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Plague」在台灣被列為第一類傳染病,須在24小時內通報。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
你大概在歷史上有聽過這個病名吧?
沒錯,鼠疫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一種疾病」之一!
14世紀的那場瘟疫,奪走歐洲1/3的人口,死亡總數超過5000萬人!
因為死者的皮膚會呈現黑斑,所以被稱為「黑死病」!
但是,隨著衛生環境的改善與有效的抗生素(鼠疫是因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感染導致),已經不太可能有這種大規模的疫情了!
鼠疫桿菌存在囓齒類及其跳蚤,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依感染症狀可分成三類:淋巴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
1.「腺鼠疫」Bubonic plague: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碰觸感染的動物或病人傷口的膿液。引起鼠蹊部、腋下或頸部的淋巴腺發炎、紅腫、壓痛、甚至流膿,不治療的話,死亡率最高可達三分之二。
2.「 敗血性鼠疫」Septicemic plague:鼠疫桿菌經由血液感染全身,皮膚會出現血斑,發高燒,或臉部腫脹,最後全身長滿黑斑而死亡。
3.「 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腺鼠疫經血行蔓延至肺部造成肺炎(次發性肺鼠疫),或者直接吸入其他肺鼠疫病人的痰與飛沫而染病(原發性肺鼠疫),未經治療可能在1~6日內死亡,死亡率高達95%。
#提醒民眾_不必恐慌: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
1.「未經治療」才會有高致死率,抗生素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2. 避免在疫區被跳蚤叮咬,避免直接接觸病人具感染性的組織或分泌物。
3. 避免接觸及處理病死的老鼠屍體。
4. 不要暴露於肺鼠疫病人活動的地區。
治療:Streptomycin, Tetracycline, Chloramphenicol, Aminoglycosides, Fluoroquinolones 皆可(它就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GNB).
#疾管署公告:
北京市11/12公布2例「肺鼠疫」確診個案,為居住內蒙古之夫妻,其中丈夫10月下旬發燒及呼吸困難,妻子隨後出現相同症狀,皆曾於當地就醫治療,並搭乘救護車於11/3轉至北京朝陽醫院,其中1名病危。當局已採取隔離、接觸者調查等措施,並呼籲民眾避免前往疫區及接觸囓齒動物。中國今年迄今累計3例(1例死亡),上次嚴重疫情發生於2009年共12例(3例死亡)。
圖片來源: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4398099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的推薦目錄: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鼠疫Plague」在台灣被列為第一類傳染病,須在24小時內通報。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
你大概在歷史上有聽過這個病名吧?
沒錯,鼠疫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一種疾病」之一!
14世紀的那場瘟疫,奪走歐洲1/3的人口,死亡總數超過5000萬人!
因為死者的皮膚會呈現黑斑,所以被稱為「黑死病」!
但是,隨著衛生環境的改善與有效的抗生素(鼠疫是因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感染導致),已經不太可能有這種大規模的疫情了!
鼠疫桿菌存在囓齒類及其跳蚤,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依感染症狀可分成三類:淋巴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
1.「腺鼠疫」Bubonic plague: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碰觸感染的動物或病人傷口的膿液。引起鼠蹊部、腋下或頸部的淋巴腺發炎、紅腫、壓痛、甚至流膿,不治療的話,死亡率最高可達三分之二。
2.「 敗血性鼠疫」Septicemic plague:鼠疫桿菌經由血液感染全身,皮膚會出現血斑,發高燒,或臉部腫脹,最後全身長滿黑斑而死亡。
3.「 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腺鼠疫經血行蔓延至肺部造成肺炎(次發性肺鼠疫),或者直接吸入其他肺鼠疫病人的痰與飛沫而染病(原發性肺鼠疫),未經治療可能在1~6日內死亡,死亡率高達95%。
#提醒民眾_不必恐慌:
#台灣從1953年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病例
1.「未經治療」才會有高致死率,抗生素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2. 避免在疫區被跳蚤叮咬,避免直接接觸病人具感染性的組織或分泌物。
3. 避免接觸及處理病死的老鼠屍體。
4. 不要暴露於肺鼠疫病人活動的地區。
治療:Streptomycin, Tetracycline, Chloramphenicol, Aminoglycosides, Fluoroquinolones 皆可(它就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GNB).
#疾管署公告:
北京市11/12公布2例「肺鼠疫」確診個案,為居住內蒙古之夫妻,其中丈夫10月下旬發燒及呼吸困難,妻子隨後出現相同症狀,皆曾於當地就醫治療,並搭乘救護車於11/3轉至北京朝陽醫院,其中1名病危。當局已採取隔離、接觸者調查等措施,並呼籲民眾避免前往疫區及接觸囓齒動物。中國今年迄今累計3例(1例死亡),上次嚴重疫情發生於2009年共12例(3例死亡)。
圖片來源:
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3439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