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天正式上映之前,先寫了一篇文章,無雷,無劇透,是關於《#沙丘》電影的前世與今生,因為它不只劇情本身吸引人,就連改編歷程都充滿著戲劇性,當然也希望能夠讓大家在進場觀賞電影時,能對相關背景有著更多理解。
⠀⠀⠀⠀⠀
⠀⠀⠀⠀⠀
究竟改編法蘭克赫伯特這部多數台灣讀者並不熟悉的科幻鉅著門檻有多高?我們或許很難理解。然而,從它導致《聖山》智利名導 Alejandro Jodorowsky 的滿腔熱情被狠狠澆熄;《神鬼戰士》英國名導 Ridley Scott 潛心鑽研七個月後選擇退出,轉而專心籌備另一部影史經典《銀翼殺手》;縱使《穆荷蘭大道》美國名導 David Lynch 完成拍攝,卻成為其評價、票房皆失利的一次慘痛經驗,應該足以略知一二。
⠀⠀⠀⠀⠀
若《沙丘》電影早於《星際大戰》問世,那我們當今的世界可能會有著天壤之別。國外學者認為,它理應具備等同《魔戒》、《星際大戰》在大眾文化中的影響力,但這是後話了。
⠀⠀⠀⠀⠀
時至今日,許多人談及邪典電影代表人物 Alejandro Jodorowsky 的改編計畫胎死腹中時,失落之情溢於言表。2013 年紀錄片《曠世奇片之死》便精彩見證了此場華麗的殞落。從 1971 年開始,Jodorowsky 超越時代的目光早已落在此部博大精深的科幻聖經上,憑著一股創作熱忱,在沒有網路的時代,不辭千里往返於美、英、法三地尋找自己的團隊,猶如挑選前往偉大航道的船員。
⠀⠀⠀⠀⠀
「我想拍攝出一部電影,給人像是服用迷幻藥般的幻覺,卻不是幻覺。人們無須真的服用迷幻藥,我想創造出類似藥物的效果,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改變大眾的既有觀念。」
⠀⠀⠀⠀⠀
網羅英國傳奇樂團 Pink Floyd、法國前衛搖滾樂團 Magma 負責配樂;順利請到英國藝術家 Chris Foss、法國漫畫家 Jean Giraud 以及日後因《異形》奪下視覺特效金獎的 H. R. Giger 擔任美術設計,至於會接觸 H. R. Giger 則是因為 —— 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 Salvador Dalí 的推薦,達利認為《沙丘》裡的哈肯能家族相當適合歌德風格。然而,一開始達利根本無意參演,在其謬思女神 Amanda Lear 遊說下決定開出當年好萊塢最高片酬的要求:一小時十萬美金,這讓 Jodorowsky 相當為難,偏偏達利正是他心中完美的皇帝人選。他們想出一個折衷辦法:盡可能調整劇本,將皇帝的出場時間降至最低,約莫三到五分鐘,因此這部分終於塵埃落定。
⠀⠀⠀⠀⠀
但需要協調的演員不只達利,還包括飾演哈肯能男爵這位重達兩百公斤、嗜吃如命的漂浮大胖子,Jodorowsky 認為非《大國民》的天才導演 Orson Welles 莫屬。於是,趁他在巴黎時,找出他正在用膳的餐廳,開了一瓶他最愛的紅酒,慎重邀請他演出這個角色,可想而知,Orson Welles 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於是,尤杜洛斯基端出一個無法輕言拒絕的提議:不但演出酬勞任他開價,還會聘請這間餐廳的廚師,拍片期間可以天天享用如此佳餚美饌。
⠀⠀⠀⠀⠀
一切看似水到渠成,摩拳擦掌準備開拍此部成本高昂、長達十至十四小時的電影,然而,卻遍尋不著電影公司願意出資。幾乎所有回覆都是:團隊非常理想,但他們不信任這位風格詭異、特立獨行的導演,整個空前絕後的龐大計畫出師未捷身先死。
⠀⠀⠀⠀⠀
⠀⠀⠀⠀⠀
直至八〇年代,《沙丘》的影像化之路依舊命運多舛。當 David Lynch 在 1981 年決定接下《#沙丘魔堡》的導演與編劇一職時,同時還有《星際大戰》與《紅龍》的邀約,且他甚至對《沙丘》原著小說一無所知,不清楚劇情走向,對科幻題材也興致缺缺,但所有朋友都告訴他:那是科幻小說史上的第一名。於是他開始深入研究這部小說,成為一場啟蒙的追尋,一個命中注定的世界。
⠀⠀⠀⠀⠀
兩年過去,劇組抱著 135 頁的第六版劇本在墨西哥進行拍攝,投入四千萬美元的巨額成本,展開相當浩大,也樂趣無窮的拍攝工程。噩夢卻在洛杉磯剪接影片的過程降臨 ── 初剪版本長達四小時,林區有意將之製作成三個鐘頭左右的長度,但投資方與電影公司認為標準的 120 分鐘左右才是最理想的。林區不得不妥協,將電影剪為兩小時十七分鐘,因為如果一部電影超過兩小時二十七分,戲院便會縮減場次。
⠀⠀⠀⠀⠀
「那實在很可怕,非常可怕。把這部電影片長剪成兩小時十七分鐘,就是一場惡夢。電影被截肢,又加入耳語般的旁白,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觀眾會看不懂發生了什麼事。某些畫外音根本不該出現,而許多重要的場景卻被消失,可怕極了。」
⠀⠀⠀⠀⠀
在各種事與願違下,《沙丘魔堡》仍如期誕生,雖然林區一直沒有最終定剪的決定權,他也沒有去讀任何一篇影評。許多人口耳相傳的導演版並不存在,後來分成上下兩段釋出的 186 分鐘的電視版本,以及各種東拼西湊的加長版都與林區無關。雖然日後電影公司曾再度詢問林區製作真正導演版的意願,但他早已鐵了心回絕所有《沙丘魔堡》的相關邀約,從此不願公開討論這部令他心痛的失敗作品,更表示自己對 Denis Villeneuve 的新作毫無興趣。
⠀⠀⠀⠀⠀
眾所周知,《沙丘魔堡》在評價與票房表現是壯烈成仁,皆論其結構鬆散,敘事混亂,美術令人反感,劇中人物多為瘋子,且充斥囈語般的獨白,毫無娛樂性可言,甚至還被形容為極度恐同之作,導致原定發展的續集計畫再度胎死腹中。林區也毅然決然在拍攝續集之前將執導「沙丘」的權利賣掉。
⠀⠀⠀⠀⠀
「就像你努力畫了一幅畫。然後有人過來把它切成碎塊,然後把幾塊扔掉,那不再是你的畫了。《沙丘魔堡》也不是我的電影。」
⠀⠀⠀⠀⠀
⠀⠀⠀⠀⠀
⠀⠀⠀⠀⠀
🗡️ 完整全文寫於 釀電影 :
⠀⠀⠀⠀⠀
夭折、毀壞與重生:《沙丘》電影版的前世今生
https://bit.ly/397OTP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和「魔幻寫實」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Space Picn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好雷] 推薦命中注定多個你(少許流行教母劇情)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MOD電影199愛好團| 好萊塢強檔《命中注定多個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命中注定多個你】Life as We Know It 中文電影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愛,絕不是一齣自導自演的獨腳戲
2021年上半年上映的《當男人戀愛時》,改編自2014年的韓國電影《不標準情人》,用一種很接地氣的方式,善用各種台灣味十足的梗,講述了一段以男性為敘述視角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上映後大獲好評,我看了一些影評,有些認為這部劇情裡面使用的戀愛元素雖然老梗,但是卻很深刻的描繪出,男人在愛情上的傻氣、直接與可愛,甚至有一些影評認為:這部劇帶領觀眾看見,一個男人付出真愛的方式;或是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去愛與被愛。
雖然劇情本身很好看,演員顏質高、演技好,整部電影真的很有魅力,但我其實並不認為,這部劇能夠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身為兩個女孩的母親,這部片已成為我心中得跟女兒好好分享感情觀的好教材。
單向的付出,從來不是一種真正的「愛」。
我所謂「單向的付出」,意思是:以自己喜歡為出發點,做盡「自以為對對方有幫助的事」,卻沒有考慮到對方的立場與想法,完全主觀的在犧牲奉獻,甚至是鋌而走險的狀況。
因為,很多恐怖情人,都有類似的特質。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認為,這部電影是「辨識恐怖情人的最佳教材」,他藉由電影的劇情,提醒女孩三件事:
第一,「要小心那些『對妳一見鍾情』或是『相信命中注定』的追求者」。
第二,「要小心那些分不清楚犧牲還是愛的人」
第三,「要小心那些用他個人主觀來愛妳的人」
他總是用他喜歡的方式來對你,他強迫妳接受他的追求,他為了妳而傷害自己,他為了妳對其他人使用暴力,或是為了妳產生破壞性的行為......當這一切並不是妳需要、妳想要的,那麼任何人都不應該「以愛之名」,行「情感勒索之實」。
很多常見的電影情節,把跟蹤、騷擾、控制、霸道或虐待的方式,包裝成為一種「令人感動的癡情」,然後銷售給大眾。比如前陣子也相當熱門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劇情雖然充滿浪漫唯美的氛圍,但嘗試把自己置入其中、仔細思量,如果有一個男子,在某一天時間靜止時,帶妳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妳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為妳拍下許多照片......妳會覺得恐慌還是甜蜜?
同樣的,如果《當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落實在妳的現實生活中,妳被一個男子跟蹤,而他因為喜歡妳而破壞別人的機車,因為別人搭妳的肩膀而揍了對方......妳會覺得驚嚇還是喜悅?
自以為是的愛情,從來不是真正的愛。即使,對妳這麼做的人,是一個讓妳心動的對象,妳都應該由這些跡象,看清楚對方的人品。以這種態度展現愛情的人,不會是一個值得妳託付的對象。
就如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男主角柯景騰為了在女友面前表現強者姿態,在學校舉辦一場自由格鬥比賽,並邀請女主角沈佳宜觀戰。但在比賽後,沈佳宜卻指責柯景騰幼稚,為什麼要為了展現自己的強,而舉辦一場會讓自己受傷的比賽?兩人因此而結束關係。
年輕的時候看到這段,總覺得可惜,但當自己的心性逐漸成熟後,反而覺得沈佳宜當時選擇劃清界線,其實是一件相當勇敢的行為。
因為,用逞兇鬥狠的方式,想要在女友面前展現自己,其實就是一種單向的付出,而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感情,從來不需要透過這種打鬥的方式來證明;真正的勇敢,也不需要透過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展現。
真正的愛情,是一種在關係裡「看見彼此」。一份成熟的愛情,是以尊重為基礎,以彼此照顧為前提,你們攜手面對各種困難,然後一點一滴的成長,並在關係當中彼此成全。
女孩們,我們都應該好好看見這一點,不再繼續被偶像劇、電影情節中包裝的愛情所迷惑。
如果真的愛妳,那就不該唱一齣自導自演的獨腳戲。因為真正的愛情,絕不是為妳鋌而走險、傷害他人,甚至以傷害妳的方式,自以為在保護妳。這不是愛,這只是一種以自己為中心的「表演」。在這個關係裡,他愛上的其實是「他眼裡的妳」,而不是真正的妳。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Space Picn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相信很多人都看完天能了吧?
一片哀嚎好燒腦❓
小編找了最喜歡的影評來跟大家討論😉
/
別試著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就好了。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
懂?
其實你根本不需要懂「祖父悖論」和「熵」...
(相信你讀書也沒那麼好學啊😂)
二刷好好感受吧!
小編覺得很精彩很好看!
但觀後心得並沒有對錯這樣...
#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收穫的
這世上唯一的命中注定,其實都是人造的
「把握當下」
#電影 #TENET天能 #影評 #分享 #把握當下 #時間 #諾蘭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和「魔幻寫實」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你相信「命中注定我愛你」嗎?有一種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兩人一見鍾情,瞬間被愛神的箭羽擊中,心跳加速,血脈賁張;像電影中慢動作的凝視,四下無聲,瞬間即成永恆。然而小編想的是,愛情真是被命運掌控的嗎?「一見鍾情」有何道理可言?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讀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小說〈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選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賈西亞‧馬奎斯出版於1992年的短篇集《異鄉客》。伊格言的這篇文章中,開頭就帶領我們直擊故事中最具震撼力的場景──男女主角初遇的海水浴場。小說男主角是現年二十歲的帥哥比利‧桑其士。他出身富裕望族,頭腦不怎麼靈光,從來沒能好好讀完一本書,也沒能好好讀完一間學校。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鐵鍊幫」首領),他的「職業生涯」堪稱順利;因為身為世家名門之後,城裡最中二的貴族後代,怎麼為非作歹、魚肉鄉民都沒人敢抓他。即便開著跑車衝撞露天戲院,勇敢的警察們紛紛假裝沒看見,戲院的監視器也直接「沒有畫面」。
某日,無法無天的鐵鍊幫選定海水浴場女更衣室作為惡作劇目標──比利沒想到這竟是他混混生涯僅見的重大挫敗。他闖進更衣室,站在赤裸的妮娜‧達康特面前,脫下褲子露出陽具,滿心以為可以享受少女迷人的尖叫。然而事情不如預期──十七歲少女妮娜,和比利同樣權貴出身,規規矩矩還是個處女,從小就是好學生,連個裸體男人也沒見過──但她機警又沉著,此刻看著這俊美暴露狂巨大的生殖器,她冷冷丟下一句:「沒用,我見過更大更硬的。」
這話激得小混混兼小傻瓜比利羞愧不已,竟然用捲著鐵鍊的拳頭爆打牆壁,導致手骨粉碎,血流不止。情急之下,救人第一,少女妮娜臨危不亂,穿上衣服,親自駕車將這出師不利的色魔送到醫院。
說時遲那時快,愛神在此時襲擊了這對小情侶。兩人在狂戀數月之後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G7fa4XrL6E/hqdefault.jpg)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MOD電影199愛好團| 好萊塢強檔《命中注定多個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好萊塢強檔《命中注定多個你》 以為是一般意外懷孕的電影結果男女主角因為「意外」而當了新手爸媽過程很可愛也爆笑有辛酸有甜蜜令人感受到父母的辛苦雖然男女主角我不 ... ... <看更多>
命中注定多個你 影評 在 [好雷] 推薦命中注定多個你(少許流行教母劇情)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在還沒觀賞這部電影以前
打從看到這個片名就不好感 (以"片名"取"電影"?)
即使女主角Katherine Heigl我還算蠻喜歡的 有種自然的美
看過她演的作品也不少(好孕臨門 27件禮服的秘密 男女生了沒 魔鬼戰將2 XD)
男主角在變形金剛裡的俊帥形象則是眾人公認的
但是這個組合看起來就有那麼點怪怪的,沒什麼說服力
或許電影角色這樣安排也是一種故意
決定到底要不要去看時有參考了一下板上的心得
文章不算多 不過看來有人給予不錯的評價
IMDb評分在20幾歲的年齡區間男女分數有段差距
女性 7.多 男性 5.5
幸好最後有決定去看,還蠻合我胃口的
在戲院看這片時有聯想到另外一部電影 流行教母
一樣也是扶養親近的人的小孩
過程中遭遇的一些困難跟掙扎
命中注定多個你 的預告應該是有看過少少幾次吧
印象很不深 記得有些怪怪的台詞 例如什麼貧民百萬富翁 周杰倫蔡依林的
預告不討我喜歡 有種輕浮感
有時候越來越覺得預告常常誤導人 可能以直覺去判斷還準些
Life as We Know It
不算是整片可以讓人笑到翻的電影 事實上還有些讓人難過 有笑有淚(累)?
但是伴隨著劇情的進展也安排了一些小小的 細微的笑點 觀賞時發出笑聲>30次吧
讓觀眾觀賞時不會感到沉悶 沉重
小女孩超可愛的 選角太強了~
其他優點:畫面的取景顏色很舒服 配樂和歌曲恰如其分
推薦給大家 進戲院看不會覺得不值得喔
不是只有大場面動作片才需要看首輪
尤其是已經為人父母的 即將組成家庭的 看了或許有另一番體悟吧
文思枯竭 想到再補充 吃晚餐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75.1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