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幾位法官組成的「法官改革司法連線」,請我們幫忙分享蘋果投書,來看看這些法官怎麼說:
除惡務盡──揪出司法體系內的石木欽們(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從石木欽和富商翁茂鍾不當往來買股案作為起頭,進而從翁茂鍾手握筆記本開始的一連串調查,終於在調查報告公布後,掀開了司法和金錢、權力糾葛的五十道陰影。名單內的人幾乎曾任司法機關要職,除了石木欽外(曾任台灣高等法院院長、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名單內還有前大法官、最高法院前法官、現任最高法院法官,都可謂「法官生涯」的勝利組。一路扶搖直上比比皆是,更別說這些人長期在各種法官實務進修課程中擔任講師,多少人都在諄諄教誨學員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法官,想不到 #原形畢露後只是道貌岸然之流,每個人都是大剌剌穿著藍色法袍、#拿刀叉吃司法操守骨肉的無恥之徒。人事提案所必要的盡職調查淪為笑柄。
#自我了斷請辭剛好而已
法官群體在石木欽案件出來後如何能不感到無奈。司法過去不是沒有黑歷史,遙遠年代的就先不說,光是距今10年前,以陳榮和幾位高等法院法官為首的貪污案,就已經讓司法元氣大傷,司法信任度直接探底。尤其陳榮和當時還是高等法院選出的自律委員,更讓人感到啼笑皆非,左手自律右手收錢這是什麼概念?「#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的耳語在台灣街頭巷尾再次熱議,「#有關係才會沒關係,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的講法繪聲繪影,多少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那幾年都覺得遭到別人戴著有色眼鏡指指點點。
少數人大開方便之門,卻讓體制內的其他人必須概括承受,好不容易一點一滴重建的司法信任,卻在10年後的現在響起空襲警報,司法體制內的石木欽們宛如炸彈,將重建到一半的司法信任直接夷平,天知道這次又要趴在谷底多久。
讓人更氣憤的,這次上榜的可是司法體制內「層峰」人物,當百官行述揭露出各種飲宴、收禮行徑時,那些兢兢業業的法官們突然覺得自己被寫上「笨蛋」兩個字──如同刻在額頭上這麼明顯!尤其去年曾發生一位基層法官因為排隊領取免費的愛心便當,因此遭到任職的法院大張旗鼓開自律委員會通過懲處,由院長給予口頭告誡,讓人誤以為法官倫理要求的道德標準就該如此崇高,#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因為法官有大小,相比這些層峰們格外諷刺。更別提小法官要應付三不五時出現的管考單,加班加到沒日沒夜,前仆後繼的往醫院裡去掛病號時,這些手握「管考」大權的層峰們,正好整以暇的準備赴宴,還想著吃完飯後會不會順道打個小白球,石木欽們讓司法有罪,也讓其他謹守本分的法官們蒙羞,石木欽們必須給出交代,#自我了斷請辭法官職務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報告未揭露名單應公布
面對司法信任再度回到草創初期,司法院的立場是什麼,絕對不是遮遮掩掩,而是應該直球對決。尤其在報告公布前由周刊披露出司法院的標準,是和富商飯局達5次、收襯衫3件、補品3盒以上才有違正常社交禮俗標準之餽贈(林鈺雄教授稱為法官倫理的533法則)。固然司法院後來否認,但對比法務部的「有無購買翁茂鍾公司股票」、「宴請5次」、「收襯衫5次」可知並沒空穴來風,司法院、法務部選在同一天公布調查結果,司法院卻只以「約詢受調查對象並綜合各項客觀證據,以違失行為情節輕重為判斷基準」含糊帶過。
社會大眾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嗎?小法官們更難吞下這樣的名單,如何能讓人服氣?司法院必須開誠布公的說清楚、講明白,調查報告未公諸於世的那些石木欽們到底淌了哪些渾水。#畢竟鄉愿也該有個限度。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這句話長年盤據在司法實務的上空,歷史的刀鋒毫不留情地逼過來:民眾厭惡威權時期臭不可聞的司法,體制內的法官也厭倦了背負那個時代的原罪,除了之前已經被揪出來或在這次名單上的人名外,#究竟還有沒有會收錢或不當交往的司法官,務必再追查,姑息不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走去,讓陽光照進角落,司法信任的新芽才有可能再度成長。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119/6CPOXCVLNVAVJHKG767XT3WUEU/?fbclid=IwAR3F7PzxgIiEJtcWF_7FoBTUEuwr7AxWYcrUjVouLyj3JgqQ8EUCuW5HaCQ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間諜案吵得沸沸揚揚,一位自稱間諜男子,王立強,他到澳洲自首,表示參與中共一系列在香港和台灣的情報工作,不過因為他提供的資訊比較間接、而且他的年紀較輕,因此產生許多疑點,更引起社會議論。 不過中國外交部官員在案件爆發後,不但大動作駁斥,還指出這位王立強曾在中國被判刑犯下詐欺罪,甚至把判決書公開上...
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近間諜案吵得沸沸揚揚,一位自稱間諜男子,王立強,他到澳洲自首,表示參與中共一系列在香港和台灣的情報工作,不過因為他提供的資訊比較間接、而且他的年紀較輕,因此產生許多疑點,更引起社會議論。
不過中國外交部官員在案件爆發後,不但大動作駁斥,還指出這位王立強曾在中國被判刑犯下詐欺罪,甚至把判決書公開上網。但卻有許多媒體都報導說這是中國自打嘴巴,因為「王立強」在受訪時其實是使用化名;不過經過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證,「王立強」不是化名,而是真名。
事件被披露後,當然有一部分的人有痛定思痛,覺得原來自己就這樣傻傻的被誤導,變成假新聞的一部分了,很糗。但是還是有一群人覺得為什麼事實查核中心要幫中國說話、是不是其實它是藍營的組織或是也被中共滲透了。
其實主要是這次報導王立強案的澳洲「世紀報」和「雪梨晨鋒報」與澳洲「第九頻道新聞網」的節目「60分鐘」都算是過去很有公信力的大媒體,但是釋出的訊息卻相對片面,這次報導出來的內容,查證也不夠充足,像一個半成品的報導,雖然《The Age》是擁有 165 年歷史的老媒體,這次撰寫報導的記者 尼克·麥肯齊 也曾揭發許多政府弊案,在澳洲很受肯定,但只要查證不足,就會有各種質疑和陰謀論跟著出現。輿論上也就變兩派叫罵。一派人相信中國的勢力介入選舉,認為說「難道這些大媒體會騙人嗎」,對上另一派覺得王立強的說法根本沒有參考價值,只是誇大事實、製造反中情緒跟想拿澳洲居留證而已。
但媒體到底要查到什麼程度才能報導呢?
很多新聞都是在官方報告或判決出爐之前就搶先踢爆、讓民眾知道。雖然查證這條界線很模糊。我們過去接到消息的時候,也都會趕快著手調查,畢竟獨家不能讓別人搶先嘛。但這條獨家消息總不能只有片面說法,一定要有平衡觀點或是找到其他消息來源來背書,這樣才會更有說服力,要不很容易變成兩派人馬自由心證,只相信自己原本就相信的東西。
像是今年6月的時候有一名75歲的女作家珍·卡羅爾(E. Jean Carroll)指控川普曾經在90年代時,在紐約1家百貨公司更衣室性侵她。其實一開始紐約時報是有收到她的消息的,但因為年代久遠難以查證,所以紐時選擇不報。因爲它們認為這起事件跟之前揭露好萊塢#MeToo事件是不同的,這次能證實卡羅爾說法的只有她的兩位閨密,但它們的準則是,必須要找到指控者提到的人之外的消息來源,而且這些消息來源不能是匿名的。這樣子的原則聽起來的確是比較可信,才不會又演變成叫罵收場。
當然媒體做法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到底匿名的這條界線在哪裡呢?我們要怎麼保護吹哨人,但又同時能夠讓不公義的事被揭露出來呢?這幾年越來越多匿名的消息來源,而且常常會有許多報導引用的資料都是「匿名的情報人員表示」、「多個消息來源指出」這些新聞真的都必須特別留意,媒體在查證與披露時也應該更謹慎,避免落入假新聞的圈套。
近年的資訊已經跟過去不同,許多媒體也在嘗試重新找到新的準則與界線,避免媒體因為片面的消息,而成為操弄假消息、帶風向的工具。你認為媒體在披露重大事件中應該查到什麼程度再釋出呢?你看新聞時會查證嗎?你又會怎麼查證呢?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台播出,沒跟上新聞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ppt.cc/fH4QXx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想講講香港的傳媒大戰。首先,亞視又再擔心九月沒有錢出糧,這真的是非常奇怪的現象。現在大股東司榮杉希望股東一同夾錢,但股東是不可能再投放更多錢,像蔡衍明已不可能再投放更多錢,因為亞視已欠他達二十億債。那二十億債全部都當成資本。那些錢都是借了不能歸還的。其實他實際所投資跟表面的股份百分比是不同的。整個亞視完全是一個鬧劇。
而樂視的情況,它在十一月已展開它的攻勢。他叫大家用399元可是預訂機頂盒,可以看到電視劇集、音樂。那399元只不過是按金,實際是零收費。我估計這推廣,可以推出十萬個機頂盒。半年內,如果看完覺得不喜歡,可以退回那機頂盒,拿回389元,因為要扣10元。如果半年後不退回盒子,不拿回訂金,便用那訂金作為月費。而且那還會多送一個月英超。樂視的算盤很清楚了。但它到底用多少錢買英超回來呢?我估計用了三億美金左右,這已經是一個天價。同時又買了大陸的英超播放權,但那只是用一億人民幣左右。我不知道為何香港的英超播放權會貴好幾倍。可能是因為大陸沒有人會付錢看英超,都是偷看的,所以便不夠香港播放權值錢。
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樂視是否真的那麼有錢呢?它總是豪花億元收購東西。原來大股東已減持股票,在市場上集了十多億。然後又集資一輪,大約集了二十億左右。但那也不足以這樣花錢的。它是全世界買體育節目最多的媒體。它的大股東減持了,借了二十五億給樂視。現在又預備再減持,大約換到五十多億左右,又是借給樂視。所以樂視會挾著一個百多億的war chest。原來樂視買了英超播放權之後,把三分之二價錢賣給NOW,如他用二十多億買了播放權,now便大約付他二十億。樂視拿了網上的播放權。樂視的如意算盤是聯合所有硬件一併推銷,包括了機頂盒和電視機。如果買了它的產品,當然會用它的程式來看,便可以靠當中的廣告來賺錢,而且它也有推出樂視手機來看它的東西。
問題是不能想像到亞視號稱用一百億來競爭。而樂視就真的用了五六十億來應付香港的傳媒大戰。但這傳媒大戰是不值那麼多錢。而我是不知TVB會怎麼做,它繼續不務正業,沒有做任何事去挽回香港的電視市場,而是去拍電影。但它會拍電影嗎?那真的是奇怪的舉動。四個字來形容就是不務正業,還有束手待斃。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在 張信哲Jeff Chang [ 逃生] 官方完整版MV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原來只是鬧劇 愛過 一場 輸個徹底間奏高腳杯裡你的唇印蓋上冷漠刺青是一張心碎證明冷鋒過境掃進心底痛苦無力防禦手一攤就被佔據脫罪的話你可以說了千遍還 ... ... <看更多>
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在 主控署理高級助理刑事檢控專員伍淑娟,嘗試用一張卡片 的推薦與評價
... 鬧劇一場,結果亦早已決定,但《立場》案的審訊過程, ... 原來,之前透露自己從來無睇過《立場》的主控,不知道「藝術充權」中的「充權」是 ... ... <看更多>
原來只是鬧劇一場 在 [新聞] 違規登山開罰首例雪羊:只是一場鬧劇-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違規登山開罰首例 雪羊:只是一場鬧劇
2017-10-17 23:27聯合報 記者徐庭揚╱即時報導
李姓登山客一行3人於7日從南投東埔溫泉入山,攀登馬博橫斷,因豪雨溪水暴漲受阻求援
,而遭花蓮縣消防局依「花蓮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每人開罰6萬元,並索討地面搜救
費用,成為全國首例。登山攝影師「雪羊」認為,這會引發寒蟬效應,讓以後爬山沒申請
的都不敢求救,直接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更直指花蓮荒誕的登山自治條例想開罰,注定是
場鬧劇。
雪羊說,這次並不是真的山難,而是天氣惡劣而受困,實在也不需要到開罰的地步,且「
根本無法開罰」,因為,自治條例明定要在「公告管制山區」活動,未經申請又出事才會
開罰,但是,花蓮縣政府只完成了條例的公告,卻沒有公告「管制山區」是哪裡,也就是
說,如果真的有罰單,它是無效的,因為於法無據,山友可循訴願、行政訴訟管道捍衛自
己的權益。
他在臉書的文中針對「登山管理自治條例」提出質疑,如,民眾申請入山容易,卻沒有實
質審核,因為只要在網路上複製貼上行程就好,主管機關根本無法判斷這個人有沒有能力
入山。
另外,自治條例要求需要具備初級緊急救護能力的專業領隊帶領入山,否則要開罰,他反
問,一個專業的護理師和一個僅具基礎救護能力的資深登山者,你會選哪一個帶你去爬山
?
此案開先例開罰,極可能引起「寒蟬效應」,雪羊舉例,酒駕現在罰很重,但酒駕有絕跡
嗎?完全沒有。「罰」是不能促進安全,這反而讓人怕被罰而在好救的黃金時段不敢報案
,等到事態嚴重才會曝光,把原本簡單小山難搞成重大山難,到最後基層只能硬著頭皮去
處理一條比一條困難的山難。
雪羊表示,消防隊並不是拿來山搜的,如果同時發生多起山難時,難道勤務都不用做?只
有成立專業的山難搜救隊,然後訂定收費標準全國統一,平日精實訓練,有山難就出動,
被救的付不出錢就交給法規強制執行,這樣保險自然會應運而生,人民自然會想要投保分
散風險,這才是民主的現代國家應有的作為。
3名登山客日前攀登馬博橫斷,因溪水暴漲受困花蓮卓溪鄉中平林道,今天出動直升機吊
掛下山。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李姓登山客等3人未申請、無領隊即入山,因溪水暴漲而受困,17日由空勤直升機吊掛下
山,花蓮縣消防局創全臺先例,開罰3人共18萬元。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3名登山客日前攀登馬博橫斷,因溪水暴漲受困花蓮卓溪鄉中平林道,今天出動直升機吊
掛下山。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76323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77.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08295460.A.35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