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我曾經差點犯下一樣的錯誤,讓Hero過度依賴我導致咬毛😢😢😢幸好碰到好的醫生及時制止我的行為,才沒讓情況變得難以挽回⋯⋯真的很感謝醫生~
文源:Dr Tariq Abou-Zahr BVSc ECZM Resident (Avian) MRCVS, "Why We Shouldn’t Hand-Rearing Parrots(為何我們不應人工哺育鸚鵡)", Parrots Magazine, 234: 30-32, Jul 2017.
對許多決定養一隻鸚鵡當寵物的人來說,根本沒考慮選擇由親鳥哺育出的鳥。妳何必這麼做?親鳥哺育的鳥永遠不會像牠們被人工哺育的同伴那樣極度「天真溫馴」或「可愛順從」,此外就連接近牠們都要費上大量時間和精力。人工哺育的鳥被默認為是溫馴的 - 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答案。大眾雖然很可惜尚未接觸到訊息,但為主流寵物市場產出人工哺育、經歷銘印作用的鸚鵡擁有幾項已知缺點。
最近 BBC 紀錄片「相信我,我是個獸醫(Trust Me I'm a Vet)」播放關於飼養鸚鵡的片段我很有興趣,其中推廣了人工哺育遠不如親鳥哺育更適合當寵物的訊息。值得關注的還有商業化人工哺育鸚鵡在歐洲幾個國家如荷蘭和奧地利,目前因動物福利的緣故已成為違法行業。
[銘印問題]
人工哺育鸚鵡的主要問題在於它剝奪幼鳥為建立正常社交與性行為而與同類接觸的需求。由人類飼養的鳥很容易長期銘印在她們身上,成熟後往往較偏向視人類為社交和性方面的伴侶。展現程度隨鳥種而稍微不同,不過巴丹是出了名的極易受這些問題影響,且最不擅於應對。已銘印的鳥常對自己的飼主展現不當性行為,如求偶和自瀆,時常對與人類的接觸表現出強烈偏好,即便其牠的鳥就在附近。飼主未回饋這些性行為,或幾乎花費自己所有時間與自家鳥社交互動都能造成問題。有項研究顯示雄性鸚鵡的銘印比雌性更強烈,其主張由人工哺育導致的性銘印程度在性別上可能有差異。
最終,若鳥視人為滿足自己社交 / 性繁殖的主要來源,人成為牠的「族群」,牠不再明白物種上的分界。當那隻鳥被侷限在籠中,而牠其餘的「族群」遠離牠,包含牠選為潛在伴侶的人類,這會帶來極大的壓力,對鳥來說也容易受到相當大的挫折。在野外,多數鸚鵡正常作息的生活期間會花上幾乎所有時間待在其牠鸚鵡附近。這包含棲息在內。即便是獨自在籠內棲息,沒有其牠鳥在附近慰藉也與許多鸚鵡的正常行為模式相悖。
鸚鵡本能上是群居程度非常高的動物,一旦牠找到伴侶,通常會形成非常緊密的關係,深情地替對方理毛(allopreening)並幾乎永遠伴隨彼此。最後牠們會開始交配且考慮尋找巢穴哺育後代。親鳥哺育、未銘印在人身上的鸚鵡會找另一隻鸚鵡來履行。人工哺育、已銘印的鳥往往找人替代。
那個人對牠的「暗示」沒反應時,鳥變得更加沮喪。特別是那個人接著對自己的丈夫 / 妻子 / 朋友 / 孩子展現情感、鸚鵡待在籠內而對此無可奈何時。
是這種挫折造成以不同形式表現出的嚴重心理創傷。起初,可能會有尖叫和 / 或攻擊問題。雖然人們通常明白鸚鵡會挑一人作為伴侶並成為所謂「單一人的鸚鵡」、對其她家庭成員展現攻擊行為,她們往往不瞭解鳥為何對牠們所選定的人類「伴侶」展開攻擊。
[破壞羽毛]
若鳥變得太過沮喪,牠可能對任何可觸及的人攻擊發洩,包含牠最愛的人。除了攻擊,過多噪音和尖叫也常在這種情況下發生。隨著攻擊,鳥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常被關在籠內,和自己選定伴侶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這進一步增加問題,讓鳥更感到沮喪,引起甚至更深的心理創傷。
當鳥再也無法應付自身挫折,並需要額外的「應對機制」,最常見的結果是破壞羽毛的行為 - 咬毛。我已數不清我見到咬毛鸚鵡多少次,而飼主認為牠是「無聊」或感染蟎蟲。當妳詢問她們過去的經歷,幾乎無可避免都是人工哺育的鳥、單獨飼養、生活基本上都待在籠裡(即便牠每天出籠 2-3 小時)、絕大部分與其中一個家庭成員配對。身為不斷重覆聽到相同故事的禽類獸醫,這讓我沮喪至極,我確定如果我遭遇其中任何一件事也會把自己的毛拔掉!
咬毛不是這種情況下的唯一結果。有時會出現泄殖腔脫垂,母鳥也會在籠底重覆產蛋,以及最壞的情況下,破壞羽毛行為可發展至自殘。看到鸚鵡真正在殘害自己,造成極可怕的皮炎病變感染,有時露出下層肌肉的病例實在令人心碎。對如此重覆不斷的鳥而言,安樂死往往是最溫柔的選擇。
這種情況最困難之處在於試圖解決它。許多面臨上述問題的人一旦發覺行為問題的可能原因,便決定納入另一隻鳥做為牠的夥伴來解決。問題是,鳥在年幼時一旦銘印在人身上 - 就永遠保持了。假如牠順利回應新夥伴而未展現極大攻擊性,新來的鳥對牠來說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就我多數的經驗,那隻鳥仍會更偏愛人類陪伴,牠還是會對人類飼主展現性行為且在許多情況下,牠會繼續咬毛,並以沮喪的狀態生活著。對我來說解答分兩部分。繁殖者應停止生產完全經歷銘印的鳥,人們在取得鸚鵡幼鳥時應伴隨其牠鸚鵡幼鳥,而非牠們單獨一隻!
[完全銘印與社交銘印]
儘管截至目前,狀況最少的是那些由親鳥哺育的鳥,但不可否認仍有必須接手的時候。例如親鳥拒絕哺育自己的後代、單親或失去雙親的鳥。這些情況下,繁殖者不接手牠們必然死亡。這些情況下,人們需要仔細思考她們哺育鳥的方式。在育雛器中的各別空間哺育鳥將造成鳥的完全銘印。反之,在集中幼鳥的空間共同照顧將形成社交銘印 - 鳥仍會對人類有某些程度上的銘印,卻隨時與其牠鸚鵡共處,仍然認清自己是隻鸚鵡。
雖然這些鳥仍可能承受行為問題,也可能比親鳥哺育的鳥更容易有諸如破壞羽毛行為等問題,有充分的科學證明幼鳥在一起照顧時,發展異常行為的風險大大降低。理想情況下,共同照顧幼鳥的空間會容納年紀與品種相似的鳥。不過,即使品種和年齡層混合也可提供良好效果,對鳥來說也是比單獨飼養更好的方案。我個人的看法是各別哺育再單獨售至寵物家庭以動物福利角度來看並不妥善,這種做法真的應被禁止。
值得慶幸的是,有越來越多繁殖者如今在遠離這些事,且在鳥界中出現一定程度的自我調整。有幾個讓幼鳥共同成長的大型機構最終維持穩定繁殖能力。只有一隻幼鳥、除了人工哺育別無選擇,並產出完全銘印的鳥,這樣的情況我懷疑是否合乎道德,人們必須承認在權衡之下,繼續這條路是否符合鳥的最佳利益。
[親鳥哺育的鳥能成為好寵物嗎?]
儘管親鳥哺育的鳥真的不是天生溫馴,一般甚至恐懼人類,有時達到相當明顯的程度,在親鳥哺育過程可採取一些步驟以提高產出鳥更穩定、更順從的機會。有科學證明以偶爾接觸新生幼雛為例,可讓鳥同等享受鸚鵡和人類的陪伴。這包括一週總共五次在還給親鳥之前,接觸新生幼雛 20 分鐘。雖然這對相當不滿於任何巢箱干擾的親鳥來說可能不容易,若有親鳥允許這樣做,這是個產出穩定、由親鳥育雛,且有成為良好寵物鳥潛力的理想方式。當然,有些親鳥不會允許,試圖進行可導致殺嬰或遺棄。
所謂的共親職(co-parenting)也是種透過親鳥哺育後代,但人類通常在清晨和傍晚補充餵奶的手法。某些情況下這會持續至羽翼豐滿 / 斷奶,有時繁殖者會將羽翼接近豐滿的幼雛移出巢外,以便完成短期照顧。更進一步的研究需考量這些鳥常出現的異常行為,不過初期報告顯示共親職是產出由親鳥哺育、穩定且具有良好寵物潛力,大有可為的做法。
即便完全由親鳥哺育,若在夠小的時候接手(剛好斷奶期)並給予大量時間和以獎勵為主的訓練,往往會成為良好穩定的寵物鳥。不過這種情況通常需要時間、知識與經驗,對養鳥新手來說可能不太適合。
[結論]
人工哺育牽涉到鸚鵡對人類的銘印作用,使鸚鵡越過其牠同類向人尋求社交與性方面的滿足。人們如今相信人工哺育往往要對我們在寵物鸚鵡身上見到的廣泛福利問題負責,包括咬毛和自殘。
單獨人工哺育並產出完全經歷銘印的鳥是許多人認為應列為非法的作為,如其它幾個歐洲國家所制定的一樣。反之,與其牠幼雛共同哺育和產生社交銘印而非完全銘印是更好的選擇,儘管不容易降低異常行為至親鳥哺育者所表現的程度,特別對於因公 / 母鳥缺乏育雛能力或喪親而無法選擇由親鳥哺育來說它是很好的折衷辦法。有些技巧可應用在親鳥哺育,例如接觸新生幼雛或共親職,這可使鳥溫馴,卻無銘印。這些鳥可能是最適合寵物生活的鳥類。最重要的是,鸚鵡乃群居物種,牠們應隨時有其牠鸚鵡的陪伴。雖然如果飼養鸚鵡的做法正確我完全支持,但我覺得把一隻寵物鸚鵡養在籠內的日子需要終結。
#魚酥翻譯
#每隔一陣子就要捅自己一刀
同等品替代方案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金公路交通改善進度說明】
本周三(7月1日)我至金山區公所參與公路總局舉辦的「台62線跨越基金二路延伸至萬里可行性評估公聽會」的內容,以下分別以大家最關心的基金公路路平、基金公路壅塞瓶頸段改善和可能會影響大武崙周遭生活品質、環境甚鉅的 #新設高架替代道路方案。
一、 #基金公路路平
1. 基金二、三路已全數改善完成。
2. 基金一路管線單位辦理管線降埋完成,六月底本要全面刨鋪,因應大學指考,因而改期。預計於109年7月6日至109年7月17日於台2線56K+600-58K+509(基金一路大武崙路段)夜間封閉車道進行道路全面刨鋪工程,施工時間為夜間20時至隔日上午6時,施工期間封閉車道採調撥車道雙向通行,以上作業遇雨順延,請各位朋友注意。
二、基金公路雍塞改善短、中期方案── #瓶頸段交通改善
1. 2019年已進行基金公路與62快速道路口號誌改善並於2020年打除中央分隔島、增加車道。
2. 基金公路萬里往基隆方向左轉湖海路之左轉車道已於6月30日正式啟用。
3. 基金二路往萬里方向計畫新增左轉武訓街車道,公路總局預計八月與工業局一同討論,先將人行道改為喇叭口,再拆除分隔島,預計2020年底完工。
三、基金公路雍塞改善長期方案── #台62線跨越基金二路延伸至萬里可行性評估
為嘗試解決假日基金公路往萬里、金山長期壅塞並造成大武崙居民出入不便,公路總局提出跨越基金二路延伸至萬里的評估,過去評估的替代道路方案本益比低、且成本過大,因此,在這場公聽會上,公路總局提到新的替代道路方案──將由基金一路加油站高架道路至萬里供國三、基隆往來萬里金山方向(應該是會需要炸山),而62快速道路接現在基金二路則供台北往來萬里金山行走。(見下留言的示意圖片)
雖然此方案比先前成本低,但除了工程浩大之外,預計施作之高架橋可能會經過山坡敏感地質地帶、而開挖山坡地可能造成地表逕流增加,加重環境外部成本。
我在會議上特別提到,公路總局應審慎評估「開闢替代道路」的必要性。除了開闢高架道路工程浩大、造成交通黑暗期與環境破壞之虞,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交通規劃趨勢也指出,「蓋更多的道路雖然增加車流容量,卻不會紓解車流,蓋更多的道路只會引來更多的車。」建造新的道路會造成很方便的假象,讓大家更直覺地開車上路。
客運與小客車佔用道路流量大致是1台大客車等於2台小客車,然而,1台客運能載運的人數為42人、而2台自用小客車最多只能載8到10人,佔用同等的道路流量,大眾運輸比自用車更有效益,可以帶來更多觀光人潮,應以鼓勵搭乘交通運輸為主。
除了闢建道路這種工程手段之外,公路總局的可行性評估應該要針對車流的組成、方向、目的等作完整的研究,例如:這些車是哪裡來的?(台北、新北?)要前往哪裡?(金山萬里)在甚麼時段(假日、下午)?以上,才能分析壅塞的主因,並鼓勵觀光客搭乘大眾運輸(如1815台北-金青中心、953金山-板橋、1068台灣大學-金山)或是公路乘載量管制等手段,降低觀光小客車的車潮,才可能解決基金公路道路品質與壅塞的問題。
上述方案還沒有做可行性評估,我除了在會議中強烈建議公路總局必須更積極納入外部成本和進步交通設計的考量,我也會積極來關心此方案後續的發展,也希望大家一起來監督!
同等品替代方案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1.卡羅維瓦利影展的疫情創意解:你不要動,我去放電影給你看
已經取消舉辦的Karlovy Vary Festival卡羅維瓦利影展決定在原本影展預計舉行的時間,將16部參展電影帶到捷克全國80個城鎮96家電影院放映。「既然目前的疫情使影迷們今年沒辦法前來卡羅維瓦利,我們決定至少把部分參展電影帶去找他們」影展主席Jiří Bartoška說,因此這個名為KVIFF at Your Cinema的活動真的可以稱作卡羅維瓦利到你家。影展中每部電影將在同一時間於所有電影院中放映一場,並且還會有策展人演前導聆。
(報導全文:https://bit.ly/3eezo8Y)
2.NBA的疫情創意解:不如我們去迪士尼樂園打球吧
從三月以來一直處在暫停狀態的 NBA突然從好萊塢的劇組集中管理式復工計畫中得到了他們自己的復賽靈感。因為球賽和拍片一樣涉及人員眾多,而且必須反覆往來住家、練球場地和比賽場地,在短期內疫情仍可能再度爆發的前提下,NBA必須尋找復賽的替代方案。幾週前Yahoo Sports的專欄作者突發奇想寫了一篇怪文,說NBA應該去迪士尼樂園比賽,因為這世界上沒有比那裡更受到嚴格的控制,而且還有旅館、球場以及各種展覽會場能夠改裝成練球的替代場地,讓球員可以在剩下的賽季中完全待在迪士尼樂園裡。該文引發不少嘲弄,甚至還有人指出作者本人根本就是迪士尼的前員工。劇情急轉直下的奇妙進展是NBA真心覺得這是個滿不錯的主意,已經開始和佛羅里達的Walt Disney World 展開磋商。
(報導原文:https://bit.ly/2AXgFjT)
3. 非主流變成主流:Podcast霸主Joe Rogan的帝國
已經連續幾天有相關議題的新聞,雖然紐約時報的分析來得比較晚,但還是值得一看。Spotify以天文數字(根據華爾街日報估計超過上億美元)買下Podcast霸主Joe Rogan的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獨家授權,還被音樂人開玩笑說他們的歌得被播放230億次才能賺到同等費用。關鍵問題是為什麼原本非常非主流的Podcast這個媒介現在變成了最主流的媒介?因為Podcast找到了傳統媒介的盲點,而又有這波疫情綁住了傳統媒介的手腳,更可以凸顯Podcast的過人之處。Joe Rogan認為傳統媒介的問題是他們在零碎時間的市場上完全沒辦法跟YouTube和TikTok抖音競爭。如果你是一篇超過2000字有關委內瑞拉公衛體系瓦解的文章,你要如何跟抖音上那些貓狗人一起做怪的影片競爭使用者的注意力?「以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這件事:我們需要重塑我們的媒介和娛樂內容,以便適應那些在煮菜、慢跑、健行、開車的人的需求。」Joe Rogan說。另外一個傳統媒介的盲點是不論哪個媒介的新聞報導都需要記者編輯的濃縮轉譯,但Joe Rogan的節目更常讓受訪者暢所欲言,連主持人自己都可以毫無顧忌發言。多數傳統新聞媒體都隸屬於更大的媒體集團,也都有自己常年餵養出的特定立場觀眾,因此反而有更多不能踩的紅線。和Netflix勝過傳統電視台的優勢一樣,Podcast另外一個勝過傳統新聞媒體之處在於他們受到非常少的政府監管。種種破口正在讓Podcast成為你從來沒料想到的媒體新霸主。
(報導原文:https://nyti.ms/2XrdpFd)
其他今天也可以知道一下的事
 ̄ ̄ ̄ ̄ ̄ ̄ ̄ ̄ ̄ ̄ ̄ ̄ ̄
➤韓國電影院重啟,過去票房排行榜上的韓國電影讓位給諸多重映的好萊塢舊片,比如上週票房冠軍的《The Greatest Showman大娛樂家》(https://bit.ly/3ebc1Nw)
➤台灣獨立片商車庫娛樂懷疑國賓影城偷吃票房,一狀告上法院(https://bit.ly/3cZNDyc)
➤YouTube上擁有214萬粉絲的韓國YouTuber PPOMO把她獨樹一格的ASMR白噪音帶進中國影音社交平台Bilibili上(https://bit.ly/3bXBR6l)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佈全面解除緊急狀態,各娛樂場所將陸續重啟營業(https://bit.ly/2LUGIKH)
➤越來越多音樂人開始籌備在今年夏天於汽車電影院舉辦演唱會(https://bit.ly/3d0U987)
➤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宣佈在六月結合市集舉辦汽車電影院活動,以刺激民眾消費(https://bit.ly/2X3cxYp)
➤TikTok抖音押寶印度的人口紅利,並準備在印度推出教育類的產品EduTok(https://bit.ly/2A3srZE)
➤ Pixar上架到Disney+上的9分鐘短片《Out》成為該公司首部以同性戀者為主角的動畫作品(https://bit.ly/3c0vgb6)
➤Aston Martin將復刻25台經典款龐德跑車DB5,和原款唯一的差別是價格從當年的1.2萬變成350萬美元(https://bit.ly/3d3r6AB)
同等品替代方案 在 政府採購核心專題—規格/資格訂定、限制競爭、契約變更 的推薦與評價
(1)統包(2)獎勵性報酬(3)替代方案(4)同等品2.追求更好的標的,作業流程與責任分配都要適當規劃,才能兼顧防弊與興利八、成立採購工作及審查小組,有什麼好處? 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