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相較於二月,可以說是屬於東方的節日,雖然,今年或許會是過節氛圍最淡的一年,我們依然要以相當熟悉的方式:書與電影,來陪伴彼此迎接這個美好的節日,於是,早上先回顧一本私心相當喜歡的華文愛情作品 —— 鍾曉陽的《#停車暫借問》。
⠀⠀⠀⠀⠀
⠀⠀⠀⠀⠀
「只見他長長的身板子高高地前俯著,前路她不必擔憂,因為有這男孩一生一世地帶她走下去,總帶她去美麗的地方,總有美麗的地方可以去。她忽然很想披髮讓這風把它們一絲絲都浸過沁過,便單手把兩邊的頭繩都解了,頭髮紛紛的垂到脊後,風勁時舞。可是她這一動,坐歪了位置,爽然覺察了,停車回頭,不覺整個愣掉。此刻風依然不歇,一大片飄飄翻翻的黑髮,托著寧靜白白尖尖的臉,神色薄薄浮浮的,是月的倒影。」
⠀⠀⠀⠀⠀
一直以來不太喜歡視誰為誰的傳人,也不太認同鐘曉陽是第二個張愛玲,無可否認處處可見她深受張愛玲與曹雪芹影響,但每一位作家傾注靈魂在作品中時,其筆下的故事與人物皆為獨一無二。文字一圈一圈細細纏繞,鐘曉陽十七、八歲就纏繞出一個女人綿延一生的情意,像楊過,像蝶衣,趙寧靜與林爽然也是對不朽的名字,正如那段不渝的愛情,一生只愛一個人,一世只懷一種愁。
⠀⠀⠀⠀⠀
少女情懷總是春,她將這份悲喜皆難以言喻的少女情懷寫得如此切膚,從舉手投足眼神流轉墜入情境,眼為情苗心為欲種便心無旁羈,三段故事猶如人生三個階段,〈妾住長城外〉寫情竇初開被國仇家恨橫亙其中,〈停車暫借問〉寫情不知所起卻因父母之命而多舛坎坷,〈卻遺枕函淚〉寫久別重逢後的人事已非與從一而終。趙寧靜和林爽然生在衣食無虞的大戶人家,率性而為的性格竟是如此明目張膽又令人憐惜,兩小無猜成了情境中的人,成了鍾曉陽落筆雲淡風輕下的柔中帶剛,愛情的模樣永遠無比動人,有時無憂無慮,有時淒切婉轉,有時幽思滿腹,有時短短一瞬便嘗盡人世的滄桑聚散,月亮始終高掛在夜空,夜夜將彼此相逢恨不早的悠悠歌聲帶到午夜夢迴時。
⠀⠀⠀⠀⠀
「她的視野日漸縮窄到只容他一人,他背後的東西她完全看不見,一切遠景都在他身上,甚或沒有遠景,而他就是她的絕路。」
⠀⠀⠀⠀⠀
驀然回首恍如隔世,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每個人都有過快樂的日子,只是不知不覺就跟了天涯海角一生一世。那一團火在旁人眼裡只是煙,帶著熱情、冷漠、狂暴、溫和,以前斷人腸十五年後磨人腸,以前愛的轟轟烈烈十五年後仍舊愛的自暴自棄,自暴自棄面對命運浮沉與心之所向,只是不見彼此當初的意氣風發,但他仍是把寧靜放在一切之前的爽然,恨不得把寧靜緊緊攬進深處的爽然,一起閒逛菜市場的平淡幸福得來不易,一聲盼了大半輩子的名分聽在耳裡仍是舉重若輕。
⠀⠀⠀⠀⠀
選擇當潮汐帶不走的一粒沙,選擇成為枝頭殘存的一點紅,選擇任憑弱水三千奔流入海,是在緣份散盡之後凝視來時路才明白還不算太過顛簸,寧靜願為了爽然拋下所有,爽然歸來卻已不是少年,一封信寥寥數語感受不到一絲溫度,溫度只留在回憶與空蕩蕩的房間裡。要說的偏偏忘掉,我最愛的人。或許愛情早已葬在十五年前,鎖在落花堆砌的那一闕詞裡,或許一個人在遁入長夜之後,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然而牙一咬也走了這麼遠,如今這一生還能再奢求什麼?
⠀⠀⠀⠀⠀
我們都因愛過而慈悲,因懂得而寬容,方才晾起的衣服在風中飄搖,再如何悲慟欲絕,時間依舊沉靜,眼淚應該也不會停留太久,耳畔響起張國榮是這樣唱的:
⠀⠀⠀⠀⠀
「恨事遺留始終不朽,千金一笑瀟灑依舊。
對對錯錯千般恩怨,像湖水吹皺。
曾被愛過痛過的我,曾被愛過痛過的你,
原為了要我與你遇見,再度分開。
⠀⠀⠀⠀⠀
要說的偏偏忘掉,我最愛的人,
今生只得你,永遠也得你。
要說的偏偏忘掉,最愛我的人,
今生只得你,永遠也得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
千千闕歌空耳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25 #3Q日誌
【台中市沙轆盃籃球賽】
這半年工作行程非常繁忙,幾乎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很多人擔心我的健康,怕我沒好好吃、怕我沒好好睡、怕我沒好好運動。前陣子,有一群愛好籃球運動的好朋友,悄悄訂製球衣約我一起組隊報名參賽,大家都知道我愛打壘球,其實我的籃球也打得不錯。雖然很久沒打球了,身手還是很過得去的!
【烏日服務處茶會】
雖然服務處早已營運好幾個月,直到疫情趨緩,終於可以在服務處辦開幕茶會,了卻心頭一件大事,今天是壓軸的烏日服務處茶會開幕,明天我們還會邀請滅火器來場不插電演唱會。
疫情延後了開幕儀式,團隊的在地服務可沒停過。前幾個月疫情緊繃時,某位好心的東勢大哥,看到疫情新聞,很心疼前線醫事人員的辛勞,希望能夠將他親手栽種的橘子,分享給前線醫事人員。知道東勢大哥的心意,我也很感動,我和團隊將愛心橘子,親手送到烏日林新醫院,將祝福的心意轉達給前線的醫事人員,感謝大家為了疫情的付出。
協助媒合愛心店家與地方團體,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之前我和團隊也參與了捐贈九德國小愛心傘的活動。此外,我也要特別謝謝烏日區飽格咖啡的善心,持續提供許多愛心餐點,與團隊合作,在成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媽媽親子樂樂屋-劉督導、華山基金會烏日愛心天使站-林社工等人多方協助之下,我們分別將愛心餐點提供給弱勢家庭、獨居長輩等需要協助的對象。
最近我的團隊也協助在地青年舉辦暑期水環境的推廣教育,也持續關心烏日社會住宅進度、前竹區段徵收進度,並爭取學田下水道工程、河川地退租幫助農民權益、光德國中人行道環境污染改善等,另外也爭取公車路線,與三榮路、溪南路一帶的交通改進。
有支持者很擔心,說大烏龍峰鹿五個地方都開服務處,資源這麼有限,是否會壓力太大?但,我覺得五個選區的民眾都一樣重要,不管是烏日,還是霧峰、沙鹿、大肚、龍井,我都想認真照顧,這是我對台中鄉親的心意。
很謝謝奕齊主席、前輩吳音寧,以及我在立院的好同事黃國書委員、友黨主委李天生議員、黃守達議員到場的祝賀。也謝謝在地烏日玉闕朝仁宮請來媽祖以及千里眼、順風耳為我們坐鎮,庇佑活動順利,以及在地仁德社區發展協會等團體帶來精彩的薩克斯風與國樂表演,還有獨立音樂歌手吳志寧令人感動的演唱。
這半年我常說我何德何能受到這麼多人的照顧,我真的無以回報,只能在政治路上傾盡全力!
【喜宴祝福】
忙完了茶會,我要去給支持者一個驚喜,是支持者的爸爸親邀。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行程能不能趕上,但明白大家的期待,我也很想前往給予祝福,最後終於能赴約,看到全場的騷動和歡呼,新人開心的笑臉,新人爸爸感動的表情,對於自己能帶給大家快樂,我也很高興。
【與佳龍部長聯手推動觀光】
佳龍部長今天特地來到霧峰,和我一起拍觀光短片。霧峰是個好地方,有農產有建築有人文,好吃好喝又好看。
我們先到了霧峰民生故事館用餐。霧峰民生故事館的前身是阿飛仙、林鵬飛醫師的診所。林鵬飛醫師出身臺北帝大醫專,為人親切視病猶親,不論是偏遠村落還是山區,只要有重症患者需要他,林醫師就會騎上腳踏車、摩托車出診,醫術精準到位,所以民眾都暱稱他是阿飛仙。
林醫師口碑漸漸廣傳,患者增加,診所空間開始不敷使用,1949年時診所遷至現今的中正路與峰谷路口,1954年林醫師買入現在民生診所所在地,1957年開始動工、1959年完工落成,直至1990年,林醫師行醫50年,才決定退休。
現在的民生故事館,保留了許多林醫師當初診所的文物和老照片,在此用餐除了可享用結合霧峰當地無毒、自然農法的美味食材外,也會舉辦農夫市集,成為極具教育意義的「農學食堂」。
民生故事館旁邊就是霧峰農會酒莊,也是我在台中拍攝第一支影片的地方。霧峰酒莊的前身是「萬豐舊穀倉」。霧峰農會使用埔里甘泉,以及霧峰在地的益全香米,研發釀造出拿到國際酒類評鑑的酒。
益全香米為什麼叫做益全呢?這就要說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那時有位郭益全博士自美學成回台,那時八零年代,香米在國際間價格很漂亮,一公噸可以喊價美金400~500元,農試所往這方面努力,以適應台灣天氣、病蟲害、天氣,培育出有茉莉香味、芋頭香味的台灣香米。可惜在台農71號的台灣香米問世的兩個月前,郭益全博士因為積勞成疾離世,為感念郭博士的付出,台農71號特地以益全命名,這也是台灣唯一以人名來命名的稻米品種,為以紀念郭博士的付出。
而霧峰酒莊,則取用霧峰種植的益全香米和埔里山泉,釀造出台灣的清酒傳奇。農會的黃景建總幹事親自向佳龍部長和我,介紹霧峰知最出名的初霧及各項酒類,除了大吟釀、吟釀、清酒、濁酒、燒灼,還有取用霧峰荔枝、蜂蜜特產製作的蜂蜜荔枝酒,每一隻酒種都是費盡心力的作品,不騙你,我推薦給每一位來訪的親友,每一位都買到喊說要剁手了。 #kám-án-ne? #3Q用力點頭
接著,佳龍部長帶著我參訪光復新村的青年創業聚落,這是他特別在意的地方,因為是他市長時期很努力推動的聚落,這裡每逢假日就是網美打卡的熱點,不管哪個角落,拍起來都很厲害。除了品嚐好喝的咖啡、點心之外,我還挑戰做手工藝,這個手工藝和環保、回收有關,但挑戰完後我覺得我還是專心從政就好。我也很關注霧峰光復新村的現況與發展,希望能持續讓這裡注入活水,讓青年人在這裡扎根成長。
到時影片出來你們就知道我去了哪些地方!敬請期待! #跟著3Q一起吃一起玩
【假訊息工作坊】
大家都知道,台灣基進黨和我,很在意假訊息在台灣的問題。
因特殊國際情勢與地位,我們台灣身處在假訊息、假消息的海嘯第一排,總是承受各種最新的攻擊手段。假消息利用媒體製造輿論,造成公眾恐慌,進而達到控制社會風向的目的。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台灣民眾接受到的假消息多數源自中國,透過各種管道散佈,混淆民眾視聽,藉此分化社會並控制輿論,資訊戰儼然已成為新型態戰爭。今晚我們和台中好過日協會合作,舉辦《大外宣身世之謎-假消息從哪來?》,了解中國「假消息」如何滲透到台灣民間,期望散播知識的種子,分進合擊,正面迎戰假訊息!
#充實的一天 #天天都很充實
千千闕歌空耳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二世紀北宋的繁華:開封城日屠萬頭生豬(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這首詞不久就傳入宮廷,仁宗打聽清楚是誰叫的小宋,就召來宋祁,笑著對他說:「蓬山不遠。」把那個宮女賜給了他。
宣和年間,東京御街的豪奢繁華也到達了烈火烹油的頂峰。《水滸》裡的宋江也應是宣和元年(1119)左右上東京御街鬧元宵的。然而,七八年後,因金軍南下,御街陡然從繁榮跌落入了悲涼。正如王庭珪詩云:
旄頭彗天天狗墮,一日中原作奇禍。金竿突繞都城光,鐵馬橫嘶御街過。
靖康二年(1127)正月初十,宋欽宗赴金營乞和,遭到扣押。按往常慣例,這正是皇帝在御街上與民同樂的日子。於是,從宣德門到南薰門的御街上,僧道做起了「迎聖」道場,父老百姓捧著香爐,冒著大雪,在南薰門前御街上跪拜哭泣了十餘日,希望能感動金帥,放欽宗回來。當時,「雨雪大凍,餓死者無數」。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御街近南一帶,士大夫妻子失踪的,也不可勝計。不久,金兵強行撤毀了御街上的道場,另立張邦昌做傀儡皇帝,部分冊立儀式也在御街上舉行。張邦昌步至宣德門外御街,在預設的褥位上北向金國拜舞,跪受冊寶。有衛士諷刺說:「平時在這裡看伶人演雜劇扮假官人,想不到今天張太宰卻裝假官家。」
緊接著,北宋滅亡,宋高宗建立南宋,一路南逃。留守東京的宗澤上奏高宗,說「已修正御街禦廊護道杈子,平整南薰門一帶御路」,一再籲請他還都抗金。但高宗決心偏安江南,改杭州為臨安府,名為臨時性行在,實為永久性都城,也在臨安城裡修起了大內與御街,坐視開封御街淪陷敵手。而比起開封來,臨安御街更顯得奢華與繁榮。
南宋的皇城坐落在鳳凰山上,京城主體在大內北面,故而出大內北正門和寧門是一條由南向北的御街。過朝天門,御街向西略有個小轉折,隨即再折向北,過萬歲橋再折向西,直到景靈宮為止。據《咸淳臨安志》記載,整條御街長一萬三千五百餘尺,「舊鋪以石」,縱橫共用石板三萬五千三百多塊,其中六部橋路口至太廟北這一路段,每遇大禮,都要特別整治。咸淳七年(1271),御街其他路段因「歲久弗治」,臨安知府潛說友主持大修工程,更換了將近二萬塊闕壞的路板,使「蹕道坦平,走轂結軫,若流水行地上」。
御街上舉行的最隆重儀式,要算三年一次的明堂大典。在車馬儀仗隊中,大象依舊是萬眾矚目的明星,走到太廟前,它仍會拜舞如儀,「其如鳴諾之勢」,「御街觀者如堵」。每逢這年,皇帝還要率百官前往景靈宮行恭謝之禮。這時,除了皇帝不簪花,文武百官們與教坊儀仗隊按身份與等級,都要在帽沿上簪戴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朱翠花朵。禮畢歸來,絡繹不絕的恭謝隊伍遠望如錦,其壯觀景象正如姜夔的詩所說:
萬數簪花滿御街,聖人先自景靈回。不知後面花多少,但見紅雲冉冉來。
而這時的御街上,爭著一睹「天顏」的看客自然不會少。正如當時另一首詩描寫的那樣:
士庶重重間綺羅,霽光熏作小春和。御街兩行瞻天表,比似前回人更多。
從和寧門到朝天門,御街左側先後有六部、三省、玉牒所、太廟與五府等建築,右側則有惠民藥局與大佛寺等。過了宰執辦公的五府,才略有少數的廂坊與店鋪,比較著名的有尹家文字鋪與朱家裱褙鋪。而一過朝天門,御街就進入了密集的商住區,綿延直到萬歲橋,各色各樣吃穿用玩的商舖挨挨擠擠,一家連著一家。其中有中和樓、和樂樓、和豐樓等著名酒樓,還有中瓦、右瓦那樣的遊藝場所。據《貴耳錄》說,位於御街中段的中瓦更是京城最大的娛樂中心,「士大夫必遊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在那裡一展身手。《圖繪寶鑑》說到理宗朝有個叫李東的畫家,經常在御街上出賣自己所畫的《村田樂》、《常酣圖》等作品,藝術水準雖不太高,「僅可娛俗眼」,卻也許是後來一般民眾所歡迎的風俗年畫的濫觴。
每天一聽到晨鐘,御街上的吃食店就張羅開了早市的點心,六部前的丁香餛飩是遐邇聞名的小吃,其味「精細尤佳」。和寧門朱紅杈子前的買賣也十分紅火:滿街滿市都是高檔菜蔬、時令水果和生猛海鮮,構成了這裡交易的最大特色。南宋對御街實行開放式管理,連大內正門前都允許設立早市,似乎比北宋更具市場化與人性化。
臨安御街的路況雖然好於東京御街,但街面比較狹窄,商店住家又相當密集,磚木建築容易引發火災。嘉泰四年(1204),糧料院失火,很快蔓延到太廟南牆外。太廟是社稷的象徵,大臣韓侂冑指揮軍兵拼死撲火,才總算安然無恙。但火舌已躥到正對御街的和寧門外,焚毀了隔離閒雜人等的杈子門,連和寧門上的螭吻也著了火,幸虧救火員登梯用短斧擊落了螭吻,才未殃及城門。這場火災,御街南段的損失難以估量。紹定元年(1228),御街最繁華的商業區失火,使中瓦與數以千計的商住建築成為一片廢墟,當時有「錦城佳麗地,紅塵瓦礫場」的說法。但不久,御街就建起了新的中瓦與商舖,迎來了新的商機。
每逢中秋與元宵,滿御街流動著喜氣洋洋的人潮,這也是街上商舖大發利市的最佳時機。據《武林舊事》說,一到中秋節,御街店肆就陳列出諸如絨線、密煎、香料等貨物,向路人誇多說好,謂之「歇眼」。所謂歇眼,大概就是留住顧客眼球的意思。入夜,御街「燈燭華燦」,買賣「竟夕乃止」。劉辰翁有一首《憶江南》:
梧桐子,看到月西樓。醋釅橙黃分蟹殼,麝香荷葉剝雞頭。人在御街遊。
在中秋的明月下,坐在御街的食鋪上蘸著香醋和橙汁,品嚐大閘蟹;然後用清香的荷葉托著一捧菱芡,邊走邊剝著吃,寫出了普通人逛御街的閒情逸致。
元宵節前後要過上五六天,比中秋節更長更熱鬧。御街上的商販們推著用金屬鑲包的花盤架子車,花盤上簇插著鬧蛾、燈彩等應景貨品,歌叫喧闐,吆喝著買賣。固定的攤主對伙計也往往「使之吟叫,倍酬其值」。姜夔有詩描寫元宵節御街的商賣:
貴客鉤簾看御街,帝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夜闌更深,還有人提著小燈在御街上尋找遊人丟失的東西,當時謂之「掃街」。據《武林舊事》說,這是北宋御街的遺風,而居然「遺鈿墮珥,往往得之」。當然,偶爾也會有「雨打上元燈」之類煞風景的事,御街上便是另一番光景,姜夔也有詩說:
正好嬉遊天作魔,翠裙無奈雨沾何。御街暗裡無燈火,處處但聞樓上歌。
在當時,逛御街成為到過臨安的官宦士民的賞心樂事,就好似現在人們好幾年後還津津樂道當年遊天安門逛長安街一樣。著名詩人楊萬里退居家山以後,就曾戀戀不捨吟詩道:「聞說都人競出嬉,御街簫鼓倍年時。」此情不僅誠齋有,就是那位劉辰翁,也一往情深回憶說:「空回首,御街人買南京棗」;「雨枕鶯啼,露班燭散,御街人賣花窠。」在他們看來,御街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宋末詩人許棐則說「御街車馬無行處,誰肯抽身覓退居」,在這裡,御街已經轉為滾滾紅塵與功名利祿的代名詞。
大約就在許棐面對著御街發出感慨以後不久,南宋滅亡。六十年後,元代詞人薩都剌經過杭州,登上吳山,有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似乎仍能透過歷史的煙雲,從眼前的燈火,遠眺到南宋御街的喧鬧與繁盛。
原文載於:《亂彈水滸》作者:虞云國,出版:中華書局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千千闕歌空耳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