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喜愛外國劇集
又是回顧的時間,面對海量的劇集,相信誰也沒法盡覽,個人也只能選擇最熱門的,或者自己喜歡的題材去看,以下的選擇,只代表個人,大家也可留言,談談2020年你最喜歡的劇集,今次外國劇為主,主要還是Netflix劇,其實相當唔齊全㗎,不過盡力了,會另文回顧港劇。
第一位:《后翼棄兵》(Netflix)
肯定係個人全年最喜歡的劇集,劇本與女主角Anya Taylor-Joy堪稱完美組合,一個「天才棋手」的成長故事,被遺棄、孤獨、不懂溝通和對人失去信任的Beth,在國際象棋中發現自己的天賦,選擇了這條挑戰孤獨,挑戰男性世界的路。一個典型的成長故事,常見的女性平權元素,被認為是沉悶的捉棋過程,但是在編導及演員出色配合下,戲味濃郁,感情細膩,絲絲入扣,對奕情節氣氛營造出色,結局決鬥蘇聯棋手更充滿武俠片味道。個人傾向劇情優先於特技,所以選為全年最愛。
第二位:《今夏國際之有栖》(Netflix)
日本漫畫改編,Netflix的資金令到漫畫中的場景可以充分表現,美國電影《移動迷宮》類型故事,加日本漫畫《欺詐遊戲》結合,原作還有《愛麗絲夢遊遊仙境》元素在內,喜歡這故事元素較豐富和多變化,鬥智、鬥力、鬥心理和團結俱備。土屋太鳳造型眼前一亮,還有喜歡水雞。
第三位:《Sweet Home》(Netflix)
韓國網絡漫畫改編,另一部見證Netflix資金威力的劇集,科幻恐怖片設定,電影質素的特技,除了怪物與人類的困獸鬥外,對於人性醜惡,亦有深度描寫。困獸鬥模式增加了驚慄氣氛,不過因為有十集劇情,這些情節有時會重複。個人喜歡多些變化吧,所以較喜歡《有栖》。
第四位:《誰是被害者》(Netflix)
偵探推理作品,Netflix首部口碑載道的台劇,是偵探推理加《我們與惡的距離》控訴社會元素的結合,故事起初像一般連環凶殺案,中段轉折才發現是充滿悲傷的連環自殺案,整個調子由追兇變成控訴社會不公,走投無路的人透過一死去講出絕望真相。張孝全飾演的自閉症監證人員,實在一絕。
第五位:《想見你》(台灣中視)
女仕們應該較喜歡浪漫為主的《愛的迫降》。純愛一向不是個人主要喜歡類型,但《想見你》在愛情上還加入了穿越元素,這個奇幻的愛情故事充滿解謎元素,編劇最值得欣賞之處,是將錯綜複雜的時間線,處理得合情合理,難以挑剔,燒腦以外,愛情方面同時做到感人肺腑,充滿浪漫亦満載唏噓,男女觀眾都可以成功感動,真是十分難得。許光漢憑此劇成功升級為台灣男神。
我分享完了,到你們留言分享了。
#2020最愛外國劇集 #Netflix #日劇 #韓劇 #美劇 #台劇 #后翼棄兵 #今際之國之有栖 #SweetHome #誰是被害者 #想見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網友想我再詳細每間介紹,咁我盡量用現有既圖同影片剪比你做參考啦 其中一間比較高評價既隔離酒店 https://www.ninahotelgroup.com/zh-hk/nina-hotel-island-south/offers/stay-in-stay-strong-21-days-quaran...
台灣 國際象棋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洋鏡]仲有En passant,不過用文字有啲難解,唔解算。
一盤國際象棋,係可以有9隻黑王后的,理論上。
TLDR:本文講西洋棋四大怪雞(相對於中國象棋)棋例(唔包括基本點行之類):王車易位,升呢,將軍,同埋En passant。En passant用文字實在有點難解,從略,只講另外三樣。至少學咗唔會出醜,唔好亂咁話人錯,唔好同人打交。
其實原本想寫另一樣嘢,但寫咗呢篇先,不喜勿鬧
1. 呢期興講西洋棋(或曰國際象棋)。我相信百份之九十九嘅人,之前都唔知咩叫The Queen's Gambit。國際城市喎。照計知咩叫炮二平五或者重炮將嘅人多好多。都係開局啫。
2. 埃汾冇Netflix(但張家輝啦,遲下會有,因為在台灣14日,寫文都寫唔到咁多)所以一集都冇睇,但棋倒係識捉下。呢篇文講棋。可能Netflix都有介紹呢啲例?但我估佢冇講廣東話。
3. 又返返去,好多時咩叫做「識踢波」「識捉棋」「識寫文」甚至「識吹蕭」,都真係睇你咩context 下用,亦睇對住咩人。斷估唔係識得用腳踢個波就叫識踢,亦唔係落過場踢就叫識(否則我都識)。咁有時我地會用啲quick and dirty嘅方法去判斷。埃汾屎棋,很屎,但應該都算「識捉棋」,但我唔算「識踢波」。
4. 例如我唔明做乜見工會有人問「你識唔識Excel?」,唔通答你唔識?但在我心目中,「識」,咁至少睇你識唔識用Pivot Table Value Look Up,你可以話「下?好基本咋喎,識寫VBA先叫識」,甚至話「邊有人用Excel?」,隨你。你亦可以話「喂我覺得識用SUMIF已經算識」(*),隨你。我只係講我工作請新仔嘅量度。
5. 咁同樣地,咩叫「識捉西洋棋?」,咁我估,都至少你識晒啲基本規則。「即係最基本嘅擺皇后就唔使講啦」「亦都唔好問到底西洋棋有冇撓馬腳,仆街,人地鬼佬啲馬先進啲,況且嗰隻係騎士,唔係馬,雖然都係騎馬」
6. 包括你要知道王車易位Castling(其實嗰隻係Rook,或者叫城堡,但是但)。留意王車易位十分常見,八九成棋局都會用。因為十分有用,一方面將隻王縮埋一角去冷氣房指點江山,另一方面開咗隻「車」出嚟中間大殺四方。
7. 當然你應該係識埋所有Castling嘅規矩(唔好講到要郁邊隻先咁複雜啦,正式比賽有規定郁王先,然後仲要用同一隻手郁「車」,當然不能雙手齊用)。首先,兩邊嘅「車」都可以做,但只能做一邊(下面解)。另外,隻王同隻「車」都係由頭到尾未郁過嘅(亦所以每人只能用一次),中間亦不能有其他棋(不能穿牆,不論敵我),另外,你用完後,隻王當然不能被將軍(很基本吧)。呢幾個好多人都知。
8. 不過,我發現唔少人唔知仲有呢條規矩:你車王易位,隻王穿過中間嗰堆空格,全部唔可以有敵軍攻擊緊,一格都唔得。你當人地會中途截劫老笠你個王啦下。留意人地有皇后好易可以封晒你兩邊,令你做唔到Castling(附圖嘅右邊)。仲有,被將軍時,你係不能出呢招大逃脫解圍的。王走佬要郁趁早
9. 仲有一條好奇怪,看似多餘嘅rule:Castling只能kingside,或queenside。左邊或右邊.你心諗,既然兩隻嘢都要冇郁過,仲有第三種玩法?有!就係,唔打橫,不如打棟?我如果有兵仔升呢(下面會講),變多隻「車」,就在王正前面,咪符合晒以上條件!兩隻都冇郁過喎(隻兵變車後冇郁過!)!又冇嘢在中間,可唔可以vertical castling?係唔得的。呢啲東西我就真係冇見過有人做,但當然前人有玩過。
10. 但留意有啲人矯枉過正,明明得嘅情況都有人話唔得。首先,你隻王畀人將過軍,冇問題的,冇郁過就得(例如你搵人頂住中間,或者食走攻擊你隻棋)。仲有,隻「車」被攻擊時,一樣可以用Castling甩身—唔係隻王被攻擊緊就得(附圖左邊)。仲仲有,之前講過,Castling時,你隻王郁中間嗰堆格,不能被敵方攻擊中,一格都唔得,但,隻車郁嘅格就冇呢個限制,甚至郁完你隻車畀人食走都得,你肯咪得。
11. 係咪好複雜呢?係!
12. 另外,當然包括你知道十分麻煩嘅兵仔升呢,以及更麻煩嘅En passant。En passant實在不能三言兩語解,自己查維基,唔少人連有呢樣嘢都唔知。可能因為法文難讀(大約讀做安趴桑,冇T音,法蘭西文)
13. 但兵仔升呢就值得一講。亦好多人知有呢樣嘢,兵仔踩到最底可以變身,但亦有唔少誤解。
14. 首先,可唔可選擇唔升?weirdly,係唔得的,隻兵一定要變第隻嘢,佊得定律,冇得唔升。另外,當然不能變多隻王出嚟啦,雙辦事人咩,點將死?
15. 咁除咗唔變,同埋變王外,係變乜都得。基本上任何人都會叫你變皇后,因為係最勁嘅棋子,冇得傾。一般rule of thumb,「車」5分,皇后9分,一隻頂兩隻。事實亦係,97%嘅賽局,啲友都係變皇后(但,剩返嗰3%先有趣,陣間講!)
16. 但,如果我先後有兩隻兵達陣呢?可唔可以兩皇后?答案係,可以!話唔可以嘅係錯解。理論上幾多隻皇后都得,regardless of 你原本嗰隻死咗未,亦regardless of 你之前有冇其他變咗后—唯一條件當然係對手未將死(唔好笑,你變幾隻后仲唔整得死人,都唔易,人地亦可能投降)。
17. 我記得教電腦有最基本嘅8皇后問題,咁理論上,一盤棋,黑子可以有幾多隻皇后?係9隻!一隻原本,8隻升呢。
18. 咁你話,喂,冇棋喎,邊度變多隻畀你?如果正式比賽,就要停鐘,然後個主持人搵隻皇后畀你,幾多隻都有,應該一定要有8隻後備。但一般衞生玩法,咪求其搵隻棋打橫放當係,或者自己拎個銀仔落去啦。
19. 頭先講過,因為皇后最勁,97%嘅賽局啲人都係咁升。實際上唔止97%,有時啲人係玩嘢,或者係因為反正一升呢就會畀人食,所以升乜都冇所謂,求其。但,都真係有啲情況會唔升皇后,特別係啲理論殘局(實戰更加少)。
20. 最常見,唔升后,升乜?應該估到,係「馬」(騎士)。因為騎士嘅行法獨特,同皇后唔同,係唯一唔升皇后嘅理由。個別解殘局要用到。
21. 但更加神化,有冇人唔升皇后又唔升馬,將佢升做「車」(城堡)或者「象」(教士?)?感覺係咪完全唔make sense?因為后已經係「車」同「象」加埋喎。實際上,除咗玩嘢,咁做嘅動機近乎冇。但理論賽局呢?都有啲用,畀你估下有乜情況有實際需要要咁做?唔易估
22. 就扯到落去最尾嘅一樣嘢,將軍
23. 點解有后唔升,要變「車」或「象」?答案係,唔好迫到對方stalemate。有時你變咗隻后出嚟,對方會即時冇棋行(但你冇將軍),stalemate,但當和!唔係當佢輸!所以要變「車」或「象」。呢個stalemate係一個同中國象棋好唔同嘅地方!
24. Stalemate,官方叫做「欠行」(總令我諗起「五行欠打」甚至「五行欠X」)
25. Stalemate係乜?就係「冇棋」。留意「冇棋」唔同將死!「冇棋」即係我冇將你軍,但迫到你冇棋行,你再行就會畀我食咗隻將軍。捉中國象棋都知,迫到對方冇棋,自己就贏。日本將棋亦都係(都打過下機)。但,朝鮮將棋就唔係(冇玩過,但在韓國博物館有講),因為朝鮮將棋可以趴時,唔郁,踢返個波畀你,咬我丫。西洋棋呢?人地「冇棋」,當和,切記!
26. 仲有最後一樣,我都唔100%肯定,但中國象棋,還原基本步,縫拆拆縫拆拆嘅長將,當負。但西洋棋,長將當和(不過唔係自動,要提出)。
27. 講左一輪,其實依我睇,西洋棋嘅規則係真係比較複雜的。當中有好多歷史原因。所以啲友捉西洋棋好易出醜,亦都令到唔少人唔敢玩。中國象棋相對係易上手。但係咪易學難精就好難講了,反正人人都會話自己玩嘅嘢易學難精。
(*)真人真事,舊公司(唔好講邊間)個HR同我一齊見驚跌地,真係問人識唔識用SUMIF,而個驚跌地都算係某名牌大學讀數學。我諗佢嘅表情一定係希特拉式:「仆街,我今次真係吹鳩脹。」
-------------------------------------------------
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一個月一舊水唔使,三個月已近700人訂!仲有免費試睇:https://bityl.co/4RBj
-------------------------------------------------
Instagram @ivanliresearch.七成金融(短打)兩成嘢食一成其他嘢。
台灣 國際象棋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I智慧醫療越來越進步
#醫師要失業了嗎
看完想到幾個問題:
你會讓AI電腦幫你看病嗎?
你會相信人還是AI智慧呢?
會不會以後看病都在家裡按按鍵盤就可以?
以後鍵盤醫師會不會比真的醫師還厲害呢?
AI顛覆傳統醫療邁向新紀元
先探週刊徐玉君
今年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場或論壇講者內容都離不開人工智慧(AI),不管在醫療的創新領域、投資的方向、或產業的發展趨勢上,都直指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不可不為;生策會理事中的科技業代表林百里就不諱言指出,AI應用在醫療,要讓醫生、病患有信心至少還要十年以上的努力。不過,從FDA近年核准的AI判讀軟體已達三○餘件來看,AI絕對是顛覆傳統醫療的復興運動。
從創新到商業化的鴻溝
其實林百里的話的確非常值得省思,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一九九七年,IBM的深藍(Deep Blue)戰勝國際象棋冠軍卡斯帕洛夫開始,讓這個AI藍色巨人連同Watson被全世界所熟知,也因此Watson成為IBM持續數年而不衰的AI代言人。為此,二○一四年年初,IBM斥資一○億美元建立「Watson Group」,隔年甚至特別成立Watson Health部門,全力進軍醫療健康事業,短短兩年共花費了約四○億美元收購了四家醫療數據公司,包括Explorys、Phytel和Merge Healthcare等。
期間,腫瘤專家顧問安德森癌症中心還與IBM Watson合作,為腫瘤學家創建一個諮詢工具,彙總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然後搜索資料庫提供治療建議。然而安德森癌症中心在花了六二○○萬美元之後,二○一六年毅然取消了這個項目。
緊接著一七年,這個成立僅三年的Watson Health就被裁員五○~七○%而告終,這一場AI+醫療的夢幻泡沫徹底破滅,引起產業界一片嘩然。究其原因在,強大的資訊運算技術仍然無法與當今醫療系統的混亂現實搭配,也就是面臨了機器學習與醫生工作方式的醫學挑戰。
換句話說,醫療用的人工智慧,不僅是數據的建立與判讀,更重要的是完整的、有效的以及確實的數據,才能建構人工智慧所需的基本數據;林百里也說,完整的數據須由二○%的行動照護、二○%的臨床、三五%的外在環境及三○%的體學(包括微生物體、基因體)等數據的結合而成,將這些數據整合至雲端才能建構精準大健康醫療。且數據來源包括醫療提供者(藥局或醫院)、健保單位或政府、醫療IT公司(穿戴裝置或醫療器材公司)以及健康資料交換中心等四個方向,這些數據並非完全重疊,而是互補的。
論壇講者以色列最大創投公司Pitango Venture Capital合夥人Guy Ezekiel指出,未來全球生醫投資趨勢有四項重點,包括:AI技術導入、基因體技術與數據的應用、生物列印技術及遠距醫療,均與數位醫療有關。美國Partners Healthcare商業發展副總Trung Do也表示,創投對數位醫療公司的總投資金額從二○一六年的四五億美元,到一八年增加至八一億美元,他認為醫療保健提供者應重視醫療保健從創新到商業化的鴻溝,也就是科技公司與醫療系統合作,將會加速數位醫療、AI與研發的創新。
醫療AI市場成長性可觀
從二○一六年FDA核准第一項超音波圖像診斷軟體開始,截至今年七月,共計核准了三○餘項使用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醫療器材軟體,範圍涵蓋心臟科、精神科、內分泌科、放射科、老人醫學科、神經內科、骨科、急診醫學、眼科、病理學科與腫瘤科等,當中有以放射科及心臟科的解決方案最多,分別有十六件與七件。
全球科技業在與醫療相關的領域都積極卡位AI,在美國,微軟成立AI醫療健康計畫Hanover,試圖幫助尋找最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方案;此外,也研究創造生物細胞和模擬癌症如何在不同病人身體的擴散情形。而Google旗下人工智慧企業DeepMind更開發出一種可針對包括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老年黃斑部病變進行精準影像診斷的產品。
在中國,騰訊除投資醫療健康品牌Cloud MedX外,也領投深圳的碳雲智能一.五億美元;碳雲智能是由華大基因前CEO王俊所帶領的團隊,致力建立人工智慧模型,進行精準醫療和個人化醫療。阿里雲也發布ET醫療大腦輔助醫生判斷甲狀腺結節點的技術等。
而這些大數據市場也確實已開始蓬勃發展,Accenture預測未來十年全球與健康醫療相關的AI市場將以四○%的年複合成長率快速發展,雖然許多相關技術仍尚待突破,以及未來病患的接受程度也需要被克服,但是人工智慧醫療已從概念逐漸被落實中,預估到二○二○年,醫療健康大數據的市值將達二五二○億美元。
台灣由於在醫療照護系統、醫療品質、醫療資料量、醫療數位化、軟體設計開發等面向,都有著全球領先的優勢,因此,強化、整合既有的資源,絕對可在醫療人工智慧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原始連結:https://tinyurl.com/v5rg7jd
亞當老師看新聞想未來
台灣 國際象棋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網友想我再詳細每間介紹,咁我盡量用現有既圖同影片剪比你做參考啦
其中一間比較高評價既隔離酒店
https://www.ninahotelgroup.com/zh-hk/nina-hotel-island-south/offers/stay-in-stay-strong-21-days-quarantine-package
#NinaLife
都市客房﹕每房每晚淨價HK$770起 ; 都市套房﹕每房每晚淨價HK$2,100
- 每人每日三餐(早、午、晚餐)
- 免費使用無線網絡
升級之選(價目以連續21天計算):
- 健身單車 HK$1,000
- 瑜珈墊及彈力帶 HK$200
- 瑜珈墊及仰臥起坐輔助器 HK$200
- 塑身扭腰盤 HK$200
- 單人國際象棋 HK$100
- 木製砌圖及積木遊戲 HK$100
- Nespresso 咖啡機連30個咖啡粉囊 HK$800
- 升級房內自選菜式(每日三餐)HK$4,200 (供應時間﹕每日早上7時30分至晚上10時)
#南灣如心酒店 #香港隔離酒店
餐飲優惠:
- ^「少爺啤」手工啤酒小食套餐 HK$70
- ^悠閒輕怡下午茶 HK$220
^供應時間﹕每日下午2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南灣如心酒店 (Nina Hotel Island South (Formerly L'hotel Island South))
黃竹坑道55號, 港島南區, 香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KMPJ29bpD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