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昔日各界慶祝軍人節之盛況
今天是九三軍人節,我特地剪輯了十數部昔日慶祝軍人節的新聞紀錄片,一方面讓大家回顧往日舉國同慶軍人節的盛大景況,一方面也祝福保國衛民的軍人們前途遠大、身心健康,軍人節快樂!
影片中的新聞紀錄片依序為:
1957.9.3 慶祝軍人節專號(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46年9月1日至9月7日,第三屆軍人節,敬軍週活動滿檔。全國各界代表在台北中山堂舉行第三屆軍人節慶祝大會及敬軍大摸彩。摸彩活動由影星葛蘭剪綵,可以看到軍人排隊摸彩、商店打折優待軍人、軍人節大會頒獎、台灣省議會議長黃朝琴致詞。台北市衡陽街上,「敬軍門」牌樓矗立,敬軍民眾將街道擠得水洩不通,三軍代表乘坐吉普車遊行。第一屆軍人集團結婚於9月7日在台北中山堂舉行,行政院長俞鴻鈞擔任證婚人。一週活動如下:(1)9月1日開始,活動項目包括有各廣播電台的敬軍廣播、各行業敬軍服務比賽、各郵局在信函上加蓋敬軍紀念郵戳、台北市公共汽車管理處一萬張榮譽乘車證也開始分贈三軍將士。(2)9月3日,在台北市衡陽街及西門的兩個敬軍示範區,建有六座敬軍彩門,所有牌樓燈彩一律發亮,參加軍人節慶祝大會的三軍代表前來參觀這兩個示範區。(3)一週活動:台北區的一連串活動項目,包括五個前線勞軍團分別出發、歡宴模範軍人、訪問軍營致敬、軍人節慶祝大會、慶祝晚會、空中勞軍晚會、敬軍大摸彩、三軍官兵互相訪問、敬軍示範區初步評賽、軍眷區診療所聯合開幕、慰勞台北市駐軍、軍人集團結婚,以及康樂巡迴勞軍等。
1960.9.3 中製新聞片 005卷 軍人節(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
慶祝軍人節活動:(1)民國49年9月3日,全國各界慶祝第六屆軍人節大會在台北中堂舉行,由立法院院長張道藩主持。學生代表華企菁及工人代表郭美珠先後在會中發表演說,大會最後在全場高呼口號聲中結束。(2)9月3日,台北市和陽明山各界在台北國軍英雄館舉行酒會,表揚愛民敬軍模範。台北市社會局局長李蘊權代表台北市市長黃啟瑞,致贈21位愛民模範將士禮品,以表敬意。警備總司令黃杰上將頒贈敬軍獎章給11位敬軍模範代表。
1960.9.3 中製新聞片 005卷 軍人節集團結婚(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
民國49年9月3日,軍人之友社為軍人節舉辦的第四屆軍人集團結婚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267對佳偶在此完成終身大事。婚禮由副參謀總長馬紀壯證婚,他以「相愛以德,相敬以誠」勉勵全體新人。女方主婚人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總幹事皮以書亦殷切叮囑。新郎代表張秉衡和新娘代表陳來英分別代表全體新人致謝詞,婚禮在歡笑聲中完成。
1960.9.3 中製新聞片 005卷 空中敬軍大摸彩(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
民國49年9月3日,為慶祝軍人節,中國廣播公司的「九三俱樂部」節目在台北國際學舍舉辦空中敬軍大摸彩。大會首先由節目主持人白茜如小姐和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魏景蒙先生致詞,接著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堅忍代表前線將士致謝詞。摸彩的禮品都是由熱愛國軍的聽眾們所贈送的,禮品琳瑯滿目,擺滿了會場。參加摸彩的四萬多名將士將有1萬4千人可幸運獲得奬品。蔣堅忍主任摸出第一特奬:一隻名貴的手錶,活動尚有歌星表演助興,現場共兩千人參觀,活動氣氛熱鬧愉快!
1969.9.3 南投縣各界舉行勞軍晚會(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58年9月3日,南投縣慶祝九三軍人節,在陸軍822醫院舉行一連串晚會,其中竹山國中女子國樂團的演奏表演最受矚目。
1969.9.3 台南縣各界慶祝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58年9月3日,青年節慶祝大會在台南縣新營鎮育樂中心熱鬧展開,大會由台南縣長劉博文主持。劉博文頒發敬軍模範獎狀及紀念品,市長夫人亦出席授獎。
1970.9.3 九三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1)民國59年9月3日軍人節,總統蔣中正親臨台北圓山忠烈祠,主持中樞秋祭革命先烈大典;與祭者有副總統嚴淦、五院院長、中央文武官員、各級民意代表、三軍官兵,以及革命先烈子弟代表等一千多人。蔣總統向革命先烈靈位上香獻花,並率同全體人員行三鞠躬禮。(2)9月3日,全國各界於台北中山堂舉行慶祝59年軍人節大會,由立法院院長黃國書主持,敬軍模範代表林挺生、愛民模範代表李建群、青年學生代表紀雄分別致詞。接著黃國書院長頒發榮譽狀給「毋忘在莒」軍中模範與敬軍模範。
1970.9.3 高雄縣各界慶祝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59年9月3日,高雄縣盛大舉行慶祝第十六屆軍人節大會,由高雄縣縣長林淵源主持。南部軍團司令官蒞臨致詞,林縣長以獎狀、獎牌頒贈表揚四個敬軍模範團體、八位敬軍模範,與二十位愛民模範。
1970.9.3 台中市各界慶祝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59年9月3日,台中市各界為慶祝第16屆軍人節,在國軍英雄館舉行慶祝大會,台中市市長林澄秋及各界代表前來參加,會中並頒發愛國敬軍獎狀給敬軍模範,林市長及國民黨台中市黨部主任委員王陶,分別頒發獎狀及紀念品給軍中官士。
1970.9.3 宜蘭縣各界慶祝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59年9月3日,宜蘭縣各界在青年育樂中心舉行慶祝軍人節大會,由宜蘭縣縣長陳進東主持,陳縣長和宜蘭縣議會議長邱永聰分別以紀念品致贈給駐軍首長,並頒獎給27位愛民模範,
1971.9.3 新竹縣各界慶祝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60年9月3日,新竹縣各界慶祝第17屆九三軍人節大會在新竹縣政府禮堂舉行,由新竹縣縣長劉榭燻主持,並頒發獎狀、獎品給敬軍模範,會後在國軍賓館舉辦餐宴活動。
1972.9.3 慶祝九三軍人節(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慶祝第18屆軍人節活動:(1)9月3日上午,全國各地敬軍模範和軍中模範官兵代表,組成致敬團到總統府向總統呈獻致敬書,由總統府參軍長高魁元上將代表總統接受。高上將並勉勵全體模範代表,在國際姑息氣焰高漲的時局中,要堅定信心共同為復國建國而努力。(2)當天上午11點,第18屆軍人節大會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由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主持,並頒獎給敬軍愛民模範和特殊功績人員。各模範代表組成的致敬團也向國防部長、參謀總長及國軍將士呈獻致敬書。賴總長勉勵全體國軍官兵,應體認軍人節的意義,加強團結、努力奮鬥,在總統領導下光復大陸、再造中華!
1973.9.3 慶祝軍人節暨國軍運動大會(台灣電影文化公司出版)
民國62年9月3日,第19屆軍人節慶祝大會、國軍運動大會及表揚英雄模範大會在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行,由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中外來賓2萬多人觀禮。大會在五架輕航機施放五彩煙幕之後,開始了憲兵擒拿術、海軍蛙人操、陸軍的刺槍術等精彩表演。
1974.9.3 中製新聞片 069卷 慶祝第二十屆軍人節(中國電影製片廠攝製)
(1)民國63年9月2日,參加第20屆軍人節大會的國軍英雄們抵達台北,實踐家專學生為國軍英雄模範獻上花圈,隨後在台北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國防部總政戰部副主任吳寶華中將主持。晚間,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羅友倫上將設宴款待國軍英雄們。(2)9月3日上午,軍人節慶祝大會及國軍英雄楷模表揚大會,在台北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主持,並頒發獎章及紀念章給國軍英雄及模範代表。隨後舉行國軍英雄座談會,由羅友倫主任主持。全體模範代表前往國軍歷史文物館,參觀抗日戰爭史蹟特展。中午,賴總長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設宴款待國軍英雄模範。下午,全體國軍模範代表參觀故宮博物院,賴總長前往國父紀念館參觀國軍郵票展覽會。晚間,各界設宴款待英雄模範,晚宴由軍人之友社理事長黃啟瑞主持。軍民聯歡晚會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行,有影歌星的精彩表演。(3)9月4日,英雄模範結束台北之會。
影片來源: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認識九三軍人節》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中、美、英、蘇四國政府,接受《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無條件投降。8月15日,四國政府同時宣布接受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9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舉國慶祝,並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典禮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由我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主持,日本則由在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上將代表簽署降書。舉世同欽,薄海歡騰,中華民國在八年對日抗戰獲得勝利,一躍成為世界四強之一。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之後,總統蔣中正咸感於軍人對國家民族之偉大貢獻,宜有一軍人節以茲紀念,復感於以往各軍種之紀念節日名稱繁多,實有統一之必要,於是在1955年4月13日指示,以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軍人節,同時原有各軍種節日一律廢除,並於當年通令施行。因此,1955年9月3日為中華民國第一屆軍人節。
此乃我國九三軍人節之由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2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及台鐵局長范植谷。林佳龍指出,台中火車站台鐵高架捷運化後,站前是很難得的廣場,不能全蓋成水泥大樓的商業區,這是他的意見,也是台中市議會跨黨派的意見,而該次會議主席也是支持這個方向的。 林佳龍表示,內政部都委會於3月11日召開台灣火車站高架化...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其次,刻意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他認為228事件是『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省籍對立剝削.他表示,1947年228事件爆發,當年國民黨接收台灣,外省人壟斷了所有的權位.果若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他的父親怎能有此機會擔任官派首長?」
「陳建仁的這場演講,刻意偽裝家族是228事件受難者、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這場謬誤不實的演講,不但扭曲了228事件及威權時代的真相,也彰顯一個知識分子袒護當權者的墮落,更著實豎立蔡政府的新威權.」
這什麼墮落文章?提及事實叫做操弄族群對立?要戰陳建仁祖宗八代就算了,順道扭曲二二八真相?
二二八本來就跟省籍衝突脫不了關係,國民政府來台就是實行殖民統治,「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這本來就是事實,說是實行殖民統治,怎麼會讓本省人位居高位?就算讓本省人當官,其動機為何?難道不是效法清廷以番制番,來個以台制台?這不就是過往外來獨裁皇權對於本土居民的高壓手段?不就是為了靖綏所以採取的統治方法?如同中國共產黨在人大安插的台灣省代表,藉以加強殖民統治與侵略他人的正當性?
難道說,港人林鄭擔任特首,就等於「中國政府沒有排斥香港人,重用香港人?」林鄭鎮壓反送中運動,是站在香港的人角度著想,還是站在中共的立場?林鄭的自主性有多少?能代表香港人嗎?她是當作樣板宣傳,還是讓香港人自己當家作主?我們可以用林鄭來合理化中共對香港的暴政嗎?可以用香港本土警察攻擊香港民眾,說明他的行動是自願的?他們樂意這麼做?可否將真兇中國政府下的明明白白的指令,扮演的角色徹底去除?香港人自己殺死自己?說中國政府制定的國安法是為了「護國、保港」?
如果不行,怎麼會拿陳建仁的父親當過官派首長,所以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沒有「追究台灣人民的政治忠誠,剝奪他們參與公職的權利?」
真敢摸著覽趴說,二二八「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
不如這麼說,要是陳的父親有所抵抗,或者說,拒絕擔任,違背黨國意志,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本土人士擔任國民黨的官,就不會面臨到黨國的壓迫?
難道要效法李敖的說法,因為有少數外省人被毆擊,所以變成「臺灣從光復 以後,從日本人手裏,我們中國重新把它拿回來以後所發生的一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一個嚴重的衝突」、「台灣人殺外省人」、「軍人並不知道誰該殺誰不該殺,有一些臺灣的人,張三跟李四的不對,張三就鼓動軍隊去殺李四,所以嚴格的說起來,最後的殺來殺去的局面是臺灣人殺臺灣人」、「台灣人自己殺死自己」?
這是部分替代整體的謬誤.
按照李敖的說法,外省人被殺了十天,死了數萬,但警備總部紀載的的外省人死亡人數為52人,然後李敖說本省人死亡數字是炒作,所以把受害者的數字驟減,被波及的人數誇大,所以整體就變成「元凶是台灣皇民日本兵」?
這種被害者當成加害者,加害者變成被害人,國民黨無罪,蔣介石鎮壓暴民的黨國史觀,不就跟陳儀的記者會和黨國報紙專門強調外省人傷亡,遮蓋自己暴行無異?
迫害外省人的又是誰?不分本省外省一齊鎮壓的始作俑者又是誰?不就是外來殖民政權嗎?警備總部之下的忠義服務隊,在台灣實行反間工作,專門燒毀外省人商店、毆打外省人,利用黑道流氓在各地製造混亂、燒殺擄掠,製造派兵的藉口,這怎麼不提?所以忠義服務隊利用黑道或吸收台灣學生,滲透台灣民間,可以說成是讓本省人當官,「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因為忠義服務隊隊長許德輝是本省人?林頂立這個「半山」是軍統裡的本省人?
誰收買他們的?誰指揮他們的?誰下達命令讓他們去殺害手無寸鐵的學生?
「柯遠芬引導監察委員兼監察院特派臺灣監察使楊亮功到圓山陸軍倉庫前面廣場,指遍倒在廣場上的數百具屍體說:這些就是昨晚進攻這個倉庫,被國軍擊斃的奸匪暴徒.楊亮功無言.後來楊亮功對他的跟隨人透露:倉庫附近並沒有戰鬥過的跡象,死者都是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又沒有攜帶武器……這數百名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就是昨晚在市內各派出所維持治安,而機槍步槍齊響以前,被憲警,林頂立的『行動隊』和許德輝的『忠義服務隊』所拘捕、押到圓山倉庫前面廣場,被國軍擊斃的.」
誰使百姓為了自保互相舉報?誰用利益誘惑他們讓他們互相殘殺?
警備總部接收了西本願寺,以「整理情報」、「收集情報」之名,進行逮捕、監禁、拷問之實,結果把外省人歐陽可亮給捉進去,稱他為「34號」.
「一種叫做『跪鐵鍊』的拷問,是教犯人坐上鐵鍊,讓鐵鍊的凹凸不平,叫人疼痛不已.還有一種『踏木桿』,教人跨坐到一根削尖的木材上,然後由二個人用力從肩膀下壓,屁股嵌入木桿,痛的連尿都會閃出來.也有人陰莖被通電流,因而喪失生殖能力。聽說在詢問室的隔壁,一些被判死判的囚犯還被用來練習空手道呢.甚至曾經謠傳,死去的人的鬼魂經常出現.」
「他們說我和台灣共產黨的林樑材同謀造反,無論如何,都不能教我心服口服.我抵死抗辯.於是,他們從另一個角度詰問我:『不然,你清楚地交代你的經歷.』」
「我父親是外交官,我在北京出生,到國外留學過一段時間.回國後,任教於各大學」.
歐陽可亮在獄中,和其他獄友相識,旁邊有一人和他搭話,
「我叫王育霖,是建國中學的老師,也擔任『民報』的法律顧問。我有個弟弟在台南.如果你可以離開這裡的話,能不能請你告訴他,我最後被關在西本願寺的事.」
「沒問題,我叫歐陽可亮.我們大概沒救了吧?不過,像你說的,我也要拜託你,如果是你離開這裡的話,請把我的事情轉告大同的林挺生.」
「林挺生,他是早我一年的高中學長.」
「我不記得王育霖到西本願寺是十四日或十五日,不過確定是比我晚進去的.他什麼時候死的,我也不知道.到我離開西本願寺的三月底為止,他應該都還活著的.」
歐陽可亮不久就被釋放,他的太太向上海的吳元黎告急,吳元黎再向南京的父親吳鼎昌求援.吳鼎昌便直接打電話給陳儀,要求他「不要殺歐陽可亮.」
但是其他同在獄中的人,可就沒那麼幸運.
歐陽可亮出獄了以後,又被姚虎臣勒索,即是當初關押他的警備總部第二處處長,他身兼三個職位,訓練總隊長和綠島集中營主任,專門懲戒流氓,本身的行為卻跟流氓沒兩樣-甚至比流氓還惡劣,他把放出去的人又捉了回來,向他們勒索贖金.
和歐陽可亮一同被姚邀請的,還有林挺生、林子畏,林子畏是「全民日報」的社長,批評陳儀被威脅,於是將全民日報頂讓給林頂立.
「你們都是台灣有名的大企業家-」
姚虎臣說,
「和你們比起來,我不過是一介武夫.台灣呢,比我想像的還難治理,而且物價又貴.只靠陸軍少將的薪水,不容易生活的喲.」
「所以,要和你們打個商量,」、「能不能請你們各別寫張借據給我?」
我們四人互相看來看去.
「借據?是說我們向姚處長借了什麼東西嗎?」林挺生問,
「沒錯,中國的作風是以黃金幾兩計算的.物價波動這麼厲害,金錢是會貶值的.」
於是被關押出來的人們,又紛紛被勒索黃金,簽下借據,可謂將一條牛剝兩層皮,歐陽可亮被迫要繳交一百兩黃金,其他人兩百兩.
「這話真是欺人太甚.不正面向我們勒索,變成是我們償還向他告貸的債務,真是狡滑」
書中如此形容,
在這個勒索完成後,姚心滿意足地找來樂隊唱戲,聲音太大,驚動了隔壁的台灣仕紳劉明,他不認識姚虎城,卻認識歐陽等人,他不知道他們正被這群「阿山兵」綁架著.
「像這樣咚鏘吵雜,一點也不像你們的樣子.隔壁的人根本無法談事情.我正在招待教育廳長許壽裳,討論成功大學昇格登記的重要事情.你們能不能安靜一點,拜託!」
姚虎臣聽了,勃然大怒,他跑去隔壁討面子,對著劉明吼「劉明,你知道有天,不知道有地嗎?知不知道我是誰?警總第二處處長姚虎臣,就是我.」
「聽好,明早十點之前,來中山堂給我謝罪,否則,給我小心你們兩人的狗命!」
最後,劉只好找歐陽、林幫忙說情,諷刺的是,這兩人也是被威脅的對象.
姚在中山堂羞辱了劉一番,稱看在歐陽、林的面子上,饒他一命.
「然而劉明並不就此平安無事.沒多久,不知因何罪名,他被警總逮捕,判了十年徒刑.此事報紙也曾刊登過,相信還有人記得吧?他一日不少地在砂石場整整服刑十年.
教育廳長許壽裳更可憐,竟被暗殺了.」
姚虎臣就是典型「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的代表,他囂張跋扈的嘴臉,連同為外省人的教育廳長許壽裳都不放在眼裡,連歐陽可亮都能加以威脅,至於同為他眼中羔羊的人們,顯然也有差別待遇,至少在西本願寺被關押的本省人,不一定等得到打給陳儀的一通電話.
所以,若要將當時被迫服從的人們,或者被當作工具,有利用價值的本省人,為了自保而屈從,服務於外省權貴的仕紳階級,反而當作一種證明,稱陳建仁的父親擔任官派首長,所以「當年國民政府不但沒有排斥曾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反而更加重用」,而把數百數千被殺台灣菁英當作不存在,這是去語境的謬誤,陳建仁的父親當然很幸運,他能生存下去,不代表國民政府屠殺壓迫,實行階級剝削的事情不存在.
接著將責任轉嫁到陳建仁身上,說他「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
這種就是黨國文宣看太多,才會產生的去語境的謬誤,維護真兇,合理化暴行的見解.
只有白癡才會在香港人被中國鎮壓以後,說香港人講中共的暴行是誇張中共的過失,故意不提中共建設香港的功勞.
簡單直白問一句,你會在看到被害者被強暴以後,要他提起加害人曾經多愛自己?為他做了多少事?
噁心透頂.
這篇墮落的文章透露出許多謬誤,實在讓人難以吐槽,居然會有媒體刊登這種謬論,並且指稱他人犯了謬誤,所以都是假的,並合理化自己的謬論為真,簡直是謬論謬論,謬誤學家的謬誤.
「他父親只會講台語,不會講國語(普通話)…」,說陳的家族經商,是漢語化家庭,陳的父親不會中文,怎麼當官?
這依然是個謬誤,陳說的是語言,不是文字,外省族群來台灣,來自中國各省,就不是使用同一種語言了,蔣介石的母語也不是北京話,就連蔣介石帶來的官兵,也不少聽得懂台語,陳所敘述的原文是,
「陳建仁也提到,1945年起,父親陳新安擔任官派的旗山鎮長,有一天鎮長辦公室突然遭許多軍人闖入,配槍軍人還將刺刀對準陳新安,要求『搬出去!』但陳新安只會說台語,不會說普通話,因此以台語反問『什麼叫「出去」?』不料對方回嗆『我槍斃你!』一度引發緊張對峙,所幸後來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才順利化解僵局.」
聽得懂不代表會說,會說不一定說的很流利,會聽不一定聽得懂全部,說陳的父親是漢語化家庭,不會中文怎麼當官,這就是訴諸純潔的謬誤,北京話不等於中文,漢語化家庭不一定會說北京話,至於陳父所當的土官,實際上是為了統治者方便統治台民,那顯然會台語的實用性大於北京話.
我們看看歐陽可亮所敘述的另一個情境,
「學生當中有人對軍隊明白表示不滿,和他們起了衝突而被毆打.我連忙趕去道歉,教訓學生,平息軍隊的怒氣.那種情況之下,不這樣做,就無法救那些學生.另外有些學生不知事情原委,看到軍人打開倉庫拿米,大叫:『阿山兵搶我們的米』
從福州調來的二十五師獨立旅團,有不少士兵聽懂台灣話.就在學生大聲喊叫的時候,一個士兵突然拔出手搶,當場射殺那名學生.那種殘酷的景象,至今仍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就可以知道,當時使用的語言情境,十分複雜,如同姚虎臣聽不懂台灣話,身邊卻有可以當翻譯的軍官,他依此跑去問責仕紳,陳父如果做官,應也有類似會北京話的同僚,而陳所稱「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應也是凸顯這個語言衝突的實際情境.
而如果不會中文,就不能當官,這不就是「外省人壟斷權位」的最佳例證?依此邏輯,台灣人不會中文,當不了官,那多數權位不就由會中文的外省人擔當?
簡直通篇自打臉.
說國民政府重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不曾排斥,不如說,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被殺死、冤枉關押的有多少?當官存活跟被殺的比例為何?
光講幾個例子,當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的宋斐如被拖去大直槍殺,依據歐陽可亮所述,
「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林茂生也是在大直被槍殺.淡水中學的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體育老師等多人,也都被載到大直槍斃.花蓮出身的國大代表張七郎,他的台北住宅遭受襲擊,全家遇害.蔣渭川被便衣收押時,利用機會從後門逃走,可是,他女兒卻當場被射殺身亡。此外,遭受毒手的人數,難以估計.在三月十三日這一天被逮捕的人當中,大概只有我倖免於死吧.」
所以這個「重用」到底怎麼個重用法?這些當官、不當官的,是如何死的?怎麼會用「國民黨重用台人」、「陳建仁父親當過官派首長」一筆畫帶過去?
被迫害過的人當不了官?當官的一定不會被迫害?這又是一個簡單邏輯,光講文中的蔣渭川,國民政府派武裝警察攻擊宅邸,謂「我們奉命要來槍斃你」其女蔣巧雲當場慘死,兒子松平則重傷,此後一年蔣渭川逃逸,直到丘念臺向政府作保,蔣渭川方才出來.
蔣渭川在吳國楨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後,被聘為民政廳長,甚至當到內政部次長,吳國楨,外省人,以公開大膽地與蔣經國激烈爭執而著稱,他是親美派,蔣介石任命吳國楨,「以利用吳國楨『民主先生』的形象,全力爭取美援」,吳國楨擔任臺灣省主席期間,致力於推動台灣地方自治、農業改革,允許某些地方官員職位由普選產生,可以看出二二八屠殺後,外省統治集團內有其他派別對台灣人有不一樣的態度,事實上,屠殺完後,蔣隨即派白崇禧來台「宣慰」,然後嘉獎屠夫彭孟緝,這也是獨裁者的雙面手法,也意味著他們害怕台人再次反抗,一群外省集團要以單純的鎮壓來治理台灣,或者在政治上完全隔離台灣人,那是不可行的,因為這是台灣人的島,島上都是台灣人,而且還要看外國的臉色,必然要有其他分化、懷柔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不會是擦拭血跡的白布-全世界都知道,二二八屠殺是不義恐怖統治,就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他們心裡有鬼,他們畏罪,害怕暴行被揭穿,公諸於世.
吳國楨作為實質建設台灣的人物之一,不久就被控以貪汙批鬥下台,吳公開批評政府「一黨統治」,指出臺灣當時政治的六大問題:一黨專政、軍隊政戰部門、特務問題、人權問題、言論自由與思想控制.吳在美國雜誌用英文發表《在台灣你們的錢被用來建立一個警察國家》的文章,「在台灣每年的預算中,美國人提供了30-40億美元,用來創造一個極權國家」、「國民黨之經費,非由黨員之捐助,乃係政府,即國民之負擔,這種國庫通黨庫做法,除共產集權國家外,實為今古所無.」
曾有作家劉宜良欲寫「吳國楨傳」,卻被蔣經國下令國防部情報局局汪希苓指派台灣黑道刺殺,此即著名的「江南案」.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為了確保自己的獨裁統治,連外省人也不放過,至今仍有人把被他們驅逐出去的人所做的事,當作獨裁統治的建樹,說什麼「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二二八是「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這種諂媚威權統治的言語,企圖將暴行除罪化,堪稱知識分子的恥辱.
事實上,沒有這個外來殖民政權,台灣也有本事能獨立建國,台灣本身經日治時代的洗禮,早有超越中國本土的進步和現代化,以及自己治理自己的台籍菁英,掌握經濟的仕紳階級,是蔣介石敗逃到台灣,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使一切都變了調.
當時美國亦可以扶植其他本土勢力,或者是讓較為開明的如吳國楨之流掌權,這都能避免蔣介石一干外省統治集團荼毒台灣的現況,而他們留下的迷思,依然在統治某些人的腦袋,企圖搬弄是非.
到底是台灣確保了外省族群以及外省統治集團的生存,還是他們在「反共、護國、保台」?是台灣保護他們還是他們保護台灣?平心而論,你突然闖入別人花園將草木踐踏殆盡,這會是「保護」嗎?將國共爭端帶到台灣,用反共之名屠殺台灣人,樹立權威,這叫「反共」還是「毀台」呢?
然後「護國」是護哪個國?鬥爭的是哪些「國民」?哪些人被劃定於該國之外慘遭殺害?
「陳建仁竟然附和台大獨派教師陳翠蓮的 『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主張」
如今看來,實在可笑,中國人反台獨,滯台中國人亦反台獨,從1945年至今,當真沒學到一點東西,一點教訓,一點懺悔,自外於台灣之外?
我只看到,當初姚虎臣囂張跋扈的嘴臉,到現在還浮現在進步的台灣社會.
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把反抗的人殺光了,留下了「順民」,強迫他們服從自己,為其所用,否則便死,現在,「順民」的後代不願服從了,開始述說真相,就開始批鬥他,說他的祖輩也拿了黨國的好處,怎麼能不服從,說黨國的壞話?
好像當過奴隸,就必須當一輩子-連連子子孫孫都必須當下去,世世代代陪他們一起說謊.
一旦提及事實,就說他在操弄族群對立.
「日本人投降撤出台灣後,滿懷期望的臺灣人原本認為應該有更多自治與參政的機會,但是在台灣政治方面,行政長官陳儀本人不僅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權力之大較過去的日本總督有過之無不及,而政府的中高級職位幾乎由外省人壟斷.行政長官陳儀以下九個處的十八位正副處長之中,只有一位副處長是自大陸返台的臺籍人士(即宋斐如,歿於二二八事件)十七位縣市長中,僅有四位臺籍人士,且均為自重慶返台的「半山仔」,並不受台灣人歡迎.根據1946年11月由長官公署發表的統計,簡任及簡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0.82%;薦任及薦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6.63%,而且在極少數的薦任、簡任級臺籍人士當中,大陸返臺的半山就占據裡面的70%.」
最後我們要問的是,到底誰在操弄省籍對立?
恐怕不是陳建仁,而這些1947年至今,仍然揮之不去的威權遺緒,只要有人提及228,他們便跳針228是人們取之不竭的提款機.
至於他們是什麼?恐怕是獨裁者的殺人硬幣.
獨裁者每殺一個人,就投一枚硬幣,這些硬幣會大聲歌頌獨裁者的美好,並強調他們殺人如何合理,台灣人如何不知感恩,嚷嚷著扭曲真相去扭曲真相.
就像硬幣上那一抹微笑一樣,他們凝視著那一毫釐的慈悲,而歡愉.
他們在萬人塚裡尋找一枚完整的指節骨,盛讚獨裁者的溫柔,在那些堆疊的屍首的後代裡,尋找數不盡的邪惡,用以憎恨,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阻止族群對立】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小丑兔子魔術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沒報名的,趕快來吧~~~~~~~~~~
大會議程率先曝光~~~~~~~~~~~~
第三屆華文圖畫書論壇
大會主題:圖畫書的奇思妙想
日期: 2012年9月22日至23日
報到︰ 9月20日 上午 9 時 至 下午 6 時
9月21日 上午 9 時 至 下午 6 時
地點︰ 上虞國際大酒店(中國浙江省上虞市市民大道333號)
對象: 出版業從業員、編輯、創作者、學者;
推動兒童圖畫書閱讀的團體/人士;
凡對兒童圖畫書感到興趣的朋友
名額︰ 300人
截止報名日期︰ 2012年9月10日
大會議程
2012年9月22日
08:30 - 09:00 報到入座
09:00 - 09:15 開幕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代表致辭
09:15 - 10:45 主題演講(一)
講題:我的圖畫書
講者:長谷川義史先生(日本著名圖畫書創作者)
主持:朱自強教授(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翻譯:唐亞明先生(福音館資深童書編輯)
10:45 - 11:15 小休
11:15 - 12:15 主題演講(二)
講題:從兒童的角度出發──看圖畫書中的奇思妙想
講者:林真美女士(臺灣兒童文學工作者)
主持:張淑瓊女士(誠品書店專案特約)
12:15 - 13:45 自助午餐
13:45 - 15:15 分組討論:圖畫書的創作
A組
講題:從傳統出發,尋找新意──《進城》
講者:林秀穗女士(《進城》作者)
廖健宏先生(《進城》畫者)
主持:楊忠女士(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教師)
B組
講題:下雨了!從什麼時候開始?──談圖畫書的創作與生活
講者:湯姆牛先生(《下雨了》作者及畫者)
主持:林素幸博士(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C組
講題:《迷戲》創作手記
講者:姚紅教授(《迷戲》作者及畫者)
主持:蔡皋女士(中國大陸資深圖畫書創作者)
D組
講題:合作結出的碩果──青蛙與男孩
講者:蕭袤先生(《青蛙與男孩》作者)
陳偉先生(《青蛙與男孩》畫者)
黃麗女士(中國大陸圖畫書創作者、太陽娃插畫公司創辦人)
主持:劉緒源先生(中國大陸兒童文學評論家)
15:15 - 15:45 小休
15:45 - 17:30 綜合討論:圖畫書的創作
彙報:楊忠女士、林素幸博士、蔡皋女士、劉緒源先生
主持:霍玉英博士(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會長)
18:00 - 20:00 自助晚餐
20:00 – 21:30 特備文化影像節目播放
「有情眾生 — 豐子愷的漫畫世界」及影像特典
2012年9月23日
08:30 - 09:00 場務
09:00 - 10:30 經驗分享:兒童圖畫書在內地的應用及推動
講者:許新海先生(江蘇省海門市教育局局長)
陳雪梅女士(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教育體育局局長)
主持:黃迺毓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10:30 - 11:00 小休
11:00 - 12:00 主題演講(三)
講題:華文兒童圖畫書的展望
講者:唐亞明先生(福音館資深童書編輯)
主持:孫建江教授(中國大陸兒童文學評論家、浙江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12:00 - 12:30 第三屆征獎發佈會
方衛平教授、朱自強教授、柯倩華女士、霍玉英博士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顧問)
12:30 - 14:00 自助午餐
獨家網路媒體:新浪親子
聯絡/查詢: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組委會
電郵:enquiries@fengzikaibookaward.org
電話︰+852 3167 4169
聯絡人:李穎紅(助理項目主任)
交通、住宿、報名詳情:http://www.fengzikaibookaward.org/
(建議使用穀奧Chrome / 火狐Firefox / 蘋果Safari 流覽器流覽)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21)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交通委員會質詢交通部長葉匡時及台鐵局長范植谷。林佳龍指出,台中火車站台鐵高架捷運化後,站前是很難得的廣場,不能全蓋成水泥大樓的商業區,這是他的意見,也是台中市議會跨黨派的意見,而該次會議主席也是支持這個方向的。
林佳龍表示,內政部都委會於3月11日召開台灣火車站高架化捷運化之後整個場站開發的討論會,地區範圍包含站前土地,其中包含台鐵局的宿舍、建國市場、南京新村,地方的意見不分黨派都認為應該恢復到民進黨執政時代,將站前區位定為廣場兼停車場的綠地。
林佳龍表示,軌道運輸的開發在場站上面、下面應該用TOD運輸導向的開發,而不是起造一個商業區,站前是中區,附近有金沙大樓,若政府要要在那蓋商業大樓,感覺上與民爭利,對都市景觀也不見得是好的做法。
林佳龍舉日本東京八王子,以前車站附近也非常凌亂,經過整體規劃,整個都市景觀帶動商業活動使整個區域完全復甦。他問「台鐵局是不是一定要堅持?還是調整回來廣場兼停車場?」,台鐵局局長范植谷回答,這個案子,都委會跟市政府談了很多次,基本上台鐵是一個虧損單位,土地的使用要保持一定收益,把宿舍區變成站前站後的廣場對台鐵權益損失非常大,台鐵是慎重其事,類似高雄把土地當作回饋,在市區增加建蔽率跟容積率的作法,對台中而言,timing已經過去了,因為車站部分都市計畫已確定整個站體也都確定了,時間上是晚了點。
林佳龍歸納台鐵局的立場,整體大的方向台鐵是沒有反對的意見,只是對台鐵資產價值利用如何保障。他也說,當初中央、地方在規劃時,後來由廣兼停轉折變成商業區背後的過程也是令人議論,就整個都市發展而言,台中火車站是國定二級古蹟,若走出火車站,前面就遇到水泥大樓,這樣的景觀對子孫沒辦法交代, 場站的站體及其他周邊土地的使用,目前車站前面還有干城與台糖地,現在都沒有做整體的開發。林佳龍強調,市政府也是要積極構思,他也會找時間邀請李鴻源到台中實地勘查,用最好的方案把這個火車站周邊點線面發展起來,舊市區的再生還是一個文化城市的根。
林佳龍表示,後續會繼續促進地方政府跟台鐵的協調,希望大家一起支持內政部都委會決議的方向。他說,台南也有地下化,台鐵在台中卻沒有地下化,跟捷運跟高鐵也沒有共構,大慶跟烏日又走到平面,二公里後再上去,當然市政府要有場站開發的計劃,才有辦法將土地的利益回饋到交通建設上。
最後,林佳龍表示,台鐵山線海線只有苗栗跟台中有,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山線已經在做,海線我們希望雙軌高架化,十年前他所提出大台中山海環線,他進入立法院也不斷質詢,交通部現在也編600萬委由台中市政府規劃大甲跟后里的連結,今年初他再提朝野協商主決議要求三個月內提出連同規清水到潭子捷運化通勤軌道。林佳龍強調,火車站高架後下下面空廊可以做自行車道,尤其是山線從豐原下來到大慶作規畫自行車道,可以連結東豐自行車道與潭雅神自行車道串聯一氣,這段空廊需要11億的工程,台鐵一定要在高價時規劃同步來推動,「我們是跟時間賽跑」,萬一蓋好後又要重新拆掉很可惜,台鐵高架化完成後同時又有自行車道,這是市區自行車道非常重要的指標,希望交通部長把它當作重大建設與主要的政策來推動,同步規劃、分階段實施。
葉匡時表示,林佳龍提的概念是非常好,會進一步實際勘查,規畫看看點線面可以怎麼串聯,結合教育部體育署的自行車道整體路網,整個要把它串接起來,方向上樂觀其成,但要進一步了解是不是有技術問題。林佳龍馬上接著說,「技術上也沒有問題,是經費有問題」,鐵改局之前就看到這個美好的規劃,應該由部長指定召開會議跨部會協調把經費談清楚,他也出席促成美事。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體育局|陳良乾出任體育局長打造台南健康運動城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體育局 |陳良乾出任體育 局長 打造 台南 健康運動城市臺南市 體育局 將於7月1日成立6月14日 台南 市政府先舉辦 體育局 新任 局長 佈達前見面會由市長黃偉哲宣布 ... ... <看更多>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台南市體育局電話 - 台南公廁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台南 公廁地圖,台南市體育局局長,台南市體育總會,台南市體育局徵才,台南市體育總會游泳委員會,台南市體育總會理事長,台南市體育獎助金,台南市體育總會會長,台南市 ... ... <看更多>
台南體育局局長 在 [新聞] 台南市體育局7/1成立陳良乾接首任局長-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4日電)台南市政府體育局將於7月1日成立,台南市長黃偉哲今
天宣布,台南市體育總會秘書長陳良乾接下首任局長。
黃偉哲今天下午在台南市永華市政中心主持體育局首任局長布達前見面會;黃偉哲表示,
重視體育發展,成立體育局,厚植台南運動發展實力,創造體育運動新格局。
黃偉哲說,體育局組織架構,包括「運動設施及產業科」、「競技運動及學校體育科」及
「全民運動科」,這個鐵三角將投入更多體育運動發展人力與資源,以完整組織運作及行
政資源,強化台南體育發展,培育優秀運動人才,加強菁英選手照顧,並積極申辦大型全
國賽事及國際賽。
台南市政府發布新聞稿指出,陳良乾民國101年起接任台南市體育總會秘書長,深耕台南
體育發展多年,曾任中華民國體育總會副秘書長及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訓練組長,體育行政
經驗豐富。
陳良乾表示,未來將推動8大施政重點,包含全力籌辦112年全運會、規律運動人口倍增,
打造健康永續城市、健全基層運動培訓體系,強化競技運動表現、加強單項委員會行政效
率,擬定體育發展制度、提升競技運動及賽會品質、提高運動場館經營效益,改善全民運
動空間、提升運動產業效能及深化國際運動交流。(編輯:郭諭儒)
https://reurl.cc/loANj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5.255.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655218602.A.6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