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若要說到中國的近代作家茅盾,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著名的《子夜》就是他的作品。甚至在中國還有以他為名的「茅盾文學獎」。
那麼,取得如此成就的茅盾,對於「寫作」有什麼樣的看法呢?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
寫作技巧到底是什麼? / 茅盾
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覺得高不可攀,十分害怕。也請不要見了「技巧」兩字,就聯想到一長串的形容詞,一些古怪的不常見的字眼,乃至一些拗口的似白話非白話的句子。所謂「技巧」,並無神秘性。你不用害羞,說:「我哪裡夠得上技巧。」事實上,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明白說出來,就是技巧。連自己心裡的意思都說不明白的,不是也常常可以遇到的麼?要是又能夠把自己的意思按照自己那時的情緒說的或委婉,或堅決,或洋洋然滿是樂觀,或低沉而悲憤,那就是技巧的程度又進一步了。只要你不上當,不迷信寫在紙上的定要是書上的字眼和句法,只要你大膽把口裡怎樣說的寫到紙上來,那你就沒有理由不相信自己也相當的把握到技巧。
一定要先排除通常的對於「技巧」的神秘的看法,然後能夠來談怎樣學取技巧。
凡借文字構成的文藝作品,最基本的單位是「字」。從前人講究作文的方法,開頭便講「煉字」。這就是:為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或所要發洩的情緒,所要告人的物與事,找到那最適當最新鮮最響亮的單字。我們現在也主張「煉字」,也主張要那樣去找去。不過從前人(現在也還有人)以為應當在書本上去找,我們卻主張在活人的說話中去找——至少是要把這一個辦法作為主要的基本的工作。在這一點上,我不反對「擺龍門陣」。
若干單字聯綴起來,成為句子;所以句子的組織方法是要研究的第二步。這也是應當在人們的談話中去找尋而研究的。你可以準備一本雜記簿,把聽到的巧妙而特別的單字或句子,都隨時記錄下來。不過句子的組織法也還可以從語體的文學作品中去探尋。在那裡,句子的組織法是經過作者加工的,因此就比通常人們談話時更嚴密,更多變化。嚴密而多變化,這是造句技術的要點。
到此為止,「寫」和「說」是一致的,「寫」的技巧也就立根在「說」的技巧。再進一步,「寫」就要求它特有的技巧了,然而也並不神秘。
我們試從一個實踐的例子來說明這一問題。
茶館裡有人在講故事。講者富有口才,所以故事很動聽,你把故事記錄下來了,你研究,你會覺得它的精彩地方,例如語言的生動而巧妙,又非寫作所能及,然而比起一些好的寫作的故事來,它的結構是鬆懈些,而情節的發展也平板些。
這小小的研究,告訴我們一件事:茶館裡講故事的那個人對於故事的技巧的一部分未嘗有過研究,因為他不是有意要作一個說故事的人。而另一方面,那些作為文藝作品寫出來的故事卻因作者有意地講究這方面的技巧,所以就見得優勝。
結構上的技巧是必要的。所謂結構,不僅指人與事的安排配合,還須顧到全篇的節奏——這就是從故事的發展中所產生的起伏抑揚的情調。一篇作品(除了若干例外),不能一個調子從頭到底;要是這樣,就成為平板,就不美。因此須要有「波瀾」,譬如一首曲子,拍子有快有慢的,音有高有低。
一篇作品中的人、物、事,必須有現實的基礎,然而到底是作者虛構的。正因為是虛構的,所以這些人、物、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必須一方面入情入理,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性,而同時一方面又必須緊湊,各部分成為有機體,而且具有抑揚起伏的節奏,這樣才可以增加它的色彩、律動和韻味,而強烈地感動了讀者。
這些技巧,我們要到世界和本國的名著中去學習。這些技巧是經過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無數人才創造研究成功的。這些技巧,還在發展,絕對不會有止境。
然而這一類的技巧也不是只有從名著中方可找到,方能學習。我們也要從社會生活中去擷取創造新技巧的動力。社會是在變動的,新的社會生活會產生新的文藝上的技巧。這只要研究自古至今新的文藝形式之所以產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就可以明白的。不過這一層說起來不大簡單,這一本小書裡是容納不下的,我們只能在這裡略提一筆,要詳細研究,須得閱讀專書。
以上所述,倘用一句常常聽見的話來總結,就是:「向生活學習。」
古怪造句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贈書】【心理勵志毒雞湯《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
「被同齡的人拋棄並不可怕,超越自己就是成長;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從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也許是近來社會動盪、人心惶惶,今年心理勵志類型的書籍特別多,以安撫人類脆弱不堪的小心臟。老實講,區分雞湯和廢話是門學問,有的是廢話偽裝成雞湯,區別標準是以小明小美小智為題,看似虛假不堪一戳就破的童話,最好你有那麼多「小」朋友,過著似曾相識在內容農場見過的生活。
而在雞湯中摻入廢話較難以捉摸,常見把戲是以勵志名言醒世警語開頭,虛情假意敘述這部電影那本小說曾給給予什麼洞見體悟,仔細一瞧都是踏馬的照樣造句,句子古裡古怪分明是網路抄襲,老娘還不如直接去看那齣電影。
《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書名囂張無比,第一眼看到會滿肚子氣,實則作者過得腳踏實地,十年前初次會見大城市聲色犬馬,默默努力下班擺攤、假日在網咖筆耕,靠吃泡麵和鹹菜度日,一寸寸把生存變成生活,終歸掙出自我命運。
每個人皆有類似背景,我的故事或許是你的序曲,只是有人仍在和難關搏鬥,跌跌撞撞、頭破血流,不知哪裡是出口?作者用一頁頁真實人生告訴讀者如何突破界線,以廣袤視野帶大家在這個世界闖一闖,就算偶爾跌跤又何妨?
太多人太多書指導你該怎麼生活、定義成功,連影視新聞都用高高在上的態度規範你這個年紀該有的模樣,然而作者抱持開放態度,尊重不同選擇、肯定人生多樣性,勉勵女性擺脫他人賦予的期待,勇敢撕掉身上標籤,將重心放在提升自我,才有本錢過你想要的生活。
所以她書寫著婚姻是選擇題而非是非題,即便某人嘲笑妳嫁不出去,最重要的在於妳開不開心?當然這不是我推薦本書之主要原因,可是大家大概不會相信哼。
她也強調許多父母比孩子更需要獨立,想避免漸行漸遠,就得學會當獨立個體。因此真正的關心是絕不評價別人的人生,重視他的現在,相信他的將來,便是最好鼓勵,固然威力彩頭獎也可以,我猜大家毋寧選擇新台幣……不不不清醒點!!面對接踵而來的誘惑和慾望,明白自身想要什麼才能超越自己(想想我還是熱愛新台幣)(被作者拖出去)。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你不一定要打造女王之路,但要活出最好的自己!》,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想超越的困境,例如:
「《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每天早上準時七點起床不再瞇一下下(痛哭)!!」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8/9(日)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8/10(一)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超越自己就美管她什麼完美 #你不一定要打造女王之路但要活出最好的自己 #林宛央 #幸福文化 #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成長淬鍊版 #活出自己 #新世代女性宣言 #心理勵志 #人際關係 #毒雞湯
📖博客來:https://bit.ly/2Pw3j21
📖誠品:https://bit.ly/3idIWD5
📖金石堂:https://bit.ly/2Dtiirh
📖讀冊:https://bit.ly/2C7eIm2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39Y6etW
🎬影片介紹:https://youtu.be/XUaJWkyArIs
古怪造句 在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川普既不擅長治理國家,也不擅長英語。他是一個矛盾修辭:一個不太會說母語的本土主義者。
隨著彈劾調查的深入,針對他的證據越來越多,他的用詞也變得更加反常——與現實背離、絕望、前所未有的重複,以及純粹的拙劣。
語言誠實地展現了他的古怪醜陋,令人窺見他的憤怒和恐懼。
(本文為時報專欄文章,作者是Frank Br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