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北雙年展 #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甫於3月閉幕的第12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將於11月登陸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此為北美館首獲國外美術館所邀展的大型自製展覽,亦為未來 #國際共製 展覽帶來了新的契機。館長 #王俊傑 闡釋過去 #國際推廣 通常受限於部分交流展的形式,北美館期待透過關係網絡的建立與維繫,進一步深化合作機制。他並強調將在任內,更著力於向外引薦北美館自辦、關注本地藝術內容的展覽,而非僅限於國際型展覽的交流,這會是北美館接下來的努力目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90的網紅辰宇力 * Uriel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次影片拍攝地點: #台北雙年展 2020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2020.11.21-2021.03.14 「台北雙年展」從簡單的意義上解讀,是一個有關「當代」藝術安置在某種擴大的「全球社會」的概念裡的手段。這個大轉型歷經了二十餘年的時間,十二屆的「台北雙年展」就跟這座城市一樣,經歷着一段評估、...
「台北雙年展2020」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辰宇力 * Uriel 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心得]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看板museum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北美館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飛速導覽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雙年展2020 在 【2020 台北雙年展2020 Taipei... - 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 的評價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共論壇🗣大崙尾山砍伐事件爭議不斷,先前有環團質疑台北市林業技師種植台灣肖楠不符「適地適木、本地樹種」原則,市府團隊多次強力護航,解釋栽植台灣肖楠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然而,關注這起事件的台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邱祈榮8月13日發現,外界討論許久的樹苗根本不是當初說的台灣肖楠,而是中國翠柏。對於這件營造案出現如此離譜差錯,他要求相關團隊到現場鑑定樹種、檢討栽植監工機制,並追究後續責任。
【延伸閱讀】
廖鎮洲/北市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如何演變為「大崙尾砍伐事件」
https://e-info.org.tw/node/230739
減碳造林惹議 大崙尾山不當砍伐事件 北市大地處諾公開計畫資料
https://e-info.org.tw/node/230862
#森林砍伐 #大崙尾山 #碳中和 #造林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視我們的島今晚播出:
✅單元1》大崙尾山整形記
台北市的大崙尾山,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也是不少人在此進行自然觀察。2021年三月底,有民眾陸續發現,茂密的林地遭到砍伐,只剩下零星的樹,面積大約10公頃,追溯原因,來自2020年北美館舉辦台北雙年展的「儲回大地的藝術」計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看更多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8106
✅單元二》飄洋過海蘭嶼豬
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肉豬,大部分都是國外的洋豬,其實台灣本土存在著兩種原生種豬,一種是生活在山林裡的野豬,一種是蘭嶼的小耳豬。蘭嶼豬經過農政單位四十多年的保種,牠的基因,更隱藏著遠古的秘密…
→看更多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4422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辰宇力 * Uriel Che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次影片拍攝地點:
#台北雙年展 2020 #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2020.11.21-2021.03.14
「台北雙年展」從簡單的意義上解讀,是一個有關「當代」藝術安置在某種擴大的「全球社會」的概念裡的手段。這個大轉型歷經了二十餘年的時間,十二屆的「台北雙年展」就跟這座城市一樣,經歷着一段評估、改變、擴充與成長的時光。
官網: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
導覽手冊:https://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201120_20TB/TB2020_Guidebook_CN_Digital.pdf
木星與土星將於12月中旬一起進入水瓶座,想換工作的、想談戀愛的、都需要改變一下現在的模式,以新的視野與做法來為自己打開一片天空。
各節時間點:
0:50 星象概要
11:57 白羊座
14:56 金牛座
17:43 雙子座
20:39 巨蟹座
23:04 獅子座
25:48 處女座
28:32 天秤座
30:14 天蠍座
1:47 射手座
3:58 摩羯座
6:17 水瓶座
8:35 雙魚座
#木土合相 #射手座 #水瓶座
PODCAST 同步刊登: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L3y7e4
Spotify:
https://reurl.cc/R45bRg
KKbox:
https://reurl.cc/mnWd6Y
Google 播客:
https://reurl.cc/O1ZkQy
Anchor:
https://anchor.fm/uriel-chen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uriel-chen-astrologist
辰宇力官方粉絲頁:https://facebook.com/uziastro/
星辰宇宙騎士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GalaxyKnights/
辰宇力官方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uziastro/
辰宇力官方部落格(Wordpress/简体中文) :http://UziAstro.wordpress.com/
辰宇力官方部落格 (方格子/繁體中文):https://vocus.cc/user/@uziastro
✨ 辰宇力老師,時尚圈御用占星師,精通星座與塔羅。師承星星王子,以準確透徹的星象分析與預測,以及犀利洞察的塔羅解讀聞名。現為東森新聞雲、國際時尚雜誌 InStyle 時尚泉 與 自由時報 的星座專欄作家。偶而會在電視節目或採訪中出現,也曾與樂天市場、安麗、博士倫...等知名廠商聯名合作。
服務項目:https://www.facebook.com/pg/UziAstro/services/
聯繫方式:直接在粉絲頁私訊,或是 email: uziastro@gmail.com
#星座 #運勢 #辰宇力 #PODCAST #台灣 #華文 #人生相談 #諮詢
BGM: Spring in my Step, End of the Rainbow - Quincas Moreira, A Brand New Start - TrackTribe .
動畫: Liangyi Lin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與牆面,灰白色的大廳與主視覺,一切像是某種策略性的低調,迫使著「台灣人」體驗著在「全球」疫情爆炸時,還能舉辦藝術大展的那種奢華。甚至懷疑,這雙年展,是不是策展人Bruno Latour的一個嚴肅的玩笑。
.
▓ #知識論的改革實驗及其展演
.
Bruno Latour,當代重要的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70年代後期開始,根據科技與社會的交纏關係,展開整個人類智識知識論的規劃,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思考啟蒙時代以來的人文主義,甚至是「有人以來」的人類主義,重新納入多重行動者的視域與軌跡,試圖在《實驗室生活》、《科學在行動》、《巴斯德的實驗室》、《我們從未現代過》、《激情的經濟學》、《面對蓋婭》等一系列的思想實驗與批判裡,獲得一點點解放「眾生」的機會。
.
因為Latour的巨型-微型理論的裝置,與他無比的雄心,他的策展論述,看起來就是有種「救贖性」。已經好幾年了,幾乎每一次的大型展覽,都呈現滿滿的末日主義,藝術家與觀眾聯合起來懷舊、批評與哀悼。Latour帶著點科幻意味的拓樸學圖式策展,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種微中二的救贖性,但其根本應該是用力跳離知識思辨與實踐框架的試圖。
.
▓ #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
.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共分成「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另類重力星球」、「實體星球」五個天文體,五個天文體被鑲嵌在一場向量不同的星(全)球解離當中。Latour式的「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倒轉、抽空、吸收了人類世界裡的所有主題,將我們吸入充滿矛盾的網絡當中,我們再也無法依靠前方的未來,標定逃逸的路線。我在想,這是否也是我看不是很懂這次展覽的緣故,所有的定義、展示、證明、翻譯都暫時失效了,這個失效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層次上:觀賞者、藝術家、策展者。
.
撇開知識論的難題。到底這展覽好不好看呢?
.
▓ #嚴謹的審美
.
有幾個作品在藝術性與理論性上,都算是嚴謹又精采,挺奇怪的,嚴謹居然成為藝術批評的論斷之一,說明了當代藝術「跨域」的性質。例如在「實體星球」部分,領土仲介所的《變動的海洋》(Oceans in Transformation, 2020),他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式,模擬 / 詮釋了敏感的海洋資料軌跡,資料數據的「量」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兼具審美與分析的溝通。
.
▓ #體驗行動者的網絡
.
《跨物種影像交會》(Interspecies Cinematic Encounters, 2020),則在諾大的黑色展場空間中,透過大型的鋼架組構裝置,架構出多重世界與複數行動者的觀賞體驗,人類、動物、植物、礦物、水、霧霾、鬼魂、精靈等,在其間互相接觸、調解、感染、融合、轉化彼此。某個程度上,雖然沒有很多,但在佈展上算是比較奇觀而複雜,觀眾似乎可以體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表面意涵。
.
▓ #辯證劇場與概念地景
.
最精采的作品,莫過於《質量/彌撒》(Mass, 2020)的物理學 / 哲學辯證劇場,藝術家在展場打造出一個由影像、光線、聲音、道具所構成的思想劇場,你可以步行穿梭於概念地景中,參與影片中物理學家的哲學對話,探索當代物質性之辯論:對立的兩個物理理論模型,無限大(相對論)和無限小(量子物理學),那是不存在於相同世界的兩種現實。
.
▓ #作品之外的作品
.
最後,令我關注的焦點,盡然很常發生在非展示場域中。像是比以往更加不明顯、更加低調的展場設計,完全剝除藝術展覽肩負大眾娛樂與教育的目標,回到一種思想與實作的集合體實驗上,如「協商劇場」(Théâtre des négociations)的運行。
.
另外,如關閉電源的二樓電梯,讓觀眾自行用身體力量,步上二樓階梯。然後,在二樓展覽開始處,觀眾先看到的居然不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策展主題,而是「參觀須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你的全球「不是」/「就是」你的全球,深深的、日常的、真切的反諷啊~ 比作品還精彩(誤)
|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
#值得去看個5次
#比天能燒腦
#但天能我真的睡著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2020 台北雙年展2020 Taipei... - 臺北市立美術館Taipei Fine ... 的推薦與評價
【2020 台北雙年展2020 Taipei Biennial】 #首波參展藝術家名單公布 #公眾計畫大亮點協商劇場轉化展演空間為實踐場域本屆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 ... ... <看更多>
台北雙年展2020 在 [心得]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看板museum 的推薦與評價
【展覽名稱】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2020/11/21至2021/3/14
【票價】全票 30元;優待票 15元。
==============================================================================
Medium好讀版:https://reurl.cc/OXEn9y
從策展概念的介紹,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展覽的風格。感覺策展人和自己好像活在一個世界
,卻又有著一個完全不同的邏輯;看著他的藝術,會好像懂了些什麼,又講不出個所以然
的道理來。
這裡可以看策展論述: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zh-TW/TB20/Intro_Content
綜觀來說,我認為一個好展覽應該要深入淺出,和觀眾有連結,引導觀眾進入策展人和藝
術家的世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顯然不是這樣的展覽。以下就我有印象且看得出
所以然的藝術作品做個心得分享: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
影片是從一個餐館,畫面歷經萬花筒般的轉折後來到中國的市場;風格非常現代,沒有其
他的說明,讓人看完當下不知道它要表達什麼。我和友人看完影片,晃入展區時,我恍然
大悟:「欸我知道它要表達什麼了!」
「什麼?」「就全球化啊!」
「它一個餐廳換到一個商店,怎麼就全球化了?」
「它從一個南美洲的場景輾轉經過一些物品的通道到中國的商店,就是全球化,我們的供
應鏈都連結在一起的意思啦。」
我的朋友甚至沒注意到那是南美洲,我在沒看過介紹的情況下也不知道原來那是墨西哥。
客觀來說,我覺得影片場景轉換的概念不錯,可是片長真的太冗。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個
訪談影片(https://youtu.be/Ogu_sA5Zzwg)的前一分鐘,差不多就是這長達20幾分鐘的影
法蘭克.列布維奇 &朱利安.塞胡西《波格洛大屠殺》
根據簡介,塞胡西曾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分析員,列布維奇為詩人兼藝術家,他們倆個合作
將波格洛大屠殺(剛果一個小村莊)的調查策畫成這個展區。
遺憾的是,展區就只有充滿一堆文字(英文和法文,少數用紅筆標註些中文翻譯),和圖片
資料,沒有說明。荒謬的是,策展人居然希望觀眾可以就這些資料拼湊出這個事件的動態
。所以我離開這區的時候,還是不知道這個事件到底來龍去脈是什麼,對它一無所知(我
甚至還是有花時間認真研讀一些文件的少數觀眾)。
我希望這兩位分析員和藝術家,可以用一個讓大眾更了解事件的媒介來傳遞消息和他們想
表達的價值。
尤利.奧羅,《向苦艾學習》
是我覺得整個展區最好看的作品。沒記錯的話有兩個影片內容可以看,一個是兩個音樂家
唱的歌,訴求苦艾不要再被禁用;另一個就是單純的紀錄片,描述非洲苦艾對瘧疾的療效
,和被禁用的歷史。
紀錄片拍的就很深入淺出,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兩個音樂家的作品,無論歌詞、音樂
性、表演張力都充滿了吸引力和趣味性。可惜我在網路上找不到,有去現場可以注意。這
個展區在入口進來右手邊的一個小房間,我網誌上有放圖XD
綜合來看,其實展區布置得很藝術(可以看看我拍的照片,不過我拍照技術很差,去看看
官網就知道展區其實很有意境),門票也很便宜,有空還是可以去走走跳跳拍拍照。
就藝術的層面來說,還是希望藝術家和策展人可以也多和觀眾的世界互動,不然真的感覺
「我們不住在一個星球上」呢(還是其實他們就是要表達我跟他們活在不同的世界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95.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613142342.A.E5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