字跡是螞蟻體,「一個人和國家機器做抗衡,像螞蟻面對一座山,螞蟻是不可能推翻一座山,但螞蟻可以寫下來,若干年後,這座山砰然倒下,這本書會留下了。」而他9月即將出版的小說就是《輪迴的螞蟻》。
他極其喜歡螞蟻這個意象,人面對浩瀚宇宙,渺小如螞蟻。2014年,他和中國藝評人結婚,生下的女兒就叫書蟻,楊書蟻。「跟著媽媽姓?」「對,螞蟻順著楊樹爬得比較高嘛,那個意象才對,跟著我姓廖,一點意義也沒有。」「但你不需要子女傳宗接代?」「我需要啥傳宗接代,估計知道我的人就很多,有我的書就夠了。」
比無知更恐怖的是漠然,問他六四都是近30年前的往事了,不怕後來的人愈來愈不在乎了嗎?他扛出了孔子,「知不可為而為之,當今世道再混亂,也混亂不過春秋戰國,孔夫子都逃亡了13個國家,如喪家之犬,但他還是堅持文化傳承。」他笑了出來:「我因講真話坐牢,但人一輩子還是講真話舒服一點。我講真話,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最終結果也不是太慘是吧?」始終在路上的詩人似乎停下了腳步。他住家旁有德國最大的森林,森林有湖,湖裡有人裸泳,夏日裡,他總是推著嬰兒車,帶女兒散步,女兒睡覺了,他就停下來讀書,整個夏天又讀完一遍《紅樓夢》,他說,那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光。
抗議諾貝爾 斯德哥爾摩裸奔
嬉皮講孔子,以為老了,但他把杯子換成碗公,斟酒,推到我面前,喝開了,講起2012年為抗議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共產黨員莫言,在斯德哥爾摩裸奔的事。他在商場電梯脫光衣服,順著停車場竄出來,「我跑了60米,衝上台階才讓國王的衛隊給拿下,當我赤身裸體穿越斯德哥爾摩廣場,我感覺特別high,警察的呼喊聲特別遠,星星月亮都在天上,我當時很得意,我終於超越自己,」老嬉皮對自己做的事充滿激情,他嘿嘿笑了2聲:「結果被關了一晚,我可是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牢都坐過的人。」
喪家感謝詞 在 散步路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10(拜喜)
樹下霜淇淋口味:抹茶紅豆 / 愛的魔幻
遠百誠品口味:白毫烏龍 / 柚香檸檬
雪花店依本日手抄菜單為妙,啾。
/
在日本有一種職業叫做:代筆人
從情書、道歉信、問候信,甚至遺書。那些你說不出口的、不知該怎麼表達的,都可以請代筆人代寫。但,不知道你會不會認為,找代筆人,就不是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那是欺騙的行為。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主角從小被賦予繼承家業(代筆人)的責任,所以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習寫字。叛逆期的時候主角也講過類似的話,覺得自己在做騙人的事。
直到他接手家業後的第一份代筆工作,是有人請他代寫弔唁信。
寫弔唁信時所挑選的紙質、顏色。磨墨時的方向必須和平常相反,也就是逆時針,而且必須適時停止,信的墨色不可太深,代表過度悲傷,眼淚滴落硯台,使得墨色變淡。避免「屢次」「再度」「又」「重複」等忌諱用詞,同時,喪家都不希忘死亡再度降臨,所以也不能寫「此外」「以及」等詞,更不需要結尾語。
最後對方滿意的付了一萬元的日幣給代筆。主角不知所措的看著那一萬元。對方則是跟他說: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因為上代代筆人幫我寫的情書以及求職信函。
他想起小時候自己對上代頂嘴,上代告訴他:
「如果你覺得這是騙人的也無所謂,但是有人就算想寫信也沒辦法自己寫。自古以來代筆人就像所謂的舞影者,跟戰國時代的武將替身一樣。這些人絕對無法曝光,卻對他人的幸福有所幫助,是受到感謝的職業。」
「比方說,為了表達內心的感謝,我們會帶一盒糕點給對方。也許有人很擅長自己親手自作高點;但是精心挑選後買來的糕點難道就無法表達誠意嗎?」
這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像是心理咨詢師那樣,必須要讓客戶傾吐心聲,才能寫出令人動心的文字。說不定有天也可以請散步路徑代筆哦,笑。
/
嗯,這本書叫做「山茶花文具店」,可以去看,或者來雪花店跟我借,笑。
-
喪家感謝詞 在 留聲樂團Resonanc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對歌曲的告白-【初】
「在相隔多良大溪與金崙9.6公里的排灣族部落裡,我總是覺得阿姨的歌聲很特別......」---------- 編曲者 Sakinu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39WS5go
#對歌曲的告白-【凌】
「這次的作品,每一個樂段,都極具畫面感,它不僅僅是一首歌,更是一篇值得細細品嚐的故事...」---------- 樂樂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2EXh5sN
#對歌曲的告白-【觸】
「極富故事創意的歌,用一首歌的時間,讓我們一起聽見如十首歌的溫暖感動!一開始,還記得是在遙遠的汐止...」---------- 東恩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2Xy4JgS
#對歌曲的告白-【望】
第一次練這首歌之前,恩恩和我們分享這首歌的故事...
🐼:「這是一首紀念族人的歌,在以前,平常時候是不能隨便唱的,只有在特殊日子才會唱的,也藏著過去許多人的故事,是一首很美又很有故事的歌」
🐶🐰🐵🦊:「喔~~」(當時只是認真的聽聽🙈)...」---------- 貝卡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3kh58yf
#對歌曲的告白-【歸】
「曾是一首完全沒有伴奏樂器的古調,如何把鼓與Beatbox放進去又不失這首歌曲的精彩?」是這次最具挑戰,也是最令人開心、好玩的地方!這次的歌曲對我來說...」---------- 和和 🦊 觀看全文 ▶︎ https://bit.ly/33qEexP
-------------------------------------------------------------------------------------------
「Miyome是台灣原住民鄒族mayasvi祭典儀式歌舞祭其中之一。其歌名含義有兩種說法:亡魂曲,悼念部落族人亡魂,安慰喪家及祈求天神安慰死者的靈魂;其二意指一名美麗且善良的女子,而族人作曲紀念她。在這個祭典中唱這首,認為有可以除穢作用,祈求平安及健康之用意。在編曲創作上,靈感來自國外許多阿卡貝拉在音樂劇風格上的創作模式,增加音樂與電影畫面感的相互輔搭,將我們想傳達的故事變成一段段旋律,在聽到每一個音時,眼前故事便紛紛上映。」---------- 編曲者 Sakinu
This melody is one of the songs at the Mayasvi ceremony(Triumph Festival) of the Tsou tribe. There are two versions of the song title: the song of the dead, the mourning of the dead, the comfort of the bereaved family and the praying for the gods to comfort the souls of the dead, and the other meaning of the song refers to commemorate a beautiful and kind woman. Singing this song at this festival is considered to have the effect of removing filth and praying for peace and good health. In the field of arrangement, the inspiration comes from the musical creation mode of lots of a cappella groups abroad, turning the stories we earn to express into the melodies, strengthening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music.
#miyome #古調 #留聲樂團 #阿卡貝拉 #acappella #好似電影配樂般 #像極了電影
-------------------------------------------------------------------------------------------
🎵音樂製作 Music
曲/詞 Compose|台灣原住民鄒族古調 The traditional ritual song of The Tsou (one tribe of the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編曲 Arrangement|邱恩 Sakinu Tjakisuvun
人聲打擊編曲 Vocal Percussion Arrangement|張羽和 Eddy Chang
音樂製作人 Producer|邱恩 Sakinu Tjakisuvun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邱恩 Sakinu Tjakisuvun
錄音師 Recording|李清揚 Ching-Yang Lee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Bill Hare
前製編輯 Pre-recording editor|李清揚 Ching-Yang Lee
女高音 Soprano|施欣妤 Shin-yu Shi
女中音 Alto|黃語芊 Becca Huang
男高音 Tenor|邱恩 Sakinu Tjakisuvun
男低音 Bass|吳東恩 Christopher Wu(特別感謝「自然人」Bass 友情協力)
人聲打擊 Vocal Percussion|張羽和 Eddy Chang
錄音室提供 Recording Studio|感動音樂藝術空間 Touching Studio
🎵影像製作 Music Video
導演 Director|林姿君 Light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何帛儒 Boru
攝影助理 Assistant Camera |林易群 Yi-Chun Lin 、黃信淵 Xin-Yuan Huang
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張語涵 Yu-Han Chang
-------------------------------------------------------------------------------------------
FOLLOW US
喜歡我們,歡迎訂閱我們,開啟小鈴鐺🔔
Facebook ▶︎ https://bit.ly/33uPObe
Instagram ▶︎ https://bit.ly/3ijOF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OEIQgekgBg/hqdefault.jpg)
喪家感謝詞 在 告別式感謝詞、感謝弔唁、回禮感謝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家眷致感謝詞」 父親日前受佛祖召引,往去西方,今天在本廳舉行告別奠禮,感謝各界長官、來賓,撥出如此寶貴的時間,親自來此捻香持佛,又蒙各位惠賜如此隆重的 ... 喪家 ... ... <看更多>
喪家感謝詞 在 喪禮感謝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喪禮中要感謝父恩告別式花籃用詞哀悼安慰語辭喪父安慰詞基督教弔唁文天主教. ... 種慰問的英文這樣說-戒掉爛英文...www.businessweekly.com.tw › 職場› ...Thank you 之 ... ... <看更多>
喪家感謝詞 在 告別式感謝詞、感謝弔唁、回禮感謝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家眷致感謝詞」 父親日前受佛祖召引,往去西方,今天在本廳舉行告別奠禮,感謝各界長官、來賓,撥出如此寶貴的時間,親自來此捻香持佛,又蒙各位惠賜如此隆重的 ... 喪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