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廚藝界的尤里西斯 – AM par Alexandre Mazzia
去年沒喫到幾家餐廳法國就封城了. 沒想到米其林還是照樣發佈2021的指南, 而法國今年唯一新三星餐廳AM竟然是我趕上封城前去的, 所以要趕快出來趁熱蹭米其林.
下文原本發表在2020年4月號的「旅人誌」
位在南法馬賽的AM數年前憑空出世,在美食圈爆紅.本來以為只是又一個IG臉書網紅個案,過兩年就會退燒.然而餐廳主廚名聲卻一路爬升,嘗過的人嘖嘖稱奇,食評家讚聲連連.
去年法國重量級的美食指南Gault Millau推波助瀾,再冠一個年度主廚的頭銜給他.今年米其林給他兩星(去年一星),以一年一星的速度讓Alexandre Mazzia不只是一家知名餐廳主廚,而是一個現象了.
在法國媒體上很難不看到他的作品照片,因為實在很美.造型漂亮,顏色鮮麗,非常誘人.而且,讓人猜不出滋味和材料.這也是讓我對他的料理帶著戒心的原因:難保不是又一個只重盤飾外型,博取自媒體聲量的潮流餐廳.
以所在城市馬賽來說,實在不像會出現AM這樣的餐廳.幾乎在各方面都反骨的AM也刻意遠離人潮,避開商業精華,選在一個平凡僻靜的小巷裡.
門面和裡面的裝潢也同樣簡約,僅有24個位子,有6個還是吧台.粗磨水泥牆,百年橡木吧檯也是出菜台,唯一的一點裝飾是大廳中央柱子上的樹皮與附生綠色植物.
因為整面玻璃窗而有著明亮舒適的採光,吧檯是用餐位置也是出餐區,後面是開放廚房,都是年輕臉孔的廚師忙碌著.
AM一如當下流行的無菜單餐廳,根據套餐價位來選擇道數,從午餐的10道到晚餐25道都有.
出餐動線則是一場服務人員來回穿梭,流暢悅目的華爾滋.
先上來的是一組四道僅僅一口的小點:一塊圓潤光滑的木頭上透明紙捲住一小坨紫色的東西;一塊軟橡木上兩朵碧綠色旱金蓮葉,上面還有兩顆幾可亂真的仿擬露珠;綠色地衣上一塊紅色鮪魚;一片脆餅裡有不知名的艷紅與鵝黃花…
細巧,精美,清雅,典麗.每一道以3-4種材料組成,無論記不記得住,這個開場確實令人驚艷.
接著下來以每次三四道同時上桌的方式,節奏不快不慢,但也讓人目不暇及.每一種組合都是對現代法國料理的反叛:鮭魚卵-煙燻慕斯、煙燻鰻魚-巧克力、蟹肉-甜菜-草莓、生青花魚-淡菜-辣油、鮮花鮮草蔬菜派、柴魚-酸漬denti生魚、抹茶-小螯蝦餃-紅蘿蔔泥、菠菜-炸粉絲、覆盆子-harissa阿拉伯辣椒醬、香蕉-金棗-爆米香、南瓜-咖啡-糖片、百香果片-芒果-檸檬草、白巧克力-芥末-酪梨...
中間還上了兩種麵包和奶油,其中一款是黑炭麵包與金桔奶油.無論是顏色和味道都讓人耳目一新.
這些看似詭異的材料組合單是想像都難,何況要將之揉合出一個和諧新穎的味道.以媒體最常提到的一道代表作品來說:煙燻鰻魚-黑巧克力來說,以外表來看不過是一個夾心餅乾大小,墨褐黝黑,不甚起眼的小東西.然而入口卻能造成不小的驚奇感.鰻魚的醃燻與黑巧克力有著奇詭的契合,濃郁苦澀的黑巧克力扮演香料般的配襯角色,提供鰻魚某種味覺深度.
一道道上桌的作品沒有前菜-主菜-甜點的分野,沒有鹹食甜品的界線,所有的作品穿梭在酸甜苦辣鹹之間,也在醃燻漬烤的各類工法中交換互動.AM提供一個舒適而流暢,輕鬆且愉快的美食經驗.
創意天馬行空卻又非常紮實踏實.魔術師般的巧手與巧思,食材在主廚手裡幻化成一道道嘗起來美妙的滋味.介在即興與深思之間,自由精神成了他作品真正的靈魂.很多廚師談創意,談自由,可是只有在他手裡,會讓人覺得"自由"有一個具體的存在感.
最可貴的是,品嘗美味的愉悅感藏在每一道作品裡.
AM-是主廚Alexandre Mazzia的名字縮寫,同時是英文"我"的第一人稱be動詞,有存在的意味.AM同時是上午的縮寫.AM亦可以和法文的"靈魂"發音依樣,只是拼法少了個E.多重意義的名稱看你如何解讀了.
一如主廚Alexandre Mazzia的料理風格,有很多的詮釋空間.在每個木頭石頭製成的小碟小盤裡,顏色優雅對撞,味道簡約又複雜,看似悠迴旋繞,卻也常常直接單純.他把兩極的風格微妙地銜接上來,幾乎沒有痕跡.
造成他沒有派系地域脈絡可循的料理藝術是他的學成背景.
幼時祖母告訴他:廚師不會餓死.鼓勵他做廚師.在非洲剛果度過童年,拿到一張科學文憑,這個1.90公尺的高大個子卻進了餐旅學校.學習中,先在法國旅行,後遍及世界.一度跟著西班牙已世三星主廚Santi Santamaria身邊.
他的第一份廚師工作是當富豪私廚,並隨著到處旅行,見識學習全球最好的食材和料理文化.2009年他落腳法國南部馬賽,接手一家餐廳,開始發展自己風格的料理.2014年獨立開了AM.
短短不到五年間,他不僅在法國美食界有一席之地,還成了一方之霸.食評家認為法國有以自有風格,獨特創意行走江湖的廚師,北方有Alexandre Gautier,南方就是他Alexandre Mazzia.但他不為了炫技,不為了討好媒體,不為了媚俗潮流.他的作品裡有真誠,有靈魂,有一顆稚子之心.
為了達到一致而順暢的效率和節奏,內外場的服務人員幾乎是客人的一半.這在看似裝潢擺飾餐桌都極簡的餐廳卻需要很強的組織:一份20多道套餐下來,不斷更換的餐具刀叉,數量相當驚人(表示餐廳也需要有相對的儲存餐具空間).
然而服務生的出菜節奏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菜色的解說清晰有條理,很考服務人員(和食客)的記憶力.
他的食材理念也是徹底在地化,季節性,絕多數來自馬賽地區的蔬果,魚鮮,油品,當然也有來自世界各地如中東,印度,亞洲的奇異香料.
他喜歡使用燻烤香氣.燻,燒,烤,煙.使用不同木材,稻草,榆樹,橄欖木,葡萄藤.單是一種煙燻,他表現不同香氣的濃淡深淺,輕巧飄渺.
不過香料可能是他玩弄得最精巧流暢,最精確大膽的.超過45種辣椒:乾燥,醃漬,泡椒,鮮椒,辣椒粉末… 鮮,亮,灼燒而不起火.
調味極為清淡,味道卻非常均衡優雅.套餐20多道菜下來,沒有兩道是類似雷同的,不論是外型還是內在.然而不累人,視覺味覺都不疲乏.
一場凌霄煙花後,留下滿空的煙霧,久久不散.感動後來是一步步湧上來的.
當法國廚藝界已經疲現老態,沒有創意激情.當法國傳統料理尷尬地卡在年輕廚師的不屑和老派的冥頑不化進退兩難時,Alexandre Mazzia橫空出世,給法國廚藝界帶來一股新意.
品嘗這家餐廳最好的方式是不要預先知道招牌菜或是知名作品,那會壞了難得的驚喜感.
他的料理難以界定,無法歸類,自成一派.唯一與之精神上有點暗通款曲的是Pierre Gagnaire,但是兩者又全然迥異.是法式料理中一個奇特而令人驚喜的存在.
他是法國美食界的尤里西斯,遊歷時空異域歷險歸來的人.
AM par Alexandre Mazzia
住址:9, rue François Rocca, 13008 Marseille. 法國
電話:+33(0)4-9124-8363
www.alexandremazzia.com
#Michelinguide2021
#法國米其林2021
#Michelin2021
#法國新三星
#AlexandreMazzia
#AM
#NouveauTroisEtoul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
「半邊井解說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健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有心無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遊記] 走一趟,沒有人的鹿港老街- 看板ChangHua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鹿港人、鹿港街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鹿港人、鹿港街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由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星星公主-2022年5月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由來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星星公主-2022年5月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半邊井解說牌 在 健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練先生,太樂觀了。六桶冷水會令人清醒?不,我都說過幾個類似的觀點,結果惹來什麼?泛民打手連登招呼呀。因人廢言,乃方塊字文化。見你可以棒打再有利益之時,那些賤貨一定會不留情面的拿著你的文章說「剩係識潑冷水」、「咁叻你做過咩?」來招呼你。有些說話都是自己私下說好了。香港人要死,就由得他們尋死好了。
#流亡就是無能
#不是我說的
#我quote練生quote㗎咋
#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
//今天和大家談香港社會運動的海外翼。當本土翼遇到前所未有的壓阻力之後,不少香港人寄望海外翼有所作為。一些響叮噹的社運骨幹透過各種途徑離開香港到海外立足,這些人物帶着不少港人祝福飄洋過海到異域,矢志做外國政府和民間的游說和解說工作,也盡力在香港人社群裏發揮影響力,壯大各方對香港民主自治運動的支持。游說似乎真有用。近月歐美政府的一些作為,包括對若干「鎮壓有功」的中港黨政幹部制裁、為香港人提供「救生艇」、犧牲若干自身經濟利益同香港攬炒等等,反映了國際線上的汗馬功勞。不過,我認為香港人看了先別高興,倒應該也很快看到,儘管各國有所行動,但中港軸心政權並沒有絲毫退縮,反而加倍鎮壓、氣勢如虹。
如果這個全景象令人有點泄氣,那麽我還可以給大家澆幾桶涼水清醒清醒。
一、人權說帖不是符咒
首先要明白,國際游說有個限度,而這個限度,在一些最賣力、最同情香港人的國家裏,已經幾乎觸碰到了,往後難再有甚麽突破;也就是說,游說已經到了經濟學說的收益遞減區,事倍功半無可免。游說存在極限,因為事實上各國是為了你香港人在捱義氣──看到你的人權受壓,引發了他們的同情心,對中港軸心政權作出制裁,但制裁對他們而言是有經濟和其他各方面代價的;他們要對自己的國民負責,包括在經濟方面負責,不可能無限度付代價替你打人權仗。這不能怪人家。
說到底,你若要民主要自治要光復,主要還得靠你自己付出,人家不可能代你去搞這個那個革命,國際政治的餐牌上,沒有這一道免費午餐。辛亥國民革命成功推翻清帝國,關鍵恐怕不是英法日俄等國的道義制裁罷?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在旁支持,最後還是十三州殖民地的建國者拿了槍炮把英國人的十倍兵力打垮了。中共打敗國民黨,有蘇俄的强大支持,但關鍵還是他們的三大法寶特別是最後階段的那張王牌解放軍。三十年的香港民主運動從政權那裏爭取不到絲毫讓步,說明了一個事實:面對的原來是專制極權,香港人的付出因而遠遠不足;現在大家清楚了,光是磨損幾雙鞋底磨不出民主雙普選,哪怕是幾百萬人都經年纍月在那裏磨。
那麽,2019年的勇武又如何?不少手足流血了,還死了幾個人,於是有人罵政權麻木不仁──怎麽你特府黑警可以那麽無動於衷?換作是民主國家政府早倒台了!誠然。問題是大家面對的是專制極權;過去二十多年北人搞韜晦,所以大家錯覺了。所以,不光是「飯民」搞錯了,勇武和他們的支持者也許還是搞錯了;原來,香港人2019年的付出還是遠遠不足;光是流幾灘血死幾個人,別說換不來民主,連送中也阻止不了,12人的遭遇不是說明政權給大家「加倍奉還」了嗎?
好了,這邊廂的搞錯了就搞錯了,但如果舊運動的名人、新運動的骨幹,都跑到海外面對民主國家的政府搞游說,以為以人權民主價值寫在說帖上,人家就會超限量給你支持、中港政權就會讓步,那就依然會是「搞錯了」。幾十百個人磨嘴皮不會比幾百萬人磨鞋皮有效。說帖不是符咒,沒有神力。
但有人會說,游說可以很有效啊,你看當年基辛格不是成功游說中國聯美抗蘇?《左傳·定公四年》不是記載有超級楚國說客申包胥「哭秦廷」哭了七日七夜,結果秦國答應出兵攻吳救楚嗎?
游說在某些條件底下當然可以非常有效。中蘇當年已經撕破臉,中國便是在社會主義陣營裏也非常孤立,朋友只剩東歐兩個小國;文革搞到後期,中國經濟已非常惡劣,基辛格於是有機可乘。秦國答應出兵救楚,絕不是被申包胥磨眼皮感動了;秦楚本來就有姻親關係,而且如果吳滅了楚的話,秦的頭號敵人晉就能夠坐大,秦稱霸中原的目的就難似登天。這些都是赤裸裸的大國利益關係算計,游說的內涵不涉絲毫道義。況且,游說者都帶了手信。基辛格準備好要出賣台灣。楚國答應秦國,事成之後讓出六百里商於之地。國際線上的流亡人光用人權反共等道義理由游說,不是沒有作用,而是力量很有限。如果沒有新的形勢突變,西方國家的現有反應,幾乎可說已接近他們的道義極限。
二、流亡組織十居其九泡沫化
西方學術界於二次大戰之後興起了「播遷學」(diaspora studies;也有譯作「離散學」)及「流亡政治學」 ,其中不少結論相當悲觀。1972年,匈牙利猶太裔作家 Paul Tabori 寫出了第一本流亡學專著《The Anatomy of Exile: A Semantic and Historical Study》, 指出一個大致規律:絕大多數流亡或播遷者當中的反抗運動,一代人光景就消失。這一點我有親身體驗。十年前我每到加拿大省親,常會應當地港僑團體邀請座談香港民主運動和政經狀況,聽眾九成以上是上了年紀的香港移民,特別多是89年離開的那批次。主持者給我指出,較年輕港僑關注的是當地社會和生活;在那邊出生的不用說,便是在香港出生和上過學的年輕移民,也很快對香港的事務淡忘,支持香港民主的意識薄弱得幾乎可說沒有。這當然是人之常情。2014年之後有變化,座談的聽眾以年輕人居多,而且人數比之前幾年的暴增。不過,我不認為這個變化可以持續;一代人(25-30年左右)之後,如無意外,那時的新一代又會忘情。Tabori 的結論放在香港人身上是對的;香港人不是猶太人。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歷史教授 Idesbald Goddeeris 於2007年寫了一篇關於流亡研究的文獻綜論,劈頭第一句就說 “Exile is the experience in impotence.” 這幾乎把「流亡」和「無能」畫上了等號。他列擧二十世紀一系列流亡經驗,包括1917年的俄羅斯反革命流亡、1930年代的西班牙反法朗哥流亡、二次大戰期間的德法等國的反納粹流亡、大戰後東歐國家的反共流亡等,不是流亡者客死異鄉就是流亡組織無聲無色急速泡沫化,就算最後流亡者所針對的政權消亡了,也主要不是由於他們的在外吶喊和努力。文章指出,政治學文獻對流亡者的貢獻通常認定得比較大,但那是因為不少那些文獻是出自流亡者手筆,而所謂貢獻,通常是難以量度的。至於歷史學文獻,總的來說則是對流亡者的貢獻認定低得多。
Goddeeris 的文章還指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如果流亡運動產生代表性或正統性爭論的話,那這個運動就無可避免一事無成,因為正統性的爭論不僅佔據了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往往導致運動的最惡意分裂再分裂。要大台,終歸連小台也沒有。據我所知,八九六四那批中國流亡者的運動泡沫化了,爭大台是一重要原因。香港的2019批次的流亡者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可能好一些,因為2014年之後就批判、摒棄了大台主義; 但一個問題是,流亡運動在海外沒有强大的公民社會監督,會不會重新掉進大台、正統之爭而虛耗精力?大家不要忘記了,大一統觀念在中國文化裏出現得特別早,自宋朝以後,中國人就普遍掉進大一統裏意淫;歐陽修《正統論》說:「《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那個《傳》指《春秋公羊傳》,戰國時期的東西。正統思想活在我們的部份文化基因裏,根深柢固,所以運動裏的人,就算主觀上反對大台,也容易「以我為中心」,彼此為之打個半死。
三、流亡團體多是道德糞坑
馬克思是流亡界的常客,一生流亡三次,第一次兩年在巴黎,第二次三年在布魯塞爾,第三次在倫敦最長,達34年,直到他去見上帝。前兩次他都被當地政府請走;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英國對他仁至義盡最寬大,他卻最憎恨資本主義民主。他的流亡經驗豐富,因此對流亡團體的種種惡習十分熟悉。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失敗幾個月後,恩格斯寫信給他,痛駡流亡團體的內部失德,他十分以為然:”...(it)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inevitably turns a man into a fool, an ass and a base rascal unless he withdraws wholly therefrom, and unless he is content to be an independent writer who doesn’t give a tinker’s curse for the so-called revolutionary party. It is a real school of scandal and meanness in which the hindmost donkey becomes the foremost saviour of his country.” (...除非你徹底從那所謂的流亡革命黨抽身而去搞單幹,否則它一定會把你變成一個儍瓜,一頭笨驢,一個低等壞蛋。那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出產醜聞和習得尖酸刻薄的學校,最屁的驢子在那裏給認作最一品的救國者。)(《馬恩全集卷38》)
熟識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中共「長征」(內流亡)到了三不管的延安,高幹生活腐化不堪,給王實味、丁玲、艾青等文人黨員寫文章捅破,毛惱羞成怒,找個特務罪名把王秘密處決。不只共產黨如此,同盟會人士在日本的時候,醜聞耳語不少,孫大炮志大才疏獨裁專橫而且不是正人君子的一些說法已經傳開,只不過後來的人寫黨史都為尊者諱。
如果用理論分析,流亡革命黨因為多是地下組織,便是終極主張民主的,也不免在運作層面採用高壓一元化領導,但在革命階段,組織運作就是一切,權力於是極度集中,又因為沒有法治和社會監督,於是出現各種弊端;如果再加上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十分有限的資源的爭奪、個人作風的近距離衝突、執行「家法」時的種種不公,等等,狀況的確可以非常惡劣。這僅僅是就那些尚未喪失革命鬥志和初心的流亡團體而言。換作是一些喪失了鬥志、徒具虛名不事生產而以欺騙所在地政府和NGO津貼度日的那些團體,當然就更不堪。
四、勇武無法適應流亡日常
流亡者離鄉別井,舉目無親到一個異文化裏生活,若無法適應,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2019離港的那批次當中,就有不少如下事例:流亡者到了目的國,人家慷慨接收,居留手續和基本生計都給苦心安排好,但因為流亡者飲食不習慣,於是沒多久就回流,寧願送頭。看官,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當然,那也並不奇怪,因為大家都「真係好撚鍾意香港」。不過,做出那種取捨,心理因素方面是否欠缺了甚麽?西方心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證實流亡者當中,或深或淺患上各種精神病的比率偏高,自殺傾向更明顯,而香港的流亡者對此束手無策。
2014年的佔運日子裏,我在佔領現場和一些年輕抗爭者交談。他們有一些告訴我,今後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以備日後抗爭時「打得應、掟得遠、走得快」,令我大吃一驚。回想,原來勇武抗爭的體力本錢,幾年前就開始累積。不過,2019之後,我卻覺得,心理質素方面的弱點,可能更加致命,而克服這些弱點的本事,則更難練就,不是舉舉重、跑跑圈就可以。出身於港式大都會的抗爭者被迫要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卻一樣沉悶的環境和孤獨的長時間,其一就是流亡,其二就是坐牢,所包含的心理挑戰,並不是有了勇武所需的體格就能具備。
十多年前,我的老友程翔先生出獄回港,久別重逢,我問他受刑期間最難挨的是甚麽,他說:「係冇人同我傾偈,幾乎發癲。」因此,培養堅强意志力和在大異環境裏的中長期心理適應能力,對抗爭者非常重要。歷史上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刻意鍛煉心理質素的最著名故事,就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為了光復己國而强迫自己睡不舒適、吃不甘美,即「卧薪嘗膽」的傳說。我不知道今天的抗爭青年當中,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作出這種鍛煉要求;也許很多,或足以令我再次感到驚訝,但我估計其實很少很少,少到接近零。
五、學猶太人窩囊復國?
近聞海外各派抗爭者的中生代有一共同點,就是非常欣賞猶太人的堅忍承傳,播遷世界各地幾乎兩千年之後最終復國並實行民主。這種欣賞,擺在 Paul Tabori 說的「流亡意識一代即消亡」旁邊看,非常有理。不過,要兩千年才能實現一個理想,凡事慣即食的香港人,真是難以認同;莫說兩千年,就是兩百年,對那些嘴邊常掛一句「希望有生之年乜乜乜」的老一輩民主派而言,也是不可想象、遙不可及。因此,以猶為師,文化上不對號。
猶太人自公元初給羅馬征服乃至驅散之後,很快喪失鬥志,變得窩囊怕事,膽小如鼠;千百年來世界上排猶、猶太人遭殘殺、財產被掠奪的事例不可勝數,但它們只會逆來順受,受不了就走,好死不如賴活着。二十世紀猶太建國,也很大程度是英國開綠燈並撐腰。 這種性格容或不足以稱道,但頗值得留意的是他們有信仰的軟硬件,後者指遍佈世界各地每一猶太人聚居處的教堂(synagogue),那是他們發揮軟力量即信仰本身力量、達至文化承傳和民族凝聚的物質建設。支持這種物質建設的,就是猶太人的雄厚經濟實力。他們認為勤奮賺錢是本分,但同時認為所得財富不過是神託付給你今生管理的東西,死的時候應該盡量捐出。他們流亡,代代堅守信念,而且相信自食其力,不靠政府救濟或NGO施捨,和很多八九六四的中國流亡人不一樣。
還值得留意的,是他們對信仰的執着,香港人看簡直是到了病態的地步。猶太人的信仰規條以及由之而來的行為守則多如牛毛,例如單是安息日不可點燈着電發熱的規矩和例外規定就有好幾十條,電燈泡不可用但LED不發熱卻比較認為可以,安息日之前就已經開着的就可以,如此等等。規條多得連他們自己也吃不消,於是各教派和地方都會發明一些巧妙理由去盡量繞過、取得方便但名義上不違反這些規條。儒家會說那是沒有了仁的內涵的禮,徒具形式,但從他們寧願辛苦挖空心思將就也要保留那些規條,倒可看出他們的一種極度執着。大概就是這種執着讓他們窩囊地死守着復國信念近兩千年,最後神推鬼擁之下成功了。香港人很難效法猶太人復國(那是違反國安的);但有些人認為能夠從猶太民族身上得到啟發,例如不靠正規學校教育而能夠有效作語言文化承傳。我則認為香港人連這一點也難學到。別說流亡在外國,就是在香港,大部份家長也以子女習得英、法、德、日、普通話等外來語為尚。
學猶?算罷啦!
六、流亡者不懂流亡學
香港人一向輕視學術,凡事靠直覺扭計精乖高轉數,所以縱有大批人流亡移民搞海外抗爭翼,卻鮮少有人提出要學懂弄通流亡學。本地翼搞民主抗爭,一代人光景下來,才發覺搞錯了,因為未弄清抗爭對象政權的本性,遂以磨鞋底抗爭三十年一事無成。海外翼現在一窩蜂搞國際游說,我估計一樣錯誤,因為未弄清楚民主國家政客要對投票人負責、包括要保障他們的經濟利益,因此不可能以人權為武器與中國周旋到底。若又因此磨破嘴皮一代人一事無成,那麽海外翼也是無效的,知道的時候,如 Paul Tabori 所說,已經夠鐘消失。我估計在西方很多幾十年一事無成的流亡運動,包括西藏獨立、古巴復國等,都是糊里糊塗抗爭幾十年,最後又糊里糊塗地夠鐘消失。前車本來可鑑,但香港人很可能缺乏必要的文化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口氣給大家淋了六桶涼水,估計會清醒,然後迷惘,因為不知路在何方。指路不是我的角色,我也無此能力。沒有大台了,也沒有唯一的正確途徑,找路因此是每個人的獨立責任。讓我改寫一位法國哲人的一句話:當你感到完全迷惘,也許就是你觸到了智慧的邊沿。
練乙錚//
全文: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102/76ZXRNCDZNCQRGCFFIG3JRLV4I/?fbclid=IwAR1q3J3VgMPs-zx4YFmL24wFh6oUf7h8ydOfjeWX_vIhW2-x3R3ccXEjyHw
半邊井解說牌 在 有心無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異之局》荒村異聞(三)
【韋家聰視角】時間返去一個鐘頭前。當時我坐緊無二嘅小型貨車,準備前往「城寨幫」搵一位叫做凌永岳嘅人……希望可以同佢聯手對付狄陀。
「阿聰,我知你而家應該係一頭霧水……但放心喇,一程車絕對夠幫你搞清楚狀況。」無二邊踩盡油門邊解釋:「你仲記唔記得有段時間我去咗外國搵關於惡魔同詛咒嘅資料?」
「嗯……尾東樓事件之前。」
「雖然喺嗰邊只係搵到啲殘缺資料,研究到一半又要趕返嚟救你哋……」無二嘆咗口氣,「但之後我都有搵過唔同嘅專家做分析,包括我師父。」
無二其實甚少提起佢師父,對上一次已經係啱啱開始做助手嘅時候(即係半年前)……冇記錯係叫做黃天定,而家好似身處英國過緊退休生活。
「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狄陀係古老惡魔,佢同普通惡魔唔同。喺一般情況下,就算你有本事消滅佢嘅本體,佢嘅靈魂依然接近永恆存在。只要佢同其他人類仲有契約連結又或者詛咒未解除,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復活……」
=========
《荒村異聞》連載中:
https://www.facebook.com/pg/Echo.of.Heart/photos/?tab=album&album_id=2067100083421797
《惡夢島》全集:
https://www.facebook.com/pg/Echo.of.Heart/photos/?tab=album&album_id=1861298627335278
《極樂謊園》全集:
https://www.facebook.com/pg/Echo.of.Heart/photos/?tab=album&album_id=1736011713197304
【廣告】《無異之初》、《無異之地》各大書局有售!
=========
「你咁講……即係我哋要先知道狄陀同過咩人訂立契約,再逐一幫呢班人解除連繫……最後先可以消滅佢?」
先唔好講成個過程好似大海撈針,就算搵到呢班人,都唔知可以用咩方法解釋連繫。退一百步講,假設真係做到,無二應該早就幫咗我同華哥。
「其實唔一定諗計解除,只要殺晒呢批人,然後再殺狄陀亦係一種解決方法。」我透過後鏡見到無二露出一個壞笑。
「你……應該唔會咁做?」我唔太確認咁問。
「如果我會咁做,仲洗唔洗冒住俾差佬影快相嘅危機揸到咁快?」無二反問:「我之所以帶你去『城寨幫』,就係因為我發現到更有效率嘅方法……」
「嗰個凌永岳……真係咁有本事?」
「佢嘅實力我其實唔清楚,我只係知佢手上有件特殊工具可以幫到我哋──叫做『斷緣玉』。
「斷緣玉?」我腦海浮現一個綠色玉鐲嘅模樣。
「傳說中嘅『神器』之一,可以用嚟創造出一個同外界完全斷絕因果連繫嘅結界。只要將狄陀困喺裡面再殺死佢……就可以斷絕所有復活嘅可能性,完完全全咁消滅佢。」
「即係最後都要有人喺裡面消滅佢……」
「呢層自然會有人負責。」雖然冇講清,但無二明顯指佢
自己。
「但我哋貿貿然闖入去,會唔會好似『極樂園』嗰陣咁……受到不歡迎對待?」
「所以我先會揀呢個時間,減低俾外人發現嘅風險。」無二解釋:「至於凌永岳最後會點決定……就要睇佢想唔想報仇喇。」
「吓?」我不解。
「因為『城寨幫』嘅上任幫主就係俾狄陀殺死……而呢個人正好係佢親生老豆。所以無論在公在私,佢都係應該要報仇。」
既然係殺父仇人,咁照計佢願意幫手嘅可能性應該好大。但經歷完「極樂園」一事之後,都係唔好事前抱有太大期望比較好。
講到呢度,無二已經揸到入界限街。再轉多兩個街口之後,就隨便搵個位置停低落嚟。
「大致係咁多……你有冇嘢想問?」落車之際佢突然問。
老實講,我腦海裡面嘅疑問足夠寫滿一張紙。但最想搞清楚嘅,當然只有一條。
「你突然消失咗一個星期,到底係發生咗咩事?」
雖然一星期話長唔長,但對我嚟講卻係相當煎熬。
最初見到佢寫「離港數天」,頭兩日都仲係可以好理性,覺得無二真係有急事所以先行開。但到咗第三第四日,就會開始擔心……佢係咪出咗咩意外?會唔會係「白色秩序」班人終於搵上佢?抑或我喺「極樂園」呢件事上面激嬲咗佢?
到咗最後幾日,擔心終於轉化成為恐懼。如果無二真係消失咗永遠唔會再出現,咁即係我要一個人面對狄陀……面對呢個隨時都有能力殺死我嘅惡魔。
恐懼感,就係隨住呢個想法越趨強烈。但我擔心嘅唔係自己嘅生命安全,而係如初……我甚至有晚發夢夢見自己去返「極樂園」嘅VIP房,聽到如初喺門嘅另一邊崩潰大喊……
我真係好驚自己會先走一步,然後剩低佢一個孤苦伶仃。
「反正仲有啲時間,應該夠解釋埋。」無二本身已經想推門出去,但最後又收返手,「我去咗救阿杏。」
「救杏姐?」我驚訝。
「佢之前咪話自己喺『惡夢島』做緊嘢……結果嗰邊出意外搞到一鑊粥要我執手尾。」
「即係呢張紙係佢留低?」我喺銀包裡面拎出當日貼喺辦公室門口嘅紙條,然後遞俾無二睇。
「既然畫得心心,咁九成係。」無二無奈咁講:「雖然話救,但成個過程我都係半被迫嘅狀況下幫手,所以就連電話都用唔到……大致係咁,要完完整整解釋嘅話應該要講到天光。」
「嗯……」
「咁你呢個星期有冇偷懶冇練習?」無二所指嘅當然係「萬化紙」。
「你畀我嗰本已經用完……本來已經準備上辦公室拎本新嘅。」我回應。
呢個係事實。無二消失嘅呢段時間,我只有練習嗰陣先可以清空思緒。我想盡快提高自己嘅實力……等喺最壞情況來臨嘅時候有能力一博。
「嗱,呢度仲有半本,遇到特殊情況就用住先。」無二喺車箱裡面拎出半本然後交俾我,「行喇。」
「但咁夜會唔會驚搵佢唔到?」
「哈哈,冇問題喇……我直覺認為佢同我哋一樣都係夜鬼嚟。」
畫面一轉,我哋已經嚟到寨城公園外圍。因為已經就快凌晨十二點,所以周圍基本上係一個人都冇。而寨城公園過咗十一點係會關閘,所以正常係入唔到去。
「我哋係咪要偷入去?」我望向圍欄裡面,「唔知裡面有冇保安睇住……」
「唔需要,我哋喺外圍入去就得。」無二將一個酒杯墊交俾我,「你先背咗呢組數字,等我搵個合適嘅入口。」
等我接過杯墊之後,佢邊行邊繼續解釋:「『城寨幫』本身係一個大型結界,每晚十二點就會更改一次『通行密碼』,如果唔知密碼格硬闖入去嘅話應該馬上就會俾人發現……情況就好似上次『極樂園』咁樣。」
「係杏姐畀呢個密碼你?」我嘗試將前面提到嘅事串連埋一齊,最後得出呢個想法。
「嗯。」無二點頭回應,伸手掂落一道石牆,「應該係呢度喇。你過嚟,好似我咁做。」
我行過去,學佢咁伸出左手掂落石牆,一開始係完全冇事發生。好彩附近冇人,唔係夜媽媽睇落成個畫面應該係幾詭異。
「密碼係咪已經記住咗?」佢問。
「記得……4117891。」我喺佢面前背一次,「一陣我哋係咪會穿過呢道牆?」
「穿過?」無二一笑,「當然唔係,你唔好放手……慢慢擰轉頭望下後面。」
我轉身一望,赫然發現身後公園居然變成一片空曠嘅大平地,而且前方一望無際,一棟建築都見唔到。當我仲驚嘆緊變化太大嘅時候,左手嘅粗糙觸感突然起變化。
望返正面,可以見到石牆開始化成飛灰,最後眼前出現一條道路,而路嘅左右兩側係約莫十層高嘅舊式樓宇。抬頭一望,仲可以見到大廈外圍鋪滿咗鐵皮、廣告牌、左穿右插嘅電線以及各式各類好似隨時都會跌落嚟嘅僭建物。
「佢哋……」我一睇到呢度即刻恍然大悟,「將成個城寨複製咗喺結界裡面?」
「冇錯。」無二將一包香口膠遞俾我,「你拎一舊咬住,呢個係用嚟隱藏氣息。今次太趕……等有機會我再教你點樣唔用道具自己做到。」
準備就緒後,我哋開始沿住大街深入「城寨」嘅中心。
「你呢個年紀……應該啱睇唔到舊城寨嘅清拆。」
「嗯。」我行咗陣終於注意到有路牌,上面寫住「大井街」,「你呢?」
「我嗰陣喺孤兒院同外界隔絕所以都完全唔知呢件事……係十幾年之後先有機會睇返『城寨幫』嘅發展史。」無二開始娓娓道來:「當年中英兩個政府傾緊要拆城寨嘅時候,內部當然有好多不滿聲音。但見呢件事似係勢在必行,所以當時勢力最大嘅凌氏同董氏決定放低分歧,再聯合其他派別組成一個大幫會,決心進行『拯救方案』。佢哋花咗一堆人力物力,邀請咗好多有能人士,過程中仲死咗唔少人……結果用咗一年時間,喺清拆開始前將成個九龍城寨完美複製喺一個結界裡面。」
我哋由大井街轉入龍津路,可以見到兩側都有唔少騎樓。一種猶如去咗片場嘅感覺油然而生,又彷彿好似回到過去咁。可惜係夜晚而且燈光唔夠,唔係肯定可以發挖到更多特別嘅地方。
「如果係當年,呢條街道應該時時刻刻都係好熱鬧。」無二繼續解說:「因為當年政府有做好安置計劃,所以大部分原居民就算知道有個複製城寨,實際願意留低嘅人都唔多……反而後期吸引咗唔少喺外地逃難嚟嘅人住喺度,一路加加減減,而且應該有五六百人仲住喺度。」
講到呢度,佢再轉入一條窄巷。因為呢條巷更加暗,所以感覺無二係有確實目標先會選擇呢條路。
「你真係知道凌永岳而家喺邊?」
「身為一個老闆,每次見客前當然係做足準備。」無二轉彎走入其中一座大廈嘅後門。
我哋先上一層,再行完筆直嘅長走廊,最後嚟到大廈嘅中庭位。其實我離遠已經見到一個疑似攀石場嘅巨型石板,直到行近先更加確認自己冇睇錯……
「但呢度唔係攀石場咩?你會唔會搵錯地方……」我不安咁問。
「放心喇,阿聰,係呢度冇錯。」無二微笑道:「嗱,佢果然喺度。」
當我行到可以見到攀石場正面嘅位置,終於見到有個著住黑衫嘅後生男人,呢刻佢單手握實岩點,一注意到我同無二就即刻鬆開手直接跌落地面,明明離地差唔多四五米高,但佢卻沉穩落地。單憑呢一下,我已經肯定佢唔係普通人……
換轉係我,肯定已經斷腳起唔返身……諗到呢度,我不禁回想起中學打籃球俾人踢斷腳嘅不愉快經歷。
「我知道你係邊個。」男人抬起頭望向無二,「你就係無二。」
「冇錯。」無二回應:「城寨嘅少幫主凌永岳,我今次嚟係想搵你傾下合作。」
「合作……做啲咩?」凌永岳皺起眉頭問。
「對付我哋嘅共同仇人……狄陀。」
凌永岳聽完眉頭皺得更深,隔咗陣先再講:「呢幾年我已經聽過類似嘅說話差唔多十次……幾乎每一個人嘅目的都係想利用我。」
「你既然知我係邊個,就應該清楚我同其他人唔一樣。」無二接住講,雖然佢一臉自信,但從我角度睇其實係好冇說服力。
凌永岳聽完並冇即時回應,而係行埋去執起地下嘅水樽,再從旁邊嘅樓梯行上嚟,最後嚟到我哋面前盯實無二講:
「齋講係冇用,我只會憑自己雙眼睇清楚你係咪可信。」
「咁你即管望呀。」
佢哋再次盯實對方,呢刻氣氛突然變到咁僵,等我仲以為呢個計劃又會失敗收場,但我錯了……
幾秒後,凌永岳轉身行入走廊同時講:「跟我嚟。」
雖然好意外,但我當然冇發呆企喺度,跟住佢同無二繼續行。
「你哋點解會知道『城寨』嘅密碼?」凌永岳突然問。
頭先近距離再望清楚,可以確定佢嘅年紀應該比我細,大約係二十出頭……難怪會叫做「少幫主」。雖然唔知佢要面對啲咩,但感覺壓力肯定係相當大。
「係仇雪杏俾我。」無二如誠回答。
「杏姐?」從佢呢個反應,證明佢都係識得杏姐,「我同佢對上一次聯絡已經兩年前,佢呢期過得好唔好?」
「唔計俾人開槍射中嘅話,都算係過得唔錯嘅。」
「吓?」凌永岳一臉錯愕,「點解嘅?」
其實我嘅反應都係一樣,睇嚟「惡夢島」發生嘅事應該係相當嚴重……
「一匹布咁長,我建議你主動打畀佢……佢而家應該幾得閒,應該好方便同人傾電話。」
「哼,」凌永岳打側身望咗我一眼,「咁你旁邊呢個人係邊個?」
「韋家聰,我嘅助手。」無二回應:「佢就係狄陀想解決嘅對象。」
「唔好怪我直接,感覺阿聰並唔算係一個特別嘅人……點解你會想幫佢?」
「對你嚟講唔特別,但對我仲有其他人嚟講就唔同。」
「無二……」我聽到呢度有啲意外。
「至少佢平時出去做清潔係幾勤力,幫咗我唔少忙。」
就好似被潑冷水一樣,頭先一瞬間嘅感動當堂煙消雲散。
凌永岳帶我哋行返出龍津路,走咗大約半條街嚟到一座叫做義學大樓嘅地方,最後去到大樓入面嘅其中一間房。
呢間房並唔大,左右兩側擺咗兩個擺滿書嘅書櫃。而正前方係一張書台,雖然書台上面擺咗好多嘢相當凌亂,但我馬上就俾一張地圖吸引住……同之前喺無二辦公室見到標住「異地」嘅地圖款式係一模一樣。
「頭先喺外面講嘢唔太方便……呢度會好好多。」凌永岳解釋:「直接入正題喇,你哋嚟得搵我,應該係想借我嘅『斷緣玉』去對付狄陀?」
「冇錯。」
「咁我就先從結論講起……可以,但你哋要先等半個月。因為我喺『城寨』呢邊仲有事處理緊,而且『斷緣玉』呢刻都唔喺我身上。」
「當然冇問題,反正呢件事已經纏繞咗好耐,唔差在多半個月……」無二回應,我點頭表示同意,冇諗過事情會咁順利?
「但就算你哋得到『斷緣玉』,狄陀一日唔現身你哋都係解決唔到佢。」凌永岳接住講:「據我所知,佢而家根本就唔喺香港,而係身處喺外國……不斷吞噬『異地』增加實力。」
(待續)
解釋埋下集開始加速,暫定星期日或一有文。睇完記住幫手留個嬲同分享開去呀!
p.s. 實體版更正返「萬變紙」做「萬化紙」。
【廣告】《無異之初》、《無異之地》各大書局有售!
Patreon 都開咗啦,八月中正式開始!
https://www.patreon.com/echoofheart?
----------------
【地方的無默媽資助計劃】(試行中)
近年作者生存空間越收越窄,大眾結業更加似係雪上加霜。所以推出資助計劃,希望各位可以直接課金支持。計劃並唔係強制性,一蚊可以,想繼續免費睇亦無妨,有心就可。
Payme 連結:
https://payme.hsbc/echoofheart
轉數快 FPS ID:6065460
計畫緣由及詳細內容:
https://bit.ly/39b5Fuw
-----------------
IG:echoofheart
半邊井解說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昨天的少年理想很多,尋覓四海天涯,找天邊烏托邦……」老調輕哼。
穿梭過棟棟靜舊高樓,擦身與芸芸平庸婦人,來到老邨的一個天井處。驚詫,這裏宛如曲中的樂土。並非澄空藍頂,也無花馨鳥喃。怎麼說,眼前是琳琅一片,左方有疏落竹葉,右方堆砌了木製廢料及輪胎,說是廢料,它卻是經過一番修飾,加上正前方的一塊木匾,以扭扭歪歪的字體,寫了「盛記麵家」數字,倒覺玩味。越過第一扇門,猶踏進了一個小花園,有盆栽、有素畫、有藤椅。倘若此算桃源,她必然存在於世內,非脫俗,卻寫意。
桃花源主,是一名身穿青裳的大叔,人稱B哥,名字撇不清的江湖味。他說,市井就市井,反正小店只是瀝源邨的一個六十餘年老井,他則是井裏的蝌蚪,一直守護着小井,假如有人來打水,小蝌蚪無任歡迎,僅此一輩子。
仙境為何
「昨天的少年期望一天,成就美好所有,過活在蓬萊……」趟開玻璃門,暗忖蓬萊何貌,嗯,或許如斯。
右則一幅貼滿黑白照的牆身,夾雜着好些勵志句子。B哥興致不錯,前來解說。照片是隨心亂鋪,字句則出自他與家人手筆,雖然是偷改前人的名言,但旨在引導眾生,以正能量面對前路,滿懷信望。他領頭往前走,沿路上,身旁飾物擺設盡是單車輪、破椅、殘鐘、舊畫框,看得出樣樣都經過精心修補,重填油漆,他坦言,這裏所有裝置都是沙田街坊的廢物,他們有家品要丟掉,都會聯絡小店。這樣一來,悅目裝潢就不用加諸於食物價格之上;二來,他強調環保不是信口雌黃,而是以身作則。說着說着,已置身於數列書架之間,猶如圖書館,這些書籍都是供借閱,這裏可以自由出入,任意把書籍拿走,毋須登記。他徑自拿起一本書,自顧自地解說:「其實每本書,你一個人睇完之後,放喺屋企係冇意思,作者都希望你傳閱開去,愈多人認同愈好。」長此下來,街坊都習慣把看畢的書本拿到小店,支持這股心思。本來經營一家麵店,專心賣食物,輕鬆得多,但B哥非得要把所有空餘時間來弄東弄西,為的,就是老街坊一張張滿足的笑臉。
此舉,其實是愛屋及烏。B哥步入廚房,打開鍋子察看炆煮已久的牛腩,說他喜歡下廚,還不如喜歡沙田。對於一地的鍾情,由一九六二年開始。娃兒於沙田落地,當時還未有這個屋邨,至於小店,早於五十年代,由他祖母開辦,取其父親「張盛」之名,叫「盛記」,同樣於沙田土生土長。小屁孩由睡山上受蚊叮蟲咬,不知自來水為何物,再看着這裏填海﹑建屋,直至這條邨落成,瀝源邨,是沙田區的第一個屋邨,當時是七十年代。一家人決定把小店遷來天井處。當時,這裏共有六間食店,賣燒味的、賣糖水的、賣小食的,他們則賣雲吞麵,反正沒有競爭,大家關係要好。他猶記得,當年要當沙田區居民,三個月就審批完成,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居民搬至,畢竟是四十年前,以前八人住一個單位,現時人口大減,賺到錢的已經搬走,剩下的,都變成七旬老人。
約十五年前,食店亦開始收縮,由六家減至只剩一家。滄海桑田,唯一不變的,是感情。這個屋邨實在殘舊,很多老人需要幫忙,多年一起成長,一同生活,B哥自覺要尊重這些老人:「佢哋為咗生活,都去執罐仔同紙皮,好辛苦。」當時一位八旬婆婆,每天都來這裏拿啤酒瓶,賣給同區五金鋪,五毛錢一個,他眼見婆婆吃力地推着小車子,瓶子愈多,車子愈重,她反倒更開心,於是B哥嘗試給她錢,着她不要那麼辛苦,她卻一口拒絕,他模仿那老氣橫秋:「B哥,我唔係嚟乞錢㗎,我希望用自己勞力交換少少錢啫,你畀我啦。」這下子可啟發了B哥,既然老人家也如此有尊嚴,不貪小便宜,他能否做點甚麼呢?於是,便有了開心長者日。「如果世上多一點愛,仙境已存在……」唱片機轉動之時,已經是早上九時正。
世內桃源
廚房早已炊煙裊裊,準備迎接門外湧湧老人。啊,今天是九月的首個星期天,正是每月一次的開心長者日。由九時開始到十二時許,免費為長者提供午膳。這個善舉由二零零八年開始,開初因為能力所限,限制一百個名額,如今有大班義工幫忙,再沒有限額。魚貫的長龍陸續進入小店,公公婆婆排久了,總有爭吵,左一句插隊;右一句催促,火花四起,臉上卻是漾着笑意。畢竟多是獨居長者,冷漠孤獨,平時連吵架都沒有機會。坐到席上的老人,有的盯着餐牌,有的老練地點餐,他們吃的東西可自己選擇,並非小店限定。
故此,B哥及其大哥凌晨四時半就回來炆煮,五兄弟姊妹在此幫忙,確保店子運作順利,及保持質量,他嚴肅謂:「雖然係免費,但都唔可以要人食品質差嘅食物,所以我好忙。」語畢,他就為一名婆婆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雲吞麵。只見,婆婆邊吃着麵,邊口沫橫飛,聊着哪裏東西便宜、今日吃甚麼餐、哪裏看醫生好,老街坊難得相聚,猶如趁墟。反倒是B哥,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間,因為除了吃麵外,他還要準備送給長者的小禮物,有生果、包點、麵餅,臨近中秋還有月餅。與此同時,他要求義工團多與老人聊天,看他們有甚麼需要,例如家居問題,找可以幫忙的朋友或機構,上門幫他們處理。他希望幫助老人家之餘,同時讓年輕一輩多跟老人家溝通,這是身教。
這世上,沒有完全的人,縱是桃源,也不過在人間。這俗世啊,多少還是會有人質疑B哥。總有人問他,是否想做區議員、做政客。他也不介懷,只笑笑地回答:「我賣麵㗎咋,字都唔識多隻,善長人翁都太抬舉我。」他自嘲麵店不算大,日頭生意不太理想,於屋邨內賣麵食的也賺不了多少錢。不是說說,這位老闆打拼多年,現時仍然住公屋,踏單車上班,但他不會因此而覺得羞愧,因為他所做的事,只想令身邊的人更有尊嚴,看到老人家一個滿足的笑容,他就十分開心,就是如此簡單。是的,所有人和物都是一步一步地歷煉成長,B哥也不例外。
那時,年少輕狂。回想起自已二、三十歲時,也曾心雄過,想擁有跑車、想賺大錢、想住豪宅。他人生中,有兩個死黨,認識了四十多年。仍然深刻,他們一起追女仔、賺錢、計劃未來,他調侃:「一齊諗要揸咩車,仲想起樓,你住A座,我住B座,佢住C座,你哋今日煮咩餸,今晚攞嚟我度一齊食。」他們心野,卻念舊,有空就相聚於沙田唱卡啦ok,反覆唱着 Beyond的「海闊天空」,提醒大家不要背棄理想。青狂由他們起,清心也由他們生。記得十年前一個晚上,那是十時許,他們仍在聊是非,朋友忽而說心口不適,B哥着他回去休息。翌晨五時許,B哥接到電話,他走了。頭尾才不過七個小時,好端端的聊天,怎麼會走。受了打擊的B哥停止了手上所有工作,到山上送別朋友,他問朋友,為甚麼那麼快就走,明明甚麼都未實現。就在這霎眼間,他叮一聲想到了:「人生到底要啲咩?係咪錢?係咪名譽?咁多年,我掌握到啲咩?」他才悟到,原來富貴與否不重要,可以令人歡樂,做到想做的事情,才是無價。「紅日照月兒俏,開的心真的笑,就是世內桃園……」他喃喃哼哼,細唱塵世沒有兩全其美,他,選擇放棄物慾。
送別最後一位公公,義工團已經圍到桌前,執筷吃午飯。B哥仍然忙於收拾,背影盡見疲憊,今年五十有六,說老倒也不老,只是比起年輕時,力有不逮。他邊洗擦爐具,眸裏卻是一片前塵:「生老病死係必然,執玻璃瓶個婆婆都過世啦,有開始有終結,係唔知幾時啫。」對於命運,他已經處之泰然,如今只餘一個願望,就是讓這家無後繼的老店,留低最好的印象,方才離開。
終於完成工作,他抹抹手,關掉喇叭。唱片機停下以前,留下這麼一句小調:「願昨天的少年,來日一天,明白人間天堂,就在心的深處。」
惟願,歲月靜好,生生歡顏。
盛記麵家
地址:沙田瀝源熟食中心5號鋪
電話:2692 6611
營業時間:6am-4pm;6pm-11pm
詳情: http://bit.ly/2PVaXBC
採訪:黃寶琳 拍攝:胡浩賢﹑謝本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半邊井解說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鹿港人、鹿港街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半邊井解說牌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eterCompute也提到經過八個月的征戰,10月3日,第27屆阿含·桐山盃日本快棋公開賽在京都阿含宗釋迦山大菩提寺落下 ... ... <看更多>
半邊井解說牌 在 半邊井解說牌、鹿港人、鹿港街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半邊井解說牌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eterCompute也提到經過八個月的征戰,10月3日,第27屆阿含·桐山盃日本快棋公開賽在京都阿含宗釋迦山大菩提寺落下 ... ... <看更多>
半邊井解說牌 在 [遊記] 走一趟,沒有人的鹿港老街- 看板ChangHua 的推薦與評價
無音樂圖文~ https://dancinglamb777.blogspot.com/2021/02/LuKang1.html
Jan, 2, 2021
鹿港,一個繁華的代名詞
一道道紅磚牆上,搭載著兩百年的古老記憶
我來過鹿港幾次,卻沒什麼太深的印象或太大的好感
2021年的第二天,因緣際會來到藍天下的鹿港,卻突然驚艷於這裡的一景一物
鹿港景點實在太多、一巷一弄太值得細細品味
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竟然忙到連天后宮都來不及去
今天的鹿港一日遊,我們除了在大清早沒人的鹿港老街瘋狂拍照外
也去了幾個著名景點:龍山寺、桂花藝術村、九曲巷、摸乳巷,
以及在鹿港民宿文物館待了頗久
鹿港街區有非常多停車場,幾乎都是100元/次
今天是元旦連假,人潮絕對塞爆
但我們超早到,順利停到了路邊停車格,連一百元都省了
稍晚回來,已經車水馬龍、一位難求啦!
附帶一提,我覺得今天會對鹿港老街有如此好的印象
大清早來、得以在空無一人的美麗老街上走跳絕對是主要原因,
強烈推薦有心的人早點起床,看看九點前的鹿港,
相信越早越清爽,但店家大都10點開門,我們8-9這段時間已經夠閒適了
要是你看過鹿港老街人擠人的樣子
就會對原汁原味、清潔溜溜的大門感到嘖嘖稱奇
下午人潮湧入的鹿港老街,和早上無人的樣子,完全是兩個世界啊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台灣人琅琅上口的俗語
鹿港在清中葉時為官方口岸,對渡泉州蚶江港,吸引大量仕紳家族來鹿港定居
乾隆至道光年間是鹿港的全盛時代,施、黃、許為三大姓,
今天,鹿港老街保留了盛極一時的曾經,
瑤林街、埔頭街是老街最精華處,蜿蜒的五百公尺,仍吹著兩百年前繁華的風
街道兩旁為琳瑯滿目的店家
強烈建議早一點起床,你才看得到古色古香的街道、和令人感動的早期商店門面
等店家開門,就完全不知道這兒的窗櫺可以這麼美了
更不可能有空無一人的時機,融入這個穿越時空的背景
鹿港到處都是景點,每個轉角都有獨特的韻味
著名的「半邊井」位在瑤林街上
「三槐挺秀」是王家大宅院,半邊井就是王家分享井水給大眾使用的佳話
現在的井已用土填起不再使用,卻留下了鹿港濃濃的人情味
而我是城牆控
出國去歐亞非古都時,都對城牆愛不釋手、瞻仰再三
來到台灣的古都鹿港,自然也狂愛一道道刻滿歲月痕跡的紅磚牆
鹿港的全盛時期在乾隆道光年間,
爾後港口泥沙淤積、加上縱貫鐵路的繞行
位置優勢消失了,鹿港迅速沒落,經濟重心移至台中市
然後如此快速的沒落,反而保留了眾多古老建築,成為臺灣古蹟第二多的地方
老街區的整體性,也保留的比各個古都來的完整
來到鹿港老街,時間彷彿停留在過去,西元21世紀只不過是平行時空
一古一今,形成強烈美麗的對比
埔頭街的盡頭是鹿港公會堂,
此位置過去是廈郊會館,1928年拆除改建成鹿港街聚會所
之後陸續作為國民黨辦公室、老人會館等用,2010年起作為鹿港藝文館
公會堂前有一大廣場,時常有街頭藝人表演,聚集大批觀眾
走完瑤林街、埔頭街這段,我們繼續到比較南邊的九曲巷、摸乳巷
這裡雖然店家少、不如方才熱鬧,卻有更純淨的老街氛圍
九曲巷是指第一市場內彎彎曲曲的巷道,
當然不是真的九個彎,只是形容古老的街區極為彎折狹隘
這個大迷宮有幾個用處:一來防風、二來防盜、三來避邪
這裡東北季風強勁,彎曲巷道可以削弱風勢;
狹窄巷弄和沒邏輯的曲折,讓盜賊無法集中攻勢,易守難攻;
最後,傳說鬼只會走直線? 九曲巷可以讓鬼跟不上來XDDD
九曲巷內的「十宜樓」,是陳氏家族留下的宅第,是廈郊中最大的商行「慶昌號」
「十宜」指的是「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聽起來很有雅興
窄巷的兩側建築皆為陳家產業,中間以天橋連接
解說牌上附有古代黑白照,今昔對照,頗有意境
著名的「摸乳巷」離鹿港老街倒是比較遠
最窄處只有70公分,因而被戲取了這名字,滿有噱頭的
這裡不算鬧區,卻是眾多遊客必訪處
我們目睹附近的居民對於一旁高聲喧嘩觀光客的不悅反應
要是我住在這裡,整天吵吵鬧鬧,應該也會瘋掉!
由於我們很早開始玩,享盡了無人的鹿港小巷
下午則參觀民俗文物館、龍山寺等等花了很多時間
約莫三四點回到鹿港老街時......
......天啊!這是我剛剛拍美照的老街嗎!???
開門營業的店家雖然熱鬧不已,但完全看不出原有的古色古香了
要是我只看到長這樣的鹿港老街,應該就不會這麼愛這裡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75.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ravel/M.1612367278.A.DF1.html
※ 編輯: yeszftz (36.227.175.28 臺灣), 02/04/2021 00:06: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