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糉食得健康】
這幾天端午假,不少人都準備好不同糭去應下節,游下龍舟水。
👩🏻:醫師,想食糉食得健康,要點做?
💁🏻♂️:首先要了解自己及家人的體質及狀況。不建議脾虛人士食過多的糉,尤其小朋友及老人家。
❤️如果你或你家人(如小朋友)有脾虛,check下自己有冇一些脾虚狀況
👉🏻形狀軟爛、黏膩, 甚至3-4天才有便便
👉🏻腹脹、又或無胃口
👉🏻舌苔厚膩有牙印
👉🏻睡覺經常流口水
👉🏻虛胖水腫
💁🏻♂️什麼是過多?
成人 - 取決於自己日常的活動量,如果是文職的話,日常大多是坐或企;避免糖震,每餐大概需要碳水化合物是30克左右(一碗飯是200克)。
以鹹肉糉為例,市面上一隻鹹肉糉有450-600卡路里(等於3碗飯),只要吃一隻,已超過一餐正餐的熱量。
兒童🧒🏻- 1歲以下最好不要吃;2-3歳最多只吃10克左右;特別是小朋友吃少少意思意思就ok,千萬不要天天當正餐吃。
⚠️糯米是黏黏的,小朋友咀嚼能力通常都不強,而且咽喉防禦功能又不成熟,若是在進食時大哭或咳嗽會大口吸氣,可能會阻塞氣管很危險。
💁🏻♂️食糭可同時吃西瓜🍉?
不要喝冷飲,或和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一起吃,比如西瓜,否則更不容易消化,可能會引起腹瀉或腹痛。
💁🏻♂️食糭搭配什麼可幫助消化?
👉🏻可以喝茶,可幫助吞咽和消化。
菊花茶、沈香茶均無咖啡因,菊花能降肝火,而沈香有助腸道蠕動。
均是吃糭時,適合一家人飲用的茶療
👉🏻可以搭配一些清淡、纖維多的蔬果(如奇異果、蘋果、菠蘿、木瓜等)避免引起腸胃道消化不良。
👉🏻之前教過 #紫淮山白蘿蔔紫菜湯 可以消暑和加強腸胃道消化功能,非常適合配搭糉一起進食。
💁🏻♂️食五穀雜糧做糭更健康?
👉🏻 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形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五穀雜糧的熱量比較低,添加纖維,較適合腸胃正常人士食用
💁🏻♂️如果食滯左,點算?
覺得肚脹脹,又冇胃口;可以服用以下消食化積茶(有需要時服用)。
材料:炒山楂 1錢、炒麥芽 1錢、焦神曲 2錢、陳皮 1角 (兒童份量)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水滾後煲15-20分鐘即可。
💁🏻♂️💁🏻♂️💁🏻♂️上年差不多端午後 ,婆婆帶2個孫(3歲及6歲)來診所,3個都有不同腸胃問題-胃疼,肚痛,便祕等,細問之下,原來端午前後,連續3日都以「糭」做早餐又或晚餐,由於早上起床後和晚上臨睡前,胃腸蠕動都會減慢,沒有來得及消化的糭停留在胃中,更易引起積滯,刺激胃酸分泌-這個病是吃出來的。
💁🏻♂️總括來說,糭可淺嚐。
老人家、小朋友更要小心選擇食的種類及份量。慢性疾病患者(如三高人士、痛風人士、腸胃問題人士)最好少吃或禁吃。
❤️不再脾虛腎虛,有助兒童長高長肉
即冲紫淮山👉🏻👉🏻 https://bit.ly/33A9l9h
黑豆穀物粉👉🏻👉🏻 https://bit.ly/3fyIi3y
有機麥芽糖👉🏻👉🏻https://bit.ly/3rY9RZB
❤️適合成人關注三高人士,清代謝廢物
養心穀物物➡️
https://bit.ly/37ZOI8K
❤️適合成人關注血糖人士,控糖養肝
「即沖養脾南瓜粉」 ➡ https://bit.ly/3hPDlGi
「即沖養肝綠茶粉」➡ https://bit.ly/3ul4UK5
❤️適合關注睡眠品質及腸道健康人士(全家合適)
沈香茶︰https://bit.ly/3rSOEiw
沈香手串︰https://bit.ly/3qusJho
#暖養孩子 #暖養飲食 #由細做起
#發育 #幼兒 #青春期 #健康飲食
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第一手健康寶寶療理資訊,請加入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健康寶寶資訊谷,一齊育成健康寶寶!!
加入健康寶寶資訊谷鏈結📌 http://bit.do/eEw7H 📌
訂閱我的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LAlMeQ
口水過多中醫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魔粉,這是一篇關於風水界的八卦新聞,在這裡做個記錄,順便也附上我的想法。
(但你們也知道我是不信風水的,所以細節就不要問我,我沒有資訊。我窮得只剩下八卦)
1)羅浮宮的那個玻璃金字塔入口,是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作品。但,很多人不知道貝聿銘是六家風水派其中一派的正式傳人(家傳的,現在的所謂風水傳人是只要夠錢,就可以了)。
貝聿銘一直都不與風水扯上任何關係,香港的蔡伯勵,即李嘉誠的其中一位御用風水師,當年就是看到香港某銀行大樓的刀形而懷疑設計者是懂風水的,所以在一飯局裡面友情質問貝先生,問貝聿銘他的太公是否貝簡香,才知道他們家族有蔣氏風水無常派的真傳承。
2)之前還有命理師說貝聿銘因為做了法國羅浮宮風水,所以健康有問題。不過,大家只要谷歌一下,就知道人家是102歲才死,臨死前幾年還到處有到大學演講。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 —— 你有信心擺個長壽風水陣來活到比他長命嗎?
另外網絡上確實已經把貝聿銘的家譜公開,但一個明白術數的人,真的會把自己的時辰八字公開嗎?
3)但,這些正式有家傳風水的,都不做風水師。理由?
他不做層次低的江湖佬,所以他選擇走建築師的路線。
要知道,最早期的風水,是用來開邦做城市規劃的,那九宮格是用來策劃城市內地方開發的先後次第和在哪裡開甚麽。
4)目前有流傳詮釋蔣氏風水的派別,共有六家,(這裡不是指目前風水師自己出來創派,而是指傳統的派系學說)只有兩家的資訊是對的,四家是錯的。
而有對的資訊那兩家,其中一派就是『無常派』。
5)大部份的出來行走江湖的風水師也不是很有出息,亂騙來混飯吃。另一部份有心要研究的,也很容易被混雜的資訊。
這樣說吧,這些真的有傳承的人,可遇不可求。就算給你遇到,他也未必肯講。
青囊經這古經若不熟的話,那風水師好極有限。然後蔣大鴻的《地理辨正》一定要熟讀,之後再看六派的資訊(或任何派別的風水資訊),才能有能力分真假。
我這樣說好了,博學和尚建議的那些,不是普通人有毅力或能力去讀,除了看原典,還要註解。
我們當年見他的時候,有抄下書目:《秘傳水龍經》,蔣大鴻;《地裏辯證注》,章仲山;《心眼指要》,章仲山。《天元五歌》,《地理辯證》,《青囊經》,《青囊序》,《青囊奧語》, 《天玉經》, 《都天寶照經》。
必須能夠背誦的是《天元五歌》,《青囊經》,《 天玉經》。
背誦來幹嘛呢?
就是自己去從師學藝時,可以測得出師父有沒有下過功夫。
6)當然,這個是以前的要求。現在要做風水師,是沒有門檻的。你封自己是風水師,沒有人能夠說你不是,問你關於風水典籍,你就可以一句你幫過多少人就可以壓下去了。
古代的做法,其實把資訊拆散在多個文獻裡面,搞到會學通一門學問的人,逼不得已其他幾門都連帶貫通。儒家、風水命理、中醫等等其實都是有關聯的。
李老師有問過博學和尚為甚麼這些資訊要散佈到這麼廣的網絡?
原因是如果全部資訊都寫在一本文獻,你看懂了一本,就能出來混飯吃。如果散佈在很多不同文獻中,你要看到懂的話,你的文化水平就會高。換句話說,古人是間接的把門檻提高,能看這麼多書的話,江湖混飯的機率就會低了。就算是混飯吃的,水平也會比較高。
7)舉例,普通人看蔣大鴻這位祖師的作品,會發現他把地理辨正寫得很難理解。所謂很難理解,其實就是很亂,只不過你認為這位祖師級人物,不可能是精神有錯亂,所以你合理化它很難理解。
其實沒有亂,只是沒口訣的人就會被他搞亂。我本身沒興趣學風水,所以只能拾博學和尚口水給個大方向:地理辨正裡面有很多東西是重複的,問題是:他每次重複的時候,會用另一套不同的術語系統。沒記錯的話,裡面起碼有三套不同系統的術語,如果對術數術語不熟,文字水平不高的人,又以為三套其實是一套的話,要看明白地理辨正,近乎是不可能的。
當中我記得最經典的,是其中一句話中有三個癸字,他媽的三個癸字都是不同的意思!
就算對術數術語熟悉,文字能力好,但沒有人告訴你裡面的內容其實是重複,不過用不同系統的術語來重複的話,你就會被他搞亂。
除了用不同系統的術語來重複講,共講三次,每次重複講的時候,還把次序對調。例如,第一次是先講時間,再講空間,再講方向。第二次重複講的時候,先講空間,再講時間,在講方向。
我聽到這種設計,我覺得這簡直是古人在沒有版權意識的時代,用來保護自己知識產權的高超橋段!
8)而這種高超橋段可能最後衍生出來的副作用,還是會有不屬自己派別的人會嘗試要破解,豈知破解的過程中,能夠過關的也會自然越讀越多書,腦內容量可能累積到不自覺的也成了半個大師。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有覺得你有需求要做了善事才會心安理得,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
http://paypal.me/kongdemon
口水過多中醫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覺流口水是脾虛!養脾首重飲食,多吃地瓜、大棗可補脾
睡覺時就很容易流口水😪?如果經常在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就要注意身體,除了部分人是因為疾病導致流口水🚫,很多成年人流口水是因為 #脾虛。養生專家推薦3種食療方和更多養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