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前,寫過一篇《#沙丘》電影的前世今生,而今上映後兩週左右,補上了完整影評文章,這裡的《沙丘》系列尚未結束,下週還會從原著小說的角度來談談這部作品。但是,眼見觀影首選的美麗華 IMAX 即將隨《007:生死交戰》上映而換檔,依然覺得相當可惜,周遭好多朋友因一直買不到票而怨聲載道,希望還有機會見到《沙丘》重回 IMAX 影廳。
⠀⠀⠀⠀⠀
⠀⠀⠀⠀⠀
「在過去幾十年裡,我們總是耳聞 ── 成功改編《沙丘》有如天方夜譚。換言之,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也因此,當務之急必須證明一部賣座而美麗的電影確實可以存在,我想我達到了這個目標。」
⠀⠀⠀⠀⠀
── 導演 Denis Villeneuve
⠀⠀⠀⠀⠀
此部系列小說的改編難度相當高,無論是於鋪陳、美術、場景、娛樂性、世界建構等方面,是必須在各個技術層面皆臻至成熟時,方能打造出滿足書迷與科幻迷、既未來又傳統的想像國度。換言之,這部水到渠成的二十世紀科幻史詩,就如同故事中的亞崔迪家族,不斷死去,不斷重生,不斷進化,才演變出今日的樣貌。
⠀⠀⠀⠀⠀
法蘭克.赫伯特的原著出版於六〇年代,其傳統文學敘事方式賦予小說珍貴且獨特的美感,科幻小說的外皮包覆著生態、政治、宗教、歷史、希臘悲劇,絢麗交織出歷久彌新的史詩冒險旅程。綜觀過去相關作品,任何一個導演都可以告訴觀眾沙漠的遼闊與壯觀,但至今唯有 Denis Villeneuve,讓我們感受到沙漠的致命與美麗,從靈魂深處回應沙漠的聲聲呼喚,揉合整部《沙丘》故事,以影像藝術的魔法娓娓道來,並展現屬於這個世紀的商業鉅獻應有之氣魄與風範。
⠀⠀⠀⠀⠀
「夢是來自意識深處的訊息。」
⠀⠀⠀⠀⠀
Dreams are messages from the deep.
⠀⠀⠀⠀⠀
電影裡片片段段的夢境彷彿有自己的生命,隨著敘事節奏呼吸、起伏,就如《銀翼殺手 2049》、《異星入境》,伴隨傾頹蒼涼而生的詩意,從難以察覺的絕望深淵與黑暗之心緩緩蔓延。小說每一篇的開頭,都有旁觀者已知視角的一段引文,提供一種近似史書或詩歌的記載,正文則是意識、夢境、幻象與預言穿梭其中,畫面將「意識深處的訊息」化為縹緲而真實的故事,我們就這麼睜著眼走入了漫天飛揚的滾滾沙塵。
⠀⠀⠀⠀⠀
改編之下,忠於原著的手法各有利弊,私以為最出色的是將文本完整吸收,以自己的方式重述之,既蘊含作者的靈魂,又融入另一位創作者的視野。赫伯特筆下的荒漠奇景等同地球表面覆蓋的海洋,有沙浪、沙霾、沙霧、沙塵與沙暴,「經沙塵折射的的陽光下,一排機翼泛起一片迷濛的橙光」,「二百公尺深的下方是一片沙漠,綿延不絕,像靜止的海洋躺在那裡,佈滿銀色波浪」,超越人類的未知力量以及潛伏於沙漠大地的死亡氣息,Denis Villeneuve 的鏡頭語言如實具象了無以名狀的覺醒歷程。
⠀⠀⠀⠀⠀
而如此內在覺醒的歷程,幾乎不可能單憑劇情推進給予觀眾具有說服力的合理解釋,無怪乎赫伯特的兒子會形容《沙丘》是靈性的熔爐。也因此,在倚靠獨白輔助的前車之鑑下,肉眼無法觸及的,先人類而生的,導演直接從保羅的凝視予以凝視,從保羅的感知予以感知,將萬物的模式,宇宙的一環,看不見或看得見的一切如實呈現在觀眾眼前,此為一場先感受方能相信的體驗,縱使等在前面的是危險及死亡,也無從閃避。
⠀⠀⠀⠀⠀
故事中的人們既生於戰爭,電影裡的藝術亦孕育於美,帶領觀眾在失去方向的沙霧中漂流,重新認識命運、思索時間,重新尋找人類的生存意志。
⠀⠀⠀⠀⠀
⠀⠀⠀⠀⠀
⠀⠀⠀⠀⠀
🗡️ 完整全文寫於 釀電影 :
⠀⠀⠀⠀⠀
《沙丘》:生於戰爭,亦孕育於美
https://bit.ly/2Yau6ZF
⠀⠀⠀⠀⠀
⠀⠀⠀⠀⠀
🏜️ 延伸閱讀:
⠀⠀⠀⠀⠀
夭折、毀壞與重生:《沙丘》電影版的前世今生
https://bit.ly/397OTPs
同時也有1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史 迪 奇 的故事」的推薦目錄:
史 迪 奇 的故事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超盛大科學遊戲及閱讀組開團>>by小劉醫師x親子天下
#分享此文抽大獎
#超級優惠加碼
此次開團所有小行星組合 全面都調降了50元^^
另要單品的魔幻城堡 因10/1開始恢復常態價960元 所以這邊開團價依舊是早鳥的859元
#時間至10月4日為止
另外
#提供三組Eagles益科思科學實驗驚喜組 每組裡面有8款產品 (如圖)
參加方法:
1.凡分享此篇開團文並留言,抽1位幸運兒
2.訂購開團中任一商品, 抽2位幸運兒
10/4結團後,於10/5留言中公布得獎者。
--
滿到桌子擺不下
一次收集完親子天下平台上幾乎所有的科學相關主題遊戲跟書籍
最盛大的開團來啦!
https://cplink.co/KLeCPz70
一口氣接紹十幾組科學遊戲套件
跟琳瑯滿目的科學主題書籍
共分為四大類
一. <小行星魔幻城堡>
二.<玩具系列>
三. <童書系列>
四.<手做DIY系列>
#截止時間:10/4(一)23:59 結團
--
一. <小行星魔幻城堡>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teacherliu/categories/1188
BUILD(建造)+PAINT(彩繪)+PLAY(動手玩)!
首款小行星STEAM玩具,
可組裝超過7種模型,搭配樂樂、心心、康康與奇奇,
獨家加值小行星變裝版紙模+DIY立體馬車,
拼裝、彩繪,獨一無二套組,陪伴孩子豐富學習與成長
適合四歲以上孩子邊玩邊動手
現在搭配訂閱小行星雜誌
還有特惠活動唷
--
二.<玩具系列>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teacherliu/categories/1137
1.Eagle's益科思 【小小實驗家系列 - 全套(6盒)】
這組每一盒都有相當簡單有趣的科學操作步驟
我們家試玩了其中彈力球(space ball world)跟水晶結晶組合(Crystal Lab)
-彈力球(space ball world)
彈力球將不同顏色的粉灌入星球造型的模子當中
說明書還介紹了各種行星的花色可參考
倒入粉末
泡水靜置
時間到後取出晾乾
就是可以ㄉㄨㄞㄉㄨㄞ彈地的球啦
-水晶結晶(Crystal Lab)
另外也製作了超漂亮的水晶
按照書中說明比例泡製後靜置一周
拿出漂亮的藍水晶
跟透明夜光水晶
小孩直呼好美!!
2.Eagle's益科思 【實驗大挑戰 - 科學實驗組】
#整組都是台灣製造
通過歐美國家玩具安全檢測,裡面的化學原料,如史萊姆粉等也都符合玩具安全規範。家長可以安心讓小孩使用喔!
裏頭非常貼心的將每個材料包都貼上中文並標示注音
實驗項目豐富又有完整
甚至還可以看影片介紹操作說明唷
這一盒可以玩上好幾個週末了
3.Eagle's益科思 【3D Jelly 】
這款絕對是我們家小孩的最愛
高分子聚合物粉末加上顏色調配後
放入液體中馬上瞬間變成軟Q
不管是擠成水滴狀或麵條狀
軟軟有彈性的手感讓小孩們歡樂不已
4.4M科學探索-科學大驚奇(中文版 附實驗影片)
七大主題:磁力、水、空氣、泡泡、電力、物質、魔術。 配合學習手冊、任務卡、和實驗影片,按部就班操作趣味實驗,認識驚奇的科學原理。
可以組合成模型車
項目更多元
--
三. <<童書系列>>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teacherliu/products/3526
孩子喜歡看漫畫,但卻沒有學習到新知,於是我們開始慢慢將這類科學書導入,讓孩子主動願意去閱讀這類有趣又豐富內容的好書。
這整個系列中,我個人最推薦的是「女力科學家」系列繪本
之前分享介紹過
https://www.facebook.com/1579315292312977/posts/2944715522439607/
非常適合想跳脫性別框架、女孩子就是不能怎樣這種舊觀念的父母
而幾天的觀察下來,孩子們自己最愛的是「達克比」系列,題目有趣又好笑,放屁啦、末日啦、暴龍啦怪獸的,深入淺出介紹自然科學,常看到他們邊翻邊科科亂笑!
現在買整套還有搭配桌遊跟贈品贈送唷!
然而他們另外還很喜愛的一套就是光是「超科少年全套組(8冊)|最受青少年喜愛的漫畫科學人物故事」
光是「愛達」那本封面是個穿著美麗如同公主的女性,就馬上吸引兩個女孩注意拿起來閱讀了!
推及到其他整套看完,孩子主動問起了特斯拉跟愛迪生的故事,我馬上拿出歷史轟動的交流電直流電戰爭片段來解說,他們都聽的津津有味!
--
四.<手做DIY系列>
這一系列我超級無敵大推!
#帝一化工將整個科學組提升美感跟質感兼具!
大人小孩收到設計超美的盒裝都愛不釋手!!
1.【小學生最愛】史萊姆手作組(可做出金屬/發光/萬磁王史萊姆)+珪藻土杯皂墊手作3入組
此款為A+B合購
A.史萊姆盒
零失誤史萊姆DIY手作組~
美國學校必做的專屬配方,
內含專業的史萊姆膠,
簡單步驟讓你成功做出史萊姆!
史萊姆是一種介於液態和固體之間的黏土,
延展性強,任你揉拉捏戳!
手感柔軟,QQ彈彈好抒壓~
B.珪藻土杯墊手作3入組
自己動手DIY,打造專屬杯墊!
一套可製作出 3 個 獨一無二專屬的吸水杯墊
2.【手做、送禮】微光星球手作組
這個盒裝就真的超美
最夢幻的微光星球,在夜晚中會自動綻放出微微光芒,【發光原理】
微光星球發光原理是利用「夜光粉」特性為吸光後發光,
因此只要白天或是開燈時讓星球吸足光後,
關上燈星球就會發出宛如恆星般微微的光芒。
3.天氣瓶套裝組+星空瓶手作禮盒組
此為A+B合購
A.星空瓶
在空瓶內塗上各色夜光粉
就能製作出星空流瀉的夜光瓶囉
甚至包裝都超用心
外包裝盒還有另外兩個隱藏版用途唷~
能變身為「書籤」還有「卡片」!
B.天氣瓶
溶液約85ml;玻璃瓶選用日本製,高透光、高密封度實驗瓶!
由於高透度,因此結晶也有被放大的效果,讓您能更清晰地觀賞到結晶的美♥
另外由於天氣瓶的生長條件很重要,且溶液內會添加酒精,
因此選用「高密封度」的瓶器是非常重要的喔!
這樣可讓天氣瓶放了好幾年都還能長出美麗的結晶~
史 迪 奇 的故事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史 迪 奇 的故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史 迪 奇 的故事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dt6qLQG8IIE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ti6al5t0ppm0835spd2p3pf/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13edc23fd897800012b7128
【梗你報新聞】2021-SEP. WEEK 2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尚氣與十環傳奇》不意外辱華;劉思慕被中國網軍挖出四年前訪談言論
近期上映的漫威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首次擔綱主角的劉思慕,被中國網軍挖出他再2017年加拿大建國150週年採訪時的影片,影片中他提到:在小時候父母講說他們在共產主義下的中國長大,許多人死於飢餓;加拿大是個自由的國度,提供孩子創造更美好未來的地方。此影片一出,引發中國網民眾怒;而目前《尚氣與十環傳奇》仍然尚未排定中國上映檔期。
.
02 妮可基嫚陷港府特權風波,傳受不了香港拍攝環境搭私人專機逃離
妮可基嫚為新戲從澳洲抵達香港拍攝,卻遭人發現她與製作團隊在隔離兩天後在外遊蕩而引發外界享有特權質疑;事後港府出面表示,一行人獲得政府豁免權,澳洲金融評論報指出,這是港府想要藉由國際巨星來洗白形象。然9月5日,妮可基嫚傳出因受不了香港的拍攝環境,與導演王子逸發生口角,而向劇組告假2個月,目前已搭私人飛機返回澳洲,預計11月再返回香港。
.
03 馬丁史柯西斯《蠻牛》編劇搭檔發聲;保羅許瑞德:「漫威當然是電影!」
奧斯卡名導 馬丁史柯西斯曾在2019年公開批評「漫威電影不是電影」引發爭議,如今在過去和史柯西斯合作《蠻牛》的編劇 保羅許瑞德,在接受雜誌訪問時表示,「漫威電影當然是電影」。他認為由於時代改變,資訊產品日新月異,青少年娛樂已逐漸成為經濟的主導題材;這一世代受到這些電玩或漫畫影響,所以不是電影人變了,而是觀眾改變了。
.
04 迪士尼宣布2021下半年電影採獨家院線上映
根據DEADLINE的報導,迪士尼公布了2021年下半年包括10月15日上映的《最後的決鬥》、10月22日《天兵阿榮》、11月5日《永恆族》、12月10日《西城故事》 、12月22日《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將採院線上映後45天於Disney+上發行模式。預計在11月24日上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魔法滿屋》,則是採院線上映後30天於Disney+上發行。
.
05 《駭客任務:復活》預告片釋出,官網驚喜曝光多達18萬種版本預告
一直在高度保密狀態的《駭客任務:復活》,於上週四晚間公布預告片以及開起官方網站;有趣的是,官網內已上傳多支前導片段,只要點選首頁上的藍紅藥丸,就會出現不同版本的影片;根據外媒IGN的消息表示,這些短版預告片的版本多達18萬種,足以看得出華納今年對於本片寄與厚望。《駭客任務:復活》預定北美12月22日,於院線、HBO Max同步發行。
.
06 諾蘭有望再拍二戰題材電影,外界關注誰是下一個合作電影公司
根據DEADLINE的報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下一部電影製作,將會是一部有關「原子彈之父」羅伯特歐本海默開發原子彈的故事。這有可能是他繼2017年《敦克爾克大行動》後,再度挑戰二戰題材的作品;由於諾蘭以往合作的華納兄弟可能這次不會負責全球發行,改由開放其他電影公司競標,下一個與諾蘭合作的發行商為何,外界仍然持續關注。
.
07 安德魯加菲爾德再談《蜘蛛人:無家日》傳聞:「人們最後要嘛興奮,要嘛失望」
近期接受Variety訪談的安德魯加菲爾德,再度被問到是否參演《蜘蛛人:無家日》時表示: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對這個傳聞如此著迷,因為站在粉絲的角度這確實會不禁去腦補猜測的事情。她認為,不論怎麼表態都無法說服輿論的熱情,人們要嘛是興奮,要嘛就是失望。這個說了等於沒說的內容,傳達了他本人對輿論無能為力的無奈。
.
08 漫威再新增四部未定名2024年院線檔期列表
漫威在9月11日公布了現今漫威電影宇宙第四、五階段作品,一路排定檔期至2024年11月;除此之外更公布了七部未宣布電影檔期的作品,以及五部未排定檔期的作品。目前確認籌備中但未排定檔期的電影有《刀鋒戰士》以及《驚奇4超人》重啟版,《死侍3》與獵鷹版本的《美國隊長4》,上映中的《尚氣與十環傳奇》續集也在預期之中。
.
09 歐文威爾森確認主演《幽靈公館》重啟電影
繼《叢林奇航》開出漂亮成績後,近期在漫威影集《洛基》中演出的喜劇演員 歐文威爾森,宣布將加入改編自迪士尼樂園設施的《幽靈公館》重啟電影。歐文威爾森是繼拉基斯史坦菲爾德、蒂芬妮哈戴許後,第三位加盟此電影的影星;目前本片將交由《親愛的白人》導演 賈斯汀西米恩執導,《魔鬼剋星》女編劇 凱蒂提波執筆劇本,預計10月在亞特蘭大進行拍攝作業。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史 迪 奇 的故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