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7/25 (史特勞斯主播)
* 東京奧組委星期天(7月25日)通報,與奧運相關的冠病確診病例再增10起,累計病例達132起。
東奧運再增10起冠病確診病例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37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新加坡78歲的家庭主婦施愛華因對多種藥物過敏,起初無法接種冠病疫苗,只好減少出門活動的次數,以降低感染風險。
直到政府表示有足夠數據可允許有嚴重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信使疫苗,她在徵詢家庭醫生的建議後,立即在6月與孫女一同施打首劑輝瑞疫苗,前天(23日)在女兒的陪同下,也順利完成第二劑接種。
「比起擔心接種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我更擔心在沒接種的情況下染疫,症狀更嚴重且更辛苦。如今接種了,我以後出門活動筋骨時也會比較安心,就像多了一層保護。」
施愛華因對班納杜(panadol)和阿司匹林(aspirin)等藥物嚴重過敏,會出現眼腫和呼吸困難,衛生部在今年2月宣佈邀請70歲及以上的年長者接種疫苗時,醫生建議她暫時不要接種。
女兒蔡月霞(50歲,家庭主婦)解釋,母親因為無法注射疫苗,又屬於高風險群體,家人每次外出,都特別擔心會把病毒帶回家,無意中傳給母親。
對多種藥物過敏 年長者勇敢接種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725-117324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全球貿易量約90%依靠船運。企業、經濟學家和航運專家指出,德爾塔變種病毒導致亞洲多國疫情再次大暴發,各國紛紛限制船員上岸,導致海員無法輪替值勤。目前約10萬名船員滯留海上,海運供應鏈大受衝擊。
Delta變異株疫情重創亞洲部分地區,迫使許多國家切斷船員上岸管道,船長無法讓疲憊的船員下船,換另一批船員上來,10萬名左右船員受困海上,令人回想起2020年疫情正熾,各地封城的時候。
國際航運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Shipping)秘書長普萊頓(Guy Platten)告訴路透社:「我們這次不是面臨換一批船員的危機時刻,而是已身處危機中。全球供應鏈面臨危急時刻。」
全球供應鏈擁堵嚴重料明年才能緩解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5-117326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經中文網:機器人廠商FUJI將在江蘇省的崑山工廠新建兩棟廠房,建築面積均為1.5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將達到數億日元(下同,約數百萬新元)。FUJI目前在崑山擁有5萬平方米的工廠,主要產品是加工汽車和建築機械零部件的車床等。通過新建廠房,將使年產能提高八成,達到350台。
現在FUJI主要從日本國內工廠把零部件運到中國,在中國當地進行組裝。但FUJI計劃調整供應鏈,在中國建立一條龍生產體制。
日媒:日本各機床廠商相繼在中國投資增產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5-11733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緬甸的冠病疫情因為醫療體系崩塌而毫無招架之力,志願者反成了應對疫情的主力。
在第二大城市西北附近的實皆省,有13萬居民的卡雷鎮和緬甸很多地方一樣,如今只有少數醫生和護士在工作,其他的人都加入反軍政府的「不服從運動」。
醫療體系崩塌 緬甸志願者成應對疫情主力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725-11732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緬甸克欽獨立武裝發言人說,中國已提供1萬劑冠病疫苗給該武裝部隊。北京正尋求遏阻緬甸境內的冠病疫情蔓延擴散至中國境內。
據法新社:自緬甸軍方於2月初發動政變掌權以來,緬甸境內一直處於動蕩之中,加上疫情快速升溫,以及醫護人員參加公民不服從運動,許多醫院嚴重人手不足。
在緬甸北部展開數十年叛亂活動的克欽獨立武裝(Kachin Independence Army,簡稱KIA)發言人告訴法新社,武裝部隊已收到雲南當局提供的1萬劑疫苗。
緬甸克欽獨立武裝稱收到中國1萬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725-117335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廣播公司(ABC)週五引述衛生部門官員證實,紐約附近一個夏令營暴發疫情,31名孩子集體染疫。
暴發疫情的是距離紐約市兩個半小時車程外的哥倫比亞縣、一個可容納550人的營地。根據該縣衛生部門主管馬布提供的資料,確診的31名孩子,年齡介於7至11歲。
31小童確診 紐約夏令營暴發疫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5-117335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李顯龍總理提到,年長者患上冠病是很危險的,若同時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處境則更加危險。「即使您不常外出,盡量留在家裡,您還有可能被朋友或家人傳染。因此,您尤其需要疫苗的保護。」
李顯龍總理透過視頻鼓勵還未接種冠病疫苗的年長者趕緊行動,保護自己、家人和朋友。
總理昨天(7月24日)在面簿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台發佈以華語、英語和馬來語錄制以及淡米爾語配音的視頻。他提到,年長者患上冠病是很危險的,若同時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處境則更加危險。
李總理鼓勵年長者趕緊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725-117324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透露,目前所有新增病例都是感染了變種病毒,其中以德爾塔病毒為主,估計這類病例佔近日新增例的大約83%。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報告,德爾塔變種病毒傳播快速,目前全美近九成地區的冠病確診病例都在遞增,疫情趨勢不樂觀。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週五(7月23日)公佈的每周疫情報告顯示,截至週四,全美有35%的縣正經歷著高水平的社區傳播,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疫情反彈尤其嚴重。
疫苗接種率低地區疫情反彈最嚴重 美國近九成地區病例快速遞增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725-117326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河南洪災效應擴大,災民人數已超過930萬人,同時颱風「煙花」今晚預計登陸浙江,估計也將為河南和中國東部沿海帶來更多豪雨。
颱風「煙花」今晚料登陸浙江 官方嚴陣以待 https://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210725-117327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印尼衛生部週六(24日)說,過去24小時印尼新增4萬5416起冠病確診病例和1415起死亡病例。
印尼的疫情已蔓延至全國34個省,傳染性更強的德爾塔變種冠病病毒現已成為印尼的主要冠病毒株。
印尼週六新增4萬5416起冠病確診病例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3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敦促美國國會盡快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以避免政府債務違約風險。
耶倫敦促美國會盡快提高債務上限避免違約風險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2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韓國國會週六(24日)在全體會議上通過規模達34.9萬億韓元(約412億新元)的補充預算案,向近九成國民發放災難補助金。
韓國國會將向近九成國民發放抗疫補助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2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菲律賓災害管理局表示,馬尼拉大都會和其他多個地區面臨洪水威脅,至今已疏散超過1萬5000人。
菲律賓多地面臨洪水威脅 逾1萬5000人撤離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2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越南央行向美國財政部承諾不會刻意令越南盾貶值以獲得出口優勢之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式宣佈,將不會對越南匯率政策採取行動。
美國取消對越南加徵關稅的威脅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1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Daily報指出,本屆奧運在日本舉辦,入鄉隨俗,選手出場用的是日本文字音符排列出場,在會場中被介紹為「中華台北」的台灣出現在第104位,而不是「中華台北」原計劃中的第107位。
日媒:本屆奧運「中華台北」隊出場序提前因為用的是「台灣」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724-117320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約100名東奧會美國運動員沒接種疫苗】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週五(23日)報道,美國奧委會表示,在參加東京奧運會的613名美國運動員中,約100人沒有接種疫苗。
美國奧委會醫療主任芬諾夫說,567名運動員填寫了他們的健康史,絕大多數人回答說他們接種了疫苗。芬諾夫說,「83%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我們對此非常滿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寶藏埋深山,高手隱於市。 在火井——西環屈地街的冷巷中,一個五呎不到的身影,日夕晨昏在老店翁記摩娑,煉出一匙葱油、辣椒醬勾魂奪魄,自製牛丸、秘醬牛腩、細細處理過的大腸粉腸……招喚着半世紀散落到港九新界的西環舊街坊,各有定時回來膜拜。這靈巧身影就是年將古稀的事頭婆,一對手一顆心早經鹹苦千錘百煉,何事...
周 周 有糖 半 夏 在 陈韵传 Yunna T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可能是受疫情影响一阵子没回家了,可能是当了妈之后荷尔蒙改变,一点点就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这篇文章关于上一辈华人父爱的故事,我是在潸然中看完的。 #还在擦泪
#好文分享 #文长慎入
****************************************
《父爱,是一种守护的力量》
据说妈妈怀我的时候,爸爸不同意把我生下来。
37岁,初婚,中年得子,任谁都得喜出望外。
可他,偏偏固执得像头牛,执意不肯要我。
若不是姑姑风尘仆仆地赶来,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我了。
姑姑气急了,骂我爸是傻子。
她说得没错,我爸的脑子的确不十分灵光。
说起来,爸爸也是个可怜人。
他是以遗腹子的方式降临到这个世上的,结果,不到三岁,母亲也去世了,是姑姑把他带大。
姐弟俩受尽白眼,艰难生存。
后来,姑姑又带着他出嫁。
姑夫嫌弃他是个拖油瓶,从没给过他好脸色。
加上日子过得穷苦,姑夫便经常把生活的怨气发泄在姑姑身上。
他第一次对姑姑动手时,我爸已经19岁了,抄起家里的凳子就要跟他拼命。
最后姑夫被打成重伤,整条左臂失去劳动功能。
我爸也因此入狱七年,并落下忘恩负义的名声。
当然,那次姑夫把我爸打得也不轻。
本就沉默寡言的他,几乎不再说话了。
爸爸没有上过学,连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算。
但他大脑并没受伤,顶多归结为精神受了刺激。
后来,爸爸刑满释放,无家可归的他去了一家煤矿做矿工。
我妈带着两个孩子嫁给我爸时,哥哥7岁,姐姐3岁,我爸35岁。
妈妈的前夫因病去世,家里欠了不少外债。
嫁人,是无业的妈妈把两个孩子养活的唯一方式。
我爸这样的身世,在介绍人眼里,与妈妈实在是“门当户对”。
一个呆傻且有前科,一个拖儿带女。
而我们用很漫长的后来才得知,当初打动我爸的,不是妈妈的贤惠能干,而是她带的那两个孩子。
没有婚礼,我爸骑着三轮车,拉着他简陋的行李,从集体宿舍搬到我妈住的房子。
当傻大黑粗的他出现在哥哥姐姐面前时,他们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
我爸从编织袋里掏出糖块、苹果、香蕉、桔子,还有五颜六色的气球放在桌子上,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两娃。
我妈私底下对我姐和我哥说:“看人看眼睛,他那眼神就跟个孩子似的,心地肯定不坏,你们要跟他好好相处。”
家境贫寒,前夫一直多病,我妈经历了太多人情冷暖,所以,她比谁都会看人。
事实证明,这件事无须妈妈叮嘱。
我爸对姐姐和哥哥比对妈妈还好。
煤矿离家很远,所以他只有周日才回来一次。
每次回来,他一定会给哥哥姐姐带玩具,零食,以及衣服之类。
每次走时,他都会在哥哥姐姐的枕头下,放上几块零钱。
我妈很快发现了这件事,总是趁他们没醒就把钱收起来。
但我爸还另有招术。
他在家附近的小卖部存了一些钱,跟人家说:“给孩子花的,不够,我还。”
于是,哥哥姐姐成为那条街上,最让人羡慕的孩子。
因为只有他俩,是可以在小卖部里赊账的。
渐渐地,哥哥姐姐不再害怕我爸。
每个周日的黄昏,他们都在巷口等他回来。
然后,我爸左手牵着姐姐,右手拉着哥哥往家走。
哥哥姐姐的手里,要么玩具,要么汽水、雪糕,引来满街小孩的羡慕嫉妒恨。
他们的家长则阴阳怪气地说:“真是个傻子,养别人家的孩子养得那么开心。”
我爸真心地疼爱着哥哥姐姐。
在那个孩子都散养的年代,他却极尽溺爱,显得那么惹眼,那么格格不入。
尤其是结婚两年后,妈妈怀孕了,他居然不想要自己亲生孩子这件事,更加坐实了他是傻子的事实。
其实,他更心疼妈妈是高龄产妇。
况且,妈妈长年低血压,医生说这个年龄这种身体条件,不宜怀孕。
他不想妈妈冒险,觉得有我哥我姐就足够了。
那些日子,我妈为此眼泪都哭干了。
但我爸不为所动。
刚结婚那两年,妈妈的想法很自私,找个老实人,帮她把孩子养大。
可是,我爸真心实意地爱着两个孩子,把她感动了。
穿越在“傻子帮别人养孩子”的流言里,妈妈有自己的执念——想给我爸留个后。
她曾经觉得自己可怜,可是,嫁给爸爸后,她觉得爸爸才是真正的可怜人。
爸爸不爱说话,只有见到哥哥姐姐才眉开眼笑。
每个月矿上发工资时,他也全数交给妈妈。
他不抽烟不喝酒,对自己十分刻薄。
每年只大方一回,那就是清明去扫墓。
妈妈第一次陪爸爸去扫墓时,哭了。
因为爸爸在他父母坟前长跪不起,呼唤的却是“姐,姐……”
妈妈知道,他是想姐姐了。
那个把他抚养大,如母如父的姐姐。
当年爸爸为了保护姑姑,打伤了姑夫。
此后,姑姑迫于姑夫的压力,跟爸爸断绝了关系。
爸爸曾经去看过姑姑几次,但她都闭门不见。
他给姑姑钱,姑姑又托人送了回来,并让人捎信:如果不是你,我家男人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别再联系了。
在“以夫为纲”的姑姑观念里,她内心也是怪罪我爸的。
那天,爸爸撕心裂肺的“姐”“姐”,把我妈的心哭碎了。
她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我爸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妈妈是个行动派,从此每个月我爸一把工资交给她,她就给姑姑送去一点。
女人和女人之间,总是好沟通的。
不管怎样,哪怕是不联系,只要能帮到姑姑,这对爸爸也是个结实的安慰。
我妈想的很简单,帮爸爸维护好跟姑姑的关系,再为他生个娃,算是对他孤苦命运的一个交代。
可是,我妈无论如何没想到,爸爸竟然不想要自己的孩子。
说到底,他还是脑子缺根弦。
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几乎没人能改变。
决定做流产的前夜,妈妈哭得有气无力,绝望之中,突然想到了姑姑。
于是,她凌晨三点起床去找姑姑,求姑姑出面帮她留下这个张家唯一的血脉。
姑姑答应了。
多年没有出现的姑姑来到我们家,她扇了爸爸一个耳光,骂了句“傻子”,撂下“再敢提不要这个孩子,我就真当没你这个弟弟。”
长姐如母,爸爸自幼被姑姑带大,一直心存敬畏感激,以及愧疚。
这一次,他更加不敢反抗。
于是,在姑姑的强势干预下,这世上才有了我。
据我妈说,整个孕期,我爸跟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以后要对小燕和建国更好。”
而这,也是他对我妈说得最长的一句话。
小燕是我姐,建国是我哥。
我同母异父的姐和哥。
而我出生后,也真是明白了什么叫同一个屋檐,不同的爸爸。
为了表示对我的不欢迎,他拒绝给我起名字。
甚至很少抱我。
三个孩子等在巷口,他左手牵着姐姐,右手牵着哥哥。
正常爸爸都会把自己亲生的、最小的那个举到脖子上。
但我只能扯着姐姐。
同样是进小卖部,他问哥哥要吃啥,叫姐姐随便拿,轮到我,超过一块钱就说:回家!
哥哥姐姐考得再不好,他都奖励,而我就算拿回一百分,也被视而不见。
那天,妈妈拿着我的成绩单发火了。
“你凭什么这么偏心?抛开亲生后生的不说,起码的公平应该做到吧。”
“他是后来的。”
这就是我爸,我亲爸。
他话不多,但一句顶死人。
这也是他傻子的逻辑——孩子不论亲的还是养的,得论先来后到!
于是,在我们家形成了奇特的亲情生态链。
我爸喜欢我哥我姐。
我哥我姐出于对我的怜悯,疼我。
我呢,跟我妈最亲近。
我妈呢,关键时刻,永远跟我爸是一伙的。
我在一次又一次跟我爸交往的失利中,受伤之余,跟他的感情十分疏离。
当然,事实证明,关键时刻,还是我哥我姐跟他关系更铁一些。
我7岁那年,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我爸所在的矿井塌方了。
挖掘机挖了五天五夜,失踪5人,找到4具尸体。
唯一没找到的,是我爸。
那些天,哥哥姐姐学也不上了,每天和妈妈一起,守在塌方的煤矿,哭得惊天动地。
而我被寄托在邻居家里。
说实话,我心里并没有多难过,于我而言,爸爸是可有可无的。
五天五夜过后,开挖掘机的师傅累得不行,熄火休息了。
我哥我姐跪在地上求人家。
见师傅走了,他俩扑到塌方的泥石中,一边拿手挖,一边喊“爸爸。”
那哭喊声把整个矿区都弄哭了。
于是,矿工们带家属,拿着锹镐陪我们全家一起挖。
那天晚上,他们居然奇迹般的找到了我爸,他还活着。
三块架上的铁板神助般替他挡出一个容身之地。
更为惊悚的是,如果挖掘机再前进哪怕半米,铁抓手下去,那个本就岌岌可危的地方会二次塌方,将我爸活埋。
而五天五夜,爸爸是靠兜里的巧克力活下来的。
那是他下井前,在矿上超市里抢购到的进口巧克力。
要知道,那时候的煤矿风光无限,矿工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整个矿区被称为“小上海”,什么新鲜玩意都有。
像进口巧克力这种我哥我姐没吃过的东西,爸爸是肯定会买的。
他给哥哥姐姐花钱,从来都好像他家里有矿一样。
幸存的我爸,看到扑将上来的我哥我姐,他几近涣散的眼神在努力寻找着什么。
直到,邻居婶子带着我连滚带爬地赶到。
他的眼睛定定地,久久地放在我的脸上,很虚弱,但也很坚定。
两滴清泪在他全是煤灰的脸上,冲出两道清流。
他像抗日神剧里要交党费的演员那样,话不能说,但指着上衣口兜。
里面,还有三块巧克力。
有人帮他掏出来。
他眼睛依然定定地看着我,用尽他最后的气力说:“吃……”
那一年,我7岁。
人生中第一次被我爸如此正眼相看。
但也仅仅是一个眼神,我读懂了他心中的万语千言。
有些爱,嘴巴闭死了,眼睛却把它说了出来。
那天,看着我把巧克力放在嘴里,他才疲惫地闭上眼睛。
又是两行深泪。
在我的心里冲出一片澄澈。
爸爸幸存了下来。
康复后,我妈责备他,都快死了,还不肯把巧克力吃光的傻气。
他却坚持说,那是他吃剩的,恰巧剩下三块。
但,谁能信。
我唯一确信的就是,爸爸心里有我。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爸被我哥我姐用双手刨回来这件事,感动方圆几公里,从此“傻子,养别人家孩子”这样的话消失了。
而我,从此也默认了我家的规则。
我亲爸就是爱我哥我姐多一些,而我哥我姐也比我爱他更多一些。
就像哥哥考上大学,后来又远走北京工作,每一次送别,我爸都泪流满面。
等到姐姐结婚时,跟我们家不过是隔了两条街,我爸依然伤感了很久,姐姐房间里的东西,动也不让动一下。
可是,等到我结婚时,他跟我摊牌:“以后,我帮你哥、你姐带孩子。”
我妈红着眼睛问他:“非得把话说得这么伤人吗?”
他居然回答:“嗯。”
那天,我也有点伤感,就问了一句:“爸,为什么?”
他说:“你哥你姐……跟我小时候……一个样。”
憋出这句话,他头上青筋毕露,整个人眼睛红得吓人。
我也懂了。
他儿时成长有多么艰难,他就要多么疯狂地弥补我哥我姐。
这是他基因般强大的执念,我抗争不了的。
生活多年,我慢慢了解,我爸不是傻。
他只是一根筋。
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他心里想什么,他就说什么。
可是,等到哥哥姐姐陆续有了孩子,我爸却失去了带孙辈的能力。
在他好不容易熬到,可以从矿上退休的第七个年头,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前半生呆傻,后半生失智。
老天爷对我爸也真是厚待。
爸爸先是经常走丢,后来生活渐渐难以自理,且时常在夜里大喊大叫,扰得四邻不安。
眼看着,妈妈就要被他拖垮了。
妈妈患有糖尿病,哥哥远在北京,姐姐两个孩子,最大的五岁,而我刚刚成家。
我果断说服妈妈,决定将他送进专业的养老院。
在那里,他会接受专业的护理,而我们,也得生活。
妈妈不忍心拖累我们,只是要求养老院离家近一点,这样她每天可以坐公交车去看他。
哥哥姐姐十分不甘,但又能怎样?
唯一能做的,是哥哥回家,开着车把这个城市的养老院跑了个遍,从中选择了一个看上去不错,而离家还相对较近的。
送爸爸去养老院那天,我们没让妈妈一起去,怕她难过。
我们陪着爸爸在养老院待了一天,带他熟悉环境。
中午到食堂吃饭,我们四个都是一样的饭菜,可他,偏偏从自己的餐盘里,给哥哥姐姐分别夹了一块肉。
在他混沌的记忆里,时常把姐姐喊成他的姐姐,把我和哥哥弄混。
可是,餐桌上,他重新像从前在家里吃饭那样,永远给哥哥姐姐夹菜,视我为空气。
哥哥姐姐瞬间泪目,再没咽下一粒米。
晚上告别时,更像生离死别。
姐姐在回程的车里号啕大哭,一遍又一遍地说:“爸,我对不起你。”“爸,我太混蛋了。”
坐在副驾驶的哥哥要我停车,他说想自己走回去。
车子缓慢开走,我从后视镜里看到中年的哥哥不停地拿袖子抹眼睛,然后慢慢蹲下身去。
我有点羡慕他们,可以那么深地爱着爸爸。
可我,跟爸爸的感情,真的是无论如何都升华不到他俩的高度。
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疯狂的我哥我姐居然连夜达成一致,刻不容缓地当夜把爸爸接回了家。
果然是疯爹养疯娃。
我哥说服我嫂子,开始着手在本市找工作,想回来发展。
我姐给我爸白天请了保姆,她白天上班,晚上住在家里照顾我爸。
他们说:“其它的都可以等,但照顾爸爸的机会可能不多了。”
我问:“你们都这样了,要我干点啥?”
他俩的回答几乎一致:“拿出你那忽悠死人不偿命的本事,去给你嫂子、你姐夫讲故事,讲咱爸是怎么对你哥你姐的故事。”
“有我们在,照顾咱爸的事还轮不到你。”
你永远无法想到,我哥我姐会惯我爸到什么程度。
我爸半夜闹着要去上班,我哥就真的骑着自行车带他去了曾经的矿区,然后,指着黑着灯的办公室说:“老张,下班了。”
我爸几乎天天要去曾经的巷口等他的孩子,他们就不厌其烦地带他去那条依然还在的小巷,陪他回忆那些回忆了一万遍的往事。
爸爸把姐姐当成他的姐姐,跟姐姐要糖吃,要滚铁环,要玻璃球,这些姐姐都可以满足他,而他还时常哭着要他的妈妈,姐姐就得带他出门去遛弯,直到他把这件事情忘记……
他们重新变回那个赤手空拳,寻找塌方下爸爸的一双儿女,试图抓住那个在精神世界走失的父亲。
而这一次,没有奇迹发生。
爸爸患病第二年的那个夏天,突发心衰,进入弥留状态。
全家人守在病床前,他在人群里寻找着,最后,却只认得姐姐和我。
然后,他拉着姐姐的手,微弱地说:“姐……东升……东升……”
东升是我的名字,我叫张东升。
我们都没反应过来。
他又说了一遍:“姐……东升。”
我妈哭着帮他翻译。
“你爸把小燕认成了他姐姐,他这是托付自己的姐姐要照顾好东升。”
我姐号啕着握着爸爸的手说:“爸,你放心,我们都会照顾好东升……”
听完这句话,又一行清泪流过我爸瘦削的面颊。
这一次,他真的走了。
我们哭着给他穿好衣服,送他去太平间之前,姐姐让我跟爸爸待一会儿。
我握着他冰冷的手,泪如雨下。
我告诉他:我从10岁那年就开始懂你。
你是爱我的,你怕自己偏心,所以一直在偏心。
你是最傻的爸爸,也是最伟大的父亲。
他一生只明确地爱过我两次。
每一次,都是生离死别,每一次,都刻骨铭心,每一次,我都懂。
爸爸一生没有朋友,只有我们几个亲人。
所以他走时,没有那种形式上的追悼会。
只是埋葬了他之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回忆爸爸这一生的点点滴滴。
妈妈说:
“嫁给一个傻子,很幸福,下辈子,我要早一点嫁给他,给他生一堆像你们这样好的儿女。”
哥说:
“小时候,听别人骂爸爸是傻子,觉得好丢脸,甚至接过他给的吃的,还有偷偷塞在书包里的零花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贪吃的坏小孩。
直到那天得知爸爸被埋在井下,自己疯了一样往矿上跑时,才知道如果没有他,那真的是天塌了。”
姐姐说:
“我很小就知道自己不漂亮,身材也很一般,可是,即便如此,我从来都没有自卑过。
哪怕是上中专时,我长成了一个胖子,社会上一个小混混看我没人追,而表示跟我谈恋爱时,我特别高傲地拒绝了。
回头想想,我凭什么这么自信坚强乐观,因为爸爸,因为他全心全意的疼爱,他在那个年代里稀有的富养,让我一直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值得被珍爱的孩子……”
我能说什么呢?
父爱是我的逆旅,我却因此拥有了待我如珠如玉的哥哥姐姐。
我姐至今每次见我,都非得去超市给我买一堆吃的喝的。
我跟哥哥家的孩子打电游被灭,哥哥特别生气地数落侄儿:“你就不能让着点小叔吗?”
这样一人之下,三人之上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不幸福。
我爸走了,留给我们一个充满爱的家。
******* ******** *****
作者:刘小念,一个写故事的手艺人,也是一个二胎妈妈,专写婚姻内外那些事,著有作品《二胎时代》《煮妇炼爱记》《创业情侣》等。
周 周 有糖 半 夏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兩週前的週五,我婆婆開始發燒。發燒後她才坦承其實前一天有跌倒,只是按她慣例不想驚動兒女所以什麼都沒說。
於是與婆婆同住的保羅他哥當天就帶婆婆上診所,做了一大堆檢驗。比較快回來的幾個檢驗結果顯示婆婆除了有糖尿病前症外,有尿道炎與腎臟輕微發炎的狀況,所以發燒是正常的。
週六週日保羅的哥哥姊姊弟弟輪流照顧婆婆,本來週一輪到唯一不用上班的保羅上陣,他正要出門上婆婆家時,哥哥來電說他不需要進公司,所以可以照顧婆婆,讓保羅不用前往。
美國政府提供的免費COVID檢驗還是要等幾天才拿得到結果。週二我婆婆的COVID結果下來:陽性!!😱😱😱
逃過一劫的保羅,因為一周半前有去婆婆家戴著口罩短暫接觸過,還是緊張地馬上當晚就跑去自費$150做了一小時內就可以拿到結果的檢驗。還好他檢驗結果是陰性,不然就要被我踢到露營車裡去自生自滅了。
週末輪番上陣戴著口罩照顧我婆婆的兄弟姊姊們,也都被我們敦促著跑去自費檢驗,好險也全都是陰性!
同一時間我婆婆因為只有發燒腹瀉,沒有什麼呼吸道徵狀,狀況似乎慢速好轉中。在美國又只有極嚴重的案例才會進醫院,一進醫院後家人就完全不能探訪,很多老人寂寞地獨自死去。所以大家討論後決定盡力在家照顧她,真的非得送醫院時再說。
住家裡的哥哥與在醫院當ICU護士極有經驗的大姊輪班照顧我婆婆。行動不便導致這幾個月來發胖極多的婆婆,全身無力走不了兩步就垮掉,每番抱扶她上廁所都是極度辛苦折騰還常常失敗的任務。
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我媽媽就捐出她很早就準備好的對付COVID病徵的幾項急救藥品,與我們家準備的鋅錠全部一起送去。台灣家人聽到消息立馬寄了五百片口罩來支援。做消毒的客戶特別拿了臭氧製造消毒機來分行給我。閨蜜還跟他們醫生請教買了替COVID病人與家人打造的免疫力營養補品捐送給我們。
不管情勢再怎麼緊張,身邊的強大溫情仍讓我們感受到滿滿正能量,感動到眼眶紅。
就這樣過了快一個禮拜,婆婆逐漸好轉,腹瀉停了,燒也逐漸退去。
大家暫且才鬆了一小口氣,結果在我生日前晚的半夜,婆婆昏倒了。家人極速把她送到大姊工作的醫院,這樣至少大姊還可以就近照顧監督情況。
當晚我蒙頭大睡做著美夢時,根本就不知道保羅整個半夜都在跟兄弟姊們傳緊急簡訊,驚慌地很,整夜沒睡到什麼覺。(結果早上完全忘掉今日是老婆四十歲生日)
醫院檢驗結果是COVID病毒攻擊導致腎臟衰退的問題。還好肺功能一切正常,醫生要求婆婆住院觀察腎臟狀況。連著幾天每回保羅跟婆婆通電話,她都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讓人擔心。
同時間因為婆婆家裡人口雜,有著坐輪椅的盲人叔叔與他週末才從LA過來的照護員,樓上還住了哥哥與嫂嫂、姪女與小女兒,還有一個單身男子租客。保羅與哥哥姊姊不停討論如何讓家裡人口簡單化。任性的姪女與負責照顧婆婆叔叔的哥哥處不來,摩擦極多,幾次要姪女搬走也請不走。又因為婆婆根本從三月開始就沒跨出過大門,大家都懷疑是態度輕忽的姪女無症狀傳染給婆婆的,指責防衛辯護氣息瀰漫,二姊站在她自己女兒保羅姪女那邊,幾家間幾番在電話中一言不合大吵起來。
最近因閨蜜的推薦,我開始進入正念靈修、練能量氣場的課程。這段時間閨蜜與現代女巫老師幾番遠距替情況中的大家進行能量療法,還帶著我們冥想班一起替婆婆定心祈福。
在醫院工作的大姊也不斷潛入病房探望婆婆,不時監督醫護同事們確保婆婆得到最好的照顧。
結果婆婆奇蹟似地好轉耶!
住院第四天婆婆已經二次測驗COVID陰性。除了仍然全身無力腳站不起來、呼吸不太順暢之外,腎臟已經穩定好轉,也沒有其他的呼吸道病徵。醫生準備讓她出院轉復健中心,恢復肌力。
婆婆照慣例奮力拒絕,心硬了怎麼說都是堅持要回家。可是家裡根本沒有長期不用上班的人力可以無時無刻這樣搬動照顧婆婆,也沒有人有足夠專業可以幫助婆婆的復健。於是又是幾番兄弟姊妹間的群組通話討論,輪番上戰打電話給婆婆婉言相求威脅相逼,最後終於說服了頑固老人進復健中心。
這個時候,竟然才發現不知怎樣婆婆竟然讓貧戶使用的免費健保白卡過期作廢,只剩Medicare老人健保搭配很爛的保險公司計畫,所以連要幫她找一家比較好的復健中心都變成極困難的任務。
週日眼看著醫生馬上就要下令讓婆婆出院,週一早上我跟保羅緊急找律師諮商,同時保羅他姊跟他弟到處探訪多家復健中心觀察照護品質,下午我們四人跟律師一起群組對話了解情況決定方向。終於在週二找到一家全新乾淨品質好的復健中心,婆婆週三順利轉院成功。
幾天下來,婆婆的情況大幅好轉,保羅說這兩天電話中感覺婆婆終於恢復活力了,可以正常談笑。
幸運如我們,竟然就這樣大事化小!希望小事速速化無啊!!
好險有開始練正念與氣場,其實這兩週我心都很定,腦袋也挺清醒的,心情也很穩定和悅,一直都真心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勇敢度過。
四十歲的生日就這樣在身邊人一整週驚險與危機處理的壓力圈中,糊裡糊塗地度過了,都已經八月了才想到要來發表一下四十歲生日宣言。
最近幾年來,每年年底回顧時,我都覺得這真是人生最棒的一年了。怎麼會這麼棒,應該不可能再更棒了吧!然後到下一年底竟然又再次感到一樣的驚異!!
最近幾年來,每年都覺得學到好多。育兒幼教、職業生涯、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親友關係,各方面的人生體驗與體會都多了好多。擺脫童年陰影的包袱、與內心小孩和解、瞭解婚姻溝通的藝術、磨練對位思考的技巧,每年都真心覺得有在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路上往前走了一段。
逐漸地做任何事都不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或達成任何標的,像蒙特梭利小孩一樣由內在動機去驅動,就是想學習磨練貢獻以達到自我實現,於是做什麼事都覺得好有趣。
今年被病毒逼著慢下腳步,更是讓我愛極了這種小鎮生活般的慢活步調,竟然終於可以把時間花在真心想做的事情上了。
而且到底怎麼這麼幸運,有我媽媽與她老公就剛搬到我家旁邊變超強後援,夏天還有私人游泳池可以讓我們隨便用。日子裡再也沒有每週末沒事就派對出遊出差的噪音干擾壓力,每天都是很平衡愉快的生活。
所謂的『錢夠用就好』是真的,問題在於『夠』到底在哪裏,沒幾個人知道。在投顧業打拼十幾年來很幸運地能把學到的專業用在自己身上,一直都認真盯著家裡的財務計畫,從窮到不行的年輕時候就朝著五十歲退休的目標在存錢投資。所以這次雖然經濟大蕭條,我跟保羅的收入當然也有受到不少影響,卻能因為清楚財務計畫我們家在哪個階段點,知道這短期收入震盪並不會延遲我們達到『夠』的目標的計畫,讓我們覺得放輕鬆一陣子其實也OK,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於是保羅得以利用這個生意慢下來的大好時機,專心修投資屋為未來打拼,繼續為我家財務計畫做貢獻。我竟然也能跟著當學徒,在防疫禁足令這三個月間,學到好多好有趣也挺莫名其妙的房子裝修冷門知識。本來怎麼可能這麼閒啊,這根本是一生難求的經驗!
然後也因為步調慢下來的關係,一下子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好好地活在當下,也終於多出時間可以上正念課程。短短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整個知識學習大爆炸,覺得身心靈都被洗滌了,對自己了解越來越透徹,想通了好多人生的意義,覺得再圓滿美好不過。
沒想到2020這種大爛年,竟然仍然是我人生至今最好最棒的一年。
雜七雜八地說了一堆,其實就是想記錄一下四十歲生日的心情。真心覺得感恩,希望大家都有勇氣一起度過挑戰。
#照片是兩少爺用他們自己整週處心積慮到處拍的照片集錦做給我的生日小卡❤️
周 周 有糖 半 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寶藏埋深山,高手隱於市。
在火井——西環屈地街的冷巷中,一個五呎不到的身影,日夕晨昏在老店翁記摩娑,煉出一匙葱油、辣椒醬勾魂奪魄,自製牛丸、秘醬牛腩、細細處理過的大腸粉腸……招喚着半世紀散落到港九新界的西環舊街坊,各有定時回來膜拜。這靈巧身影就是年將古稀的事頭婆,一對手一顆心早經鹹苦千錘百煉,何事用情,何時拋卻,今天自己揀,就算吃苦,也笑。
邂逅翁記,在六月炎夏,摸到火井的小麵廠買麵,轉身才發現正對面五級樓梯上的它:店面闊落高樓底,但跟街外無阻無隔,裏面零冷氣,吊扇掛牆扇在呼呼賣力,幾枱客人正埋首吃湯麵;怎麼都不怕熱?未及回神,一個輕微駝背的婆婆「嗖」聲放低碗筷,殷勤笑迎:「上來坐,想吃甚麼呢?」
一碗牛丸麵端上來,焦黃點點的葱油先香奪魂;再啖細細粒牛丸,爽口肉味濃;那白白的湯底像久違的阿嫲手勢,不禁細問因由。婆婆自豪地說:「我用豬筒骨煲五六句鐘,好似牛奶一樣白,還有牛腩牛丸豬粉腸的甜味在裏邊。」筒骨煲湯很油呢?「用豬筒骨才香,但工夫多,我自己撇油囉!」
翁記在火井半世紀,婆婆翁太是這家潮州麵店的主人。食物十指數完:牛丸牛腩、大腸粉腸都是自家製作處理,豬皮蘿蔔豬紅再加工,魚蛋魚餃墨丸指定某家來貨。從前有過自家製豬肉丸、自家鹼水洗白的牛柏葉、自家撞的豬紅,甚至炒螺炒蜆。「年紀大,做不到多少了。」翁太68歲了,笑言黑髮是染的,長者卡也領了幾年,現在只選幾樣親手做,「好東西不用多,幾樣已經夠,但幾樣都要專注做,真是要畀心機做。」
重重嚴把關
翁太做牛丸必用新鮮牛肉,指定水?和胸板肉,每朝跟時間競賽:「牛肉有一道氣的,新鮮得來還要那道氣不死,做起來的牛丸才不同。」供應商送貨過來她也嫌太遲,凌晨兒子幫她取牛肉。「我們幾十年見貨付現金,牛肉唔靚唔要;加價無意見,最緊要貨靚。」清晨五點鐘她起床梳洗後,即刻動手,「兒子不做這行,有自己的工作。牛肉來到,我甚麼都要放低先做牛丸,等到牛丸出了才心定一些。」
做牛丸,曾經用木棍手打,「七個字(35分鐘)才打三斤半,真係搵唔到食。」30年前已改用機器做,調味、校水溫仍在人做:「如果水太熱牛丸很快淖熟,就不夠爽。」有客查問有沒黑椒牛丸,她不屑做,「因為我的新鮮牛肉毋須用到黑椒,不需要添加任何香料味,用最簡單的醃料食出最新鮮的牛肉味。」
她的牛腩也用新鮮貨,清油去膏最執着,理好的牛腩只剩五六成。醬汁自己炒,味道只此一家;花椒八角她不用,除了南乳,靈魂在「特別靚的印度香料」。炆出一鍋郁香,連筋帶肉的滑中腩、軟腍的牛筋、鬆軟的牛面珠,還有罕見的牛膝軟骨和牛心蒂(牛爽)混合隨上,吃着甚麼看彩數。
小不點 大宇宙
銷魂的葱油,倒是永不落空。粉麵添一匙葱油,滾湯一沖下去,香氣四溢。翁太一星期炸葱一次,只挑香甜京葱,六斤削幼細切,得花上一個半小時;因為京葱滑刀又催淚,女工也不肯做,只有翁太習以為常。然後,炸兩個小時至脆卜卜,其間要不停攪動防黐底。「曾經有一次我做事忘了,整煲黑了,好慘呀!錢是一件事,我花了很多精神下去。」像一個小孩手中的雪糕掉了在地上,翁太說來仍然頓足。
「如果無葱油,我好似沒了一隻手。」她賣潮州風味粉麵,最不忿被人喚作車仔麵。「車仔麵的豬皮蘿蔔是我加插的,但車仔麵哪有靚湯!我們有冬菜呀葱油呀,本來也落芹菜,但現在芹菜好難買,買回來第二日就黃了,不知上面(大陸)做了甚麼手腳,乾脆不用。」伴麵或配豬紅的辣椒醬,也是她獨門秘製,微辣香濃,卻是非賣品,粉絲來到店中可以大匙大匙的享用。
翁太站着只是人家坐着的高度,但幹練直如三頭六臂。「好多事,我都自己做,因為我要求太高。」菜,她親自去買去挑;白菜仔、通菜等也得親力洗:「有時菜好多沙,先浸半句鐘,浸完後又要慢慢捽。自己洗,乾淨些。」就連廁所,亦是收工後自己㨘,「做飲食要乾淨,難請人就自己慢慢做囉!」
熱火朝天 影一雙
高人修煉,總在凡夫攀不上的山巔;翁太做牛丸、炒醬炆牛腩也另闢秘密廚房,謝絕參觀。原來半世紀前,翁記炮製食物也不在賣食的地方。60年代火井是私家地,非常熱鬧,「朝早街市,晏晝食肆,有打冷賣潮州餸有糖水好多嘢賣。」翁太潘惠玲記得是1968年,一個後生仔用擔挑擔住兩個炭爐來火井賣潮州麵,「爐上各有一個煲,一個煲湯一個淥麵,連湯連麵一共130斤,那時他瘦瘦的但好好力。」他,是翁欽藩,單身寡仔,在附近租了個小廚房,煮好就擔來賣。「他一個人,下面煮,上面瞓,好坎坷!」70年代初,二十出頭的順德妹嫁給這個潮州小子,「緣份啩!好難講,他光棍一條,不就跟他捱囉!」翁太直呼「我怕醜,你唔好問」一臉少女的忸怩。
婚後,小兩口子無再擔炭爐,改租現鋪的廚房,固定在現鋪對出擺街檔。70年代中買了現鋪,但只留用廚房,把鋪租給人幫補供鋪,翁記仍是個街檔。「那時簡簡單單賣牛丸魚餃魚蛋粉麵,賣賣賣,摺枱一直擺到街尾。附近太平戲院一散場,好墟冚!晚上11點仍要去麵廠補貨。」及至80年代初,政府收回私家街禁止擺賣,他們才入鋪經營。「初初搬上鋪沒甚麼生意,好鬼慘!我在街賣着好地地,上幾級樓梯,人家以為不是(我),但也無辦法,唯有像『企街』一樣站在門口,因為人家是認人的。」
那時供鋪供樓供子女好辛苦,兩口子一個廚房,一個樓面。有時忙起來,一日做十八九句鐘,鋪張紙皮在地上就倒頭大睡。「我和老公在廚房出入好容易衝撞,有時做得忟憎我就話:我前世欠了你,第二世見到你都運路行——講笑啫!」回憶,爭執也是甜。只是,老公的身影近十年在翁記消失了。有時熟客問起,翁太只道:「不開心的不說它了。」原來老公身體有事早已退休,「他沒要我守住這間鋪,還叫我不要做。但我不鍾意打麻雀,對住四堵牆有甚麼好?」
開心至上
子女都勸她不要做,但翁太覺得「自己愈做愈精神,我又不妨做吓,見吓街坊,有些搬了很遠都回來食,這點令我好有滿足感。」九月爭秋奪暑之際,翁記已經有了冷氣。從前舊樓電力一般,裝冷氣要改電要申請改圖則,「我一直不想拔條頭髮動全身,所以一年過一年。近來天氣特別熱,所以休息了幾日換過所有電線。」翁太不時勸客人坐入一點涼冷氣,怎知他們都說慣了,不介意吃得身水身汗,甚至以此為風味。
「不理它有沒冷氣,好食就過來食。」40多年熟客蕭先生說。他指指價錢牌,「仍然是20蚊一碗,去哪都吃不到。」翁太最近加價一元,笑謂是幾十年「最大膽」的一次,但相比上環、佐敦價,依舊便宜近倍。「求其賺少少,夠付人工就算數,鋪是自己物業,做了這麼多年當益街坊啦!主要是我做得開心。」翁太說。
蕭先生跟她提起擺街檔年代來買麵,一元二角。在結帳的熟客即搭訕:「我記得細細個攞一個兜來幫我老竇買麵,一蚊咋!」兩男搬走十多廿年仍不時回來,你一言我一語鬥資歷鬥長情。翁太掩臉大笑:「最開心聽到這些:我幾耐呀你又幾耐呀。星期六日最多搬走了的街坊回來食,說『我來探你啦!』好開心。」
當年營役為生計,今天忙碌是興趣,翁太又煮又洗無時停,坦言肉體是辛苦的,不過感恩仍有精神魄力做得到,「我見步行步,做到幾時就幾時,做不到就光榮結業退休,搞掂!」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周 周 有糖 半 夏 在 Mina's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凱貝朵 西達摩:莓果氣息偏甜的口感,較為輕熟女的口味,日曬G1,由於是淺烘焙的香水豆所以容易被中淺烘焙的豆子氣味給蓋過,再加上單價高所以不常出現於咖啡館內多半自家品嘗。
※耶加雪菲 科契爾處理廠:夏天產季、口感具有奶油、柑橘與深色的花朵氣味聞名屬G1水洗的高價單品豆
原作 星野咪魯
配音 彩、飛爾特
策畫 納歐
圖繪 KAI
Q圖人物繪 奈音
=====================================================
納歐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naup
訂閱我:https://goo.gl/eFI8a7
粉絲團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minastream
實況網址:http://zh-tw.twitch.tv/yisasha
歡迎工商、合作
請寄信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