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太太]
我們不是高端群組,是很愛小孩的天使媽媽群組
前幾天竹科媽媽高端群組正夯,我便開玩笑地問我在竹北工作的學妹,妳有加入嗎?她說我哪有資格啊,那只是少數人,我連兩個小孩安親加才藝費三萬多都吃緊了。
像我也回想我加入的群組,除了地方團購群組,全部也是媽媽群組。主要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種是罕病等先天問題群組:
要感謝台北市腦性麻痺暨重症兒童家長互助協會
及台灣福佑天使家庭協會!!!
(這兩個單位也歡迎大家捐款,絕對是正派做事的愛心小團體,比家扶或是兒福聯盟等大單位,更需要大家的幫忙)
他們的主辦人之前有創立臉書社團或LINE群組,讓我們這些罕病腦麻的媽媽們,可以快速找到戰友,尤其像我們這種罕病,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中要找到,是非常困難的。另外剛開始的照顧問題,如餵食困難,營養,早療復健等問題,也是我藉由群組,獲得解答。
第二種是早療等特殊兒教育群組。這時要感謝我低調的好鄰居。她當初發現小孩有狀況,也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全心帶小孩跑早療。也因為她的熱心,幫忙成立很多群組,有早療新手可加入的,也有特教類的,有自閉類的,還有預備念國小的。她會邀請很多專業的治療師加入,幫解決大家問題,讓我在上面學到不少。另外我們台中區還有慢飛家庭關懷協會,課程很棒也很用心,我很愛參加他們的講座!
我們天使兒媽媽群組也有下面功能唷!
第一個是聊天
我們在帶小孩的過程中,煩惱不比一般兒童少,更多時候是對無法處理小孩各種狀況,家人不理解支持的無奈。這時候一定要講出來,否則很容易陷入憂鬱。這時我鄰居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除了要輔導這些新加入媽媽的心情,也要適時排解負面情緒糾紛,畢竟大家各有各自的玻璃心。我很少發言,但我很喜歡看大家亂哈拉,感覺很像上班的時候大家偶爾的亂聊,只是我們各自在家裡/復健/學校上班。
第二個是娛樂功能。不管是群組分享哪裡有新的共融公園(我就會丟給我老公帶兩隻去採點)哪邊有好玩的景點(變成我的行程規劃)或是這周末有啥活動,都參考大家的資訊。所以我被朋友說我好像很會參與活動,其實我都是靠著這些資訊啊!(大笑)
第三個是揪團上課,搶報名聯合評估功能。我們不是學茶道插花舞蹈啊,我們是要搶限定名額的課程啊!
有適合我們的天使兒的活動不多,又好又免費的更少,只要放在群組,大家都就像大賣場搶購一樣。像現在聯合評估也很搶手,通常台中各醫院一開放名額,我們就是狂打電話,有戰友說她打了四百多通電話才搶到,當天使兒媽媽真的很累啊!(擦汗)。
另外我有上一些親職課程,也是靠群組媽媽的資訊,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會開車載一些住在我家附近的戰友媽媽一起去上課,大家一起進修,多好!
第三個是團購功能。這是所有媽媽群組都會有的,但是有專門給天使媽媽團購群組,裡面的都是天使媽媽,他們可以靠網購賺一點零用錢。另外我們一般的早療群組,是不能營利的,但是若經過群組同意,純粹要湊數量買東西,省運費是可以的,像我就在上面跟人團購彎板或是書籍,很開心🥰。
我們全職跑早療的媽媽群組,其實也很忙,我們沒有很多時間,一樣要忙家裡,忙小孩,只是因為小孩的狀況,我們要注意的更多。若想要加入群組,可以私訊給我,但是我們這邊多為台中區唷,若其他區就要拜託我的鄰居了。
圖為因為群組,我才知道上課的琪惠老師,大大推薦!
「台灣 福 佑 天使家庭協會」的推薦目錄:
台灣 福 佑 天使家庭協會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姸慧議員,請你幫我們向 #林智堅 市長說。他是一個很有魄力、執行力的市長,我們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雖然我的孩子已經到天國去當天使了,但我仍期待新竹市能開創新的做法,在 #身障友善醫療 的推動上,能夠創全國風氣之先,讓身障孩子免於受苦,我們相信林市長做得到,新竹市做得到。」
聽到這一段話,現場每一個人都忍不住眼眶紅~。
【小乖的故事】
小乖(化名)出生時,因為第一對染色體異常缺損、早產,而發展遲緩。他在父母無窮盡的愛心及不間斷的早療下被照顧得很好,是一位剛滿十八歲的中度智能障礙孩子,但 #心智年齡約只有小學二年級。
小乖在今年七月因為持續發燒不退而就醫,醫院以已年滿十八歲為由,拒絕他進入兒童醫院。轉而進入成人醫院後,經確診為淋巴癌。在進行第三次化療時,因肺部嚴重感染,緊急插管之後進入成人加護病房。由於成人加護病房並不容許家屬全天陪伴(若在兒醫加護病房,家屬可以陪伴),孩子在精神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其內心的無助跟恐懼,令人心痛。在24小時充滿陌生人,溝通不良,身體痛苦的情況下,孩子心情上驚恐焦慮引發的痛苦遠超過疾病本身。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因擔心孩子焦慮亂動拔管(末期孩子已經全身插管)不得已施以相當劑量鎮定劑讓他持續昏迷,(小乖爸媽講到此處數度潰不成聲,為了不要再讓他們勾起心痛回憶,我請他們不用敘述細節😢)最後不幸於九月份去世。
【#18歲 變成身障兒命運的分水嶺?】
滿十八歲以後的身障孩子在我們的社會面臨何種處境,是最近特殊兒家長們跟我反映最多的議題,醫療的部分尤其重要切身。因為小乖生前及家人親身感受到的痛苦,小乖的哥哥在小乖過世之後,憤憤不平地寫信到總統府陳情,小乖的爸媽也向衛福部提案,希望
👉👉「針對身心障礙者之門診及住院醫療,立法機關或是衛生主管機關應提案或訂立辦法,要求醫療院所整合醫療資源,依身心障礙者個別需求,特別是以身心障礙者的「心智年齡」提供醫療措施與彈性服務,而非以「生理年齡」作為標準。」👈👈
小乖爸媽的提案,中央初步以「防疫優先」的理由認為不宜。但這個理由顯然沒有回答到重點。身心障礙孩子的家長可設定檢疫條件,且可以提供孩子心理支持、協助孩子向醫護人員溝通、表達需要,更重要的,是讓這些身體或許是大人,心理其實是孩子的身心障礙病患,能夠在更友善、舒適、有尊嚴的環境中接受醫療照護。
【想進ICU陪孩子 有法源卻無施行細則】
✍️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22條規定:各級衛生主管機關應整合醫療資源,依身心障礙者個別需求提供保健醫療。但是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中,卻缺乏相對應的醫療施行規定。
身心障礙者(可能伴隨罕病、腦性麻痺、基因問題、代謝異常等特殊體質)在其面對侵入式治療,例如:放療、化療、插管、注射、鼻胃管、抽血..等,或是身處陌生的醫療環境,或是必須獨處(例如加護病房)時,往往會產生極大的焦慮,而對醫療行為產生不配合或恐懼,或造成醫病之間的誤會,最後導致病患更大的痛苦。最了解,最長時間照顧身心障礙孩子的是父母,這時候,他們的照顧、陪伴、安撫、協助,至關重要。
【身障孩子最需要照顧者 不能在重病時切斷他們最重要的支持😢】
小乖的故事令人不捨、心痛,我們國家跟社會的文明應體現在對弱勢權益的保護跟保障,全國有一百多萬人領有身障手冊,#他們的就醫權益亟待大家共同倡議爭取。小乖的爸媽希望,新竹市做為一個各項指標領先的進步城市,我們的衛生行政機關,是不是可能出面協調轄內各大醫院,達成:
👍1. 心智年齡未滿18歲的身心障礙者,若家屬或照顧者提出需求,各醫療院所的加護病房應允許家屬陪同住院。
👍2.醫院設置身心障礙者的整合門診。(例如:中國醫藥學院之老人特別門診暨整合照顧老年醫學)現行醫療體系對身心障礙者的病歷資料呈現斷裂狀態,以小乖為例:小乖進入加護病房時,過去長時間兒童醫院的就醫紀錄、從小到大的早療進度紀錄、輔導人員、職能師、診所醫師對他的照護記錄都無法轉銜,加護病房跟急診中心缺乏對身心障礙者過去病史的認識,對小乖過去的醫療史一片空白,增加同理患者跟醫治的難度。
【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想像無法言語又驚恐又無助的小乖在加護病房度過的最後一個月,我相信所有為人父者,一定會跟我一樣心裡非常難受,也更能體會小乖爸媽的痛苦,跟現在願意站出來,用自己的血淚經驗替其他孩子爭取權益的不容易。
我答應小乖的父母,盡力幫他們發聲、倡議,爭取社會各界更多更大的支持。也期待有同樣信念的家長跟市民朋友們,一齊來表達支持「#滿18歲身障孩子進入ICU可以有家屬陪同」的訴求,讓小乖爸媽的心願,早日實現!
P.S 感謝:
台灣福佑天使家庭協會 的雅玲
新竹市自閉症協會 黃崇岳 理事長
新竹市智障福利協進會 劉玉梅 總幹事 支持力挺!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附圖是圖文不符的開會照)
#身心障礙者 #心智年齡 #醫療 #加護病房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