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7年(1968年)的台灣,各項建設突飛猛進,不僅是亞洲最堅強的反共保壘,也是亞洲最安定富足的地方,正朝著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邁進。這段由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在民國58年(1969年)出版的《今日台灣》影片,介紹當時台灣的重要政策與建設,以及社會進步的景況,其內容共包括14個單元如下:
(1)推行九年國教
民國56年(1967年)6月27日,蔣總統召示加速推行9年國民教育,於1年內實施。台灣各縣市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來推行這項政策。在政府和民眾合力之下,各項工作進展迅速,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更到各地督導各項工作與巡視興建中的校舍。
新的國中校長和教師須要大量人才,台灣省政府展開審慎的儲備和訓練計畫。教師訓練特重實習和工藝等科目。新的教材也是經過很多專家的編纂研定,如期完成。
民國57年(1968年)9月9日,全省四百多所國民中學,同時舉行開學典禮,九年國教正式實施。第一屆的國中生依著學區的劃分免試分發,就讀附近的國民中學。
台灣省共新建了144所國民中學新校舍,甄選了208位國中新校長,訓練了兩千多位新教師。第1學期開設了一年級新生3,969班,容納新生21萬8千多人。
新制國民中學教學原則,是升學與就業並重。有職業訓練的課程和生活教育的科目,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為國民中學的特色。
台灣省政府也補助各縣市,興建國民小學教室,並推展電視教學,使小學生可在教室裏視聽兼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也加深學習的印象。
為了給發育中的孩子足夠的營養,國民小學特別供應營養午餐。
總統夫人宋美齡特別關切兒童福利,經常探望兒童的教育生活。可看到蔣夫人和華興育幼院童歡渡耶誔的畫面。
(2)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培養國民良好的品德和現代化生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特別倡導推行國民生活規範,台灣各地掀起一片熱潮,到處舉行國民生活示範觀摩表演。把這個運動從學校、社會、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使每一個國民的生活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3)交通建設
航空方面。國際機場(松山機場)每天都有各國的飛機起飛和降落。
鐡路方面。觀光號火車整潔舒適,深得中外旅客稱讚,每天客運量達45萬人次之多。為配合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台灣鐵路設施正在進行更新計畫,以適應日益增加的客貨運輸量。
公路橋樑方面。公路客運四通八達,每天客運量達250萬人左右。公路建設亦有良好的發展,宽廣的高級路面和橋樑在台灣各地不斷地興建,公路的營運量在民國57年(1968年)大幅增加到9億4千7百萬人,貨運量達26,342,000噸。馳名中外的東西橫貫公路,有很多新的建設,觀光旅客欣賞到壯麗風光。北段橫貫公路的完成,使台灣的公路建設再向前邁進一大步,南部橫貫公路也開工興建了。興建中的澎湖跨海大橋和中部大肚溪橋對日益擴張的工商業和不斷增加的交通流量將負起更大的使命。影片中可見華江大橋、長虹橋等畫面。
港務方面。為配合遠洋航業的發展和港口輪船的停泊,台灣的高雄港、基隆港等港口都在擴建中。台灣的各港口貨物吞吐量每天都在4萬噸以上。
(4)水利建設
廣建水庫。各型水庫已建有20多處,多數具有灌溉、防洪、發電、公共給水等多目標功能。後龍水庫和曾文水庫工在積極興建中。曾文水庫完成後,可灌溉農田85,464公頃,每年可增產糙米14萬公噸,砂糖7萬公噸,供水人口可達925,840人,發電能量平均每年可達2億5千6百多瓦特,將是台灣最大的一個水庫。已完成的水利灌溉系統密佈田間,適當供應著農業和工業用水需要。
(5)農業建設
農地重劃。是綜合性土地改革的一環,意義在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改良農業結構、結合水利及農業技術,配合農業金融與地政,以促進土地的高度經濟利用,達到減低成本,增加生產的目的。經過重劃以的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經過重劃以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了,原來畸零不整的農地都整齊畫一了,許多原來的旱地廢水溝廢路也都變成良田。
糧食增產。台灣今日的農業已邁入機械化和科學化,民國57年(1968年)生產總值高達新台幣477億4千多萬元。尤其是水稻的產量高達251萬公噸,刷新歷年的生產紀錄。
(6)海埔地開發和山坡地的開發
海埔地的開發。為了適應台灣工業發展和農業增產的需要而推行,開發極有成效,原來满佈泥沙的海灘,現在都成為有用之地,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積,也增添了沿海居民的財富。
山坡地的開發。原來一片片的荒山,也都開闢成一層層的良田,種植各種果類。在政府技術指導下,品種改良,生產增加,大大改善了山地居民的生活。現在台灣製造的農產品加工罐頭極為國際人士所歡迎,外銷數量極為可觀。
(7)漁業
發展漁業是近年省政施政重點。民國57年(1968年)的漁獲量高達50萬公噸,超過了美、法、西德、日本。遠洋漁船在政府貸款下,還在大量增加,近海漁業產量亦不斷地提高。
(8)畜牧業
畜牧是本省農村主要的副業,在台灣省政府有計劃的輔導下,發展快速。對家禽家畜的飼養和疾病防治都採用最新、最科學的方法。
(9)林業
政府為保護森林資源,涵蓄水土,不斷從事林相改良,績效卓著。最近台灣省政府計畫要擴大林地25,500公頃,預計將來林木成長,每公頃的集材量可以比目前增加4倍。同時可增加1萬3千人的就業機會。
(10)工業建設
開發工業區。在農工業的相輔相成下,各項經濟建設都有輝煌成果,台灣的經濟結構正快速走向工業化,新型的各種工廠像雨後春筍一座座地興建起來,也成立了新型態的加工出口區。可看到高雄加工出口區等畫面。
發展中的各項工業。介紹包括肥料工業(氮肥工廠)、機械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造船工業等發達的現況。
(11)社會福利
設立就業輔導機構,解決民眾失業問題。
廣建國民住宅和平民住宅。以長期低利貸款方式分配給低收入的國民購買,解決國民住的問題。
社區發展。在市郊和鄉間不斷地新建和改建社區,目前為止已完成3百多個社區的整建工作。國軍在整建社區工作亦出了極大的貢獻。社區整建特重環境衛生和家戶衛生,使居民生活舒適健康。
低利農民住宅貸款。政府進一步以最低利息貸款給小農蓋自用住宅,一幢幢堅固實用的住宅,不僅提高了農友的工作情緒,並帶農村一派新氣象。
建設離島及偏遠地區。政府為照顧及改善離島及偏遠地區居民的生活,在這些地區做各種建設,包括建漁港、國宅、水庫(大河水庫)、闢建風景觀光區等。
(12)衛生保健
公立醫院及衛生機構偏佈各地,經常為民眾服務,依時令實施各種疾病的預防,國民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70歲左右。
(13)政治建設
戶口普查。釐定國家經濟建設計畫、推行國民教育、施行國民衛生保健、和實施地方自治、人口資料非常重要。台灣的戶政工作是由基層做起,並定期舉行全面普查,保持人口統計數字的正確。
兵役。服兵役是國民的義務。凡役男經身體檢查合格、抽籤決定兵種,就到各訓練基地服兵役。
推行地方自治。台灣從民國39年(1950年)起實施地方自治,已辦理了多屆的各項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長的選舉。當選的代表們也都能為民喉舌,協助政府造福地方,樹立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14)結語
今天的台灣到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青春的活力,民生樂利社會繁榮,不但一天天接近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並且成為復國建國的基地和世界反共的前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阿軒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雙日雙橫長篇前導預告 台七線北部橫貫公路 台八線中部橫貫公路 雨戰慢活蘇花公路 GOPRO HERO8 9 2.7K 60FPS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TAIWAN #MT10 -- 如果喜歡影片歡迎訂閱及熱血贊助 https://reurl.cc/pDrvWZ 重車日常單元完整播放清單 http...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國57年(1968年)的台灣,各項建設突飛猛進,不僅是亞洲最堅強的反共保壘,也是亞洲最安定富足的地方,正朝著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邁進。這段由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在民國58年(1969年)出版的《今日台灣》影片,介紹當時台灣的重要政策與建設,以及社會進步的景況,其內容共包括14個單元如下:
(1)推行九年國教
民國56年(1967年)6月27日,蔣總統召示加速推行9年國民教育,於1年內實施。台灣各縣市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努力來推行這項政策。在政府和民眾合力之下,各項工作進展迅速,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更到各地督導各項工作與巡視興建中的校舍。
新的國中校長和教師須要大量人才,台灣省政府展開審慎的儲備和訓練計畫。教師訓練特重實習和工藝等科目。新的教材也是經過很多專家的編纂研定,如期完成。
民國57年(1968年)9月9日,全省四百多所國民中學,同時舉行開學典禮,九年國教正式實施。第一屆的國中生依著學區的劃分免試分發,就讀附近的國民中學。
台灣省共新建了144所國民中學新校舍,甄選了208位國中新校長,訓練了兩千多位新教師。第1學期開設了一年級新生3,969班,容納新生21萬8千多人。
新制國民中學教學原則,是升學與就業並重。有職業訓練的課程和生活教育的科目,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為國民中學的特色。
台灣省政府也補助各縣市,興建國民小學教室,並推展電視教學,使小學生可在教室裏視聽兼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也加深學習的印象。
為了給發育中的孩子足夠的營養,國民小學特別供應營養午餐。
總統夫人宋美齡特別關切兒童福利,經常探望兒童的教育生活。可看到蔣夫人和華興育幼院童歡渡耶誔的畫面。
(2)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培養國民良好的品德和現代化生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特別倡導推行國民生活規範,台灣各地掀起一片熱潮,到處舉行國民生活示範觀摩表演。把這個運動從學校、社會、深入到每一個家庭,使每一個國民的生活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
(3)交通建設
航空方面。國際機場(松山機場)每天都有各國的飛機起飛和降落。
鐡路方面。觀光號火車整潔舒適,深得中外旅客稱讚,每天客運量達45萬人次之多。為配合台灣經濟快速發展,台灣鐵路設施正在進行更新計畫,以適應日益增加的客貨運輸量。
公路橋樑方面。公路客運四通八達,每天客運量達250萬人左右。公路建設亦有良好的發展,宽廣的高級路面和橋樑在台灣各地不斷地興建,公路的營運量在民國57年(1968年)大幅增加到9億4千7百萬人,貨運量達26,342,000噸。馳名中外的東西橫貫公路,有很多新的建設,觀光旅客欣賞到壯麗風光。北段橫貫公路的完成,使台灣的公路建設再向前邁進一大步,南部橫貫公路也開工興建了。興建中的澎湖跨海大橋和中部大肚溪橋對日益擴張的工商業和不斷增加的交通流量將負起更大的使命。影片中可見華江大橋、長虹橋等畫面。
港務方面。為配合遠洋航業的發展和港口輪船的停泊,台灣的高雄港、基隆港等港口都在擴建中。台灣的各港口貨物吞吐量每天都在4萬噸以上。
(4)水利建設
廣建水庫。各型水庫已建有20多處,多數具有灌溉、防洪、發電、公共給水等多目標功能。後龍水庫和曾文水庫工在積極興建中。曾文水庫完成後,可灌溉農田85,464公頃,每年可增產糙米14萬公噸,砂糖7萬公噸,供水人口可達925,840人,發電能量平均每年可達2億5千6百多瓦特,將是台灣最大的一個水庫。已完成的水利灌溉系統密佈田間,適當供應著農業和工業用水需要。
(5)農業建設
農地重劃。是綜合性土地改革的一環,意義在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改良農業結構、結合水利及農業技術,配合農業金融與地政,以促進土地的高度經濟利用,達到減低成本,增加生產的目的。經過重劃以的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經過重劃以後的農地,原來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了,原來畸零不整的農地都整齊畫一了,許多原來的旱地廢水溝廢路也都變成良田。
糧食增產。台灣今日的農業已邁入機械化和科學化,民國57年(1968年)生產總值高達新台幣477億4千多萬元。尤其是水稻的產量高達251萬公噸,刷新歷年的生產紀錄。
(6)海埔地開發和山坡地的開發
海埔地的開發。為了適應台灣工業發展和農業增產的需要而推行,開發極有成效,原來满佈泥沙的海灘,現在都成為有用之地,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積,也增添了沿海居民的財富。
山坡地的開發。原來一片片的荒山,也都開闢成一層層的良田,種植各種果類。在政府技術指導下,品種改良,生產增加,大大改善了山地居民的生活。現在台灣製造的農產品加工罐頭極為國際人士所歡迎,外銷數量極為可觀。
(7)漁業
發展漁業是近年省政施政重點。民國57年(1968年)的漁獲量高達50萬公噸,超過了美、法、西德、日本。遠洋漁船在政府貸款下,還在大量增加,近海漁業產量亦不斷地提高。
(8)畜牧業
畜牧是本省農村主要的副業,在台灣省政府有計劃的輔導下,發展快速。對家禽家畜的飼養和疾病防治都採用最新、最科學的方法。
(9)林業
政府為保護森林資源,涵蓄水土,不斷從事林相改良,績效卓著。最近台灣省政府計畫要擴大林地25,500公頃,預計將來林木成長,每公頃的集材量可以比目前增加4倍。同時可增加1萬3千人的就業機會。
(10)工業建設
開發工業區。在農工業的相輔相成下,各項經濟建設都有輝煌成果,台灣的經濟結構正快速走向工業化,新型的各種工廠像雨後春筍一座座地興建起來,也成立了新型態的加工出口區。可看到高雄加工出口區等畫面。
發展中的各項工業。介紹包括肥料工業(氮肥工廠)、機械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造船工業等發達的現況。
(11)社會福利
設立就業輔導機構,解決民眾失業問題。
廣建國民住宅和平民住宅。以長期低利貸款方式分配給低收入的國民購買,解決國民住的問題。
社區發展。在市郊和鄉間不斷地新建和改建社區,目前為止已完成3百多個社區的整建工作。國軍在整建社區工作亦出了極大的貢獻。社區整建特重環境衛生和家戶衛生,使居民生活舒適健康。
低利農民住宅貸款。政府進一步以最低利息貸款給小農蓋自用住宅,一幢幢堅固實用的住宅,不僅提高了農友的工作情緒,並帶農村一派新氣象。
建設離島及偏遠地區。政府為照顧及改善離島及偏遠地區居民的生活,在這些地區做各種建設,包括建漁港、國宅、水庫(大河水庫)、闢建風景觀光區等。
(12)衛生保健
公立醫院及衛生機構偏佈各地,經常為民眾服務,依時令實施各種疾病的預防,國民的平均壽命也提高到70歲左右。
(13)政治建設
戶口普查。釐定國家經濟建設計畫、推行國民教育、施行國民衛生保健、和實施地方自治、人口資料非常重要。台灣的戶政工作是由基層做起,並定期舉行全面普查,保持人口統計數字的正確。
兵役。服兵役是國民的義務。凡役男經身體檢查合格、抽籤決定兵種,就到各訓練基地服兵役。
推行地方自治。台灣從民國39年(1950年)起實施地方自治,已辦理了多屆的各項民意代表及地方首長的選舉。當選的代表們也都能為民喉舌,協助政府造福地方,樹立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14)結語
今天的台灣到充滿了蓬勃的朝氣和青春的活力,民生樂利社會繁榮,不但一天天接近三民主義模範省的目標,並且成為復國建國的基地和世界反共的前哨。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影片紀錄了中部橫貫公路開工典禮及榮民開拓時的危險艱辛情景,總統蔣中正伉儷及各級官員均曾前往探視工程。影片分為四個單元:
一、1956年7月7日,橫貫公路開工典禮與開工紀念碑的揭幕和動土在太魯閣舉行。行政院院長俞鴻鈞與美國駐華大使藍欽一起為紀念碑揭幕,接著兩人各執鐵鏟動土,緊接著,一萬多位榮民工作人員開始投入工程。
二、拍攝榮民們在險峻峭壁上鑿石、炸山、搭橋,以及使用吊索橫渡山谷等艱辛的開路過程。
三、1957年11月12日,總統蔣中正偕夫人宋美齡巡視開路工程並聽取簡報,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陪同。
四、1958年2月7日,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視察施工中的橫貫公路,由退輔會主委蔣經國陪同。
台灣的中部橫貫公路歷史始於1914年,原為日治時期開鑿的理蕃道路,1935年完成埔里、霧社經合歡山,直達太魯閣、花蓮的道路,命名為「合歡越道路」(合歡越嶺道路),其中合歡埡口(大禹嶺)至太魯閣之路段即為目前中橫公路主線東段,霧社至合歡埡口(大禹嶺)之路段則為今台14甲線,中橫公路主線西段則大部分與「大甲溪警備道」路線重疊。
1955年6月底,中華民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親自率隊,探勘日人擬開闢之中線,原打算繼續開鑿此線,但因其地質不佳而作罷。
1956年6月中旬,蔣經國率隊自谷入山,由西向東,對北線作最後一次的勘驗,與臺灣省政府公路局總工程司兼橫貫公路工程總處總處長林則彬同行。
由臺灣省政府公路局成立的「橫貫公路工程總處」負責開路、規劃、建造、鋪路等工程事宜。
中部橫貫公路又名「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公路」或「中橫」,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與1966年通車的北橫公路和1972年通車的南橫公路,並列台灣三大橫貫公路。最初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的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擔任開發主力。
1956年7月7日,中部橫貫公路開工典禮分別在東西端一起舉行,由行政院長俞鴻鈞主持,負責兼代主委的蔣經國也應邀參與,該工程動員了一萬多位退伍的榮民。
中部橫貫公路在開工之後,由於颱風、地震等天候影響,曾發生多起意外。由於當時沒有精密先進的工程設備,開路工人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十字鎬與炸藥,因炸藥控制不當而受傷的工人不少,施工期間發生過不少死亡意外。經統計,因工程意外及天災而殉難者有212人,受傷者702人,平均每公里犧牲1人餘。
中部橫貫公路工程比預定時間提前半年竣工,耗時3年9個月又18天,工程經費約新台幣四億三千萬元。
1960年5月9日,中部橫貫公路正式通車,通車典禮由當時的副總統陳誠主持。
中部橫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合歡山,中間有隧道、河谷等開鑿,亦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省道台八線為此系統的主線,全長190.83公里,另有宜蘭、霧社兩條支線,公路編號分別為台七甲線(全長73.753公里)與台十四甲線(全長41.719公里),其中台八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在921大地震後長期封閉,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外地民眾開放。
背景音樂: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 by The U.S. Army Band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在 阿軒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雙日雙橫長篇前導預告
台七線北部橫貫公路
台八線中部橫貫公路
雨戰慢活蘇花公路
GOPRO HERO8 9 2.7K 60FPS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TAIWAN #MT10
--
如果喜歡影片歡迎訂閱及熱血贊助
https://reurl.cc/pDrvWZ
重車日常單元完整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K6dKWj
大夜騎士FB粉專歡迎追蹤
https://reurl.cc/zylDpp
---
蝦皮購買手機架傳送門https://reurl.cc/jd3ykp
手機架介紹及安裝方式
極致工藝航太鋁合金手機架 | 不想跟車友用大眾手機架選這款就對了!
https://youtu.be/42usDAUm_zo
進入以下連結購買新世代全景運動相機
INSTA360 ONE X就送超長隱形自拍桿
https://www.insta360.com/sal/one_x?in...
INSTA360 ONE X豪華套裝開箱影片
https://youtu.be/NBisx_iblFA
PAKELO派克龍10W40機油道路版超級香!!! | 100%義大利原裝進口
https://youtu.be/0A_xaWxOG0E
---
建議剛訂閱的朋友必看以下幾集
軒仔聊車經 | 為何我的10沒快排 | 這集一次大解惑完未來不再回答相關問題
https://youtu.be/BxV_mWnkR3A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跟和潤車貸專員約7-11對保 | 闇夜惡獸降臨倒數中
https://youtu.be/mTY3G6jwP6U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買重機跟賣重機能同天交換!? | 中古重機同日車換車流程
https://youtu.be/qy-HcjqnmEg
扭力大王YAMAHA MT-10開箱! | 總算圓了三年前的終極重車夢
https://youtu.be/YGMjyLfZCHQ
購買中古重車有哪些注意事項 | 建議一定要跟前車主約時間賞車
https://youtu.be/DptMbjqXau0
名店Z騎衝x大大輪車業 | 更換MT-10四缸火星塞及來令片
https://youtu.be/4NYG1tTcjP0
早鳥聊車經 | 騎了幾個月的MT-10心得及優缺點
https://youtu.be/EYSAMtIcqq0
台灣橫貫之美單元 在 中橫上線空拍紀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探訪新佳陽部落】久違了中橫看見梨山 之美單元 3| 2019.09.13 第2191集 ... 路斷20年⛰獨家直擊台8中橫便道現況❗️無法 橫貫 的中橫公路何時能重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