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親摸寧星期二給自己一個閱讀的機會
我其實是害怕書名有濃厚雞湯味的書籍,打開書單介紹,一定會略過,但是這一本,裡頭寫的故事太有意思了!這一本書你該給自己一個認識的機會,裡頭講的故事和心得,其實我自己有很多共鳴,除了 #先完成再完善 這句話、他在 #父母並不是萬能的 這主題提到不把你各種辛苦讓原生家庭去揹黑鍋是成熟的開始,這點我也同意,畢竟自怨自艾的時間真的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長大」,就是透過「反抗」父母達成的。一個不懂得守護個人分際、不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容許父母的意志在自己身上體現的人,進入社會、職場和婚戀關係,也會變成別人的客體。』We are young, should be WILD,這本書很適合覺得自己還是半成熟階段的你翻一翻,或許會讓你日子因此更釋懷清亮一些。
書名:謝謝我自己,不完美也很美;重塑內心秩序、理清關係、強大自己的24個練習題
作者: 湯蓓
出版社: 幸福文化
父母的功能性養育/湯蓓
我們常常聽到「養兒防老」這句話,將養老這樣功利的目的堂而皇之地講出來。「功能性養育」是我在看電視劇《都挺好》(2019年中國大陸都市情感劇)時突然想到的,它在愛奇藝和八大電視都有排播過。劇中的蘇家有三個孩子,代表了三種功能:
老大蘇明哲是用來光宗耀祖的,全家傾盡一切供他出國,甚至不惜犧牲女兒蘇明玉的前途;老二蘇明成是用來提供情緒價值的,即使啃老,父母也願意為他買單;老三蘇明玉則是出氣筒,這個家裡所有成員的不滿和憤怒,都能任意倒在她的身上,每個人都能使喚她。反正女兒是「賠錢貨」,朝她出氣、讓她幹活也算是「物盡其用」。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功能,被明碼標價、不公平對待,家庭不是用愛維繫親情關係,而是以一種功利的目的運轉,就連一隻雞腿,也是大哥吃,所以愛是有差別的。這時候,家庭是一個權力博弈的空間,誰掌握的資源更多、誰更強大,誰就擁有支配家庭成員的權力。當老三蘇明玉離開家,經濟實力和社會資源逐漸碾壓其他人時,權力結構才被扭轉了。
我很欣賞蘇明玉認清家庭關係真面目後的反抗精神。任何一個強大的人,其實都需要一點「六親不認」的特質。我這裡所說的「六親不認」,並不是真的不顧親情,而是面對家庭關係能看清本質,能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能守好自己的分際,並在親人觸碰分際時,能乾脆俐落地保護自己。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長大」,就是透過「反抗」父母達成的。一個不懂得守護個人分際、不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容許父母的意志在自己身上體現的人,進入社會、職場和婚戀關係,也會變成別人的客體。
父母和孩子的共生是有期限的,當孩子沒有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時候,父母養育孩子是義務、是責任;但當孩子成年、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後,父母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就會變成控制和壓榨。
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有些父母總是在該陪伴的時候缺席,在該放手的時候插手。
想想看,在孩子最需要雙親陪伴的幼年,有多少年輕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缺席他們的童年?把年幼的孩子留在老家、丟給祖父母,自己外出打拚事業,而在孩子長大後,需要獨立生活、探索這個世界時,缺席多年的父母突然出現?美其名說要把失去的時光彌補回來,開始全面插手孩子的大小事,從生活習慣到戀愛擇偶統統指揮一遍,搞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父母覺得自己犧牲那麼多、努力打拚卻得不到孩子的感激,而孩子無法理解的是,未曾參與成長過程的父母,為什麼要在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後跑來強行彌補?整個局勢變成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說「謝謝」,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說「對不起」。
父母並不是萬能的
對父母的認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於:父母不是萬能的。越早了解這一點越好。依賴父母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適,他們就是我們的底線和智囊團,但隨著年紀漸長,我們應該認識到:父母也會有局限性。
例如,選擇職業時,有些父母很喜歡給孩子意見,通常會建議他們從事教職、律師、醫生、公務員等。
很多孩子也非常喜歡詢問父母的意見,覺得父母歷練多,比較有經驗。可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職業的選擇,問的對象比問的問題更重要:
●你要諮詢的這個對象是否從事過相關領域的工作?
●你要諮詢的這個人是否在這個領域處於頂端?
●你要諮詢的這個人目前的生活狀態如何?是不是很富有?
活得久並不代表就了解一切。
一個在生活經濟上疲於奔命的人,教別人如何賺錢是沒有說服力的。
實際上,有些父母自己的生活都過得普普通通,既沒有實際參與過兒女職場的行業,也不懂得目前社會真實的發展。甚至大多數的父母,他們可能面臨即將被社會淘汰,對社群軟體不夠熟悉,對媒體和網路一無所知。年輕人是要站在未來趨勢的,怎麼能輕信這些已過時的經驗呢?
例如,在婚戀方面,有些父母企圖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度量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感情這件無法衡量和計算的事情上分享經驗。戀愛、結婚、生孩子,本該是人生的選擇,卻硬是披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外衣,而變成不得不選的必修課,原本幸福的事情變了調,甚至成為痛苦的來源。
尤其是一些媽媽們,在女兒的人生大事上總是意見一堆,成為健忘症患者:
她忘了自己曾經也有一個沒來得及實現的夢想;
她忘了老公出軌後自己流淚到天亮的心痛;
她忘了壓在箱底的昂貴洋裝;
她忘了放到發霉的高跟鞋;
她也忘了看到標價後,把喜歡的包包放回原位的尷尬和無奈。
就是這樣的媽媽,卻不厭其煩地對女兒說:
「女人一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嫁個好人家!」
「錢多少算夠呢?反正有人給你就花啊!」
「這個工作真好,雖然錢不多,但是時間自由,可以接送孩子!」
「何必買那麼貴的保養品呢?結婚了,要精打細算!」
我在自己當媽媽以後,才開始思考更多關於父母的話題。我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悲哀地發現,我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經常採用小時候母親對待我的方式去對待女兒。儘管小時候我並不認同母親的教育方式,可是我似乎已經繼承了她的精神!發現這件事讓我非常沮喪,但也讓我意識到,女兒的降臨是為了提醒我,她才是我的老師,教會我重新看待關係,也給我重新療癒自己童年的機會。
年輕的父母,其實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大多在完成養兒育女階段之後,才獲得成為好父母所需的智慧、耐心、理解和愛心。初為人父人母,挑起養育孩子的重任時,他們只有很少的生活經驗,自己還尚未度過被撫育的階段,就面臨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所以,他們仍在尋找答案,仍在尋找線索。
他們甚至尚未了解自己,就開始試圖引導和養育比自己更幼稚的生命。他們甚至尚未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就開始試圖賦予孩子生命的意義。他們甚至尚未定位自己,就開始試圖匆忙為孩子規劃未來;他們的父母錯誤地定位他們,他們在成為父母的初期,也仍然沒有擺脫自己父母的影響。
他們承受著極大的生活壓力,急於把壓力化解,可是在他們沒有化解生存壓力前,反而很容易搞砸自己以及孩子的生活。
有些人覺得自己出生在一個不好的家庭,在家裡遭遇暴力、虐待;有些人雖然出生在正常的家庭,卻覺得父母太過普通,心裡想著如果是富二代,有特別好的環境,又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想說的是,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太好,我們忽略了其實父母也是「學生」,他們也是第一次學著為人父母,可能也沒有被好好愛過。因此,當有一天,你不再把你人生所有不幸福、不如意、不成功都丟給父母、丟給原生家庭去「背黑鍋」的時候,也許就是真正成熟的開始。
書籍連結按這裡:
🌿 博客來 https://bit.ly/3tbfLHp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真電玩宅速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6:48 誠心建議玩家們不要吃第三隻龜! 有毒! 打鳥會大量降攻! 大家好,歡迎收看《電玩宅速配》,我是最近沉迷於《寶可夢大集結》,瘋到連玩一個月爬了快兩支大師號,平均勝率65%的耿鬼打野愛好者漢克。 《寶可夢大集結》自去年首度釋出相關情報後,相信各位應該也看過了不少在在嘲諷這款遊戲的言論,但在...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金允喬ᴋɪʟ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請益] 進入博奕遊戲業會被侷限嗎-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分享一下博弈10年經驗-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弈是什麼工作|看ptt網友經驗分享的柬埔寨作業內容就能瞭解!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弈工程師Dcard. 分享一下博弈10年經驗- 工作板 - Krono Interior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心得] 博弈業一年遊+海外博弈分享-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的測驗範本和範例,DCARD、104、PTT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的測驗範本和範例,DCARD、104、PTT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在菲律賓做博弈客服與生活的真實經驗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事除了 ...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奕知識》太爽了吧!做線上娛樂城真的這麼好賺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勸世文』面試人資招募誤入博弈產業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問卦] 即將踏入博弈業,要注意什麼?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內湖博弈Dcard.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的測驗範本和範例 的評價
- 關於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Software Salaries - 台灣軟體業薪水 的評價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金允喬ᴋɪʟ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次在台灣站展「台中音響大賽」的照片~
很開心可以體驗到Sg這個工作
在這領域是個菜鳥,在國外有兩次經驗加這次體會到了沒有想像中看起來的簡單輕鬆,在英國的博弈展那次更是辛苦,因為也剛好那陣子一直氣喘發作,現在回想起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疫情剛開始我又一直發作我真的是太難了😭
而這次老天爺給了個大太陽溫暖我們,雖然晚上上台頒獎真的冷死了😭😭
以後還有這種公開的活動再提早告訴大家嘿☺️☺️
台中音響大賽誰有來找我的快舉手讓我瞧瞧🙋🏻
💡對了!年曆預購最後一天囉!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n0NFG8drHM9yJhMG3pJXdtAuITRJE78BkV3_n2-BeSnGXHw/viewform?fbzx=-3597594339237606617
#金允喬 #kilawork #sg #highheels #taichung #台中音響大賽 #tbt #likeforlikes #workdaily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報導者Podcast》S2EP6|1.5倍高薪的代價——從內湖到菲律賓,追出線上博弈業不能說的秘密】
頂大經濟系學生何光(化名)畢業後,深深受台灣低薪環境困擾。在一則徵人啟事吸引下,他南漂到菲律賓擔任「博弈特助」。新鮮人薪水就5、6萬起跳,何光交出了他的護照給公司「統一管理」,老闆常叫他去賭場100萬、200萬地拿生活費,逼他交出賬戶當洗錢人頭,半年後,他終於驚覺「不能再繼續做了」,逃回台灣⋯⋯。
何光的經驗,和許多台灣年輕人相同。目前在菲律賓,最少也有20萬外國人南漂「吃菠菜」——從事博彩行業。成為特助的他們,平常的工作就是幫老闆洗錢、置產、甚至張羅性需求;以內湖「博弈一條街」為首,台灣也有3萬年輕人投身這個產業,他們大多被以工程師、文字客服、設計等名義招攬,進公司後才發現薪資單上的公司名字3個月一變、辦公室裡沒有任何一張紙,一有檢警調查,公司立即斷電、銷毀雲端資料。
為什麼公司要這樣「搞神秘」?「1.5倍高薪」背後,難道真的沒有代價嗎?
這一集,透過橫跨台灣、菲律賓的跨國調查,《報導者》記者孔德廉和李雪莉,要談談「吃菠菜」的代價——有人經歷被人資註記、難以進入別的行業;有人被逮捕;在菲律賓極不透明的博弈公司內,甚至有人因為洩密被電擊棒刑求⋯⋯。
你身邊有從事博弈業的人、或者你正身在其中嗎?你有什麼故事或者線索想分享?也歡迎留言或者來信podcast@twreporter.org告訴我們更多。
收聽連結:
SoundOn | https://bit.ly/3kKbMvJ
Spotify | https://spoti.fi/38WKzny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kLjXI8
Google Podcast | https://bit.ly/3pDOnzQ
KKBOX | https://bit.ly/2UCps1i
#延伸閱讀
【3萬台灣年輕人,如何成為中國線上博弈產業的重要拼圖】http://bit.ly/2LtVQAB
【吃「菠菜」的人──那些南漂菲律賓的台灣博弈移工】https://bit.ly/38SDuEn
👉贊助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4MEztM
👉快來填「報導者podcast聽眾問卷」:https://bit.ly/2S7OXGF
#報導者 #博弈業 #線上博奕 #代工 #洗錢 #犯罪 #就業風險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6:48 誠心建議玩家們不要吃第三隻龜! 有毒! 打鳥會大量降攻!
大家好,歡迎收看《電玩宅速配》,我是最近沉迷於《寶可夢大集結》,瘋到連玩一個月爬了快兩支大師號,平均勝率65%的耿鬼打野愛好者漢克。
《寶可夢大集結》自去年首度釋出相關情報後,相信各位應該也看過了不少在在嘲諷這款遊戲的言論,但在我實際下去體驗了一番之後,不知不覺也過一段時間;這段日子我幾乎就是天天玩,也不知道哪種魔性一直在吸引著我,讓我一場接著一場一直打。自己身邊一些本來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玩家,竟然也都破例跑來嘗試這款遊戲。
講這些可能有不少觀眾會疑問,說我今天是不是要業配這款遊戲,我先講!我們沒有收遊戲半毛錢!我甚至還課了一點錢到遊戲內買寶可夢。而未來9月這款作品將會登上手機平台,到時肯定會有更多玩家加入這款遊戲,今天主要就是想就我一個多月玩Switch版本,從新手爬到大師的經驗,希望可以帶各位深度解析認識一下這款作品,看完之後決定這次要不要加入這款遊戲。光說不練,現在就馬上帶大家進到這個《寶可夢大集結》的遊戲世界中吧。
-基礎玩法介紹-
為了迎合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款作品怎麼玩的玩家,我這邊先快速帶大家了解一下遊戲的基本玩法,遊戲地圖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上路、中央區域、下路,基本上路會放兩隻寶可夢、下路兩隻,中央區域可視為「打野」,則需要一隻寶可夢。在《寶可夢大集結》的對戰過程中,你是不需要購買裝備的,
你的等級直接決定了你的機體、你的傷害。
與大部分以透過推掉敵人主堡,進而取勝為目標的MOBA遊戲不同的地方在於,
《寶可夢大集結》它是需要透過「灌籃」來取得分數,
只要成功擊殺對手或者是地圖上的中立寶可夢都可以獲得經驗與重要的「精靈球」,
而你必需在不受對方干擾的情況下,把這些蒐集到的「精靈球」灌入對手的籃框,
佔領對方據點來獲取隊伍分數。
所以就算你整場殺了30多個人,但卻沒有佔領任何一座籃框、
沒有灌入任何分數,這樣的話你還是無法贏得勝利。
玩家必須想辦法把對手殺掉再將球灌入籃框、或者是把人引開再將球偷偷灌入籃框,
「能否灌籃得分」才是這遊戲取得勝利的最終關鍵。
基本地圖的遊戲時間為固定10分鐘一場,
倒數最後兩分鐘灌籃成功的話,還會有兩倍的分數。
當時間一到就會自動結算雙方隊伍的總分,最終比較高分的隊伍獲勝。
-固定十分鐘一場-
這裡就可以先來講一個我認為的遊戲優點,就是時間管理相當容易。
沒錯!遊戲每場的時間,就是不多不少10分鐘一場!不會像各位有時候在打LOL或是其它競技遊戲一樣,打個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四十分鐘還在僵持,
不知道多久會結束,女朋友來催你要出門了都還會忘記時間。
在《寶可夢大集結》裡的遊戲時間就是這麼固定,而且在單場競技的過程中,你是看不到你跟對手中途是獲得幾分的,一定要等到10分鐘一到的結算那瞬間,
才能真正知道成敗,那一瞬間的心情衝突感與緊張感,可以說是其它遊戲都體驗不到的。
-路線配置與主流打法講解-
講完了基本玩法,接下來進入比較深入一點的路線配置問題,
這裡是遊戲中的教學模式不會教的內容,大家一定要認真聽一下。
先講比較重要的中央區域「打野」的部分,這裡以現在的meta大多都會給比較需要發育的寶可夢擔當,舉個例像上個版本的耿鬼;這個版本相當流行的甲賀忍蛙,
這些都是到中後期發育起來,可以一波團直接carry全場的寶可夢。
因為中央區域「打野」可以說是經驗最肥沃、等級提升最快的一個位置,
第一次隊伍的正面交鋒,也就是遊戲時間剩8分50秒的出現在上下路線上中間的蜜蜂,「打野」位基本上都能率先吃完4攤野怪到達5級,會比上下路線上可能還在3級4級的寶可夢還佔優勢,此時就可高機率幫助隊伍進行GANK(突襲、偷襲)成功,甚至搶到蜜蜂。
而有時順利的話,遊戲時間來到剩7分鐘的第一波暴噬龜團戰,「打野」位的寶可夢更有可能達到9級,直接習得大招(集結技能),很容易幫助隊伍取得團戰上的優勢。
這裡先來解析一下遊戲第一個攻略要點,
沒錯!就是剛剛講到的暴噬龜團戰,每當遊戲時間來到僅剩7分鐘時,地圖下方就會出現一隻中立地圖物件「暴噬龜」,這裡如果有玩其它MOBA遊戲的話,可以把它理解成LOL的小龍、或者是傳說對決的魔龍,《寶可夢大集結》中只要擊殺暴噬龜之後,全隊皆可獲得一定量的經驗值與30秒的護盾。對於整隊的經濟效益來說是極高的,現在爬到高端場幾乎每一隊都會在7分鐘的時候選擇集結來搶這隻暴噬龜,因為如果隊伍有吃到,基本上很容易就能滾動整隊的雪球。
所以我們又切回了配線的問題了,除了打野外,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上路、什麼樣的寶可夢適合下路呢!? 這裡我覺得就跟這個暴噬龜團戰有關了。上路的寶可夢我非常推薦機動性高的角色去擔任,因為這樣你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在上路做完第一波發育之後馬上到下路支援團戰,我舉個比較特殊的案例,像是「怪力」這個角色,雖然遊戲推薦牠是走下路,但我實際在遊玩時,發現牠其實走上路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因為機動性非常高的原因,所以「怪力」可以很快得用技能「跑」到下路進行支援,進而也能快速幫到暴噬龜團戰。
不過這裡變數非常多,現在的遊戲打法多半都還在草創的階段,所以我這邊也不要說得這麼死,除了打野位會給比較偏發育的寶可夢之外,其餘其餘基本上下線路就只要配好一輸出一輔、一輸出一坦、甚至是雙平衡型的寶可夢陣容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7分鐘時真的要盡量靠下打團戰,暴噬龜真的不能隨便給對手,不然你打到後面真的會後悔。
-如何反敗為勝-
相信聽到這邊大家應該也會有個遊戲中的疑問,如果劣勢方前期一直被碾壓、被GANK,什麼中立寶可夢都被對手吃掉,龜戰也一直打輸,這樣我是不是也都拿不到球、也不能灌分,
最後只能慢慢熬過10分鐘等輸嗎!?
這裡我誠心建議各位新進玩家,不到最後一刻真的不要輕言放棄,
剛剛我有講到,遊戲時間來到僅剩兩分鐘的時候,灌籃成功的得分,將會是兩倍的,如果這時候找到空檔自己多存一點球偷灌,很有可能也會因此逆轉最終結果。
而在最後兩分鐘一到,地圖中央還會出現一隻價值連城的「閃電鳥」,吃到之後還能直接讓對手家的籃框壞掉一段時間,變成就算有人防守,依然也能 0 CD直接灌爆對面的場面,
我就有過前期超級大優勢,全隊中期吃了三隻暴噬龜,最後卻因隊友腦開閃電鳥被對手偷掉,進而被秒灌500分逆轉吞敗的慘痛經驗,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優勢守好鳥、劣勢需要鳥」;
如果各位是前期優勢方的話,最後兩分鐘就是盡量選擇守自家的框跟閃電鳥,而不要隨便選擇主動開鳥,不然如果被偷的話,真的得不償失。
而如果是前期劣勢方的部份,則就是要想辦法偷灌,或者是找機會偷偷吃下中間的閃電鳥,這樣才能大大提升一波逆轉的機會。
-寶可夢角色特色與結論-
再來講講寶可夢的部分,不得不提《寶可夢大集結》的一大優勢,在於它本身就是《寶可夢》這個家喻戶曉的IP,所使用的角色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寶可夢,
在戰鬥中,每隻寶可夢初期都會有兩個基本技能可以使用,之後兩招可以透過分支升級與進化,最終玩家們必須從四個分支技能中選擇兩個戰鬥到最後,
中期還可獲得的大絕招(集結技能),
至於這些技能要怎麼搭配,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再另外做一支影片分享給大家。
以上講了這麼多,今天影片的重點我要來講一些可能大家比較好奇的問題,就是沒玩過MOBA遊戲的玩家適合加入這款作品嗎!?
我告訴各位,絕對適合!自己不少身邊的朋友原本都沒有在玩MOBA遊戲的,但卻因為寶可夢進而加入了這款作品,最後也都上癮甚至爬到精英專家排位的都有,
因為這遊戲的操作門檻並其實並不高,但其中卻也蘊含的很多心理博弈的成份,我個人認為是相當適合你推薦給身邊沒玩過MOBA遊戲的朋友。
不過題外話,記得可以先分享這支影片給他看,至少讓他大概知道遊戲怎麼玩,遊戲怎麼營運取勝,這樣你才不會跟他玩到腦中風(笑)。
以上就是今天的影片,如果你還想看更多《寶可夢大集結》更深入的攻略,或者是角色陣容、開場配戴裝備等等的細部教學的話,歡迎在影片下方幫我們點個讚,
我會根據這支影片的流量來決定要不要做下一支影片,如果很多人支持的話,我就會繼續做下去,告訴大家一些更深度的技巧,那麼今天的影片就到這邊,
我們就期待下部影片再見囉,掰掰。
©2021 Pokémon. ©1995-2021 Nintendo/Creatures Inc./GAME FREAK inc.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網紅攝影棚」節目:https://tinyurl.com/y3hejwb5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那是一堂選修課
老師發下講義
大大一行字寫著:「賽局理論」
下面滿滿的公式彷彿在告訴我:「摁,可以準備補眠了」
這是我過去接觸賽局理論的經驗
為了不讓公式壁壘擋住我們認識賽局理論
這本書可說是非常親民
只有很後面時講到一點點公式(看不懂也不影響理解)
書中講到的社會困境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
它讓我瞭解到
除了過去常提到的心理學啊經濟學等等的範疇
其實賽局理論也是關鍵之一
說了這麼多好話
我也得誠實地說
作者的寫作方式
對我來說順序或是章節邏輯的編排
有點不太習慣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影片觀看說明
由於問題較多,大家的問題也可能是你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閱讀下方的「問題總匯」區,找到時間碼 Time code 之後跳轉到自己想聽的部分,會比較有效率哦
本影片 Q&A 留言是抓取
【2020 年度回顧! 成為 Team leader? 業外收入增加? 技術能力成長? (第一次蒐集 Q&A)】https://youtu.be/BGaDN9wxbKE
## 影片中提到的專案
簡單用 React 撰寫的留言爬取篩選功能,可以自己抓去玩
https://github.com/niclin/youtube-comment-filter
## 問題總匯
00:00 開場
01:26 QA-1 - 林天寸
一直很喜歡妳的頻道,不單單是因為工程師,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自己也是走工程師這條路的。
前一年2020年開始,其實是我剛轉職工程師的第一年,在滿多地方都遇到不小的問題,在troubleshooting上面也是有許多瓶頸的。
後來除了白天上班,下班看書跟休息,偶然間看到你的影片[工程師如何自我進修],才開始慢慢用計畫的方式取代橫衝猛幹。
不得不說,規劃時間真的是比起技術性的功力還更有成效。因為它讓你適時的放鬆跟加強,然後在工作上面才更有長進,雖然很幹話,但我2020的下半年是這樣做的。
目前在準備考取網路管理的證照CCNA,計畫是走network這一塊,還有很多要磨練的。希望也能多看你產出跟network的影片,這是私心話啦,哈哈。
02:57 QA-2 - 仔仔
1.學程式會建議從前端或是後端哪個開始學會比較好?
2.一開始投履歷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可以成長的,而不是進去3,5年後還是那個跟剛進去程度相差不遠的自己差不多
3.跟程式相關的產業有很多(像是製造業到博弈),可以請Nic分析一下各產業的狀況嗎?以及進去各產業前須要具備哪些程式語言或能力?
4.投履歷時看到一些公司列出所需程式語言和工具一大堆,是不是代表你沒完全具備就不要投履歷了,還是可以請Nic給個意見哪些部分還是可以投看看
5.都說工程師又宅又不會說話,為什麼Nic可以交到女朋友?
10:40 QA-3 - ANDREW NG KAR EARN
如果当写编程语言遇到瓶颈,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情况?
11:46 QA-4 - JS Lin
如果NIC現在選擇能馬上精通一項語言會是哪個?會想用來做什麼PJ?
13:13 QA-5 - Rick0
成為 team leader 後無法直接在技術上有更深入的研究和突破,這樣的變化是否值得?
是否會擔心這樣在技術上跟不上其他人,甚至被下屬看輕呢?
14:39 QA-6 - Henry蔡
因為最近是寒假期間,
我開始考慮下學期的修課,
想請教nic大大,
應該在有什麼樣的基礎上,
開始學design patterns?
我目前是碩士生,
大學非資工本科,
學過Python,
也跟過一些網路影片實作過Flask+PostgreSQL,
大學學過資料結構演算法,
但不到得心應手的程度...
16:07 QA-7 - 黃柏瑋
如何同時Handle好好幾件事
我怎麼覺得上班,然後下班假日寫寫side project後就沒啥時間了🤔🤔🤔
17:24 QA-8 - 乾太
我想問一下這年頭轉行斜槓 VTuber 還有沒有搞頭A?
18:10 QA-9 - uuu06222
之前開始關注你有知道你有面試過人的經驗, 想問一下站在面試官的角度...
面試官會不會比較注重作品需要呈現那些東西, 或是有沒有什麼禁忌是不能碰的嗎?
20:07 QA-10 - Joery Lin
想請教您對於對於給你很多成長和照顧的公司,倘若您有一個更好的機會,無論薪水或未知挑戰都大於現在公司。
您將如何做選擇,或許現在公司會給你加薪留下你。
因為自己曾放棄了許多機會
21:37 QA-11 - YangTing Zheng
Q1: 想問通常一個產品開發的週期都多長呢?負責維運和開發的工作內容是否會差很多?
Q2: 想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資工系學生的出路/工作內容?(如PM.SA.DBA.PG.RD.MIS…或是還有其他的?)
24:16 QA-12 - RTB
Hello World
24:18 QA-13 - Barry
目前是公司MIS 很想轉職成後端工程師,但在面試上面都都時常失敗
常常在問技術關卡時就被問倒了,總覺得 要準備的東西非常的龐大
毫無準備的頭緒,總覺得一直寫side project也不是辦法
26:49 QA-14 - 因地制夷
想請教Nic 有在做投資嗎? ex 股票 想聽一些投資心得
27:13 QA-15 - 比歐
想請教 Nic 大,
在之後的工程師生涯中之後有甚麼規劃或想法嗎?
例如:開發產品創業,或是開班授課、轉做顧問之類的。
28:14 QA-16 - yongming jia
请问新手如何学编程,学完去做什么?怎么自己创业?谢谢🙏
29:33 QA-17 - Minghao Chang
是否能請您推薦用來開發的筆電?(正好最近要汰換電腦),想從今年開始養成寫side project的習慣,謝謝。
30:31 QA-18 - Guan Jun Chen
想知道像Nic這麼厲害的工程師,年薪大概落在哪裡
30:46 QA-19 - Sheng Jiang
想請問Nic,如果非資工背景但是對寫程式有熱情,想轉職當軟體工程師,會建議如何起步?
補充:像是什麼樣的人適合自學,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補習,或者補習跟自學的情況各有哪些優劣?
謝謝Nic
## 結尾
31:49 感想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QA #工程師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前端 #後端 #轉職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分享一下博弈10年經驗-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各產業道理差不多,傳產有好的有血尿的,科技業有好有的有血尿的,博弈也差不多,博弈在台灣就是灰色產業,有偏見的人本來就多,也不少是因為自身學 ... ... <看更多>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博弈是什麼工作|看ptt網友經驗分享的柬埔寨作業內容就能瞭解!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以過來人的身份奉勸各位切勿相信各大博弈工作ptt社群中徵才至柬埔寨工作的資訊,因為有可能一去就淪為詐騙集團的賺錢工具,接下來就跟各位一起來分享這個神秘的博弈 ... ... <看更多>
博弈工作經驗分享 在 [請益] 進入博奕遊戲業會被侷限嗎- 看板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先介紹一下背景
私大資工學士
web開發4年經驗
目前所在地區找不到厲害的純軟公司
倒是有幾家博弈業
博弈業能碰到許多大流量、多執行序、分散式系統架構的設計
在有規模的軟體公司可能要磨很久才能讓你處理這些東西
而中小型的軟體公司也不容易遇到大流量的系統
如果未來以SRE或系統架構師為目標的話
先進去博弈業學到這些技術
未來進去軟體公司的這些職缺會有什麼阻礙嗎?
還是會加分加很大?
btw 目前正在就讀資工在職專班
也是著重在分散式系統領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43.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589294677.A.615.html
N大意思是分工下蔡b8碰不到還是博弈類沒根本沒用到這些技術?
domain差太多
或是有些面試官會不喜歡博弈的經歷(記得之前版上有說到)
但流量應該還是大於中小型軟體公司的自有系統吧?
有許多資訊讓我收穫良多
我會再好好評估一下
之前也查過類似資訊,沒有這麼完整
希望這篇文也能讓想踏入博弈的新人好好評估一下能承擔的風險
真的謝謝大家
※ 編輯: ccorn (36.231.161.246 臺灣), 05/13/2020 15:22: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