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跟Hannah一起當VIP👑
#ToryBurch多款皮夾飾品都有超甜優惠啦
皮夾、飾品們我也都整理好了,大家快衝!!
(美國這邊半夜2點了我好認真!!!!!)
✅雙層斜跨包(台灣專櫃1萬9)
VIP特價含運只要7320
✅最新款的T monogram緹花刺繡短夾細節美爆!!
VIP特價含運只要6470
✅還有超美小金磚系列Eleanor短夾
VIP特價含運只要5705
✅最新小樹懶鑰匙圈/掛飾 (它的手腳可動喔)
VIP特價含運只要5600
✅超值組!! Reva腕錶+可替換錶環
VIP特價含運只要5980
這邊搶購💳️ (可刷卡) 💳️ 活動時間有限
🧡快速結帳這裡進👇👇👇👇
https://hannahbuy.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285005
㊙因為台灣檔美國IP,
所以如果需要商品細圖都可以隨時舉手跟Hannah要喔~
💯 正品保證!!
Hannah只在美國品牌官網或百貨專櫃官網下單、店購,堅持正品!!
如有仿品歡迎提告!!!
另外,Hannah美國代購的不漏接社團在這邊!!
(快加入社團拿超美Ralph Lauren卡包/零錢包👇👇👇👇)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14828488701742
🔖另外,Hannah的Telegram這邊:
(抽獎活動準備開跑請快快加入喔)
https://t.me/joinchat/AAAAAFG7_pJ16uM8bB3FWA
半夜換ip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一篇文章在講大陸華南的「買量打法」,正受到很大的衝擊與影響。(#原文在連結處)
首先介紹下買量打法,就是以單純計算ROI的方式,來做遊戲的發行。可能有人會問,大部分的遊戲不是都這樣?
這裏要先講一下買量遊戲的特色。大部分是快速開服的RPG或卡牌遊戲,強調數值體系,對畫面不重視,以早期付費變現為前提,塑造遊戲中大戶的榮譽感。
這類公司的特色就是快、狠、準。講幾個大陸聽過的傳說,為了要降低30%蘋果稅,以前很多公司會在半夜把遊戲中的蘋果支付關掉,變成微信/支付寶(金流成本不到1%);還有公司會直接拿Testflight做私服,躲避審核上架遊戲幫課長儲值;不斷換新遊戲名稱上架蘋果衝一波免費流量也是常用的手法。所以基本上蘋果這幾年的各項政策的調整,很多都是為了應付這些廠商層出不窮的作法。
這類遊戲的特點是變現很快,每天開服,第一天就會想盡辦法逼玩家付費,所以常常在行銷費用結算前,現金就會先進來(如果切成特殊支付方式的話),也因此常在刀尖上行走。哪天突然被蘋果抓了或廣告商返點下滑,或收入不如預期,現金流就會出現極大缺口,今年也聽到幾個玩資本玩到破產的。
我個人對這些做法沒什麼評價,已經過了自命清高的年紀。但每次看到這種打法,感想都是有些財富,真的是要靠天賦、能力、以及所處環境才有辦法賺,不是說”自己不想弄髒手“這麼簡單。
-速度財:看到市場有什麼機會就速度抄襲進入,需要有像廣州全區996共識的環境,甚至快速接入的組織架構與技術才有辦法。
-灰色財:盜不同遊戲的廣告素材,蹭不同IP的特色,利用跨國難追查的優勢,抓各大平台規範中的灰色地帶。你必須要很熟悉這些灰色地帶在哪,研究各種制度的可能性與漏洞。
-資本財:以遊戲外的角度來看產品,用財富變現的角度來做策略,要有足夠貪婪的勇氣。(我真認為這不容易)
以上這些真的是幾年看下來,很多「成功」大陸遊戲公司在思維上最大的不同。熱血噴發的遊戲人看了可能會很不爽,但即使是在歐美、非遊戲產業,很多成功案例也真的都是立基於這三點所產生,只是手法各有巧妙罷了。
#廢文閒聊
#可以參考但不一定要學
半夜換ip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影片出來了。
澳洲前情報組織成員有出現在影片當中。他們確實在這幾個月有做求證動作,也到香港訪談了一些證人。只是標準如何,就給大家驗證。
1. 他們認為王立強能夠提出人名是一個關鍵。
2. 書店的綁架案,訪談中是提到李波,直接指令六個人綁架。前情報員指出王立強指出了細節是相信他的關鍵(但到底多細節,沒有說)。
3. 聽起來今年沒來台灣,是接到去台灣指令之後就決定去澳洲了。
4. 他在澳洲躲了一陣子,搬家搬三次,也被跟蹤。中國在一得知他失蹤之後,就一直在以家人威脅他回去。
5. 對台灣的部分,跟報導一樣,是滲透工作(宮廟、媒體、地方組織)。澳洲媒體在求證期間有來台灣拍攝,並訪問了外交部,不過我們外交部並沒有說什麼,只說「如果中國有攻擊,我們不會很意外」。因此,關於中國攻擊,主要還是根據王立強的說詞。
6. 他說他會灌爆他們要攻擊的台灣FB帳號,另外網軍有許多台灣據點,成員是大學生。會換IP位址攻擊。
7. 後半段是澳洲的一個命案,就先不整理了。王立強這邊提供了細節和人名,我在想是他被相信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疑問:
1. 說真的,影片本身資訊仍然不夠,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不要相信澳洲情報局,以及澳洲媒體。
2. 然而,先不論間諜的真假,有幾點是可以先跟大家分享的。首先,中國利用公司來做任何的攻擊絕對不是新聞,這個已經在這兩年被很多國際的智庫研究過了。
3. 關於網軍的部分,他所謂的網軍只是大量水軍,並沒有提到PLA的戰略支援部,但是他其實是在總參的,如何配合指揮,並沒有講。另外,如何生產內容也是沒有講的。這些原本是可以驗證的關鍵。
4. 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純的水軍未必是總參的人會負責。這邊合理推斷,如果王立強為真,他只是中間人,並得知有哪些公司被外包做這些攻擊,但至於內容、總數,他應該是不清楚的。用「總參」的稱呼,可能跟他進去的時間點有關係。
註:因為總參是舊用語,所以會有這方面的質疑。
5. 宮廟的狀況也是,這理論上也不是舊總參負責,當然給宮廟錢的「節點」的那個人有可能是他老闆負責(他只是在旁邊的),但很明顯的,不是主要業務。
6. 很多人會說,對港、對台、對澳洲的分工不可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姑且不論這個案件真假,問題是,其實中國的一個部門真的會負責很多事項。因為單點對口,中國單位只要找到機會就會去做,並且拿預算。
「這個還沒人做?那我來。」是很普遍的。看假新聞就知道了,對台灣會丟假新聞的單位至少五個,彼此互不合作,根本沒有明確分工,說共產黨分工明確,是過度美化共產黨的能力。
7. 這樣看起來,對港滲透才是重點。對台灣他只是中間者,對澳洲他只是提供人名而已,並未從事相關滲透。會跟台灣扯上關係,是因為金流的節點可能好幾個是他們策反的對象而已(如果此案為真,這些人會很緊張)。他自己提的對台網軍部分,只是很小的一個側面,不容易驗證。
8.總而言之,如果此案為真,大概把他想成某情報人員的「執行秘書」,就會比較好理解。
9.目前比較重要的質疑,是韓國護照的拼音問題。
#關於中國的澄清:
1. 中國在昨天晚上10:58澄清,說王立強是詐欺犯。這個管道只是上海的警民直通微博。如果按照影片,中國早就知道王立強潛逃,那這個動作實在有點小。
2. 上海帳號澄清之後,率先發文是中青看點,然後新華社晚上11:10定調,中國時報半夜12:37跟進。中國並沒有特別熱搜這件事(記得關鍵字用詐騙罪,不是詐欺罪,兩國用語不同),網路上搜尋熱度跟台灣的差不了太多。顯然有點冷處理。
3. 不過神奇的是,台灣有社團在昨天晚上十點半,比上海還早,就在傳王立強詐騙。台灣有幾個帳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果然厲害,馬上納入觀察。
全文轉自 Puma Shen
https://youtu.be/zdR-I35La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