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真是胡說八道,他根本沒有這樣說台北市,只是批評一個籠統無意義為反對而反對的現象,也沒有說你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澄清什麼?出來澄清師父沒有受害者情結,助理師父不傲慢啦!
地方政府政府防疫本來就是應該,不如把你們那一群童子軍疫情期間的發文拿出來,檢查一下他們都寫了些什麼,忙著抹黑疫苗攻擊政敵跟中央唱反調好意思澄清。
不過回應這個幹嘛,跟外國人交代你們做了什麼事?趕快去精準疫調啦,有夠 Be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待在受害者區其實蠻舒服的 因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全世界都對不起我 你們都欠我 還不快訂閱跟按下小鈴鐺 當個情勒的人真爽!!!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
「受害者情結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新聞] ( 驚悚片) 大貨車擦撞機車女騎士慘死-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蘇絢慧《受害者情結》: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線」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受害者情結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受害者情結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受害者情結ptt的推薦,PTT、MOBILE01、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慘的人都是我?|#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認清並擺脫受害者情結? 的評價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henever you think or believe or you know, you’re a lot of other people. But the moment you feel, you’re nobody but yourself.
認知及想法來自其他人,唯獨感受是自己的。
一個人的認知、觀念、想法及觀點,幾乎都來自於外界,不論是從小受家庭、學校或書本的影響,媒體或新聞的傳播、渲染及引導,亦或是現代網路發達Google knows everything。總之一個人的思想所形成,都帶有外界形式的輸入,最起碼啓發是有的。
然而感覺則完全不同,感覺及感受是很個人的,它並不需要外界的輸入來形成一種感受,而是發動於內在的。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外界的變化,而造成我們有某種感受,但並非某種特定行為就一定造成我們特定感受,個體性的差異是存在的。就如同嬰兒時期,在認知尚未發展的階段,是利用感受、感覺及情緒才探索世界的。很多動物也是,不需要透過認知的交流或言語的溝通,感受及情緒就能真實地傳遞彼此的意思。比如當我們養了自己的狗或貓後,我們自然會從牠的叫聲中領會牠的需要及渴求,甚至還能聽出叫聲中的情緒,而每隻貓或狗的個性及表達方式都不同,但我們卻能精準從叫聲裡的情緒掌握。這就是為什麼感受其實比起語言是更精確、更無法被掩飾的。
因此我們很常遇到一種有趣的現象,當我嘴上說「我沒有生氣」的言語,但感受上卻誠實地傳遞給對方一種「你要是信我說的你就是白痴」的非語言訊息。這類狀況很常發生在人際交流中,如果你細微地去觀察會發現,人與人之間有時候相處並不是完全聽從表面上說出來的話語在做判斷,更多時候是靠感覺。而感覺之所以比起語言更真實,是因為它無從掩飾,它不人工,而是最原始由心念中發動出來的頻波。換句話說,起心動念講的就是最原始那調動心波的原始點,而非以社會化的思維去理解及表達出來的語言。
那麼,有沒有可能一個人的感覺是錯的呢?
比如你說你沒有在生氣,但我感覺到你其實在生氣,會不會你真的沒有在生氣,而是我的感覺錯誤呢?這是一個含蓋幾個可能性的詭辯題。
第一,感覺或感受是很個人的,因此它也很主觀,是不會有所謂的「錯」的。就好像我喜歡吃滿堡,這是我個人喜好問題,並不是對與錯的選項,所以它不會是個問題。當然,我感覺到你在生氣,對我的感受是主觀且真實的,我無法感受到你的怒氣還騙我自己我沒有這種感受。因此,個人感受絕對不會有錯的。但這並不代表事實是如此,我有可能感覺到你在生氣,但事實你是否真的在生氣,則是另一回事。
第二,你說你沒有在生氣,可是我明明感受到你的怒氣,這有一個可能是我感覺到的你的怒氣是真實的,但你本人不見得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氣(或者有但不承認)。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啓動防衛機制時,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也就是說我壓根不知道我在防衛 (對於自己心理運作很不熟),我也不知道你感受到其實我壓在底層的怒氣正以防衛的方式在攻擊你,我以為你才是壞人(這種二元分法也是無意識驅動)。
第三,你說你沒有在生氣,事實是你真的沒有在生氣,而我感受到你的怒氣是因為我自己內在的黑洞在作崇。白話文就是我有受害者情結,很容易拉椅子對號入座,你其實沒有在生氣,但因為我假想我做的事會惹你不高興,於是小心翼翼地觀察你的一字一句,一個不小心我就會認為你其實在生氣,而感受到無辜,扮演起受害者。這其實不是因為你的生氣,而是我內在黑洞裡就有對於做錯事的羞愧及愧疚感,因此只要你一點風吹草動我就會覺得受到傷害,於是就以怪你在生氣來讓你揹起加害者的鍋,好讓我這個受害者能夠義正嚴詞地怪罪你。
第四,你跟我兩個人都被自己的黑洞給觸發,於是你防衛性的攻擊,我也防衛性的攻擊,爭個你死我活。結案。
當然人很多種也很多變,情況也許更複雜的都有,這也就是為什麼自我深度探索及覺察是有必要的,因為若是連自己都不了解了,又如何去了解別人呢?
Talking about the drinking, but never the thirst.
就是一種很經典的狀態,以為drinking是個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在於thirst。
#深度探索自己
#歡迎報名靈魂之旅課
illustrator: lost7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被已讀不回,會有什麼反應呢?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以電話溝通,幾乎都是訊息文字傳遞,從早期的email年代到現在的即時通訊,方便了很多事但也帶出了很多人的心理議題,最常見的是被已讀不回的心理運作。
那是一種從「猜測、懷疑」為何已讀不回,到「緊張、焦慮」為何已讀不回,到「生氣、悲傷」怎能已讀不回的一個過程。
「他怎麼了?」
「已讀不回是在忙嗎?」
「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
「他憑什麼不回我?」
「被已讀不回是在拒絕我的意思嗎?」
「好啊!等下我也不會回你。」
「怎麼還沒回?要再傳個貼圖嗎?」
上述的情境熟悉嗎?一般來說,被已讀不回所產生的焦慮來自於不確定對方的意圖,而因由自己的背景及脈絡臆測對方的心思,而勾出兒時的未竟事宜,如被忽視或被遺棄。這裡面牽涉了有自尊、自我認同及依附相關的議題。
而人與人的相處困難在於,不是只有我有未竟事宜,你也有。所以也許我的事件也會勾動你的議題,而導致「移情」發生。在心理學上,移情現象是精神分析始袓佛洛伊德第一個發現的,移情反應一個人壓抑的童年願望與體驗,或是仇恨與攻擊性等複雜的情感,在成年後移置到另一段關係中。
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跟你抱怨或哭訴,而你在安慰我的當下有著需要處理我情緒的焦慮,而以主動檢討或建議的方式呈現,卻沒有注意到我其實有「被傾聽的需求」。
因為也許在你兒時與父母的相處上,就必須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或相反受害角色),而內在那股受害情結引動拯救情結,於是認為有必要擔在肩上來處理。
所以「為了我好」,你就必需「介入」來給予指導或建議,這就是移情。
而這當中的困難在於,我可能也有我的移情。比如我兒時是個情感被忽視的孩子,學不會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常被壓抑、否定或羞辱,因此當我在訴說時,我只是需要被聽見真實的感受,被看見是存在的。但當你尚未同理感受之前就給出建議或檢討時,會勾動我兒時那段感受被抹滅的忽視感,於是狀況就會是兩條平行線。看似兩人在說著同一件事,卻是完全兩碼子事,又都與自身的未竟事宜相關著。
因此,當被已讀不回時,我們必須留心內在發生什麼事,去溯源、去看見、去理解;然後,我們才能與自己和解,去承認並接納所有的經驗與情緒。之後,我們才能擁有寧靜及平和的心去聽對方的解釋或原由。
#更多相關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週三晚上八點
#G班報名登記中
illustrator: lost7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待在受害者區其實蠻舒服的
因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全世界都對不起我
你們都欠我
還不快訂閱跟按下小鈴鐺
當個情勒的人真爽!!!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dearmarc1122@gmail.com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受害者 #受害者思維 #內疚
受害者的內疚
是對當時沒有保護好自己的那個自己內疚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
過去的已經過去
放下對過去自己的自責,負起對現在和未來的自己的責任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蘇絢慧《受害者情結》: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 是說,我不會在被脅迫、侵犯及被操控的情況下,失去我自己的準則和價值觀,以及進行各種選擇的自主權利。我在這個維護我是完整獨立個體的「心理界線」(不能被侵犯的 ... ... <看更多>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慘的人都是我?|#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認清並擺脫受害者情結? 的推薦與評價
人際關係問題|如何認清並擺脫 受害者情結 ?|心理學|你有沒有遇過那種全世界的人都對不起他,不管發生什麼事,面對什麼人,他都覺得別人在欺負他, ... ... <看更多>
受害者情結意思 在 [新聞] ( 驚悚片) 大貨車擦撞機車女騎士慘死-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連結:
https://n.yam.com/Article/20230323531313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320/7050623
原文內容:
( 驚悚片) 大貨車擦撞機車 女騎士慘死輪下 司機竟沒發現離開
記者新聞網/
2023.03.23 10:08
【記者新聞網/林嘉欣 彰化報導】彰化市中央路22號發生一起驚悚死亡車禍,畫面可以看
到,1輛大貨車行經下坡路段時,不明原因擦撞同方向騎機車的1名女子,女子倒地後,又
慘被大貨車輾過,頭顱破裂,當場慘死。而大貨車司機肇事後,還像沒事一樣,繼續開15
0公尺後才下車查看一下,馬上就又把車開走,駕駛最後被依過失致死與公共危險罪偵辦
。
彰化大貨車中央路橋輾死機車女騎士 司機撞到人渾然不知駛離
2023-03-23 10:43
聯合報 記者林宛諭/彰化即時報導
彰化市中央路橋前方昨天下午發生死亡車禍,大貨車鄭姓司機駕車從中央陸橋下橋時,碰
撞到44歲劉姓女子的機車,造成劉女人車倒地,並被大貨車輾到頭部重傷,送醫後不治,
但鄭男竟不知已撞到人而駛離,事後警方通知到案說明,肇事原因有待釐清。
警方調查,昨天下午3點半鄭男(47歲)駕駛大貨車從中央陸橋東往西下橋,碰撞到騎機車
的劉姓女子,劉女倒地,疑似又被大貨車車輪輾到,血流如注,送醫後不治身亡。
但鄭男撞到人後,大貨車往前開了150公尺下車查看後又駛離,警方調閱路口監視器,通
知鄭男到案,鄭男酒測值為零,鄭男表示,他聽到有聲響,以為是車子零件有問題,才會
下車查看,並不知道自己撞到人,才會駛離,由於該路段有小彎道,可能有視線死角,司
機才未立即發現自己撞到人,警方已依過失傷害致死罪嫌移送法辦,是否涉及肇事逃逸警
方釐清中。
心得/說明:
影片:
https://youtu.be/NwBlFvCWxNA
彰化中央陸橋竟然沒有騎機車分隔設施
這是什麼設計不良的陸橋阿?
難怪會發生這種意外
看影片
大貨車完全沒有注意車況
還肇事逃逸
責任很大!
中央陸橋示意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146.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79542288.A.BCB.html
※ 編輯: charles0939 (1.200.146.149 臺灣), 03/23/2023 11:41: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