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畢業生e答謝詞〉 ◎胡長松
我不時抱著課本對天咒詛
考試前甚至能夠完全無睏e地步,
面對一座玉山靴懸e目標,
竟然予我所育(io)飼e一群分數e雀鳥
真歹飛過。
即個目標,真偉大,無簡單,好佳哉,猶有可能。
聽講我e英文顯顯無過,
生物真勉強,
數學一向未歹,可惜,嘛無算太好。
所以我用另外未少e時間去學習原諒家己。
早起睏過頭,只好,莫去上課。
卜暗穿一領短褲截仔,照常,球場拍球。
我半暝夯一支嘸八釣著魚e釣竿去值海墘,看天星閃熠。
寒流夠位,我呼朋喊伴,
呼呼踏一隻125e中古鐵馬,爬上
烏雲背後e銀色山脈,等候日出。
另外一寡時間我學習欣賞家己,
淡薄仔,比一啐啐仔卡濟小可。
我赤銅色厚實e胸崁,完全是為愛情準備,
深邃e目睭烏白分明,真少被世俗所染。
雖然曾經流過一滴目屎,不過,真緊道擦掉。
我用跳動e左爿心臟款待夢想,
我用激烈e正爿心臟接受正義,
直到我兩排大大白色e嘴齒,
開始吐露責任、人生合道路e宣言,
我學習謙卑。
其實我嘸八想過家己聰明,嘸八,絕對嘸八。
存落來e時間我非常拍拚。
認真,絕對非常認真,而且充滿希望。
所以畢業即日我感謝上天
無棄嫌,賜予我e四角帽一枝
閃閃金色e羽毛
無卡濟,嘛無卡少。
--
◎作者簡介
胡長松,高雄市人。國立清華大學資訊所碩士。現任電信公司新創服務產品開發部門主管。曾任《台灣e文藝》總編輯。在2000年開始台語文學創作,並參與發起台灣新本土社。陸續著有台語小說集《槍聲》、《燈塔下》等書。胡長松曾獲王世勛文學新人獎、海翁台語文學獎小說類正獎。2008年由府城舊冊店出版詩集《棋盤街路的城市》。台語文學評論者方耀乾認為其「台語小說深具厚實的寫實基礎(主要書寫二二八事件);詩則追求形象的多彩燦爛,是新一代台語文學的重要小說家」。
--
◎小編 Y 賞析
不知道無論是略懂、精熟台語的讀者,看完這首詩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這首詩寫於2001年,收錄在胡長松的唯一一本詩集《棋盤街路的城市》裡。作為身處這個時代的讀者、學生,第一次讀完這首〈一位大學畢業生e答謝詞〉時,我其實由衷希望這是一首「能夠在高中時期就讀到」的詩。即使先擱置討論詩中的架構與意象,光是它若存在於國文課本本身,就平實地昭示了兩件極為重要的事:是的,一首敘事詩是可以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寫那些如此貼近我們的青春、迷惘與理想;是的,台語當然是有文字的,它不但是台灣文學的一部分,也和華語一樣,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傳遞媒介與藝術創作(求學時期曾經有國文老師在台上說,台語之所以沒落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文字)
雖然題名為是「答謝詞」,但詩人並沒有流於陳腔濫調的訓誡,反而是從敘事者曾經「抱著課本對天咒詛」的生動形象切入,述說學業、感情、個人理想的種種狀態。但當然遠遠不只是求學這件事重要——還有更多人生階段的轉捩點,包含透過寬容、自由、小小的脫序「學習原諒家己。」透過翹課、打球、也不乏非常詩意的「半暝夯一支嘸八釣著魚e釣竿去值海墘,看天星閃熠」(半夜帶著一支釣不到魚的釣竿去海邊,看星空閃熠)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比起傳統國語文教育的「經典美學」選文,如「呼呼踏一隻125e中古鐵馬,爬上/烏雲背後e銀色山脈,等候日出。」這樣的句子自然更親切,也更充滿生命力。
除了寫學生時期的不羈,詩中也提到對於戀愛的心態和青澀的情感萌芽。有趣的是,這首詩少了幾分書寫戀愛常見的苦痛、混亂、矛盾,詩人選擇以一種非常正向的勉勵口吻,透過敘事者的腔調:「我學習欣賞家己」某方面來說,這首詩也確實具有相當程度的教育意義吧。當然,對於青春年華的感情也有許多種描述與可能性,但在這裡胡長松仍然描寫出了一種非常深刻而有趣的詩意情景,在「烏白分明的目睭,曾經流過一滴目屎」(不過,真緊道擦掉)
在最後收尾的段落時,這首詩就開始頗有致詞節奏,也開始使用類似的句子並排,讓全詩有更緊湊的加速感:「我用跳動e左爿心臟款待夢想/我用激烈e正爿心臟接受正義/直到我兩排大大白色e嘴齒/開始吐露責任、人生合道路e宣言/我學習謙卑」此外,我們也看到在末段中的「感謝上天」、「金色羽毛」等意象,感受到明確的基督崇敬色彩。胡長松本人在2004年受洗為基督徒,因此,或許也可以說,這首詩中的「畢業」其實有雙重(甚至多重)意義。
無論你認為自己究竟「畢業」了沒,都一起來讀讀這首詩,並且聽聽文末附上的朗讀連結吧。
👂 聽聽這首詩: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YRJ08HWy0xwgGNH_XSSzX-Oji44d6UJ/view
--
美術編輯:泱泱
圖片來源:泱泱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國語課本詩選 #技職教育課本詩選 #胡長松 #一位大學畢業生e答謝詞 #台語詩 #台語文學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17.html
和平實小畢業生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陳建仁:公民素質是抗疫關鍵】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13日出席陽明大學畢業典禮,他提到武漢肺炎防疫表示,公民素質是防疫有成關鍵,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居家隔離與檢疫,以及大甲鎮瀾宮暫緩遶境活動等,都充分展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
陳建仁表示,SARS爆發時,特別是和平醫院封院消息,全世界媒體都在播報,播出不到5分鐘的內容,卻讓台灣醫護人員被冠上「無法照顧病人」的印象,醫護人員名譽受到很大的傷害,相當不公平。實際上,台灣醫護人員相當用心,他告訴畢業生,未來在工作上,若受到無情的批評,不論如何,只要是對的就要堅持下去。
陳建仁說,存著「仁愛的心」,才是抗SARS成功關鍵,從痛苦中學習、從痛苦中站起來,讓台灣整個醫療體系改變。
台灣成為武漢肺炎防疫全球模範生,陳建仁說,台灣防疫做得很好的關鍵就是公民素質,2370萬人民都能勤洗手、量體溫、戴口罩,做好所有自主健康管理、居家隔離與檢疫。他也列舉第一線醫護人員、大甲鎮瀾宮暫緩遶境活動,類似這種願意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是抗疫成功的原因。
>> 完整報導,詳: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130059.aspx
和平實小畢業生 在 城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壹週城寨》烽火暴大(劉細良)
我在「暴大」渡過了七年光陰,記憶中只有歡笑,因為那是青春好日子。三十年前我們一班手足在本部烽火台,將市民送來的物資分發送去北京天安門廣場,那裡東北角有香港學生的營區,三十年後,自己站在救傷站旁邊的小山坡上,一邊躱避催淚彈一邊做直播。在二號橋防線上,學生躱在木製盾牌後,伺機向前擲出汽油彈,但大家武器水平實在太懸殊,每五秒一發槍聲,一輪之後,就見受傷學生抬出,救傷大叫讓開,送到網球場旁的臨時戰地醫院。然後另一批年輕人上前。一般人遇到警方自六月十二日以來最大武力鎮壓,早已嚇得瑟縮一角不敢站直身子,但暴大不愧是暴大,底子夠硬。
文化手段
英治八十年代中文大學被認為是次級大學,港大才是人們眼中的精英大學,那時候政務官以出身港大的多,傳媒則以中大人居多,所以當九七後由中大歷史系畢業生李明逵當上警務處長,傳媒才大書特書,今天崇基社工系畢業的鄧炳強很快成為第二個中大人當處長。有人認為港大近建制,訓練官員,就如日本的東京大學,為官廳提供人材,而中大反建制,訓練出來社工、老師、記者也是這取向,就如日本的早稻田大學。在殖民地年代辦一所標榜華人教育的大學,本身就是很吊詭的事,因為這先天就注定具有反建制的傾向,難道英人儍瓜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吧,訓練反殖「暴徒」。其實,中大的誕生是顯現了英人高超的管治能力,英人在亞洲管理有兩個類似的地方,海峽殖民地及香港,中共借華文教育在海外搞反殖民族主義,新加坡的華文學校及南洋大學學生成為反殖運動分子,新加坡南洋大學最後被政府「整治」,成為南洋理工,放棄華文教育。至於香港成立這所華人大學,骨幹是由新亞及崇基兩書院組成,他們代表的是中國近代化努力的延續。新亞書院的錢穆、唐君毅等人是民國時代的文化精英,希望為中華文明現代化找尋出路,對蘇俄一套階級鬥爭歷史觀深痛惡絶,至於崇基,則代表近代基督教文明在中國的傳播,中共四九年建政後,兩者均不可能存在,香港,成為了避秦之地。新亞書院在桂林街辦學,國際級歷史學家余英時是桂林街時代的學生。
暴大之根
五十年代來港出任政治顧問的麥理浩認為,大量內地難民湧入,如果沒有教育制度去吸納,他們容易變成共產黨民族主義動員對象,影響香港穩定。崇基的西方宗教文化及新亞的傳統復興精神,本身已經與共產主義不相容,英人培植,是有其深遽的歷史視野。他們不是害怕有一日政權被中大人「顛覆」,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他們可以「顛覆」中國大陸。盧吉總督創辦港大,是在二十世紀初思考中港關係,希望為中國培訓具西方工業文明價值的技術官僚。到了世紀中六十年代,中共已閉關鎖國,中文大學的角色,是培養兼具東西方核心價值的現代華人。
如果一個認識,並認同中大價值的人,是沒有理由不反共,因為今天香港受盡折磨,是源於中共反西方核心價值,迫香港人接受「中國模式」的惡果。中大人離開大學之後,平常日子為口奔馳,甚麼大學理念書院價值早就忘了,但當香港陷入空前危機,中文大學被鎮暴警察圍攻,一整天狂轟催淚彈時,大家又再次同大學connect起來。星期二晚當沈祖堯離開二號橋之後,形勢緩和下來,我沿路下山,看見長長一條人鏈將車站物資送上前線,見到不同時期畢業的中大人,大家打過招呼,說起當下心情,他們只是輕輕一句:「點都要返嚟睇吓」,沒有慷慨激昂的保衛中大口號。第二晚,氣氛較平靜,我坐在大學運動場跑道休息,聽抗爭者討論應否堅守二號橋,草地上的年輕人以擲水樽為樂,然後有同學大叫:「有校巴」,我正準備起身坐校車回崇基,旁邊同學很興奮地說:「校巴係學生揸㗎」,自己頓時猶豫起來,他見勢色不對,補充說:「OK喎,冇問題」。
今天令鎮暴警察怒不可遏的黑社工、黑記者、黑教師,其實,很多都是暴大畢業生,我們相信一個現代的華人文明,不是如此。這不是什麼中學通識教育、大學教育失敗,也不是什麼人心未回歸,而是大家早已經各走各路,只不過三十年前,1989年在烽火台搬物資,準備出發去北京天安門的自己,並不知道。
和平實小畢業生 在 和平實驗國小ptt 的推薦與評價
A:我中南部長大果然是開眼界@@. 和平實小「實驗教育計畫」載明,該校「為臺北市第一所,亦為全國第一所於《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條例》公布實行後,全新籌建之 ... ... <看更多>
和平實小畢業生 在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和平實小 開始有畢業孩子。 怎麼透過爸媽及老師們積極的支持同時透過追蹤孩子在下一學程的學習與生活做為我們在小學階段辦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