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9/28 ~ 09/29]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9/28] 高雄市政府 高雄券常見QA大公開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553550078039920
●高雄開就賺!常見QA大公開
●掌握活動資訊加值放大五倍券
#振興疫後經濟 #全國消費落地高雄
●還在思考如何讓「五倍變N倍」高雄券污損後可以使用嗎
●紙本方案的消費門檻中,能否搭配現金數位綁定振興五倍券時,須特別於頁面勾選參加「高雄開就賺」活動嗎
●底下圖卡有解
【高雄開就賺】官方網站https://kh100.tw/
【數位綁定方案】https://kh100.tw/kaoticket/digitbind
【紙本方案】https://kh100.tw/kaoticket/paper
【商圈夜市券】https://kh100.tw/nightmarket
【八大部會券加碼方案】https://kh100.tw/nightmarket/eight
【QA─民眾篇】https://kh100.tw/question/consumer
【QA─店家篇】https://kh100.tw/question/storeVersion
#高雄市政府_經濟發展局
~~~~~~~~~~~~~~~~~~
[110/09/29] 高雄市政府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551965204865074
●高雄市各場域/各行業別開放及管制作為
○台鐵高鐵遊覽車藝文表演展覽體育活動賽事
○各場域之詳細防疫管制措施,請依據交通部、文化部、教育部,將陸續公布/修訂之相關指引辦理。
●即日起各行業別開放及管制作為
○宗教場所雄愛民- 高雄市政府 民政局
○長照機構雄健康- 高雄市政府 衛生局
○電影院 # 高雄市政府 新聞局
○藝文表演展覽文化高雄- 高雄市政府 文化局
○高中職以下學校校外教學雄愛學-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
●詳細規定可洽各業管機關。
○相關圖卡查詢https://reurl.cc/AR7MVK
●○
~˙~˙~˙~˙~˙~˙~˙~˙~˙
[110/09/29] 衛生福利部 控糖5撇步 健康有保固
https://www.mohw.gov.tw/cp-16-63343-1.html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在109年共奪走10,311條國人寶貴的性命,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死亡!另依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1%(男性12.4%;女性9.7%),預估全國約有218.6萬人罹患糖尿病。罹患糖尿病的病友們,若沒有將血糖控制好,將引發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合併症。糖尿病的風險因子包括肥胖,美國糖尿病協會(ADA)2021年糖尿病診療標準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此類型的患者超過八成有肥胖情形,肥胖會導致胰島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建議過重及肥胖的糖尿病人應適度減輕體重,才能控制疾病延緩惡化。
2/3體重過重或肥胖者 罹患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依據國民健康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發現,透過檢查有超過1成疑似新發糖尿病個案(空腹血糖檢驗值≧126 mg/dl),需要進一步就醫確認是否罹患糖尿病,其中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占三分之二。為了降低糖尿病威脅,體重控制是必要的,另外自我血糖的量測、遵從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才能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控糖五撇步 健康又自在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糖友,掌握健康透過「控糖五撇步」穩穩控制血糖,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及配合專業照護指導,以減輕及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健康飲食 三少一高」:應請教醫師及營養師,依個人病情制定適合的飲食計畫,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並注意三少一高: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之原則,達到控制血糖及維持健康的目的。
「規律運動 週週150」:減少長時間坐著不動的生活型態,每週至少有150分鐘的身體活動,並注意潛藏的危險,如跌倒、脫水等,以及運動前血糖自我監測,避免發生低血糖的情況。
「控制體重 減輕負擔」:在營養師/衛教師指導下,進行體重控制,或參加病友團體,揪團減重,以遠離肥胖及糖尿病帶來的威脅。
「規律服藥 按時規律」:依照醫師指示按時規律服藥,不可任意增減藥量或自行停止服藥,若治療期間有更換醫師,務必告知新的醫師目前服藥情形,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交錯及干擾血糖的控制。
「監測血糖 規律自主」:血糖值會隨著飲食、生活型態而有所變化,應養成自我血糖監控,定期正確的量測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控制範圍內。
︾︾︾︾︾︾︾︾︾︾︾︾︾︾︾︾︾︾
●請持續關注 [李順進 議員] 並給予指教:
○臉書貼文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
○LINE生活圈貼文串 >>> https://timeline.line.me/user/_dQCiWURPZDXrxB0r9P0uvfNJRbuv-80TSueOj6Q
○加入LINE生活圈 (ID : @tss1248n) >>> https://lin.ee/9YhCukt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同時也有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阿明@liv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吃出健康活出愛4 / 正確蔬食身心健康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 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 剪輯上字:程靜美 鄭先安醫師: 你要是去看某一些生命的身體的時候,事實上你會感受到除了那個...
吳子均醫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出論文、投稿、刊登」這三部曲,我的經驗並不順遂……
⠀⠀
過往屢投屢敗,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一投再投,投個十次是司空見慣。只是,沮喪無力的感覺逐日累積。夜深人靜時,忍不住會想:「我就這麼不會寫論文嗎?」
⠀⠀
曾有學長跟我分享時告訴我,當你寫超過 10 篇論文時,你就會「知道」如何寫論文了。若有 10 篇論文在進行,每一篇平均被退稿 10 次以上,以我的心理素質,恐怕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想到這裡,實在不寒而慄......
⠀⠀
⠀⠀
👉 報名工作坊出現轉機,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
⠀⠀
我學到要站在審稿者的角度看文章,一篇文章想被接受,本身必定要有賣點、且架構上要有該有的樣子。茅塞頓開後,我懷抱著強大的勇氣,重新檢視文章的內容及架構。很「幸運」的,吳醫師及蔡校長提到的缺失我都有!這表示我的文章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有機會可以洗心革面!
⠀⠀
我砍掉重練,從資料判讀、文獻回顧、架構寫法,幾乎徹頭徹尾翻新。終於,第一次,投稿沒有被退,可以修改。好感動的一刻!
⠀⠀
⠀⠀
🎉#恭喜 李孟如醫師原著性論文,獲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刊登!
⠀⠀
⠀⠀
【🚩 全新改款】今年最後一班,機會難得!
年底末班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課程以初學者為核心,提供各位走到國際學術舞台上的重點。
⠀⠀
從稿件送出,經過 editor / reviewer / revision 三關,怎麼趨吉避凶?初學者如何集中資源,避開常見誤區,我們給你務實建議!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吳子均醫師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接受輝瑞/BNT疫苗後的安全性及抗體反應】:此法國單一中心觀察性研究納入117位未曾感染過COVID-19的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檢驗其在第一劑輝瑞/BNT疫苗後(於施打第二劑疫苗時)及第二劑輝瑞/BNT疫苗後一個月的抗SRAS-CoV-2棘蛋白(S)抗體濃度。研究採用Roche試劑檢驗抗S抗體濃度,≥ 0.8 U/mL即為陽性反應,最高檢驗數值達250 U/mL。
117位患者兩劑疫苗的平均接種間隔為22 (16-37)天。在接種第二劑時,63 (54%)位可測得抗S抗體,其中4 (3%)位抗體濃度大於250 U/mL;於第二劑後平均35 (18-77)天,97 (83%)位可測得抗S抗體,其中72 (62%)位抗體濃度大於250 U/mL。無法產生抗體反應的相關因子包括:半相合移植(haplotransplant)、一年內接受移植、淋巴球低下(<1000 cells/μL)及在疫苗接種時接受免疫抑制劑或化學治療。分別約48%、39%的病患在第一劑、第二劑疫苗後出現第一級或第二級的副作用。病患後續平均追蹤58 (39-98)天,期間均未感染COVID-19。
此小規模觀察研究顯示,高達83%的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患在接受2劑輝瑞/BNT疫苗後可以產生抗S抗體反應,而且沒有出現重大疫苗不良事件。不過,此研究僅檢視抗體反應,由於此族群病患的T細胞免疫功能可能與一般人有所差異,因此疫苗在此族群所引發的細胞免疫情形,仍待...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717/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 JAMA - 2021-09-14
Safety and Antibody Response After 1 and 2 Doses of BNT162b2 mRNA Vaccine in Recipients of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 Author:Amandine Le Bourgeois, Marianne Coste-Burel, Thierry Guillaume, et al.
■ Lin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4061?resultClick=1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7/23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吳子均醫師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吃出健康活出愛4 / 正確蔬食身心健康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 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 剪輯上字:程靜美
鄭先安醫師:
你要是去看某一些生命的身體的時候,事實上你會感受到除了那個情緒以外,我會把它區分成兩種層次,一種是他生命本身的能量,一個是卡住的一些糾結的情緒能量,它會在那個物體上,或是那個身體上會呈現出來,一般都是存在的。那當然這個存在的感覺,每個人都可以慢慢地提升敏感度,一般偏素的人,或是你的雜念慢慢愈來愈少的時候,事實上你的感覺力自然就會增強。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慢慢可以提升能力去感覺到的。
那至於吃肉跟什麼病相關?事實上,我們在肉食的,大量吃肉食的食物的時候,那事實上跟三高、跟腫瘤,統計起來就是有差異,很多惡性腫瘤,或者是很多高血壓、糖尿病等等,你大量肉食的時候那身體的負擔是比較大的。一般我們在食物上常常會勸說可能在有腫瘤的,或是三高的人,可能你如果把食物的蔬食比例讓它提高,不要去吃進那麼多的肉類的食物,讓你身體增加這麼多的負擔,這是我們在醫療上可能會、常常會建議的。
許瑞云醫師:
一般我會鼓勵,如果他的疾病跟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的時候,我會鼓勵他們盡量偏素,偏蔬食,就是盡量肉少吃一點,然後,但是蔬食,不一定就是代表健康,也得要懂得怎麼吃的健康,因為我發現台灣吃素的人口,尤其是外食的,有很大的問題就是他的(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很不足,那如果加上太陽也曬不夠啊!維生素D也不足啊!或者維他命B12也不足,這樣子不見得會帶來健康,所以我會鼓勵所有願意走向蔬食的人,如果你要更健康的話,你也要均衡,也要注意自己(植物性)蛋白的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這樣子,你可以吃得非常地、非常地清爽健康。
現在還是大魚大肉的,我會盡量鼓勵你也試試看,有一天給自己身體一個放假,你去感受一下,當我吃了很健康、很輕盈的蔬食這一餐以後,我的身體如何給我反應的,因為很多人跟我反應就是說,當他吃大餐,吃了很多大魚大肉後,他是很沉重、很想睡,然後就身體就是很重、很不舒服。那如果他去吃了一頓很健康的蔬食,蔬食也有不大健康的,那種就是很厚味(重口味)的那種蔬食,就是很多的調味料、很多加工品,那種是不健康的蔬食,所以你要選擇比較健康的,現在台北也有滿多那種為了環保而開的餐廳,就是跟傳統的素食館是不大一樣的。那些其實很多都會提供你很舒服的蔬食,你吃完你會覺得哇!我下午不會覺得我好昏沉、很想睡覺,我還需要個午睡,你可以很有體力地去完成你一天需要完成的工作,而且精神很敏睿、很舒適。
鄭先安醫師:
如何讓心念穩定下來,還有讓你飲食層面、讓身體的穩定層面等等,能夠讓身體能夠變得更和諧,讓我們免疫系統變得更和諧,這個都是我們要減少疫情的,或是在病毒在身體裡面過度的反應,這個常常是我們可以去思考的方向,你的免疫系統越和諧,即使病毒進來了,面對它以後,排他性沒那麼強的時候,免疫系統能夠跟它接觸之後,很快地抗體就穩定下來了,病毒也沒有過度的、彼此的對抗的時候,基本上,時間到了,它就是過去了。
所以很多東西,我們每個人在我們的心念的浮動下,或是在你的環境的因素下,常常會改變這個病毒的複製,或病毒的活性,或者人跟人之間發病的很多比例等等,都是很多因素在影響。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正確蔬食身心健康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靈丹妙藥 #高血壓 #高血糖 #高油脂 #腫瘤 #癌症
大愛阿明邀請您一同茹素護生愛地球
2021.08.05
吳子均醫師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
吃出健康活出愛3 / 飲食影響你的個性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剪輯上字:程靜美
許瑞云醫師:
如果你要學習感受力,你可以走進一個海鮮店或者走進那種屠宰場、或者就是那種賣很多那種像豬肉攤等等,你會去感覺到那個地方的能量很不舒服,很沉重,如果你去跟那個地方的生命連結,就是那些掛在上面的豬肉啊,或等等連結時候,你也可以去感受到牠們的情緒,它是殘留在那個地方,所以,你吃進來,所以他們說吃肉的,你常常吃肉吃動物的人,性子都會比較火爆,會比較、情緒會波動得比較大。一般比較多茹素的人,他情緒是比較穩定、比較平和。在動物界也是,動物界你會看到獅子、老虎、熊,牠們的個性跟馬、牛、羊就是不大一樣。
雖然我說素食者是相對性的平和,但是,素食者裡面當然也有很多情緒不平穩的,那個是跟自己的除了飲食之外的想法,還有跟自己生活的背景、家庭的問題等等都是扣在一起的,人類不是光有飲食上的影響,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影響我們的情緒。
飲食是有一部分的關聯,但是不是不是絕對性的,就是這樣說好了,其實最終我們還是要回到心念,就是為什麼我會選擇吃素?我背後的心念如果是帶著一種愛、對眾生的愛、還有對眾生的慈悲,這樣子的、這樣子的心、這樣子的這種起心動念,它會帶給你很平穩、很多療癒的力量,對眾生有愛,對所有生命有一種愛,還有慈悲,它本身就是一個療癒力。
那如果我們人很難一方面去吃著動物的肉,一方面又對牠們生起一個愛和慈悲,因為這兩個是有衝突性的,所以你很難說我一面地在啃在一些動物的肉,一方面又說我對動物好多愛心啊!這個是有衝突的,你是這樣子的話,你很難達到這個身口意能夠和諧、能夠共通。所以我覺得吃素也好、吃肉也好,最重要就是它差別是一種真心的愛,還有慈悲,我對所有的生命都有一種尊重。
鄭先安醫師:
第一個提到這個能量的感受,我們事實上剛剛許醫師有提到在某些場合下,一般都感覺得到,一般假設你看到一隻魚在游,那牠這隻魚、或是螃蟹、或是蝦子,待會就變成你肚子裡面的食物的時候,事實上你去好好看著這個生命的時候,事實上那個生命對我來講,我看到的是牠們會發出一些難過的情緒在,那牠們知道牠們等一下就不見了,像之前的普悠瑪事件,我們經常地來回花蓮、台北,大部分都禮拜天會來回花蓮台北,當然聽到這個消息就真的是滿難過的,但是我們在隔天從台北回花蓮的火車上,就開開開到某個段落的時候,你就突然這裡好不舒服,有一點很沉重的能量在這附近,我們就去Google這輛火車開到哪裡了?那個位置就是在出事的地方。
那像這次太魯閣的事件,我們是最近沒有、剛好都沒有在用火車,我們是大部分是同事開車比較多,所以沒有經過(事故地點),但是一般經過那些特定的場合,一般都感受得到,你只要心比較靜下來,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感受到某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或者比較沉重的感覺。
吳子均醫師 在 阿明@liv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許瑞云 #鄭先安 #吃出健康活出愛 #心能量 #動物也有情緒 #倪銘均 #非素不可 #非推不可 #普愛眾生靈 #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吃素 #放生 #功德無量
吃出健康活出愛2 / 吃肉也吃進了情緒
主講者:
心能量管理中心 執行長 許瑞云 醫師
心能量管理中心 院長 鄭先安 醫師
採訪:倪銘均。 聽打:吳麗娟 陳怡仁。 剪輯上字:程靜美
許醫師:
即使我們看不到(能量),每一個人都有這個感受力,我常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當你小時候,因為小孩子他的感受力特別地強,當他走進,父母剛吵完架,孩子他放學回來,他會覺得今天家裡的氣氛不大對,或者,他都還沒有看到父母哦,他只是一踏進家門口,他就覺得今天怪怪的,今天很像有一些事情不大對。人,每一個人如果他心是比較清淨,比較沒有那麼多雜念、雜染的,大部分都有這個能力去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周遭氛圍的變化。像有時候災難快來的時候,動物的感知力很明確,就像要有地震,你會看到很多動物開始不安了,就是它那一股能量在變動的時候,感知力強的人都會知道的。
鄭醫師:
你在乎的人事物,你念頭只要起,不管、假設是祝福的、很輕盈的、很快樂的、對方也會感受到,假設你是一種很生氣的、很難過的、很委屈的那種很憤怒的,那種能量也會彼此在互相拉扯,所以這個常常是在我們人跟人之間,事實上,在人跟動物之間更會有這個感覺。
我想很多人養動物的時候都會感受到動物的很多情緒,或動物在你,也會感受到主人的一些情緒,看到你很生氣,牠自動就閃開了。所以很多東西,我們不需要語言表達,但是你的很多內在的情緒的浮動,事實上,人跟人之間也好,人跟各種生命之間也好,也都互相在影響。
那剛剛有提到為什麼會有COVID-19,新冠病毒在崛起,那人類的很多行為,事實上是站在人的立場認為是對我們人類是好的,我們就做了;但是做了做,我們認為的好,事實上對很多微生物,或是對整個生態環境不見得是好,所以我們人類很多行為事實上在破壞整個大自然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
我們也常常在殺很多動物來當作我們的食物來吃,雖然地球上一直存在著食物鏈,大的吃小的,小的吃更小的,但人類常吃很大的生物,或是很多情感的生物,我們都拿來吃,因為我們人類有很多的科技、有很多方法可以去獵捕很多動物來吃。
事實上很多動物的情緒,事實上也在跟我們人類互相在對抗,你為什麼可以殺我們那麼多的生命?假設人類是另外一種生物的食物,你看我們人類的反應會多大?我們人類一定會想辦法去反擊。
所以我們人類很多行為事實上在影響滿多的生命。很多生命他也會反撲回來,所以這個是必然的現象,所以人類應該去思考我如何把我們整個生存的地球的環境讓它更美好,讓很多生命之間更和諧,如何創造共好、共生的一個局面。
事實上,我們人類身體裡面一堆細菌、一堆微生物,體表也一堆微生物,這種微生物的數目,遠超過你身體所有細胞的總數,我們這些平衡它是處於一個平衡狀態,假設這平衡被破壞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受重傷,所以你的腸道要是完全沒有細菌,你根本活不了。所以,很多的平衡,事實上是我們跟我們周圍很多的生命或是微生物一直在互相的達到一個很和諧平衡的時候,你的心念也越平和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會更處於更健康的狀態。
許醫師:
人家說植物也是生命,是的,植物也是生命,但是它們最大的不同是一種情感上的,就是我們在吃植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幫助植物去散播它的種子,而且很多植物被砍下來的時候,像蔥啊、韮菜,它們是可以再生的,它們可以長得更好。所以植物我們常常要修修剪剪,要去收割它、要去剪接它;而動物不可能,你不可能砍掉一隻雞的雞腿,然後說我要吃你的腿,然後還讓你長出一根腿,或者我可以協助你去繁殖你的下一代,我可以散播你的生命,這是不可能的。
動物是一種有情感的、有情緒體的,就是說我們能量體,能量體它其實分很多層,就是說我們這個我們看得到的肉身之外,其實還有,延續出去的很多你的肉眼看不到,但是有些人肉眼看得到的,有你的比較外層的Aura這種氣體,但是又有一些是所謂的情緒體,而這個是動物跟植物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