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式簽署嘉義縣新創基地創業築夢 #創業來嘉 #貸夢起飛 合作備忘錄,感謝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 與 #財團法人信用保證基金 為我們帶來完整的創業資源,吸引更多有想法、有創意、有衝勁的年輕人能夠來嘉義做頭家!
簽署的內容為:縣府承諾積極協助在地青年與中小企業達成貸款需求、台灣中小企銀承諾承貸申請從簡,從速,從優、信保基金承諾貸款額度最高兩百萬元
新啟動的新創基地將提供 #業師諮詢 、#創業輔導 、#新創課程 、#媒合交流 、#創櫃輔導 、#創業加速 、#貸款申請
除了新創基地正式啟動以外,還有大埔美科學園區、馬稠後工業園區、民雄中科院航太園區、水上南靖工業園區,嘉義的光榮發展將會是未來可以預見近景。
台灣企銀青年創業貸款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桃園SBIR成果發表會51家廠商創新亮眼 8年締造94億元產值
桃市府(今)11日辦理「108年度桃園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創新服務、食品生技、金屬機械、民生化工、電子資通五大領域的年度的研發成果,市府也將相關研發成果編輯成冊,讓桃園市民能瞭解在地企業的創新產品。
桃園在地企業有9成以上為中小企業,市府自101年度起配合中央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鼓勵中小企業創新研發,每案最高補助100萬元,共同提案更可達200萬元,8年累計投入超過2億6700萬元經費,計373家中小企業獲得補助,這些計畫執行完成後,取得114件發明專利及209件新式樣專利,產出1千項特色商品,促進就業1,449人數,並為桃園帶來超過94億元產值效益,經濟效益宏大。
今年因疫情影響,造成嚴重經濟衝擊,同時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結構、企業的經營模式,凸顯了數位應用的重要性,數位化轉型已不再是口號,而是企業到政府都需要具體落實的目標,為提升企業對智慧化的認知,由專家學者及業界先進組成產業智慧化輔導團進行訪視,協助企業導入智慧化、自動化。109年度SBIR也針對受疫情影響而發生營運困難之中小企業加分5%,以協助中小企業度難關,本次共有48家申請廠商提出受疫情影響之相關證明,其中有26家獲得補助。此外,市府也與台銀、台灣企銀、彰銀及合庫等4家金融機構提供創業青年及中小企業低利率貸款,自103年辦理迄今通過率超過5成,累積放貸255案,金額逾3億3千萬元。
成果展當天由鄭市長親自頒發獎狀表揚各領域表現優異的廠商,如研發超高速氣靜壓主軸的玟締科技,完成PCB機械鑽孔加工關鍵零組件國產化,減少對進口品的依賴,對於市場成本降低有著卓越的幫助;德意生物科技選用台灣在地農產品進行釀造水果氣泡酒,能有效解決在地農產過剩的問題,推廣至國外也同時增加台灣農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曝光度;傳貴聯合天邑攜手異業商業聯盟,透過生物保鮮技術,產生優質發酵豆渣取代部分飼料,建構具體可行的豆渣綠循環之供應鏈商業模式,開創巨量豆渣之綠色循環經濟的商機;中立新能源擁有多年電池研發製造之實務經驗,運用創新思維規劃、設計鉛酸電池負極添加兩種不同結構的碳材試驗,為160年歷史的鉛酸電池注入全新的研發能量;智能品光機電開發超微型雷射測距模組,主軸為空間與材積測量工具的智慧化、行動化與微小化,能嵌入於客戶端的任何行動裝置上使用,且不需要搭配雙鏡頭或是結構光等等昂貴的技術,促進產業升級;依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蘊藏龐大銀髮商機,立園生技聯合金園排骨系統工程師人才,一起為銀髮族開發適合銀髮族群使用之APP,形成銀髮族照護由下而上的營運創新,豐富桃園市銀髮族的生活品質,真正達到樂齡生活的目標;紫莉有限公司打造「孕」育幸福的莊園,紫莉將母嬰產業的資源整合,形成一個以「孕」為主題的商業生態圈,不同產業共同合作經營,以群聚模式提升市場競爭力,也為營造家庭、夫妻永遠的幸福和諧,出一份微薄之力。
經濟發展局表示,辦理地方型SBIR迄今已邁入第9個年頭,總補助經費從原開辦時的3千萬元提高到4千萬元,近年來申請技術補助件數每年度均達百件,顯見中小企業對於升級轉型殷切的需求,將持續透過政府資金挹注,分擔早期研發風險,藉以鼓勵企業勇於嘗試創新,為中小企業奠定良好的研發根基,提升桃園產業競爭力。
台灣企銀青年創業貸款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選了,然後呢?看蔡英文下一個4年的科技、能源與新創政策..... (01/13/2020 BusinessNext數位時代)
蔡英文以破紀錄的817萬票連任成為台灣第15屆總統,不過在選舉的激情過後,仍必須好好檢視政策,畢竟這攸關於台灣下一個四年的走向與願景。
(陳君毅 報導)台灣第15任總統選舉,蔡英文與賴清德以得票率57.13%、817萬票贏過韓國瑜、張善政的38.61%得票率、552萬票。
蔡英文總統贏得了下一個四年,不過更重要的是,將帶來怎麼樣的四年?特別是在財經與科技政策方面,攸關台灣於世界的競爭力。《數位時代》特別整理了蔡英文於科技、能源與新創部分的政策,讓讀者能夠一窺台灣未來的模樣。大致上培育人才、打進國際供應鏈、提供補助與修正不合時宜的法規為發展重點。
科技政策:數位發展部會與太空產業
一、數位發展部會
行政院2016年啟動了「數位國家·創新經濟」(DIGI+)方案,建構有利於數位創新的基礎環境,並跨部會推出AI、資安、5G行動方案等施政。而台灣也在世界經濟論壇(WEF)2019年發表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與德國、美國、瑞士並列為世界4大「超級創新國」。
下一階段,政府將繼續以「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的成果為基石推動5G、AI、資安等應用,而除了基礎建設之外,跨部會的整合、法規的調整是重點發展目標:
1. 加速整備數位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如5G網路基礎建設。
2. 掌握下世代突破性的數位科技技術,如先進衛星通訊技術、前瞻資安科技等。
3. 推動數位服務商業化及建置普及應用的環境,如AI的跨域創新應用趨勢與商機: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等。
4. 優化數位市場管理及建立合理競爭秩序。
5. 運用開放資料強化智慧政府的治理能量,並開放民間多元應用,創造資料經濟。
6. 建立國際級的資安研發與防護量能。
二、、接軌國際切入航空與太空產業
目標是結合半導體、資通電子供應鏈及精密機械產業等優勢, 以及利用相對中國更具信賴的能量,讓台灣在航空、太空與新世代衛星服務領域成為國際重視的國家 ,並於2030年前成為全球航空與衛星產業的零組件、次系統或相關服務的重要聚落。
具體規劃方向分為航空、太空兩個部分,培育人才、打入國際供應鏈是共同的重點:
航空領域
1.推動技術及材料研發:從產業既有基礎項目(機體結構、發動機)延伸至航空電子以滿足產業界A-Team需求(由漢翔等228家公司組成);配合國際趨勢及國內材料業者能量,加速複合材料研發及其生產製造,推動複合材料之加工機具國產化。
2.推動供應鏈整合:鼓勵業者聯合接單,投入開發軍民用飛機系統、模組、自有品牌等高值化產品,提升產業技術及附加價值。
3.整合軍民購機資源:整合軍機國機國造、民間航空公司新機採購等資源,擴大與美歐日本等國航太業者之合作;並整合國內業者共同爭取進入國際製造原廠供應鏈。
太空領域
1.促進產業商機與國際合作:尋求1-2家主要太空業者的國際策略夥伴,於太空任務、衛星發射等領域進行長期合作,以形成供應鏈關係。
2.建立太空等級產品驗證平台:與國際夥伴共同盤點臺灣檢測驗證實驗室資源,接軌國際認證制度。
3.開發衛星關鍵技術:完備我國自製太空等級機械元件與太空等級電子元件之能力,並發展低軌衛星通訊服務整合與客製化防救災通訊技術。
4.培育科研人才:啟動無重力科學研究並發展相關產業應用技術,開發通訊/科學酬載前瞻關鍵技術,長期培養相關研發人才,以奠基太空產業發展實力。
綠能政策: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
2025年目標是綠能佔比20%, 更具體來說必須確保2025年太陽光電達20GW、風力發電達6.9GW 。主要政策可以分為太陽光電、離岸風電、智慧電網、儲能與科技研發,並打造綠電供應鏈與健全的交易市場。以下針對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重要的項目說明:
一、太陽光電
目前太陽光電主要來自「屋頂型」光電所貢獻,「地面型」因為土地整合不易、饋線取得困難,以及各界對於土地利用認知不同,所以進展緩慢。
1.全民參與:上修屋頂型光電目標從3GW到6GW,屋頂型光電較無饋線容量不足問題,讓更多家戶、工廠可以參與光電設置,不僅可以帶來發電收入回饋,還能達到屋頂隔熱、防漏功能。
2.共生發電:全力推動地面型光電與既有土地使用方式結合。例如「農電共生」,在透光率60%規範下,不僅可讓農民維持農作用途,亦可增加發電收入;利用發電收入帶來之誘因,吸引農民開發不利耕作地及休耕農地,以提高糧食自主率。「風雨球場」則是將學校球場搭棚,不僅可以設置光電,還能遮蔽風雨,達到雙贏。
二、離岸風電
目前離岸風電進展順利,但因政策目標只到2025年,廠商投資信心略顯不足,必須建構長期市場,深化投資意願、降低攤提成本,提升出口競爭力。
1. 提出區塊開發政策:提出下一個十年10GW的目標,讓台灣到2035年有累計15.7GW的市場,達到永續經營的經濟規模,並以一年釋出1GW的方式,來顧及產銷秩序。
2. 建立本土產業鏈:離岸風電相關設備大且重,未來市場趨勢為就近供應,過去三年已經吸引有經驗的外商帶來資金跟技術,讓國產化政策具備雛形。臺灣應透過充足的市場規模,讓外商跟本土產業鏈深化合作,並透過金融支援體系,打入國際綠能產業鏈,以進軍亞洲風電市場。
三、打造綠電供應鏈、健全綠電交易市場
國際終端產品大廠(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不斷調高綠電使用目標,並要求合作廠商跟進,臺灣必須趁早響應,方能確保國際競爭力。
1. 供給面:短期,允許過去由台電收購之民間綠電可解約,以優先供應目前立刻有需求之廠商,如:台積電。中期,釋出台電自建綠能案場所產之綠電,讓市場供給更為充分。長期,大量發展價格具競爭力的綠電,讓綠電供應鏈所需充分無虞。
2. 交易面:成立「綠電憑證交易中心」,讓無法透過直轉供購得綠電之廠商或民眾,亦可透過此交易平台,取得國際認可的純綠電,來滿足來自終端客戶、企業社會責任、環境義務的要求。
三、新創政策:鼓勵青年創業、提供更簡便的貸款
在蔡英文的競選官網「2020台灣要贏」中並沒有特別針對新創所提出的政見,但可以從過去的成果與投資青年的政策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TTA(「青年科技創新創業基地)自2018年成立以來,陸續有多間加速器進駐、培育167個新創團隊、協助團隊募資達9.7億元。此外,蔡政府除優惠貸款鼓勵中小企業投入創新,也提供「鳳凰小額貸款」幫助女性創業。
而在未來投資青年的政策中,包含了推動青年創業:
1. 投資青年創業:國發基金未來4年匡列100億,投資青年創業,投資最高可達2,000萬元,提供300萬元以下貸款綠色通道(簡便審議)。
2. 融資(貸款)青年創業:提供青年貸款600億,成立青年創業貸款部門專案,指定專責銀行(如中小企銀等),針對新創、微創、文創、農創等提供融資協助。一站式服務並簡化貸款程序:單一窗口諮詢;100萬以下小額青創貸款,以表格申請取代計劃書,7天撥款,保證成數最高100%,前5年政府補助1.67%利息。
3. 青創基地:設立在地青創基地(加速器),提供媒合市場、資金、技術、訓練等服務,並結合國際知名公司Facebook、Amazon、Google等設立電商行銷課程。
(責任編輯:蕭閔)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bnext.com.tw/art…/56256/presidential-tech-poli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