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鼾聲,享受無聲有息的睡眠
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影片:一位印度裔太太,在先生告別式的演說中,不只沒有哭泣,反而模仿起他睡覺打鼾的樣子,就像早上車子引摰很難發動時,所發出的聲音一樣,學得維妙維肖,逗得在場的親朋好友,泣笑皆非。她說,先生離開時,她記得最清楚的,不是他什麼美好的事,竟然是他這個不完美的小缺點。她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的另一半,珍惜每個「看似不完美的完美」。
影片很感人,告訴大家要包容另一半的不完美;正因為這一點點不完美,而使先生在太太的心目中更加完美。很多太太們,無法像她一樣忍受先生的這個小缺點,因而夫妻分房睡或鬧離婚的大有人在。看了影片後,有些太太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要更忍耐、更包容一點,忍受先生這個不完美的小缺點,繼續每晚像是卧在鐡軌上睡覺一樣的忍受先生的鼾聲(的確是有位太太這麼形容的)。
我認為,當太太的無須忍受 先生的鼾聲,而是要立即幫他尋求治療。因為「打鼾」不只是個不完美的小缺點,而可能是一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過度疲勞、甚至猝死的原因。大家都以為打鼾的人睡的很酣,只不過會打擾到枕邊人的睡眠而已。其實不然,「打鼾」是一個可怕,但是可以治療的疾病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所發出的警訊!體貼的太太,不是要去忍受先生的打鼾聲,而是要「說服及陪伴先生接受治療」。
小時候,我每晚都聽到我爸在打鼾。長大以後,也不知道自己原來也會打鼾,直到念大學時,室友的抱怨,才半信半疑自己會打鼾。經過一個晚上的「錄音存證」,才接受了「我會打鼾」這個事實。接下來的社交生活,卻是因此而退縮。每晚都要等室友睡了我才敢睡;坐火車、上課、聽演講、或坐飛機時,雖然很想睡,卻都不敢睡,深怕巨大的鼾聲,會被別人投以異樣的眼光。經常必須用力咬手指來驅趕濃烈的睡意(後來才知道,這強烈的睡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帶來的),這時才能體會古人「懸樑刺股」之苦。晚上睡覺也是不斷的翻來覆去、淺眠、夢多、早上起來喉嚨很乾、頭痛、精神不濟和不斷的打瞌睡。更可怕的是半夜經常會被胃酸嗆醒、冒冷汗、心跳加速、感覺被掐脖子、也經常夢到溺水。最可怕的就是被「鬼壓床」的經驗:自己明明已經醒來,但是卻張不開眼睛,全身動彈不得,只能念經求神保佑,驅走鬼怪。這種可怕的經驗幾乎是每晚都發生,而且越晚睡越嚴重,我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卡到陰」,後來才知道那是「睡眠麻痺」,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之一。
當上了住院醫師,總是以為自己因為經常值班、睡眠不足,經常打瞌睡是正常的。殊不知打鼾的背後,竟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 一種在睡覺後會停止呼吸的疾病;而打鼾只不過是呼吸停止的前兆。渾渾噩噩的過了三年的住院醫師生活,在準備內科專科考試時,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每次拿起書本,就猛打瞌睡,記性也是特別的差。或許是老天可憐我,有一天,讓我從書上念到這個病(當時的教科書,提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是少之又少),比對起來,症狀真的是一模一樣。當時台大也正要開始做睡眠檢查,於是我就去接受檢查(稱為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簡稱PSG,頭上和身上貼滿著電線和管子,看起來「非常嚇人」,其實,一點也不會痛!)。結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每小時呼吸停止36次(每次皆在10秒鐘以上),最長的是停止46秒!我不會潛水,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閉氣這麼久!每次的呼吸停止,都伴隨著血氧的下降與醒覺(是腦波上顯示的醒覺,並非一般我們所認知的醒覺) 。所以,一個晚上醒來300次!睡眠被切成300段,難怪隔天精神會那麼差。另外,更嚇人的是血氧的下降。身為ICU重症醫師,平時看到病人血氧飽和濃度(SpO2)下降到90%以下時,就已經替他感到擔心了。看了睡眠檢查報告,才儍眼,自己的血氧,居然可以低到76%。一個晚上反覆的缺氧,腦細胞也不知道死了多少!
找出了這個病因之後,我就開始接受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的治療。這是一台像電話般大小的機器,再配戴上鼻罩,利用連續的氣流,形成一個無形的支架,維持呼吸道的通暢。有人第一個晚上戴上,隔天起來的感覺是:”我一輩子從來沒睡過這麼好!”我則是花了一個星期,適應了這台機器。到現在,已經戴了快20年了,無論是出國開會、旅行、值班、午睡,甚至是渡蜜月時,都戴著。生活從此有了很大的改變:睡眠時的難過症狀都消失了,白天精神也改善了。
過去,每晚我都會先幫太太塞耳塞,等她睡著以後,我才敢入睡,就像在唱江蕙的“家後”一樣:「等待暗冥的時陣若到,我會讓你先睏,因為我會嘸甘,放你,為我睏未著。」(笑~)不過,現在,CPAP一戴,我們都能同時入睡了。(不過,要親熱,當然是在戴CPAP以前比較方便)
有些太太會擔心,機器會不會太吵?其實,CPAP機器發出的聲音,比冷氣或風扇的聲音還要小聲,當然比起鼾聲,是清靜太多了。有時候,我會忘了戴,而不小心睡著了,太太都會把我叫起來,讓我戴上CPAP才睡。
其實,貼心的太太會發現,可怕的並不是擾人的鼾聲,而是停止呼吸時的「死寂」!那一口氣卡住,怎麼吸都「吸不上來」的可怕,有時候甚至會臉色發紫,深怕就這樣不再醒過來!
不過,也有一位同事,因為太太看他戴CPAP的樣子很可怕,而拒絕與他同床,他也因而放棄治療,這是非常可惜的。太太的支持,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無法忍受CPAP治療的患者,還可以考慮手術或止鼾牙套的治療。
自己花了好幾年,才找出問題所在,所幸獲得不錯的治療。而放眼國內,對打鼾與睡眠呼吸止症的認識還很少,現在藉由此篇文章,和最近一些名人得病的新聞報導,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這個疾病,儘早治療!
#各大醫院會有睡眠門診
「鼾聲如雷,傷的是誰?」,絕對不只是枕邊人而已,傷的最重的,其實是本人,應該儘快就醫,讓夫妻倆都能「遠離鼾聲,享受無聲有息的睡眠。」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咬手指 治療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記得以前當見習醫學生時,在精神科曾經跟過一個很讓我佩服的師長 吳博倫醫師👨🏻⚕️,那天一樣跟著師長去看會診個案,是一個肝臟移植的捐贈者,常規移植之前需要評估的個案(需要評估捐贈者是否心理狀態健康,有否真心有意願捐贈等,有否受到脅迫等)。
 吳醫師在跟捐贈者(患者的兒子)看似閒話家常的過程中,慢慢抽絲剝繭出原來爸爸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開始容易從睡夢中驚醒,漸漸養成酗酒的習慣,之後變成酒精性肝硬化如今需要移植肝臟才得以續命,原來其實患者當時得到「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卻以酗酒來表現⋯🍺。
這個小故事真的讓我很shock,我以為只是一個常規的術前心理狀態評估,但一位細心的醫師,抽絲剝繭出源頭,也體現了普羅大眾通常只會注意到身體的病痛,卻很容易忽略生病的心理!本身是豐原人,記得小六親自經歷過921大地震,半夜在黑夜中被搖醒,左鄰右舍全家都跑到馬路上,親愛的爺爺把車子從工廠開出來那刻,工廠立刻倒塌😱,豐原尊龍、向陽永照大樓倒塌,過著需要跟媽媽、奶奶去取水,好幾個月無水、無電的生活,新聞一直報著在大樓瓦礫中尋人、滿目瘡痍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覺得彷彿世界末日!😢
今天來聊聊 #創傷後壓力性症候群(PTSD)
👉🏻定義: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出現強烈痛苦、恐懼、無助感等身心疾患。
🔴哪些嚴重創傷或重大事件?
1️⃣嚴重的自然災難,如:地震、海嘯、水災、龍捲風等。
2️⃣經歷嚴重的意外事件,如:車禍、飛機、或船難中受傷。
3️⃣目睹親人、戀人、好友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
4️⃣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時被拋棄。
5️⃣經歷戰爭、目擊死亡或嚴重傷害,如:恐怖攻擊、屠殺事件。
6️⃣經歷性暴力。
7️⃣難產、流產。
8️⃣被霸凌經驗(包括:網路霸凌、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等等)
9️⃣得知子女罹患了致命疾病。
👉🏻症狀:
1️⃣#創傷事件持續反覆在腦中呈現或夢見,有重複經歷此事件的行為或感受。
2️⃣#過度警覺:當面對類似創傷事件的相關情境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或生理反應,變得無法專心、易哭泣、易怒、失眠、焦慮,甚至產生生理反應,如:頭痛、噁心、嘔吐、胃痛、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冒汗、過度換氣等。
3️⃣#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及低潮: 對創傷事件認知有誤傾向責怪自我或他人、產生情緒低潮、自我隔離於社會。
4️⃣#逃避及麻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經常出現生理上的病徵,如:逃避、麻木、活動失去興趣等。
5️⃣#障礙總期間超過一個月。(若壓力事件後六個月才出現上述症狀,則屬於延遲發作型。)
‼️ 然而兒童除了會出現以上四種症狀外,相對於成年人,#病童較容易出現退化性症狀、身心症狀如:腹痛、咬手指、像小嬰兒哭鬧、分離焦慮等等。兒童的身心尚未成熟,認知與表達能力仍在學習、發展中,若經歷重大創傷,#其發展出PTSD症狀的比例遠超過成人,而這有賴於家長需要悉心觀察及陪伴!
👉🏻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在開始服藥2~6週,症狀能逐漸獲得改善。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
✔️如動眼減敏重整療法、藝術治療或放鬆訓練等。
🔹遇到PTSD患者,旁人如何伸出援手?
➡️當一個好的傾聽者,並給予同理心,適當的陪伴、關懷、回應與照顧!
而如果是兒童的PTSD,家長可以做到:
1️⃣#營造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和情緒,溫柔堅定的擁抱孩童,讓他們相信身旁永遠有人會支持保護他/她。
2️⃣#試圖鼓勵孩童表達感受及心中想法,避免直接否定、反駁或叱責孩子的負面情緒!
3️⃣#肯定孩子的優點、並給予正向回饋,並協助孩子恢復正常作息、生活起居,找回自主性與自我肯定。
4️⃣#協助修正孩童的負向認知或歸因,以減輕其不安、無助或罪惡感。
⚠️若是觀察到受創者情緒低落演變成自殺意念或行為、憂鬱症、社會疏離、物質濫用等,應該要儘速就醫‼️
👩🏻🏫這次的事件真的再次提醒大家愛要及時,珍惜身邊的人,保重身體~也不要吝於給家人擁抱,勇敢大聲說愛喔🫂~
#佳鴻診所
🔽此圖是台大精神部著作衛福部出版的簡化的心情溫度計,可以快速檢視心理是否也生了病🥺適時的求救🆘並不丟臉喔~~
咬手指 治療 在 Jasmine X Choco Twin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到好牙醫就像跟對皮膚照顧者一樣🤩
(置入性行銷一下🤣)
找對了上天堂,跟錯了入冷宮!
巧立週六看牙醫的限動不少人問,
這邊提供資訊給大家參考。
.
一歲前我帶巧立去很有名的兒童牙醫,
醫生強裝溫柔的聲音,
粗魯的手卻洩露出他的不耐。
2-3個護士更是幫忙強壓小孩,
那次的經驗,真的讓9個月的她們嚇壞了!
.
後來因鄰居介紹而改來 台中品悅牙醫診所
李孟聰醫師對小孩非常溫柔,
會先一起張嘴數看看有幾顆牙,再跟她們玩器材,
磨牙的刷頭在手上刷,感受觸感,
在手心噴水,小力的吹風跟玩遊戲一樣,
希望她們從小習慣這些聲音,
預防未來真的需要治療時,可以降低恐懼感!
這些小互動,讓她們和醫生建立很好的信任感。
.
從一開始需要爸爸躺在下面,
已經進階到可以自己獨立上診療台。
妹妹曾經後面的牙齒有咬破一小角,
但她完全不怕補牙的過程。
我們每三個月檢查牙齒,六個月塗氟,
每一次醫生都仔細跟我們說可以調整的地方,
所以我們不到兩歲開始用牙線,
每次刷牙都足足刷滿四次,確保牙齒清潔完整。
睡前也固定吃氟錠,減少齵齒機率。
這次檢查發現妹妹上下咬合特別的開,
妹妹很早就戒掉奶嘴也不咬手指,
醫生說她是不是有過敏問題,
睡覺都用嘴巴呼吸👃!!
真的立刻被醫生說中,
接下來我就要特別注意妹妹過敏的症狀。
蜂膠跟百益菌大量買起來,
非常感謝醫生,幫我們注意到這些小細節❤️。
.
自己的牙齒不好,
很希望讓巧立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至今巧立沒吃過糖果🍬,零蛀牙,
醫生也說我們牙齒照顧的很好。
希望可以一路維持到長大,擁有美麗的貝齒🦷。
#診所已經推薦過很多人大家都很喜歡李醫師
#地址在北屯路上有興趣的人可以諮詢看看
#巧立爸爸是最大功臣
咬手指 治療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最後發現我有1種強迫症!
發現我有1種強迫症!
發現我有身體聚焦強迫症!
發現我有一種強迫症!
我有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 (強迫症的一種)-精神問題
發現我有身體聚焦強迫症!
最近看杜汶凙喱騷講強迫症的題目令我想到今年加拿大疫情最差時自己也表示有強迫症的症狀: 咬手指. (Show clip)片中他提及的數格子等的強迫症行為其實我小時候每隔地上走過兩步格子會喜歡跪一次在地上. 睡覺前數自己眨多少次眼, 不能有6或者6有關或pooy數. 例如: 6,12, 16, 18也不行. 因為6是魔鬼的號碼. 如果眨了6次眼要馬上眨到7,8, 或9. 或when I use to sit in the car I needed to use both sides of my hand to touch the car window. 4 times with both hands. I don’t even know why.
長大後我慢慢tou ley這些重複性的精神狀態. 這些年唯一陪伴我的是咬手指.
今天的身分拍這條影片不是而暗網仔的身分去拍, 而是為我自己找出答案. 因為彈琴或任何要show手指的行為有時都會有goo leuy. 因為不漂亮.
I know theirs a billion people will worst tragic fates than me and this is such a stupid small problem but this channel is for me to express my self.
這幾天找到原來這類型的強迫症學名叫 ‘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 是你重複obsessively對自己肉身做成的創傷. 這個koy kuet名詞令我發現自己某一些其他我曾經以為正常的行為也其實是強迫症. 當然咬手指是我最明顯的symptom. But like biting my lips, bitinh the inside of my mouth (like this) biting other parts of my hand, picking my bitten fingernails. Scratching my eyes inner part, before my elbows I constantly scratched for no reason. It’s almost like self harm.
I used to think everyone did this at least bit their lips.
Now the reasons for this some believe is anxiety. But honestly I bite my hands when I’m either bored or thinking. I think it’s a mixture because when I upload a video and I’m writing the tags and all that I’m both thinking but also anxious because I’m nervous about the video performance. So I think for me it’s both those things.
Now a cause of 身體聚焦重複行為障礙或BFRB有一些人説有自己問題外還有遺傳成分. 因為我也真的見過長booy有scratch themselves的習慣.
My solution: after watching this video they told me that the solution is not to stop yourself from the impulse of doing these things before that’ll only make you want to do it more. Actually it is to be conscious in that moment that you want to do this and do another action as a replacement. So what I did is I pretend I’m playing the piano every time I get this self harm impulse. Strange it when I do this my mouth still moves and if I were biting my nails or my lips and yesterday I caught myself constantly want to bite.
But over time it has gotten easier. And I think with enough effort I can stop this. Because honestly my nails are traumatized beyond belief and it’s been so long time I’ve had to cut nails because they don’t grow and is so weak. When I scratch an itch it feels weak. Like it’s gotta fall off. And it’s just...I don’t want that you know so let’s try to change it.
Thanks for letting me make this weird video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p2NdYx70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