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南 ➜ 德元埤荷蘭村 』
誤入巨人世界的鬱金香花園🌷
/
ᴵⁿᶠᵒ.
𓆱 台南市柳營區神農里新厝100號
𓆱 24hr
𓆱 免費參觀
•
𓆰 ɢᴏᴏɢʟᴇ評價 : ⭐⭐⭐.9
𓆰 整體推薦程度 : ֍֍֍֍.5(滿分5個֍)
𓆰 建議停留時間: 0.5 - 1 hr
/
ᴴᵃˢʰᵗᵃᵍ
⇾ #真ㄞ踩點 #真玩台南
⇾ #宇你伊起👭
/
#台灣 #台灣景點 #Taiwan #台南 #台南景點 #Tainan #台南柳營 #柳營景點 #德元埤荷蘭村
. @ 台南柳營德元碑荷蘭村
台南 世界花園 評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永遠都不夠好:把自己打趴的自責小姐】
「不夠好就會很丟臉啊。」欣卉嘆一口氣。「我們這個家族,不只是兄弟姊妹互相比較,還有比小孩,小孩除了要跟手足比較,還要跟堂兄弟姊妹跟表兄弟姊妹比。」
「我就是在『比較中』長大的。不小心就會被說:『你看看那個誰誰,人家多厲害,然後你喔……』,可能是表哥表姊或堂哥堂姐,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姊姊或弟弟,從成績表現、外表、工作到交往的對象、什麼時候結婚生小孩,永遠你都不夠好,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得爸媽的歡心。」
「你很希望得到爸媽的歡心嗎?」我看著她,想像她經歷的生活,是如何讓人喘不過氣。
「以前曾經很在意,現在已經放棄了。因為不管怎麼做,他們都不會滿意,也永遠都有一個比你更好的人,做比你更厲害的事。」欣卉苦笑了下。「不過,說我不在意好像也不完全對。可能我沒辦法去工作,就是一種反撲吧!」
欣卉會來找我,是在一次工作會議中,被主管質問專案內容有錯誤時,欣卉突然喘不過氣,出現過度換氣的狀況。後來又在家裡、工作場域中發生過幾次這樣的狀況,被醫生診斷為「疑似恐慌」。她的朋友建議她除了看診,也可以來做心理諮商,了解自己壓力的成因。
不過,坐在這間房間裡的我倆心知肚明,對於壓力的重要成因之一,欣卉其實很清楚;困難的部分,或許是自己對於這個「成因」的無能為力。
「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不管再怎麼努力,永遠達不到他們的標準:不夠美、成績不夠好、不夠有禮貌、不夠大方、不夠聰明、成就不夠高……」
不夠不夠不夠……
再怎麼努力,總是不夠。
自己,就是一個不夠好的人。
即使到了某個年紀,父母對自己的要求已不如以往這麼高;或許,也不如以前這麼挑剔自己。但最麻煩的是,他們挑剔的話語,已經被欣卉聽得太過習慣,全部囫圇吞了進去,內化成自己內在的一部份。
於是,當自己犯錯、或是擔心自己有事情做得不夠好時,欣卉就會如自己父母般地挑剔、辱罵自己,自責自己做得不好,覺得自己很丟臉、很糟糕。
為了避免犯錯,欣卉總是會讓自己準備再準備,事前各種未雨綢繆。當然,也會有些時候,因為太擔心犯錯,而不敢嘗試新的工作;或是被要求晉升、承擔一些責任時,欣卉會裹足不前。
有時候可能甚至會用逃避、躲起來的方式,面對工作上的期待與須負的責任。
這也使得欣卉的工作表現,看起來非常不穩定:有的時候,自我要求高,也很認真、努力,因此能夠做到不錯的結果;但若所指派的工作是新的、沒接觸過的客戶或業務,在其中遇到太大的挫折、或是需要承擔較大的責任,讓欣卉感覺自己無法「完美」時—
她就會跑回家躲起來,好幾天無法上班,也沒有辦法面對做不到這些的自己。
這個反覆的過程,讓欣卉的主管覺得很頭痛。欣卉的主管認為欣卉的工作能力不錯,但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她時常提醒欣卉:「會犯錯是正常的,會給你比較多、比較難的工作,是因為你的能力做得到。」主管也多次對欣卉暗示過,其實是有意想要晉升她上來,讓她當小主管帶人。
但當主管給欣卉較複雜的業務、需要負較大管理責任的專案時,感覺到左支右絀的欣卉,不擅長向人求助,又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沒辦法把事情做到「完美」;於是,不去公司的狀況變多了。
後來,就發生「過度換氣」的狀況。
「你請假沒去工作的時候,家人的反應是什麼?」我忍不住問。
畢竟,如果就如欣卉所說,欣卉的家人是對她要求很高的,那麼,對於欣卉的狀況,可能很難坦然接受。
「他們一開始就是說我抗壓性很低,罵我說『為什麼這點事情都受不了?這樣怎麼出去外面跟別人競爭?』
有幾次在他們念我的過程中,我突然又發作,很明顯過度換氣到快要死掉的樣子,他們被嚇到了……現在他們就不太敢說什麼。只是,有時候我在家,其他親戚朋友來訪時,父母會很想要掩飾『我沒辦法去工作所以待在家裡』的這件事,都會說我之前工作太累,『剛好』放特休。」
講到這裡,欣卉笑了,但笑容極為苦澀,就像吞進什麼很難下嚥的東西。
「不只爸媽,姊姊跟弟弟對於我這個樣子,也完全不能理解。我知道對他們來說,這樣的我很丟臉。他們『都』抗壓性很高,面對困難『都』能解決,工作表現『都』極為優秀,當然壓力也很大,但是他們沒人像我這樣。
我姊姊甚至跟我說:『大家都是同個爸媽帶大,哪些難聽話沒聽過?為什麼要往心裡去,搞得好像大家欠你很多。』」
欣卉又笑了。
「最難的事情,是他們說的我都知道,我也很希望自己可以跟姊姊他們一樣堅強,一樣不會受傷,一樣知道怎麼去適應社會的嚴苛,相信這些嚴苛都是讓我進步的可能,讓它變成自己的養分。但是,我就是做不到。」
心裡很想做到,但是身體卻先無法承受。
那就代表,這個創傷,對於欣卉而言,是超乎她能夠承受的。
那並不是因為欣卉的抗壓性低。所謂的壓力是主觀的,也就是「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的差距,差距越大,就可能會越造成壓力。因此,即使是面對同一件事情,對自我的要求越高、越希望自己達到很高的標準,越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壓力,而這是他人無法想像的。
或許,是欣卉的自我要求標準極高、要求自己必須要「完美」;從小父母一直提出過高的標準與比較,欣卉比誰都還放在心上,極力要求自己需要去達到、去完成。
但這些對「完美」的追求,可能並不合理。
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機器。
的確,這樣努力的欣卉,在進入這個職場前、在他人眼中,她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很好的,不論是學歷、能力、外表、待人處事等。
她努力把父母的標準,化為自我要求、甚至自我批評與挑剔的標準,這個生存策略,是可以奏效的,能讓她達到父母一定程度的滿意標準,也讓她自我感覺好一些。
可以暫時安撫「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焦慮。
雖然這個「不夠好」,其實是她內心長久的傷痕與自我懷疑。
但面對職場的變化,被賦予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難,責任越來越大,以前的生存策略已經無法完全管用,「要求事事完美」且「自我批評」的習慣,反而成為現在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多人或許不理解,同樣的父母和壓力,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繼續生活,有些人會承受不住。
因為,我們的內在,如何評價「自己做不到」的這件事,也會沉甸甸地壓在我們心上。
如果,我的想法是:「現在我做不到,不代表以後我做不到,我可以再加油!」這種認可自我、鼓勵性的話語,那我對自己的感受會極為不同。
此時,我心中升起的,是「我沒有做好」,而不是「沒做好這件事的我,是不好的」。
感受到「我現在沒做好,但日後可以」,帶來的是一點「罪惡感」,以及期待自己可以再努力一些的「希望感」。這些心情,是可以支持我繼續努力、繼續追求目標的能量。
但若以前自己接受到的訊息是:「我做不好,就等於我不好」;而心,在鋪天蓋地的批評中,加上自我要求與自我懷疑,讓自己真的相信了這件事—
我們就會在每一次的失敗中,感受到嚴重的「自責」與「自我厭惡」,這正是讓人感覺到自己很糟糕的「羞愧感」。
沒有人能持續面對這麼大的羞愧感,於是,我們會想要保護剩餘不多的、碎裂的自己,我們就會想要「逃走」--
不論是自己的內在世界,或是電動、購物、繭居、藥、酒、食物等上癮行為,我們可能就會想要逃到這些其他的事情上,幫助自己不會這麼難受,不用去面對這個失敗或困難。
這樣我們就不會一直感受到「不夠好的自己」,不會一直對自己失望。
因為,「對自己失望」,或是感受到「別人對我失望」,對欣卉、對許多人來說,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難以承擔的事情。
從父母那邊承接過來的,「自我要求」、「自我批評」的習慣,打趴了欣卉,也癱瘓了她的能力,讓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
只是,真能不在乎別人的期待嗎?真的可以「做自己」嗎?
.
摘錄自《#過度努力》
作者: 周慕姿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跟出版社要了圖文,想藉著這篇,讓大家認清:傳統那種不管孩子怎麼好,都不能輕易肯定的教育,很可能讓孩子內化了一輩子的自我抨擊!
「不能輕易肯定」還是客氣的說法,有的父母會給予孩子羞辱、肢體上的傷害,用各種比較否定孩子,對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有的孩子甚至長期在恐懼中長大。以前都輕易地用道德去合理化父母的各種作為,也許藉著現代資訊發達之便,我們願意看見過去一直沒痊癒的傷,先能重建康健的身心,再來談如何跟父母相處和諧。
祝願您,願意成為自己慈愛的父母,多給自己鼓勵,而不是慣性地打趴自己!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osts/300811841407352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星期天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過度努力》
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作者: 周慕姿
博客來:https://reurl.cc/L06nla
金石堂:https://reurl.cc/MZyzjm
誠品:https://reurl.cc/R6eoA9
讀冊:https://reurl.cc/9ZRnnv
全台各大書店販售中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周慕姿
《過度努力》簽書會 (需報名,實名制
4/10台南:https://reurl.cc/MZzv5K
4/17台中:https://reurl.cc/GdNVyW
-
3/28高雄駁二誠品快閃簽書會:15:00-15:30 (大港限定),不需報名,現場快閃簽書。
.
#博客來六折書展
《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7218
《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優惠價180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7041
《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優惠價192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991
《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優惠價168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3204
《療癒誌:洪仲清與你書寫談心》優惠價:156元【優惠期限:4/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127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台南 世界花園 評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師是一個能量場,
每一個來到我們眼前的學生, 都抱著一顆自己的星球,
身為老師就是相信每個星球都是獨一無二、都會發光,
我們教你讓星球發光的方法, 教你怎樣妝點自己的星球,
幫你們充好電, 讓你們出去綻放!
摘錄自《#最難的一堂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自我評價,一直是個很有壓力的動作。可是,在這個社會中,他人的評價也可以對我們影響很大,像是考績、投訴,我們更是躲不過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慣性,在心裡不斷對自己指指點點。
我常常說,與其只針對結果進行評價,不如把努力的歷程拉出來看,好好把自己一路以來的嘗試都放進心裡珍惜。陳老師這麼做了,還慷慨分享出來,並且語帶關懷鼓勵。
祝願您,能成為自己的光,為自己綻放!
.
ps. 這本書在今天(2/4)晚上8點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 ... ... ... ... ... ... ... ... ... ... ... ... ...
最難的一堂課: 我是一個爛老師嗎?
【文/ 陳怡嘉】
「我最後悔的決定,就是讓他們三個離開我的身邊!」
導演喊卡,廣告結束了。我的內心澎湃不已。
四千多字的內容,談到即使會被學生討厭,還是堅持當一個嚴師的心情。談到因為高中聯考落榜,又歷經三年苦讀考上第一志願的歷程,讓我決定站在需要的學生面前,以高職作為志業,也讓我體會「高中是扭轉人生的關鍵時刻」,因此選擇當一個嚴師,堅持在學生最重要的階段,努力督促他們。
這篇文章寫了一天,想到是在禮堂拍攝,還特別做了PPT,自己預先錄音練習。
這部廣告請來了金馬導演沈可尚操刀,製作時間緊湊,但在拍攝之前,製作單位與出版社、導演不斷密集開會,確定方向;在與導演正式見面前,製作公司又預先錄了兩次深入訪談,以此作為導演拍攝的參考。
「老師們總是習慣告訴學生解答,好像那些解答不需經歷痛苦就能輕鬆得出;老師們總是習慣用輕鬆正向的方式面對困難,好像那些困難不曾打擊他們;但事實上,人生並非如此,老師的人生當然也絕非永遠正向。」
「我希望老師真實呈現教育的兩難,挖掘出那些對人性失望、老師也會犯錯,也有痛苦到失去力氣的時候。」
「設想台下是你的學生,最好有明確的臉孔、姓名,想像你正在對他說話。大概分享一到兩個故事,從初衷開始,到各種選擇,最後以此思考自己是不是一個好老師結尾。」
導演提出的問題真實又直接,身為老師的糾結,在每一個選擇的當下都考驗著我們:
「怎樣才是一個好老師?」
「教出第一名的學生?還是獨一無二的孩子?」
「老師要挑戰自己?還是挑戰世界?」
「要志在教書?還是教人?」
「老師要聽家長的話?還是學生的聲音?」
「該堅持初衷?或符合社會期待?」
「要追求成績?還是創造成就?」
「要給予希望?還是面對現實?」
「我是一個好老師?還是爛老師?」
* * *
第二天,導演錄完第一個故事後,開始問我一連串問題:
「當你明知道家長可能會找議員告你,為什麼還敢調整他的成績?」
「我覺得如果今天沒有把他教好是我的錯,這世界不缺聰明有才能的人,但缺乏正直善良的心;另外,我還浮現班上其他三、四十位同學的臉孔,他們有些成績不好但很努力,大部分都乖乖上課。我是老師,必須主持公平正義,如果今天讓這個學生過關,那其他同學的乖巧努力算什麼?所以即使可能被告,我還是必須勇敢做出決定。
「我想到求學的時候,那時老師沒有把班上作弊的同學抓出來,結果全班作弊的情況變得很嚴重,沒作弊的人好像傻瓜一樣,排名很低,還被家長罵,最後班風就變得很差。如果我不糾正他,他們班以後就會變差,雖然我只是科任老師,只教他們一年,但對這個班也有教育責任。」
導演接下來又問了很多問題,像是:「你怎麼知道這樣的選擇是對的?沒有做錯選擇的時候嗎?」
我談到帶過兩個班,採取了不同的作法:
「第一個班因為捨不得讓學生離開,最後頑劣學生影響了其他人,沒抽煙的到最後都會抽煙,成績好的也被影響,全班變得很差。
「第二個班同樣有讓我頭痛的學生,當時為了抓學生抽煙,自己還買了三包煙來實驗,也經歷很多努力,但最終這些學生依然故我,在其中一個拍桌子罵我:『到底在執著什麼?』的那一刻,我終於決定為了保護班風,讓那三個學生休學離開。」我沉痛回憶著。
「可是,當初的那個決定卻錯了!那時我以為他們會像其他人一樣,在一個學期或一年後就回到學校,但沒有,他們就此消失了。我從那時到現在都非常自責,每當在IG上看到他們的生活都很擔心,可是即使我很關心,他們也不太跟我聯絡了。
「我想到他們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問題,都是家庭有困難的孩子,今天我把他們丟出去,他們就真的飄走了,所以很不捨、很有罪惡感。
「如果再讓我選一次,我不會拋下他們,就算他們會影響其他人,我也會努力帶著他們一起走。」
還談到在結業式那天,辦公室外的走廊上,當大家都開心準備放假時,我卻被最信任的班長指責是「非常非常爛的老師」,而且「全班都這麼認為」的事。談到當時錯愕傷心到「連跟學生一起待在同一塊土地」的勇氣都沒有,一路哭著開車回桃園。
往事歷歷浮現,即使帶著愛站在學生面前,即使對於自己的選擇早已做好準備,但面對一次次的挑戰,我依然被打擊得連站立的勇氣都沒有。
* * *
「在這麼多悲傷之後,你為什麼還可以重新回到講台上,繼續當一個給出愛的老師?」導演問道。
「我相信兩件事,一是『人性本善』,身為老師要相信人性最終是善良的,要相信這學生是可教的,才有辦法在一次次挫折中重新再站起來。
「二是要相信『每個人來到這世界都有意義』,我的人生經歷讓我知道:你眼前這個表現不好的學生,未來依然大有可為,每個人都是天才,只是他的爸媽、老師,還有他自己都不知道。
「我覺得老師是一個能量場,每一個來到我們眼前的學生,都抱著一顆自己的星球,這些星球有著各自的顏色,有的蒙上厚厚的灰塵,有的閃爍著奇特的光芒,有的暗暗淡淡,有的沒有任何色彩,也有的支離破碎……
「身為老師就是相信每個星球都是獨一無二、都會發光,我們教你讓星球發光的方法,教你怎樣妝點自己的星球,幫你們充好電,讓你們出去綻放!」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想著那些抱著暗暗淡淡、支離破碎的星球來到我眼前的學生,他們都是與我有緣的孩子。
想起小時候,懵懂脆弱的我很期待有老師可以牽引我,但在我最挫折的時候,並沒有等到那樣的老師,一直到高中才終於遇見 邱琇環老師,她給漂在海裡的我一根浮木,用國文課本裡的句子給我力量,終於把那個每天讀書讀到哭的我拉上岸,雖然,恩師已不在人世,但她的愛卻一直溫暖著我,而我至今的每一天都仍然想念她。
最後一幕是老師要跟大家謝幕了。這其實是一個沒有學生的禮堂,我們其實是一群說著真實心聲,同樣糾結脆弱的大人。
導演喊Cut,我收拾桌上的講義、關掉麥克風、拔掉螢幕,慢慢走下了舞台……
* * *
廣告結束了,我依然在廣告裡。
一個個問題都逼我不斷回憶這些年的種種,我早已忘記曾經這麼悲傷過,以為自己一直都這麼勇敢堅強,也一直以為我始終這麼相信人性本善。
過程中,不論前置訪問或拍攝現場,都必須不斷面對一次次直扣內心的提問,在挖掘出那些被學生投訴、面對學生作弊死不承認又無可奈何的黑暗時,我也在這些事件中重新省思了自己。
我發現:以前的我,在發生事情的當下,都是直接去指出學生的錯,忙著糾正他們的行為,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但當我再次回溯時,因為經驗與時間的累積,竟能在心平氣和中,看出當年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而反省自己的作法也有錯誤,並思考怎麼做更好。
這部廣告雖然說是拍給其他老師看,但更多是說給自己聽。
* * *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我是不是個好老師?
但我確信:
只要願意相信人性本善,相信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意義,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然後因為相信,所以堅持當一個不討喜的嚴師,堅持在學生給予諸多挑戰時,還是繼續選擇原諒跟相信的我,就是一名好老師。
謹以此文獻給所有懷抱著信念與愛的人,獻給在教育現場,堅持初衷的老師們。
生命中所有的快樂與悲傷,所有走過的路,終將成為燦爛的銀河!願我們堅持初衷,勇往直前,相信我們的使命,也相信我們愛的能力與影響力!
希望每一位老師都勇敢發光,能把每一個星球都點亮!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最難的一堂課》
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全台新書分享會
2/26 20:00~21:30 北部分享會:誠品信義
3/20 19:30~20:30 中部分享會:誠品台中園道店
3/27 15:00~16:00 南部分享會:台南政大書城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Teacher090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