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又有顾客突然问起,为何起个那么怪的品牌名称。【哈咪豆】。您也想知道吗? 让我把陈旧的老贴再分享一次!
Customer questioned. Why we called ourselves [HamiDouRoll]? Curious? Let me share again our story!
【双语贴 Bilingual Post】
哈咪豆~我们的故事
我们创始于1992年间。长辈们凭着一辆旧摩多,一个铁架子,一个四方铁桶,就这样在巴刹的路边摆起了路边摊。售卖的就只有妈妈最拿手制作的五香肉卷。当时受到了很多顾客的青睐。虽然生意就连一个小招牌也没有,但顾客还是可以凭着食物的味道还有售卖者的模样,一再的前来光顾,支持!
当时这门小生意算不上很成功,但养家糊口总不是问题。多年以后,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商家集团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开始了价格攻略。使得很多小贩小商们面对很大的压力。再来就是很多当小贩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读好书,未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不愿看到孩子们继承自己的行业,像自己一样汗流浃背,辛苦劳累。就种种因素,很多行业开始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续而成了夕阳行业,无以得续。
某一年,我迎来了30多年来最为低落的人生。家庭里的烦心事,我成了单亲妈妈。工作上的不顺心,我成了无业游民。这突如其来,犹如炸弹般的变化,我一时接受不了,茫然了!这时候,上了年纪的爸妈恰巧开始有了退休的念头。眼看着这经营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而自己这时也没什么好做的,突然就茗生了接过棒子的念头。一来可以试试自己当老板,二来还可以继承这已有数十载的槟城老味道,心想为何不让自己试试呢!
但生意总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没有任何的招牌和品牌。在我琢磨着要给生意起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的当儿。身边当时才5岁的孩子突然就冒出了一句,“家庭和工作都没有了,就要hamidoulou。 hami(虾米是福建话什么的意识)doulou (都捞是粤语都做的意识)”,寓意什么都做。这么一句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一个5岁的孩子,竟然懂得说出那样一句话,我感动了。孩子那么小,都懂得马死落地行的道理,我这个当妈妈的,还有什么好畏惧的,还有什么坚持不了的?就这样取个谐音 HamiDouRoll 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品牌。这品牌代表的不只是一个拥有数十载历史的老味道,对我来说,他更是时刻提醒了我,“不畏惧与坚持”的座右铭。
如今我们添加了销售渠道,除了在巴刹,夜市,指定的零售商店可以找到我们,顾客还可以通过网购的方式购买,有诚意有担当的美味食品就会送到府上。虽然销售渠道多了,但我们的制作工序是唯一不变的。我们任然坚持着纯手工制作,确保食材新鲜,食品有担当,不添加任何添加物,防腐剂。借此我们希望新旧顾客们都会像从前那样,凭着味道,辨识我们,寻找我们,继续支持我们!
HamiDouRoll~ Our story
The lobak business was founded by my parents in year 1992. In the beginning, it had no brand name, but its doing quite well. A lot of loyal customers keep buying repeatedly.
I consider myself a happy little women for the past 30 over years. However, personal crisis hit me out of sudden. Due to family problems, i divorced and at the same time i lost my work. Divorced and jobless take away all my beliefs and hopes. At that time, i feel so ambiguity and hopeless, and some more had two small kids to take care. My parents feeling so bad for seeing me like that. Thus, they offer me to take over their business since they are ready to retired. For living and for my kids, i telling myself, i have to be strong. I decided to take up the offer.
I realize that business can't go further if without a brand name, thus I trying to get one. While i'm brainstorming about the brand name, my kid who is 5years old at that time standing beside me. Out of sudden, something come out from his mouth. He said: "family lost liao, work lost liao. Hami pun boh liao. Since nothing we have now, we need {hami doulou}."
*Hami in Hokkien means what.
*Doulou in Cantonese means something like all doing.
His quote impressed me a lot. I can't imagine a young boy like him also know to say this kind of sentence. He is trying to motivate me to keep stronger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for living. So i decided to use what he said as brand. I trying to get the "nearest pronunciation" word to make the brand meaning come closer to what i'm doing and selling. Since then, HamiDou Roll become the brand name i use till now.
* Many people who don't know, they thought that it's a Japanese name. :P
To me, HamiDouRoll is not just a brand, but also my Motto in life!
发福meaning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月 · Ai FM 愛生活 ·【三善圓滿人生】系列
第4集 :善終 / 馮以量(孝恩辅导与谘商 顧問)
题目: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歡迎夥伴們點擊以下鏈接聆聽,祝福大家。謝謝。
youtube: https://youtu.be/srqDBZYThtU
***
原文及原图皆摘自于《善终》
文:冯以量
绘图:黄忠义
题目: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引言:只需要心与心联结,那个痛,就没有这么痛了……
我有一名患上末期癌症的男病人John(匿名)。癌细胞已经蔓延到他的脑部。40岁的他已婚,育有一男一女。他忧郁、不说话,家人都担心。
他埋怨头痛。医生开了好多药给他治疗他的疼痛,可是头部的疼痛依然无法疗愈。
医生希望我可以和他聊一聊。
我走进John的病房,站在病床旁。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右手搁在前额,闭上眼睛,皱着眉头。
得到他的允许,我坐在病床旁。我介绍自己。同时,感谢他让我坐在这里。
我们没有对话,因为他不愿意对话。
我看着闭上眼睛的他,决定以非一般的方式和这位病人对话。
小标题:拨打心灵电话
我闭上眼睛,用我的右手放在我的前额。深呼吸,我开始说话:“现在你心里面感觉到无助,感觉到无奈,好像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你。”
我不晓得他有没有反应。
我继续闭上眼睛说:“我想,你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当初你有能力去解决所有的事情。可是这一次,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不晓得他是否有反应。
我继续:“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更多人想要帮助你。可是你不要他们的帮助。你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越多人想要帮助你,你越是不想说话。你也越是发现没有人可以了解你,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废话。他们叫你好起来。他们对你说你会好起来。他们说的,你都知道不是事实。那都是假的。你想说真话。你想听真话。所以,这些假话你一点都不想说,也不想听。”
我继续说:“别人看到越来越不要说话的你,他们开始焦虑了。可是,你觉得这才是你要的。”
我不管到底这是不是他的心里话。
总之,我脑海里头闪过什么,我就说什么。当下我头脑里说:“问问题。”
我说:“这些日子,你是如何面对的?”他说了一句:“I’m depressed。”(我感觉到忧郁。)
终于,他愿意说出第一句话。
仿佛我尝试不断拨打的电话,他愿意接听了。第一句话,就这么直接了当。果然,他不想说废话。
我们开始了一趟很有深度的对话。
小标题:说出心底的困惑
他说出他的忧郁、担心、他对死亡的害怕,还有,他对还未成年的儿女往后的生活的担忧。
当他说出许多话的时候,我不断地给予复述式的回应。这个过程很缓慢。
他也说出许多的困惑——为何别人的家庭都是顺利的,而他的却不是?为何别人做爸爸都是健康的,他却要面对如此多困难?为何他如此善良、信奉上帝,上帝却要把他的生命给夺走?
他没有生气,他只是不了解为何这些苦难要发生?
我给予许多的肯定和支持。我对他说:“谢谢你告诉我你心中这么多的话。我相信对你来说,这一定很难说出来。我很感谢你愿意说给我听。”
他依然闭上眼睛。右手搁在前额,皱着眉头。毕竟,头部因为肿瘤而产生的疼痛很困扰他。
我们的对话,是缓慢的。
小标题:最后能给的爱
我对他说:“你有什么问题觉得我没有问,而你又觉得很重要的,你可以试着问我,或者告诉我。”
他开始发问:“你们这里的病人住得最久的,有多久?”我对John说:“有一个病人,他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三个月。”
他听了之后,用右手拍打额头四、五下:“Oh my god….”(我的天!)
我明白他的非语言行为,他并不希望自己还可以长寿,只是希望自己不要继续停留在这个阶段太久——卡在无法痊愈、无法死亡的阶段,这太叫人痛苦了——等待死亡其实比死亡更叫人煎熬。
我直接说:“你并不希望你是下一个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三个月的病人。你并不希望你还要这样活下去。你想早一点去世。”
他点头:“你说医生可不可以打支针,让我死?”我已经无法数得清有多少病人像他这样,向我要求安乐死了。
我回应他:“你比我更了解你的医生。你觉得他会不会给你打针让你死?”他说:“如果我是医生的话,我不会要我的病人死。”我说:“嗯。真的。医生们不会用你要的方式帮忙你。可是他们会用治疗疼痛的方式帮忙你。”
我觉得我回答得不够好。下次,我可以试着问病人心中对安乐死的两难。
他问我:“你说,如果我真的自杀成功的话,我的孩子们会不会受到创伤?”
那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和John交换角色。我变成个案,他是我的助人者。
我对他说:“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创伤。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在挣扎的过程中慢慢复原起来。我就是其中一个爸爸很早就去世的小孩。那年,我才13岁。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复原的能力。”
他,终于,睁开眼睛,用很认真及很怜悯的眼神看着我:“I’m so sorry。”
我对他说:“既然我已经坐在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这个很小就丧父的年轻人?”
我知道他的女儿16岁,他的儿子13岁,和当初丧父的我同年。
他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我的爸爸是如何面对癌症?我如何面对爸爸的去世?那个时候的我过得怎样?还有,我现在对爸爸的印象是什么?我爸爸死了之后,妈妈怎么样?
我非常清楚他需要一个空间去了解他去世之后的光景——他的太太、儿女是如何面对他们的生命及生活的——所以他透过询问我,希望我能够谈论有关这一块没人与他谈的事。
我很诚实地分享我的经验。同时,我也适当地反问他。
我说:“你希望你去世之后,而你的孩子也长大后,他们会怎样对别人说起你,或形容你?”
他说:“我希望他们会说我是一个很 calm、很cool 的爸爸。”他说到这里,我完全明白了。
我对他说:“我终于完全明白你不说话的原因。你不想要让他们觉得你很难过,因为你希望他们记得你永远是一个很 calm、很cool的爸爸。”
他流下眼泪,点头。再次闭上眼睛。我说到他心的深处。
对于一个准备去世的爸爸,能够为孩子做的,除了留下一个好印象给孩子,还有什么?
John爸爸,你真的是用心良苦了!如果孩子和太太知道的话,他们也会像你一样伤心的。
小标题:有了共鸣,少了痛楚
他岔开话题,开口问我:“你有没有想过要自杀?”
我诚实地说:“有。少年的我想过要自杀,前后三次。有一次,我已经计划好一个意外。在进行大约十多秒之后,我没有勇气这样了断自己的生命。我放弃了自杀。”
他再次睁开眼睛对我说:“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对你来说,那一定很痛苦!)
我顺着去,打开我的右手手掌对他说:“It must be also very painful for you.”(对你来说,那一定也很痛苦!)
他愣了一下,放下长久搁在他额头上的右手。
他看着我,笑了。我看着他,也笑了。我们一同笑。
他继续笑。我当然不吝啬地继续回应我的微笑。他笑出声音,不过不大声,毕竟身体已经很虚弱。
人,活在这一生中,有许多的痛,包括生理的痛、心理的痛、情感的痛、经济的痛、灵性的痛、存在的痛等等。许多人透过寻求宗教、心灵治疗、哲学、教育、艺术、科技等等不同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有些痛是可以痊愈的。可是叫人难过的是,有些痛是无法痊愈的,甚至没有答案。
人为何活在这里?活在这里,为何要面对痛苦?为何要面对死亡所带来的煎熬?为何人间一定要让人尝到生离死别的苦?这些人生大课题,是没有办法透过人间任何外在的团体寻求到答案的。
它,没有绝对的答案。可是,它却可以让你去定义它、诠释它、给它一个意义(meaning)。
有时候,你找到了痛苦背后的意义。可是,你会发现你给的这意义,在死亡跟前,依然显得多么的无助与无知。往往,你以为你找到的答案可以安抚你的痛苦,殊不知,这个答案却不断地把你的痛苦往外扩延、扩大。
我相信否极泰来,也相信乐极生悲。我相信痛苦到极点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转弯点。同时,我相信快乐到一个极点的时候,也有一个转弯点。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全然的痛苦或全然的快乐里面。
只要我们持续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就一定要在这段路线里,经历许多不同摇摆在快乐和痛苦之间的经验。
我很喜欢我和John 对笑的那个刹那。那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共鸣。
当两个物体放射不同频率电波之时,这些电波会在某一个点上有一个和谐的交界。这个交界点被称为“共鸣”(Resonance)。这是我在大学念化学工程时从物理课学习到的知识。
这个道理可以用在我和John的对话上。John放射出他生命里所带给他的感受和思维。我同时也放射出我生命里所带给我的感受和思维。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没有企图寻找那一个共鸣点。
当双方一开始对话的时候,那个频率非常的缓慢,因为只有一方在说故事。当我决定开始说出我的故事的时候,那个频率对话开始波动。
两个故事不断交叉、碰触,找出了共同点,来持续连接;找出了差异点,来阐明自己。
直到我们两人前后说:“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我们找到那个点了。那个地方叫做“共鸣”。这个共鸣点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个共鸣点可以让我们接纳“人生许多的痛苦是没有答案的”这回事。这个共鸣点可以让我们觉得我们的痛苦是普同的。谁也没有比谁可怜,谁也没有比谁幸运,这个共鸣点让我们发现共同面对苦难是比独自面对苦难幸福。
苦难,其实不需要任何宗教、哲学的知识来插手。其实只需要心与心连接。当下,那个痛,就没有那么痛了。
这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次对谈。
小标题:开放自己,接纳对方
我和John持续相望,笑看彼此。良久。
过后,他身体的痛,没有因此而减少。可是,他不再皱眉头,也不再闭上眼睛。
他对我说:“除了我的牧师,你是我生命中第二个可以和我谈这些话题的人。”我说:“如果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这一段路,你是否欢迎我这个陌生人?”他连忙说:“You are most welcome。”
我们再聊了一些。我和他紧握着双手,道别,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会不会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我站起身来,答谢他,给他一个鞠躬,感谢他让我拥有这么棒的对话。我感谢他。
走出长廊,看到医生。他问我:“你看了John没有?”
“刚看了。”
“我问他 are you depressed?(你有忧郁吗?)他说没有。”
我说:“他刚才第一句话回应我:I’m depressed。”
“你怎么问?”
“How have you been coping so far?(这些日子,你是如何面对?)”
医生说:“为什么他对你说,而不对我说?”
“当然啦!你这样问,谁愿意回答?”
“有什么分别,都是问题,直接回答我们就是啦!”
“Alamak! 不一样的!”
我解释给医生听。
“Are you depressed? (你忧郁吗?)”这是一个close-ended question(封闭式问句)。
对方只有两个答案——“是”,或“不是”。
就好像你问:“你要吃苹果吗?”我只能够回答我要吃苹果还是不要吃苹果。你没有给我回答我要的选择。你拿走了我的自主权。
“How have you been coping so far?(这些日子以来,你是如何面对的?)”这是一个open-ended question(开放式问句)。
对方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回答。我不是要看他的忧郁而已。他对我说什么都可以。我把他的自主权还给他。
就好像你问:“你想吃什么?”我可以回答任何一样我想吃的东西。不见得一定是苹果,也不见得一定是水果类。
说完之后,我专心地快速完成我的报告。医生咬牙切齿地拍拍我的肩膀说:“Well done。”有时候,我是那么地令人又爱又恨。
当天的对话之后,John明显地放下了他的心事。据说,当天晚上他和他的家人有了另一次的有关离别的对话。第二天,他进入昏迷状况。两个礼拜后,John去世了——他在一种很安静的状态下离开人间。
他的太太和儿女也在很接纳的心情之下完成他的后事。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不过我深信他给予孩子的爱,足以让孩子继续活下去。就像那离我远去的父母给我的爱,足够让我继续活下去。
让我们一同祝福John和他的家人。祝福大家。也祝福我自己。
以量
发福meaning 在 Anna 莊啟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音乐漩涡 + 感动 + 第五空间 + 爱 + 幸福 + 朋友 + 笑死 + 累死 = 这是我的上个周末。
我从来都不确定要如何正确地把握生命
我从来都不渴望自己要比以前更成功,比现在再成功
我不确定音乐为我赚了多少,又亏损了多少
我不知道。
我每晚临睡前都和风扇发出的风声说:
谢谢你给我快乐,家庭,朋友,音乐,食物,水,衣服,交通。
这样的生活像有了全世界,什么都不缺。
这些用心的照片是来自 Valen Lim。
I tried very hard to translate the Chinese meaning above, but I think I need a 1000 words essay to explain it. However, I insist to explain my deepest feeling to you all: I love you my dear friends, my dear life, my dear world. I'm a simple girl. My language also very simple.
Pictures by wonderful Valen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