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不養豬 可以拿來發電嗎?】
非洲豬瘟來勢洶洶,應變中心宣布禁止廚餘養豬1個月,然而台灣每天約有2000噸廚餘,其中約1200噸用來養豬,禁止廚餘養豬後,這些廚餘該何去何從呢?
#如何用廚餘發電?
廚餘具有多樣的再利用可能,包括餵豬、堆肥、生質能等。
為增加廚餘再利用管道,環保署補助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台中市等5個縣市設置生質能源廠,利用廚餘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沼氣來發電。
在攝氏38度而且完全密閉的環境,經過3天水解酸化,30天的厭氧發酵,廚餘就會分解出沼氣,這種發電方式也可以減少傳統堆肥的異味。
目前台中市廚餘生質能源廠已正式啟用,桃園市預定今年啟用,5座生質能源廠預計2024年可全數完工,1年共可處理23萬噸廚餘,#發電量將可供應1萬1千戶的家庭用電,並 #減少2萬2千噸的碳排量。
#廚餘也能對抗氣候變遷?
將廚餘轉化為生質能源,也是台灣在綠能轉型上非常重要的1環。
#生質能源最大的價值在於循環,將廢棄物循環利用,轉化為生質燃料,透過這樣的循環,能減少釋放額外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所以不會加重溫室效應。
為了達成全球「2050淨零碳排」的氣候目標,我們需要從化石燃料轉為再生能源,台灣在綠能轉型的路上,要確保供電的穩定,則需要多元的解決方案。
生質能、地熱、太陽能、風力,積極發展各項綠能,並建立分散式的能源系統,才能確保大家在天氣炎熱或手機需要充電時用電無虞。
#綠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衛環 #20190417 【#空污基金不是市府大金庫 !】 今年高雄市電動車補助公告姍姍來遲、環保局向廠商募空氣清淨機…這些狀況,就是過去幾年環保基金嚴重透支的後遺症!2011年還有13億元結餘的空污資金,去年底只剩1億,今年初環保局僅剩5,000萬可用,所以電動機車補助也縮水了。...
台中廚餘機補助 在 林德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由) 防破口 議員盯250噸熟廚餘流向
防堵非洲豬瘟破口,9月1日起1個月禁止熟廚餘養豬,議員施志昌、林祈烽與鄭功進等人關切每日熟廚餘250噸流向;議員林德宇建議儘速設置高速廚餘發酵廠,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也應設定熟廚餘進廠時程,持續增加熟廚餘處理量能。環保局長陳宏益指出,熟廚餘清運照舊,會交專業廠製堆肥再利用。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69859
(自由) 9/1起禁廚餘養豬 中市議員要求設高速廚餘發酵廠
「9月1日起禁止餵豬吃廚餘,市議員林德宇今天在議會市政總質詢中表示,禁止養豬後熟廚餘少了最主要的處理管道,要求環保局應儘速設置高速廚餘發酵廠,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也應設定熟廚餘進廠時程,持續增加熟廚餘處理量能。
林德宇指出,目前的發酵堆肥流程,大約需要耗費60天的時間,但近年環保署有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共20組快速堆肥設施,今年4月台南市就啟用了2座廚餘高速發酵廠,只需10天就可以發酵完成,新竹市也有類似設備,他詢問,台中應該要向環保署爭取。
林德宇也指出,外埔生態綠能園區目前以收生廚餘為主,目前環保局是否有將熟廚餘納入處理對象,廚餘的去化是環保局無可迴避的工作,他要求環保局未來要有加入熟廚餘的機制,加入的時間點則再跟廠商協調。」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655299
(中時) 9月禁廚餘養豬 市議員要求設高速廚餘發酵廠 環保局:將發酵做成有機肥
「應非洲豬瘟疫情,農委會宣布9月禁止廚餘養豬,台中市議員林德宇、陳世凱、何敏誠、張玉嬿30日在議會質詢中表示,禁止養豬後熟廚餘少了最主要的處理管道;他們要求環保局應盡速設置高速廚餘發酵廠,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也應設定熟廚餘進廠時程,持續增加熟廚餘處理量能。」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30004137-260405
(新頭殼) 養豬禁用廚餘 中市議員林德宇:盡速設置高速廚餘發酵廠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農委會宣布9月禁止廚餘養豬,台中市議員林德宇、陳世凱、何敏誠、張玉嬿今(30)日在議會質詢中表示,禁止養豬後熟廚餘少了最主要的處理管道,要求環保局應盡速設置高速廚餘發酵廠,外埔綠能生態園區也應設定熟廚餘進廠時程,持續增加熟廚餘處理量能。」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1-08-30/628724
台中廚餘機補助 在 江肇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週五終於進入110年度上半年的總質詢,我跟 周永鴻 台中市議員、賴佳微、台中市議員曾朝榮、張家銨 家家平銨、蔡耀頡《承擔》青新世代、[天生為民] 李天生粉絲團、蔡成圭 蔡圭服務讚 議員 等聯合質詢,針對「台中振興方案」、「防範非洲豬瘟」,以及「月經貧窮」等議題進行探討。
#台中的振興方案是驚喜彩蛋?還是鴨蛋?
因受這波疫情影響,除了紓困方案,大家也非常期待跟關注市府要端出甚麼菜來幫助店家們振興。結果攤開市府提出的 #84億追加減預算 來看,扣掉一些建設費用跟中央配合款後,發現有關振興的部分只有購物節的3.5億,以及觀光業補助的1500萬。大家針對購物節的3.5億詢問市長到底細項內容為何?市長不說就是不說。我再追問市長,若把這筆3.5的金額除以全體台中市民,一個人也只能發不到125元,是不是間接地排除了「發現金」的方案?市長還說無法回答我的問題,僅說會給大家驚喜,請大家拭目以待…
我想,市長不受國民黨內漫天喊價,要求發放現金,選擇與中央政府同調,是好現象。但疫情至今,許多店家可以撐過這幾個月,不過未來幾個月呢?中央提出的振興券方案非常務實,反觀市府到現在還在搞賣關子、玩遊戲的態度,完全沒有把人民的辛勞、所遇到的困境將心比心。我要求市府盡快提出台中版的振興方案,不要讓驚喜彩蛋又空歡喜一場!
#終結月經貧窮加強學童性平知識
「月經貧窮」、「去除月經污名化」是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議題。不過,台中市學校的女廁有衛生棉自動販賣機的並不多,就連指標女校台中女中也沒有建置。我們除了要求教育局盡速協助校園建置外,也要加強校園的性平教育,並且加強教導女同學月經的知識,也要讓男同學學會尊重與體諒。
此外,根據統計,在台灣每一位生理女性平均醫生要花近 #10萬的衛生棉等相關生理用品,這也對許多家境較為貧困的女生面臨衛生棉支出的壓力,甚至也發現有些女生為了省錢,一天可能只換一片。對此,我們也要求市府要著手規劃相關措施,並且透過社工等全面協助、提供給弱勢家庭女生足量使用;教育局也應主動協助校方提供給弱勢學童足量使用,避免「月經貧窮」的情況在台中發生。
#盡快提出相關措施防範非洲豬瘟
本月23日得知東南亞商店市面有豬瘟食品流入後,高雄就立即成立專案小組,並且宣布「6大措施」,包括路邊廚餘桶撤除、輔導改飼料餵養、養豬戶加強查察、稽查攤商雜貨店、廚餘場溯源追查、全方位加強宣導等;此外,還鼓勵不再使用廚餘養豬者轉型補助2500/頭、飼料差額補貼除中央的500元外還加碼100元。
反觀台中市對於防範非洲豬瘟的動作慢了許多。我要求市府必須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跨局處溝通,除了警察局應協同衛生局擴大稽查範圍、農業局應調查臺中豬隻健康狀況,並藉此機會輔導轉用飼料養豬,更重要的是環保局應該思考禁用廚餘期間,即將產生家用與事業超過200萬噸的廚餘處理方式,切勿將廚餘直接丟棄給清運人員,造成基層人力的不足。
台中廚餘機補助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質詢日記 #衛環 #20190417
【#空污基金不是市府大金庫 !】
今年高雄市電動車補助公告姍姍來遲、環保局向廠商募空氣清淨機…這些狀況,就是過去幾年環保基金嚴重透支的後遺症!2011年還有13億元結餘的空污資金,去年底只剩1億,今年初環保局僅剩5,000萬可用,所以電動機車補助也縮水了。
照規定,基金支用應於會計年度開始前一年內提報基金管理會審議、送市議會備查。但過去,竟然有很多送進議會審查的環保基金預算,在送出議會審查完後又追加預算,甚至有原本編列2,000萬預算的項目,年底決算卻達3億的情況,當然導致基金在過去幾年被快速用完。過去3年來超支近8億!
我要求,環保局應比照中央政府《預算法》第五章,在《高雄市環境保護基金收支管理及運用自治條例》訂定追加預算原則,落實專款專用,把錢花在空污減量的刀口上,而非把空污基金當作市府大金庫!
環保局長認同這樣的概念,坦承「媒合廠商認養」為思慮不周,由環保局出面向廠商募捐的確有疑慮,未來將改由教育局作為主導;也承諾環保基金將盡力撙節,以符合空氣污染防治目的之必要花費為支出。
【#電廠生煤標準寬鬆 遠超中火!】
高雄市的硫氧化物空氣污染在全國一枝獨秀,結果標準還比別人寬鬆!台中電廠煙煤許可最大含硫比例為0.5%,興達電廠則是寬鬆的1%。我們查詢過往的操作許可,發現至少從2013年至今,興達電廠許可的含硫份一直都是1%,多年不變,而1%的試算依據究竟為何,卻不得而知。
高屏雖有空污總量管制計畫,但對於生煤管制仍缺乏更明確的法律要求標準,而雲林縣、台中市則已針對生煤管制訂立自治條例,訂出含硫份的標準以及減量的期程,高雄也應針對生煤管制訂立更明確的規劃。
另外,高雄港區空污主要來自船舶, 對於原高雄市區的空污就佔了15%至30%,今年1月起高雄港船舶油料含硫量上限降為0.5%,我籲請局長需要落實稽查,確實達成空污減量,並且建置完善的港區即時連續監測測站;局長回覆會落實船舶油料的抽測、監測,而空氣品質測站今年一月已由港務公司在港區設置三處(第一信號台、南星行政中心、18號碼頭),預計今年七月會與環保局連線,讓高雄的監測網更完整綿密。
【#廚餘丟哪裡? 還是丟廚餘桶!】
近日許多市民朋友反應,不同的地方收運廚餘的方式不一樣,有些地方丟廚餘桶,有些則是直接丟入垃圾車。服務處同仁實地訪查,發現廚餘是否瀝乾、垃圾車是否擺放廚餘桶、廚餘丟入垃圾車還是廚餘桶等,出現了至少四種不同的做法。
質詢環保局時,我請局內必須統一廚餘收運的標準讓民眾跟清潔隊員可以有所依循。環保局袁局長表示,廚餘收運規範是瀝乾後,生廚餘、熟廚餘分桶回收,會再加強對清潔隊員的統一作法。
非洲豬瘟後,原本每日90噸的餵豬廚餘,有超過60噸無法再餵豬,目前環保局做法是瀝乾後送入焚化爐焚化,非常可惜。其實,廚餘的資源再利用,不只是因應非洲豬瘟所以必須思考朝廚餘作為生質能或是堆肥再製,而是廚餘本身就是循環經濟的一部分。我請環保局思考廚餘發展堆肥、培養土、生質能等可能性。以台中為例,2016年開始推動廚餘製作成的培養土供給農會試用及提供民眾兌換,並且訂出《廚餘堆肥化堆肥產品販售及領用要點》,讓廚餘變身培養土還可以販售。
局長回應,環保局已採購廚餘處理設備,並且會繼續與水利局溝通,希望能利用鳳山再生水廠的厭氧發酵槽作為廚餘生質能廠使用。
雖然目前大多數廚餘還是被送進焚化爐燒毀,但還是請市民們把廚餘瀝乾後,直接丟入廚餘桶中。瀝乾的廚餘,能夠減少焚化爐處理的負擔,也讓燃燒產生的廢氣減少戴奧辛的產生!
#質詢小知識
焚化爐的燃燒溫度,必須高於850℃,才能破壞戴奧辛的生成。若送進焚化爐之垃圾含水量太高,會讓燃燒溫度下降,增加戴奧辛生成的機會。所以廚餘再送進焚化爐前,必須先經過瀝乾的程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YOqmZal1F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