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李鴻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文/牛皮明明
(註:牛皮明明,詩人、作家,曾在西藏流浪多年。擅長寫民國人物,寫那些被遺忘的故事,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能夠讓人熱淚盈眶!)
前言:
1896年,巴黎萬國運動會。 開幕儀式上,各國國旗伴著國歌依次升起。
輪到中國時,卻只有黃龍旗在一片寂靜之中緩緩升起,自始至終,沒有音樂聲,沒有掌聲,沒有國歌。
過了一陣子,在場的所有人開始大笑。 他們嘲笑偌大的中國,竟然連首國歌都沒有。
在一片嘲笑聲中,年過七旬的老人拄著拐杖站起來,邁著步子走到黃龍旗下。 他挺直腰板,神態毅然,滿懷深情唱著家鄉小調《茉莉花》。
這個老人就是大清權臣李鴻章。 歷史書裡,他是喪權辱國的罪人,是賣國求榮的權臣。
梁啟超卻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今天,我們不讀李鴻章,不知愛國為何物,更不會知道,在歷史洪荒中,一個渺小的人負重奮力前行時需要多大的勇氣。
01
1840年, 22歲的李鴻章站在皇榜下,他伸長脖子,渴望能從榜單上找到他的名字。 可把榜單從頭看到尾,也沒有看到“李鴻章”三個字。
陪他一起來看榜的父親搖著頭:“走吧,跟我去見一個人。”
父親帶李鴻章見的人,是當時在京城聲名日隆的曾國藩。
從此,李鴻章拜曾國藩為師,跟著他學習經世致用之學。
三年之後,李鴻章信心滿滿走進考場。
這一次,他一舉考中進士,他被欽點進翰林院學習。
這一年,李鴻章25歲,成了大清三十年內會試考場上最年輕的得中者。
從此之後,李鴻章仕途一路扶搖。 從咸豐三年的正七品編修到咸豐八年的三品按察使銜候補道,不到五年的時間,官升七級。
官場多風波,隨處起波瀾。 做官太順利,李鴻章處處遭到排擠,再想往上走一步,已經是寸步難行。
1858年,35歲的李鴻章做了個艱難的決定:辭去官職,到老師曾國藩門下當幕僚!
當官就如同行路,一步步走不難,難的是應對進退,難的是在路途段窮之際,朝天一躍,另起一段。
李鴻章深知繼續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不如換條道路,重新出發!
02
在曾府當幕僚,李鴻章跟曾國藩學習,學他如何帶兵打仗,學他如何處理政務。 這三年,李鴻章進步飛快。
曾國藩有個習慣,和幕僚吃飯時,喜歡圍坐著談論,講學問經濟,也講為人處世。
每次陪曾國藩吃一頓飯,李鴻章都受益匪淺,他說:“和老師吃一頓飯,勝過上一回課。”
1861年,太平天國調集重兵猛撲上海。 上海陷入重兵包圍,岌岌可危。
曾國藩派李鴻章前去鎮守。 李鴻章率領淮軍到達上海,先給軍隊撂下一句話:
"第一仗如果打不好,我們馬上滾出上海!”
當時淮軍9000人,太平軍10萬人,李鴻章不硬拼,只打巧仗。
他讓人虛扎了好幾個營盤,旌旗招展。 太平軍看到營盤就用火砲轟毀,幾回下來,太平軍的彈藥就已經消耗大半。
為鼓舞戰士,李鴻章親自督戰。 他拿把大刀,神情嚴肅地站在隊伍最前面:“一會兒誰敢後退,我就先把誰砍了!”
淮軍聽到這話,個個拼命前衝。 到達上海的第一仗,李鴻章贏得乾淨漂亮!
收到捷報的那一刻,曾國藩連夜上折,保舉李鴻章接任江蘇巡撫。
曾國藩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在把江蘇交給李鴻章的同時,也把大清國的後幾十年,都交給了他。
03
當了江蘇巡撫後,李鴻章的仕途開始真正的“一飛沖天”。 李鴻章的官位定律為兩年一升,每隔兩年,官升一級,平步青雲。
1864年,41歲,李鴻章被賜封一等伯爵。
1866年,43歲,李鴻章剿捻有功,獲賞黃馬褂。
1868年,45歲,官升為太子太保銜、湖廣總督;封疆大吏。
1870年,47歲,李鴻章調補直隸總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歲,李鴻章正式補授武英殿大學士,正式成為全大清漢官之首。
在整個大清,漢人能把官做到極致的,也只有李鴻章一人。 一言以蔽之,李鴻章把官做到頂了,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爺和皇帝!
晚清,在與世界對賭國運中,西方國運往上,中國國運往下。
為了挽救中國,晚清權臣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李鴻章以一己之力為大清續命。
許多學者至今評價,如沒有四大名臣,大清恐怕會早亡50年。
身為晚清重臣,李鴻章勵精圖治,當時的中國已風雨飄搖,他在寒風中扶著這隻大船,生怕這隻大船隨時沉沒。 李鴻章給朋友書信中寫道:
"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
李鴻章第一“變”,是變中國之體力,用武器強大中國。
1865年,他親自出馬,託人去美國購買機器,聘請高級技師和工匠。 在上海,成立了全東亞最大的兵工廠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李鴻章第二“變”,變中國之腦力,為中國培養近代化人才。
他挑選各省聰明幼童,赴美留學。 每年三十人,十五年後,依次回國,報效祖國。
這些留學生都成大氣,他們中有電報局長梁金榮,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校長唐國安 ,交通大學創始人梁如浩,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可以說這些人,都是李鴻章的學生。
李鴻章第三“變”,變中國之實業。
我們可以看到一張脈絡清晰的李鴻章實業清單:
1879年,中國第一條電報線;
1880年,中國第一個船塢——天津大沽船塢;
1881年,中國第一家近代化煤礦——開平礦局;
1882年,中國第一個海軍基地;
1885年,中國第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天津武備學堂;
1888年,中國第一支純近代化艦隊——北洋艦隊;
而這些諸多的“中國第一個”,創辦者都是李鴻章!
至今,他創辦的輪船招商局依然影響著中國,現在招商銀行的前身就是晚清輪船招商局的子企業。
然而,古老的中國穿越千年塵埃,已經接近她的終點。
她疲憊、衰老、風光不再,在現代文明前,她窘迫難堪,風雨欲來,大廈將傾,單靠李鴻章這樣的權臣孤身支撐,又怎麼能夠支撐得住?
04
1871年8月,當李鴻章用顫顫巍巍的手簽下《中日修好條約》,從那天開始,他的後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簽約。
中國挨多少次打,李鴻章就簽多少次約。
1895年3月20日午後2時半,73歲的李鴻章在隨行官員的攙扶下,拄著拐杖登上馬關議和之地春帆樓。
還沒落座,李鴻章就先看到了日方在他座位邊安置了一隻痰盂。
他拄的拐杖碰到地面“吭吭”有聲,面色嚴肅地坐下,開口就說:“首相大人,我還沒老!”
談判進行了四天,唇槍舌劍,談判僵持不下。
3月24日下午4點,第三輪談判結束,李鴻章走出春帆樓,乘轎車返回驛館。
快到驛館時,混亂的人群中突然竄出個日本男子,朝他臉上就是一槍。 李鴻章左頰中彈,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隨從慌了神,哭成一片。 可他醒來第一句話卻是:
"慌什麼,都不要哭,我死不了! 此血可以報國矣!”
他不准醫生給他動手術,只讓醫生將傷口簡單縫合起來。
三天后,李鴻章頭裹白紗布,又坐在談判桌前。 世界輿論嘩然,開始譴責日本。
輿論壓力下,伊藤博文主動提出減少賠款一億兩白銀。
談判最後一天,李鴻章已是疲憊不堪,在談判桌上,我們看不到那個一人在上,萬人在下的晚清權臣李鴻章,而是一個在菜市場買菜,討價還價的孤獨老人。
他與伊藤博文討價還價:“再減少5000萬,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辭拒絕。 李鴻章又還價:
"5000萬兩不行,再減少2000萬總行吧?”
最後,無奈的李鴻章甚至說:“無論如何再減少點兒,就作為老夫回國的旅費吧!”等到的還是拒絕。
國弱呀,國弱,李鴻章放下了全部的尊嚴,只是為中國省一點銀子。
大家只看到李鴻章的“賣國”,卻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艱難!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73歲的李鴻章帶著一身疲憊和那顆恥辱的砂彈啟程回國,船離開日本土地那一刻。 李鴻章對身邊人說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國土!”這屈辱,他真的受夠了!
可中國那邊呢,等待他的並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罵聲一片,鄙夷一片。
他拄著拐杖,站在甲板上,低頭看著海水洶湧,良久,說不出一句話。
海風吹著他紙片一般消瘦的身體,稍微使勁,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歷史的塵埃里。
05
李鴻章回國,朝野上下,罵聲一片,官員同僚也開始孤立他。
而自始至終,他又做錯了什麼呢? 他不過只是一個無法改變大局的棋子,只是一個73歲的快要進黃土的老人。 雖然他說: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於智者,盡其在我,何懼人言!”
但到了第二年,罵聲一片的國內也待不下去了。 1896年,74歲的李鴻章只好出國去躲流言。 他從俄國開始,相繼訪問德國、英國、美國等多個歐美國家。
1896年,巴黎萬國運動會。 開幕儀式上,各國國旗伴著國歌依次升起。
輪到中國時,卻只有黃龍旗在一片寂靜之中緩緩升起,自始至終,沒有音樂聲,沒有掌聲,也沒有人唱國歌。
過了一陣子,在場的所有人開始大笑。 他們嘲笑偌大的中國,竟然連國歌都不知道為何物。
在一片嘲笑聲中,年過七旬的老人拄著拐杖站起來,邁著步子走到黃龍旗下。 他挺直腰板,神態毅然,滿懷深情地唱著家鄉小調《茉莉花》。
在不可一世的西方人面前,李鴻章從來沒有卑躬屈膝,而是不斷地捍衛尊嚴。 他得到了西方人的尊重,西方人稱他為“東方的俾斯麥”。
在德國,俾斯麥接見了李鴻章;
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給他頒發伯爵勳章;
在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夫人將總統的名貴手杖贈給李鴻章;
一年之後,李鴻章結束環遊歐洲之旅,登上回國的航船。
途經日本時,他乘坐的“華盛頓號”巨輪必須在橫濱換另外一艘船才能返回中國。
而日本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知道李鴻章到來,希望能夠行使外交禮節,早早等在岸邊。 隨從對李鴻章說:
"中堂大人,我們要上岸換船。”李鴻章臉色瞬間暗沉下來,一言不發。
從《馬關條約》簽訂,李鴻章誓死不再踏入日本國土一步,這屈辱他銘記於心。
他絕不上岸! 最後隨從只好在兩艘輪船之間,架起一塊木板,通過木板通往另一艘船。
在高高的輪船之間,一塊狹窄的木板上,李鴻章,這個74歲的老人,白髮蒼蒼,面容清癯。
他端正官帽,面容堅定,拄著拐杖、顫顫巍巍邁出步子,每一步都異常艱難。 也許風一吹,他就會掉入腳下波濤洶湧的大海。
上船之後,李鴻章並不停留一分鐘,也不拜見日本天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立即啟程。
李鴻章是可憐的,也是驕傲的! 可憐是因為沒有選擇,內心卻整整驕傲了一生。
06
1901年,李鴻章生命的最後一年。
這年,他78歲,話越來越少,常一個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更多時候,他像一條剛上岸的魚,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初秋的一天,經歷過八國聯軍蹂躪的天津城,滿目瘡痍,一片殘垣斷壁。 在已成廢墟的直隸總督府前,七旬老人李鴻章徘徊良久。
突然像個小孩子一樣嚎啕大哭起來。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無處不風波。
李鴻章油燈將枯,可是,又被派去和八國聯軍商討議和之事。 弱國無外交,哪裡有商討一說,不過是簽字罷了。
可是偌大的中國,不派李鴻章去,又能派誰呢?
這一年,李鴻章和慶王愛新覺羅·奕劻出席《辛丑條約》簽字儀式,慶王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代表,按理說應該他來簽字。
慶王正準備簽字,老人說了一句:
"天下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後的路還長,這賣國條約,還是讓老臣來簽吧。”
那年,李鴻章78歲,慶王63歲。
李鴻章接過慶王手中的筆,顫抖將“李鴻章”三個字簽成“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看上去既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
簽完條約,李鴻章一陣劇烈咳嗽,吐血不止。
兩個月後,李鴻章病情急轉直下。
八國聯軍進京之後,慈禧和眾大臣逃離京城,全大清能夠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個病床上的李鴻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的病床前,幾個俄國公使前來,逼迫他在俄佔中國東北的條約上簽字,此時的李鴻章已是油盡燈枯。
但俄國人態度蠻橫,強迫他立即簽字。
簽完字後,李鴻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氣沒喘上來。
身邊人大哭:“還有話要對中堂說,不能就這麼走了!”
李鴻章瞪圓眼睛,身邊的人對他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與中國為難!”
李鴻章兩目炯炯不瞑,張著口似乎想說什麼。 身邊的人又說:“未了之事,我輩可了,請公放心!”
聽到這句話,李鴻章閉上眼睛。 他死後,大清上下,哭聲一片。
07
《華盛頓郵報》評價李鴻章說:他無數次將中國人從無知而導致的麻煩中拯救出來,卻每次都被謾罵、指責。
李鴻章的一生,他自己曾這樣概括:
"予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遭遇不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鴻章是幸運的。
時危始識不世才,他抓住了時代提供給他的所有機會,青雲直上九重霄。
然而,這時世的艱難困頓,既是他一切榮耀的來處,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
李鴻章扶大廈之將傾,耗盡心血為遲暮之帝國,小有中興卻難逃歷史洪流。
時局惟艱,干戈未息。 滔滔歷史,每個人不過是滄海一粟,所有的反抗總是無力,所有的尊嚴,也不過是對自己的嘲弄。
如果第一次簽字的人不是他,也許他不會背負那麼多的罵名。
一生中,他顫顫巍巍簽下30多個不平等的條約。 他自己深知,從簽字開始的那天,他就會背負一世罵名。
但歷史就是這樣,如果不是李鴻章,還會毫不留情地選擇另外的一個“背鍋俠”。
這是他的不幸,這也是適逢其時的每一個中國人的不幸。
雙腳踏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李鴻章一生跨越了時代,卻還得回過頭,勉力扶著一個大國,艱難地走兩步,退一步,又要爭取多走兩步。
滿腔都是血淚史,可嘆無處著悲歌。 對於時代來說,李鴻章很小,但這個時代巨浪裡渺小的人物,最終,讓歷史吐出了重重的嘆息。
今天,我們不讀李鴻章,便不知愛國為何物,更不會知道,在歷史洪荒中,一個渺小的人負重奮力前行時,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Hinry Lau 劉卓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好雷]《哪一天我們會飛》是否我們忘了怎麼去飛-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哪一天我們會飛同學會- 你當蘇博文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四分鐘睇完港產片《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 的評價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吳肇軒﹣ 給二十年後的蘇博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哪一天我們會飛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浪漫月巴睇2000(43)
【從此,以本土的名義】
曾幾何時,睇戲就是睇戲,不會先過問有冇「本土」這個註冊商標。
1.睇香港導演拍 + 香港演員做的戲 = 聽到廣東話 & 見到香港景。這是天經地義的。對於天經地義的事,自然不需要刻意過問(港產片中的鬼佬也是天經地義講廣東話)。
2.我們不會專登在香港(製作的)電影裡去搵「香港」(的屬性)。正如過去的我不會在沙田新城市廣場去搵香港人,因為舉目所見都是講廣東話的香港人。
3.直至有了合拍片。「香港」和「香港人」,漸變成一個隨時可被鬆動的模糊概念。像《賭城風雲》的石一堅,望落,似乎是香港人,又似乎不,不像賭神高進,擺到明是個會搭九廣鐵路,又會在旺角街頭手持米奇老鼠波等陳刀仔的香港人。
4.於是產生了「本土」。「本土」,可以是一個使命、可以是一個被強調與保護的意識、可以是一個製作規模的代名詞,甚至可以是一個Marketing手段。
5.哪一齣電影真正就「本土」揭竿起義?是《低俗喜劇》嗎?我不知道,只知道這本來只是一齣(試圖)反映香港電影業界荒謬苦況兼夾雜大量廣東粗口的笑片,但當那個願意掟錢開戲的老闆角色被設定成一個大陸人,嚴格來說是一個(鍾意食牛歡喜和X騾仔的)冇厘文化大陸富二代,暴龍哥,他當堂化身為一個國家人種的低劣象徵,而偏偏一班(低俗的)香港電影人,不得不靠攏這麼一種(低劣的)人——當暴龍哥強調自己少年時靠睇港產片《官人我要》來換取亢奮,更隱喻了這班人在過去一直吃住香港奶水大。但有理由相信,大部分入場睇《低俗喜劇》的人,都只會留心那些廣東粗口,以及借「俹簁」二字來玩的語言式意淫(那時候的彭浩翔還有著這種聰明,不像《恭喜八婆》只能將大量網上笑話綜合使用)——當然還有爆炸糖。
6.低俗和粗口,固然是「本土」一部分,但「本土」絕不止於低俗和粗口(你可以用女人街或老廟作為香港特色的一種描述,但絕不能將女人街或老廟等同香港)。
7.所以同樣被冠以「本土」的《狂舞派》和《哪一天我們會飛》,就很乾淨——阿花、柒良、余鳳芝、蘇博文都是有夢想要追的香港人,只是有人追到有人追不到(甚至死埋)——OK,努力從來都不涵蘊成功(我感受不到余鳳芝有努力過),但即使失敗,仍然要相信這裡會有想像,失敗也可以好快樂;反而彭盛華這類人,似乎事業有成了,但既要湊大陸客又要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開工,他的成功,只為他換來無止境的無奈。直至他回到獅子山下同(明明沒有了感情的)老婆放飛機,才撞邪地重拾初衷。《狂舞派》或許尚能提供剎那熱血,《哪一天》卻只有無力,整定飛唔起。
8.《點五步》鼓勵港人的方式可能來得較高明,高明在借一隊真實存在過的沙田棒球隊 & 一段有發生過的歷史(即使被大幅改寫),呼應、撫平了後雨傘時期的失落情緒(但也有人指出這不過是在擁抱失敗,鼓勵、慫恿從傷感榨取快感)。
9.更高明的肯定是《逆流大叔》,一開始就不作任何政治指涉,只借幾個平宜近人的失意中年,與(此時此刻同樣失意的)觀眾同呼同吸,同步回溯《英雄本色》所代表的黃金年代——「英雄本色是永恆的」,試圖讓永遠不變的過去,支撐眼前這個不確定年代。而事實是,故事沒有刻意創造奇蹟,各人能夠做的就是繼續撐下去。
10.「本土」,更可以三級。當上世紀90年代三級片純粹提供官能興奮,《豪情3D》卻要萎靡的你精神為之一振,即使被睇死被邊緣化(擺到明沒有大陸市場眷顧),一樣可以金槍不倒。但問心,咁睇三級片,太辛苦了吧。所以我最愛《打擂台》,沒有明刀明槍「本土」牌頭,卻把分別代表新舊時代的人連結起來,共打一場人生的擂台,唔打就唔會輸, 要打就一定要贏。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
#低俗喜劇
#打擂台
#豪情3D
#狂舞派
#哪一天我們會飛
#點五步
#逆流大叔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Hinry Lau 劉卓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和公司一位實習生談到「夢想」這個話題,他說自己明明是喜歡startup的工作氛圍,可是身邊個個同學都去了IBank或其他大公司實習,只好強迫自己去做這些「個個都爭住去,唔通自己唔去咩」的工作。歸根到底,跟殘酷的現實相比,有些夢,還是顯得太「廉價」。”
記得2015年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中蘇博文的一句台詞:「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嚟㗎」,道出了不少當下年輕人的心聲。大家從小就被安排好,要跟著社會價值觀來成長,讀好書,進名校,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賺錢買樓。為了遵守這些「遊戲規則」,我們只好淪為金錢的奴隸,漸漸地,我們失去了尋找夢想,追尋夢想的動力。
.
有些夢 太廉價 無法生活逼於放下
任你有什麼才華 仍然被世界力摑幾巴
你於是配合世俗價值嗎 被貼上定價
然後 生產線上各就各位 生產價值兌換貨幣 生於消費 死於消費消費
.
最近和公司一位實習生談到「夢想」這個話題,他說自己明明是喜歡startup的工作氛圍,可是身邊個個同學都去了IBank或其他大公司實習,只好強迫自己去做這些「個個都爭住去,唔通自己唔去咩」的工作。歸根到底,跟殘酷的現實相比,有些夢,還是顯得太「廉價」。
.
談起夢想,大家的反應都是:無錢還談什麼夢想?於是只能「配合世俗價值」,在「生產線上各就各位」。可是,「誰又敢保證誰最後勝利 安穩或革命各自獻技 忠於感覺 不需急著否決我自己」。對啊,我們應該忠於感覺,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被現實打敗。
.
說起如今追夢的年輕人,Hinry劉卓軒正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在香港大學讀測量的學生,畢業後本應是收入高的專業人士。可是他在政府里做了兩年見習測量師之後,卻毅然決定要放棄高薪厚職的工作,嘗試成為一位收入極度不穩定的全職音樂人。「 我覺得,夢想應該系當你就快停止呼吸嘅時候,仍然覺得一定要做嘅嘢。」大概在Hinry的骨子裡,也刻著《哪一天我們會飛》中蘇麗珍的這一句話。
.
雖然Hinry出道至今發表過的正式單曲並不算多,沒有簽約唱片公司的他製作音樂的成本也十分有限,但今年的幾首派台作品,他都花了不少心思去把mv拍攝好,力求能讓mv主旨與歌曲達到最大程度上的契合。因為《有些夢太廉價》這首新歌,Hinry遇到了5位有夢年輕人,於是把他們的故事通過mv記錄了下來。Hinry為它寫的介紹是這樣的:「成年人自保的方式是學會拒絕和放棄,預見前路是斷崖就會及早掉頭,明哲保身。夢想太廉價,不值分文,也不能讓你負擔起昂貴的物質生活。MV中的六位本地年輕人(藝術工作者、龍獅藝人、插畫師、花式滾軸溜冰運動員、有機農夫及唱作音樂製作人),任世界如何告誡他們前頭是懸岸絕路,他們仍然不減跑速,向未知的世界狂奔。如果成長某情度上代表學會妥協,他們寧可拒絕成年。」
.
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夢想,無論夢想是大是小,有多麼的遙不可及,都是每個人心裡無價的瑰寶。所以,我不會消極地相信蘇博文口中那一句「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嚟㗎」。因為無論我們身處何方,背負著怎樣的壓力,只要願意,只要相信,就能把我們的夢想進行到停止呼吸那一刻。「世界很大,如果你願意,香港也可以很大」——Hinry 劉卓軒
.
#演唱會預告:Hinry10月13號會係九展開第一場演唱會呀😍😍😍好期待!!!
.
#有些夢太廉價 主唱/填詞/作曲/監製:#劉卓軒 編曲/監製:#YSiu #年粵日 #廣東歌 #daybyday #cantonpop #daybydaycantonpop #哪個時勢能沒有粵語歌 #感謝永遠有歌把心境道破 #有粵語歌就不會世界末日 Hinry Lau 劉卓軒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哪一天我們會飛同學會- 你當蘇博文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當蘇博文死 !! ... Sep 25, 2016. 希望有天同性婚姻會變成法律事實而不只是一個劇情 ... 哪一天我們會飛同學會in Feed? Show more. Show less. ... <看更多>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四分鐘睇完港產片《哪一天我們會飛》(SHE REMEMBERS, HE ... 的推薦與評價
四分鐘帶大家睇完2015年港產片《 哪一天我們會飛 》。 ... <看更多>
哪一天我們會飛蘇博文死 在 [好雷]《哪一天我們會飛》是否我們忘了怎麼去飛-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回頭想想那些驪歌高唱的季節,我們都懷抱著遠大前程的期待;再看看眼
前,原來出社會的這幾年,大傢伙都被生存競爭的壓力迫到身不由己、喘不
過氣來。《那些年》裡沒有人真追到過的沈家宜、《我的少女時代》但求再
遇見你一次徐太宇,來到《哪一天我們會飛》,則是尋找蘇博文。巧合的是
這些以人物為引的校園電影,回望青蔥歲月,緬懷那些欷歔而美麗的過往,
換過角度來看,是不是也意味了長大之後,我們只能在青春的回憶裡飛。曾
託《狂舞派》言說香港精神的導演黃修平,這回想說的也不單只是逆光的青
春記憶,同時他也藉著九七前的校園純愛故事,意在言外地拿女主角當年迷
茫於兩個男孩的故事,對映了當年港人迷茫於「移民」與「留港」的抉擇。
成為夫妻的昔日班對余鳳芝(楊千嬅)和當年的外號「手工王」的彭盛華
(林海峰)之間的婚姻已經悶到連吵都懶得吵了,當年邂逅老婆的難忘時刻
、轟動校園逗笑女孩的惡搞歌詞都忘得一乾二淨,更別說忘了老婆煲了三天
的湯、記不起上次旅行是何時…。但同學會卻讓她想起了當年給過她環遊世
界夢想的另一個男孩,蘇博文。冷灰的畫面一下切換到蔚藍碧綠的校園:一
個夢想當機師、喜歡研究飛行原理的男孩,和一個擁有勞作巧手外號「手工
王」的男孩,手持鏡頭跟著他們一同拉著清麗的女主角在學校走廊奔跑,在
微雨裡攀過圍籬到後山晴朗廣闊的秘密基地,搞出一堆飛行車、滑翔機,那
時銀幕上的青春是多麼的閃耀。
但隨著驪歌輕唱,年輕的余鳳芝就必須選擇選擇,要跟著父親和說過「香
港絕對不是實現夢想的好地方」的蘇博文同學一起赴英,加入「移民派」逐
夢飛行?還是跟不能給她飛行夢,但能巧手為她築起一個「手工製未來香港
」的彭盛華成為「留港派」?回看電影裡成年的余鳳芝,就像多數港人的際
遇,錯過移民的機會,留下來得到的卻是忘了當年熱情與承諾的老公,還眼
睜睜看著他搞上內地小三,開始服膺「老闆永遠是對的」,降低品味、迎內
地業主(突然覺得有點像香港電影的處境)。
《哪一天我們會飛》巧妙置入許多香港回憶,選定【大時代】、四大天王
、女神周慧敏瘋迷全城的92年作青春回憶的背景,讓手工王在校慶用紙板布
置當年政府提出的「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稱玫瑰園計劃)」的未來城市模
型。那個城市改造的大夢成功了,但幸福呢?重回校園,同學們不再有飛行
社團,取代的是「認識祖國的公民教育」,而曾經錯失、名叫「蘇博文」的
夢想,從別人口中探聽到他後來死於英國,墓碑上刻著2003,那年張國榮自
殺、SARS 襲港、基本法23條引發五十萬港人反對的大遊行。走過這些,我
們只能跟著楊千嬅捧起蘇博文留在學校的科學比賽獎盃,看著底座那幾行晚
了廿年才發現的「永遠有效的夢想登機證」的刻字,緊緊地摟著獎座痛哭。
延續《狂舞派》令人驚豔的光影把戲,讓少年版的男女主角趁夜潛進教室
,在瓦楞紙搭起的城市模型堆裡,投映剪影出各個同學的夢想如影,就在似
在眼前又難掌握的未來之前,定情一吻拍得彷彿此刻終將永恆。電影把春青
情愫的純潔與朦朧,處理得份外美麗動人,但也少掉對香港命途的傷懷與期
許。兩代對比的戲,透過飛行社團與過去位於九龍城區已經停用的啟德機場
的回憶,用空拍鏡頭俯瞰了今昔的香港城。「往者已矣,莫忘初心」的結尾
,楊千嬅、林海峰再次回到校園,領著學弟學妹們在獅子山下的秘密基地把
紙飛機射向滿天,彷若驪歌的主題曲,溫柔地對著銀幕前的港人唱起「向前
行,攜手行,趁青春要奮進,不可辜負眼前好時光;向前行,由今天,承諾
我目標,為世界美好多一點,付出所有…仍然要相信這裡會有想像…」
---
這首歌,真的,一點都不輸【小幸運】
聽聽看吧 https://ash1118.pixnet.net/blog/post/45895919
---
(寫在後面)
我們喜歡蘇博文,因為他是我們未竟的夢想;喜歡手工王彭盛華,因為他
更是我們無能為力的現狀,就連外遇對象,其實都能有表徵夢想的蘇博文
的影子;而余鳳芝,或許就是我們感情路上的身影。
導演後續又拍了兩段短片放上 YOUTUBE,分別是十七八歲的蘇博文、彭盛
華錄給廿年後自己的一段話:蘇博文對死黨說敢讓余鳳芝難過你就死定了
,然後即將赴英的他瀟灑的對著鏡頭說「為了夢想,我先走一步啦」;而
彭盛華談起余鳳芝一顰一笑都好激動,要未來的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給
女孩最幸福的生活,讓她像現在一樣日日都笑得好開懷。再回過頭去看看
本片裡的故事,其實成長都好令人感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7.3.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6313490.A.EC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