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のタタキ】(本日動態回顧)
我非常愛吃「鰹のタタキ」,這是坂本龍馬故鄉土佐的鄉土料理。タタキ的漢字寫做叩き、或是敲き,中文多翻做鰹魚半敲燒,因為它的做法是用乾的稻草烤了表面之後再拌以蔥、蒜片、茗荷等佐料再予以拍打。有人以為用稻草烤過的料理就叫鰹のタタキ,甚至有人直接管它叫鰹魚稻草燒(カツオのワラ焼き)。
高知縣是日本鰹魚消費量最高的地方。在以前鹽和醬汁都還很缺乏的年代,土佐漁夫家的奶奶就用自己的手把鹽和醬汁的味道拍進去魚的身體裡,用這種方式讓味道融為一體。這是在調味料不足的時代衍生出的智慧。
至於表面要烤過的原因,則是因為烤過的話,原本較硬的魚皮就會變軟而容易食用,而且還可以消除魚腥味。至於會使用稻草而不用炭火和木材來烤,是由於稻草本身帶著少許的油份,因此燒起來火力很大,能夠迅速烤好鰹魚的表皮,使外層在烤過的情況下,內部還是維持生的狀態,這種狀態就非常適合拍打入味了。了而且稻草的香氣不但會沾染上鰹魚,烤過之後還可以除去多餘的水份,讓味道更加地凝縮。
鰹のタタキ還有一個起源,是土佐第一代藩主山内一豊為了防止食物中毒而禁止吃鰹魚刺身而改良的。自此之後多稱做「鰹の塩辛」,直到第12代藩主の山内豊資才正式被稱為鰹のタタキ。
不過已故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非常看不起這道鄉土料理。他曾經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土佐的炙燒鰹魚片只不過是當地人不知大城市美味的人們胡亂當作名產來宣揚的東西罷了,在我看來,很令人不舒服而粗糙,剛烤好又生又熱的,只讓我感到一陣腥。不過土佐這般連皮快速烤過,帶皮一起食用的作法,應該是有其意義的。」
在這裡我很意外北大路魯山人沒有調查過土佐鄉土料理的相關文獻,不過在土佐出身的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在他的文字書裡抗議過:『佐料太多,鰹魚本來的味道會 . . . 』這種美食家式的說法我才不管呢!宴會後,鰹魚全部吃光後,用筷子夾著餐盤上浸著醬汁的青蔥、洋蔥等剩下的配料當小菜吃,一面聊天一面喝酒,這才是土佐酒鬼正確的作風。
到高知除了去坂本龍馬的故居探訪之外,最開心的就是終於吃到最正統的鰹のタタキ了。不過雖說高知市到處都有賣,但在高知縣民心中排行第一的還是這間漁師料理 明神丸 ひろめ市場店。鹽味的尤其好吃。表皮的焦香,充滿脂肪與鮮味的紅色魚身,再加上粗粒的鹽,一定要切得厚一點,再夾蔥蒜末一起大口放進嘴裡,再配一口酒,太完美了。
雖然明神丸要去高知才吃得到,不過另外一家當地名店「黑尊」在東京得銀座有分店。還有一間連鎖店祢保希(ねぼけ)則在東京很多地方都有分店,連高知著名的皿鉢料理(さわちりょうり)也有賣。
以前的江戶人愛吃「初鰹」(春天到夏天在日本近海北上的鰹魚,到秋天油脂飽滿後南下的則為「歸鰹」),愛到有「把老婆拿去當了也要吃」的說法。對此北大路魯山人也提出過他的看法:「此處引人深思的,是所謂的江戶人大約是什麼身份的人?大概不是富人,也不是貴族吧。既然還得為了吃鰹魚而典當物品,應該是身份低的人吧。對這些人來說好吃得令人雀躍,這番話必須考量到說話者的程度。」北大路魯山人的說法雖然刻薄了點,但也不無道理。以當時的物價,一尾初鰹約相當於現在的十五萬日圓,而且初進貨的必須先進貢給將軍,流通到市場上的所剩無幾,而且還有富商和高級料亭搶著買,平民老百姓想買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北大路魯山人說的,講得直接點就是:「他們說的話能聽嗎?」但是江戶有句「吃了初物,壽命就能延長七十五天」的俗語,所以對吃初物這件事江戶人真的是有非同小可的執著。不過其實遠古時代的日本人是不太吃鰹魚的,一直到了武士的時代,因為鰹魚的日文發音和勝男一樣,才開始受到大家的青睞。
此外,鰹魚在壽司世界裡,又因為很容易腐壞,會希望能在進貨當天就能賣完,因此被稱為「忙碌的壽司料」。
鰹魚會在低緯度的太平洋水域產卵,孵化後在北緯二十度以南的海域長大,再以南北螺旋狀方式迴游往東移動,然後在四月五月時從沖繩北上到鹿兒島,最後在六月到達日本的房總海域。接著,鰹魚群會繼續北上,在七月抵達日本東北海域,這裡黑潮與親潮交會,對鰹魚而言是個菜色豐富的吃到飽餐廳。在這裡吃的鰹魚會一直大吃大喝到九月變成大胖子再往南游。這時的鰹魚充滿了肥美的油脂,特別適合做成生魚片。而鰹魚又可分為以下的:
正鰹,俗名卓鯤。日文為カツオ(鰹、堅魚、堅木魚、勝魚)。英文名Striped tuna,學名,Katsuwonus pelamis。條紋在腹部,紅肉。日本主產地在宮城縣氣仙沼和千葉縣勝浦。
巴鰹,花煙,三點仔。日文名,スマ(縞鰹、須満、須万)。日文別名有すまがつお、やいとがつお(灸鰹)、ほしがつお(星鰹)、モンガツオ(モンカツオ 紋鰹)等。英文名有Kawa kawa, Eastern little tuna, Little tunny, Wavyback skipjack。學名:Euthynnus affinis。條紋在背上,斜條,魚肚上有三個小黑點,紅肉。台灣主要產於東部、東北部與南部海域。日本主產地有鹿兒島縣、三重縣、和歌山縣、神奈川縣。
叫煙仔的花鰹,日文是ソウダガツオ(宗太鰹、騒多鰹),學名為Auxis Cuvier。又分為圓舵鰹、圓花鰹。日文マルソウダ(丸宗太鰹、丸騒多鰹),英文Bullet tuna,學名Auxis rochei。產於日本房總半島以南、屋久島、琉球列島、小笠原諸島。朝鮮半島南岸・東岸與濟州島。扁花鰹或平花鰹的日文是ヒラソウダ(平騒多鰹、平宗太鰹),英文Frigate tuna,學名Auxis thazard。產於日本屋久島、琉球列島、小笠原諸島。
齒鰆,別名煙仔虎、土魠串。日本叫はがつお/歯鰹,別名為キツネガツオ(狐鰹),關東又叫「トウサン」「トウザン」。英文名:Striped bonito,學名:Sarda orientalis 條紋在背上,直條牙齒銳利,白肉。台灣四周海域均有出現,以東部、東北部及南部為多。静岡縣以西,尤以三重縣到高知縣、宮﨑縣、鹿児島為多。味道介於鰹魚和土魠之間,
最後,根據日本大學農獸醫學系博士成瀨宇平教授的研究,鰹魚是與日本酒最合的魚。鰹魚容易被細菌分解出產生魚腥味的鹼性三甲胺剛好可以被酸性日本酒的有著美味成份的胺基酸中和掉,也難怪高知人特別會喝酒了。
#鰹のタタ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的網紅SJ K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雪濃湯」,朝鮮漢字原名「先濃湯」,是一道用牛腿骨製成的韓式湯品,以前只有在農祭時飲用,主廚選用了特級牛骨、牛尾、牛肚,經過長達 7 ~ 8小時的熬煮,湯外觀呈現乳白湯色,所有的用料都已入湯,濾掉多餘的雜質,只以青蔥和鹽調味,食材入口軟嫩,湯頭清雅滑順入喉。 (台北捷運古亭站周邊美食)「膔柴 ...
「古朝鮮 漢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日文自學同好會一起開心自學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SJ K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とある男が授業をしてみ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Re: [問題] 關於朝鮮用漢字導致文言分離的現象... - 看板gallantry 的評價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古朝鮮漢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古朝鮮漢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古朝鮮漢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世界上最科學的語言韓文是怎麼誕生的? 韓國為什麼不再用漢字? 的評價
- 關於古朝鮮 漢字 在 速意翻譯社 的評價
古朝鮮 漢字 在 日文自學同好會一起開心自學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快速學漢字必備的古今中外讀音查詢可以查詢漢字在古今中外多種語言中的讀音!包括中古漢語、普通話、粵語!甚至連吳語(上海話)、閩南語、朝鮮都有!個人非常推!! »
古朝鮮 漢字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起來寫】#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二):大正浪漫、民主與文化運動、血液科學、和柄圖像起源 // 鄭雋立 👹
.
本集將探討《鬼滅之刃》作者為何將時空背景設定於日本史上最短、文獻史料相對稀少的大正年代,同時回應網友提問,提出該年代暗藏的政治、社會與醫療科學因素,趁機提醒大家,《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已於昨天(10/30)在台灣上映,記得上車來趟大正浪漫之旅!(見圖一)
.
■ #政治實權轉移與大正民主
.
大正時代(西元1912-1926年止,僅14年)因天皇體弱多病、實權轉移到帝國議會與民主政黨,政治環境相對前後的 #明治(寡頭政治)與 #昭和(軍國主義)兩時代相對開放,有著「大正民主」(たいしょうデモクラシー)的美稱,這樣的境況源自日俄戰爭、一次大戰後國內快速富裕的影響。彼時主流思潮為折衷的自由主義、有限的民主主義,妥協帝國架構與天皇制,言論自由提升後,知識份子大多對帝國主義擴張政策大肆批判。
.
殖民統治下的臺灣留學生較接近右派自由主義者,從中獲益良多。如此的開放使得跨國文化交流踴躍,甚至與朝鮮人合辦刊物、互相聲援,當時仍為殖民地的 #台灣也產生了史上第一個地方議會(陳翠蓮,2013),同時尚有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蝴蝶忍表示:是個有點厲害的時代呢)。
.
■ #美麗的藝術文化
.
百花齊放的大正,承襲了明智時期的西化:民眾和洋混搭的美麗穿著、電纜與燈火、蒸汽火車等現代化的便利,更因為風氣開明促成了文藝活動的蓬勃,同時因為與西方浪漫主義運動接軌也提升了自由戀愛的風氣。日本與歐陸的美術品貿易,在國際間形成浮世繪、印象派、新藝術等型態的交互影響、刺激出版與設計蓬勃發展,至今藝術界仍津津樂道。
.
身在台灣的我們,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此期間商業活動與美術教育促成的 #商品包裝設計觀念,已奠定了現代設計的基礎(姚村雄,2013),以台灣日治中期同化階段(1919-1937)為例,此時的商業設計不但有著歐陸 #新藝術(Art Noveau)與浮世繪的交融,也有著 #和漢並存 的農產品圖像運用,它們既是設計也是藝術,更是大正民主的美麗遺產。(見圖二)
.
由於民主盛世短短14年即被殺氣騰騰的昭和軍國主義取代,故在藝文圈與大眾文化經常成為被緬懷的背景,例如SEGA公司著名的戰爭與戀愛模擬電玩《櫻花大戰》系列(首部於1996年發表,續作《新.櫻花大戰》已於日前2019年12月發表),即虛構了類似大正年代的史觀建構了動人的蒸氣龐克(SteamPunk)時空「太正年代」,更掉了 #夏目漱石 的書袋「大正浪漫」(たいしょうロマン),祭出「太正浪漫」的標語,虛構與史實只差漢字上的一點。文學運動的浪漫思潮也導致了昭和文壇持續出現呼應大正浪漫的作品,筆者個人推薦網友參考 #芥川龍之介、 #谷崎潤一郎 等人的著作。
.
■ #鬼殺隊與地方政府密謀合作的推測
.
日本曾經歷明治3年禁止百姓佩刀、次年宣布剪髮令及廢刀令,採取逐步漸進政策廢除舊傳統,明治9年(1876年)更是全面頒布「#禁刀令」後,皇室、軍警以外人員禁止攜帶佩刀(許耀華,2001)。鬼殺隊成員公開帶著武器多少有點疑慮,但在動漫作品部分虛構的考量下仍然可行。比方說在政府與軍警其實深知「鬼」的存在,然考量揭露其危險恐致民心大亂、皇室與軍警忙於一次大戰與徵收糧食導致的「米騷動」也無力招架,加以主導鬼殺隊的家族「產屋敷」家族是富有的地方望族,故極有可能以 #冷處理 的方式默許鬼殺隊的行動。
.
筆者按:關於米騷動(又稱越中女房一揆)的細節,將在續篇介紹。
.
■ #醫療發展與血液科學
.
上一集有網友留言提出吾峠呼世晴老師筆下的鬼「會授血、吸血」,且懼怕陽光,這樣的設定想必多數人會解讀成受西方吸血鬼影響,但筆者認為鱷魚老師在血液方面的設定別有用心。
.
近代日本醫學的躍進始於明治維新,當時透過留學生大量吸收荷蘭的醫療技術,明智8年政府甚至聘請荷蘭籍教師在國內教授外科手術,內外科都開始完善,但針對血液的技術則較晚成形。根據日本紅十字會「大阪府血液研究中心」官網解釋,最早的輸血技術是在大正8年(1919年)由西方引進,而開始普及化的契機是1930年(昭和5年),首相濱口雄幸遭右翼社運組織槍擊命危,因為 #獻血(捐血的和制漢語)救回一命。
.
臨床醫療依血型實施捐血的「#枕元輸血」制度,則是昭和20年(二戰後)才普遍並組織化地運用(趙淮躍,1999),因此可推論,《鬼滅》劇情裡被無慘鬼化的女醫師珠世、學徒癒史郎對鬼採血研究,很可能直接反映了大正醫界致力發展的血液科學。
.
大頭目鬼舞辻無慘施展血鬼術殘殺並食用人類,時而授血將人鬼化納為黨羽(十二鬼月等)以鞏固勢力、便於尋找克服陽光的藥方「青色彼岸花」;另一方面,善良的珠世與癒史郎則購買「獻血」代替食人維生,以醫學方法研究鬼血以對抗無慘。
.
珠世為了將鬼變回人類委託炭治郎採血、也發現禰豆子血液細胞變化、癒史郎的採血器的造型明顯是早期針筒變體…這些細膩的描寫與醫療發展完全契合,鱷魚老師想必下足了功夫考究。
.
鬼靠吃人增強能力,恰好也與人類的血型稀有程度有關。前上弦之陸,響鬼奏凱與同黨內鬨,擄來的男孩正是稀血體質,以今日常識來看,當事人極有可能為 #RH血型。
.
■ #主角的服裝玄機與和柄圖像起源
.
目前網路上對《鬼滅》主要人物的服裝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但大多忽略美術史的淵源。這些圖像被染織工藝職人以和製漢語稱為「#和柄或文樣」(わがら,wagara、文=紋),據美術史家海野弘(2018)的研究,文樣具有「將處於浮游狀態、無秩序的空間加以整理的作用」,英語的ornament與order(秩序)的字根語源可作為證據。
.
龔詩文(2007)則採取「完形心理學」 的方式,指出裝飾行為的母題(motif)與形式(form)都是有意識的被用以凸顯「被裝飾物」,有助於界定空間,並說明物件的性質與位置(含工具、墓地、建築),可對照東西方各國官服制度的演進:所有特徵都在說明階級、個性和信仰,跟商標一樣是角色的 #身分識別。
.
藝術史家宮布利希(Sir E.H.Gombrich)《藝術的故事》將史前人類的創造行為區分「建築」和「製像」(image-making)兩種概念,建築是為了居住安全;製像是為了免於超自然力量的危害,換言之,繪畫等製像行為是 #原始交感巫術 的體現。從上古文明即已存在的裝飾行為與美術工藝圖像,是涵蓋五大洲、各民族皆有的文明遺產。
.
史前日本在上集提過的 #古墳時期 (西元250-710年)則有埴輪陶偶與墓穴中的三角形、矩形圖像(高田大輔,2010)後來被染織工藝沿用,成為最古老、最泛用的兩種樣式,恰好就是炭治郎(市松)與善逸(鱗文)披在蘭服外的羽織圖案(富岡義勇表示:抱歉伊之助,你沒穿上衣…)。(見圖三)
.
現今所知的市松名稱,源自江戶中期廣受歡迎的歌舞伎演員「初代-佐野川市松」在戲劇《高野心中》演出時的戲服,此前由於狀似道路舖石板,被染織業界望文生義地稱作「#石畳」(いしだたみ,ishidatami,畳=疊),神社中以3X3呈現的格狀被稱為九字切,代表日本密教及修驗道的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
.
除了今日普遍解讀子孫繁衍的隱喻外,更有 #祈求勝利與驅魔 的用意(藤依里子、水野惠司,2017)。近期視覺設計師野老朝雄以「組市松紋」為該念設計的2020年東京奧運標誌,可說是當代致敬古文明的典範。(圖四)
.
另外,看似膽小卻潛力無限的善逸,身穿的 #鱗文(うろこもん,urokomon) 事實上更是大有來頭,經常應用於鎌倉幕府時代武士家紋,很可能是鱷魚老師借傳說典故暗喻「雷之呼吸」的強大爆發力。容筆者賣個關子,下期將繼續介紹其他和柄與應用、鱗文最著名的民間傳說及其他逸事,敬請期待!
|
■ #延伸閱讀:
.
👉 鄭雋立寫鬼滅文化導覽,第一集回顧: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 李長潔介紹竈門神社與劍術淵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4343393086613
|
■ #參考文獻:
.
1.陳翠蓮(2013)〈大正民主與臺灣留日學生〉《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P.53-99
2.姚村雄(2013)《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台中市:晨星出版,P.231-237
3.許耀華(2001)〈日本戰刀沉記〉《輕兵器》2001年10期,北京市: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出版,P.26-27
4.趙淮躍(1999)〈日本的献血制度和血液管理体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1999年04期,江蘇省:江蘇省衛生廳
5.日本赤十字社:大阪府血液センター,公式WEBサイト:www.bs.jrc.or.jp/kk/osaka(2020.09.25瀏覽)
6.海野弘(2018)《日本の装飾と文様》,東京都:株式會社東京印書館,頁6-7
7.龔詩文(2007)〈中國早期植物紋飾初探:以研究法與研究史為中心〉《美術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2007年03期,頁02-16
8.高田大輔(2010)《東日本最大級の埴輪工房・生出塚埴輪窯》,東京都:新泉社
9.藤依里子著、水野惠司監修,李艾祺譯(2017)《日本文樣圖解事典: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圖案480款》,台北市:遠足文化 (原典為2010年日本初版)
古朝鮮 漢字 在 SJ K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雪濃湯」,朝鮮漢字原名「先濃湯」,是一道用牛腿骨製成的韓式湯品,以前只有在農祭時飲用,主廚選用了特級牛骨、牛尾、牛肚,經過長達 7 ~ 8小時的熬煮,湯外觀呈現乳白湯色,所有的用料都已入湯,濾掉多餘的雜質,只以青蔥和鹽調味,食材入口軟嫩,湯頭清雅滑順入喉。
(台北捷運古亭站周邊美食)「膔柴 小鮮燒肉」--- 八款精緻燒肉夢幻系列套餐與商業午餐,融匯頂級牛豬海鮮肉品/蔬菜拼盤/湯品/飲品,適時體貼燒烤服務,用餐舒適寬敞。
http://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4956448
「膔柴 小鮮燒肉」主廚嚴選適合燒烤享用的高品質牛、豬、海鮮肉品、飲品與肉品,用心設計出一共八款質量皆豐的精緻套餐與商業午餐,最棒的是用餐過程中,服務生會視狀況,提供適時體貼的燒烤服務,讓客人可以盡情享用料理的美味精髓。喜愛燒烤美食的饕客,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立即撥打「膔柴 LUCHAI YAKINIKU 小鮮燒肉」的訂位專線(02)2368-2008,或透過 FB官方粉絲團私訊預約,前來領略感受店家主打包括「視、聽、味、嗅、觸覺」在內的全新五感燒肉的絕佳體驗!
我們當晚選定了雙人份的「舌尖熱戀特級牛套餐」(雙人NT$2,180),加上一成服務費,合計是2,398,就品嚐到讓人如沐春風,「膔柴 小鮮燒肉」餐廳,從服務到料理的美味都讓人大讚! 夢幻精緻頂級肉品燒烤套餐,果真名不虛傳!
膔柴 小鮮燒肉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216號
預約電話: (02)2368-2008
LINE: @LUCHAIYAKINIKU
營業時間:平日午餐11:30-14:30/ 平日晚餐17:00-22:00/假日及例假日11:30-22:00
FB粉絲頁:膔柴 小鮮燒肉
古朝鮮 漢字 在 とある男が授業をしてみ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間違い:②の答えは【宋】です。漢字を間違えました(恥)
前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lnDG4hHms&list=PLKRhhk0lEyzOjwgG2CGJGKmfVn4JDEg4F&index=9】
次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y7RLgns4&index=11&list=PLKRhhk0lEyzOjwgG2CGJGKmfVn4JDEg4F】
動画一覧や問題のプリントアウトはこちらをご利用ください。
ホームページ → http://19ch.tv/ Twitter→ https://twitter.com/haichi_toaru
取材や仕事等の問い合わせは(haichi_4_leaf@yahoo.co.jp)までお願いします。
古朝鮮 漢字 在 古朝鮮漢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古朝鮮漢字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北大路魯山人寫的 ... 盛裝:日本飲食文化奠基人上至節氣、下至地理的美味追尋; 古朝鮮漢字進入發燒 ... ... <看更多>
古朝鮮 漢字 在 古朝鮮漢字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古朝鮮漢字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北大路魯山人寫的 ... 盛裝:日本飲食文化奠基人上至節氣、下至地理的美味追尋; 古朝鮮漢字進入發燒 ... ... <看更多>
古朝鮮 漢字 在 Re: [問題] 關於朝鮮用漢字導致文言分離的現象... - 看板gallantr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RoiSoleil (哲學家的太陽)》之銘言:
: 有看過韓國古裝劇的人都知道,
: 他們不館是匾額、家裡的屏風、朝廷的奏章,
: 都是使用漢字。
: 因為至少自唐代以來,
: 朝鮮半島就成了漢字文化圈的一環。
: 當時的知識份子(大多是兩班階級,也就是士大夫),
: 書寫字完全是用漢文,
: 所以我去修中文系開的韓國漢文學,
: 讀起韓國文獻來一點都不費力。
: 因為就是正統的文言文跟詩詞格式。
: 也因為如此,
: 不識字的百姓沒辦法讀懂漢字,
: 用書寫表達意思,
: 因此在朝鮮第四代世宗大王(一萬元韓圜上那一個)時,
: 創造了朝鮮注音文,
: 那時叫「訓民正音」,
: 給老百姓使用,
: 但那時只有老百姓會用,
: 士大夫是不屑使用的,
: 一直到二戰後民族主義抬頭,
: 兩韓才全面使用諺文。
: 我的問題是,
: 士大夫長期使用漢字,
: 那他們平常講話是用黏著語語法的韓語嗎?
: 還是實際上直接講漢語發音?
口語還是朝鮮語(語法),但那時漢語詞彙的發音比現在更接近當時的漢語
李氏朝鮮王朝時代 他們的國名只有"朝鮮" 因此當時語言是叫朝鮮語 不叫韓語
: 也就是究竟是
: 1.書寫時與朗誦時都用漢字漢音。
: or
: 2.書寫時用漢字,但腦袋裡跟日常生活是講韓語?
: (這樣不會整個搞混嗎?)
朗誦跟日常生活口語是兩回事
書寫正式的漢文(文言文) 朗誦時自然也是逐字來讀(當然發音是一定多少有變的)
但日常生活的口語還是朝鮮語的語法
士大夫除了母語外 同時接受漢文教育 不會搞混的
像我們今天口語是北京話白話 讀古文或詩詞時用北京話發音 前者是口語後者是朗誦
過去則是閩南人用閩南語讀古文詩詞 客家人用客語讀古文詩詞 廣州人用粵語讀古文詩詞
字的讀音跟口語大同小異 語法也跟口語不盡相同 但也不至於會搞混
漢語方言跟日韓語的差別只是 語法和文言文要接近得多
: 我知道韓語有70%是漢字詞,
: 大概等同於日本漢字也有很類似漢語讀法的讀音一樣,
: (所以古代日本寫漢詩,還真的可以合漢詩的平仄押韻--
: 不知道他們寫時是怎麼讀的?@@" 畢竟和音漢字跟真正漢字讀音還是有差)
: 拜求神大幫我釋疑!
關於日本漢詩的讀法和押韻 我以前在日文板問過 也得到很詳細的回答
https://www.ptt.cc/bbs/NIHONGO/M.1264953788.A.EE3.html
https://www.ptt.cc/bbs/NIHONGO/M.1265002039.A.B8D.html
一般日本人要讀漢詩或漢文時 只能用漢文訓讀來讀 否則應該沒人聽得懂
但當初作者為了押韻 必須以漢語的語法和漢字的發音來作詩
另外不曉得原po知不知道 現在的日文漢字音讀和古代差異很大
現在日文漢字音讀跟中文發音雖然差很多 但最早是直接讀中古漢語音的
還有我們現在所謂的"中文"(or現代標準漢語/華語)只不過是現代漢語中的北京官話
並不夠格稱為"真正漢字讀音"
日文漢字 通常一個漢字至少會有"訓讀"跟"音讀"兩種音
訓讀是和語詞在漢字傳入前就有的固有音 漢字傳入後以其字義訓用 例如 木(き) ki
音讀是漢字本身的漢語音 通常漢語詞都以音讀來發音
例如 木造(もくぞう) 木材(もくざい) moku
但是 花木(かぼく) 土木(どぼく) 時卻是唸boku (以上都是現代日語標準音)
這是因為隨著漢語詞傳入日本的時間,地點不同 同一個漢字會有不同的音讀
音讀的種類很多 最常見的有吳音,漢音,唐音三種
吳音是5~6世紀(大和時代)由中國南朝傳入,來自當時建康的標準音金陵雅音
漢音是7~8世紀(奈良.平安時代)由遣唐使帶回,來自當時中古漢語的長安標準音
唐音是包含宋代以後,鎌倉.室町.江戶時代傳入的近代漢字讀音
其中漢音是最普遍的漢字音讀 所有的漢字都有漢音,且絕大多數的漢語詞都是漢音
大部分的漢字也都有吳音,主要保留於佛教用語和律令用語 唐音最少,常見於近代詞彙
例如"明星"一詞, 可讀 あかぼし(訓讀) みょうじょう(音讀吳音) めいせい(音讀漢音)
清明(せいめい)是漢音, 但中國朝代的明(みん),清(しん)則是唐音
上面舉例的"木",もく是吳音,ぼく是漢音
"子"的吳音跟漢音都是し 例如孔子(こうし),王子(おうじ)
唐音是す 例如椅子(いす) 樣子(ようす)
還有比唐音更晚進入日文的漢字音讀,幾乎與現代漢語相同 例如:
面子(メンツ),餃子(ギョウザ),炒飯(チャーハン),上海(シャンハイ),麻雀(マージャン)
不過以上的漢字音讀,也和傳入日本當時的漢語發音不盡相同,而是現代日語中的發音
為什麼呢
一千多年的時間,連漢語(包括各地方言)的發音都不斷的改變了
在不同時間點傳入日本的漢字音,傳入之後經過千年或數百年的時間,當然也改變了
上面舉過的"木造" 傳統假名遣(二戰以前的假名寫法)是"モクザウ" mokuzau
"花木" 傳統是"クワボク" kuwaboku
"明星" 傳統是"ミャウジャウ" myaujyau
這是因為 這些漢語詞傳入當時的中古漢語讀音 就是mokzau, kwabok, myaujyau
當中有很多入聲和[-au],[-wa]拗音 後來在日語中變成長音[-o],w脫落[-a]
還有ハヒフヘホ 從原本的p音 轉變成w音 再變成h音...諸如此類
發音改變了但假名的寫法沒變 導致很多語文不一致
戰前的文章 さう(如此)寫作sau但讀作so; まう(已經)寫作mau但讀作mo
二戰後實行"現代假名遣" 才讓這些假名的寫法如實呈現現代日語發音
至於朝鮮語/韓語中的漢字音讀
由於朝鮮語本身的音素較日語豐富,較能忠實表現漢語音素的發音
加上受中國影響較深的緣故
漢字音讀沒有那麼多的種類和那麼大的變化 大部分都和中古漢語發音類似
延伸閱讀 https://ameblo.jp/gigaseed/entry-1086406149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78.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460625105.A.A8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