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台北市教師進修補助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威士忌的風味化學——精進你的品飲技術】
威士忌的原料製程相關知識,牽涉不少微生物與化學。然而,威士忌品飲者最關心的,莫過於那些與威士忌風味直接相關的生產細節。這些細節構成的知識體系,就是威士忌風味化學。
這門課程,專為認真想要學會品飲、評論威士忌的愛好者設計,要在一天之內,帶你建立威士忌風味化學的知識體系。你將能夠運用在這門課程習得的知識,提升溯源品飲功力,藉由找出威士忌的感官特徵,有邏輯地推敲一杯威士忌背後的生產製程細節,並有條理地闡述出來。
這門課程的三大主軸:
一、基礎風味化學知識與大師級品飲技巧。你將學會包括醇、醛、酸、酯、酚、酮、硫、萜烯,以及許多其他風味物質的名稱,有系統地掌握風味化學的名詞體系。藉由豐富的引導品飲習題與國際專業烈酒評審技巧傳授,你將實際體驗並學會這些物質所帶來的感官特徵。
二、專屬威士忌的風味化學知識體系。你將學會製麥、糖化、發酵、蒸餾、製桶、桶陳、調配、裝瓶等生產環節,如何影響最終威士忌的風味。在每個製酒環節裡,分別有哪些風味物質,左右一杯威士忌的風味與品質。
三、藉由酒樣的風味表現,判斷風味根源。風味化學是生產者調整風味、校正缺陷的重要工具之一。這門課程不是要教你製酒,但是你將能夠學會溯源式品飲,彷彿站上製酒師的視野高度,擁有與製酒師對談的能力。這門課程會帶你理解製酒各環節對威士忌風味的影響,而這將大幅提升你的威士忌品飲樂趣。
【課程時間】(共6小時)
2021年7月3日(六)10.00 – 17.00(中午休息1小時)
【上課地點】
台灣文創訓練中心-松江館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31號2F(捷運松江南京站)
【課程費用】
每位 12,000 N.T.(含稅)
舊生優惠:曾參加〈醉愛 Whisky・蘇格蘭威士忌精華課程〉或/與〈零基礎・烈酒幼幼班〉的學員,每位 11,000 N.T.(含稅)。
【遠道學員補助方案】(本課程適用!)
多年來,我的課堂上經常出現遠從中、南、東部來參加課程的學員,最遠的甚至來自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人想飛台灣參加課程。
由於課程經常在台北舉辦,因此,家住中、南、東部的學員比較吃虧。我決定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想要進修的學員,擬定了〈遠道學員補助方案〉。
凡是為了上課必須特地來台北上課的學員,都可以在報名時提出申請。補助資格的認定,將由助理與報名學員討論,補助內容也將於開課之前議定。課程當天現場出具證明,以現金領取補助款。這項措施於2021年正式施行。
【報名方式】
一律以電子郵件報名,請勿透過臉書的私訊洽詢報名事宜。報名程序由王鵬老師的助理林小姐統籌。請寫信到王鵬老師助理林小姐的信箱(yinbarbe@gmail.com)。說明欲報名的課程,並附上你的聯絡電話、中文全名。
助理在收到你的來信之後,會在第一時間替你保留名額。請你在接到預約成功的通知信之後,前去匯款(如果在銀行匯款,可附言你的名字)。然後再次來信通知已經完成匯款(如果是用ATM轉帳,請附上末五碼以供核對)。
銀行:中國信託銀行(822)雙和分行
戶名:王鵬酒類顧問有限公司
帳號:130 540 471 470
【課程講師】王 鵬 Paul Peng WANG
專職酒類文化教育,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造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這門課程講師的烈酒相關學經歷包括:
・布魯塞爾世界烈酒競賽(Spirits Selection by 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國際評審團成員(2015-);評審團主席(2017-2018);參賽樣品審查顧問(2019);《烈酒風味評判準則》總召集人、總編輯兼總主筆(2017-)
・法國干邑白蘭地公會(BNIC)國際認證講師(2015-)
・蘇格蘭Springbank威士忌蒸餾廠實習結業(2014)
・烈酒專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作者(2018)
・烈酒專書《世界白蘭地:歷史文化・原料製程・品飲評論》作者(2019)
・台灣侍酒師協會教育顧問(2018-)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兼任講師(2012-2014)、高職與大專院校教師研習講師、社會人士烈酒課程講師(2014-)
・國際與國內烈酒製造商、進口商顧問與員工訓練講師(2013-)
・台灣法國食品協會(SOPEXA Taïwan)合作講師(2004-)
完整講師資歷:
前往酒類專家王鵬臉書查看
https://www.facebook.com/pg/paul.peng.wang.wine.beer.spirits.specialist.taster/about/
前往酒類專家王鵬網頁查看
http://paulpengwang.com/AboutWP.aspx
台北市教師進修補助 在 Zin photography /魔幻人像攝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5週「人像攝影課」共 30小時
台北市政府補助藝文推廣,學費只要2500元!
模特兒拍攝、Lightroom修圖與Photoshop基礎合成
\109春季班
\
◆ 上課時間 3/3 ~ 6/16(每週二)19~21:00(共15週)
◆ 地點:台北市八德路三段25號(藝文推廣處大樓,502教室)
◆ 2306 ”數位攝影知識與人像創作班”
\
◆ 報名時間:2/5 ~ 2/7 線上補報名
◆ 課程資訊與報名:
https://event.culture.tw/TAPO/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90317&request_locale=tw
(請參考網頁下方:報名須知)
(未曾有台北市藝文帳號的民眾,請先註冊會員,登入系統後方可報名)
------
請注意繳費期限時間,
若有報名但未繳費,會被取消資格的~~
\
\
\ 本課程為數位人像攝影的綜合課程。從基礎的光圈快門感光度知識,到構圖掌握與美學風格,逐步建立正確的攝影觀念。
\ 課程中有靜物實拍練習,也有專為人像拍攝的動作指導與兩次模特兒實拍,從人像初階捕捉到到進階應用,讓學員更熟悉人像攝影的技巧。
\ 編修軟體Lightroom與Photoshop基礎入門介紹,另以當期拍攝作品作現場編修示範,課程從初階到進階應用,讓學員熟悉有效率的數位影像處理方式。
\ 期末參加推廣處內的公開展覽,學員都可以擁有自己的人像拍攝作品。
\ 課程中提供影像編修素材,含有Lr調色預設、合成光線、Ps筆刷等。
上課花絮:https://youtu.be/X3E_Msob3cw
附圖為108年秋季班課程當中的拍攝作品,當期模特:阿婕、以居
🐑 * 學生請自備可調整拍攝參數(可使用M模式)之相機
🐂 * 課程中含有相片基礎編修,可自備筆電與軟體 (Adobe Lightroom、Photoshop)
\
\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藝文推廣處
課程教師:葛昌惠
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曾獲台新藝術獎、德國紅點設計、Adobe設計、IPA攝影獎、Px3攝影、Tifa攝影等。設計、展覽之影音展演百餘檔次;有國立台灣美術館、華山藝文特區、花博展館、松山菸廠、中山創意基地、臺北國際藝術等。風格灰暗強烈,專長藝文人像宣傳攝影。https://www.zinphoto.net
#攝影課 #人像攝影 #數位攝影 #進修 #藝文推廣處
台北市教師進修補助 在 台北市教師在職進修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教師 在職進修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台湾特殊教育课程. 台湾特殊教育课程.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招生網頁. 北市大_校首頁· 校園大事· ... ... <看更多>
台北市教師進修補助 在 台北市教師在職進修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市教師 在職進修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台湾特殊教育课程. 台湾特殊教育课程.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招生網頁. 北市大_校首頁· 校園大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