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娟 #幸福號列車】
週五下午一點,【#幸福號列車】選書顧問、詩人 #孫梓評 推薦閱讀三本新書,為今天的主題下了「幸福的反面」。
孫梓評:「去過幸福的反面,才能更清楚看到幸福的模樣。」跟著列車長張曼娟一起進入閱讀的世界。
今日書單:
《吃佛》https://pse.is/3l8c4c
《火口的二人》https://pse.is/3eatb3
《俗女日常》https://pse.is/3mgftq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 FM98.1
官網 > www.news98.com.tw
蘋果APP下載 >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 https://goo.gl/8NA4vB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台大孫中文 在 台灣賦格 Taiwan Fugu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我回應朱立倫的文章底下,有一群識字率顯然不高的同學,一直跳針「二二八、白色恐怖也死了很多外省人」。
對呀,沒錯啊,怎麼了嗎?
所以死了很多外省人,國民黨就不爛了嗎?你的意思是外省人命賤死好?
要講外省人的故事,沒問題。我就外省後裔,我也很樂意聊聊,戰後初期有些怎樣的外省人被國民黨迫害。
比如說,台大中文系系主任許壽裳。他是受陳儀邀請,來台灣任職的學者,同時也是魯迅的好友。他跟當時許多歧視本省人的外省人不同,許壽裳一直都公平對待本省人,深知受過日治時期教育的台灣學者實力非凡,不會隨便斥之為「奴化」。他任職台大中文系,甚至以自己系主任的職位為擔保,為本省學者楊雲萍爭取教授職位。
很棒對不對?這樣的學者,簡直是省籍融合的典範。
1948年,許壽裳因為與魯迅等左派文人關係密切,被國民黨暗殺。許壽裳臉頰和脖子中了四刀,喉嚨幾乎全被砍斷。
比如說,版畫家黃榮燦。他來台灣任職,還在台北開了個人畫展。來台期間,黃榮燦與本省的文化人接觸,折服於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學養。其後,他遇到了二二八事件,非常同情台灣人的遭遇,於是創作了描繪二二八的名作〈恐怖的檢查〉(就是本文附圖)。除此之外,黃榮燦教過的學生包含了後來的大師楊英風,也資助過台灣舞蹈家蔡瑞月,並且也被原住民文化吸引,很早就開始研究蘭嶼、綠島。
很棒對不對?這樣的藝術家,也是省籍友好的典範。
1952年,他因為白色恐怖案件被逮捕,同年槍決於馬場町。
或者我們也可以聊聊歌雷。他是外省作家,但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有感於省籍裂痕越來越大,於是創辦了「橋」副刊。取名為「橋」的意思,就是希望可以建立外省人和本省人溝通的橋樑,一起思考如何共同生活。歌雷知道本省籍作家主要以日文寫作,無法在粗暴的語言政策下暢所欲言,更設計了非常貼心的辦法——本省人可以用日文寫好文章,然後編輯會找人翻譯成中文,在「橋」副刊發表。同時,他還辦了多次茶會,讓雙方能有空間交流。在這塊版面上,本省作家楊逵、葉石濤、吳濁流、楊雲萍、王白淵等人;外省作家駱駝英、陳大禹、孫達人、雷石榆等人,都能一起交流討論台灣文學的未來。他們之間常常意見不合,甚至爆發論戰,但他們至少都能在「橋」上溝通意見;本省作家明白外省作家建設中國文學的願望,外省作家也漸漸明白本省作家在日治時期的文學奮鬥。
很棒對不對?真正是放下成見,為文學的未來打拼。
1949年,「四六事件」爆發,歌雷被牽連入獄,經過親戚多方營救才勉強救回,從此在文壇消聲匿跡。參與「橋」副刊的多名本外省作家,或者坐牢、或者被驅逐離開台灣,或者根本被殺。
既然提到了陳大禹,我們也可以聊聊這外省劇作家。陳大禹在戰後來台,與一群朋友組建了「實驗小劇團」。這個劇團從成立之初,就分成「國語組」與「台語組」,希望能夠更貼近台灣民眾,促進本外省交流。而在1947年年底,也就是二二八事件爆發的同一年,陳大禹希望能夠反省這個事件,於是寫了《香蕉香》這齣戲,在中山堂上演。上演當天中山堂爆滿,但演著演著,台下本省與外省的觀眾情緒逐漸沸騰,雙方最後打了起來,戲也演不下去了⋯⋯但無論如何,在那敏感的一年,陳大禹等戲劇人還是頂著政治壓力,編導演出了這樣的戲劇。
很棒對不對?用戲劇來思考族群問題,而且連語言問題、文化問題都照顧到了。
1949年,「四六事件」爆發後,陳大禹感覺到國民黨要大清算了,於是先行潛逃回到中國。此後不但再也沒有回到台灣,也沒有在戲劇界有什麼表現了。
國民黨是不是迫害了很多外省人?是。
但你有發現嗎,國民黨迫害的,有非常多是「同情台灣人、願意平等對待台灣人」的外省人。能溝通講理的外省人,常常一不小心就死了,就被關了,就被趕出台灣了。而整天喊「奴化」的,歧視本省人的,則可以繼續做大官發大財,享盡文藝界的資源。
你要台灣人怎麼想?
我自己就是外省後裔,我多希望活躍在檯面的我族前輩,是這些死了的被關的被驅逐的,真正有同理心也有判斷力的外省人。
看到這裡,如果有認真去google這些名字的國民黨人,大概又會跳腳:你說的這些人,又一堆共產黨啊!他們本來就該死!你是不是又同情共產黨啊你說!
如果你得意洋洋,覺得這樣就抓到小辮子,那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你,你又錯了。
重點不是「我是不是我又同情共產黨」,重點是:
「為什麼當時會同情台灣人的,以左派人士居多?」
你們國民黨在幹嘛?
國民黨在台灣殺人越貨,左派人士在台灣修補族群裂痕,你覺得台灣人要怎麼選擇?
回到最初的省籍問題,我其實一直不能明白,每次我講國民黨過去殺了多少人,就會有人跳出來說「國民黨也有殺外省人啊」,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國民黨支持者。
欸,「國民黨也有殺外省人」,能合理推出的結論應該是「所以外省人也恨國民黨」,而不是「本省人不准恨國民黨,你們要跟我一起愛國民黨」吧?
所以你覺得國民黨殺外省人是一件好棒棒,值得支持的歷史功績?
站在外省人立場,仔細想想:國民黨不就是那個把你騙到台灣,騙你會帶你回家,殺你關你,最後為了自己的種族優越感而不願意對台灣人誠心道歉,害你在台灣社會處境尷尬的政黨?
從歷史的罪業來看,本省人去恨國民黨,是天經地義;外省人去愛國民黨,則根本是認賊作父。醒醒吧,不要再去當國民黨的肉盾了。
---
網頁好讀版:
https://chuckchu.com.tw/article/199
台大孫中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下雜誌獨家直擊》台灣地小人稠的痛點,為何被比爾蓋茲、貝佐斯投資的公司看上?(05/05/2021 天下雜誌)
在台灣談再生能源,「地熱」也許不會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選項。但兩年前開始,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力,卻吸引到比爾蓋茲創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瑞典團隊,進到花蓮鑽探地熱潛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內投資高達數百億美元。《天下》團隊獨家直擊,台灣的零碳電力潛力,究竟有多大?
文:劉光瑩
車行至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轉進一條小路,一座30米高、貌似鑽油平台的探勘井映入眼簾,台大地質系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地質師們,正聚精會神盯著鑽井作業,緩緩轉動的鑽頭,發出低沉的嗡嗡聲。
這座地熱井探勘,已進行了幾個月。目前深度大約700公尺,工作團隊希望在六月要鑽到至少1200公尺深,看取熱狀況是否理想。如果一切順利,地熱電廠最快明年初能商轉。
萬榮鄉鄰近瑞穗溫泉區,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但卻沒有著名的山海勝景或農特產品。
儘管如此,這兒的地下卻蘊藏著寶藏,更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投資的基金,在台灣目前唯一相中的投資地,帶領台灣邁出穩定零碳能源的關鍵一步。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蓋茲提到他所投資的地熱開發公司Baseload Capital,在亞洲目前只有兩個開發據點,一個在日本,第二個就是台灣。
2019年成立的倍速羅得台灣分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目前還很低調,但背後的投資者,卻大有來頭。
比爾蓋茲創立基金投資的公司,看上台灣地熱發展
倍速羅得瑞典總公司也在2019年獲得「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1250萬美元投資。而這筆基金背後,是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玆(Bill Gates)、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等人,專門在全球投資低碳能源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必須提出每年幫全球減碳1%,也就是5億噸碳的路徑。
今年二月,跨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也宣佈投資Baseload Capital 25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億多。
這更是BEV投資的公司中,在台灣落地的第一樁投資項目。
倍速羅得台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天德(Van Hoang),說著一口流利國語、華人臉孔,但其實他的背景非常多元:父母是來自澳門的客家人,在瑞典長大,曾在台灣工作5年,上海、香港工作十幾年。
「我的中文是看電視學來的,」黃天德笑說。他2002年到交大讀了一年MBA,花了三個月學會中文對話,後來還成了台灣女婿。
四月中,《天下》採訪團隊跟著黃天德視察工地,他把兩手圈在一起比出一個圓:原來地熱井的直徑,不過跟一個十寸的比薩餅差不多大。
這口井也很有歷史。他說,瑞典的執行長當初在全台幾乎泡遍了所有溫泉飯店,之所以選中紅葉村來鑽探,一來是因為這口井位於私人土地上,土地使用單純,地主也曾為探勘溫泉鑽過井,二來就是根據地質熱源圖,指出這塊地有潛力。
為何相信地熱?「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目前最被低估的低碳能源,」執行長海林(Alexander Helling)在越洋受訪時說。
說來可惜,台灣在地熱上起步並不晚,卻曾長年停滯。目前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所有國家中,唯獨只有台灣沒有商業規模的地熱發電。
同樣位於亞洲的多火山地帶,菲律賓與印尼的地熱發電都已超過GW等級。台電曾於八〇年代在宜蘭清水建立全台第一座、全球第14座地熱發電廠,卻在1993年後停止運轉,直到2016年才重新招標,由台汽電與將捷集團合資的宜元公司得標,預計今年將商轉。
地小人稠的痛點,竟成了台灣發展地熱的優勢
儘管如此,倍速羅得為何認為地熱適合台灣?
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技術絕不落人後,唯獨只有一點,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地小人稠。也因此難以如同澳洲或美國,發展大片太陽光電場或是陸上風場。
而佔地面積小,剛好是地熱的強項。黃天德解釋,紅葉村的地熱電廠預定範圍僅2000平方公尺,預計可放16個瑞典地熱設備公司科萊蒙(Climeon)的地熱發電模組,每個裝置容量150KW,總共2.4MW,這將會是倍速羅得在冰島電廠規模的兩倍。
由於不受天候與時間影響的基載電力,倍速羅得數據指出,以同樣時間內發電5MW計算,地熱發電只需270坪土地,只比一座網球場大一點,是太陽能所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一、更是風力發電的千分之一。
他們相信,地熱持續發電、不需要大片土地的特性,能夠解決台灣最大的痛點。
而地熱發電的技術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只取熱,不耗水」。
這兩公尺立方的模組,運用的是低溫地熱(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發電技術。黃天德指出,過去主流地熱發電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水溫至少要160度以上,才能達到商業等級效率。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科萊蒙的ORC模組,水溫只要在80度以上,就可以達到同等發電效率。
倍速羅得在日本的一座地熱發電設備,用的甚至是既有地熱機組已發電過一次的熱水,在兩次熱交換後溫度降至70度左右,溫泉水還能再回到飯店裡讓遊客泡湯,或是供暖給社區。
熱交換的特性,即是只取溫泉熱,而不耗溫泉水。進水經過熱交換推動發電機後,又會透過管子注回到地底下繼續加熱循環使用,從頭到尾水都在管線內流動,不跟外界接觸,也沒有空污或水污的疑慮。
村民從反彈抗議,到期盼帶來改變契機
不過,倍速羅得一開始在台灣也遭遇不少挑戰。
去年夏天,他們在紅葉村的鑽探工作開始不久,因為施工期間發出噪音,遭到村民拉白布條抗議,黃天德後來親自跟居民一個個敲門溝通,甚至親上火線,上原住民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與反對的村民面對面解釋工程細節,也在社區多次召開說明會。
如今,紅葉村村長以及萬榮鄉鄉代表,不只對地熱技術如數家珍,甚至還滿心期待未來地熱開發後,能夠帶來就業與觀光機會。
「我前陣子剛去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希望我們未來能有同樣發展,」60多歲的萬榮鄉代表嚴秋谷,出生就住在紅葉村,看到清水地熱以特殊自然景觀,搭配煮蛋、泡腳等溫泉觀光,假日吸引遊人絡繹不絕,近期還有湯屋即將開幕,讓他心生嚮往。
「大家都知道台東有個紅葉少棒,但都不知道花蓮萬榮也有紅葉村,希望地熱可以給我們紅葉一個機會,」他說。
而這個壯年人多半出外打零工的萬榮鄉,的確渴求發展的機會。衛福部統計,在花蓮縣各鄉鎮中,萬榮鄉低收入戶佔比高達9.45%,是花蓮縣13個鄉鎮當中最高,10個居民中,就將近有一個人的收入在貧窮線下。
「這幾年真的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紅葉村長呂明堅說,原來山胡椒植株可以活6年以上,現在很多都到第3年就死了,以前冬天還可以看到山頭有雪,現在都沒有。」
呂明堅廣泛攝取新聞資訊,看到減碳和綠能是世界的趨勢,也希望紅葉能扮演要角。
對於村民一開始的反彈,呂明堅認為,是因為大家對地熱發電相對陌生。大家最擔心的不外乎是:水可能會被抽光、鑽探可能會導致山崩地裂,但在一次次的說明會之後,村民已經大都理解地熱發電原理。他也強調,等鑽探階段結束,到要設立電廠的開發階段,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溝通。
台灣地熱開發法規、業管單位,有待整合
此外,台灣在地熱發電的法規也有不少挑戰要克服。
過去在台灣的地熱鑽探,都是由工研院、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支持。花蓮紅葉村,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外商公司在台灣鑽探地熱。
「我們到每個單位去申請,他們都說:你們是第一個來問的!」黃天德說。
黃天德說,在地熱發電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冰島、紐西蘭,都有政府單一窗口專門處理地熱發電,幫開發業者做橫向溝通。
他說,台灣因為沒有《地熱法》,開採地熱同時牽涉《溫泉法》與《礦業法》,但業管單位有交通部又有經濟部,業者得自己摸索流程,許多時間都花在溝通與試錯,他希望政府未來能有專法處理地熱發電,才有更多開發商敢投入。
來自瑞典的倍速羅得,已經在冰島、美國與紐西蘭落腳,在亞洲的投資,目前除了日本之外,就是台灣。黃天德指出,未來不排除進軍印尼與菲律賓,但台灣還是目前經營重心。
如今紅葉村的鑽探還在進行,不論最後「開獎」結果如何,全球首富投資的企業落腳花蓮,對於提高台灣零碳能源供給,都是關鍵一步。(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的台灣地熱開發最新進展實況,請參見天下雜誌722期系列報導:
獨家專訪》比爾蓋茲零碳推手,為何看上花蓮?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8
比爾蓋茲幫台灣減碳!直擊花蓮紅葉村,台灣零碳未來的關鍵一步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7
比風、太陽能更穩定的電就在腳底!從宜蘭出發,台灣重回地熱行列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46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79
♡
台大孫中文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國文課 #廢除必修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4「志祺七七的商業合作方案」廣告段落
02:25 大學國文都在上些什麼?
04:21 國文課轉型?
05:41 什麼是共同必修?
06:31 國文課應該當必修嗎?
07:57 我們的觀點:國文課該教什麼?
09:48 我們的觀點-必修要有充分理由
10:52 提問
11:17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偶陣雨
|腳本:偶陣雨、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大學國文改通識-FAQ】-臺大學生會NTUSA臉書粉專:https://bit.ly/3AtPiYd
→劉柏正觀點:取消大學國文必修的道理何在?-風傳媒:https://bit.ly/3ArtA73
→台大學生會提案廢除國文必修改為通識失敗,你如何看大學國文教育之必要?-端傳媒 Initium Media:https://bit.ly/3jFhxfL
→學生提「廢國文必修」未通過 台大設「免修門檻」估800人合資格-ETtoday新聞雲:https://bit.ly/37KTWF7
【 延伸閱讀 】
→釋字第380號解釋:https://bit.ly/3fQpe1z
→大學國文通識化課程規劃與 教材取向之商榷反思-孫貴珠:https://bit.ly/3ixFKFl
→台大學生會提案廢除「大一國文必修」,背後仍是「寫作課 vs. 文學課」之爭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xyiFH6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D7Pv2S5r_g/hqdefault.jpg)
台大孫中文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7️⃣個 點解你必須要睇 在Disney + 音樂舞台劇 《漢密爾頓 Hamilton》的理由 】
P1 #舞台製作編 https://youtu.be/e1sZsuWoEmg
P2 #故事音樂編 https://youtu.be/r_tkvswhr_s
? Hamilton | 預告 | Disn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CKfXpAGHc
1 ) Disney+ 平台黑馬,為 Disney Plus 帶來新用戶App下載 達51萬次,比平均下載水平高47% ,#點播平台大戰
2 ) 奧巴馬加持、 政治正確: 以黑人演員出演美國白人開國元勛 、 橫掃東尼獎 11個主要獎項、#獨立建國
3) 超配合 Musical theater與 影視制作 ,舞台、燈光、聲樂、演出、拍攝 完美配合
4) 美國建國抗掙史Hamilton人物傳記 由 天才孤兒、戰爭英雄、開國元勛、首個財政部長、開創兩黨政治局面、美國首個因為性醜聞而落台的官員到最後47歲是在一場決鬥中身亡。過山車般的傳奇人生(如果華文地區,只有 “ #鐵拳無新孫中山” 與 “穿林北腿蔣中正” 可以比並 ...誤?...)
5) 以Hip-Hop 及Rap 去 演繹美國開國元勛歷史故事!歌曲終極 #洗腦
6 ) 屬識的面孔: Lin-Manuel Miranda (His Dark Materials) Daveed Diggs(Snowpiercer), Jonathan Groff (Mindhunter,Frozen)
7) 最~~~~~重要:九叔、午膳、阿腸 及 Ricky #超強力推薦! @煲劇廢噏Literal Nothing @美劇癮
精選歌曲推薦
⚫ 〈Alexander Hamilton〉
https://youtu.be/VhinPd5RRJw
Alexander Hamilton作為開場曲,用了此曲講述Alexander Hamilton的生平故事,貌似為整個音樂劇的內容簡介。後段曲目為此歌的內容再詳細說明, 整個音樂劇每段劇情都與此曲扣連, 曲中歌詞What's you name man?「Alexander Hamilton」的旋律入耳, 更成為全劇主角唱到「Alexander Hamilton」的特定旋律。
⚫ 〈You'll Be Back〉
You'll Be Ba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FN-aqPJH8
King George 三首歌都令人眼前一亮,節奏清晰而不失乏味,加上 Jonathan Groff嗓音夠響亮有力,令歌曲充滿朝氣,俏皮編曲配上冷酷歌詞,如You’ii be back "I will kill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to remind you of my love”,趣味十足。
King George 三首歌節奏明輕快,旋律易記上口,整體編曲、唱法令人聯想起英國歌手Mika,同樣曲風歡樂。 〈Tiny Lov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VOp7mqjP8
⚫〈Satisfied 〉
https://youtu.be/InupuylYdcY
在Eliza 與Hamilton的婚禮上,姊姊Angelica以祝酒起始,再,時空倒轉,講述當日舞會上讓出Hamilton與妹妹 的心事,在Renée Elise Goldsberry本劇最強唱功加持下既哀且美亦又心痛。
該曲對故事的變奏作用令人想起 Les Misérables 中的 'On my 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Ola4fbRFM
⚫Helpless
https://youtu.be/6frd_dHxPRs
Schuyler姊妹 Eliza對Hamilton一見鍾情, 輕快而優美!
⚫Non-stop
https://youtu.be/DPgE7PNzXag
在獨立之後,Hamilton跟Aaron Burr一樣成為律師,並被提名為紐約代表,Hamilton每天像是沒有明天一樣的拼命寫作議政,直至登上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寶座。
⚫Say no to this
https://youtu.be/7sB8ITujc3w
獨留紐約公幹的Hamilton被陌生女子Maria 登門求助,漢米爾頓擋不住誘惑但隨即被她的老公勒索了,曲風輕快底死是下半場的驚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1sZsuWoEmg/hqdefault.jpg)
台大孫中文 在 美劇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7️⃣個 點解你必須要睇 在Disney + 音樂舞台劇 《漢密爾頓 Hamilton》的理由 】
P1 #舞台製作編 https://youtu.be/e1sZsuWoEmg
P2 #故事音樂編 https://youtu.be/r_tkvswhr_s
? Hamilton | 預告 | Disn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CKfXpAGHc
1 ) Disney+ 平台黑馬,為 Disney Plus 帶來新用戶App下載 達51萬次,比平均下載水平高47% ,#點播平台大戰
2 ) 奧巴馬加持、 政治正確: 以黑人演員出演美國白人開國元勛 、 橫掃東尼獎 11個主要獎項、#獨立建國
3) 超配合 Musical theater與 影視制作 ,舞台、燈光、聲樂、演出、拍攝 完美配合
4) 美國建國抗掙史Hamilton人物傳記 由 天才孤兒、戰爭英雄、開國元勛、首個財政部長、開創兩黨政治局面、美國首個因為性醜聞而落台的官員到最後47歲是在一場決鬥中身亡。過山車般的傳奇人生(如果華文地區,只有 “ #鐵拳無新孫中山” 與 “穿林北腿蔣中正” 可以比並 ...誤?...)
5) 以Hip-Hop 及Rap 去 演繹美國開國元勛歷史故事!歌曲終極 #洗腦
6 ) 屬識的面孔: Lin-Manuel Miranda (His Dark Materials) Daveed Diggs(Snowpiercer), Jonathan Groff (Mindhunter,Frozen)
7) 最~~~~~重要:九叔、午膳、阿腸 及 Ricky #超強力推薦! @煲劇廢噏Literal Nothing @美劇癮
精選歌曲推薦
⚫ 〈Alexander Hamilton〉
https://youtu.be/VhinPd5RRJw
Alexander Hamilton作為開場曲,用了此曲講述Alexander Hamilton的生平故事,貌似為整個音樂劇的內容簡介。後段曲目為此歌的內容再詳細說明, 整個音樂劇每段劇情都與此曲扣連, 曲中歌詞What's you name man?「Alexander Hamilton」的旋律入耳, 更成為全劇主角唱到「Alexander Hamilton」的特定旋律。
⚫ 〈You'll Be Back〉
You'll Be Bac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FN-aqPJH8
King George 三首歌都令人眼前一亮,節奏清晰而不失乏味,加上 Jonathan Groff嗓音夠響亮有力,令歌曲充滿朝氣,俏皮編曲配上冷酷歌詞,如You’ii be back "I will kill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to remind you of my love”,趣味十足。
King George 三首歌節奏明輕快,旋律易記上口,整體編曲、唱法令人聯想起英國歌手Mika,同樣曲風歡樂。 〈Tiny Love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mVOp7mqjP8
⚫〈Satisfied 〉
https://youtu.be/InupuylYdcY
在Eliza 與Hamilton的婚禮上,姊姊Angelica以祝酒起始,再,時空倒轉,講述當日舞會上讓出Hamilton與妹妹 的心事,在Renée Elise Goldsberry本劇最強唱功加持下既哀且美亦又心痛。
該曲對故事的變奏作用令人想起 Les Misérables 中的 'On my 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Ola4fbRFM
⚫Helpless
https://youtu.be/6frd_dHxPRs
Schuyler姊妹 Eliza對Hamilton一見鍾情, 輕快而優美!
⚫Non-stop
https://youtu.be/DPgE7PNzXag
在獨立之後,Hamilton跟Aaron Burr一樣成為律師,並被提名為紐約代表,Hamilton每天像是沒有明天一樣的拼命寫作議政,直至登上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寶座。
⚫Say no to this
https://youtu.be/7sB8ITujc3w
獨留紐約公幹的Hamilton被陌生女子Maria 登門求助,漢米爾頓擋不住誘惑但隨即被她的老公勒索了,曲風輕快底死是下半場的驚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_tkvswhr_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