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聲明】
今日中選會公布擁核方提出「廢除電業法95條」的公投(以核養綠),連署人數沒有達到門檻,將趕不上今年的大選,擁核方也宣布不再補件,把目標放在下一次2020年的總統大選前再度提案。此次擁核方公投雖未成案,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已做好可能成案的準備,邀請各界協助募集公投反方辦事處的一千五百人聯署,也已迅速完成,既然擁核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將會以相同的能量來準備,持續回應擁核方偏頗的資訊傳播,阻止核電復辟。
這段期間以來,可以說近年台灣討論能源使用熱度最高的時刻,我們欣見有更多人加入討論,但擁核方用似是而非的訊息傳遞,令人遺憾。用以核養綠為名,卻反對再生能源的發展,反而是擋綠又養核,我們知道擁核方推動核電的宣傳不會停止,宣稱養綠卻汙名化再生能源,甚至塑造支持再生能源只是為了圖利的指控,推崇核能卻對核電產業背後的利益與分配避而不談,說要反空汙卻增加燃煤比例,其實只想拖延能源轉型的進度,我們認為能源轉型的過程不該再被假訊息拖垮,這對於能源政策的公共討論並無益處。
目前台灣需要的是能源改革,而非核電復辟,我們正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雖然一路難行,卻已經在前進的方向,台灣社會三十多年來已消耗太多成本在核能爭議上,節能與再生能源發展緩慢,落後國際趨勢太多,轉型不僅僅是為了非核家園,更是為了擺脫對核電與燃煤的依賴,此時正是我們擺脫過去傳統能源結構的舊思維,邁步跟上非核減煤、能源轉型的新契機。面對未來可能的核四重啟公投戰,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做好準備,會持續奮戰對抗核電既得利益的反撲,請大家持續支持反核運動。台灣不該再走回頭路,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才能讓能源的使用公平且不再犧牲任何一方,擺脫對核與煤的依賴,邁向真正的永續能源未來。
公投反方連署說明: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從10月1日即開始徵求1500位民眾聯名公投反對方,以便於10月16日中選會宣布公投是否成案後,可以立即申請成立公投反方辦事處,爭取參加公投發表會或辯論會的機會,在短短的10天之內,已成功募集2000多人聯名支持,平台在此感謝各界朋友的協助支持,以及志工們的辛勞。
大家手上如果仍有連署書也可以先送回來備用,我們將妥善保管,作為持續迎戰公投的準備,因此,辦事處的連署募集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除了需要各位幫忙辦活動推廣反核資訊外,因應未來的公投戰,也可以持續宣傳「不同意票募集行動」,集結各方不同意勢力,反對核電復辟!
【2018.10.12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聲明】
今日中選會公布擁核方提出「廢除電業法95條」的公投(以核養綠),連署人數沒有達到門檻,將趕不上今年的大選,擁核方也宣布不再補件,把目標放在下一次2020年的總統大選前再度提案。此次擁核方公投雖未成案,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已做好可能成案的準備,邀請各界協助募集公投反方辦事處的一千五百人聯署,也已迅速完成,既然擁核方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公投,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將會以相同的能量來準備,持續回應擁核方偏頗的資訊傳播,阻止核電復辟。
這段期間以來,可以說近年台灣討論能源使用熱度最高的時刻,我們欣見有更多人加入討論,但擁核方用似是而非的訊息傳遞,令人遺憾。用以核養綠為名,卻反對再生能源的發展,反而是擋綠又養核,我們知道擁核方推動核電的宣傳不會停止,宣稱養綠卻汙名化再生能源,甚至塑造支持再生能源只是為了圖利的指控,推崇核能卻對核電產業背後的利益與分配避而不談,說要反空汙卻增加燃煤比例,其實只想拖延能源轉型的進度,我們認為能源轉型的過程不該再被假訊息拖垮,這對於能源政策的公共討論並無益處。
目前台灣需要的是能源改革,而非核電復辟,我們正走在能源轉型的路上,雖然一路難行,卻已經在前進的方向,台灣社會三十多年來已消耗太多成本在核能爭議上,節能與再生能源發展緩慢,落後國際趨勢太多,轉型不僅僅是為了非核家園,更是為了擺脫對核電與燃煤的依賴,此時正是我們擺脫過去傳統能源結構的舊思維,邁步跟上非核減煤、能源轉型的新契機。面對未來可能的核四重啟公投戰,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做好準備,會持續奮戰對抗核電既得利益的反撲,請大家持續支持反核運動。台灣不該再走回頭路,非核減煤的能源轉型,才能讓能源的使用公平且不再犧牲任何一方,擺脫對核與煤的依賴,邁向真正的永續能源未來。
公投反方連署說明: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從10月1日即開始徵求1500位民眾聯名公投反對方,以便於10月16日中選會宣布公投是否成案後,可以立即申請成立公投反方辦事處,爭取參加公投發表會或辯論會的機會,在短短的10天之內,已成功募集2000多人聯名支持,平台在此感謝各界朋友的協助支持,以及志工們的辛勞。
大家手上如果仍有連署書也可以先送回來備用,我們將妥善保管,作為持續迎戰公投的準備,因此,辦事處的連署募集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除了需要各位幫忙辦活動推廣反核資訊外,因應未來的公投戰,也可以持續宣傳「不同意票募集行動」,集結各方不同意勢力,反對核電復辟!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上不了的諾亞方舟」新書介紹 訪問主編: 黃珊珊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 跳躍在櫻桃小丸子和佐野洋子之間,時而感傷、時而荒謬的成長故事 「耶和華對諾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
反核運動台灣 在 林宜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該給林全院長拍拍手……
面對供電危機,台灣需要的是新的思維、新的供電政策,而不是以往過度倚靠核電的急就章,就如同林全院長在專訪中所說的,也是說出了小英政府實現非核家園的決心。在前瞻計畫中,也有智慧節能、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等能源轉型的規劃,期待2025年達到落實廢核家園與再生能源配比占20%之願景。
對於環境,我們要有更友善的想像與實踐,核電雖然可以立刻緩解眼前的用電問題,但做長遠想,一但出現事故,對環境是永久且無法挽救的傷害,更不用說過去國民黨時期核四廠的建造如此備受爭議、無法回應國人疑慮,進而也引發了社會上多次的大規模反核運動,台灣如此地狹人稠又多地震,難道我們真的放心,把永遠無解的高污染核廢料留給未來台灣的子子孫孫嗎?相信所有的台灣人,都希望能留給孩子乾淨、綠意盎然的美麗島,讓我們一起努力,一步步的改革,節電的同時也開源、開發友善環境的綠色能源,向擁抱綠能的非核家園目標邁進!
#台灣加油
#2025非核家園
#NoNukesNoMoreFukushima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2413
反核運動台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上不了的諾亞方舟」新書介紹
訪問主編: 黃珊珊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
跳躍在櫻桃小丸子和佐野洋子之間,時而感傷、時而荒謬的成長故事
「耶和華對諾亞說、你和你的全家都要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義人。凡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七公七母,不潔淨的畜類、你要帶一公一母。空中的飛鳥,也要帶七公七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創世記 7:1-4
從小愛聽動物故事的騷夏,隨著成長漸漸對聖經的故事產生疑問,疑惑著似乎「非公」亦「非母」、也不知道算不算「潔淨」的自己,是否永遠上不了傳說中的諾亞方舟……
就這樣,她寫下了身為一個很晚覺醒的LGBT成長史。不刻意聚焦同志議題,也不見抗議式的沉重或悲情,她筆寫她心,這是一個小時代的紀錄。出生在一九七八中美斷交那一年的騷夏,成長在野百合之後,太陽花之前,養成的時空背景台灣正風行大家樂、股市破萬點、總統直選、動保意識抬頭、反核、同志運動萌芽的時代,看見台灣錢淹腳目,也看見金融海嘯。高中時用B.B.call,大學時還要買一疊電話卡打公共電話,手機普遍是大學快畢業時的事,耳機裡重覆播放的是前兩張專輯的五月天,知道〈愛情的模樣〉首度在角頭音樂發表的同志音樂專輯《擁抱》,歌詞不一樣。
騷夏寫作類型聚焦在詩和散文兩類,過去的詩作主題「多為戀情,而以性別為題材表現。」而這本散文的寫作則更為日常親切,她以輕快幽默、哭中作樂的筆調,寫下童年至青少女時期成長階段的高雄風景,以旗津為圓心,輻射到鹽埕前鎮生活圈,建構八、九○年代高雄風景,有勞工庶民生活也有外省本省移民故事,是有趣的童年往事回憶,也是回憶和現今的對照記。
全書分為「荒」「謬」「感」三個部分,「荒」為洪荒回憶童年紀事,「謬」為尷尬青春人間謬論,「感」為體感與情感,穿越之感、觀看之感。她說:「在我的創作歷程中,散文書寫生長之地『高雄』一直讓我充滿企圖心。我想書寫過去,並不是對於過去的依戀,反而是藉由這種目光『往內看』的過程,讓自己的創作生涯站穩腳步。」
要知道「我從何來」才能知道「我從何去」。而人情演繹不外乎連結土地,這也是騷夏一直以來創作的力量來源。每個人的身上都是一個小時代,騷夏用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角說完想說的故事。
作者簡介:騷夏
一九七八年出生於高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擷取《離騷》之「騷」與出生於「夏」之意,筆名騷夏。曾獲吳濁流文學奬、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大專生文學獎等。現居台北,養貓兩隻一黑一橘,蘭科植物百多株。出版作品有詩集《瀕危動物》、《橘書》等。

反核運動台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刺青去污名化?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3 【刺青就是沒文化?】
01:25 【刺青文化的歷史】
03:40 【刺青文化在台灣】
05:11 【可以帶來正向價值的刺青藝術】
06:36 提問TIME
06:4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最痛的「刺」文化:https://bit.ly/2Bhsiik
→ 【歐美與南島語族刺青簡史】這項身體藝術,不再僅是遠赴異地探險的水手專利:https://bit.ly/2P0adyS
→ 【美日中俄泰刺青簡史】從罪行到流行,黑道、阿宅與巨星的共同選擇:https://bit.ly/2Cd7vOE
→ 【台灣刺青簡史】文身之鄉、東瀛浮世繪、兄弟本色,社會觀感翻轉再翻轉:https://bit.ly/2SKOb0s
→ 反戰、反核、女性解放!刺青復興時期,用刺青表現自我:https://bit.ly/2Lj5nYc
→ 紋面國寶103歲簡玉英逝世 全國僅剩3位:https://bit.ly/2rAVHj5
→ 維基百科—冰人奧茨:https://bit.ly/2Exw7DO
→ 【公益刺青】修補身心靈傷疤,幫助癌友與受暴者重拾自信的「刺青美容術」:https://bit.ly/2BhtVMY
→ 【刺青數據圖表】全世界刺青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哪一國?:https://bit.ly/2DK5M5b
【 延伸閱讀 】
→ 【運動員刺青文化】從禁忌到主流,反映的是炫富還是關懷?:https://bit.ly/2RXnVjm
→ 【刺青Q&A知識篇】刺青的價格怎麼算?有所謂的「半永久刺青」嗎?:https://bit.ly/2Ev76Jw
→ 刺紋畫:用針與墨說的紋身故事:https://bit.ly/2SKutlt
→ 刺青。流行百年:「刺」文化圖像史 1914-NOW:https://bit.ly/2SL7sib
→ 【刺青現場直擊】刺青師告訴你,從開始到完成要做哪些準備?:https://bit.ly/2Lh75JR
→ 張美陵/意識形態的紋身:https://bit.ly/2rzGBu9
→ 不只是刺青:圖騰下的救贖與寄託:https://bit.ly/2Ge5q93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反核運動台灣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多年前的一篇受訪摘要,最近在PTT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本集《老外看中國》節目中,袁紅冰接受了新唐人專訪,分享了他對太陽花學運的看法,以及近期兩岸情勢的分析。
新唐人《老外看中國》官方FB成立囉!按讚接收最新節目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laowaintd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B,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