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連假都在做什麼呢?
來分享一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所報導的最新研究:女性地位和國家治理的關係,相當有趣,值得一讀喔😄
----
#壓迫女性會造成國家不穩定和貧窮?!
#分享外國學者研究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兩篇相似的文章,一篇的標題為 #為什麼讓女性失望的國家會失敗,另一篇為 #壓迫女性的代價。
兩篇都是在談「父系社會」壓迫女性,對於國家整體不利,主要是對「減少社會衝突」、「維持政治穩定度」有不利影響。
他們引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Hudson、楊百翰大學Bowen與Nielse三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壓迫女性傷害的不會只有女性,男性也會受到波及。
三位學者提出了 #父系社會症候群(patrilinealsyndrome)的概念,症狀包含:
在財產權及家庭法中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女性過於早婚(童婚)、女性婚後與男方家族同住、一夫多妻制、結婚的聘禮制度、重男輕女、對女性的暴力,以及社會對這種暴力的態度。
這研究將176個國家以症狀的嚴重程度,打0-16分的分數。0代表無症狀,16代表病入膏肓。
例如:
澳洲、瑞士、瑞典皆為0分;
伊拉克、奈及利亞、葉門和塔利班奪權之前的阿富汗被評為15分;
南蘇丹則獲得最糟的16分。
他們估計,約有120個國家還是受到父系社會症候群不同程度的影響。
#父系社會症候群與脆弱國家指數
接著,學者們借用智庫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所做的2021年 #脆弱國家指數 (註)的數據,來探討該國家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程度,和脆弱國家指數之間的關聯性。
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
父系社會症候群和一個國家的劇烈動盪高度相關(比「收入」、「都市化程度」甚至是「世界銀行用來衡量良好政府治理的標準」都更相關)!
例如,脆弱國家指數中前20名最動盪的國家,#都有實行一夫多妻制。
這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實施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容易造成大量適婚年齡男性找不到配偶,進而導致社會問題。
研究證據也指出,家父長制和貧困息息相關。
因為傳統父系社會常為了聘金把年輕女孩「嫁掉」。
少女早婚極有可能造成學業中斷;假如她面對的是一個惡質的丈夫,也較難起身抵抗。
這些年輕女孩們,在艱困的情境下,也較難養育出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下一代。
台灣女性結婚平均年齡達30歲,我們恐怕很難想像,這世界上仍有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未滿18歲即步入婚姻;有二十分之一的少女,結婚年齡更是不到15歲。
#父系社會文化在全球衰退中
#性平上的進步仍需小心呵護
經濟學人文章指出,若從全球整體趨勢來看,父系社會文化正在式微中。
針對女嬰的選擇性墮胎已經大幅減少。過去性別比高度不均的國家,如南韓、喬治亞、突尼西亞,都已回復到正常水平。中國和印度的失衡情形也在趨緩中。
童婚的問題也受到正視。2000年以來,有超過50個國家將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
即使如此,近期 #塔利班在阿富汗、#美國德州心跳法案 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女性權益上的進步並非不會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相對穩定但父系社會症候群嚴重的國家,也可能存在較高的社會動盪風險。
——-
#台灣的父系社會文化也在衰退中
#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讀完後,回想台灣,台灣在各種國際性別平等指數上,一直名列前矛。
「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童婚、一夫多妻制等「症狀」已經很少見,民法對女性的不公平也大幅改善,雖然還是有結婚聘禮習俗、婚後夫家期待,以及性別暴力等問題。
做為立委,我在立法院已提出《跟蹤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私密影像條例、刑法權勢性侵相關條文、行政院組織法內閣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等法律提案。
上會期處理到一半的《跟蹤騷擾防治法》非常迫切,本會期ㄧ定要三讀通過💪,補上台灣性別暴力防治法治的重要一塊拼圖。
當然,法律是社會的共同道德底線,落實性別平等的文化,還是需要我們大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共同反思與努力😄
-----------------
註:脆弱國家指數由美國《外交政策》等每年根據政府的控制能力、人權、治安、經濟等12項指標,評估各國的不穩定程度。指數愈高,意味該國家的不穩定程度愈高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德州心跳法 #德州 #拜登 #女權 #保守派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
台灣墮胎法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美國雞飛狗跳的德州心跳法案
德州在近日內通過美國史上最保守的心跳法案,嚴格禁止婦女在懷孕六周後進行任何墮胎行為。美國最高法院在五十年前所通過的Roe vs. Wade給予婦女墮胎權利,過去任何反墮胎禁令幾乎都因為這法案被擋掉。德州這回山不轉路轉,不要求政府官員來執行法令,而是邀請全民當賞金獵人,只要舉報後被發現有墮胎行為,不但律師費全包,還額外給予美金$10,000元當犒賞。而且任何人都有權利監督,無論是隔壁鄰居還是計程車司機或是洗髮店老闆,全民通通皆可參加。這項法案在到達最高法院時,由保守派多數的最高法官直接已讀不回,說法案有點複雜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假裝沒看到,順利讓德州法案過關執行,引發全美一陣譁然。
德州心跳法案會引起如此大迴響不是沒有原因,美國人對醫療隱私萬分注重,不同於台灣國情一個人生病是一家人都集體參與的事情,美國則是非當事人都無法向前檯小姐醫師助理甚至是診所打掃阿姨來打探病情(題外話,這也是新冠疫情至今接觸者追蹤永遠無法在美國做起來的主要原因,只要有人因為隱私二字不願意坦承病情你就沒轍)。這條法案則明顯利用賞金來請全德州居民窺探墮胎者的意願和隱私進而舉報。但我認為讓這條法案危險的地方是日後的蝴蝶效應,全民吹哨運動不但可能讓其他州都跟進,更有可能用換湯不換藥的方式將任何有爭議性的法案都如此執行。這就好比加州決定全面禁槍或是全民打疫苗,只要舉報任何身邊有槍或沒打疫苗的人都能拿錢,槍枝氾濫和疫情問題或許能迅速在加州剷除,但我也相信保守派也一定會全面暴動,而且暴動時還一定會帶上槍。
當然自由派也不是吃素的,墮胎大戰再次被點燃。拜登總統譴責之餘,也在這週二祭出司法部控訴德州州政府,想要腰斬這條法案,目前還在程序當中。國會更是決定加緊推動表決「婦女健康法案」給予婦女無條件的墮胎權,希望藉由推動中央法案讓德州地方法案失效。最高法院下個月也將審理密西西比州將墮胎時間限制為15周以內(而非原先的24周)案件。這回最高法官可不能再次裝死矇混,是否會讓Roe Vs. Wade遭到推翻,全美國都在等著看。
這次保守派處理的方式難以讓人信服,同樣是站在反對墮胎的角度,我個人比較能理解教宗的詮釋:「墮胎是謀殺…一名三周的胎兒已經有了心跳、身體器官、和DNA,這是人命,而人命應當被尊重。教會不能改變立場,但是每一次當神職人員不以牧者的角度來面對問題時,他們已經為政治選邊站…當教會為了支持理念用非牧者心態就會淪為政治角力。身為牧者不該是去定罪別人,因為上帝對人的方式是親近、憐憫、和溫柔,整本聖經都是這樣紀載的。」
最後,德州沒想到的是,原本民調落後的加州州長,在全美因為墮胎案件民意沸騰之際,反倒成了他現成的競選口號:「別讓加州成為德州,」激起加州自由派的危機意識,害怕若選出保守派州長也會同樣被限制墮胎權,讓加州居民紛紛出來投票,最終州長大贏順利留任。我猜他在鏡頭背後一定想著自己到底是哪來的狗屎運,在德州心跳法案上撿了現成的大便宜。
換作是你會信服全民當打手的墮胎法案嗎?留言來告訴我吧!
PS…美國pro-life vs. pro-choice到底在吵啥我在另一篇文章心跳法案沒告訴你的事:bit.ly/3kj26vs 有更多討論,在這裡就不贅述。
#德州心跳法案 #美國保守派 #墮胎大戰重新點燃 #DrP看時事 #每週五準時上線 #圖片取自USNews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於部落格:bit.ly/2XqBKP6
台灣墮胎法案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2 EP17 - 史上首部歐台關係草案;拜登阿富汗終戰演說;美國社會最重大的爭議:禁墮胎的立法攻防
歐盟在9月1日通過了「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草案,即將針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建議歐盟開始評估對於台灣的雙邊投資協定影響,還有正名歐盟與台灣的辦事處名稱!這和美國國會的「台灣外交檢討法案」有什麼類似的地方呢?
這週的podcast我們也討論到上週美國東部嚴重的颶風侵襲,以及德州通過禁止墮胎的「心跳法案」,討論在美國最為重大的爭論議題之一:墮胎權的攻防(pro-choice vs pro-life)。
最後,我們還是想和聽眾繼續討論美國在8月30日從阿富汗的撤離,是如何結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戰爭,還有拜登隔日發表的「終戰演說」。美國未來還會再「幫人重建國家文化」嗎?還是傾向會更有策略性的短期任務?美國的下一個重點會是什麼呢?
這週我們也邀請到了國關專家魯斯濱來繼續討論阿富汗人民的看法,還有其它專家對撤軍不同的看法。大家記得收聽喔~
.
各平台收聽的傳送門👇🏼👇🏼
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台灣墮胎法案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德州心跳法 #德州 #拜登 #女權 #保守派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 來賓:
嚴震生(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許秀雯(伴侶盟創會理事長與執業律師)
00:00 有心跳視作有生命!德州保守派促成心跳法
11:23 羅訴韋德案,生命權和選擇權的對立更激化
14:54 心跳法後…醫院關門,跨州就診、求助密醫成常態
22:46 回到台灣:心跳法公投遭駁回,人權進展不進則退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台灣墮胎法案 在 The World TOD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根廷 參議院日前以38票贊成、29票反對,通過 #墮胎法案,這條立法之路走了整整13年終於開花結果。以 #天主教 為主的阿根廷,是怎麼突破保守勢力及教會的層層圍堵闖關成功呢?
《TODAY 看世界》每日精選國際話題,帶你秒懂世界大事!
↳ 看所有報導 https://lin.ee/7MAbPS0
馬上訂閱 LINE TODAY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隨時掌握!
↳ 訂閱起來 https://lin.ee/19eXmdD
台灣墮胎法案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之前聊到美國兩大黨派的對中政策到底有什麼不同,那麼對這兩個候選人來說,台灣又是怎樣的存在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川普與拜登,到底是哪一個候選人真的才是對台灣有利的總統。
從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政策來看,就可以看出他很多的善意,比如說他很積極的推動五大惠台法案,有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灣保證法、台北法案。基本上就是用法律來規定,美國應該要更積極的與台灣交流、穩定的對台軍售,還有積極的協助台灣進入國際舞台。有人形容川普是自從台美斷交之後,甚至是二戰以來對台灣最友好的美國總統。
而對台灣人來說,拜登的問題就是他的立場很模糊,不像川普反中反的這麼徹底。民主黨從歐巴馬時期就是走這個路線,大家一起全球化,一起來跟中國賺錢吧。咦中國不想要我們提台灣啊?那就不要一直提囉。這感覺就是對中國完全硬不起來啊。雖然有人說最近拜登也很常提到台灣,他的策略不一定會跟歐巴馬一樣吧?在蔡英文連任成功的時候他還有在推特上祝賀,這算是有對台灣政府的合法性表態吧?但是他這個說不定就只是看反中有票,所以放放話來試試水溫。只是放話誰都會啊,還是要看他的行為啦。妳看拜登的家人跟很多中資企業關係都很好,這樣是要怎麼相信他不會被中國影響施政啊?
不過我覺得這不能只看他一個人的動向耶,應該還是要回頭來看整個民主黨,還有美國人民現在對中國跟對台灣的策略。美國現在的反中情緒跟之前比高多了,剛剛你講的很多法案都是兩黨一起通過的,又不是通通都是川普跟共和黨的功勞,而且你看他們民主黨都直接把”一中政策”從黨綱刪掉了,這個算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吧? 這樣講好了,拜登現在又沒有多少友台抗中的實績,相較之下川普就已經有很多成績了,他關注台灣的程度這麼高,又真的很討厭中國。當然會覺得選川普比較有安全感啊。
所以最簡單的總結就是,對台灣來說,川普連任是幾乎可以肯定對台灣比較好。那如果是拜登當選,就不一定了對不對。這樣對嗎?不對,事實上我覺得選川普也不一定絕對比較好啦。因為我覺得如果要真的對中國做出有意義的抗衡,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也沒有用。最有效的是要國際上夠多的國家聯合起來一起制裁。但是川普的政策很不適合達到這個目的啊。
川普現在的政策,比如說一直從各個國際組織抽身,又對移民不友善。基本上就是在推動美國回到以前的孤立主義。不跟人家交流,也不管人家的事情。你不讓外國影響你,那你就也很難去影響外國啊。這樣對台灣結交友邦哪有什麼幫助?而且這些國際組織、國際外交的主導權,現在哪有別的民主國家有那個屁股可以接下這些位置?美國一旦退出所產生的權力真空,不就是中國最想要接手的嗎?這樣一來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就會變更小嗎?
還有我覺得,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讓我真的沒有辦法支持川普。一言以蔽之就是川普幾乎是站在所有所謂進步價值的對立面。不管是少數民族、移民、性別弱勢,女權、墮胎權等等的,他完全就是反進步派的代表啊。這樣是要我怎麼支持他?
或許會有人反駁,所以妳願意為了這些議題而無視我們的國家安全嗎?這種時候我就很想反問,所以為了國家安全犧牲這些弱勢族群就是可以的嗎?為什麼講到中國,這些問題突然就變得都不重要?我們跟中國的差別不就是對人權不能妥協嗎?
拜登的對中政策現在看起來也不會突然一上任就急轉彎。一邊是”絕對”對台灣友善,但是其他毫無可取之處,一邊是只有”可能”會對台灣友善,但是致力於推動跟中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價值觀。這樣我是要怎麼選前面那個?而且我是覺得啦,像川普現在這樣一直把台灣拿出來講,當然是因為拿這個打中國真的會痛。但是對我們來說就也是被迫推上最前線,必須要跟著一起叫陣啊。像台灣這樣在強權夾縫中生存的國家,高調不一定是好事啦。
雖然台灣是一定會被拿來當棋子的啦。如果「因為中國會痛,所以我拿台灣來打中國」叫做當棋子,那「因為中國想要,所以我拿台灣來換外交利益」也是當棋子啊?重點是我們到底是一顆被吃掉也不可惜的爛棋,還是要人家拿十顆來換才划算的好棋。
而且我覺得齁,台灣人很容易不小心就用"喔你親中那就代表你會賣台"的二分法來判斷人或是用"共和黨就是抗中、民主黨就是親中"來分類,用這樣的脈絡來討論外交政策或是外國候選人都太直線了,重要的是要能夠維持理性態度來討論議題,而不是一看到親中抗中就容不下任何不同的聲音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