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調查資料公開】
海保署透過系統性監測,判別每隻白海豚個體上的特徵,例如背鰭之輪廓、缺刻、疤痕、色斑點,辨識出47隻白海豚個體,另有幼體5~8隻,並且發現三個主要社群,分別在大安溪口、台中港至彰濱工業區海域及麥寮至外傘頂洲海域活動。
🐬 詳見報導:https://e-info.org.tw/node/222720
*影片提供:海巡署
台灣白海豚特徵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上再生能源如何夠「綠」夠「藍」】
#權威期刊關心風機對白海豚的影響 #生態不分藍綠
綠能技術通常被認為對環境無害,使其生態成本被經常性低估,近日一篇登在CELL期刊(生醫界權威)上的論文(review)便透過文獻,檢視海洋再生能源設備(marine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簡稱MRED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特別是離岸風機與潮汐渦輪發電機。該論文也以台灣白海豚在內的不同個案說明,雖然MRED可以緩解氣候變遷,但不同物種與生態系統間的敏感性差異,需透過嚴格的 #個案評估(而非一視同仁),才能充分理解使用MRED的後果。
我們不能把「綠能」直接與「環保」劃上等號,這個概念很重要,因此本文象徵性使用一種顏色的符碼來評估再生能源:如果設施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愈良性,這種技術就愈「藍」,再生能源向來以「綠色」標示,可若要對環境友善,還需是一種「藍色能源」。以下是文章的重點摘要。
完整全文連結:https://reurl.cc/GkRbMD
▇離岸風場
離岸風場主要的生態問題來自風機在施工與運轉期間產生的噪音,因為海洋哺乳類幾乎所有的生命功能都依賴聲波執行,噪音會干擾牠們對音訊的判讀、屏蔽對獵物動向的掌握,使聽力受損或製造壓力反應。尤其因為風機的噪音屬於低頻,對於使用低頻訊號維生的生物如鬚鯨目(baleen whales)干擾最大。另外,離岸風場也會改變海底棲息環境,影響獵物群聚的規模與組成,對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鏈結構,產生連鎖效應。
▇潮汐發電
潮汐發電最大的問題是:最適合潮汐發電的水域,往往也是生物多樣性與豐度最高的生態熱區,部分是由於提供海洋哺乳類、魚類與鳥類大量養分的浮游生物或無脊椎動物的幼蟲,多會向透光帶集中,而潮汐能也是在這帶淺層水域所捕捉。有關海洋哺乳類是否會被發電機的渦輪葉片所傷,這部分的研究目前仍然很少,但除了物理碰撞,渦輪葉片製造的低頻噪音同樣可能干擾海洋哺乳類覓食,例如在蘇格蘭一個潮汐發電機附近做的研究發現,當地的港灣海豹(Phoca vitulina)會避開發電機,且使活動範圍距離聲源達500公尺之遠。
總而言之,MRED的生態評估不僅需檢視設備對海洋物種的直接影響(干擾判讀、損害聽力或撞擊風機),還需考量間接效應,如獵物群聚模式的改變對海洋哺乳類食物網絡的影響。
▇MRED在更大尺度下的影響:積累式影響(Cumulative Impacts)
MRED不會孤立進入海洋環境,而是代表人類足跡在海洋生態系統上的擴充,若與其他人類活動在海洋空間或生態上的重疊越多,積累或「增效(不同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其產生的效果大於各成分效果的總合)」作用就愈大。例如相比亞洲,歐洲的風機規模已大幅改造海洋生態系統,且使其承受生態壓力,若再補充風機,不能只獨立評估新風機本身的影響。
因捕魚和發展風場帶來的「增效作用」很常見,例如興建風機的過程可能會迫使魚群進入風場範圍外的捕魚區,使捕獲更容易;同理,MRED設施基部的人造礁,容易吸引魚群等海洋生物的群聚,並引來海洋哺乳類,在無漁業活動限制下會使漁民獲利。在這兩種狀況裡,因空間重疊造成魚類被捕獲、或海洋哺乳類被漁網纏住的風險都會增加;相反的,如果風場半徑範圍內禁止捕魚,風機則可成為避難所,使海洋生物免受捕魚和漁具的傷害。
▇相對規模:小型群體與大型裝置
對於一些生態敏感物種,如那些數量不多且只能在受限的棲地活動者,MRED的影響有可能會放大,特別是已因其他因素而減少的物種,例如風機的低頻噪音可將之逐出對其覓食有利的棲地,而使物種數目下降,如果物種失去的棲地相對於該物種的分佈比例很大,這種影響就特別令人擔心。對本文作者來說,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棲息於台灣西海岸窄小的長條水域、又很接近人口與工業密集區的白海豚了,台灣計劃中的大型風場主要位於中西部沿海的淺水區,與台灣唯一的原生海洋哺乳類—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空間完全重疊,尤其白海豚的群體數太小(小於75隻且逐年下降,在IUCN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使大裝置對小群體的效應特別明顯。
離岸風場對白海豚的可能直接影響包括:(I)施工階段造成的活動干擾。(II)被臨時或永久逐出部分區域。(III)額外的棲地損失。(IV)被船隻撞擊的機率增加(因施工和維修船隻的進出)。(V)聽力受損。(VI)感受的壓力升高。
▇實現更藍色的綠能
如果透過審慎評估,MRED與海洋生物可以共存。實際上,風場或其他MRED可能會對某些海洋物種有益。例如MRED的建置,使攜帶大量噪音與其他形式汙染源的船運必須避開風機,也就避開海岸線附近的海洋生物棲息地。MRED還可作為拖網的障礙,減少海洋生物纏網的風險。
但若海洋生物要從MRED中獲得生態上的淨利益,須引進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工具,考慮人類活動、地理特徵和區域物種在不同開發地點下的不同組合,幾乎可以確定評估需要採個案處理,因此,個別的環境評估與整體的緩解計劃之間的整合,非常關鍵,如此一來,再生能源才不只是綠色,還是藍色。
⊙延伸閱讀:之前提過的荷蘭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 ,看看荷蘭人怎麼做 https://reurl.cc/nVj5Qn
台灣白海豚特徵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上再生能源如何夠「綠」夠「藍」】
#權威期刊關心風機對白海豚的影響 #生態不分藍綠
綠能技術通常被認為對環境無害,使其生態成本被經常性低估,近日一篇登在CELL期刊(生醫界權威)上的論文(review)便透過文獻,檢視海洋再生能源設備(marine renewable energy devices)—簡稱MRED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特別是離岸風機與潮汐渦輪發電機。該論文也以台灣白海豚在內的不同個案說明,雖然MRED可以緩解氣候變遷,但不同物種與生態系統間的敏感性差異,需透過嚴格的 #個案評估(而非一視同仁),才能充分理解使用MRED的後果。
我們不能把「綠能」直接與「環保」劃上等號,這個概念很重要,因此本文象徵性使用一種顏色的符碼來評估再生能源:如果設施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愈良性,這種技術就愈「藍」,再生能源向來以「綠色」標示,可若要對環境友善,還需是一種「藍色能源」。以下是文章的重點摘要。
完整全文連結:https://reurl.cc/GkRbMD
▇離岸風場
離岸風場主要的生態問題來自風機在施工與運轉期間產生的噪音,因為海洋哺乳類幾乎所有的生命功能都依賴聲波執行,噪音會干擾牠們對音訊的判讀、屏蔽對獵物動向的掌握,使聽力受損或製造壓力反應。尤其因為風機的噪音屬於低頻,對於使用低頻訊號維生的生物如鬚鯨目(baleen whales)干擾最大。另外,離岸風場也會改變海底棲息環境,影響獵物群聚的規模與組成,對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鏈結構,產生連鎖效應。
▇潮汐發電
潮汐發電最大的問題是:最適合潮汐發電的水域,往往也是生物多樣性與豐度最高的生態熱區,部分是由於提供海洋哺乳類、魚類與鳥類大量養分的浮游生物或無脊椎動物的幼蟲,多會向透光帶集中,而潮汐能也是在這帶淺層水域所捕捉。有關海洋哺乳類是否會被發電機的渦輪葉片所傷,這部分的研究目前仍然很少,但除了物理碰撞,渦輪葉片製造的低頻噪音同樣可能干擾海洋哺乳類覓食,例如在蘇格蘭一個潮汐發電機附近做的研究發現,當地的港灣海豹(Phoca vitulina)會避開發電機,且使活動範圍距離聲源達500公尺之遠。
總而言之,MRED的生態評估不僅需檢視設備對海洋物種的直接影響(干擾判讀、損害聽力或撞擊風機),還需考量間接效應,如獵物群聚模式的改變對海洋哺乳類食物網絡的影響。
▇MRED在更大尺度下的影響:積累式影響(Cumulative Impacts)
MRED不會孤立進入海洋環境,而是代表人類足跡在海洋生態系統上的擴充,若與其他人類活動在海洋空間或生態上的重疊越多,積累或「增效(不同成分間的相互作用,其產生的效果大於各成分效果的總合)」作用就愈大。例如相比亞洲,歐洲的風機規模已大幅改造海洋生態系統,且使其承受生態壓力,若再補充風機,不能只獨立評估新風機本身的影響。
因捕魚和發展風場帶來的「增效作用」很常見,例如興建風機的過程可能會迫使魚群進入風場範圍外的捕魚區,使捕獲更容易;同理,MRED設施基部的人造礁,容易吸引魚群等海洋生物的群聚,並引來海洋哺乳類,在無漁業活動限制下會使漁民獲利。在這兩種狀況裡,因空間重疊造成魚類被捕獲、或海洋哺乳類被漁網纏住的風險都會增加;相反的,如果風場半徑範圍內禁止捕魚,風機則可成為避難所,使海洋生物免受捕魚和漁具的傷害。
▇相對規模:小型群體與大型裝置
對於一些生態敏感物種,如那些數量不多且只能在受限的棲地活動者,MRED的影響有可能會放大,特別是已因其他因素而減少的物種,例如風機的低頻噪音可將之逐出對其覓食有利的棲地,而使物種數目下降,如果物種失去的棲地相對於該物種的分佈比例很大,這種影響就特別令人擔心。對本文作者來說,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棲息於台灣西海岸窄小的長條水域、又很接近人口與工業密集區的白海豚了,台灣計劃中的大型風場主要位於中西部沿海的淺水區,與台灣唯一的原生海洋哺乳類—台灣白海豚的生存空間完全重疊,尤其白海豚的群體數太小(小於75隻且逐年下降,在IUCN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使大裝置對小群體的效應特別明顯。
離岸風場對白海豚的可能直接影響包括:(I)施工階段造成的活動干擾。(II)被臨時或永久逐出部分區域。(III)額外的棲地損失。(IV)被船隻撞擊的機率增加(因施工和維修船隻的進出)。(V)聽力受損。(VI)感受的壓力升高。
▇實現更藍色的綠能
如果透過審慎評估,MRED與海洋生物可以共存。實際上,風場或其他MRED可能會對某些海洋物種有益。例如MRED的建置,使攜帶大量噪音與其他形式汙染源的船運必須避開風機,也就避開海岸線附近的海洋生物棲息地。MRED還可作為拖網的障礙,減少海洋生物纏網的風險。
但若海洋生物要從MRED中獲得生態上的淨利益,須引進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管理工具,考慮人類活動、地理特徵和區域物種在不同開發地點下的不同組合,幾乎可以確定評估需要採個案處理,因此,個別的環境評估與整體的緩解計劃之間的整合,非常關鍵,如此一來,再生能源才不只是綠色,還是藍色。
⊙延伸閱讀:之前提過的荷蘭的離岸風機生態計畫(Offshore Wind Energy Ecological Program) ,看看荷蘭人怎麼做 https://reurl.cc/nVj5Qn
台灣白海豚特徵 在 萌獸學院- 【動物大集合】萌獸學院開課啦!中華白海豚大揭 ...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白海豚在台灣又被稱作媽祖魚喔! 大家對於中華白海豚的印象,除了外型可愛以外,還有哪些呢? 今天就讓萌獸學院來告訴你,中華白海豚所有的特徵! 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