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苦盼 疫苗救命 開放快篩 不容遲疑」
台灣在防疫工作上後半段,出現重大防疫破口,病毒在全國各縣市蔓延,出現社區群聚感染的案例,全國民眾高素質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升3級警戒的規定,落實在家防疫的規定。但是,除了人民自主防疫外,蔡政府在上周末出現了讓全國民眾驚呆的名詞:「校正回歸」。實事上,凸顯台灣篩檢、檢驗量能不足的事實,醫療能量根本無法承受大量社區感染案件,去年一整年的超前佈署,根本就是謊話!國民黨團今(24)上午召開記者會,嚴正要求蔡政府無論用什麼方式,履行去年蔡英文總統承諾總數4500萬劑疫苗,並且廣設篩檢站,成立「國家篩檢隊」,並且開放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使用,同時拉高防疫層級,請具有公衛背景的副總統賴清德擔任疫情中心指揮官,將防疫破口盡全力補起來,避免疫情再擴大。
總召費鴻泰表示,疫情持續嚴峻,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現在能夠救台灣的,不是口罩、不是三級警戒,而是「疫苗」,但是台灣現在的疫苗施打率,是全世界倒數第2名使贏過非洲尚比亞,這代表台灣屬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國家嗎?去年3月18日,衛福部長陳時中宣稱,全國準備了超過2萬床隔離病床,但是到今天為止,全國染疫不到4千人,各縣市就出現病床數不足的狀況,蔡政府所謂的防疫超前佈署根本就是在吹牛。今年初,蔡英文總統稱台灣將有4千5百萬劑疫苗,請問現在疫苗在哪裡?事實上台灣現在取得的疫苗,是分三批零碎的71萬劑AZ疫苗,難道台灣人真的要等到7月底,只有2期臨床實驗的高端疫苗嗎?效果會比BNT(輝瑞)、莫德納疫苗更好、副作用更小嗎?去年12月親綠媒體大篇幅在頭版刊登「輝瑞疫苗我們也買得到」,結果現在呢?蔡英文要台灣人當白老鼠也不是不行,問題是高端疫苗有没有副作用,有效度是多少?
費鴻泰指出,週六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校正回歸」,根本就是在做假,感染人數和死亡人呈幾何級數增加,事實上在統計學無論是「生物統計」、「純統計」都沒有「校正回歸」這個名詞,指揮中心若不用「校正回歸」,那麼每日確診人數都在增加、發散,換句話說在5月28日以前,不僅是三級警戒,更有可能進入4級警戒,但經過指揮中心校正回歸,確診人數調整後斜率是負的遞減,費鴻泰質疑,陳時中在實驗室到底做過幾次「生物統計」?用數字唬弄百姓讓疫情警戒不會升到4級,這就是「政治防疫」。
費鴻泰嚴正指出,老百姓的想法很單純、很簡單,就是要疫苗、要活下去,需要廣篩的試劑。費鴻泰表示,早在去年初,不論是國衛院、資策會、工研院都有研發完成快篩試劑,但都遭到疫情指揮中心忽略,甩到一旁,造成快篩試劑研發的提升,足足耽誤了一整年,包括韓國、美國、德國在內,快篩技術不但結果呈現快速,價格因大量生產而便宜。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曾指出,快篩試劑未列入防疫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未落實,指揮中心完全忽視。防疫的後半段,看到數字的不真實、超前佈署的吹牛,國民黨團強烈要求民進黨政府,是該換指揮官的時候,防疫層級拉到總統府的高度,由具有公衛背景的副總統統賴清德擔任領軍,否則在防疫的下半段可能會「死得很慘」!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國際媒體一致定調台灣是自滿加膨風,才造成疫情肆虐,證明民進黨若繼續大內宣,無法戰勝病毒,請蔡政府停止政治防疫,進入科學務實的防疫,放下顏色偏見才能戰勝病毒,中央和地方建立在沒有相互指責、防備、甩鍋的夥伴關係,才能打贏未來的防疫作戰,克服所有眼前所遇到的困難。鄭麗文指出,目前防疫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否需要普篩、快篩?現階段PCR檢測效率太低,能量不足,疫苗施打又是全球倒數第2名,在疫苗不足的現實情況下,疫情指揮中心要有戰時的思維,才能跟上病毒蔓延的速度,不能再犯「公文跑得比病毒慢」的錯誤,唯有廣設快篩站才能找出病源,阻卻病毒蔓延。以英國為例,民眾每日可用快篩劑早晚量測,15分鐘後就能檢出結果,鄰近南韓亦是如此,廣設快篩的「得來速」,國民黨團再次呼籲指揮中心,不要故步自封、畫地自限,立即成立國家篩檢隊,整合全國篩檢能量,找出病毒、對抗病毒、消滅病毒!
鄭麗文表示,國民黨團基本上支持中央統一對外採購疫苗,但重點是台灣要有疫苗,就是因為疫苗毫無下落,才很多人自告奮勇想幫台灣取得疫苗。國民黨團呼籲蔡政府一年多必須盡速取得疫苗,最近獲得的好消息是,爭取多時的500多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在近期抵台,但對2350萬國人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現在南韓才跟美國談好要代工莫德納疫苗,但現在台灣跟美國買莫德納都還有困難、還有障礙嗎?請蔡政府讓全民知道真相,買得到還是買不到,而且台灣也可以跟美洽談代工。鄭麗文呼籲蔡政府,政府的大內宣無法洗腦病毒,只能洗腦台灣人,1450也無法打倒病毒,只能攻擊政府不喜歡的言論,靠大內宣和1450是無法戰勝病毒的,請蔡政府馬上停止「政治防疫」,進入科學的務實防疫,放下顏色偏見,才能真正戰勝病毒。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1年來,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謂的超前佈署,事實上都是吹牛,台灣確診人數不斷升高,要有效遏止疫情擴大,開放快篩試劑有其必要,台灣目前有5家授權許可的快篩試劑,歐美國家都已經提供民眾可在家自行使用快篩試劑,15分鐘就可以得知結果。台灣所謂的超前佈署,結果是讓檢驗能量大塞車,確診數字還要「校正回歸」,國民黨團強烈要求開放普篩、快篩,並施打疫苗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以台灣目前人口達到病毒免疫覆蓋率,需要2760萬劑疫苗,既然政府說現在是史上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應該利用台灣的晶片優勢,呼籲美國趕快提供疫苗給台灣,韓國已經做到,為什麼台灣做不到?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幼兒園爆發疫情,加上機師確診Delta病毒,讓民眾對防疫又漸漸緊張起來。以彰化來說,開放4000劑的高端疫苗是之前預約未打的針劑。彰化縣衛生局統計,3日開放未預約和未打過第一劑的民眾施打,只有125劑,但6日卻使用641劑。縣府表示,只要滿20歲的民眾,就可以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 詳細新聞內容...
台灣確診人數 統計 在 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COVID的特殊表現]-皮膚
這幾天台灣確診人數持續破百
很多人很焦心『現在疫情是否已達高峰?』
這一題確實很難回答....
但『台灣人幾乎自主半封城!
商家全面配合,拒絕內用!!
路上行人,幾乎安靜無聲!!!』
這些「幾乎」,都讓我覺得幾乎不可思議!
所以是否疫情悲觀?先別自己嚇自己
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都會帶來成效的
然而,先前中央政府有呼籲過
先讓「有症狀者」來做篩檢
一方面,有症狀者(甚至嚴重症狀者)
以現階段狀況中,需要充足的醫療資源
二方面,也會擔心來篩檢的人群中
其中不乏有確診者.如果自我防護沒做好
你原本沒感染結果排隊、群聚過程中不小心就感染了
但我相信很多人,看這幾天新聞時
咳了一聲嗽、喉嚨癢癢的
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
很多人因為自己過度擔心,都很想趕緊去篩檢
這一題確實相當矛盾....
因為新冠肺炎的疑似症狀
一直都是被熱烈討論的問題
『咳嗽、發燒、嗅覺喪失』
目前仍認為是最主要的指標
但咳嗽、上呼吸道症狀真的跟一般感冒太難判斷
這邊想提一個比較少人提到的『COVID 19皮膚表現』
資料來源主要是其他疫區國家
因此想來跟大家分享,幫助自己有更多資訊判斷
我特別做了圖板,整理『常見的』跟『特殊的』
『常見的皮膚表現有』:
1.紅疹(chickenpox-type rash):
最常見的皮膚疹、會癢
根據統計常先出現在手肘、膝蓋,有時候也會長在手跟腳上
(不太會長在臉上)
疹子可能是粗糙的、濕濕的、水泡狀。
持續數天到數週。
2.蕁麻疹(Hive-type rash):
第二常見的皮膚疹,跟蕁麻疹很像
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一處(包括臉)、會癢
突然出現並幾小時內就會退下
(其實真的跟一般的蕁麻疹很像,因此很難辨別)
3.其他疹子型態:
玫瑰糠疹(Pityriasis Rosea-like rash)
光敏感性疹子 (light-sensitive rashes):出現在光照射到的臉、脖子等處
血管炎(Vasculitis rashes)
上方是根據過去觀察疫情所統計出的結果
然而,其實上述的皮膚疹
倘若本身就有一些皮膚狀況的人
相信根本無法辨別(例如:尋麻疹)
就像COVID19最常見的感冒症狀,十分難跟一般感冒區分一樣
因此我覺得下方的『特殊皮膚表現』
就變得相當重要!甚至我覺得每人都可以花一點時間閱讀這一塊
1.COVID特殊手指腳趾變化
這形態的皮膚疹,十分特殊!
因為很少出現,因此當你突然發現出現這些表現
就跟COVID最特別的「嗅覺異常」症狀
一樣相當直得提高警覺。
這個皮膚疹,又稱作chilblains
長在手指或腳趾上、紅色或紫色的疹子
可能會癢、會痛,外觀上看起來就好像凍瘡。
這種特殊形態的皮膚症狀,一定要很留意!
2.COVID舌頭變化
根據英國皮膚病學雜誌發表一種特殊外觀表現
就是『舌頭的發炎跟紅腫』
舌頭突然的腫大、或者很像地圖舌般的外觀
這跟COVID手指跟腳趾一樣
雖然不是非常高的發生比率,但特殊性高
因此相當直得提高警覺注意!
--------------------------------
新冠肺炎為何會產生皮膚疹、皮膚上症狀?
這是一般人聽到後很好奇的
其實在感染學來說,應該不是新聞了....
許多病毒感染,確實會產生皮膚紅疹
最有名的例如:皮膚疹、玫瑰疹
(相信家中有帶過小孩的媽媽,可能就親身經歷過)
至於COVID 19皮膚表現有什麼重要性?
我節錄一段國外文章資訊:
有20%的確診者發現「皮膚疹」是他們唯一的症狀
並有17%的陽性確診者,皮膚疹是他們出現的第一個反應
如果以相關資訊來講,比例比我想像的還要高...
因此他也可以作為一個較微小的判斷法
(雖然不能跟嗅覺喪失這種特殊表現相比,但也可以作為參考)
以上的內容,我稍微做個簡單手板跟圖片
希望大家都能撥一點點空看一下
目前台灣政策上,仍然希望
無接觸史、無症狀者先不要去篩檢站,增加篩檢醫療量能負擔
但如果你真的有出現以上症狀
請務必要相當提高警覺
就先假設自己可能是帶原者
把口罩帶好、多洗手、戴口罩
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疫情仍在延燒 大家一定要共同守護,希望快過這一關!
台灣確診人數 統計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20 疫情快報》台灣確診人數破千,AZ疫苗22日開打】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1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個案,患者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漁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05例確診。
首批AZ疫苗共11萬6500劑,已於2021年3月18日完成檢驗封緘,並於今日依地方政府調查之接種意願人數,先行配送部分劑量至57家接種點,同時訂於3月22日起,提供專責病房、負壓隔離病房或負責採檢之醫事人員接種。
台灣確診人數 統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北幼兒園爆發疫情,加上機師確診Delta病毒,讓民眾對防疫又漸漸緊張起來。以彰化來說,開放4000劑的高端疫苗是之前預約未打的針劑。彰化縣衛生局統計,3日開放未預約和未打過第一劑的民眾施打,只有125劑,但6日卻使用641劑。縣府表示,只要滿20歲的民眾,就可以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56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LAixWLcvw/hqdefault.jpg)
台灣確診人數 統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長榮航空爆發3名機師突破性感染,一名機師的兒子確診,外界預期桃園學生請防疫假人數將大增,桃園市教育局長林明裕則表示人數持續統計中,但上周請防疫假的學生人數低於千分之一,在六都裡算是非常少的。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36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xCZA0Zg8w/hqdefault.jpg)
台灣確診人數 統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美,根據路透社的統計,美國單日死亡人數超過1千例,相當於每小時就有42人死亡,而主要是發生在疫苗接種率低的部分地區。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也宣布,9月下旬開始追打第3劑疫苗。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68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7sJVHxYrH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