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潮流,讓孩子在自主學習下成長,430稱為國際不打小孩日,呼籲你我善待孩子,不要讓孩子童年留下陰影及暴力的種子。
😷有關於兒童生活的新聞議題層出不窮,幼兒園管教失當造成兒童受傷的事件頻傳,台中發生的柔道館過失的事件更是讓家長擔心受怕。我們同樣身為家長,孩子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一時不察造成的童年陰影,也許一年兩年、也可能長期變成揮之不去的恐懼,父母輩慈愛在心,沒有孩子應該活在被打的恐懼中。
💝國際不打小孩日源自於美國,杜絕暴力,關心孩子,孩子的成就不是打出來的。
🙅♀️過往觀念,小孩不吃飯該打、字寫不工整該罵,建築於恐懼之上的成就,不該是孩子生活的常態。聯合國國際兒童人權公約裡寫道:任何對於兒童的暴力都不可原諒,施暴的現象都可預防。我們希望倡議以關愛溝通取代對兒童的打罵教育,除了關注相關法令修訂,並提供輔佐作為家庭教育的橋樑,是我們需要努力的。
🌈🌈🌈瑄灃開了一個屬於親子與家庭園地,豐富的童樂活動歡迎您!🌈🌈🌈
🔶110/05/01(六) 10:30-11:30 黏土甜點同樂會(認識輕質土、輕質土捏塑)
https://forms.gle/WUacVbX96jbaYR8K9
🔶110/05/09(日) 10:30-12:00 五月寶寶慶生會&創意做甜點(繪畫糖霜餅乾給媽咪)
https://forms.gle/p2vXas28vDYUX68Z7
🔶110/05/15(六) 10:30-11:30 好餓的毛毛蟲故事與手作(繪本導讀、葉片繪畫、泡泡土手作)
https://forms.gle/N2hnPbDxFPGgZziSA
#為您發聲改變發生
#臺中市議員徐瑄灃
__________________
✅瑄灃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suanfeng0916/
✅瑄灃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lqm6148h
✅瑄灃的Youtube頻道👉 https://reurl.cc/62m7jd
✅瑄灃服務處申請表👉 https://goo.gl/forms/izqhNwox6Y1ilp2y2
台中幼兒園施暴 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政總質詢大綱
#陳其邁市長全面允諾
今天的市政總質詢我針對以下議題要求 陳其邁 Chen Chi-Mai 市長承諾:
🔸盤查目前高雄市施工區的工安狀況,並嚴格要求落實SOP
昨日,三民區九如二路人行道改善工程發生一起工安意外,工地砂石車在進行倒車時不慎輾過一名路過的先生,導致該名先生傷勢過重慘死輪下。
工地施工的過程中,車輛進出卻沒有人員進行指揮,也有民眾在PTT爆料,之前行經該路段差點被工程車突然打開的後車門打到,也未見有人員指揮交通,這突顯了承包商的草率,市府也未盡到監督之責,阿洳要求市長與工務局、勞工局,針對目前高雄市委外的工地進行全面性安檢,並輔導施工單位改善!
🔸加速三民區肉品市場及屠宰場的遷移
隨都市的發展,位在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上的屠宰場暨肉品市場,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已久,原本預計112年將完成肉品屠宰場與批發市場的遷移,進度卻再次延宕!
肉品市場及屠宰場退出三民區是必然的結果,阿洳要求市長承諾,不管是遷移或是整併,傾聽在地居民的意見,在今年底前盡快擬定解決與改善方案,將相關計畫給本席與市民朋友知道,並加速完成肉品屠宰場的遷移計畫。
🔸正視兒童、老人受虐問題 社會安全網向下延伸
日前衛福部公布今年1-6月兒少受虐通報案,比去年同期成長10.8%、老人受虐通報案成長36.5%,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應加強防範,並且多數老人遭受虐待的態度較為消極,因為傳統觀念較為保守,可能會認為被自己撫養的兒女施暴覺得丟臉或是家醜不外揚的情況,導致長輩不願意對外尋求協助,因此阿洳要求市長與社會局,社會安全網應該更積極的協助這些長輩,並且找出這樣的黑數,讓長輩遠離暴力與恐懼。
🔸檢討寄養家庭制度並擬定精進寄養政策
「讓所有兒童都能在家庭環境中成長」,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的宗旨,但台灣目前所面臨的情況是近7成失家兒都被送到安置機構,到寄養家庭安置的兒少比例極低,寄養家庭的老化與沒有新血加入導致能承接寄養的家庭能量逐年減少。
因此我要求市長檢討目前的寄養家庭制度,具體要求(1)強化評估留下優質高齡寄養家庭,鬆綁65歲上限。(2)提高寄養家庭安置費用。(3)推動寄養家庭的喘息制度。(4)利用社會住宅組成類家庭安置照顧弱勢兒少。
🔸鼓勵企業設置托兒設施
少子化已經是國安問題,出生率逐年降低的情況下,政府積極改善托育環境,減輕家長的托育、養兒負擔,高雄市政府每年也都有編列72萬元的經費補助企業新設托兒場所與設施等,但高雄推動成果有限,部分原因是企業要設置托嬰中心或是幼兒園可能門檻過高,不易推動,因此中央最近也放寬補助標準,將「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及「社區公共托育家園」也納入托兒設施補助範圍,並且開放工業區也可設托嬰中心。
因此我要求市長要針對本市的補助辦法進行調整,研擬是否擴編相關經費,並且針對未來高雄的產業園區規劃托兒場所。另外要求勞工局與社會局合作,積極輔導企業設置微型托育或是教保服務中心,鼓勵企業打造友善育兒職場環境,讓孩子可以就近照護。
🔸捍衛身障者運動權 打造身障運動中心/健身房
「運動權」不是只屬於一般大眾的權利,身心障礙者即使身體上有些不方便,仍享有運動的權利,高雄去年(108 )高雄市身心障礙者為 143,508 人,佔本市總人口數約 5.17%,在政府廣設國民運動中心的同時,不應該忽視身障朋友的權益。
阿洳要求市長與運發局,在打造國民運動中心的同時,應該把身障朋友需求也納入,例如提供身障朋友也能使用的體健設施,並把身障朋友的運動空間社區化,就近提供可讓身障朋友使用的運動設施。
🔸打造室內潛水空間 活化高雄市立國際游泳池
今年六月八日是聯合國所設定的「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也是我國在立法通過「海洋基本法」後的第一個「國家海洋日」,台灣自詡或期待成為一個真正的海洋國家,今年中央甚至大力推行「向海致敬」政策,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
高雄身為一個港灣城市,更應該要鼓勵市民朋友親近海域、海洋,先前在部門質詢,我就有針對海洋局與觀光局,多開放水域遊憩與體驗,鼓勵市民朋友參與。
今天我也提出,應該鼓勵市民朋友參與水上活動才能更認識海洋並愛惜,例如逐年增加的潛水活動,台灣四面環海,本島兼離島海岸線長達1,567公里,自然資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觀光休閒潛水活動,根據相關研究統計,台灣經常潛水人口約10萬,擁有潛水執照人口約30萬,每年新增執照人數約4千-5千人,藍海商機年年擴大,身為港灣城市的高雄也應該不落人後,目前台北有兩座可供潛水的室內深水游泳池、台中也有一座可供潛水的國民運動中心。
因此我具體要求市長,高雄有現成的市立國際游泳池,在與選手練習不衝突的情況下,應該開放作為室內潛水訓練池,提供要學習潛水、初學潛水的朋友使用。
#今天總質詢的相關影片與詳細內容待補XD
台中幼兒園施暴 在 Albee三寶媽 教養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各位剛從EE媽那裡得知有位媽媽有申請提案。
內容如下,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去聯署支持!
提案了增修法案:
『殺害16歲以下直系子親、繼親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希望大家能夠一起附議!
https://join.gov.tw/…/…/c1927aff-26ea-4bff-a67a-1dd4faacf63f
另外,中華民國護兒御守團協會推動立法兒童憲章,兒童憲章五大方向:
1.保障兒童平等生存的權利
2.保障兒童受教育的權利
3.明確的建立政府的行政責任歸屬
4.司法上的成罪條款及教育嚇阻的規範
5.以兒童最大的福祉為依歸
希望可透過大家的努力一起達到公投門檻,
👉兒童憲章活動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43979562388892/?active_tab=posts
👉立法兒童憲章內容→ https://pse.is/DSF9A
👉全民提案書索取網址→ https://pse.is/E6UDJ
👉需列印下來後寄到→
427台中市潭子區潭北郵局35號信箱 護兒後守團收
我們為孩子做的是如此渺小,
所以希望藉由大家的力量,把這份聯署達到公投目標,讓政府正視人民的聲音!!
讓司法能真正的保護這些孩子們!!
大家一起轉發出去吧!!!
——————————————————————————
一大早起床火🔥很大!!!
看到一歲6個月大的女童因為不小心打翻奶瓶就把被打死!!!真的非常的生氣!!
小小的手腳滿是新舊傷痕!!
這也是情緒失控?!!!!
這陣子的施暴者總愛用情緒失控四個字來帶過
幼兒園老師施暴事件
肉圓不加辣的事件
和小女孩打翻奶瓶的事件!!!
一一浮現的受虐案件,
讓人覺得司法真的有用嗎
法官每回都會聽著施暴者的道歉聲音
替他們找台階下.....
卻沒有真心的看到...這些受害者永遠的陰影
甚至連再看到這世界的美好沒有辦法了....
老實說做媽媽的我真的沒有那心情去探討那位施暴者成長過程是如何....
因為我只知道孩子們都是無辜的...
他們沒辦法去了解為什麼我爸爸會這樣打我?
為什麼老師會這樣對待我?
為什麼我的媽媽不想讓我活下去?
所以我真心希望有公投可以支持虐童者唯一死刑
許多人說死刑或許無法解決事情
但你會發現那些施暴者是多麼的怕死...
怕到會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做!!!
那位爸爸的道歉我看了只覺得噁心想吐!!!
看到他幾年前拿鐵棍打他兒子,
小小男孩哭泣的聲音真的真的很心疼
我只覺得他媽的你幾句道歉就想避開一切刑責!!!
(這不關到死真的沒辦法彌補孩子從小的陰影!!)
原諒我真的忍不住罵髒話!!!!
請這個社會能夠多多的保護孩子們
那些可憐活在大人虐待底下的孩子們!!!
#支持虐童者死刑
#我們的社會不要在那分藍綠紛爭請重視孩子們的權利保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