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仁王后】收視率繼續攀升!羅仁宇薛仁雅演技一樣超搶鏡!
橫跨到2021年的最Hit韓劇,當然要數由申惠善、金正賢主演的穿越古裝喜劇《哲仁王后》,收視屢創新高!香港觀眾逢星期六、日深夜可透過「黃Viu煲劇平台」免費追看。
除了超反轉劇情夠爆笑、申惠善和金正賢超好戲外,男女配角羅仁宇和薛仁雅的演技都相當搶鏡!在《哲仁王后》中飾演「金炳仁」的羅仁宇,對中殿金紹容一往情深,暖男形象超圈粉!
現年26歲的羅仁宇,出道至今的作品多是日日劇(周一至周五連續劇),直到早前由黃正音、陸星材主演的《雙甲路邊攤》,在劇中他飾演反派「金元瀅」受到不少關注,型仔外貌和反派演技令人印象深刻!
至於飾演哲宗宜嬪「華珍」的薛仁雅,在劇中不惜一切保護心上人哲宗,同樣贏得正評。就讀於首爾藝術大學表演系的她,代表作有《大力女子都奉順》,而2019年她憑《愛情是Beautiful,人生是Wonderful》「金清雅」一角,獲得「KBS演技大獎」女子優秀演技獎項,演技得到肯定。
不過最搞笑一定是她與歌手好友請夏早前為綜藝節目《Running Man》擔任嘉賓時,「成熟」的外貌令一眾主持人相當驚訝!紛紛表示,「薛仁雅的成熟外貌看起來不像是同齡人。」
因為薛仁雅真實年齡只有25歲,與好友請夏是同齡,所以主持人的反應令她哭笑不得。
#be_celeb #哲仁王后 #羅仁宇 #薛仁雅
____
💕立刻訂閱Be Telegram頻道: http://t.me/be_hk
💕立即Follow 我哋IG:instagram.com/be_hk/
💕訂閱YouTube Channel:youtube.com/beautyexchange
💕搶先睇Be資訊可以喺網頁版cover photo下方,㩒『Following』按鈕之後㩒『See First』
___
更多人氣話題:
👉黎姿結婚13週年分享夫妻之道 與老公婚姻甜蜜如初
http://bit.ly/3sAayse
👉 Jennie 25歲生日開個人YouTube頻道 短短半日已破百萬訂閲
https://bit.ly/3oV0iIV
👉朱茵相隔26年重演「紫霞仙子」 惹網友不滿:「到而家仲炒冷飯!」
http://bit.ly/35R5yW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食物落肚,就是組成「你」的成分。北角「蛇王良」,關心的不在食物氣質,而在乎你的「身體」。一碗招牌蛇羹,混合味湯藥湯,且隨季節轉換,好味亦保健;出名燉湯,也因人調配,講求食療。 You are what you cook. 是老闆細緻和順所以耗時...
反轉人生半夏 在 升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天跟一個優秀台股基金的高層聊很久,他這波半導體買太少,所以有點壓力,但他還是堅持買低估更有潛力的標的,2017年客戶都罵他為什麼不買國巨,人家誰誰誰都每天賺超爽,結果後來那些買國巨的都掛了,而他的績效長期就穩穩地上去。
昨晚跟一個朋友聊,他說最近看著大盤漲,很悶,他的好標的都不動,我跟他說1995就有價值派的在喊貴,結果一直貴到2000年泡沫,五年耶,真的會懷疑人生,當時波克夏可以本業持續賺錢,但股價卻被腰斬,然後沒賺錢的夢想股天天飆,小散戶都在笑巴菲特不行了,一直到2000年泡沫破掉才反轉。
做長線的朋友,如果你沒有短期績效壓力,別輕易轉換風格,離盤遠一點,專注研究基本面,該賺到的錢還是會賺到。
反轉人生半夏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消失的情人節 (2020)
說來有些尷尬,《消失的情人節》剛上映時我就去看了,進場前還跟同事兩人在猜,這樣的題材跟卡司究竟會賣多少,我說有機會七八千吧,同事則說五六千。而看完電影後,我們尷尬的說,恩大概有三千就不錯了吧,沒想到,9/18上映至今近一個月,票房卻還在兩千上下掙扎,有些意外,但好像也不難想像。
聽起來有點像馬後炮,隔了一個月才在那邊臭嘴說票房不盡理想。但會拖這麼久才試圖寫些什麼,一來是希望大家盡可能都去看,不要因為我的片面之詞而受影響,二來是對於陳玉勳的作品還沒有相當熟悉,所以便回頭從《熱帶魚》開始,試圖去理解我不喜歡《消失的情人節》的原因。
時間回推,1994年陳玉勳經過了先前幾年的電視編導經驗後推出了《熱帶魚》。作品中以綁架一個聯考生為題,精準的撬開了時代縫隙,透過小男孩視角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捕捉台灣人的小奸小惡、可愛可親與可憐,同時也藉由他的幻想世界,提供了一個逃離出口,讓這個長期被黨國威權籠罩、被儒家思想所侵占的島嶼,有機會稍稍喘息,回過頭來觀看自己所身處的生活與世界。
隨著《熱帶魚》的成功,陳玉勳隔了三年繼續推出第二部長片作品《愛情來了》。雖然當時遭受評價與票房的雙重打擊,但如今以後見之明來看,依然新鮮也相當好看。故事中多線並置,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愛情,但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低頭。只是他們同時也都很蠢,為了某些執著而拚盡全力,這當中或許能夠看出某種陳玉勳的變奏,它比《熱帶魚》更加看清現實的處境,也意識到了想像幻滅的可能,正視生命的無力無常,從而某種純粹的生命力隨著破音難聽的歌聲爆發出來。同時也因為這直率的歌聲,衝破了什麼,也留下了什麼。
當然,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陳玉勳因為當時《愛情來了》的「失敗」,淡出電影圈好一段時間,跑去拍廣告、拍MV,隔了多年之後才又以《茱麗葉》、《海馬洗頭》、《總舖師》、《健忘村》等片重出江湖,看起來喜劇能力依舊、奇想與創意仍然令人驚艷。然而,再回頭少年已不是少年,當年那樣的超前時代的生猛如今已不再新鮮,如今再看《熱帶魚》與《愛情來了》,看似成了某種世紀末的最後吶喊。
回到《消失的情人節》之前,我想再提一下陳玉勳於2010年前後為五月天拍的幾部MV,其中2012年首播的《心中無別人》在公車上巧遇暗戀女同學並藉著她睡著的機會唱歌的橋段,或許某種程度上可視為《消失的情人節》的前奏,若搭配陳玉勳導演在訪談中一再提到這是一個年輕時候便想要發展的故事,不免就令人想多做臆測了。
在《心中無別人》MV中,阿信對著公車上睡著的夏于喬是這樣唱著:
「是你給阮一個夢 未記人生的苦澀 真正想要對你講 甘擱有別項
是你放阮一個人 走過風雨的思念 真正想要對你講 心中無別人」
從這樣的情境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出,阿信平時偷偷暗戀著夏于喬,關於兩人相處,只能從夢中暗自想像,那些說不出口的話,也要藉著同學睡著時才敢說出,這樣的暗戀是充滿想像、也同時充滿挫折的。但正所謂沒有開口,就不會被拒絕;不是真的,當然有機會天長地久。而此類奠基於生活經驗的挫折與懦弱,在陳玉勳的電影中,自然的便長出了奇幻的想像世界。套句不那麼準確的說明,這或許便像是林奕華在《等待香港:青春篇》中所評論的周星馳,他說:「將中國人/香港人的自卑轉化成可被消費的自我膨脹,一直是周星馳電影的最大亮點賣點。」而這再將此挪用至陳玉勳那些成功的電影創作中,他擅長將那些生活中的可悲可憐,以奇想、喜劇的方式轉換成某種精神上的勝利,這或許是陳玉勳式喜劇之所以會成功的原因。然而,私以為以上這些,在《消失的情人節》雖然看似成立,但卻已經難以說服人。
端看《消失的情人節》,故事以一個極度缺乏且需要愛情的女子為出發,透過電影的敘事,觀眾得以發現她從小動作便比人快一拍,加上她父親在成長過程中缺席,造成她怪異少有朋友沒人愛,同時又極度節儉難以相處。在楊曉淇的眼中,她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她像是一個落單的齒輪般遲遲找不到一個與自己相符的人出現,直到她某天在照相館的櫥窗外「發現」,一張自己「正常」的照片…
接下來的故事便依循著這樣的懸念,楊曉淇一路循線追查,她「發現」那個的常常來郵局櫃台買平信八塊郵票的怪胎好像一直寄信給自己、她「發現」自己家中的盒子裡面有一支被遺忘已久的鑰匙,她試圖尋找那把鑰匙相對應的信箱在何方,最後便依循著線索,來到了照片中的那個海灘,終於「發現」了這些年原來有個人默默的愛著自己。於是…
「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
然後慢一拍的阿泰接續登場,翻轉視角試圖解釋在這段感情關係自己是如何參與其中。而他就像是《心中無別人》的阿信一般,在楊曉淇面前晃來晃去,私底下偷偷吶喊,只是這一次因為時間暫停,歌聲終於傳達到女孩耳中,故事也得以進入下一個篇章。
至此,或許我們可以將《消失的情人節》視為一種陳玉勳對於情感論述的反璞歸真,他在影片當中試圖重申了老派愛情的市場,羅列了許多手機世代中漸漸式微的感情生活經驗,並試圖透過這些信件、郵筒、廣播、鑰匙,去談現代生活或許過得太快速,以至於不知不覺地忽略的情感累積的可能。而同時也想要藉著這樣的敘事,告訴我們如果慢下來的話,或許那些過往必須奇幻才能建構出的情節、想像,能夠有具體化的可能。
所以對於我來說,多一天與少一天的那個交集,或許可以視作為陳玉勳想像愛情的終極實現,在那劉志強的熱帶魚想像、阿盛嘶聲力竭對著電視前女同學唱的《牽掛》,《海馬洗頭》提著情人頭來洗的女子,亦或是《心中無別人》中對著睡著女同學唱歌的那些遺憾,全都在《消失的情人節》的時間暫停那一天獲得解決,因為在這樣奇幻的想像設定中,這些無法獲得幸福的、為現實所苦的、懦弱不得志的人,全都因為戀愛對象的被凍結,情感有繼續下去的可能,而那些曾經默默暗想的,情人會反過來意識到自己存在的那份羞澀靦腆的妄想,也因為這暫停的一天,可能繼續推進。
不過回過頭來思考這樣的設定,我不禁好奇,在2020的今天拍一部以一個男性為出發,凍結時間,將幻想化作為真實的故事還會有什麼積極意義?而又電影中人物角色的設計是否幫助電影結論的產生,或更進一步問,這樣模糊真實與幻想的敘事,放在電影的脈絡中是否依然可信。
首先誠如上述,我以為《消失的情人節》是一個類似於日本情慾片中「時間暫停器」的概念,在這樣的語境中,一如陳玉勳過往的電影一般,男性角色基於幼年時的浪漫約定,而默默暗戀著謬思。正如同《愛情來了》阿盛為麵包取名一般,阿泰在故事中默默地持續寄信、透過公車載曉淇上下班,然後暗自的希望,他心目中的謬思有一天可以讀懂自己的密碼,然後她能反過來喜歡上自己。然而這樣的故事有問題的地方在於,曉淇這個被「時間暫停」又或者被投射建構的對象,並不像《皮格馬利翁》故事中一般與雕刻者/教授有著實質長時間的接觸,兩人的情感關係也沒有衝突及翻轉。所以導致她在電影中處於一個不知是被動還是主動的尷尬狀態,再者極度缺愛的設定也像是一個設下的陷阱,讓她得以在故事後半段觀點翻轉之後,能夠看起來毫無問題的去承接阿泰的感情,甚至反過來去主動追尋阿泰的蹤跡。
不過,若進一步推敲,這個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反轉,本應引導出「你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有人愛著你!」這樣的結論。然而,根據上述的脈絡,這個要好好愛自己的推論過程,卻被阿泰這些年的癡情(變態)過程給悄悄的帶換成因為有人愛著你,所以你要好好愛自己。至此,我們可以發現的是,關於故事中一直想要凸顯的楊曉淇的自我認同過程,卻因為愛情故事的介入,而被一個男人的傾慕跟追求給稀釋並取代了。搞得好像她的人生非愛情不可,其實真的她的人生非愛情不可也沒關係,但我們在過程中並沒有看見她對於愛情是如何的追求,只看到她是如何的否定自己為何不值得擁有愛情,但尷尬的是若不解決她要如何愛自己的問題,又要如何去解答她值不值得被愛、如何愛人的問題呢?
總的來說,我以為《消失的情人節》問題出在電影把過往由真實世界延伸的想像以奇幻的方式便做真實的那一個霎那。從那刻起,電影將自我認同及愛情關係的個別討論,在敘事中兩個主觀視角的調換下混在一起,然後又無法同時讓觀眾清晰的辨識出當中的奇幻想像以及真實世界各自如何運作。導致在楊曉淇「愛自己」的鋪陳以及推論過程中出現錯誤,進而呈現了一種「因為有人愛我,所以我要好好愛自己」的四不像結論。
以此延伸,又不禁想要追問上述提出的困惑,在2020的現在提出這樣的故事會有什麼積極的意義。陳玉勳導演過往的電影之所以會成功,是在於他對於現實生活狀態精準細緻的觀察,他首先讓我們意識到現實生活的不如意不快樂,再提供一個美好的想像世界試圖讓觀者得以喘一口氣,而最後透過一個情感爆發的過程,那些人得以同時體認到希望與遺憾,而有辦法繼續在這樣現實的世界生活下去。
我們甚至可以說,《熱帶魚》及《愛情來了》(我們不討論《總鋪師》跟《健忘村》)成立的原因在於清楚的意識到現實生活的侷限及遺憾,又或者說《心中無別人》中阿信的歌唱之所以真實可信在於觀眾認知到這是一個想像的夢境,而最後起身追下車則是一個回到現實面對遺憾試圖改變的積極作為。但上述這些我們在《消失的情人節》幾乎都看不到。我們只能看到一個被建構出來的童話故事,在這樣的童話故事中,男生只要持續暗戀一個人,到最後一定會天降奇蹟,然後反過來接受男生的感情。這像是每個中年異男的終極想像,一直以為青春年華未逝,誤把回憶、幻想當成現實。但這其中忽略的是,現實中往往不若童話故事美好,更逞論是那種架空女生論述空間的愛情故事。
因此最後不免還是要問,在2020的今天,以一個被愛的故事來成就一個女性自我認同追求的故事,究竟對這世界還存在著什麼積極意義,而這就是真是如此,還是只是我們對於典型愛情故事的膚淺想像。而若真的其積極意義,除了給困頓的人們暖暖心之外,還要說些什麼?
反轉人生半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You are what you eat. 人如其食。食物落肚,就是組成「你」的成分。北角「蛇王良」,關心的不在食物氣質,而在乎你的「身體」。一碗招牌蛇羹,混合味湯藥湯,且隨季節轉換,好味亦保健;出名燉湯,也因人調配,講求食療。
You are what you cook. 是老闆細緻和順所以耗時的羹湯做得出色?還是年年月月的慢燜細燉令劏蛇佬變得溫柔?Cook,沒有花巧,只見年過六旬的老闆夫婦,一日十八小時埋首細活,切洗燉煮間,洋溢濃香,釋出營養,還有一道長流細水。
從早上九時三刻鑽進店鋪廚房,到下午四時多,老闆葉國良才首次踏出小店蛇王良,一枝箭直奔街市。「我每日都來春秧街,買燉湯的雞和豬肉,一定要新鮮的。」他三步併作兩步,買了竹絲雞,即去本地黑毛豬專賣店要了一塊「大?」,貪它燉湯最鮮甜。
而藥材,他選地道的:西藏那曲蟲草、甘肅當歸、長白山人參……「雖然藥材多是人工培植,但水土氣候不同,不地道性味差很遠。」貴價藥材年年漲價,他數年就大量入貨一次,以保湯價穩定。像全日供應的淮杞竹絲雞燉三蛇補氣血、花旗參響螺竹絲雞滋陰補氣補腎,幾年也不過一百五十元;需預訂的,或人參或阿膠或石斛,燉蛇燉鴿燉竹絲雞,連工包料從二百多到近四百元;最名貴的冬蟲夏草燉水鴨,一千六百元有找,豐儉由人。
一盅燉湯,盡收食物藥材精華。除了用料講究,必須燉夠時間。有謂三煲四燉,他盅盅燉上最少四個小時。
度身訂做 隨季而變
家庭主婦也懂用淮山杞子煲湯保健,蛇王良的獨特在於食療,「食療湯水因人而異,譬如你腰骨痛,我們下補腰腎的藥;你咳,下補肺的藥。每個人用的材料不同,所以比較花時間,急不來。」葉國良說。
以前,有個相熟中醫師教他怎樣用藥,訂湯愈做愈多,2004年他乾脆去浸會修讀中藥學課程。一排證書至今高掛在鋪面近天花處,不仔細找未必察覺。但無相干!因為訂湯者多是熟客。
時正初春,乍暖還寒,氣管易犯病。像馮小姐逢星期五就來飲湯,「每次藥材成分都不一樣。我星期五朝早就會whatsapp我的脷過來,跟着告訴老闆狀況。飲了湯感冒少了,氣管也舒服了。」來飲湯,除了buy time,更因那份貼心。
蛇鋪以蛇掛帥,蛇羹自然少不了。蛇王良四張小枱,最多擠坐20人。上午11時40分營業前半小時,食客已在店外引頸以待。無他,蛇羹足料,常跟飯餐,入冬又加配炆羊肉、臘味糯米飯,吃了又飽又暖。
「蛇羹兩個湯底混合,一個好味,一個療效。」葉國良說。取味的湯,用上老雞、豬骨、蛇骨、金華火腿,夠濃夠甜;藥湯不同時令不同用料,「冬天下一點當歸川芎雞血藤,行氣血;夏天減少這些分量,加薏米沙參玉竹,清熱清潤。」是以四季他都賣蛇羹。
小店,細細手作
葉國良入行30多年。1985年跟姐夫在紅磡開鋪劏蛇,兩年後與友合夥自立門戶,取名「蛇仔良」,店逾千呎。他回憶:「人多,管理好吃力。」1994年,他結束蛇仔良,搬到北角開了「蛇王良」。
「那時店只300來呎,大鋪變細鋪,但不用管理人事,所以更加專心工作,適合自己的性格。」全副精神放在出品上,他心裏踏實多了。沒幾年,搬來電氣道現址,做電器的弟弟國強旺季來打理樓面,太太黎玉蘭廚房樓面兩邊走。
「我朝早九點九回來,一直做到十一點八開檔、夜晚十一點半收檔。然後做預備工夫,直至凌晨三點多。」雖然食物種類不多,但全是手作。譬如糯米飯,臘味蒸熟後開邊、反轉,讓油分全流出來。「有些客人覺得糯米飯乾旱,我們覺得這樣比較健康。」
蛇肉、雞絲,由人稱「蛇太」的事頭婆全日不停手撕。清香幼細的檸檬絲,慷慨地放在枱上任君添加,也是她將檸檬葉一片一片洗淨抹乾、刨走葉骨,邊賣邊切,確保檸檬葉新鮮、青綠。
飲湯定姻緣
種種瑣碎,都要認認真真一點一滴去做。因為店小而客人川流不息,湯藥配伍、處理臘味糯米飯、炆羊肉……工夫得待店鋪關門後才有地方、時間做。
每晚夜闌人靜,小店獨剩夫婦倆。在鋪面,這邊十來廿個燉盅在空枱上列陣,老公葉國良時而拉櫃桶,時而鑽廚房,抓出一包包藥材,手眼代秤,調配湯方。那邊蛇太也佔一桌,原條蛇肉堆了個小山;一縷縷的被指間小刀迅速劃成細絲落下。
「結婚前,我很怕蛇。」蛇太說。婚後嫁雞隨雞,老公「用蛇搵食」,她就要與蛇朝夕相對,慢慢克服了恐懼。事實上,二人姻緣,也自蛇鋪燉湯。
玉蘭當年是職業女性,做時裝辦房。因患哮喘和鼻敏感,聽朋友介紹到公司附近的蛇鋪飲蛤蚧燉湯,主理者正是葉國良。「他醫好我才追我的,當年他很風趣幽默,總之見到他就笑。」蛇太想起已笑。葉國良看伊人勤力肯捱,誠是人生好伴侶,「現在的人,首先要她外貌好,當然有錢更加好。以前的人,你一定要性格刻苦。」
「當年嫁個劏蛇佬,我老闆同事朋友都反對;不過家人沒有,驚我攝灶罅!認識他時我已經28歲,幾年後才拍拖。」玉蘭偷笑。「我和太太一起在廚房做了十多二十年了,拗撬是有的,拗完就算數。」老公總是不慍不火。「我性格非常急,又中氣十足,所以老公很忍到我。」蛇太哈哈大笑。她以老公為偶像,十多年前也完成了中藥學基礎課程,好能助夫一臂。後來兒子回店,一樣讀了。
不能計劃 做好當下
31歲的兒子Andy在澳洲讀商科,五年前因缺人手回店來。生劏活蛇的階段早已遠去,作為蛇王之子,現在他煲煲蛇羹,執頭執尾。葉國良深明飲食業困身,接手與否,他尊重年輕人的意願,「老實說,像我們一天做十幾二十個小時,你都未必想他做。」年屆62歲,他承認步近退休,「但真是欲罷不能,很多客人來訂湯,名人都不少,因為私隱問題我們都不說,政商界又有,娛樂圈又有。」
回首,正是燉湯讓劏蛇佬蛻變,闖出名堂。話說90年代他劏活蛇,同時賣蛇羮、燉湯。「2001年,衛生幫來查牌,他說葉生你叫我們怎做呢?你新鮮糧食牌不能賣熟食的,但你賣燉品連我老闆也來光顧,不如索性轉飲食業牌啦!」他惟有「封刀」,停止劏活蛇蛤蚧,02年轉熟食牌照。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舊事重提仍如中六合彩,笑到四萬咁口。03沙士,一度謠傳蛇是病毒源頭,「整個行業好慘澹,很多蛇鋪都結業了,我們剛轉了牌照無活蛇,客源沒受影響,避過了那一劫。」
不少蛇鋪都是「冬天搵埋夏天錢」,葉國良得意說:「我敢說夏天全港九蛇鋪最旺我們了。」因兼賣飯類,蛇羹又隨季節調配,夏天也不乏捧場客。「有些事,你計劃了不代表你可以做得到;你不計劃,又不代表你不成功。」蛇太忙加註腳。
夫婦倆全日擠在三四十呎的廚房,蛇太甘之如飴:「人生苦短呀!明天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我對住我老公就好開心,所以怎樣做也無所謂。」老公凌晨三點收工,她也跟着凌晨三點收工。
老公也說:「逼逼狹狹,但做得很開心。因為我們做出來的,第一,客人讚賞;第二,我們真是幫到很多人,很多人回頭多謝我們。」除了燉品,鋪面吊架上擺滿一瓶瓶寫了姓氏記認的蛇酒蛤蚧酒,客人有的長居美加菲律賓等地,一年回港一次就來飲酒飲湯,彼此相見歡,都怕他退休。
小店不時受訪,食客蜂擁而至。夫婦倆意見一致:不會客多了就做多些,「一對手,做得多少就賣多少。」老公說。除了日常燉湯,度身訂湯多時十來盅;蛇羹秋冬最旺,「800碗已盡了,多也做不來。你也想行更長的路,老了,就做少些、早些收鋪吧!」蛇太望一望老公說。
小廚房有道接連後巷的窄門,早上透進白日光,慢慢變成暗灰,然後泛起夜燈的昏黃……夫婦倆低頭專心手活,渾然不覺,臉上,總是一抹笑。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蛇王良
地址:北角電氣道298號地下A舖
電話:2578 813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2:00nn
詳情: http://bit.ly/2VRnbPa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oXh9jav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