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鬼門
#東西四命都可以丟掉了
#用陰宅風水來看陽宅風水會死得很慘
當我們去幫客戶看陽宅風水時
會有30%以上的客戶都會問以下的問題
張老師、我們家有鬼門怎麼辦?
在很多的書上,網路上大家很頻繁可以看到「鬼門」這兩個字出現在風水上~意思是說如果家宅冒犯了鬼門方,就會有大災大禍。生活中把經常吃苦頭、遭遇失敗的地方稱爲「鬼門」,比較難過的地方叫「鬼門關」,所以鬼門就是難對付、不祥的代名詞。
五鬼、六煞、絕命、禍害、東西四命~
以後看到這些東西,不管是網路或者是書上,這些訊息都可以丟掉了!
陽宅風水不是這樣看的!
不是畫個比例尺放個幾張圖,就能夠改變客人的,每個屋子的格局不同、方向不同、擺設不同、產生的磁場皆不相同!
百年前有很多的地理師、算命師,他們都會用風水來討論一個人的氣場磁場,甚至幫古時候的皇帝尋找寶地風水!很多的老師都是用陰宅風水的角度幫客戶看陽宅、這是不對的!風水有分兩種!一種是「陽宅風水」一種是「陰宅風水」。
另外一種是自創品牌、東拼西湊根本就不是風水!甚至、有很多的人會無師自通,在網路上畫了幾張紙,在書上看了幾本書,就開始變成老師幫客戶看風水
陽宅風水指的是陽人、活的人!
陰宅風水是過往先人、死的人!
不要再用陰宅的角度陰宅風水幫客戶看陽宅
你知道嗎,這麼做會害死很多的家庭~😤
講到這個?
我們不得不、真的很生氣!
為什麼我們會說東西四命、五鬼六煞都可以扔掉了?因為、張老師30年來我們做過許多的驗證!
如果這些真的有效,為什麼很多人讓這些老師看陽宅風水後還是一樣過得這麼苦?
很多老師都會用很多的術語講客戶聽不懂的話,甚至有許多綜藝節目的老師還在使用壁刀、屋角、樑、穿心煞、蛇煞,給予錯誤的資訊~
任何老師當你要出書的時候,你做過驗證了沒?現在阿狗阿貓都可以出書,但是你有多少的見證?一個還是兩個?寫書的人可以不用負責任、但是你們害了多少買書的人擁有不對的認知!
我相信很多人一輩子只看過一次的風水只找一次的老師,甚至很多人找了無數的老師看過自家的風水,卻沒有辦法改善自己的生活~因為,這些老師其中80%以上都在用陰宅風水看活人的房子, 甚至很多老師他不用羅盤、只會講很多的煞來嚇人!為什麼?看風水居然不用羅盤?
今天,不管哪一個派別,我們都給予相當的尊重!只要能夠改變客人,我們都相信這是一個好的派別!身為一個老師、當你們要改變客人的命運之時,你們驗證了百次、千次、萬次了嗎?
難道就因為祖傳、因為師傅說,都不用自己去驗證的嗎?人在做、天在看,當你改變客人的命運,他們會給你反饋會給你回饋!當你害了一個客戶,那麼一定會受到許多的詛咒~你們還好命的起來嗎?
再次宣導,我們下次看陽宅風水的時候不要再拿這些鬼門、六煞、絕命來問我們了,因為,他就是錯的!
我們每個月看100間的風水,一年要看1200間的風水、30年來已經看超過12,000件的客戶~
我們一直都在幫很多無數的派別無數的老師擦屁股!客人都是一張白紙,喜歡用Google、YouTube、FB來查詢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殊不知98%在網路上瘋狂流傳的訊息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當客人被污染的時候,我們還要去解釋,當一塊布被染黑的時候要把它變白的,真的是有點困難,我們真的幫這些老師擦屁股擦的很累!很累!很累!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9集特別QA,今天我們就回答大家幾個問題,首先我先說明一下,那很多問的是國際情勢的問題,我們這一次節目時間上很短,那我覺得沒有辦法很完整地回答大家,譬如說中美之爭啦,或是很多芬蘭教育問題,將來我們有機會會談到,那我們會針對一些大家很有興趣知道的問題進行回答,譬如說很多人想知道,我們這個團隊怎麼形成...
「名詞解釋怎麼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Ricky英語小蛋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心得] 關於申論題的寫法(文長,慎入) - 看板study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20191109 論文排版07 基本名詞解釋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名詞解釋怎麼寫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名詞解釋怎麼寫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鎮洲個經名詞解釋怎麼寫- 政治大學板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鐵路特考輔導列車- 109.04.15 申論題(簡答題)書寫 ...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名詞解釋範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名詞解釋範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挑逗與騷擾」
法國被指控性侵害的名人還有PPDA,他幾乎是法國電視新聞主播的代名詞。
全名是Patrick Poivre d'Arvor,出生於1947年,從1987 到 2008年擔任TF1晚間新聞主播。他跟另一名周末晚間新聞(1991 到 2015年)女主播Claire Chazal的婚外情也備受矚目,兩人於1995年產下一子,但他在2005年寫的書中才公開承認他是這個孩子的生父。而他與元配離婚是2010年的事…
這樣說起來,法國人還蠻愛在書中爆料的,增加銷售量何樂不為 ?
第一位(對 ! 不只一位 ! )指控PPDA性侵的是Florence Porcel,她於2021年一月出版的小說"Pandorini"寫入了性侵情節,隨後又在推特上承認 「沒錯 ! 是我自己的故事 !」但沒說男主角是誰。二月的時候,Florence Porcel正式開告,說她2004被迫發生性關係,2009被迫口交,大家才知道原來是PPDA。當然PPDA也馬上聘律師反控破壞名譽diffamation publique與毀謗dénonciation calomnieuse 兩條罪名。
醜聞爆發之後,其他受害者也在推特上說受到PPDA性侵或騷擾。其中一位說是在1997年,當時她29歲,一起在南非採訪。大家在旅館房間討論事情的時候,PPDA就不斷用一些問題暗示 : 「你單身嗎 ?」「你會不會出軌 ?」Nathalie藉故走到陽台上拉開距離,PPDA跟上來,用手輕輕撫摸她的背。
我看到這裡,用手摸背,這動作進可攻退可守,PPDA真的是箇中老手 ! 手往上滑可以解釋為朋友間的摟肩,往下滑就是情慾間的摸屁屁了 ! 當初雞排妹跟only you的故事不也是這樣 ?
之後Nathalie請PPDA幫她拿飲料,趁機趕快call其他同事過來救援。之後幾天,PPDA晚上還會傳訊息問她「穿什麼睡覺呢 ?」她後來拒絕並直言反駁幾次之後,PPDA才停止。後來與圈內人聊到此事,大家幾乎都說「不意外 !」另外還有化妝師跟獨立記者也在推特聲援Florence Porcel,說她們都受到PPDA性騷擾 : 要單獨在飯店房間幫他梳化,還被他藉口聞香水將頭直探到胸前。或是被上級指示「要跟PPDA一起慢跑,最好穿小可愛 !」這些這些這些,在古時候父權社會可能認為是風流挑逗的動作,在今天就是色狼好嗎 ?
事發至今,共約23位女性宣稱被PPDA性騷擾,正式提告性侵或騷擾的有八位。當然,因時效或證據不足無法起訴。
其中有一位沒有提告的Caroline說她在1988年被PPDA性侵害,當年她只有16歲。她說當時她透過PPDA想取得演員法蘭西斯·烏斯特 (Francis Huster)的聯繫方式,PPDA回覆了,但也問她一些很奇怪的問題,「你會想跟烏斯特做愛嗎 ?」後來在1988年6月19日她跟朋友受邀去參加節目錄影,結束後,PPDA找她去專屬休息室幫她簽名,就在那裏性侵得逞。「他鎖上了門,好幾次試圖吻我,我弱弱地試著推開,我嚇到幾乎癱軟…我倒在地上,他站在我前面,…他說﹝你不再是處女了 !﹞似乎還鬆了一口氣…」
至於PPDA的前女友Claire Chazal不免會被問到這件事,她的反應是這樣的 :
《這位前記者--她說她不喜歡今天的女權主義,她認為太「受害者姿態 victimaire」了--談到了針對PPDA的可怕性騷擾事件的影響:「我經歷了非常痛苦的時期,因為我不喜歡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我討厭那些被拋來拋去由公眾評判的名字。事實是,這個案子已經結案,法官甚至沒有扣押。我非常理解存在著男性統治的問題,女性也能感受到這一點。…我說過,我再說一遍:這個我於公於私都很熟悉的人當然喜歡誘惑和說服,但我不相信他有任何暴力傾向。》
非常典型的回覆吧 ! ? 要承認自己愛的男人是個人渣容易嗎? 那等於自己也要趕快去眼科掛號? 不過這其實也不是Claire Chazal 的錯....她怎麼回覆都不對。
當女性受到欺負(或迫害)的時候,最令人心寒的還不是男人,而是落井下石的女人 ! (例如那些跟著仇女男性罵女人﹝破麻﹞的女生...罵疫情期間想跟異國戀人相距的女人﹝想被X﹞)
《被拋來拋去由公眾評判》,網路公審,也確實是很糟糕的行為。大家都不陌生,有台灣人的地方也都會有《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抹黑造謠一樣不缺,但這都還比不上自稱正義無害私下卻捅你刀的同行岳不群來得令人不齒啊 !
多少人都受害於《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的指責》,但也很多人受害於《沒有證據或法律依據》無法提告...才能讓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兩面手法的人扮演正義使者 🤷🤷♂️🤷♀️用自己的職業光環遮掩私下沒幾兩的人品啊!
#我就問法律可以更新一下嗎
#有一堆人想吉😅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99集特別QA,今天我們就回答大家幾個問題,首先我先說明一下,那很多問的是國際情勢的問題,我們這一次節目時間上很短,那我覺得沒有辦法很完整地回答大家,譬如說中美之爭啦,或是很多芬蘭教育問題,將來我們有機會會談到,那我們會針對一些大家很有興趣知道的問題進行回答,譬如說很多人想知道,我們這個團隊怎麼形成的,那這其實基本上很簡單,就是我先認識張嘉玲,然後張嘉玲就介紹動眼,然後動眼介紹莉,凱莉再去拉鄒宗翰,就是一個抓交替的一個交替鏈,基本上就是這樣形成的。
那編輯會議,我們通常是在禮拜六的早上,基本上是多數決,大家會丟題目出來進行投票,基本上每個單元主筆是有比較大的權力的,然後大家在各自提出意見,其實我覺得這也是做新聞工作或當記者有趣的地方,因為你報稿要怎麼樣把這個東西講得有趣,所以我覺得有時候不一定是新聞的重要性,而是你可以怎麼把它呈現,因為我一直在講說,主筆對這個題目多有興趣,這件事情對我來講很重要,所以你如果表達得很好,你對這個事情很有熱情,你覺得這事情很重要,一定會加分的嘛!然後還有一個網友問到說催稿的問題,就是問說我會不會催稿;基本上是這樣子,他們很容易操縱,凱莉妳只要跟她說:「這一題很難喔!」,她就會努力地趕快把它寫出來,然後他們這這幾個其實都一樣,題目交出去之後,就是流鼻血、不睡覺,也都一定會寫出來這樣!
那接下來的問題是在講說,我們的這個來賓的人選是怎麼來的?其實我們就是希望有專家可以跟我們一起討論,所以我們會依照我們這個節目的需求去邀請來賓,請專家來發表他專業的意見,所以我們比較是會往他可能針對這個議題,譬如說有寫過一些評論,或是過去有受過相關的採訪,或是他原本就是研究這個東西的,我們希望讓大家更了解事件的全貌。
下一個問題就是有網友在問,那怎麼樣在生活中有效地跟政治觀或是價值觀有差異的人,進行有營養的對話,譬如說跟親中的人,就很難解釋security或是人權相關的問題,那他還問說對社會新聞漠不關心或事不關己的人,要怎麼樣讓他們了解這個東西?
基本上我覺得這是兩套問題,我們先講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你怎麼樣跟他們溝通,我覺得其實有幾個技巧,一個就是因為你知道他價值觀就跟你不一樣,所以你可以先從他想聽的開始講,但是不是講他想聽的話,是他願意聽的方式、他可以聽的,而且舉例很重要,要舉到那種他可以感同身受的例子,或是有些人他是很科學理性思考,需要很多數據的,那我就會找給他,那如果是一些比較感性的人,或者他本來就已經有很強烈的價值觀的話,我覺得我通常採取的策略,是會轉換我的講話的方式,或至少先讓他喜歡或認識我這個人,因為我覺得有很多事情是,他認識你、信任你之後才可能開展出來的對話!而最重要的是你要聽,我覺得你要先靜下心來聽他講什麼,然後我覺得他講得越多,你其實有越多的素材,可以知道跟他價值觀哪邊不一樣,你也可以知道他關心的地方,就可以找到矛盾的點,或是他關心的地方從那裡切入,你聽完以後再想辦法用由淺入深的方式來做說明!那聽這個事情我覺得是比較難的,所以我覺得大家是要經過練習的,因為很多時候很容易聽到就受不了,當然聽完以後你要說,我覺得你不能只聽而已,你要說好那現在該我說了,你要有回饋!
下一個問題我們是談談個人的問題,我們先從動眼開始,有一個觀眾特別想問:「他就說妳這個理科的,跟我們這些文科的,常常妳要解釋一些醫學名詞、科學,妳會不會覺得很痛苦?」,還好,因為我覺得本來就是大家學的東西、背景不一樣啊。
那宗翰的部分,這個觀眾是這樣寫的,他說很喜歡宗翰的新聞播報,口齒清晰、思路很清楚,那顏值也真的跟內涵一樣高,那請問這個宗翰在做自己的過程裡面,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依然保持信念不失去信心?我覺得對我來講,如何面對外界的眼光,已經練習了很多年了,包含自己的性別認同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會看說,外界的眼光是針對什麼,那如果是針對我的專業的話,這是我覺得最在意的事情,我會去仔細地檢視說,我的專業在我的工作裡面,是不是有受到影響,但是如果是跟我私人有關係的,我是完全不會受到任何的動搖,因為我已經很確定,這個世界上有很愛我的人,包含我老公,所以這個東西很確定。
那接下來是問凱莉的,身兼數職的情況下,怎麼樣保持該有的生活以及吸收新的知識,還要保持那個很鏘的這個人設?我覺得吸收新知這件事情,我覺得就跟大家一樣,我們做節目就是要專業,所以妳就是要看很多東西,這是一定的!我覺得保持很鏘的人設這件事情,首先我覺得事實答案就是,你要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然後都不管別人怎麼看你,就是我最鏘;然後不管是國際新聞還是做法律,做什麼專業也好,我覺得我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看了開心,我覺得這是核心,所以我希望我的人設讓大家很開心,然後它其實也是我本人啦!
那最後一個問題是,這些年從事媒體領域下來,覺得台灣人對於國際新聞的興趣或敏感度,有沒有什麼變化?那國際新聞的敏感度,對於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幫助?這個我覺得有,我回來以後我有明顯地感覺到就是,大家對於國際新聞,從幾年前我在美國,那也有可能是因為,我那時候在美國比較遠,那回來以後感覺上,我自己覺得這幾年國際新聞比以前好做,因為我以前在有線新聞台的時候,說實在的做國際性的議題很難做很難做,可是我覺得現在差很多,所以我的確是覺得有好轉,至於原因我覺得原因很多,就譬如說像寰宇漫遊啊,就是很多新聞台願意做,然後再來就是我覺得中美、香港,都會讓大家覺得,台灣如果不關心、不注重我們的國際地位的話,我們可能就會被吃掉。
還有一個我實在是真的覺得,我是真的覺得現在講故事的方法,進步很多啦,我覺得因為就有趣很多嘛,像我們做的事情,這個我不客氣,我是說真的我覺得我們做的事情有幫助,因為我覺得我們講故事的方法,跟一般國際新聞的講法,是不一樣的,那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那如果想看更多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你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Ricky英語小蛋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制多益超常見【易混淆的單字比較ep3】Ricky//英語小蛋糕 |TOEIC Confusingly Similar English Words ep3
👉「多益愛考混淆字 教材」
馬上領取 : https://lin.ee/oue8V3S
(點進去後輸入教材密碼 r127)
#易混淆單字#多益單字#新制多益
🔔FB 訂閱領教材 https://pse.is/SZGM9
🔔Youtube 訂閱 https://bit.ly/2qrtE53
🔔IG 追蹤 http://bit.ly/2HVjpQn
🔔line@ 追蹤 http://bit.ly/2U2Q1yH
----------------------------------------------------------------------
大家最愛的多益單元又來拉!
今天這組單字真的是超愛考
rise - raise - arise - arouse 這四個單字根本就長一樣啊😎
但是他的中文解釋真的百百種
快來看看我怎麼速解吧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武漢肺炎】https://youtu.be/SRtsDI6iPRg
【國際新聞:2020台灣總統大選】https://youtu.be/slNQU8OQ5ww
英文文法
【感官型連綴動詞,look是一般動詞還是連綴動詞?】https://youtu.be/PhYo_Ae97Ro
【秒判斷單字詞性,易混淆的單字詞性】https://youtu.be/gvWetfXviTw
【名詞子句(上)】https://youtu.be/e_fzzCnJ_go
熱門影片
【去語言學校英文真的會變好? 菲律賓語言學校推薦】https://youtu.be/bHEGfcP3jkc
多益高分系列
【多益高分7個必懂文法 】https://youtu.be/Os3eFKisucw
【新制多益8個必懂考前秘訣】多益990教我的事https://youtu.be/GkMkQ4I91uI
航空系列(考空服員\地勤)
【航空面試NG回答!一定不要這樣說】https://youtu.be/WvmyP2n1NyU
【第二關:角色扮演role play】https://youtu.be/UIXzsA6y0F0
實用英文系列
【超實用!職場必學五句片語】Ricky//英語小蛋糕https://youtu.be/Nj6ZfMODV2U
【完勝檢定!五種實用工具 輕鬆對付 聽說讀寫!】https://youtu.be/eVFGyS0QuA0
【一秒變外國人!增進聽力7大連音規則】https://youtu.be/9VYaHa4lwtA
來賓爆笑挑戰系列
【超爆笑聽力大考驗,熱門歌曲歌詞猜一猜】https://youtu.be/-LxlvkbDna0
【猜謎大亂鬥!英文片語猜猜看】https://youtu.be/Ri-fFz5Q-mI
我在AmazingTalker開課囉!
包含基本的生活會話,還有航空英文、商業英文
甚至是檢定英文,都可以來看看唷!
如果有其他英文需求也可以在頁面私訊我!
來我的教師頁面看看吧:
http://bit.ly/2WsxXvB
合作邀約 ricky@amazingtalker.com
每週四晚上8:00準時發布影片哦!
不定時週二晚上8:00發布有趣生活影片~
----------------------------------------------------------------------
我在AmazingTalker開課囉!
包含基本的生活會話,還有航空英文、商業英文
甚至是檢定英文,都可以來看看唷!
如果有其他英文需求也可以在頁面私訊我!
來我的教師頁面看看吧:
http://bit.ly/2WsxXvB
合作邀約 ricky@amazingtalker.com
每週四晚上8:00準時發布影片哦!
不定時週二晚上8:00發布有趣生活影片~
----------------------------------------------------------------------
Facebook 第一手看到訊息歡迎來按讚 + 搶先看
傳送門: https://goo.gl/R2DTW5
AmazingTalker 線上語言教學剪輯團隊
傳送門: https://goo.gl/LewJuV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四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學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人際互動裡面,常常會有一些雞同鴨講的狀況,讓你覺得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我最近呢,就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老段子,但這個段子還蠻能夠解釋什麼叫做「雞同鴨講」的!
是這樣哦,有一個軟體公司,接到了他們的用戶的一個客服電話,一打來這個客戶就說,我買了你們的軟體,我要怎麼安裝呢?
這時候客服人員就說:「首先呢,你要打開你的電腦」。而這個用戶接著說:「對啊,我的電腦是開著」。
「那你的螢幕上看到了什麼?」、「我螢幕上沒有東西呀」,那客服人員就不解:「我不是叫你打開電腦嗎?」,「對啊,我打開來了,可是螢幕上沒東西」。
結果東扯西扯了半天終於才知道,哦,對於這個用戶來說,所謂的打開電腦,不是把他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蓋翻開來,就是要打開,而是要按下那個電源,讓筆記型電腦開始運作,這就花了一堆時間!
然後接下來呢,這個客服人員就跟他說,那你打開螢幕之後,在你的桌面上有沒有看到我的電腦啊?
這時候客戶就更不解了,我的電腦一直放在我的桌上啊,你怎麼說我沒有看到我桌面上有沒有我的電腦呢?
我的電腦就在桌面上啊,結果東扯西扯了半天!原來啊,這個用戶沒有搞清楚,那個螢幕的直接呈現出來的那個「畫面」,就叫做桌面;而桌面的左下角有一個叫做「我的電腦」的按鈕。
當然了,這個段子其實很長哦,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可以在網路上找一下,包准你看了捧腹大笑,真的是雞同鴨講。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我們回頭想一下哦,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雞同鴨講?
你有沒有發現,這個客服人員,他在服務顧客的時候,他其實沒有先幫他的顧客清楚定義名詞,什麼叫做打開電腦?什麼叫做桌面?什麼叫做我的電腦的那個按鈕。
除了沒有清楚的定義,他到底在說什麼之外,而且他還犯下第二個錯誤叫做他沒有進入他的消費者、他的客戶的現場,所謂的現場是什麼?
就是你的客戶現在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手上摸到的,你要從你的對象的感官觸覺作為出發點,而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他懂得你所謂的「我的電腦」,所謂的「桌面」是什麼意思!
所以如果比較清楚的講法就是,請你現在打開你的電腦的電源開關,當你打開之後,可能過一兩分鐘,你的電腦螢幕上會開始有顯示東西出來。
而在你的電腦螢幕上面,你所看到的左下角,螢幕的左下角,有一個叫做「我的電腦」的按鍵,你把你的滑鼠游標移到那邊,然後按下滑鼠的左鍵。
你看哦,如果這個客服人員用我剛剛的說法,是不是就不會造成這麼多的誤會,而且鬧得這麼多的笑話。
然而我的說法有什麼特色呢,就是我盡可能的使用,我的客戶現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手上摸到的感官作為出發點,來告訴他,他下一步可以怎麼做。
其實談到這裡啊,這個段子就很凸顯出我們平常在表達自己,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的最大盲點,就是我們常常用自己的以為。
我曾經在一本書裡面聽過一句話,它說「以為」是這個世界上最邪惡的詞彙,你有沒有發現,多少的爭執,多少誤會、多少痛苦,都是以為來、以為去?
還有多少的錯過,你以為他不愛你,他以為你不在乎他,那麼是不是就錯過了一段緣分呢?
然而如果先不要去談雙向溝通的層次,我們只先談單向的表達,你有沒有先把自己說清楚啊?
如果你沒有先把自己說清楚,你看多少時候當我們行走江湖,遇到一個人坑坑巴巴的,就是沒有把自己說清楚,你是不是連溝通都不想跟他溝通,而且你也不會給他機會。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設計【自信表達力】這門課的主要原因,因為啊,隨著我的實體課程都在教溝通,越久我就越發現。
其實溝通的基礎是表達,如果你沒有先能夠把自己說清楚,你連跟別人做雙向溝通、雙向核對,甚至於多元開展的機會都沒有的。
所以呢,我在【自信表達力】裡面,我就把表達分成,敢表達、說清楚,一直到讓別人聽得進,會去做。
然而今天談到的這個例子,就是在我所謂的「說清楚」那個單元裡面談到,要能夠做到說清楚,有兩個關鍵的思維準備。
那就是你要先清楚的定義問題,你要去進入你表達對象的現場。希望這個部分,透過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
無論你會不會參與我的線上課程,我都很期盼你哦,在人生裡面透過好的表達,創造出你更滿意的人生。
然而如果你想要加入【自信表達力】這一門線上課程的話,我在這邊要特別先呼籲一下哦,我們的999的最後優惠價格,是在5月22號的晚上12點就結束了!
所以呢,如果你錯過了這個時間,那麼999這個價格就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希望你的加入,也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
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自信表達力】,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歡迎您的加入!
也期待你透過學習之後的分享與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20191109 論文排版07 基本名詞解釋 的推薦與評價
論文與文獻寫作排版Microsoft Word 2016 教程這是課程進行中的電腦螢幕錄影未剪直出,主要提供學生複習使用,不盡完美處,敬請各位先進見諒指教。 ... <看更多>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名詞解釋怎麼寫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名詞解釋寫 多少字?簡答題要寫標題嗎? 2021-02-18 考新聞. 離考研只剩不到120天的時間,大家都或多 ... ... <看更多>
名詞解釋怎麼寫 在 [心得] 關於申論題的寫法(文長,慎入) - 看板study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文章經同意分享,原文作者為現職高中正式教師,近幾年也擔任過幾次教甄筆試委員
,因閱卷時常看到一些通病,故撰文從閱卷委員的角度提供一些"個人的"想法及建議,希
望能提供辛苦的考生們一些幫助。
------本文開始------
先聲明,本人不是筆試達人,但在游上岸之前,能進複試的必定是考題裡有申論題
(國中聯招只進過一次複試)。近幾年剛好也有機會擔任幾次的筆試委員。
以下是我以筆試委員的立場去看考生可以怎麼準備(都是我個人的想法喔~~不代表所
有筆試委員)。
[請看清楚題目要你寫什麼]
特別是跟教學有關的題目。如果題目明確的要求ABC三點,你沒有寫A就是會缺少A的
分數,就算你BC寫得再好。又例如題目要問你怎麼解決D的問題,結果你一直在講E要怎麼
處理,那就是連墨水分都不會有(不要懷疑,我有改過這樣的試卷還不只一次)。
舉例來說,題目裡面標明課程計畫要包含「課程目標、教學方法、評量方式」。就算
你教學方法寫再好,但沒到寫課程目標,那課程目標那塊分數就是0。又譬如說題目是針對
高二學生的課程設計,但你的選材很明顯是高一或高三程度,這也可能會0分。
個人的建議是所有課程計畫類型、教案類型的題目,「課程目標、教學方法、評量方
式」這三項是基本款,就算題目沒有標明,委員也會為這三個部分設定基本分數,缺少了
那一塊就是沒分。
以我自己的給分方式(還有我觀察其他委員的給分方式),名詞解釋或論述型的題目,
都是往上加分的概念。例如名詞解釋一題五分,那你有寫到五個「不重複」的重點就能獲
得五分。請注意,是不重複的重點,如果篇幅寫很長但都繞著同一點不斷地換句話說,是
不會獲得墨水分數的喔!
教案類型的,我的評分設定是整體架構沒問題會獲得三分之一的基本分數(是的,只
有三分之一),接下來每多一個亮點(例如課程目標跟教學方法真的有相互呼應,或是評量
的方式真的有契合教學的目標跟步驟)就會再往上加分。這一類型的題目,委員也特別看
重可行性與否。例如你要「全班」學生都上台成果發表,但你只在最後一節課留了10分鐘
,也沒有額外的說明針對沒有發表的同學你要怎麼評量,那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畫大餅的
教案;又或者課程目標裡面寫著學生要學會某個能力,但教學步驟完全沒有提到這一塊,
那你的教學目標就是一個假象。
如果你覺得你什麼重點都有寫出來了,上面提到的東西你都各種有顧及到,但每次筆
試分數都還是低到不可思議,讓你懷疑委員根本亂改,那我會建議
[請找別人幫忙看你寫的答案]
我覺得就跟試教一樣,筆試也會有盲點。你可以任挑某一題申論題,依照考試的方式
寫完後給別的老師看(建議是有實力的資深教師或是有長期跟著新課綱跑的教師)。通常
能一針見血看到盲點,並指出修正、加強的方法。
當年我的運氣很好,剛好有個厲害的老師看了我寫的內容。在這之前,我常常以最低
分進入複試,但在他的提點、修正之後,我都以高分進複試(至少比最低錄取高15分喔XD
不誇張),最後也順利上岸了。在這之前,我也覺得考試都寫得很順阿~為什麼評審不懂我
的好,哀呀評審依定是看心情給分數的。但在他修正完以後,我發現一個重要的關鍵,就
是寫出讓評審看出來你真的「會」、也真的「能」執行的關鍵點。例如要教會某個概念,
你就只是很簡單的列出步驟,這就是基本分,但能針對當中某個步驟去更深入的解釋你怎
麼教(而且真的可以被執行),那就能獲得額外的分數,也可能是你進複試的關鍵分數。
我自己有遇過老師(或實習老師)希望我寫出當年有進複試的答案給他們參考,我有
認真回憶過一、兩次,但後來發現沒什麼幫助,因為我寫出來的答案是從我的教學經歷、
生活經歷裡淬鍊出來的結果,不適用每個人,也不適用於每一題。因此我後來的作法都是
,請他們任挑一題,寫答案給我,讓我幫他們看當中的問題。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在戰場
上才能真正被應用啊!
至於大家最常討論的「亮點」,每一個人絕對不一樣!十個老師會給你十種答案!但
我認為亮點必定是一個不在預期內,卻很特別又可被執行的內容。比如我們今天要進行某
個教學,一般的步驟是ABCDE,但今天你卻設計出AQCDE,而且Q的內容既合理又可行,那就
是亮點,注意是可行!不是天馬行空胡謅。又如果你聽了某些很厲害老師的教案分享,直接
把他寫在筆試答案裡,認為一定會獲得高分,但筆試委員可能就是分享教案的老師啊(或
者是聽過分享的老師)!看到的當下只會覺得:「喔,又一個聽過分享的人」。但,如果
你的作法是在這個架構上轉化成自己的教學模組跟步驟,那勢必會大大加分。
所以,什麼是亮點?我覺得就是很專屬「你」的東西。多聽多看絕對有幫助,但能轉
化成「你」的執行模式那才是所謂的亮點。
另外給所有考生一個提醒,如果你 “每次”的筆試成績,都只差最低錄取標準一點點
(這裡的一點點是指1-2分以內),你缺的可能真的是運氣。但如果你筆試成績距離最低錄取
標準,還有一段距離,你真的要好好地調整準備方式,不論是專業知識、教育知能的,還
是其他的部分。或許你會覺得就是差一題,但不如說你的得分就是所謂的基本分,人人都
會答對(以我看過敝校某教甄的初試分數,假設最低錄取標準是60好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
考生拿到55這個分數)。就像月考考卷,合理的情況是設定一些基本題,讓學生能拿到基本
分,同理教甄也是,某些題目就是基本題、基本分應該是身為這科的老師該有的基本知能
,剩下的致勝關鍵可能就是某些亮點的寫法,或是某些競賽型題目的練習(數理科、有標準
答案的)。
也許,在教甄這條路上你會聽到很多黑暗面,但至少我自己擔任過筆試委員的,都是
非常公正、嚴謹的在面對的教甄,因為我們都知道,現行制度下不適任教師根本沒有退場
機制,我們希望能讓適合的人在適合的位子。筆試委員從一開始被聘任、進闈場,都很保
密也很嚴謹,很認真地閱讀考生寫的每字每句。我自己也是游了很多年才上岸的老師,每
次在面對考生的考卷我絕對是很認真在改,而我身邊的筆試委員也是同樣認真,為自己給
分負責。
雖然今年的考試看起來都考完了,但準備永遠不嫌晚,教甄很難也很辛苦,但說真的
,考上了才是考驗(苦笑)。祝福每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都能遇到一個最適合的學校,也
都能在上岸之後莫忘初衷,不愧對自己身為老師的這份工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32.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593105235.A.52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