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再度往新高挑戰
昨天美股又持續攻堅,道瓊大漲556點,NASDAQ與費城也都持續上漲,蘋果的股價又創了收盤的新高,總市值不斷創高,而台積電ADR也大漲,目前換成台幣的價格已經逼近四百,與昨天的收盤價有10%的價差,我們一路跟大家說買台積電就是最簡單的邏輯,今年賺18元左右明年挑戰20元,本益比比起費城半導體的其他公司真的是小巫見大巫,現在總市值全球第12,我認為投資人千萬不要畫地自限,如果台積電都不斷在漲了,台股還會寂寞嗎?所以只要掌握到類股資金的輪動,錢在燒的行情就是不賺也難
台積電決戰16號
昨天台股指數幾乎是依靠台積電才能力守在平盤附近,有趣的是在證交所公布三大法人交易資料之前,我相信所有人一定認為外資會大買台積電,沒想到在看到外資賣超還台積電2446張,就連投信也賣超373張!這時候,各位投資朋友要心想,在外資與投信同步賣超台積電的時候,到底是誰可以把台積電拉到上漲9元?難道是散戶真的扳倒大象嗎?但基本上我認為有兩個用意,第一軋期貨結算我們知道今天就是期貨結算,靠著台積電讓空頭徹底認輸,第二超前部屬16號的法說行情,其實16號不只是台積電法說,台積電的600億現金股息股息也在當天發放,到底這六百億會繼續買台積電,還是外資趁台幣大好換成美金,不但影響台股未來的走勢,也牽動台幣的匯率,因此我覺得台積電決戰16號法說,我們也將參加法說給投資人最新的訊息,並在周六的演講深入分析。
內資資金往哪跑
我最近常與投資朋友們分享,內資的資金已經從生技股轉出去了。但是要內資回歸法人的股票無異緣木求魚,所以我認為內資將資金流向兩個族群。第一類資金是炒作資產股,我們可以看到台幣往上的時候,非常多的小型資產股在今天都有亮眼的表現,士紙(1903)是這次的指標,投信也買超1600張的國產(2504),外資也買超2581張的和桐(1714);基本上,我們認為只要台幣維持在高檔,資產股的確有一波作價的可能。特別是南港附近的資產股,我們可以看到參與大南港案的三家公司,不管是國揚(2505)、工信(5521),以及和桐,營收都大幅創高,特別是工信,股價目前只有10.25元,不過大南港案將挹注超過5元,所以資產股以參與大南港案的公司為焦點。而投信在營建股中,還有鎖定冠德(2520),市場普遍認為冠德今年的營收將會有不錯的表現,也是投信長期認養的題材。
至於另外一部分的內資很明顯地是流入太陽能族群。老實說,今年太陽能族群能不能轉錢,各位投資朋友都心知肚明;除了太陽能電廠以外。可是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聯合再生(3576),還是茂迪(6244),股價都已經快要回到10元的票面值,這些公司的淨值其實都十分的低,也絲毫看不到賺錢的機會,但股價卻依舊上漲。就基本面的角度,在太陽能族群,我們仍然只看好與電廠有關的公司,像是六月營收創新高的安集(6477),或是有轉投資的和益(1709),都是在太陽能電廠早有斬獲的公司,也才是投資太陽能族群的正規軍。
投信買甚麼
除此之外,投信還有什麼樣的腳步值得注意呢?昨天為各位投資朋友追蹤的PCB題材,雖然今天的股價偏弱,可是投信在今天仍是對它不離不棄;投信對瀚宇博德(5469)買超1500張,在台郡(6269)仍然買超1121張,對金像電(2368)也是只進不出,買超966張,可以看得出來,法人仍然是對於PCB族群持續的看好,而且這三家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本益比仍然不高。瀚宇博德去年EPS 6元,而本益比在10倍以下,金像電將會獲利3.5元,而本益比也在10倍以下,今年的台郡也有賺一個股本以上的實力,有此可見,投信在PCB族群,鎖定的是低本益比的公司。而我們認為這些低本益比的公司,仍然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好標的。至於受到媒體注目的台光電(2383),今天投信也做大幅的買進,銅箔基板也可算是PCB相關產品,在上游銅箔基板的公司裡,本益比最低的公司就是台光電,我們也與投信站在相同的立場,持續的看好低本益比的印刷電路板。
比較特別的是,投信也開始佈局金融股,像是開發金(2883)、上海商銀(5876)、永豐金(2890)、兆豐金(2886),以及第一金(2892)。市場上都知道,投信追求的是績效,但是為什麼投信會開始買進金融股呢?這是因為法規規定,投信有持股限制,必須持有七成的持股,而如果投信認為股市將有下檔風險,則買進金融股則會是安全的選擇,因為金融股相對下跌幅度較小,也就是說,有部分的投信的看法已經轉趨保守,也順便賭落後補漲的行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1)《經濟學人》封面故事:When every vote counts 當每一票都有效〈分析 2020 美國大選後的未來趨勢〉 (2)《經濟學人》緒論:How to fix the market for Treasury bonds 如何修復國...
和桐 資產 在 總編當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資金轉戰傳產類股
昨天我們盤前分析就跟大家說不要因為美股重挫,覺得台灣會跟跌,台股已經走自己的路,當然理由很多,但我常說股市會漲最簡單的理由,就是資金的推升,外資從八月三十號開始不斷的買超台股,也讓台股愈小不易,更讓台幣也推向30.592的波段新高,股匯雙揚構成了台灣投資市場的強勢,看到台灣自己的投資人也信心十足,證券劃撥存款餘額也直逼兩兆,錢就是英雄膽,因此我才說萬點是常態,萬一要習慣,不過雖然指數維持高檔震盪,要能獲利還是要掌握選股的脈動,而在台幣升值的浪潮中,大家最近應該明顯地感覺到資金轉戰傳產股的節奏。
資產股蔚為主流
從上週開始我就不斷提到資產股的風向球改變,投資資產股大家不必拘泥於獲利,因為本來就是跟著台幣的風向吹,只是我們也不會盲目的跟大家說,只要資產負債表上有土地就好,在周五的演講我提出這波資產股選股的重點,第一要有真正的開發計畫,第二最好是配合都更才有更低的成本與更高的獲利。
所以第一波上漲的就是南港區的開發案,配合市政府的東方門戶計畫,南港(2101)當然是指標,但大家都沒很認真的算到底獲利是多少,目前總銷從六百億到八百億都有人算,但在聯強買下部分樓層後,大約定調在七百億附近,土地成本加上增值稅大約一百億,營造成本大概150億,所以如果完銷扣掉必要支出後,大約估計400億左右,南港與旗下的南榮持股82%,我們就估大概320億左右,這大概是南港東方明珠完銷的實質利益,以南港的股本最多就是挹注40元,當然這本來按照會計法規應該在完工後認列,所以公司表示不排除以出售南榮的持股40%先認列,不過南港目前淨值13.56,就算加上40元,也是53.56給大家做個參考。第二名的國產(2504)計算就更簡單了,因為之前曾經賣出一小部分的土地給潤泰集團,大概賺1.8元,而以現在還有的土地6700坪計算,等比例土地加起來,素地的利益大約七元左右,也難怪最近已經漲到淨值14.35附近。
至於大南港案的持有土地成本約一坪60萬,以目前的市值做計算加上要角的賦稅,大概150億左右的獲利,國揚持有40%,所以以素地計算潛在利益是逼近一個股本,和桐(1714)大概逼近三元,工信(5521)超過四元以上,這些都是可以算出的數字給大家做個參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鎖定南港地區的都更,因為我們可以真實算出數字。
都更利益大
昨天資產股幾乎無一不漲,勤益控(1437)、大洋(1321)連袂漲停鎖死,就連台火都漲停,就連已經廢除航空城計畫的榮運(2607)都大漲,這就是市場的風改變了,但是我說了還是要有實質的開發計畫,而且最好是都更,能夠提升獲利。
所以看到昨天有兩檔我在周五演講特別說明的兩家公司都漲停鎖死,第一個是泰豐(2102),從上周我就提醒大家,外資一直再買泰豐,難道是買輪胎嗎?當然不是,泰豐的土地開發面積扣到捐地後約有4.4萬坪,其中1.7萬坪左右已變更為工商綜合區,開發進度由泰鑫建設負責;另外,2.6萬坪工業用地的廠房,則由泰誠開發負責,先說工商綜合區吧,工商綜合區的土地雖然不比台北,但我們以民國90年以每坪22.5萬元坪出售給家樂福,經過19年妳覺得土地漲了多少,何況當年賣的不是已經變更為工商綜合區的土地,因此我們計算工商綜合區以每坪50億而工業用地一坪三十萬來計算,等於是170億,由於持有土地成本僅每坪230,等於一股逼近四十元,當然我們可以更保守一點,就算折半好了,也有一股20元的利益,這也許就是外資不離不棄的原因。
再來是六福,六福其他的土地大家就不計算了,我們就只算六福客棧的價值,六福客棧已於今年5月通過危老重建申請,未來興建的總樓地板面積可達6,000坪以上,總市值可望突破70億元,公司表示建照將於明年5月9日前提出申請,將朝向商辦或是商辦加飯店方向重建,當然七十億是總銷值不是純獲利,但如果以營建業合作,光土地價值絕對超過一個股本以上,但也就是六福為什麼昨天外資轉賣為買,八月份甚至大買三千張的原因吧。
其他有這個條件還有兩個三洋,一個是三陽(2206)已經順利都更,並且逐步認列獲利,另外一個是三洋(1614),在新莊的土地也將自辦都更,也許都會被市場慢慢發現。
原物料股緩緩推升
至於原物料股最近也受到台幣升值的推升,我認為還是以水泥股的第三季財報最為亮眼,也看到外資持續的買進,水泥報價也不斷推升,是比較有業績支撐的題材。
和桐 資產 在 總編當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一能持續多久
昨天台股價量俱揚,在台積電登高一呼的狀況下,指數開高走高攻克萬一大關,當然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台股一直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會不會這次又是曇花一現呢?我認為這次的可能維持的時間會比大家想的長,原因很簡單,過去台灣也是萬點是天險,只要過萬點,少則幾天多則六七十天,馬上就跌破萬點,但從去年五月攻克萬點後,一直到去年十月11號才因為當日大跌660點,才跌破萬點,而且也才經過四個月整理後,就在2月11號順利光復萬點,自此之後到昨天不但延續了八個月在萬點以上,甚至還攻克萬一大關,這告訴我們甚麼,就是萬點以上已經變成常態。
台積電法說前卡位
至於為什麼變成常態,台積電當然功不可沒,昨天台積電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我之前不斷發文跟大家說,台積電十美元的目標價指日可待,到底台積電在漲甚麼呢?台積電的好其實大家早就知道,難道是周四的法說行情提早開跑嗎?
其實我從兩個面向再幫大家分析,過去台積電的確是晶圓代工的龍頭,當然享受不錯的產業地位與本益比,但是畢竟還是跟晶圓代工產業息息相關,跟景氣的循環也有一定的連動,但從20奈米以下,甚至到最新的7奈米、5奈米,台積電是已經沒有競爭者了,別說格羅芳德都放棄先進製程了,即使唯一有先進製程的三星,良率就是無法突破,搞得過去還想琵琶別抱的客戶紛紛回籠,即使像AMD這樣的大客戶,都排不進先進製程的排程,所以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已經變成孤門獨市股,而非與景氣連動,這會讓評價更往上提
第二更重要的是資金的進駐,之前我發文跟大家說過,香港事件我們絕對是受益者,因為資金離開香港,台灣絕對是選項之一,而從最近台幣的強勢,更可以看到外資匯入台灣的決心,我問大家當新的資金湧入,會買甚麼?就像如果叫我們去買日本股市,妳就是買TOYATA、HONDA,如果進入美國股市,你就會去買FAAMG,進入台股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買台積電,因此在資金的推升下,我才一直提醒大家,三百元應該是初步的目標價,以明年普遍預估在14.5元附近,大概20倍本益比,雖然又有外資調高目標價到364元,但我認為這目標價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舊三主流輪流創高
之前有非常多人擔心所謂拉指數出小型股,但我認為是有點杞人憂天了,我一直強調的舊三主流搭配新三主流良性輪動,散熱模組昨天雙鴻(3324)又創了歷史新高,雖然法人有逢高調節,不過階段任務已經完成,力致(3483)在財報的利多下,股價一價鎖死,今年雖然只有三元左右,但明年普遍估計五元以上,也是散熱的新指標,散熱模組用業績打臉王牌分析師,不過短線漲幅不小,不必追高。
PA的宏捷科(8086)也是舊主流重作馮婦的指標,昨天在法人持續買超下,又創了波段新高,籌碼面似乎也出現軋空的力道,不過其他的PA族群,全新(2455)的120元關卡似乎總是過不去,而穩懋三百元的天險,也是大家要留意的部分。
而兩個舊主流都有股票竄出後,銅箔基板似乎表現得比較沉寂,因為九月營收都沒有再創新高,我認為指標就是看聯茂(6213),昨天外資與投信都出現回補,能不能過前波170的壓力,是觀察的重點。
新三主流PCB領軍
至於新的三主流,PCB在華通(2313)領軍過高後、燿華(2367)在外資大買24569張下,也不甘示弱創了波段新高,我們在演講跟大家說的定穎(6251),在營收創高的帶動下股價也漲停鎖死,PCB我覺得是在做本益比的調整,華通明天普遍孤三元以上,會超越前年的水準,如此一來是不是就有人想複製前年底也是一波攻上52.2元的狀況,將是PCB股的指標。曜華(2367)演講我也說了多次,明年還有處分展華廠的獲利挹注,雖然漲幅不小,但本益比並不高,是PCB的兩大指標。
但是IC設計我們上週花很大篇幅介紹的RF IC立積(4968),昨天又漲停鎖死,我也了解目前就完全在漲去美化的想像空間,但高毛利率的IC設計就是如此,只要營收持續創高,股價就不會寂寞。不過要提醒大家龍頭聯發科(2454),法人已經連賣兩天,在聯發科還沒回神前,IC設計就是個股發揮,去美化的想像是重點。
蘋概股在大立光(3008)法說後,有了明確的說法,第四季淡季不淡,何況明年初可能又會出SE2,可望延續蘋概股的營收與獲利,高基期的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昨天營收已經利多不漲了,我反而以低基期的鴻海(2317)當作指標,昨天外資積極回補了33528張,在所有股價都漲到天上去了以後,鴻海的股價反而具有吸引力,也許有後發先至的味道。如果連鴻海都漲了,那蘋概股才有機會借力使力往上再衝一波。
低基期的資產股真的有看頭嗎
至於最近台股還有個夯題材,就是由於台幣創高推升的資產題材,特別是幾個在南港的案子都將開花結果,更是把南港的資產股往上推升,最先發動的就是南港(2101),在世界明珠已經有聯強集團買進部分大樓後,而公司為了提早認列獲利也計畫先出售南榮的持股,不過股價從今年開始已經大漲一倍,是南港資產股的領頭羊。
第二個接棒的是國產(2504),股價已經連續兩天漲停,南港廠都更案,已在日前正式獲得北市府核定,基地內將興建A、B兩棟智慧與綠建築商辦暨商場大樓,最高達26層樓、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6萬餘坪,貢獻度預計也有八元以上,加上還出售中國水泥廠接棒南港。
那第三個可能接棒的是誰呢?我想就是大家也說了很久的大南港案,去年已經完成地目變更,扣除捐地後,可開發面積約7,600坪左右,確定對外銷售,而持有的包括國揚(2505)、工信(5521)與和桐(1714),若以開發利益對獲利的貢獻度來看,國揚與工信都高達七元左右,昨天國揚也創了波段新高,不過外資卻賣了426張,比較起來工信的股價相對落後,股價不但落後淨值甚多,昨天外資也小幅買超275張,也可以留意這波東區門戶計畫概念股。
和桐 資產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1)《經濟學人》封面故事:When every vote counts 當每一票都有效〈分析 2020 美國大選後的未來趨勢〉
(2)《經濟學人》緒論:How to fix the market for Treasury bonds 如何修復國庫券市場〈分析全球公債市場的危機〉
(3)《經濟學人》梧桐樹專欄:Why dollar assets are still riding high after America’s election 為什麼在美國大選後,美元資產仍舊在上漲?
(4)《經濟學人》與中國相關 / 共 5 篇。選讀:Circling back 中國的雙循環政策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07:0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0.11.11
#陳鳳馨 #TheEconomist #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