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並非一毛不拔,
什麼都不花的拼命存錢,
而是更有規劃的分配自己手上的可支配所得,
用金錢打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讓自己的生存滿意度可以提升,
讓活著的過程可以開心一點,
累積許多美好的人生體驗,
而不是到老有很多錢,
生活卻沒什麼值得回憶到精彩故事!
我覺得這才是財務規劃真正想要實踐的目標。
不光是變有錢,而是用錢過好自己想過的生活...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两岸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可支配所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個人可支配所得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所得歷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所得歷年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疫情衝擊台北家庭可支配所得1年僅增500元 - 首都客運時刻表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新聞] 中國各省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17萬 - PTT 熱門文章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收支】城鄉差距南北差距|台灣各縣市平均每戶每年可支配 ... 的評價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怵目驚心的少子高齡化社會
國發會日前公布了2020年至2070年的人口推估報告,這是兩年一次的人口推估,帶大家看看幾個怵目驚心的數據:
1⃣ 目前台灣人口2357萬人,在2070年只剩下約1600萬人。
2⃣ 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到了2070年,老年人口幾乎是現在的兩倍(378萬人增加至658萬人)。
3⃣ 2070年的出生人口將從2020年的16.4萬人降至8萬人,而學齡前(0至5歲)人口只剩下53萬,連現在117萬人的一半都不到。
4⃣ 2070年的工作年齡(15~64)人口數將從2020年的1683萬降至783萬,工作年齡人口佔比也將於2070年降至49.5%,依賴人口(老人、小孩)超過總人口數的一半,平均一個工作人口,要撫養超過一個幼童或年長者。
總人口持續下滑,高齡化趨勢不變,勞動人口、出生人口急遽下滑。這四個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產生劇烈的變化,解決少子化問題刻不容緩。
然而,面對嚴峻的情勢,行政院2017年4月成立的少子化專案辦公室,在運作一個月後就胎死腹中,以跨部會研商的方式提出相關計畫。
現行的「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提出了幾個應對方針:
1⃣ 擴大公共托育和教保的服務量。該計畫預計在2022年提供學齡前(0到5歲)公共托育服務量,也就是0到2歲的公設民營、兒童社區公共托育(1.75萬),以及2到5歲的公幼招收名額(22.9萬),合計約24.6萬個名額。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2022年台灣的學齡前人口為110.8萬,24.6萬的公托名額,僅占約五分之一。
2⃣ 改善托育人員和教保人員的薪資,目標分別為28000和29000。儘管這樣的薪資已經少的可憐,但是打開人力銀行一查,私立機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月薪可能只有25000。這樣的薪資水準,要如何吸引人才投入幼教行列?
3⃣ 擴大補助對象。根據衛福部2014年的委外研究「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粗估每月家長負擔費用的平均數約 15,095元。
「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指出,為了讓家長的負擔費用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10%-15%(約8,000至12,000),提出擁有2歲以下子女之家長,得依家庭所得分級申請育兒津貼,每月2,500至5,000不等,第三胎以後每個月加發1,000元。
而2至5歲的幼教補助,就看你運氣有沒有好到可以進入服務量約五分之一的公共托育,不然就得走向準公共化私幼或是更加昂貴的私幼。
然而,準公共化的政策,從施行至今爭議不斷,不僅都會區幼兒園興趣缺缺,巧立名目變相加收費用也在所多有。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就公佈了針對家長使用準公托(幼)服務現況的調查,發現部分參與準公托/幼的父母,一個月仍要負擔超過政府公告的收費上限一萬元。並沒有大幅降低父母的負擔。
看完「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這樣子的政策力道,會讓你想生小孩嗎?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怵目驚心的少子高齡化社會
國發會日前公布了2020年至2070年的人口推估報告,這是兩年一次的人口推估,帶大家看看幾個怵目驚心的數據:
1⃣ 目前台灣人口2357萬人,在2070年只剩下約1600萬人。
2⃣ 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到了2070年,老年人口幾乎是現在的兩倍(378萬人增加至658萬人)。
3⃣ 2070年的出生人口將從2020年的16.4萬人降至8萬人,而學齡前(0至5歲)人口只剩下53萬,連現在117萬人的一半都不到。
4⃣ 2070年的工作年齡(15~64)人口數將從2020年的1683萬降至783萬,工作年齡人口佔比也將於2070年降至49.5%,依賴人口(老人、小孩)超過總人口數的一半,平均一個工作人口,要撫養超過一個幼童或年長者。
總人口持續下滑,高齡化趨勢不變,勞動人口、出生人口急遽下滑。這四個數字顯示,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產生劇烈的變化,解決少子化問題刻不容緩。
然而,面對嚴峻的情勢,行政院2017年4月成立的少子化專案辦公室,在運作一個月後就胎死腹中,以跨部會研商的方式提出相關計畫。
現行的「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提出了幾個應對方針:
1⃣ 擴大公共托育和教保的服務量。該計畫預計在2022年提供學齡前(0到5歲)公共托育服務量,也就是0到2歲的公設民營、兒童社區公共托育(1.75萬),以及2到5歲的公幼招收名額(22.9萬),合計約24.6萬個名額。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2022年台灣的學齡前人口為110.8萬,24.6萬的公托名額,僅占約五分之一。
2⃣ 改善托育人員和教保人員的薪資,目標分別為28000和29000。儘管這樣的薪資已經少的可憐,但是打開人力銀行一查,私立機構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月薪可能只有25000。這樣的薪資水準,要如何吸引人才投入幼教行列?
3⃣ 擴大補助對象。根據衛福部2014年的委外研究「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粗估每月家長負擔費用的平均數約 15,095元。
「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指出,為了讓家長的負擔費用控制在家庭可支配所得10%-15%(約8,000至12,000),提出擁有2歲以下子女之家長,得依家庭所得分級申請育兒津貼,每月2,500至5,000不等,第三胎以後每個月加發1,000元。
而2至5歲的幼教補助,就看你運氣有沒有好到可以進入服務量約五分之一的公共托育,不然就得走向準公共化私幼或是更加昂貴的私幼。
然而,準公共化的政策,從施行至今爭議不斷,不僅都會區幼兒園興趣缺缺,巧立名目變相加收費用也在所多有。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就公佈了針對家長使用準公托(幼)服務現況的調查,發現部分參與準公托/幼的父母,一個月仍要負擔超過政府公告的收費上限一萬元。並沒有大幅降低父母的負擔。
看完「我國少子化對策計畫」,這樣子的政策力道,會讓你想生小孩嗎?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2021平均年薪65.6萬元!你「拉高」或「拉低」平均值? - 遠見雜誌、台灣家庭收入-分布 ... ... <看更多>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2021平均年薪65.6萬元!你「拉高」或「拉低」平均值? - 遠見雜誌、台灣家庭收入-分布 ... ... <看更多>
台灣人均可支配所得 在 两岸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较(可支配所得)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按照1:4.35的人民币与台币汇率计算台湾可支配收入约:8.5万人民币, ... 中位数2.9975万人民币大陆人均GDP约1.25万美元台湾人均GDP约3万美元我查询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