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秘錄
#罕為人知的關鍵歷史
李前總統辭別人世已逾一年。連假還有一天,我想推薦這本《李登輝秘錄》,邀請大家一起回首李前總統與台灣交織的波瀾壯闊人生。
作者河崎真澄先生1987年至今一直在日本《產經新聞》任職,早在1996年首次民選時就來台採訪,2002年到2006年間則擔任台北支局長。長期在台,讓他有機會密切訪問李前總統,取得許多寶貴的口述資料。
河崎先生試圖讓讀者認識更真實的李登輝,藉著他的筆桿,展現了李前總統對政治與處世的思慮,也更完整呈現那些至今依舊牽動台灣社會與國際關係的決策如何產生。
李前總統時常被與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相比,然而兩人對於民主的看法南轅北轍。李光耀曾勸李前總統考慮兩岸統一,李前總統回憶這段往事時回應:
「最重要的是民主化,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台灣人自己決定。」
每一次深入了解李登輝前總統時,當年野百合學運的往事歷歷在目。我總是會想,如果當時總統不是他,換成一個對民主與台灣主體並無認同的總統,廣場上是否也會上演鎮壓學生與民眾的悲劇?歷史的結果是否會不同?
本書帶入大量人物對話,讓李前總統的多面性更加鮮活。如果是我們,面對那些抉擇又會怎麼選擇呢?
請容許我邀請各位,透過閱讀,一起感受阿輝伯與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
#三種李登輝
李前總統出生於台灣、受日本教育成長,而後加入中國國民黨,並一路成為國民黨的領導者。
作者認為李前總統身上具有三種人格,分別是:
-受日本哲學與基督教信仰影響的李登輝教授
-熟知中華帝王權術的李登輝政治家
-熱愛台灣鄉土的阿輝伯
#李登輝教授
除了為人熟知的武士道精神,李前總統也承恩師柏祐賢教悔,接受西田幾多郎哲學與京都學派薰陶。
李前總統曾說自己當時隻身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求學,無親無依,柏老師不僅教導學問,也啟發他關於人生與人如何生存,更給他無比的勇氣與鼓勵。
返台後,李前總統在台大農學院任教,熱烈地講述有關農業改革的內容。他的家族就是大地主,在徵收中失去大量土地。
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走上農業經濟學,並支持農業改革,是因為:「從小總會看到每年拿著禮物來拜訪祖父的佃農,拜託『請今年再讓我耕作』的情景,就想到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公平的事。」
李前總統除了在大學授課,也兼任台灣省農林廳的經濟分析官員。他信奉現場主義,從南到北進行現地調查與農業指導,身穿工作服騎著腳踏車拜訪農家,以扎實的田野資料擘劃農政改革。
#從被憲兵帶走的調查到從政之路
然而,1969年,李前總統在住家遭全副武裝的憲兵帶走,心想可能一去不回,便簽下幾張支票交給伴侶,供家族短期內支用。
李前總統被帶到警備總司令部,每日自一大早便偵訊到深夜,一周之後,無罪飭回。
數年後,李前總統才曉得這個令人驚懼的過程,其實是他受到拔擢,躍入內閣之前的身家調查。
1972年,李前總統入閣擔任負責農業經濟政策的政務委員;然而自此,開啟了在國民黨內四面楚歌、腹背受敵的歷程。
身為戰後台灣最年輕的閣員,同時也是少數的本省人,外省人對於李前總統的嫉妒和不滿與日俱增。
往後,李前總統升任台北市長與台灣省長。省長任內,他尤其發揮現場主義的精神,親自前往水庫等建設工地視察。他說:
「台灣省主席的立場,就是從第一線,讓農業與工業能同時成長的重要任務角色。」
李前總統也應用城市外交經驗,與美國各州擴大交流,這成為日後以農業水產展開貿易與技術等經濟交流的務實外交基礎。
自稱「蔣經國學校畢業生」的李前總統,初繼任總統之時,隨即迎來蔣宋美齡要求暫緩決定主席人選的挑戰。
然而李前總統爭取國民黨內大老,回應蔣宋美齡的挑戰,讓黨內深感蔣宋美齡仗著是蔣介石夫人因而展現出旁若無人的態度,令人反感。最終使李前總統順利取得國民黨黨主席之位。
#阿輝伯與寧靜民主革命
成為總統後,李前總統隨即面臨學生的民主抗議,要求萬年國民大會下台與召開國是會議等四項要求。
李前總統指示內政部長許水德與日本警察官僚請教如何因應大規模抗議活動,並指示一定要遵守建議,避免傷亡。
而後又透過在總統府與學生進行會談,藉由錄影並在廣場播放,讓學生願意相信,和平散去。
面對國民大會改選的問題,李前總統以提供全新住宅與高額退職金作為交換,使國大代表同意退職。他笑著表示:
「當時國民黨非常有錢,當然要把錢用在讓台灣能民主化。」
國大代表改選之後,也就等同可以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台灣的民主進程也持續朝總統直選、政黨輪替前進。
邀請大家閱讀此書,了解三種不同的李登輝,想想如何面對中國壓迫下變局中的台灣。
同時也有3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
台北一線城市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北2050願景,「#大北區」建設受矚目🏠🏠
根據 #台北市 政府 #都市發展局-台北2050願景計畫中描述,台北有著豐富的生命力,多元而包容造就了今日台灣的首都。而在網路發達的時代,未來30年台北將是個超越現實的想像,台北以邁向更宜居的城市自許,其中大北區建設將最後一塊拼圖,期待以全新的社會樣貌,站上國際一線城市的行列。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台北一線城市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68 脫掉獵奇濾鏡,來認真聊聊北韓吧!從俄羅斯海參崴出發的朝鮮旅行 ft.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
73年前的昨天、1948年9月9日,一個叫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國家成立了。它坐擁半島北部豐沛的自然資源,還有蘇聯與中國兩位老大哥撐腰,很快地在科技與經濟上突飛猛進,人均GDP甚至遙遙領先隔壁的失散兄弟南韓!
然而,後來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讓南北兩韓的命運出現黃金交叉?在那之後的朝鮮,難道真的就此一覺不振,還是仍在自己的道路上迅速前進著?今天的朝鮮,真的還符合所謂「共產國家」的定義嗎?許多創作者都稱之為「楚門的世界」,但這個比喻又真的反映出現實嗎?
帶著這些疑問的鯨魚,在朝鮮建政70週年之際,決定親自前往北韓一探究竟。不同於從從中國丹東出發的多數旅行者,他選擇從俄羅斯的海參崴啟程,跟著一個歐洲旅行團,用12天的時間深入朝鮮的多個城市。在這段旅程中,他努力的捕捉那些官方不想讓人看到的「NG鏡頭」,試圖拼湊出當地常民生活的樣貌,甚至還拜訪了朝鮮的佛教廟宇——在這樣的國家裡,怎麼會有寺廟存在呢?而朝鮮人真正的宗教信仰,究竟又是什麼?
旅行熱炒店首位來賓、特殊國家旅遊達人鯨魚,在朝鮮建政73週年的此時重磅回歸!讓我們跟著鯨魚一起,脫去獵奇濾鏡、帶著平常心走入北韓,並且試著去理解,每個奇特現象的背後,究竟存在著怎樣的脈絡!
🎙️ 來賓簡介:
鯨魚律師,現為執業律師。關注世界各地的特殊政體,熱愛對地緣政治進行第一線的觀察。成為背包客之前,腦中思考的常常都是手搖飲要幾分糖;成為背包客之後,才發現畢生的夢想,是親眼看見臺灣成為正常國家。經營臉書專頁「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持續帶領大家探索主流媒體上看不到的「平行視界」!
✅ 本集重點:
* (00:01:58) 為什麼會選擇在北韓建政70週年前去拜訪?
* (00:03:58) 曾經有著風光的過去!回顧北韓經濟超越南韓的那段日子
* (00:07:52) 沒有大哥撐腰了!後來的北韓,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 (00:10:45) 去北韓不一定要從中國出發!俄羅斯進去的路線
* (00:13:21) 去北韓真的不能自由行嗎?鯨魚的行程簡介
* (00:15:59) 出發囉!搭乘高麗航空的蘇聯製飛機,時空膠囊般的體驗
* (00:19:08) 平壤的真實樣貌:拿著智慧型手機打手遊追劇!
* (00:21:48) 有神快拜!太陽宮與萬壽台,北韓人的信仰中心?
* (00:25:07) 北韓的政權核心不是共產主義,而是主體思想
* (00:27:17) 天龍國以外的地方,路上遇見真實生活的殘破
* (00:30:12) 政府不想讓觀光客看到的那些「NG鏡頭」
* (00:33:50) 平壤內外兩樣情!關於「出身成分」與「恩庇侍從體制」
* (00:37:00) 朝鮮也有寺廟和教堂,可是看起來怎麼有點怪怪的?
* (00:40:03) 北韓,真的是個共產國家嗎?未來又會往哪個方向走?
* (00:43:07) 朝鮮,真的是「楚門的世界」嗎?脫掉獵奇的濾鏡認識北韓
節目中提到的重要名詞
- 主體思想 주체사상 Juche Sasang
- 先軍政治 선군정치 Songun Chongchi
- 出身成分 출신성분 Chulsin Songbun
節目中提到的書籍
《非軍事區之北——北韓社會與人民的日常生活》
North of the DMZ:Essays on Daily Life in North Korea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韓國 #北韓 #南韓 #朝鮮 #金氏政權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極權國家 #主體思想 #先軍政治 #出身成分 #侍從體制 #平壤 #沙里院 #妙香山
台北一線城市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長三級警戒,會不會有「防疫疲勞」?。
我講了一句「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啦,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
這句話在6月15日晚間,被熱心網友擷取出來,引發很多議論。
媒體直接下標「苗博雅:全國民眾跟雙北一起坐牢」確實很聳動,只看這一句,很可能會誤以為我在批評台北市民。
所以,我能理解打來辦公室飆罵髒話、嗆聲、斥責的人,大家都是希望台灣能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
有些市民朋友感覺被傷害,今天我也在反省,當時是否不該這麼直白?
如果我說「我很慚愧,台北市政府防疫的基本功沒做好,疫情還在延燒,必須全國延長三級,大家要一起撐下去」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我整段發言的脈絡很清楚(請參見逐字稿)。我的訴求就是「台北市政府要做好防疫基本功」,絕對不是責怪市民朋友。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生活成長。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市府高層少一分。
這一個月以來,我眼看台北市民,以及全國民眾,為了配合防疫,讓自己的生活大亂,讓生計逐漸窒息,但北市府高層的防疫作為每況愈下,還不斷演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表演秀。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很憂慮,很著急。
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我收到民眾的求救陳情,一天比一天更多。
一開始是確診者得不到醫療、接觸者無法做篩檢、接觸者沒有隔離四處拋拋走;接著是停課不停學沒配套,家長快要崩潰;長輩確診、全家隔離,病人小孩沒人照顧;做小生意的、餐飲業、服務業、打零工的、藝文工作者存款逐漸見底,不知怎麼撐到六月底,更不用說封到七、八月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用「坐牢」來形容?因為我在基層接觸到的一般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種種問題,市民四處求救,沒有答案,我們也只能盡力幫一個算一個。
也正是因為每天都接到各種真實的求救訊息,我才看得更清楚,每天市府光鮮亮麗的記者會背後,各種令人心痛的真相。
在政論節目上,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論述(後面要批判中央的紓困政策也被剪掉了)。謝謝熱心的網友,讓我有機會可以講得更清楚。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收到許多陳情是,有人確診,但同居的密切接觸者卻未被立即隔離,也沒有做篩檢。過了三天、五天、七天,最長甚至九天,才收到隔離通知書,而直到隔離期滿,都無法做篩檢。
匡列、隔離、篩檢是早已執行一年半的防疫基本功。但台北市的執行面,卻在三級警戒後出現大問題,造成「應隔離,未隔離;應篩檢,未篩檢」的漏洞,不只使台北疫情繼續悶燒,外溢造成外縣市群聚感染,甚至還不幸有死亡案例。
看著市長一下子說「沒辦法做疫調」,後來變成發明一堆新名詞。但更誇張的是,實際的作法跟市長在記者會的說法,還是不一樣。這麼重要的基本功,實際執行亂成一團,怎能不著急?
例如,市場攤商陳情希望市府提供資源,協助人流管制。但市府執意使用「攝影機照市場、神奇機器」等無效方法,對議員反映的民意充耳不聞。疫情較不嚴重的外縣市都紛紛實施分流管理,台北市硬撐到6/6才宣布實施市場分流。人流管制的基本功,做得這麼慢,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為了避免確診者遭遇「沉默缺氧」而急速惡化甚至重症死亡,中央早就宣布在中央的集中檢疫所,提供輕症、無症狀患者自我監測的血氧機。我跟市府爭取,希望緊急採購血氧機,讓台北市集中檢疫旅館的確診者自我監測,保護市民的生命。但市府的回應沒有採購計畫。市府募款超過三億,但連血氧機都不想提供給確診市民,這怎能讓人不錯愕?
例如,市府天天在記者會上要求「要疫苗」。但事實是台北市的疫苗施打狀況連連,許多有資格的第一線醫護、前三順位人員打不到,市府無法幫忙解決問題,來找議員求救。台北市獲配的疫苗數量明明足夠前三順位人員施打,但有資格的人打不到。原來疫苗管理的基本功是花拳繡腿。
之後更糟糕,甚至發生沒資格的大規模特權插隊。這怎能不讓人生氣?
例如,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明明既有的里鄰催種系統可以順利完成,但市府高層堅持己見,錯失提早動員民政、社政單位的機會,導致基層人仰馬翻,民怨高漲,幫忙打疫苗的醫護,還要幫忙做市府沒做的行政工作。
很多台北市民不知道,市府許多單位(包括衛生局)的人員,每天都要「看記者會市長講了什麼」才知道政策細節,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市府橫向聯繫出這種狀況,能不心急嗎?
種種求救訊息,我們團隊每天都發揮100%的努力,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幫忙解決。
但是還有太多事,需要市府才能解決,懸而未解。
民眾為了配合防疫,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但負責指揮調度的市府高層,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基層事倍功半,累死小公務員和基層醫護
雙北市民,全國民眾,都是三級防疫的受害者。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都逐漸壓制疫情,而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政府,防疫表現竟然每況愈下,民怨越堆越高。身為台北市議員,我真的很生氣,也很慚愧。
議員的工作,就是指出應該改進的事情,強力要求市府改進。
我必須承認,「全國民眾陪雙北坐牢」是帶有情緒的,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恨鐵不成鋼。
全國人民都這樣配合防疫了,台北市政府卻指揮失能,沒有發揮應有的防疫戰鬥力,這樣對人民公平嗎?
台北人不是自私的,全國同胞都是我們的手足。「同島一命」是真的,它不是要全國人民包容台北市政府做不好的藉口,而是更應該強力要求鞭策台北市政府做得更好的理由。
台北的圍堵殲滅必須成功,全國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實話。
苗博雅只有一人,沒有大政黨做靠山,也沒有網軍。我的團隊每天所做的,都是在想怎麼幫忙民眾,協助市府漏接的需要幫助的人。
明天開始,我的團隊要繼續將100%的精力放在處理民眾的求救訊息,為民眾解決問題。所有政治口水,不再回應。
如果你還是很生氣,我很抱歉,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圍堵病毒、壓制疫情,那請盡情攻擊我。
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電話中對我的員工飆罵髒話。我講的話,我負全責。我希望我的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神,拿去幫助市民。
非常感謝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們,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辜負大家的盼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台北一線城市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想和大家詳細聊聊從5/29開始,新政策下的篩檢結果分流方法,以及今天宣布的「一人陽性,全家快篩」
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的追趕病毒源頭,也盡量封鎖擴散可能,希望市民朋友們能夠給予第一線的人員更多的鼓勵和體諒,努力守護城市的人們,值得所有的肯定和掌聲!
#疫起守護台北
#肯定是最大的原動力
#黃珊珊 #台北市 #副市長
台北一線城市 在 後座男孩 - Backseat Bo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次,我們搭上台北雙層觀光巴士的藍線,
用幹話描述台北歷史與我們記憶中台北的Vlog。
這隻片拍攝於台灣疫情戒備還尚處一級時,
所有於室內(包含巴士的一樓)以及與人近距離接觸時皆有正確配戴口罩。
這陣子來,大家辛苦了!
不管是在家工作的、或是仍須出門打拼的、
以及第一線的醫療、服務人員們
大家一定都悶壞了吧?
我們並沒有鼓勵在這個時間點出來玩,
而是作為娛樂內容提供者,
我們希望這隻輕鬆的小片能帶給所有為疫情所苦、所奮鬥的人些許放鬆、滿足。
坐在電腦前看看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 - 台北,其實有很多小故事。
我們真的很愛台北,也很愛台灣。
所以決定在這時候獻上這支片給台北、以及熱愛這個島的大家。
疫情結束後,
我們再一起健康的玩爆台灣吧!
你有屬於自己城市的故事嗎
如果要你三秒介紹自己的城市,你會怎麼說?
來自台北的我們,一時半刻居然回答不出來,
所以我們決定搭乘觀光巴士,啟發我們內心最深處對台北的情感!
我們邀請您一同坐上台北市觀光巴士的二樓,在幹話、歡笑聲與回憶中,一起看看老者與少年的台北印象!
Special Thanks to 台北觀光巴士、Eric、Sion、安安
雖然隨便,還是要訂閱!
很常發智障動態的IG:dinopbt
https://www.instagram.com/dinopbt/
學貸男孩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didi_loan/
封面設計,美麗安安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annxchang/
很懶得經營的臉書:後座男孩
https://www.facebook.com/backcboy
想做的很多,不如就現在開始做吧!
#台北市
#觀光巴士
#後座男孩
#學貸男孩
#旅遊
#搞笑影片
#幹話
#好笑影片
#台北
#愛與和平
#流行
#出遊
#台灣
#歷史
#文化
#好笑
#綜藝
#熱門
#觀光
#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