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事先、知情和同意——永續發展的前提】
「原住民族集體權利訴求觸及社會重大政經利益,在自治與土地議題上尤為如此。以後者為例,還我土地運動所涉及的原住民族土地,大致上是在日治時期被殖民政府以單方面的法律手段以及軍事鎮壓強佔而得,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時,並沒有改正此一歷史錯誤,而是將殖民政府所強佔土地納為國有,間或授與特定個人或財團從事開發。這些既成事實導致縱使《原基法》早已規定應就此事進行調查及回復原住民族原始權利資格,但實際執行起來極為棘手,畢竟就國家責任而言,改正歷史錯誤實現歷史正義固然重要,當下社會成員基於分配正義所應受保障的基本生存需求也同樣重要,如何取得衡平並不容易。」——〈原住民族人權議題現況〉,陳張培倫。
https://hre.pro.edu.tw/article/3838
「不容忽視的一點是,國有土地遁逃到私有土地相當容易,例如《國有財產法》之非公用財產就很容易被讓售給私人,該法第49條第1項明定只要有租賃關係的非公用財產就可以讓售給私人、第51條明定非公用財產類之不動產如為社會、文化、教育、慈善、救濟團體舉辦公共福利事業或慈善救濟事業所必需者,得予讓售等等。這都是將傳統領域排除私有土地的弊病。然而,就算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草案將公有土地納入傳統領域,真的就能落實原基法第21條諮商同意權嗎?從亞泥案的採礦權展限爭議就能窺知一二。」——〈從亞泥案反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諮商同意參與權的落實〉,謝孟羽。
https://www.laf.org.tw/index.php?action=LAFBaoBao-detail&tag=251&id=63
黃金海渡假村:
https://www.facebook.com/CitizenoftheEarth/posts/4182754648452416
封面來自布農語:maikusanak tu iniliskinan,「自己生長出來」的概念,延伸為自由之意。
Icons tree by kareemov and root by ohyeahicon and from the Noun Project.
#自由事先知情和同意
#永續發展的前提
【 減少碳排 世代攏來 】 青年抗暖大遊行
2021.09.25(六)
活動頁:https://fb.me/e/F93FCOFP
#減少碳排世代攏來
#0925青年抗暖大遊行
@rocktwycc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訴求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下)】
作為一個倡議組織,我們還是想要利用一點時間,跟大家推薦我們友台的工作,像是每天來點布農語,用插畫的方式影響了很多人去關注布農文化與其他議題,也有親愛的漢人在做podcast,講話很尖很利不過聽說是聽過一次就會愛上的那種,IG上也有很多原住民族議題與一些影像評論,很推薦大家去看看。資訊爆炸的現時,比起如何去說,我們更在意這些微弱的聲道是否被聆聽,我們或許很渺小,但我們的渺小很重要。這也是一種療癒的過程,原來我們都有一樣的傷口,原來我們的部落都面對相似的問題,原來身為原住民就是一種戰鬥,反壓迫是一趟未完的旅程,是在制度尚未追上之前,先看見正義的旅程。
我不知道在場有多少大學生或高中生,我想要分享我自己的故事,高三的時候我在無名小站分享某次旅程(到底多老這個小編),有個陌生人跑來留言好好喔,可以加分又跑出去玩,我當然是忍不住要回應他,然後那個晚上以及之後的許多個晚上,我都很清晰的記得,為了回應國家政策壓迫跟歷史脈絡,我做的許多功課,但那個晚上的陌生人對我造成的無以名狀的穿透傷,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個感覺。這也是我想跟在座的學生們說的,記得你的憤怒,記得你的哀傷,記得這些疑惑跟不解,然後投入到你的戰鬥,不論誰開啟了戰場,你要找到夥伴,你要記得,即使帶著傷痕,你終究會生還。
Buan月亮說話也在試著去記得,去年底整理了2020年台灣年度歧視清單,每年原住民族日也會紀念那些未被關注的議題與觀點,大家知道今年原住民族日在哪裡辦紀念特展嗎?在國父紀念館。你們能聽出其中的諷刺嗎,在尚未解殖的中華民國國父紀念館裡,紀念被殖民的原住民族,在我們看來毋寧只是一種紀念的收編。而在一個紀念原住民族正名運動的節日裡,文化部長的致詞是「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不談正名運動與統治正當性,只談原住民族文化是定義台灣文化的一環,是一種「貢獻」,而不是先談尊重與理解,那種文化置於主體性之前的說詞,也讓我們更加警覺,必須去堤防偽善的這個時代。
但當然,最後想留給大家的只是很簡單的幾個原則,比如從原住民族集體權中理解到,其實部落與部落之間並不能被統整為同一個「民族」,原住民族是一個原運催生的集體政治認同,也就是說最終我們還是要去理解部落主權如何實踐,不只是原住民族集體權的討論。其二,是回應剛剛說過的,投入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要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去看見族群差異,在各位面對不同層次的決策與選擇時,能夠去思考公共領域如何落實族群平等的政策,比如我們倡議身分證件單列族名是落實人格權且避免漢字誤譯的訴求,也比如我們倡議的學術界需要重新反省與檢討將原住民族天分當成立論的這些論文,這些看起來隱微卻影響巨大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來關注。第三,與我們一起走完還我土地運動的路程,持續去看見土地正義的討論,實踐層面或許仍要由部落跟國家協商,但是光是推動更多人去支持部落主體性的討論,去看見為什麼東海岸的部落要反對某些開發、去聆聽他們,這些都可以支持我們更理解彼此所在意的,關於如何生存、如何和解的討論。
開頭還記得我跟大家問候的那一句Mihumisang,有人或許知道輕鬆來講是好好呼吸的意思,過去布農人生活領域遼闊,所以對久違的朋友親人,會用這一句希望對方好好活著好好呼吸,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一句其實是長輩對晚輩很親密的、嚴謹的一種叮嚀,即使我們在不同的獵場繼續打拼,你也要好好活著,好好照顧自己。這也是我們想送給大家的祝福,希望大家帶著這份祝福,我們一起打拼族群共好的土地。感謝大家,Uninang Mihumisang !
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訴求 在 江啟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民國83年7月底,國民大會以ㄧ票之差通過「原住民正名」修憲案;同年8月1日經總統公告生效。
過去數百年間,台灣原住民從歐洲殖民者筆下的 Formosan、清政府口中的「番人」、日殖政府筆下的「蕃人/ 高砂族」,到國民政府的「山胞」,持續背負著外來者的歧視稱謂。直到那次歷史性的修憲,才終於還給原住民族群應有的地位與尊嚴。
27年後,挑戰東京奧運的中華隊裡,也有許多原民選手參與。他們拼搏突破極限、爭取佳績,不僅替族人帶來驕傲,也讓國人得以分享光榮——
例如來自台東 Falangaw (馬蘭部落) 阿美族的 Tana (郭婞淳) ,以破奧運紀錄的金牌舉起台灣的驕傲;嘉義鄒族的「舉重精靈」方莞靈,首次出賽也打入四強。又例如來自台中的排灣勇士 Drangadrang(楊勇緯)光榮奪下柔道銀牌;同鄉的阿美族女將林真豪,也創下中華隊在柔道48公斤量級最佳紀錄。
又例如泰雅族的Upah Yabu (林佳恩) 闖入女子射箭十六強,為本屆女子射箭隊最佳。而同族的「自由車一哥」馮俊凱出賽男子公路賽,則是打破中華隊25年來的缺席紀錄。同樣突圍的,還有來自花蓮玉里阿美族 Makutaay(宮前部落)的「台灣最速男」Futing (楊俊瀚) 與其表姐 Sawmah (謝喜恩),分別闖入奧運田徑的男女百公尺賽道。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花蓮選手陳念琴,她在成功晉級拳擊八強時,以阿美族族語大喊的 “Pangcah nu wawa”(我是阿美族的孩子),讓人感受到,原民選手在運動場上追尋認同的感動!
27年前能跨出原民權利改革的關鍵一步,一要感謝「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的戮力爭取,二要記得當年原住民國大代表、立法委員及省議員在體制內的努力,而最重要的,是196位投下贊成票的國大代表。
27年後的今天,我們更感激有這麼多優秀的原民選手,在奧運賽場揮灑才華,壯大中華隊的力量,更鼓舞著全台灣的人心!
我總是深信,台灣因包容而偉大,因多元而精彩;也唯有捍衛每個族群、每種認同的平等權利與尊嚴,才能讓台灣綻放最大的潛力。
國民黨繼83年修憲推動「原民正名」,86年更透過第四次修憲,確立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民國94年,國民黨立院黨團更推動《原住民基本法》立法,確立原民權利的基本法律框架。
不過這並不夠。回顧27年前,各族各部落的原民菁英不畏風雨,徒步到陽明山中山樓,向國民大會提出「正名權、土地權、自治權」三大訴求,至今只有「正名權」已經落實。
五年前的今天,蔡總統曾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並承諾將加快腳步,提出原住民最重視的《原住民族自治法》與《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送交立法院審議。但等了五年,我們並未等到承諾中的草案;甚至在去年年底,行政院竟就決定不提送。
回顧《原基法》公布施行以來,陳總統與馬總統都曾針對兩法案,提出草案送立院審議;只是未能在期限內達到立法共識。對比之下,蔡政府卻連政院版草案都不提!
值此紀念原住民族權益提升的節日,又見原民運動員在東奧紛創佳績,朝野更應拋開政治算計,共同推動原民權益保障的立法工程,還予台灣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自主,替台灣創造更平等、包容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