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的年代,台灣這塊土地就已經有人類的足跡,而且隨著年代的演進,還產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往對史前資料都停留在,那種電影原始人的概念,不過我想不同的地域跟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對,如果不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程,一定無法畫出符合故事中的氛圍。
剛好手上有個台灣史前的漫畫題材要畫,漫畫家對於故事畫面的呈現,一定是要置身投入,才會有對應的畫面產生,如此才有可能畫出心目中的具像畫面。
所以為了瞭解這段歷史,我決定走訪台南的南科考古館,因為這邊保存了許多有關台灣史前的資料,還有許多出土文物的展示,親身感受體驗,才是最直接的取材方式。
因為住台北,所以這次選擇搭高鐵下台南,一路上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出門前手錶時間慢了10分鐘,差點沒趕上高鐵。在高鐵上,遇到認識的朋友,竟然就坐在我後面。
出門前才發現,因疫情影響,考古館需要提前上網預約登記入場,結果當天已經額滿,想說到現場再說,沒想到再刷一次頁面,就出現有人讓出名額,當然手刀下定預約。
下高鐵發現假日的接駁車沒班次,趕緊改搭火車等等的狀況,一切的巧合,讓整個行程好刺激,不過都有驚無險地度過,LUCKY!
來到南科考古館,當你踏入館區那瞬間,很難想像現在考古館的位置,在5-6千年前還是一片大海,對!沒錯!就是大海!這裡是高山經過雨水沖刷,順著河流把泥沙往外擴張,在與海水互相拉扯下,逐漸形成了這塊土地平原,才有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有高山有大海有平原,山海原正是我這次漫畫案的核心,感觸特別深。
想像我站立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不斷的演進後,才形成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館中有一區特別展示了這塊土地的演化,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大自然的變化真神奇,應證了土地是會成長的,現在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館內有些甚麼特色。
整棟考古館用了類似方塊的造型堆積,聽說是仿造考古挖掘時,一層層挖掘方塊坑洞的感覺,館內有些走廊的窗戶,也是朝這樣的構想設計,牆壁裝飾切割成,不同層級的挖掘圖案展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設計巧思,其實看到考古館的外型時,有點意外,因為跟我正在進行的漫畫設定,概念本質上蠻類似的,歷史是由方塊組成,由方塊堆積,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尤其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史前歷史,那更是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進入會場後,先到櫃台買門票,然後跟著指示牌的指引方向導覽,有好幾個館可以慢慢看,不過要注意中午的休館時間就是。
上去的手扶梯旁,有許多挖掘的古物介紹看版,剛好是對照外面的牆壁圖案。首先進入第一個展館,也是我這次主要取材的地方,入場的空間用了好幾個投影機做環繞投射,這個館主要講述館區的由來,以及各種年代文物的展示,一進去就會看到,台灣史前到現代的各種文化演進,在這塊土地上,竟然就像一個三明治,一層一層的包覆著不同文化,每一層堆積著當代的文物紀錄,土地真的是最好的歷史保管箱。
旁邊有一個平台,展示著我剛剛講的,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土地的過程與原因,上下皆有投影動畫演示,講解的相當清楚,接著就是各個年代挖掘出來的文物展示,展示的不外乎是,陶器、貝類、鐵器、玉器,骨骼等等...這些較不會因時間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器具呈現,像陶器就有很大的區分,不論是材質、外型甚至外表的壓紋,都有每個文化的特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隔,每個文化與文化的銜接點發生了甚麼事?這都是編故事時很可以發揮的地方。
另一區館方還做了一個各文化的環境模型,可以從居住跟地形變化上,了解每個文化的生活環境,做的很細緻,剛好有一些建築參考,當然是從各種角度拍了許多照片,資料不嫌多!
順著走道來到第二個展區,這一區展示模擬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與精神模型,都是1:1的模型展示,體會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物件細節可以參考,例如衣物的穿著,使用器具的纏繞方式,都會以當時的環境假想還原,對於未來畫成漫畫還蠻有幫助的。
來到第三的展館,這裡展示的是跟考古作業比較相關的素材,他把地層切割展示,還有模擬挖掘的現場,各種挖掘出來的骨骼比對,有點像我們素描在學的藝用解剖學,還有分析台灣各地的地質比較,感覺學術性質比較重的一區。
接著下去是兒童親子區,不過去的時候沒開放,應該是定時會有一些影片活動的展示。
這次去剛好遇到,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裡面展示一些人骨墓葬的文物,看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骨頭講故事,陳列很多相關骨骼的模型資料,角落有撥放一段史前人類的生存小影片,也有影片劇照、道具還有分鏡的展示,當天下午有這段影片的拍攝講座,其實也是特地為了講座下去聽,看影片如何用現有的文物資料,轉換成電影的概念,或許可以當成我轉成漫畫的一些參考,聽後有些收穫跟想法,還發現台上講座的主角演員,竟是我FB的朋友王國仁老師,真是巧啊~
這趟體驗,除了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演變外,也有了更深的故事想法,很多資料不能光靠搜尋或書本上去取得,實際走訪感受實際靈氣,真的會更加有想法,這也是我提供未來需要取材的人一個建議,很多是真的必須要親自看到,體驗到,才有辦法真實的紀錄下來。
在遠古那個沒紙沒筆沒電腦的年代,人類要如何保留自己的歷史,甚至保留自己曾經存在的紀錄,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不管任何年代,人跟土地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
誠如我故事中準備的一句台詞:
就用我們的身體跟土地,來告訴後代,這裡曾經發生的事吧!
對了,本來那天預計留宿台南一晚,隔天順便到附近的一些展館參觀,後來聽說一般美術館跟藝術館,周一幾乎公休,沒錯!無處可逛 !所以只好乖乖地打道回府,一切都是天意~
----------------------------------
#漫漫話畫
#南科考古館
#PODCAST
#youtube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梅#老梅石槽#老梅綠石槽 老梅綠石槽位於新北市石門區老梅里,又稱綠石槽海岸, 是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景觀,且這些石槽被海水侵蝕得非常漂亮,形成一道道總長將近2公里,平均深度大約50公分的溝槽,故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或遊客來此駐足觀賞 。 原本是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在海岸邊的火山礁岩,...
「台北地質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台北市地形圖圖幅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教育學習補習 ...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地質圖 在 國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_2636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地質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鄉野小白之秘境探險_蚊說好!
週三Lionel半天,接完兒子回家後,筋肉老爺興致沖沖地說:「走吧!我們去看海踏沙灘!搬來青埔不正是為了親近大自然嗎?」
「哪裡啊?你確定路好開嗎?」我膽戰心驚的提問。
「我早上看研究過了!就應該是我們樓頂望去喔看的到的海!路程20幾分鐘,我們去草漯沙丘!」筋肉老爺激動無比!
「太棒了~那我可以看到寄居蟹嗎?」兒子跟著興奮起來!他對海的印象還停留在幾年前去民丹島度假,後來媽媽就沒帶他看過海了好可憐。
我學乖了於是在家先打開谷哥地圖,果然看起來路很怪!開車小白如我,好鄰居借了Garmin導航,但資料在兩年前我不會更新也就放在車上當成測速提醒...突然想到之前粉絲說「導航王」最適合新手駕駛還有3D,立刻手機下載還能免費用30天,超強的啊,導航看起來都是大路(跟古哥從起始就兩個方向歐~),還有3D景觀,要是這再失手我應該就沒救了~於是一家三口就興奮地出發去。
導航王讓我走中山南路到大園市區,接西濱公路然後台61線下來就是。中山南路真的是幸福道路,很空夠寬又有小彎曲開起來非常好玩;到了大園市區內道路非常狹窄、會車多、轉彎車多、機車多、行人愛走路中間~~這也沒什麼,跟台北吳興街難度同等級,維持時速40安安穩穩沒差錯;接著經過一段砂石車很多的大路,就外側車道保持安全距離兩秒鐘也沒什麼可怕!
(TIPS:找個標的物,前面的車經過那個標的物後,數兩秒鐘,你的車身才經過同個標的物,就會是很安全的距離)
直到下了61線都很順利,眼看目標就在眼前,結果.....轉彎進入一個荒煙蔓草的地方,前端停了一台大軍事車上面還有阿兵哥,後面停了幾台小轎車,是死路!路的終點有個大鐵門擋著。
兒子興奮的說:「喔喔喔是坦克車嗎?是軍人嗎?」(結果他本日最興奮就在此刻而已);我和筋肉爸爸滿臉狐疑不懂這裡要幹嘛,有夠像是僵屍入侵被軍事管制的地方!
後面又來了一台小車停著不動,我不懂他們要幹嘛,決定來個極限大回轉先開出去再說。自從上次在桃園工業區經歷過高難度摸乳巷與鄉野死胡同後,這種迴轉難不倒我!
開出去後我們重新研究,原來我定位到「#草漯沙丘」,但筋肉爸爸要去的是「#草漯沙丘地質公園」,在反方向呢~
(後來我回家爬文才知道,要去草漯沙丘的朋友那個鐵門後面就是喔~因為是秘境沒麼開發,車子就是依序停在鐵門後,人下來後繞過鐵門要走一段路,就會是需要登山等級但彷彿迷你撒哈拉沙漠的景緻了)
我們必須在剛剛來的橋下找地方迴轉,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妙的路面設計~橋下都是實心的,只有間隔一段距離挖個小隧道讓車子迴轉,而寬度就是一台車身而已。
這時候因為是用筋肉老爺的谷哥導航,谷哥要我們在某個洞迴轉,轉過去後覺得情勢很不對,因為橋下許多大型砂石車在當飆速仔,迴轉過去後直接就是道路內線,迴轉角度叫做90度根本視覺死角,我決定轉彎前車子留在隧道內,當烏龜脖子伸長長停一下探頭看右邊!結果果然一台砂石飆仔呼霄而過~~必須要離開座位整個人貼在前方玻璃上伸長脖子看才看得到右側的那種,這到底是誰設計的鬼迴轉隧道~~驚魂未定的確認沒車了,才轉彎成功。
接著眼看目的地就在眼前,谷歌要我們右轉,一看不太對~是個田埂!好啦比田埂寬一點,一不小心就會掉到兩邊無擋物的田裡面!決定忽略這條路繼續往前開,谷歌才導了一條比較遠、但是很寬很正常的道路到達草漯沙丘地質公園。
週三毫無遊客,我們真的很像身歷其境龍貓的世界;走到 #黃槿步道 後更是驚艷,真的是活生生的龍貓隧道,植物從兩側長到頂端交織成隧道,而這樣徒步走下去的隧道出口,就是美麗的一片沙丘與海!
我們興奮地走著、看到了陽光、看到了隧道出口,驚呼著往前快走~~~然後!!
.
.
.
看到了好幾台巨型工程車擋住隧道出口!
我回家搜尋網站後才知道有標示在施工哪~「你不是有做功課嗎?」我沒好氣地問筋肉老爺。
「有啊!我有看桃園市政府印製的觀光導覽手冊啊!」他理直氣壯地回我。
手冊?!真的很昏倒誒,原始人嗎~網路時代為什麼出發前不爬文看一下千千萬萬的部落格、官方網站哩?!
於是我們悻悻然地回頭走,這才發現身上停滿了飢渴黑蚊,可能因為週間毫無大型生物可以吸血,來了三個盤子當然要吸好吸滿!我和奶諾穿短褲他還穿拖鞋,城市小白來到秘境竟然不帶防蚊液也是少見!(#但是有帶尿袋喔真實用)總之我們跳著出隧道,但即使又跳又跑蚊子們依然堅守崗位毫不離開,我顧著拍掉兒子身上的蚊子們,動作過程中肌肉夾死好幾隻蚊子(這群蚊子是喪屍來著嗎?寧可死亡也要吃!)!
上車後Lionel臉很臭:「可以趕快回家嗎!好無聊!」。青埔首發大探險,GG結尾~~最後媽媽回藥局買好藥膏止癢消炎,結束了莫名其妙的一天!
#回程我選擇了導航王真的都是大路真好走
回家我跟筋肉老爺說:「我是國旅幼幼班,下次可以從六福村之類的觀光景點開始嗎?首發就來個達人等級到底什麼意思!」
台北地質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台北地質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梅#老梅石槽#老梅綠石槽
老梅綠石槽位於新北市石門區老梅里,又稱綠石槽海岸, 是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景觀,且這些石槽被海水侵蝕得非常漂亮,形成一道道總長將近2公里,平均深度大約50公分的溝槽,故能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或遊客來此駐足觀賞
。
原本是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在海岸邊的火山礁岩,由於經過長時間的波浪侵蝕,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份形成縱狀溝槽,東北季風帶來的浪花打在石槽表面上,浪花滋潤了石槽岩面,慢慢地滋生綠色的石蓴、海髮絲等海藻,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綠石槽」季節限定美景。
這絕美的景觀通常出現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特別以4月清明期間最美,整個海邊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把海岸染成鮮綠的色彩。且從高空俯瞰更能欣賞石槽與海浪之間,因動靜的互動,而產生的各種浪花圖案,且沙灘、石槽和海水三者構成的線條與顏色,更是有如抽象山水畫般的美麗,讓人印象深刻,能夠趁著假期,來此感受造化神奇的魔力,真是太幸福了。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台北地質圖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淡蘭古道 #燦光寮古道 #丁小羽
丁小羽頻道,訂閱起來!
https://www.youtube.com/user/feather428
燦光寮古道是淡蘭山徑北路的其中一段,從瑞芳起到牡丹。我們先在瑞芳車站搭827公車到終點站福山宮,再走樹梅坪古道至草山戰備道,作為這一次古道之旅的起點。
827公車路線圖及時刻表:
https://bit.ly/3gwSBqK
時間戳記:
1:14 四號福德祠
2:50 樹梅坪古道
4:03 燦光寮古道(草站戰備道)
5:30 金山福德宮
7:33 前往柑仔店遺址岔路
8:39 樹梅礦場
10:00 燦光寮古道(森林段)
11:54 柑仔店遺址
14:16 水壩舊址
草山戰備道全程都是水泥路,坡度起伏不大適合一般大眾走,你可以把車子停在樹梅坪觀景台的停車場,慢慢散步到金山福德宮、本山地質公園結束,這一段輕鬆好走,只需防曬、帶足水就可以享受山海美景。
也有不少遊客把車子開進草山戰備道,一路行駛至樹梅礦場遺址,網路上很多美照都出自於此。不過提醒大家,前往樹梅礦場遺址都是泥石路且不好開,車子要具備良好的驅動性能及高底盤才不會讓愛車受損。
從樹梅礦場繼續往前就會進入森林區,這裡的步道不再是好走的水泥路,而是原始的泥土路,路面不時有樹根、石頭且當天下雨又濕滑,非大眾親子路線。所以請穿著登山鞋、雨衣、水、食物等用具,算是一趟很耗體力的行程,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切勿前往。
我們從早上十點開始至牡丹車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走了六個多小時,期間走走停停拍照。如果你從牡丹車站出發九份或金瓜石終,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因為從牡丹出發全程都是上坡。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台北地質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龍洞#東北角#空拍
龍洞位於台灣東北角,屬於新北市貢寮區,為岬角地形,與鼻頭角遙遙相望。地質年代為3500萬年,灣岸弧形有如蛟龍盤據,佈滿堅硬又節理分明的四稜砂岩,雄偉的奇岩峭壁,在蔚藍的海水陪襯下,處處是攀岩、浮潛愛好者和台灣畫家的私房景點與挑戰勝地。
這次拍攝的地點,是從龍洞街尾和美國小附近,尋著碎石灌木林間的小徑步行到達的,這裡也是最多人前往潛水和攀岩的地點。
距離上次到此空拍的日子,也有四年以上的時間了,而這次空拍是用air2
所獲得的畫面,感覺也更符合自己的需求與想法,期待還可以多來幾趟,好充實自己的圖像資料庫,更利於繪畫創作的使用。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台北地質圖 在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所已於110年12月30日更新全臺土壤液化潛勢圖資,最新圖資將同步公開於地調所「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與「地質資料整合查詢系統」等網路查詢系統,同時也收錄於《臺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