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確診加校正共583例、17例死亡;苗栗電子廠移工群聚,疫情趨勢不樂觀;雙北分析多數經家戶感染,指揮中心呼籲端午節避免移動返鄉;行政院推出2,600億紓困4.0計畫,預計紓困達730萬人次】
台灣今(3)日新增364例本土案例,校正回歸219例,合計583例,新增17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這兩天的確診數增加,今日校正回歸的病例數很多,有部分是在醫院裡面,部分居家隔離還未處理,各地方政府陸續將這些個案全數清查安置,「整體看起來是另一波新的高峰,等這兩天清查清楚,才能判斷走向,但目前的跡象看起來並不好。」
今日苗栗縣新增34例確診個案,陳時中表示,其中32例為電子廠移工出現群聚感染,自6月1日起,該廠已有45例確診個案,苗栗衛生局將大規模針對該公司7千多名員工篩檢,同時也匡列可能會造成群聚破口的移工宿舍,目前所有接觸者都先一人一室隔離。
由於下週將迎來端午連假,陳時中表示,目前的疫情狀況依然不可以放鬆,因此呼籲民眾,若非必要,不要返鄉,避免長距離的移動,因為拜拜需要採購,但也可能造成群聚感染,建議一次購足不要逗留,會要求店家做好人流管制,也請交通部讓長途大眾交通工具運載量維持在2成。交通部也正與雙鐵、公路總局討論方案中。
繼去年9月紓困3.0方案以來,今天包括衛福部、勞動部等8個部會首長上午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新一波的紓困方案,總預算追加第三次後高達2,600億元,預計紓困個人對象也從330萬人次擴大到730萬人次。另外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因疫情嚴重影響內需,新增事業紓困對象,包括服務業、觀光業、教育事業、藝文與長照托幼等行業。
■確診人數再上升,校正回歸也塞車
今日確診的364例本土個案,為186例男性、17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8日至6月2日。另外,校正回歸的219例個案,為120例男性、9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5月31日。
新確診個案與校正回歸共583例中,以新北市265例最多,再來是台北市224例、苗栗縣34例,桃園市30例,彰化縣15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4例,台南市2例,新竹市、花蓮縣、宜蘭縣及高雄市各1例。雙北以外的縣市共94例中,77例為已知感染源,14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針對確診人數上升、校正回歸也增加的狀況,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分析,目前疾管署的昆陽實驗室與雙北檢驗單位,過去都有累積一些因為上傳系統造成的延誤,或是在家隔離的個案,日前指揮中心已告知各檢驗單位,不要延後上傳個案資料,但還是發現一些檢驗機構,確實沒有把所有陽性個案即時登錄,因此這兩天疾管署檢驗單位有積極介入輔導,再清出一些陽性個案。
張上淳表示,其實從發病日來看,疫情趨勢沒有太明確的變化,但當然還是會擔心有往上攀升的狀況會發生,尤其今日也有部分機構群聚的問題,也直接導致個案數增加,例如苗栗,就會影響整體的全國個案數字變化。
陳時中則補充,年輕人染疫的比例增加。本波疫情爆發以來,5月11日至6月2日,年輕人染疫的比例約19.9%,但昨天、今天看到此族群確診比例升到25.2%,「可能是看到前2天疫情平穩,年輕族群移動、群聚變多,」因此要特別呼籲,一定要做好自我防備,把群聚降到最低。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理事長許光宏表示,目前第一波雙北熱區的疫情已經在趨緩,但是過程中也擴散到各縣市,觀察其他縣市,都有確診數在上升的狀況,這也表示全國三級警戒還沒能看出成效,大家還是不能防鬆。
此外,台北市今日記者會提到,台北市2,800多例本土個案,其中家戶感染比例高達43%。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表示,家戶感染是疫情中很難避免的部分,「就算做了各種防疫措施,讓民眾都待在家裡,但是在家中要做到全程戴口罩、不共用衛浴、都躲在自己房間,這很困難,尤其COVID-19在發病前3天就有傳染力。」
■新增死亡17例,死亡率達1.66%,張上淳:送醫時間較慢
今日死亡個案17例,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針對40多歲個案(案4262),因具有萬華活動史,在5月13日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胸痛、呼吸困難、腹瀉症狀,當日PCR採檢陰性,21日第二次採檢則陽性,23日確診,25日住院,31日死亡。
目前每日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死亡率已達1.66%,甚至較年輕的患者也開始出現死亡個案。對此,張上淳表示,這一波確診死亡個案仍是年長者為主,對於年輕個案,沒有特殊疾病者,目前還無法判斷,需要進一步的病理解剖。針對這位個案,進到醫院的時間稍慢了一些,一次陰性不代表沒有被感染,未來還是需要再早一點進到醫院再次篩檢、衛生單位早一點分流安排,才能避免重症、死亡個案增加。(見確診死亡人數累積表)
■苗栗、新北工廠移工群聚
今日除了苗栗電子廠傳出移工群聚之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北市中和區也有工廠出現移工群聚,目前也正處理中。
苗栗縣長徐耀昌在臉書表示,此起移工群聚案,自6月2日下午,醫院團隊進駐採檢PCR及快篩,截至今日上午11點,已採檢快篩374人,陽性8人,陽性率2.1%、PCR採檢195人,今日後續預估還要篩檢2,000人次。
而新北市中和區一間57名移工的印刷廠,一共8人群聚感染,其餘49人快篩陰性。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移工防疫雇主也有責任,未來公司裡面只要有人確診,就要馬上將工廠、宿舍進行清潔消毒,其他接觸者進行篩檢、居家隔離,若雇主無法安排移工居家隔離,勞工局可以幫忙協調轉介,但若雇主沒妥善處理,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9款規定,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廢止聘僱許可。
■國內已有180位長照機構相關人員確診
昨日羅一鈞公布國內有30家長照機構出現確診個案,但今日再更新數據,一共60家出現確診狀況(記者會後自70家更正為60家),包含長照機構37家、護理機構5家、精神照護/復健機構3家及社福機構15家,總共47位工作人員、133位非工作人員確診,都已列在通報資料中,但可能與各縣市衛生局疫調的資料有通報落差,未來要求這些機構(包含住宿型、居家、日間型機構)每日回報確診情形,若工作人員確診,指揮中心會協調增加人力來支援。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黃玉成日前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即提出:「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參照國外的經驗,安養中心、護理之家還是最難處理的地方。這些住民幾乎沒有行動能力,在院內病毒若傳散出來會非常可怕,一定要小心謹慎。」
而有沒有辦法積極預防?他表示美國針對公家機關、醫院等機構都採每2週篩檢一次,但台灣若要做到每2週採檢一次,就很難用病毒核酸PCR採檢,而得改用快篩,而且篩檢的頻率要更高,才能讓準確率提升,這樣或許就能達到防範院內感染的效果。然而,此刻看來依舊沒有避免長照安養中心出現確診個案的問題。
■台大醫院也出現陪病者確診,在醫院造成感染
此外,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日上午發表聲明稿,指出工會近日接獲院內有醫護確診的消息,但醫院端並未公告,也無法得知哪些單位為高風險地點。台大醫院則表示,相關確診及接觸者都已通知匡列,此次是風險院內有人員身體不適確診,調查後發現多名陪病者陽性。
對此,張上淳表示,許多醫院中出現確診個案,很多可能是一個個案從社區將病毒帶到醫院,到底是不是院內感染,有時候很難判定。但也因為如此,針對全院醫護每5到7天都會進行一次篩檢,目前也再次針對雙北各醫院的全院病人、陪病者進行篩檢。
但各醫院若出現確診個案,除了個案本身,也會匡列一定程度的接觸者,可能導致醫院人力再次受到壓縮。張上淳表示,目前每家醫院的確診醫護都是個位數,但也有接觸者需要隔離,確實會影響到醫院第一線照顧人力,目前醫院其他醫療服務都降載中,這些人力就可以遞補上來補充短暫缺口。另外,張上淳也呼籲第一線醫護可以儘速接種疫苗。
不過,對於陪病者篩檢的難題,黃玉成表示,雖然民眾有住院需求,已要求各醫院要篩檢病人陰性後才能住院,「但其實陪病者沒有篩檢,陪病者就算限縮成一人、採取實聯制,還是有風險,且陪病者不可能永遠固定同一人,是不是換了人就重新篩一次,這些都是執行困難的地方。」
■今日疫苗又傳出2例疑似血栓不良反應
目前全台接種疫苗共56萬2,029人,其中公費52萬839人、自費4萬1,190人。繼昨日衛福部宣布,國內接種疫苗出現首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個案(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後,今日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6月2日通報3起嚴重疑似不良反應個案,其中2例都疑似出現血栓反應。
一例50多歲男性,接種後6天出現頭痛,10天後頭痛加劇、噁心、嘔吐而就醫,經抽血驗驗、影像學判斷,認定是TTS,目前加護病房觀察診治中。
另一例40多歲女性,接種後出現發燒、肌肉痠痛,2天後有改善,但隔天、接種後第7天分別因發燒、肌肉痠痛、頭痛因素就醫,第8天手掌發疹而劇烈頭痛,導致隔日再次就醫,抽血、影響判斷也認為是TTS,目前住院診治中。
■舉債2,600億元紓困4.0啟動,個人紓困最快明起發放
行政院今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包括衛福部、勞動部等8個部會首長上午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新一波的紓困方案,包括個人現金紓困、事業紓困、紓困貸款三大類。紓困4.0總預算經全數以舉債方式,追加到2,600億元,其中防治經費(各部會防疫物資、人力補助)為734億元,紓困部分為1,866億元;個人紓困則擴大新增330萬人,預計高達730萬人可以領取相關紓困補助。(請參考紓困4.0經費圖表)
紓困4.0發放時程分為3波,明(4)日起,個人現金紓困部分,去年有資料、合乎資格者直接匯入;6月7日起,新增個人紓困現金、事業紓困及貸款申請(線上申請或郵寄申請書);6月15日起,開始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並開始受理勞工10萬元紓困貸款。
個人紓困發放現金對象共分為10類別,其中相較於去年紓困,新增部分為家中有國小以下孩童、國高中及五專前3年身心障礙學生家庭,每名孩童1萬元;以及漁民和自營業者勞保投保保額在最低級距2.4萬元以上者,但仍有排富門檻限制。(請見個人紓困表)
■新增事業紓困將以內需、服務業為主
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表示,事業紓困分為兩部分,因新一波疫情影響內需為主的事業(紓困4.0新增),對象包括商業服務業、觀光業、交通業、教育事業、藝文業、長照幼托。(請見新增事業紓困表)
補助額度則依據是否被強制停業有不同標準:
●營業額減少達50%以上者,依照員工數,每人4萬元,給予一次性營運補貼。
●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命令停業,且給薪未達基本工資者,依照員工數,每人1萬元,給予一次性營運補貼,另每名受僱員工補貼4萬元,由事業具領轉發。
另去年補助事業對象則持續補助,包括:
●交通業(機場、地勤、小三通港口、空廚、小船)、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補貼至今年6月。
●會展業及貿易服務業:依照員工數,每人2萬元。
●客運業(國道客運機場路線、遊覽車客運):逐車補貼營運費用、防疫物資費用。
●社福團體(曾受政府委託之社福團體、復康巴士業者):維持費及加班費補助。
上一波紓困貸款機制持續並且加碼,勞工、中小企業、公股銀行、農業、央行中小企業貸款全都有增加貸款資金,其中勞工紓困貸款10萬元方案,提供利息補貼措施,共計50萬個名額。紓困4.0詳情可撥打紓困振興專線1988。
■新北市產業總工會:無勞保者補助認定應全面開放,疫情後再審核
去年勞工紓困並無納入勞保投保薪資最低額2.4萬以上者,這次紓困4.0雖有加入,但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洪清福認為,補助金額仍略顯不足,「防疫期間大家都一樣,不會因為勞保保2萬5就有飯吃。」他更指出,有工作但無勞保者始終是最需要紓困的對象,地方政府在認定上應該採更寬鬆的全面性認定,「只要有申請、簽切結書,就應該先發放,等疫情趨緩後再來審核,若(當事人)無法舉證(有工作),再收回補助。」
新的事業紓困補助,遭勒令停業且給薪未達基本工資者,員工補貼4萬元,但由事業一併具領轉發部分。洪清福也質疑,錢補助公司,但公司拿到卻不一定會確實轉發給員工,甚至可能會出現公司「多報少轉發」、雇主把多報的金額收進自己口袋的情況。過去遇到這種情況,即便是工會出面都不見得能處理,他建議,補助不用透過雇主,應直接給員工,「行政程序並不困難,都可以補助雇主了,為何不能補助勞工?」
(文/陳潔、林雨佑 ;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江世民、黃適敏;攝影/許𦱀倩、鄭宇辰、余志偉、陳曉威)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群聚感染 #疫苗 #血栓 #TTS #紓困計畫
「台南五專有哪幾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鋼琴詩人王俊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我的玫瑰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台南五專學校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連鎖量販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台南五專學校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連鎖量販網紅 ... 的評價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請問國立台南護專&私立馬偕護專護理科 -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用使命感掌管東南亞規模最大媽祖廟,主委推動五大方向 的評價
- 關於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討論] 用五州三廳來調整行政區劃- geography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鋼琴詩人王俊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的盲校生活~新同學』
1984年,也就是民國73年的光輝十月,我進入了台北啟明學校就讀,從此開始了我的九年盲校生活,那年我八歲,往後的九年間,將近三分之二的日子,我都是在這裡成長。那時的台北啟明學校,位於敦化北路與長春路口155巷的巷子裡,至1992年夏天過後,就遷往現在的校址天母忠誠路二段207巷當中,我所分享的都是1984至1992那幾年所聽所聞,及一些自己記憶中的故事。
嘉展在父母的陪同下,辦完了所有的手續,在男生宿舍202室,終於可以好好坐下來喘口氣。這個房間總共住六個人,而他的床位就在最靠窗下鋪的位子。衣櫃就立在床的旁邊,床頭有個掛毛巾的架子,是上下舖兩個人共同使用的。母親一刻也沒有停下來的一邊跟嘉展說明房間的環境,同時雙手則打開行李為他一件件的把衣服放進衣櫃裡。父親則不停在宿舍的四處走動,顯然是代替兒子打探環境去了。
已來到九月的季節,說來也該是初秋了,但不曾進過台北的嘉展,一點都沒有感受到初秋的涼爽,從窗外直射進床頭西曬的陽光,反而讓整間房間更加悶熱。母親口氣帶點驚訝地說:「你們房間居然沒有電風扇,只有上面氣窗一角有一台抽風機!這房間連插頭也沒有,晚上你們是要怎麼睡覺?」就在開學的第一天,嘉展與他的父母都對於接下來住校的日子,在心底打上了無數個問號。
家住台南善化的嘉展,排行老么,現在的他成了視障的新同學。大約在半年以前,他的眼球急速病變而退化到只剩下光覺,父母很快的決定讓他在小學六年級時,北上進入台北啟明學校就讀。在失明以前,他的功課是很不錯的,也愛說話,但在失明之後,他變得沉默寡言且習慣帶著一副太陽眼鏡,戴眼鏡的原因倒不是因為要遮醜,而是擔心別人撞到他的眼睛。
開學的第一天,很快地許多人來跟他交談,嘉展也發現這些新的夥伴,每個人都好熱情且都講著台語,跟故鄉的氣氛好像也有些相似,再來又有許多人陸陸續續的聽說202是來的新朋友,都跑來串門子,不知道為什麼這讓他想起家裡附近的雜貨店。那雜貨店就是個消息的集散地,永遠都會有一撮人在店裡店外聊天,談論著村子裡的是是非非,此刻自己所住的這個房間,怎也就給了自己這樣的感覺。
嘉展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摸索著探索著這所有陌生的一切。自從失明之後,他就習慣用右手摸著牆壁,左手則自然伸向前方,來支撐自己前進,在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樣更讓他覺得有一種安全感。他盡量用著才消失不久的視覺記憶,來判斷這個環境的點點滴滴,但漸漸的,他發現自己的視覺記憶與實際感受到的似乎有了很大的落差。首先他想打個電話回家,他想著公共電話鍵盤的模樣,更依循失去不久的視覺記憶來操作,但怎麼就是不對勁。接著他又發現他依著自己的視覺記憶來建構對於環境的心理地圖,但怎就經常找不到上下樓的樓梯,但他也漸漸發現,身旁這些同樣眼睛看不見的朋友,每個人都健步如飛,他們好像都不用摸著牆壁走路,好像也都不會撞到人,而且自己常常需要他們的幫助。而且,很快的他還發現自己好像不再那麼沉默,那原屬於自己聒噪的性格,似乎又慢慢回來了。
不過有幾件事情就是一直讓嘉展非常困擾。首先,要和一群不那麼認識的男生一起擠在同一間浴室裡,在一條像大排水溝的溝中,各自站在一個水龍頭底下洗澡,這讓他非常不自在。經常在洗完澡之後,總無法在放衣服的格子裡順利找到自己的衣服,已經夠困擾了,更困擾的是浴室裡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氣味,這更是讓他難受。開始學著自己用手洗衣服這也就算了,但在後陽台的晒衣場總就經常無法順利找到自己的衣服,就算找到了,也不那麼確定就是自己的,常常覺得自己的內褲好像沒那麼大、也沒那麼小,但材質摸起來明明就是自己的啊!索性把貼身的衣褲及襪子都晾在自己的床頭,這自然會被管理員糾正也會被室友討厭。
嘉展說到床頭就一肚子氣,自己明明已經把毛巾扭乾掛在床頭的架子上了,怎就是會滴下水來,這也常讓自己覺得很沮喪。不過同寢室的室友們似乎也都發現了他的這些問題,大家也都會默默地給他協助,這也讓他感到溫暖。接著他又發現室友們好像個個臥虎藏龍,阿能是管樂隊的長笛首席,阿吉好像看上了哪個新來的學妹,還跟室友借錢買了一組很貴的盥洗用品送給對方。冠伶似乎是學校的風雲人物,許多活動都是他在策畫,家佑高三了正準備要考大學。最怪的是小光,大家都很喜歡他,也總有許多人來找他聊天,但大家好像都怕他太晚睡,會特別注意他的作息、照顧他的身體。
這天午餐過後,嘉展依照著自己的習慣回到宿舍來午休,已經來到了冬天的季節,台北似乎比善化冷了許多,明明有時候從氣象報告裡聽到自己的家鄉比台北 的氣溫還低,但不知怎地就是覺得台北特別冷。
下星期就是聖誕節了,學校即將跟其他幾個來我們這裡服務的大專院校聯合舉辦耶誕晚會,嘉展躺在床上,腦袋裡胡亂做著白日夢,期待著到時可以收到為他報讀的姐姐親手送的禮物。說實在的,那位銘傳的姐姐,聲音總能讓自己感到療癒,也有種不知怎麼形容的感覺,反正想到他就是會笑啦!心裡想著她可能的模樣,用自己曾經擁有的視覺記憶建構著他的樣子。正想得入神此時,床鋪突然微微的搖晃了起來,嘉展還以為是地震,在定神一感覺便聽到上舖的小光發出了一些不太對勁的聲響,然後在還來不及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的情況下,小光砰的一聲從上鋪跌了下來,接著嘉展聞到了一股從未聞過的血腥味,是濃濃的血腥味。
附註1:
停了兩個月沒有繼續在自己的粉絲專業繼續po出「我的盲校生活」,實在是因為去參與了綠光劇團的音樂劇「再會吧!北投」而分身乏術。我企圖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手法來說故事,畢竟自己是個小說創作的新同學,所以很期待你看完這些故事之後,不吝給我一些回饋。
附註2:
故事裡所提到的「報讀」,是指播報閱讀的意思。在我們念盲校的那些年,總會有幾天晚上晚自習的時候,幾所大專院校的學生社團到學校來為我們念一些點字沒有的書籍,這當中包含了課外讀物及一般補充教材,更多的時候可能是交朋友聊天。我會去念音樂學校也受了報讀姊姊的啟蒙。當時來服務的包含大同工學院、台北商專夜間部及五專部、實踐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銘傳大學,後來在我離開之後增加了淡江大學,在我很小的時候還有中央大學。這又是一段很精采感人的故事,我們容後再續。
附註3:
在我的粉絲頁裡已連載了好幾個關於盲校生活的故事,倘若你是第一次看見這個故事的朋友,也歡迎裡回頭去看看其他的故事給我批評指教。
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我的玫瑰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個我不曾參與過的年代~~
https://www.facebook.com/…/a.10482799185…/2388559641190049/…
#1979那些年那些人的青春歲月
#這一年沒有民進黨也沒有選舉
近日,韓國瑜接受韓天假新聞台訪問時表示:「我這一輩子第一次投票,我才22歲,我投的是民進黨欸。」這席謊話,很快就被拆穿,韓國瑜22歲時,沒有民進黨,更沒有選舉可投。
然而,韓國瑜22歲的那一年,1979年,確實對台灣、對高雄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在四十年後的今天,或許當事人的印象已經薄弱,或許已從有志青年搖身一變成說謊大王,我們要從幾個人的生命故事,帶大家回到關鍵的那一年。
#那一年我只是個正常倫
這年六月才滿18歲的立倫,是建中高三的考生,忙於準備聯考的他,對於國內外風起雲湧的局勢,大概沒心思認真注意。他的父親是五十多歲的退伍上校,在立倫聯考這年,已經是事業有成的在地建商。立倫在夏天的大考也沒漏氣,順利考上台大商學院。
今天,說到立倫的家族,大家往往會想到他曾任省議長、台南縣長的丈人高育仁。然而,卻往往忽略了他的父親也是擔任三屆縣議員和第二屆國大的政壇老鳥。
和立倫一樣,他們父子都有挑老婆的眼光,娶得與板橋林家同族,桃園林家的大小姐,家族有礦山、茶園、商號,還有幾位當鎮長、議員的男丁,對於立倫回憶中「俸祿不多」的父親退伍從商,母親這邊給了不少幫助。
1979年,距離父親從政選上議員還有三年,在殷實的家族支持下,立倫開始了新鮮人的生活,政治對他來說,還不是這麼急迫的事情。
#那一年我以為我會是個學者
和立倫生命軌跡最接近的,其實是他的老對手英文。
1979這年,她已經從台大法律系畢業,負笈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法律碩士,據她所說,選擇來到位在紐約的康乃爾大學,是為了過「革命性的生活」。然而,在平靜的小城綺色佳,蔡英文大多過著認真唸書的日子,兩年取得碩士,隔年考到美國律師執照,接著跨洋到倫敦三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學位。幾乎都按著事業有成的父親期待而行。
1979年,在新英格蘭寒冷的冬天裡,蔡英文得知了美麗島事件的消息。已經習慣英美人權觀點的蔡英文,所受的衝擊,和現在一樣,深深的埋在心中。
#那一年我站上台灣學子之巔
身為竹中第一名畢業生的文哲,在家族的期望下,心中只有一間學校、一個志願可念。
然而,前一年的聯考數學特別難,文哲第一題不會寫,緊張起來,竟然導致大失常,最後,只考上第二志願陽明醫學系。當時,陽明只成立3年,連圖書館都還沒蓋好。初次來到這所唭哩岸山坡的學校,文哲搭計程車時,司機居然不知道路,讓文哲大嘆這學校「無名」。
每天看著山下台北的燈火,讓文哲鬱悶的心情無處發洩,雖然家人安慰他讀哪所學校以後都一樣是醫生,但他暗暗燃起再次挑戰的念頭。這年,弟弟聯考,他也堅持一起報名,而且志願卡只填一格。
終於,1979年9月,文哲踏進了羅斯福路上的大門,他,終於站上台灣學子之巔了! 時隔30年,文哲還會做聯考失利的惡夢,1979那年,對他的記憶而言,應該僅有失利後甜美的勝利。
#那一年大家已經叫我郭董
1979年,鴻海工業仍然是家位在板橋中山路上,生產各種電視塑膠零組件的小企業,然而,幾十位員工口中的「郭董」,已經頗具老闆的氣勢,跑業務、收貨款、跑三點半,忙得不可開交。隨著事業漸上軌道,這位老闆的第二位孩子也已滿週歲。
對於這位五專時就加入中國國民黨的郭董而言,拼經濟,搞好政商關係最重要,民主不能當飯吃,有事找得到長官、委員幫忙就好,其餘的,他忙著想錢的事,沒有管太多。
#那一年愛交朋友的上尉
1979年開春,軍中的氣氛,比起學界、商界都還要緊張一點,前一年底,美國宣布與共匪建交,1979年1月1日,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也終止軍事合作關係,這對日漸孤立的反共基地,當然不是好消息。前一年的立委增額選舉,被緊急中斷,而1979年,自然也沒有任何票可投。
所幸,當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保障軍售等對台關係,也成了往後四十年台美互動的基礎。
面對風雨飄搖的局勢,這時在軍中官拜上尉的國瑜,倒還算自在,根據他的回憶,他在軍中積極和各行各業的人來往,也努力尋找退伍後的發展方向。終於,兩年後,靠著退伍軍人加分福利,這位過去逃學翹課、打撞球、打架樣樣來的上尉考上了東吳大學。
根據好友描述,剛回到校園的國瑜給人「油條」、「男性荷爾蒙過剩」的感覺,這和他後來自己回憶的「叛逆不拘」形象,似乎有點描述角度上的差異。
無論如何,國瑜的人生中,從始至終,都很難專心做ㄧ件事超過兩三年,1979年,無論有沒有票可以投,確實來到他人生中又一個轉捩點。
#1979年的高雄
1979年的高雄,是仍在快速擴張中的城市。
一輕、二輕、三輕,以及仁武、大社、大發、林園工業區.....已經從南到北,包圍起高雄市區,成為塑膠王國台灣的生產後盾。然而同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四輕延後投產,石化業是否繼續擴張,在一些官僚心中,已有不同想法。
當年,在出口導向工業和重工業的帶動下,高雄市人口已在兩年前就突破百萬。1979年7月一日,正式合併設有機場與臨海工業區的小港鄉,升格為院轄市。
然而,和首善之都台北相比,高雄的基礎建設落後甚多,升格之初,連一所國立綜合大學也沒有,文教、金融商貿等機能均遠遜台北。同時,新竹科學園區已在興建,隔年開始投產,高雄繁榮的表象以外,卻有看得到的嚴重污染與看不到的無數隱憂。
在經濟發展之外,高雄的政治意識也逐漸成長。1979年1月,當時的前高雄縣長余登發與其子余瑞言被政府指稱涉及「匪諜吳泰安事件」遭情治單位逮捕,重判八年。實則是打擊黨外人士串連的手法。於是黨外人士在橋頭發起抗爭,是戒嚴時期台灣第一次街頭遊行。但遊行後中國黨政府將參與的桃園縣長許信良解職,也引發又一波民主抗爭,成了美麗島事件爆發原因之一。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在大統百貨對面的扶輪(中央)公園,預計舉辦「慶祝世界人權日三十一週年」活動,但得知消息的中國黨政府,緊急舉行「冬令宵禁演習」,調派鎮暴部隊進駐,在「未暴先鎮」下,挑起美麗島事件。
事件後,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姚嘉文、林義雄、陳菊、呂秀蓮、林弘宣均在國際矚目的大審中被判重刑,林義雄的家人更是在審判中,在特務監視下,被不明凶嫌殘忍殺害。前面這五位日子相對平靜的年輕人,均是從間接資訊了解這些事件,看黨國媒體的三位至今仍是堅貞黨員,自稱最「叛逆」的那位,也只覺得林義雄可憐,絲毫沒有反省黨國惡行。心中只有考試那位,對這些事件越來越無感。反倒是,看美國報導的那位接下了民主運動的衣缽。
事件過後的高雄,大家繼續過生活,然而,一種無形的恐懼,瀰漫在經歷事件後的那輩人身上(當今55歲以上者),而1980年代的高雄,黨政體系對經濟的介入(石化等)也擴大,政府也減緩了對南部轉型發展的投資。這些,留待我們之後再完整說明!
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討論] 用五州三廳來調整行政區劃- geography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基本上跟五州三廳的時候一樣採用三級行政區劃州廳-郡市-街庄 這樣的概念不過 ... 12 F →zhi1999: 大致沒有意見就台南太小其實新營郡的部分也不用全給嘉 ... ... <看更多>
台南五專有哪幾間 在 請問國立台南護專&私立馬偕護專護理科 - 課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考照率我記得好像差不了多少還有前三年幾乎沒人在補習的吧專五不管哪間學校,有補習得學生下課都馬進補習班你說的榮總它現在不收五專生喔,最低學歷大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