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醫學系很優秀……但變成「醫生」還需要更多】
考大學填志願,#醫學系 總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道路。然而,從學業上的成就,到真正在醫院成為合格的醫生,這中間的道路十分漫長,有時,甚至摧毀了 #自信心……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卡洛琳貝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琳貝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琳貝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林分享的推薦,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林分享的推薦,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卡洛琳貝拉 在 Free Fire - 我要活下去- 卡洛琳&奧利維亞- 生日快樂 - Facebook 的評價
卡洛琳貝拉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推理小說中,網路資訊與假帳號製造身份混淆的劇情如何設計】
新聞曾經報導過,一個日本變態男如何靠著偶像網路的自拍照,由瞳孔中的街景倒影來比對google map,確認住處後再行跟蹤猥褻。
如今世界情勢的政治詭譎,如在弦上,一觸即發,為求目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其中最為氾濫橫行者,更非假帳號帶風向莫屬了。
這些聽來似近非近、似遠非遠的生活日常點滴,具有高度的真實性,但弔詭的是,若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其機率又難以計算揣想。
可讀者一定會覺得驚訝,因為這些新聞事件,或說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鬼故事,在推理小說中的設定,簡直就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應該也可以算是一種年代流行事物詭計,畢竟若不是這樣數位時代的背景,也不可能達到這種資訊外洩的危機。
如日本志駕晃《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書如其名的把一嬌憨可掬天兵丟手機事件,衍生出社群隱私、金融財務與人身安全等危險。
這時人們赫然才驚覺,原本以為不過是生活日常的一件小事(掉手機),沒想到竟然會讓自己的一切無所遁形,還暴露在危險裡面。
不過如果以為這已經是極限,那只能說太傻太天真,覺悟太早,因為個資、社群與財務等相關,能運用的壞事,可說是太多太多了。
如香港陳浩基《網內人》資訊時代網內網外互打的犯罪,實是誰陰錯陽差後續誰居心不良從中搞鬼,使得肉搜霸凌成為復仇的媒介。
或者S. J. 華森(S.J. Watson)《雙面陷阱》(Second Life)姊妹閨密妳的帳號不是妳的帳號的混淆不清,就在槍聲響起時,將一切都了結。
但這樣還沒完(有完沒完),如果說人們以為,所謂的不在場證明,僅限於眼耳口鼻記憶的不可相信等,那就有點跟不上流行惹~
要知道,如今各種新興的社交軟體盛行,一堆打卡,早已成了人們生活日常分秒必爭的例行,這個比什麼不在場證明,都更有效率。
關鍵重點是,當人的名字/帳號/手機都有可能不是人的名字/帳號/手機了,那麼請問社交軟體打卡的動態更新,還剩下了幾分可信?
好比卡洛琳.凱普尼斯(Caroline Kepnes)《安眠書店》(YOU),誰的墳上都可以長草了,可藏身幕後之人還在幫他在推特上打卡標記。
或塔拉・伊莎貝拉.伯頓(Tara Isabella Burton)《社交動物》(Social Creature),喜歡豢養並更新閨密的名媛,終有一天也得到了報應。
這個劇情與人設,乍看下猶如平行世界推理重心由「愛情」移轉到雙女,但其實那些跟蹤騷擾行徑不是愛情,只是包裝在愛裡而已。
因《安眠書店》跟蹤變態至圈養的恐怖行徑,大致等同林斯諺〈床鬼〉加上符傲思(John Fowles)《蝴蝶春夢》(The Collector)的描寫。
這樣的主題也多出現在「消失的女孩」結合「來找我別找我請找到我」的結構佈局來進行書寫,結局由古至今則由悲劇到女力激勵。
《社交動物》則以上流上會的光鮮亮麗為噱頭,容貌打扮的酷肖,女版麻雀變鳳凰的情節,卻演變成鳩佔鵲巢,身份混淆的雙面。
這個程度,或許早已超越了變臉APP與濾鏡美妝效果的難辨,甚至遠遠超過變臉換面抽心改靈魂的改變,只要誰擁有誰的數位媒介。
看來推理雖常被人詬病,書寫了社會寫實包括犯罪的各種細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想,這也由此提醒人們關於生活日常的安全相關。
不過最後要說,遭遇犯罪等同遇上天災,其實有時根本無能預防,檢討被害只是二度傷害且害怕恐懼自己有天碰上的心理作祟而已。
警語:本文僅適用於推理小說中的劇情人物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與模仿的途徑與目的。
★臺灣作家林斯諺短篇結集《床鬼》,愛而不得跟蹤至舍的同名短篇,或韓國電影講獨居女子套房被入侵的危險《鎖命危機》(Door Lock)等,多以單方的過度迷戀,並試圖以不正當的手段達成心願。
卡洛琳貝拉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性盛宴】
女性主義裝置藝術代表之作~《The Dinner Party》
布魯克林美術館除了豐富館藏和精彩特展之外,館內四樓另有伊莉莎白.沙可樂女性主義藝術中心( Elizabeth A. Sackler Center for Feminist Art),館中最著名作品為女性主義藝術先驅Judy Chicago(1939-) 於1974-79年創作出的作品《晚宴》(The Dinner Party)。
《晚宴》堪稱20世紀70年代女權主義重要標誌,也是20世紀後半藝術發展里程碑。這個單面長度約15公尺的大作,包含連成一氣共39個座位組合而成,如金字塔平台的三角桌,每個座位都紀念一位歷史上重要的女性。Judy Chicago以女性生殖器特徵作為女權象徵和設計雛形,製作出29套餐具,其餘10套則以各人特質另採不同呈現。
被39張桌子圍起來的中央三角形磁磚地面上以金色顏料寫上999位歷史上知名女性的姓名。
在參與盛宴的的39位女性中,有我們熟知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美國代表性畫家Georgia O'Keeffe(1887-1986)、美國詩人Emily Dickson(1830-1886)、英國作家Virginia Woolf(1882-1941)、斬下敵人首級的猶太英雄Judith,基本上只要沒有列出存在年代,即是傳說中人物。
========================
還有幾位也讓我非常感興趣:
Sophia:女性智慧最高等形式,是女性世俗力量轉化成純粹精神層次的呈現。
-----------------------------------------
亞馬遜女戰士Amazon:希臘神話中驍勇善戰的女性族群,2017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就是以亞馬遜戰士為原型。電影情節當然改編了很多,而女性主導的亞馬遜社會至今也還是讓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相當感興趣,試圖挖掘出更多資訊。
-----------------------------------------
Boadaceia(c.25-62):又稱布迪卡(Boudica 或 Boudicca),羅馬帝國時代英格蘭東部部落女王。原本是王后,在丈夫去世後繼任成為女王,帶領不列顛眾部落反抗羅馬軍隊。可惜終究戰敗,因不願被俘虜而服毒自盡。一直要到西元五世紀初,羅馬帝國自己都分崩成東西兩部後,才放生不列顛尼亞行省(Roman Britain)。直到現在,布迪卡女王仍是英格蘭文化中相當重要的象徵。
-----------------------------------------
Hypatia(c.370-415):希帕提亞(古希臘語:Ὑπατία)是希臘化古埃及的著名數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活動範圍在東羅馬帝國埃及行省亞歷山卓港,為當時盛名在外,聲譽廣播的新柏拉圖主義學者。希帕提亞不只研究也講學,許多人慕名而來拜入門下。
因其學術與道德上的成就極為受後人景仰,文藝復興大匠--拉斐爾鉅作《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1511)中那位白衣女子,被認為很可能就是她的身影。
但不幸的是當時羅馬帝國境內基督徒已開始瘋狂攻擊異教徒,不僅全世界最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被毀,希帕提亞也很可能因異教信仰和其廣大影響力,受到教會和暴民迫害,最終慘死於暴民之手,甚至有學者認為她是基督徒殘害〝女巫〞慘案中的首位受難者。
-----------------------------------------
Theodora(508-548):狄奧多拉皇后為拜占庭帝國皇帝查世丁尼一世大帝(483-565)的皇后,與丈夫共治帝國。狄奧多拉雖說出身卑微但意志非常堅定、具備高度領導和決策能力之外,也是從她開始推動改革,為婦女爭取更多權利,比如合法墮胎和繼承財產權等等。
-----------------------------------------
Eleanor of Anuitaine(1122-1204):亞奎丹的艾莉諾,先是法國卡佩王朝路易七世王后(1137-1152),後來又成為英國亨利二世王后(1154-1189),在平均壽命大約30歲的中世紀,她卻活了82歲驚人的長壽。能夠成為兩國王后,良好的出身家事和美貌魅力自然不可少,但艾莉諾最著名的是她高明政治手腕和眼光,即使丈夫死後仍為兒子運籌帷幄。
據說艾莉諾在宮中設立『愛情法庭』(Courts of Love),為騎士解決感情與情人之間的困擾,並改善男女交流與關係,也因如此,艾莉諾的一生長期以來被視為12世紀浪漫傳奇與騎士精神時代的縮影。
-----------------------------------------
Christine de Pisan(1364-1430):克里斯蒂娜.德.皮桑雖出生於威尼斯,但因父親是法王查理五世皇室占星師而在法國宮廷中成長。為首位法國專業女作家,著有數部原始女性主義作品。
-----------------------------------------
Isabella d'Este(1533-1603):伊莎貝拉.迪埃斯特為文藝復興時期貴族女性,頭銜是曼圖亞侯爵夫人,是當時重要藝術贊助者、時尚領導人,也是極富才能的政治家,政治手腕甚至比男人更出色。她在丈夫曼圖亞侯爵被俘虜時,對內安定國政,對外發揮外交長才,成功拯救另一半。
即使在丈夫外遇和去世之後,仍英明領導政務,提升國家地位,繼續為兒子們籌畫前途。伊莎貝或許是文藝復興時期活得最燦爛的一位偉大女性。
-----------------------------------------
Anna van Schurman(1607-1678):安娜.凡.舒爾曼是荷蘭藝術家、神學家、語言學家,據說受過良好高深教育的她精通14種語言,包含拉丁文、希伯來文、希臘文、阿拉伯文與古敘利亞文等。除了超強學習能力與廣博才華,她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著書提倡女性教育權,認為女子應享有等同男性的受教權利。這在當時是多麼先進的觀念!
-----------------------------------------
Caroline Herschel(1750-1848):卡洛琳.賀歇爾是出生於德國,成名於英國的天文學家,也是首位發現彗星的女性,在被男性悉數盤據的天文學領域中,實在是相當罕見。卡洛琳曾觀測發現過8顆彗星,也埋頭彙整2000個星雲列表,她在天文學上的努力和成就讓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在1828年頒予金獎章,並推選她為榮譽會員。
值得一提的是,卡洛琳在10歲時便因罹患斑疹傷寒而中止發育,直到成人,身高都只有130公分,或許也因此讓她終身未嫁。幸好她有個好哥哥,引導她進入宇宙世界的德國天文學家威廉.賀歇爾(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1738-1822),威廉曾發現天王星,被稱為『恆星天文學之父』。
在威廉的引導和栽培下,卡洛琳不只見識到浩瀚星空的奧妙,也學習代數、幾何學,為天學志業奠定良好基礎。在英王喬治三世1782年聘僱威廉成為皇室天文學家之後,卡洛琳也在1787年接受喬治三世邀請,成為威廉專任助手。雖是身量比常人嬌小許多,但卡洛琳探索宇宙的雄心壯志卻是廣瀚高大!
卡洛琳後來以97歲驚人高齡逝於故鄉漢諾威。
========================
你看這些女子的故事是不是都精彩得足以各自書寫獨立篇章,透過專文論述好好認識她們?
觀看這些作品,恍若透過藝術家之眼瀏覽人類文化史。除了顯示女性在長期被男人宰制的history中如何寫下屬於自己的hertory,也可觀察這件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藝術創作的藝術表現形式。說實話,有幾位重要的女性歷史人物,還是在逐一研究過桌上每件作品後才有更多了解。
另外若是以Judy Chicago挑中的這些創作主角看來,共同特點就是都具備了智慧學識、堅毅勇氣與獨立思考能力,多少也反映出藝術家心中理想女性的憧憬以及偏好。話說回來,無論古代或現代女性,暫不論外表追求,這些不也都是讓人嚮往也很必要的質素嗎?
其實無論是否為女性主義認同者,光是這一番看下來,出現的歷史人物就已經讓人覺得很有趣。想必藝術家在創作之前做了許多功課,這是對於自我的要求,也充分顯現對創作的負責。因為自己認真看待,才有可能成就獨特性。
《晚宴》不只提醒我們女性曾創造的歷史軌跡,也呈現藝術創作的講究與價值。布魯克林美術館將這整件作品置放在獨立空間,加上燈光配置,營造出眾多重要女性人物參與盛宴的氛圍,盛大隆重卻親暱溫暖,這番交織著精采歷史人物和故事的作品絕對可以激發觀者想像並深刻感受!
========================
此為常態展,有機會來紐約,值得專程前來共同參與這場盛宴。何況布魯克林美術館規模僅次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少了看熱鬧又擁擠的觀光人潮,其實更為在地化,並且常舉辦眾多精采特展,都值得好好看細細看。
#布魯克林美術館
#想聽她們的故事請+1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琳貝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卡洛琳貝拉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卡洛琳貝拉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卡洛琳貝拉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看更多>
卡洛琳貝拉 在 Free Fire - 我要活下去- 卡洛琳&奧利維亞- 生日快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們又跟卡洛琳還有奧利維亞是什麼關係? ... 跟卡洛琳一樣是國慶寶寶的站出來! ... 蔡貝貝. 凱莉安德魯. 3 年 檢舉. 張蝶櫻, profile picture. 張蝶櫻. A夏娃B亞當. ... <看更多>
卡洛琳貝拉 在 卡洛琳貝拉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卡洛琳貝拉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卡洛琳貝拉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卡洛琳貝拉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