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4晚間10:30更新)鄭議員說法,表示純屬誤會,立場如新聞稿
_________
保存與開發本來就不是衝突,民意代表與記者不應該挑撥離間!
今天(24日)下午由鄭功進議員辦理現勘,助理協同臺糖、文資處、新工處等單位,勘查糖鐵舊跡。我們夥伴在場參與現勘,記者竟然在場大喊建設局拆的好、沒拆錯,文史團體亂講話。身為記者連一點新聞倫理都沒有嗎?
事過境遷,105年文資以台中車站縱貫線與本次中南線相關遺構以文化景觀提報沒通過是事實,但當時沒有提報歷史建築、紀念物。此時沒有身份,也不代表沒有價值。更何況台中鐵道已經保留成為軸線、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這不就是當時價值的肯定嗎?
鄭功進議員助理表示,在這個現況(提報文資)保存有困難,但盡力嘗試協商。如果要用變更使用分區,是全部要變成公園,臺糖也要變更,全部都要變更,會造成反彈。
在此公正視聽,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將現存的產業鐵道透過規劃設計即可保存展示,不影響道路(我們可沒有說要封路展示),廊帶可以作為園道公園景觀(我們可沒有說要把周邊臺糖及私人土地全部變更公園,請不要拉大戰場),引導觀光的廊帶旁邊是住宅、是商店,作為臺糖、私人單位何樂不為?現在都發局正在研議土地使用管制要點,透過都計的手段納入討論不就好了嗎?文資保存和開發之間並非零和博弈,不是只有0與1,有更多中間的選擇,不需要把場面搞得只有0與1。
#後記,在此以產業鐵道客觀稱呼,因為可能有原中南線762mm、聯絡線1067mm,柏油路下的軌道就是762mm,鐵橋是1067mm。廣義上他就是因為中南線才有的路廊,糖鐵也包含762mm及1067mm,若要更了解變遷與沿革,要留下來、未來有更進一步調查研究才會知道真相。
_________
(鄭功進議員新聞稿)
台糖殘軌三不管 在地民代盼中市府「勇於承擔」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正在進行復興東一路的拓寬工程,意外發現一段「被歷史遺忘」的殘軌,經地方文史團體,緊急發起搶救運動,現況門柱已遭建設局移除,曾經的顯眼的入口格柵及門樓也不復見。今日立法委員黃國書、市議員鄭功進、黃守達,不約而同辦理現地會勘,希望市府有關單位,善盡地方文資管理機關之責,不應再非放任其自然敗壞,只有提出更積極的作為與管理辦法,才是台中市民之福。
鄭功進表示,臺糖這條小小的運貨鐵軌,曾經乘載數以千人的經濟命脈,也是帶動早期東區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好險這次文資團體發現得早,才能在大型挖土機的怪手下留住殘軌。在地耆老都深知,當年糖業發達的盛況已不再復見,但軌道的象徵意義,是他們曾經努力過的痕跡,能保留下多少長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紀錄」那年代常民生活的點滴。既然建設局新工處的土地上,「還有」90公分的鐵道殘軌,就應提出更積極的行政作為,例如:製作相關文史紀錄告示牌及簡易綠美化,而非放任現況的殘破不勘,任憑它自行風化消逝。
市議員黃守達表示,文資處不應被動等候文史團體提報文資新事證,應積極協助再度提報文化資產審議,確認文化資產價值後,未來結合帝國糖廠園區乃至鄰近的綠空鐵道計畫,形成能夠完整呈現台中早期產業發展的人文廊道。
市府建設局養工處則說,有關復興東一路10M-400工程施工前,本局與文資處於7月22日辦理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勘查,會勘結論為鐵軌道未具古蹟指定、歷史建築登錄相關基準之價值,經與文資處聯繫確認屬性後本局才續以辦理動工施作,並無橫向未充分溝通情事,另鐵軌所處位置並無大門且旁圍牆施工前已破損殘缺,尚非道路工程破壞造成。本工程將持續趲趕工進,工程完工後,將可改善地方交通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文資處則表示,有關中南線鐵軌遺構,本府前於105年6月6日辦理民眾提報「台中鐵路文化園區」、107年4月24日配合中央辦理臺糖「南北平行預備線-中南線(台中段)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現場勘查」以及本(109)年7月22日辦理建設局提報「東區台糖中南線鐵軌遺構」興建完竣逾50年公有建造物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現勘,皆涉同樣標的,因現況破損嚴重且附近並無其他鐵軌遺構留存,其完整性與原貌等現有價值已不覆見,爰皆不予列冊追蹤。因此倘要再次提報文資,必須有相當新事證才能重啟程序。
博弈產業台中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的一生只有三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機會來臨時您準備好了嗎?
想知道為什麼隊長給的報告,像是今天早上的泰博為什麼立馬漲停?
想知道甚麼是社交型博弈類股的細水長流嗎?
鈊象用了甚麼法寶營收從單月兩億到單月六億?
為什麼連續數年大成長,為什麼配息率還高達85%-90%?
鈊象連續投信買超金額第一名的關鍵原因是?
加入主流產業選股術,產業隊長錄視頻跟你一一說分明!
點入立即免費試閱~
高手方案 : https://reurl.cc/pDQrXl
贏家方案 : https://reurl.cc/1Qr3pY
3/22(日) 《免費》張捷-全球抗疫戰爭下的主流產業選股 台中分享會
免費報名連結 : https://reurl.cc/Qd7nkZ
博弈產業台中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特朗普未能振興製造業 Intel波音面臨危機 Tesla落戶中國(下)
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航天業是另一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30多年來,波音都是美國的最大出口商,營業額佔美國GDP的0.5%,產業鏈更為美國締造數十萬份高收入的製造業工作崗位。
但近年波音已明顯出現嚴重管理、企業文化、設計、製造技術、質量,甚至安全問題。過去一年多,連環發生兩宗嚴重737 Max空難,對波音以至整個美國航天業,都打擊甚大。波音的八成訂單以上都是737 Max,如不能成功解決問題,重拾全球客戶和乘客信心,波音前景堪虞。其實除737 Max有嚴重問題外,愈來愈多波音的內部whistleblowers(醜聞揭發者)爆料,其他款式如777,也有嚴重質量問題。
內部爆料 777也有嚴重質量問題
737 Max的問題非常根本,牽涉到整體設計。起因是737的基本設計已超過50年,本來是一架單通道的中型飛機,機身亦比較矮,方便當年走樓梯上飛機的安排。但後來因應需求增長,每代737的設計都加長加大,所以亦需要更大更高效率的噴射引擎,因而到了737 Max,需要調高整架飛機,連機頭的角度,都要稍為往上翹。但這角度傾斜又帶來其他問題,就是起飛時,如角度太傾斜,或出現非常危險的引擎死火事故,所以又要安裝一套MCAS軟件系統,當感應到角度太斜的時候,就會把機頭角度拉低。在兩次意外中,問題正出現在此,單一感應器似乎出了錯,錯誤以為上升角度太傾斜,所以不停把機頭拉低,連機師都無法矯正,結果飛機撞落地上。
以我了解,現在的主要解決方法,無非只是多加幾個感應器,希望不會同時顯示錯誤訊號,那麼MCAS就不會亂把飛機頭拉低。但這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仍未解決飛機設計已經過時的根本問題。
波音不想重新設計一架中距離飛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需時最少十年,即是等如把市場拱手相讓給Airbus(空巴)或甚至中國。但小修小補就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波音去年不斷放風在年底前737 Max必能重新起飛,但最後當然不能做到,結果需要停產,炒掉CEO,不少供應商也受到影響,也開除了數千名員工。2018年波音交了超過800架飛機到客人,去年急跌至只380架(Airbus交了863架),是美國製造業衰退的主因之一。
今年什麼時候能重獲FAA批准重飛仍是個謎,估計最快到要到年中。波音近日增加了100億美元貸款,似乎財政都有點緊絀,股價表現就更差。
其實更深遠的問題是,即使FAA批准重新起飛,但其他國家對FAA的決定仍有信心嗎?第二宗埃航意外發生後,中國是最先禁飛737 Max的國家,當時甚至被罵是政治決定,但後來所有國家跟隨,當時FAA仍不停護短,堅持737 Max是安全的,但最後仍需決定禁飛,但公信力已蕩然無存,現在FAA自己也成為了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對象!
我在美國見過波音的前CEO,總法律顧問更見過多次面,是位退休上訴庭法官,態度有點高傲,仍堅持其他人以法官名銜稱呼他。他更為波音辯護,把責任賴在獅子航空(Lion Air)和埃航的機師訓練不足頭上,更說只是不方便在傳媒中這樣講。但近日流出波音內部通訊,訓練員又極卑視Lion Air的增加訓練申請,因為波音一直標榜737 Max操作簡單,跟上代一模一樣,所以毋須再培訓,可省卻不少成本;原來是致命的謊言。
波音成中美貿易博弈重要棋子
波音的命運也成為了中美貿易博弈的重要棋子。中方仍不願答應再訂波音飛機,既有安全問題,亦是要求美國放鬆華為禁令的重要籌碼。即使再買波音客機,可能無非答應落實早已預訂的部分飛機,所以雖然中方答應增購2000億美元美國貨,其中或包含一些水分。
長遠一點,更重要的是中國的C919大飛機,也處於密鑼緊鼓的測試階段。C919也面臨不少技術問題和延誤,希望最快可在2022年初次在國內啟用,國際上則應是5到7年後的事了。這是一個結合全球技術的全新設計,相信必比737 Max先進很多,甚至可媲美Airbus的A320。
Elon Musk取代Steve Jobs做潮流教主
近年美國工業的最大,幾乎唯一亮點,無疑是由「兩次移民」Elon Musk領導的Tesla(不是他創立的)。Tesla正帶領全球的EV革命,甚至雙重的AI無人駕駛革命。Musk已取代Steve Jobs(喬布斯)的潮流教主地位,其實Musk的科學和工程知識水平,甚至創意,都遠超過Jobs。
當然實現如此大的夢想,非常困難,各種技術、商業、政治和金融挑戰都極多,况且Musk也非完人,當然經常犯錯。從前他經常作出太早和太樂觀的製造和銷售預測,所以不少投資者不信任他和喜歡沽空Tesla股票。一年多前,不少人甚至擔心它快將破產。在意興闌珊時(加上high high地),Musk tweet說已找到資金支持他以420美元一股來私有化Tesla,但後來被識破是虛假消息,結果被美國證交會(SEC)罰款數千萬,且逼他辭去董事長一職,但仍可當CEO。
其實不用坐牢已算放他一馬,但這件事反而是對他的一個wake up call,之後他行為收斂了很多,集中精神在加快擴產製造Model 3,宣布新產品如極吸睛的Cybertruck,似乎Model Y也將提前交貨。去年達標交車超過36萬台,股價在半年內飈升近兩倍,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間市值千億美元級汽車公司。
其實過去一年多,Tesla最關鍵的發展在中國。聰明地,當Musk最沮喪低落時,中國向他伸出援手,成功吸引他選址在上海建造第三間Gigafactory。當然條件非常豐厚,批准Tesla成為第一家全外資汽車公司,貸款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更以破紀錄速度,僅11個月時間建成這家超先進工廠(工廠技術含量遠比產品本身高),已開始交貨!有人形容Tesla到中國生產,重要性等同甚至超過當年蘋果把生產供應鏈帶來中國。手機生產技術已成熟,中國已領先全球,即使蘋果真的被迫把生產撤出中國,也無所謂,反而EV和相關AI技術和供應鏈更新,對未來經濟和環保更重要。
滬設超級工廠 Tesla變中國概念股
中國汽車市場遠比美國大,Tesla成敗,很大程度上將取決在中國。所以Musk在上海開幕典禮上非常開心,手舞足蹈,更宣布將成立設計中心,設計一台中國生產,但出口到全球的全新車款。在很多投資者心目中,Tesla已成為最重要的一隻中國概念股。
當然Musk的最大夢想是太空,甚至想把火星地球化和殖民。他創立的SpaceX,火箭發射技術領先全球,成本低及載貨量最大,最近SpaceX剛通過NASA的火箭緊急逃生測試,將考慮跟SpaceX合作。過去NASA倚賴波音帶頭的集團發射衛星,性價比極差,成本是SpaceX的5倍以上。
中國應引入SpaceX火箭發射技術
太空已成為軍、商必爭之「地」,美國已宣布成立Space Force,近日委任John Raymond將軍為首位指揮官。第一間民營太空旅遊公司Virgin Galactic亦已上市,表現瘋狂,兩個月內升近兩倍,市值38億美元。SpaceX比Virgin Galactic大很多,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如果我是中央政府,必對SpaceX感興趣,會企圖把它的技術也引進到中國,跟不錯的本國技術結合起來。但太空技術比EV和AI更敏感,如要成功把SpaceX吸引來中國落戶,可能需要先說服Elon Musk第三次移民……
(中環資產持有波音、蘋果及Tesla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