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六日 上午會勘 】
曾文溪又有台南母親河之稱,孕育無數農作物、漁產,更撐起無數家庭的生計。今日清華與相關單位於青草崙曾文溪堤防兩側道路辦理會勘,積極爭取道路修補以及重鋪。
由於堤防內產業道路年久失修,龜裂破洞、低側積水等,影響農漁民用路安全之外,更容易產生交通意外。再者,堤防外道路是周圍民眾通行的幹道之一,也因年久未經重新刨鋪,車流量大且經常有重車行駛,使得地面品質受損。
清華要求相關單位應盡快執行路面改善,讓農漁民以及周圍民眾都能有一條安全、安心的道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7的網紅陳亭妃陳怡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寮堤防岸死亡路段遭里民戲稱為台南地府通道 位於台南市海寮堤防岸(西港區往安南區方向)有一死亡路段,該處前後無照明路燈,防汛道路又常有大車疾駛,因堤岸引道突出於路面近一半,導致道路驟然限縮,加上自斜坡而下原就難以減速,夜晚昏暗時常來不及煞車,因此衍生為危險路口,經常發生嚴重車禍。據統計近年已至少奪...
台南 河 堤 道路 在 林美燕 南區·安平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燕工作日誌 ▍110.8.4 第3屆第5次定期會大會總質詢自由發言
#改善南鯤鯓河堤雜草叢生環境 #提升社區品質
南區鯤鯓除了鄰近海景外,具有宗教文化歷史背景與教育意義,聚落巷弄中古井,還可以同時看到台灣好幾個時期的建築風貌,濃厚的人情味,地理位置優越,足以發展為地方亮點。
再加上作為活絡地方聯外交通的安平港聯外道路,只要沿著一旁海堤很適合民眾清晨、傍晚晨跑散步,還能一邊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根據當地陳金江里長與地方多次反應堤防環境,卻常見雜草叢生。
沿線約3公里長範圍,僅有一個部分是由木球協會社團認養申請使用,透過協會對周遭投入諸多自發性的維修,例如:除草、撿拾垃圾等清潔維護管理等,與一旁雜亂無序形成對比。
這大面積範圍牽涉範圍廣、權責單位多,難有多餘人力與資源可即時處理維管,只能任憑荒廢長草,因此美燕在質詢時向黃偉哲市長提出,市長也允諾會交由副市長統籌各相關局處共同研擬改善方案,以促進地方發展。
#調整竹溪河水水位警報器功能 #減少民眾災損
此外,美燕也提到,面對現在的極端氣候,每一項工程市府都要把各種因素考量進去,讓民眾的災損能降到最低。水利局於竹溪「走得橋」下方橋墩處設置二層級水位高程警報器,以及影像監視器,但水岸警報器設置在河岸前後段兩側,反而設置較靠近住宅區,質疑難以發揮功能及時通知在園區內的現場人員迅速撤離。因此建議,對應強降雨突襲,竹溪河水水位警報器需調整讓第一時間讓民眾有風險意識。
--
#台南市議員林美燕
台南 河 堤 道路 在 郭清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砂街455巷道路拓寬】(L幹線排水修復工程)
清華爭取青砂街455巷道路拓寬,總經費約1462萬元。西北寮青草崙社區的許多居民前往土城商圈、國八、台17濱海公路、新吉總頭寮工業區、和順安南醫院一帶等,都會由青砂街455巷轉接2-7號台江大道前往。由於455道路狹窄只能容下一台車無法會車(如圖),遇到雙向來車只能由一方倒車至附近居民的住家,才能讓一方通過。455巷道路拓寬(L幹線排水修復工程)兼顧道路以及排水工程,讓社區的住戶在使用這條路時,能雙向會車,大大提升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安全性。
清華長期努力與關注的2-7號全長13.8公里,總經費65億元,西從曾文溪青草崙堤防,東至鹽水溪旁,為台南市東西向重要的聯絡道路。而其中西段工程(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後方)經由清華、北移聖母廟後台江大道自救會、曾文溪聖母廟興建促進會郭瑞昌等多方的努力下,因應聖母廟講經堂而移聖母廟後方,讓聖母廟講經堂得以興建、避開墓區,且縮短八百公尺路距,節省的工程經費達五億四千多萬元,從安明路至城北路段以及城北路至青砂街道路工程於2015完成開放通車。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每逢慶典與活動時,後方2-7號道路可緩解大量從社區(安中六段)流入的車輛,解決堵塞問題提升交通以及觀光品質。除此之外,2-7號道路也成為土城、青草等社區東西向重要的聯絡道路,前往國八、新吉總頭寮工業區、和順安南醫院一帶等的快速路徑。
最後,清華多年來關心的曾文溪大橋中央已正式拍板定案,目前正在規劃設計中預計115年完工,希望曾文溪橋應該朝向觀光大橋放向打造,藉此推廣曾文溪河畔之美;除此之外,清華也強力爭取「台61延伸通往安南區、安平區、南區往高雄」,打通台61的任督二脈兼做台南市的西外環公路,完整串連南部的交通網絡,創造安南區交通網與地方發展雙贏的局面。
台南 河 堤 道路 在 陳亭妃陳怡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海寮堤防岸死亡路段遭里民戲稱為台南地府通道
位於台南市海寮堤防岸(西港區往安南區方向)有一死亡路段,該處前後無照明路燈,防汛道路又常有大車疾駛,因堤岸引道突出於路面近一半,導致道路驟然限縮,加上自斜坡而下原就難以減速,夜晚昏暗時常來不及煞車,因此衍生為危險路口,經常發生嚴重車禍。據統計近年已至少奪走5條人命、數十件翻車案件,輕則斷腳、重則有生命危險,遭附近里民戲稱為台南地府通道。
立法委員陳亭妃接獲民眾集體陳情,今早立即邀請第六河川局邱局長前往會勘,決議儘速設立明顯的警示標誌,並研議在今年內變更簡便引道之設計,降低斜坡與防汛道路本身角度,使之內縮,才是維護交通安全環境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