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當全城都在談論Mirror
城市的另一角落,僻靜的單車路上
遇上一家三口,爸爸五十多歲,坐在
應該是新買回來的輪椅上,渾身大汗
即使夜涼有風,整件T Shirt還是
被汗浸透。他吃力地用鬆垮幼小的雙臂
扭動沉重巨大的雙輪,學習如何轉彎
不時搖頭,喃喃自語
汗都滴在大腿上,猶如失禁的老人
我清楚看到一個男人去到中年
的突然無力感,還不知道該如何適應
上天降在自己身上的玩笑
就在他彷彿就要爆發,亂罵放棄的時候
旁邊一左一右兩大護法
應該是他的妻子與女兒吧
兩人猶如餅印一樣,對望一眼
及時開開玩笑,緩和氣氛
有時蹲下柔聲鼓勵❤️❤️❤️
有時站在前方拍手叫老豆加油👏👏👏
老公當年咁大架貨車你都舞得掂
家吓咁細部輪椅冇理由難到你嘅😂
老豆你得嘅,遲啲我拎埋部單車落嚟
同你晚晚落嚟片返幾轉👏👏👏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要放下尊嚴,面對他人目光與生活各種不便
當然你也可以看成世界末日🥲🥲🥲
然而我們的人生
誰說完全沒有苦中一點甜呢🤯🤯🤯
貧窮沒有讓他們仨氣餒埋怨
面對疾病與不幸打擊,仍然尋常積極面對
甚至靠得比之前更近
有說有笑,不當一回事
一家三口飯後踩著拖鞋下樓練習使用輪椅
慢慢父親也開始說笑
叫老婆坐在大腿上片返轉
又同個女講見到我尾燈當你贏
看不到全城聚焦的舞台原來沒什麼可惜
感謝上天讓我在同一時間見証到
更讓人震撼感動的獨幕劇
當我回頭目送他們仨背影
街燈下他們仨的輪廓都鍍上一層
閃亮得教人仰望的耀眼白光
但願他們仨能繼續親密幸福❤️❤️❤️
互相持守,健康快樂生活下去🌈🌈🌈
而我們
不管此刻生活多苦情況多糟
也總有屬於我們的bitter sweet
以及讓我們閃耀發亮的舞台
只要我們願意相信🌈🌈🌈❤️❤️❤️
#細個爸爸教你踩單車 #大個你教返爸爸用輪椅 #這就是人生 #難離難捨踩吓單車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哪裡還有幸福可借 #他們仨 #單車路上的輪椅 #療癒系 #靈性成長 #王貽興 #MyZenMoment #selfgrowth #mindfulness #innerpeace #zen #writing
哪裡可以借輪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論你選擇什麼,都不要選擇不工作]
今天Line Today新聞報導,女星藤田小百合(Sayuri Fujita)長期在南韓演藝圈發展,曾因揭露圈內潛規則引發關注,去年11月更無預警宣布借精生子,當未婚媽媽,再度掀起熱議。過程中,她內心飽受煎熬,不敢告訴父親,而且即使肚子隆起,工作時仍然穿寬鬆衣服遮掩,甚至為此準備退出娛樂圈。
結果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父親坦然接受;而當這件事公布之後,外界評價都很正面,節目邀約也排山倒海而來,讓藤田小百合一躍成為最具話題的女星。
這當然是一個圓滿的結局,皆大歡喜,看起來藤田小百合也不必為此離開喜歡的演藝事業,不論懷孕或產子後都能夠繼續工作。這也是我最樂見的結果,因為我見過太多人,尤其是女性,為了婚姻或生子,以及照顧家人辭去工作,中斷生涯,後來都難以回到職場,造成自己生活不易,影響到自己的下半生。
所以當有人遇到這個情境,來跟我做諮詢,問我應該怎麼做抉擇,我都說:「不論你選擇什麼,都不要選擇不工作。」原因很簡單,只用八個字就能夠說清楚:「人生無常,職場無情」,我們無法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是否必須要再度出外上班謀生,不過我們一定能夠預見到時候職場對於年紀大的接受度極低。
我看過很多文章都在寫,孩子的長大不會等我們﹑父母的老去不會等我們﹑夫妻的感情培養不會等我們……下面永遠有海量的按讚與分享。這類文章為什麼經常網路瘋傳?因為它寫到我們的罪惡感,而罪惡感是所有感覺中最難以釋懷的一種,這個痛很深沈,幾不可見底,總是能夠把我們徹底打敗﹑潰逃無處。
然而所有的觀點都存在著一體兩面,在「家人不會等我們」的另一面,是「企業也不會等我們」。而且比起家人,企業更無情,經不起時間的淘洗。
在職場,年紀是最大的挑戰,不論多優秀,到了一定年紀,人人被平均掉,通通被視為中年人或老年人,面目模糊,再也看不到任何專業與能力。但是在家裡,你是爸爸就是爸爸,你是女兒就是女兒,歲月不會模糊這些關係,所以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在多數情況下,家人永遠接受你。但是,企業不會。
我教課採取分組討論,最近有一組裡面有三位女學員照顧父母的時間之長,令人咋舌。兩位是15年,一位是6年,這些女性通常先照顧父親,送走父親,接下來照顧母親,整個三十幾歲至五十幾歲的時光,幾乎在不眠不休的照顧裡消失不見。等到母親也走了,抬頭才發現沒有自己的人生,這時候年紀也大了。
即使如此,現在人活得長夀,再重新找回自己,仍然為時不晚。但是在這當中,我發現照顧者有沒有工作差很大,會影響到後面的人生發展至為深遠。比較上,一直在上班的人,容易起步;多年沒在上班的人,起步相對艱難,原因有二:
1. 經濟問題:
--由於許久沒工作,沒有收入,經濟會比較窘困,甚至有負債現象,這會讓人失去自信,覺得被綁住的感覺,邁不開腳步向前行。
2. 求職問題:
--由於許久沒工作,缺少技能,而且對職場陌生,產生害怕的心理,再來幾次求職碰壁,便會否定自己﹑懷疑人生,就會更難找到理想工作。
其中有位學員學經歷俱優,醫學院畢業,是有執照的專業人士,為了照顧母親辭去工作,直至母親離世,再度跨出門找工作,這時已經50多歲,可以想見求職有多困難。而且負債近百萬元,更是讓她心情沈重,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人找她做保險,她做了一陣子,業績不穩定,更是愁眉不展,不自覺地說了幾次:
「這個債務,不知何時能夠卸下?」
說起來,現代人只要買屋,誰不欠個幾百萬或上千萬的?這個不到百萬元的債務真的不算個數,可是對於一個五十好幾﹑找不到工作的人,連下一碗飯在哪裡都愁,這個數直教人有種天就要塌了的崩潰感。所以當年選擇辭去工作的人,事後要面對的問題更加複雜,處理上也棘手很多。
另一個學員在大網站擔任主管,由於有收入,雖然照顧長達15年,卻有餘裕,每年推著坐輪椅的母親出國旅遊,留下不少美好回憶,人生了無遺憾。母親仍然健在,單身的她開始認真布局未來一個人的下半生,於是來學習做斜槓,一方面為生涯做安全布局,另一方面一了上半生沒時間圓的夢。她在意的重點完全不同,幾次都問到:
「我要怎麼經營這個斜槓,讓人生更豐富精彩?」
選擇大於努力,在生涯做選擇時,做對或做錯決定人生的滿意度至鉅。最近我與20年未見的老朋友聚會,他退休了,住在市中心兩百坪豪宅裡,正在考慮把上海更大的住家賣掉,在台灣落地生根。他是專業經理人,一路飛黃騰達,我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自己很幸運,在每次的生涯抉擇,都做了對的決定。
當然,家人是我們的至親,我們一生努力工作就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可是當工作與家庭面臨抉擇時,我還是要建議你,無法取捨時,就選擇平衡。不要辭去工作,再兩者各退一步,找到兩全的平衡點。這個過程絕對辛苦難熬,有的還要花上經年累月的時間去面對,可是辭了工作,後面更難收拾,因為你自己還有長長的下半生要走,沒人來幫助你呀!
家人很重要,我們自己也很重要。父母的下半生需要有人照顧,我們的下半生至少要有錢照顧。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slash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enstar.cc/1104LIVE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哪裡可以借輪椅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1/25 星期一 絕對音樂】
「開心的時候就大笑,不開心的時候,就等一下再笑吧!」
有時候你要用別人的角度看,才會發現自己錯在哪裡,
無法改變事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
SO~~~跟我一起「上弦月」~~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郎祖筠:成為照顧者後才明白,我勢必要忤逆父親,因為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人最怕孤單寂寞,一旦孤單寂寞,就會了無生趣,人就會開始萎了,萎了之後什麼功能就開始退化,脾氣就開始古怪,所以一定要做一個快活的長者。」郎祖筠面對老後的心態相當明朗。
回憶起父親,郎祖筠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父女倆的槓子頭故事。
黃昏時節,夕陽將天空染成金黃色,母親懷著弟弟,因為身體不好,總是臥床等待丈夫回家煮飯、做家務,女孩在門口等待著還沒回家的那個人,遠遠看見肩膀寬闊的高大男子走來,夕陽將他的影子拖得長長的,停在一棟違章建築前,女孩一瞧,是爸爸回來了!
手上提著一包槓子頭,父女二人坐在廊下,默默的啃著硬硬的槓子頭,嘴裡漫出的香氣在廊下環繞,沉默無語卻是心靈上的溝通,片刻父親起身說到:「進屋吃飯吧!」
女孩跟隨其後,父女倆一起在廚房完成今日晚餐。再平常不過的日常,卻成了郎祖筠最懷念的時刻。
郎祖筠在大眾面前的形象就是一位爽朗、大姐風範的舞台劇演員。2010年郎祖筠的父親郎承林去世,照顧老父6年的失智歷程,讓郎祖筠對於老人議題更加關切,成為了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的終身志工。
郎祖筠表示,「越及早規劃,養老基金越豐厚,就不用太擔心老後的生活基金,在未來什麼都漲的社會環境,房租、物價、水電費年年漲,尤其在都會地區的房租更是漲得比電梯還快。」
郎祖筠提起一個建議:由於現今社會有太多房東限制房客的房租報稅,因此法律應該要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用來規範房東與房客之間租賃的規章,否則光是存錢就相當辛苦的這一代,要如何攢錢來面對老後生活呢?
面對自己老後的問題,郎祖筠毫不猶豫地說:「不要因為年齡而向人生說不!」應該打破對「老」一詞的觀念,如果認為因為老了而什麼事都做不成,那就真的什麼都做不好了,「千萬不要放棄,如果你還想活著,不想成為需要成天呼喊別人幫你做事的話。」
不要放棄任何學習的機會,現在有許多老人的社區大學或是活動,多多參加還可以交朋友,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另外她提到,時代一直在變,必須與時俱進,警惕自己不要成為倚老賣老的年長者。
郎祖筠的母親說過:「四十歲以後的身體是自己的。」這句話潛移默化的長存在她心中。身體老化後該注意養身,要開始注重飲食問題。
再者,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俗話說「要活就要動」,不常運動的話,腰跟腿就會沒力,很快就退化,不是沒有道理的,要善用飲食與運動來延緩老化。
郎祖筠舉了父親郎承林的例子,父親輪椅一坐上就不下來,後來就真的不良於行了。
談起父親,郎祖筠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紅暈,父親的失智儘管讓她感傷,但是她仍然正向積極的面對:「我爸的個性本來就溫和、可愛,失智後仍然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就像有天我弟指著台北101問他知不知道是哪裡呀?
結果他回答:『誰的墓碑那麼大啊?』真的是笑死我們了!」
開放大陸探親後,咀嚼檳榔多年的郎父特地洗白了牙口要回雲南家鄉與老母親相見。一見到母親,雙膝跪下,淚水在兩頰猖狂的放肆,一瞬屋內充滿著眼淚與親情的溫度,暖的門外都感受得到。
老母親一句:「你買了什麼好東西啊!去了那麼長的時間!」當年只留下「我出門買個東西!」就一別四十年,如今相見更是心中有滿滿的話語想傾訴。
一行人坐下開始敘舊,郎祖筠的母親向從未謀面的婆婆打起了先生的小報告,像是住在隔壁的關係般親密,感覺不出疏離感,她告訴老母親:「您兒子總是嚼檳榔,弄得一口咖啡色漬,要回家才特別洗白了牙齒呢!」
幽默的郎父則回應:如果我牙齒不好看,當有人問我,「你今年幾歲啊?」我就回他,「55~」
「你來自哪裡呀?」
「蒙古~」嘟嘟嘴的說。
「你喜歡吃什麼啊?」
「吃豬~」郎祖筠嘟起嘴模仿。
如果我牙齒乾乾淨淨,人家問我,「你今年幾歲啊?」我就回他,「67~」
「你來自哪裡呀?」
「山西~」笑嘻嘻。
「你喜歡吃什麼啊?」
「吃雞~」
老母親不明白什麼是「檳榔」,但是仍被郎父生動的臉部表情逗得呵呵直笑。
從郎祖筠模仿父親唱作俱佳的這段,可以感受到她與父親之間深深的羈絆,思念父親的心從未消失。
郎祖筠表示:「我爸是個著重外表的人。」
曾經不容許髮絲間有任何一根白髮的父親,某天滿頭白髮地映入眼簾,突然接收到父親年邁的事實,使得她流下眼淚,「原來爸爸老了啊!」
接著父親的失智日益嚴重,「善忘的他們,就算在照顧上辛苦了點,但是也請不要罵他們。」郎祖筠語重心長的說到。他們就像回到孩子的模樣,只是拖著年老軀殼罷了。
失智後的父親,心肺功能漸差,因此飲食變得較為清淡養身,本身口味就重的父親會像孩子般拒絕、生氣,但是郎祖筠善用身為女兒的柔情攻勢。
加上父親失智後對於時間失去現實感,「爸爸,你剛剛答應我要再吃一口的耶~」,每十分鐘重複這個循環,一碗飯就這樣讓哄著吃完了。
對於失智家人的世界,日本作家右馬埜節子〈うまの せつこ〉曾在書中表示:最初的一步是最重要的,必須思考「什麼才是進入當事人世界的那把鑰匙」。
面對失智者,郎祖筠有一套,與失智長者溝通時,善用失智症狀的健忘、轉移注意力、先順從他們再用另一種說法來說服並完成目的。
作家荷妲‧桑德斯〈Gerda Saunders〉形容失智者的世界:「我日復一日的往那個『奇怪國度』踉蹌前進,經歷『全新未知的一切』。這個國度,是由我的過往自我、現在自我與未來自我之間的交錯線所界定出來的。」
剛開始發現父親失智時,是某天父親發現太太不在家,便問郎祖筠:「妳媽去哪了?」
她回:「澎湖。」
父親再問:「去幹嘛了?」
她回:「放生。」
父親便戲謔地說:「她怎麼不把自己給放了?」,這段同樣的對話重複了七、八回,弟弟在旁說:「爸今天已經問我五、六次了。」
但是郎祖筠總是耐心地回答父親,儘管答案一模一樣。
父親就像是在一個「奇怪的國度」般,頻率總是對不上,會將幾十年前的事當成現在進行式,或是扭曲了原本的事實成為「自己認知的事實」。
郎祖筠分享自己失智的老父也曾經有走失經驗,好險父親會寫自己的名字才不致走丟,當他在社區打轉時,被社區管理員「領」回家。
「失智長者找回的機率不高,所以我爸真的很幸運。」
因此她也積極地倡導老盟─愛的手鍊,它可以協助找回走失的失智老人、智能或精神障礙有走失之虞的家人,「帶著這條手鍊的家人找回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郎祖筠強調不要讓自己發生會後悔的事,所以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郎祖筠相當感謝請來照顧父親的外籍看護Amy,「她把我爸照顧得很好,他的皮膚總是潤潤的,身上也都沒有不好的味道,也從不便秘,我們真的很感謝Amy。」
「她兒子需要一台電腦,我就買給她;她需要一支手機,我也買給她;她想要回家看家人,我們也買機票給她飛回家。」
郎祖筠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互相,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因為工作因素,陪伴父親的時間少,還好Amy把父親照顧得很好,才讓她不致後悔莫及。
岸見一郎說過:「最好的孝順就是不孝。」郎祖筠表示贊同,「父親喜歡吃重油鹽的食物,但是身體警訊告訴我他不能吃,那我要因為孝順他而讓他吃嗎?所以我勢必要忤逆他,那怎麼做才是孝順呢?我想答案一目了然。」
幸好郎父本身個性就溫和,要哄也比較容易,問她對於面對家中有失智長輩的朋友,是否有建議要分享。
郎祖筠表示:「唐從聖家中也是有家人需要照顧,只是每個家庭面臨的狀況不同,我只能寄些可能對他有用的書籍,供他參考罷了。」
她拿出五本書出來,細細地說每本書的好,可見她對於這類的議題是相當充滿熱忱。
最後郎祖筠提到,家人的情緒也相當重要,不只要顧好失智長輩,還要顧及到照顧者的身心狀態,否則照顧者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對於被照顧者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
訪問結束了,郎祖筠辦公室充滿著關懷,在那氛圍下,任誰都會被她的用心給打動,郎祖筠說:「想到伊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杏林子老師〈創辦人劉俠女士筆名〉,是許多身障朋友的好朋友,伊甸也很善於利用大眾資源。」
如今大眾對老人議題的關注度,不論是在社會的角落,還是檯面上的聚光燈,大家都在努力為它發聲,期望大眾能更加的關注老人議題!
(文章來源: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4190024/157883/%E9%83%8E%E7%A5%96%E7%AD%A0%EF%BC%8F%E6%88%90%E7%82%BA%E7%85%A7%E9%A1%A7%E8%80%85%E5%BE%8C%E6%89%8D%E6%98%8E%E7%99%BD%EF%BC%8C%E6%9C%80%E5%A5%BD%E7%9A%84%E5%AD%9D%E9%A0%86%E5%B0%B1%E6%98%AF%E4%B8%8D%E5%AD%9D?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210115)
***************************
哪裡可以借輪椅 在 哪裡可以借輪椅- 文化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學校到底有哪裡可以借輪椅,健康中心說只借給癲癇用的,有老師說能到體育室借,但體育室也說沒有,有人能解答嗎,我先說好,我問的是“學校” ... <看更多>
哪裡可以借輪椅 在 〈獨家〉幫你「一把」!輪椅免費沒人知堆倉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眾如果生病需要短期坐 輪椅 ,買一把 輪椅 嫌浪費,不買又很不方便,其實這些都是 可以 免費借的,在各縣市府都有設立輔具中心,提供 輪椅 、拐杖、病床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