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士初到台灣時,
曾經被譏諷是要用台灣的健保。
實情是人家根本還看不上健保😂😂
台灣的健保是犧牲壓榨許多第一線醫療人員得來的「成就」
如果有其他資源的人,其實也有不止健保一種選擇😁
如果沒有其他資源,只能有健保一種選擇的人,
必須籲請大家不要隨意浪費健保資源。
尊重第一線醫護人員。
不要搞到「免錢的最貴」
當免錢的賠本生意,做到需要讓大家吃藥效差的藥,醫護人員沒有做醫護人員的初衷時。
最寶貴的生命就沒有守護了。
黃醫師敬上
《李博士每日英文俚語》“UHI - 台灣健保”
==對外國人來說誰稀罕健保呀?===亂保,惡保,賤保,虧保,嗆保,災保,危保,濫保,差保,藥保,崩保,壓保,荒保,暴保,欺保,疲保,漏保,騙保,苛保,亡保,枯保,亂保。
2017底搬來台灣定居因為接受了聯合報的訪問,報導了一個很轟動的題目 “李敖女兒李文:台灣老了、窮了、落伍了 8/14/2017 ”引起了社會的巨大的評論。大部分去過住過大陸的人懂我在講什麼,很多井底之蛙就開始罵我了。用的最多的字眼是 “有本事不要拿健保啦,” “女黃安啦” (我在北京跟他做過節目,不懂為什麼要他在攝影棚裡老是要帶墨鏡)。那時候我不懂什麼是健保,因為我40多年沒有來過台灣長住。現在我來曝光為什麼很多“高端”老外像我根本不稀罕健保,寧願要國際保險:
1. 國際保險好處是 - 西方式的環境和服務,是醫生接待你而不是你等待醫師,不是醫生在一個小時內看30個病人,都是1:1,時間很多的。英文對話/表格,乾淨,設備新,不用想“難民”一樣的等待。也不會看病看到一半有其他的病人突然的打擾。看到可憐的醫生和護士們過勞和僵硬的臉。很多國外的保險公司像AIG,ING安泰, Prudential,Pacific Prime 都可以保台灣區,可以他們不一定有 direct billing (直付保單,一分錢都不用付,醫院每一個月自己跟保險公司寄賬單。)少數的國際保險跟我用的XX公司一樣是可以不用帶錢看病。 當然一個月要付將近2萬萬新台幣不便宜 (包括牙齒/體檢/眼科,一年上限是大約新台幣5千萬),不過買的是心安,安全,衛生,乾淨,尊重和服務。其實假如在一年做完了很多項目也就“賺回來了。” 其他有可能會有DB的是:Cigna, AETNA,AAIT,Bupa,GeoBlue,HTH,Seven Corners,Healix,Colva -S。 IPA,SOS (直升機服務)
2. 因為要拿我的無戶籍的身份的時候,必須要去很多醫院做體檢(一共三次),第一次去了台灣的幾個有名的醫院,看到的醫院實在不敢恭敬,會聞/看/摸/踩到:蟑螂,垃圾,大小螞蟻,大小蜘蛛,大小蟲子,蒼蠅,蚊子,灰塵,便當在桌子上,噪音,不會英文,垃圾箱沒有蓋子有異味滿出來,霉斑,骯髒,凌亂,爆滿,等待,要投訴到榮總的神經內科醫學中心王署君主任醫生根本不理會,漏水,老舊,蜘蛛網,污點,油漆磁磚壁紙脫落,茶葉蛋跟其他奇奇怪怪的食品混在一起的惡心的異味,臭臉待遇,可怕的電視節目/廣告,中式英文標語,電梯樓梯老舊,員工大嗓門八卦等。很多貪小便宜的病人根本不是真正的病人,打一個噴嚏就去排隊拿免費藥了,蹧蹋,霸佔醫療體制,可憐的醫生,護士們極度勞累,整個UHI都快破產了。好好的一個system被心態惡劣,素質低,氾濫,貪小便宜的刁民們和怕事的體制打敗。
3. 大陸的老外,台商多,國際500強會上保險給員工們,自己也可以買私人保險。台灣的經濟必須要好起來。看看一個小小的保險就可以看到台灣的不足呀。 很多國際保險公司根本不要來台灣因為沒有市場! 害了我要回去大陸的老國際保險公司續保。人家老外要搬去大陸很多都是很不願意的,誰要去污染/不穩定/不文明/監控/沒有言論自由地方?大陸的國家500強公司假如不給免費國際昂貴的保險,福利,司機,別墅,車,傭人,保母,國際學校學費,國際搬運費,誰要去呀?這邊很多都是垃圾窮老外,逼不得已趕快取一個台灣妹,拿到APRC ARC居留證/永久居留證就可以拿到健保了。老外的級別很大哦。
4. 可怕的是很多好的牙醫/醫生也不接受健保,很多項目都要自己付,不是什麼都是free的。高端醫生看到拿健保好像看到是二等公民的病人要來了,拒看。老爸最後在榮總一年要自付200多萬的費用,健保付了大約100萬. 以前老爸常年幫我付保險的時候在北京,在美國上大學/教書也都有買30多年的保險,包括意外和人生(有人會嫉妒自己家人只能拿健保哦呵呵),我就勸他買我這種保險,他沒有聽。他生病的時候我希望他可以去美國治療比較腦癌在那邊有更先進的治療。他也沒有聽。有時候像一輩子賺錢養家,最後也不能自己辛苦的錢(錢最後也不是他的啦)給自己更好的treatment。可憐的老爸。
5. 有一些網友跟我抱怨為什麼要健保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規定就是要逼著太太們(沒有工作是一個家庭主婦)跟隨先生,要先生付費用呢?為什麼自己不能自付?(聽說公司付的話健保賺的錢比較多,要不然健保已經虧本了)那假如先生有暴力傾向的話,太太必須要忍受嗎?這個法律有點奇怪。問了健保他們說太太可以寫一個聲明說先生有家暴才可以自己付健保。
6. 為什麼要逼著老外拿到了ARC以後6個月,公司必須要給你上健保? 要不然自己在戶籍地必須自己上。就是每一個人必須強迫要有健保,不像國外和大陸,自己可以買任何的保險,不關政府的事情,很多根本沒有保險的人政府也不理你。
7. 諷刺的是,假如你是暴發戶不要去“農民,菜市場式”的醫院的話,要去我們去的國際部門還不行呢。因為他們只收外籍人士。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台籍的人有雙重國籍的台商,大陸的公司會免費幫你保國際保險。
8. 不幸的是假如有一天我決定要選立委的話,我必須要放棄我的美國身分,我就不能用外國保險了。
9. 不要以為像新光財大氣大,有很多錢可以自己蓋醫院,不管你有多麼昂貴的大大小小儀器也比不了外國的優秀頂級醫生過來工作。你不可能養得起,人家也不一定上看得上你,就像北大,清華,台大,國際學校,所謂的一大堆米其林餐廳一樣,好的教授,主廚不一定要來亞洲工作喔。 我做了一個統計,有名的醫院在台北,我沒有看到歐美國家的外國醫生,95%是台籍,有些也沒有在外國培訓/上過醫學院,一些有上的大學也一般。大陸有一大堆的歐美醫生讓你挑選。不是說台籍的醫生不好,有些也培訓過在歐美國家,不管醫學院好不好。不過有些外國人prefer看歐美的醫生因為習慣和不會有的文化差異。(一直對新光集團很反感,從新光百貨公然讓以色列猶太人騙子們賣保養品到陽明山的豪宅的很不專業的管理,兩個酒店式公寓傑仕堡)
10. 今天分享給大家,讓大家長見識,不是炫富也不是賣弄,只是給大家有另一個層次的參考.商品有很多種,但是大家知道的就是只有國內的,所以我在在美國/北京居住的經驗,提供大家不同層面/不同產品的參考, 拓展國際視野
11. 聽健保局的人說很多拿雙重護照的台灣人假如真的不要健保的話,(有些在美國已經有保險了,不要兩邊付錢)可以用“美國護照出境,” 這樣慢慢的健保就會自己cancel掉了。只要你有戶籍,隨時可以恢復。
12. 我先生20多年,缴了全民健保費,没有用過健保,每10年還發給他感謝狀呢。因為很多台商在大陸和美國也有保險的。所以假如他不是台商的話搞不好我們去看病很難在一起看,因為他沒有外國護照就拿不到國際保險,只能拿健保看病了。
13. 台灣醫院的一些國際醫療部門中心有自己一個“list”,上面有比較“好”的“有國際經驗的醫生提供給他們的客人。
14. 假如有些人拿不到國際保險,可是不要忍受健保的環境,可以多付1500TWD給特別的服務台就不用等,有專人接待和服務。
15. 有哥大校友剛好在國際部門上班建議假如我根本是一個很少生病的人,不必花那麼多錢去續保國際保險。可以選擇用健保的時候付1500TWD的服務費我的國際保險的好處是很少要多付任何的費用,可是健保需要。假如我需要每一個月拿很多藥的話那有國際保險很划算。每一個醫院都有他的優勢,骨科啦,腫瘤啦。算了一下,假如我續保要付大約15萬TWD一年,他們幾乎全部病都保,不要自付很多錢, total coverage is RMB 10,000,000 (TWD 5000萬) 我能用的(不生病的話)就是眼睛,牙齒,體檢,MRI/PET/CT/xrays,藥物,針灸,睡眠therapy是大於14萬,所以基本都“賺回來了”。當然我不支持“氾濫”保險公司。
16. 很多醫院會付多一點錢給看健保的醫生過來看國際中心的客人,看病時間也會多一點。要不然醫生不會有“好臉色”,時間跟健保一樣的短。他們會說我每天累的像狗一樣,你給我同樣的薪水為什麼要我離開健保地帶去看一個拿國際保險的病人呢?
17. 目前據我所知,每間醫院的IMC收費都是本國病人的1.4-2倍,因為就診期間多會配備專人帶診引導,跟一般健保陽春麵規格不同~ 是不是我的國際保險費付給了過勞的醫生/護士更好的“招待”呢?那也可以的因為他們很幸苦,不過聽說是給醫院不是給IMC的,大部分應該還是回給醫療科。
18. 因為我過來台灣一直很關心台灣的有各種“精神病”的狀況,從ADHD到schizos等,希望大家好好的利用健保有cover的精神病科。不要再怕丟臉,無知,沒有勇氣了。
19. 研究了四個我可以認識的有國際部門的醫院,其實都大同小異: (有些國際部門晚上根本沒有門診 ) --臺安Adventist Hospital :最貴的醫院,英文網路做的最好的,電話不太接聽,是AIT(Aetna保險)和TAS 台北美國學校(Cigna)的員工的簽約醫院。英文不錯。 醫生可以過來國際部門看病不過有特別儀器的地方比如眼科等,病人需要過去健保區看病。 -長庚Chang Gung Memorial Hospital System:可以插隊當天做MRI等,綠色通道不用等待,有護士帶路去每一個地方包括結帳,可以加護士的line/wechat。 林口的地點太遠 。 -新光Shin Kong Hospital:有最齊全的儀器,私人VIP通道,隱私從停車場上去。專科的醫生太多了,所以一個項目會分的很細導致我要看很多不同的醫生。 -萬芳 Wan Fa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r :英文很好,有比較國際化的醫生的名單護士可以幫你先挑選。 文山區很不國際話,路道狹窄,計程車服務很local。 -台大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英文一般,醫生太忙,連自己的人都不推薦自己的國際中心。基本都跟健保的人在一起,唯一的醫院在我的國際保險的名單上不能用保險卡就好了,醫院需要跟保險公司確認以後才能用卡付錢。 --榮總根本不回email和電話(5個部門),打到IMC不是人手不夠就是什麼都不知道要不然留言不回。因為對神經內科醫學中心王署君主任醫生很反感,投訴到投訴部門部在1年半以前根本不理會我的問題,所以不要對他們的抱什麼希望。
==看看美國在台協會AIT的美國公民的官網怎麼友善警告台灣的健保和醫療體制:
1. 台灣醫生要看太多的人,壓力大,看病不像美國會時間長給病人的時間長和細膩。很多次一個醫生要在一個小時內看30個病人!
2. 有些病人只是去拿藥而已,所以要有心理準備要等很久。你會感覺到不舒服的擁擠。
3. 我們有收集一些有外國背景的,會英文的台灣醫生給美國公民提供。
4. 當你去醫院的緊急室的時候千萬不要驚訝,不像在美國的病人,台灣的病人是到處躺的,不是坐著。所以會看到很多擁擠的病床。
5. 在美國居多醫院有trauma centers重大創傷及急症中心,可是在台北只有4個醫院有。
6. 119的急救車跟美國是完全不能比的。司機是不會說英文的,調度員會判斷那一個病情比較嚴重才呼喚救護車。不要要求會看到像美國的救護車裡面的高科技救人的設備和有高級醫療人員接受先進的訓練。很多的司機連培訓都沒有。高等的搶救復活EDT的技能不像美國的的緊急急救情況下的醫務職務。台灣高級生命支持服務的人員送往醫院路上進行治療措施也沒有辦法跟美國比。還不如自己坐車去醫院。有些救護車會帶你去最近的醫院不是你要去的。 很多馬路上的車也不會像美國一樣的避開的。
7. 有些台灣的醫院只看外國人的,不收健保卡。只收現金,信用卡和外國保險。
8. 很多台灣的醫院是要有家人在旁邊打理,睡在旁邊和照顧。自己要帶毛巾,廁所紙,肥皂等地用具。地板,牆壁和醫療器都髒和舊。在美國照顧病人是護士不是家人的工作。
9. 很多醫院沒有英文標誌和表格。外國人要註冊會感覺到複雜,混亂,苦難,痛苦,擁擠。去每一個部門都要拿號碼和等待(塑料椅子上)
So there you go,今天我的post應該沒有人寫過。我問了一些台灣的“國際品牌的保險公司”,醫生們,他們都不知道還有這會事。不可思議吧?下次誰敢在罵我放棄我的健保,我會說我用什麼保險不關你的屁事。就算你有錢也買不到國際保險喔!所以呀,腦殘的鍵盤著們,井底之蛙們,當你無知根本不懂狀況的時候,不要再罵人說不要過來台灣拿健保卡,可以放棄之類的話喔。很多高端的老外根本看不起健保喔,卡給他們都不要喔。看來我沒有選擇,只好回去以前大陸的國際保險了。。。台灣呀台灣你讓我們這些要求高的老外怎麼辦呀?很心痛也很無奈呀。
北京計程車收費 在 阿旭寫字公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0年秋,我升大四那年,中文系迎來了幾位中國大陸的交換學生。我們在曼娟老師的小說課上認識。
學期結束的那天,我跟來自蘭州大學的溜溜在東吳校門口那棵繁盛的蓮霧樹下偶遇。我跟溜溜說「我的畢業旅行,想春假時一個人去西藏,你有什麼想法嗎?」他說我去的天數短突然拔高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如果去敦煌怎麼樣?我們可以一起去喔。」他問,我感覺如獲至寶,「好!就去敦煌!」那天的蓮霧樹下,我跟溜溜就站著聊了半小時,那是我們第一次聊天,那麼遙遠的兩個人卻特別投機、特別投緣。
春假前,我跟系上的教授請了假,事由坦白地寫上「出遊」就出發了。
華航直飛西安一落地,我立刻花了一點時間適應所有的文字都從繁體成為簡體,有些字還怎麼看都不知其所以然。咸陽機場往西安市區的大巴上,一位西裝筆挺溫文儒雅的男士坐到我旁邊的位子,本來以為他是同班機從台灣來的商業人士,一聊才知道他是大陸某大學的理科教授,來西安開研討會,雖然不是非常理解他的專業,但我們彼此隔著年齡與距離,還是以特別緩慢且清晰的說話方式,悉心的讓彼此走上用知識對話建築的橋樑。
下車,在鐘樓旁的ZARA前,我一臉茫然看著當時還沒有軌道系統的雜亂城市,想著到底該怎麼搭車去青年旅社。教授嘗試幫我攔了好多次計程車希望共乘一段未果,我告訴他「我可以自己來的」便互道保重。
但在青年旅社時,花了100人民幣辦了一張YHA國際青旅卡,不知道何故櫃檯的年輕女孩未經我同意就在眾多欄位中,直接挑了國籍,寫上「中国台湾」,其他欄位則是一片空白。收到的當下我並無慍色,但回到房間,我把卡片折斷丟在被熨洗地相當純白的床舖旁的垃圾桶裏。
-
從西安上火車到青海省會西寧,入住的青年旅社因為還沒到旺季並無開放單人房,所以睡在男生大通舖。從青海湖凍結的湖面上認識了來自北京的廣告女孩,我們貪看陽光照在湖面上反射出的銀白色風景誤入了收費景區,被兩位兇惡的管理員騎著馬在背後追趕要脅,我們表示可以補付景區的錢但他們拒絕帶我們補票,而是一定要從我們身上挖出一些黑錢才罷休。那時候的恐懼及無助感,像黑夜的天幕一點一點攫住我們頭頂上的天空,世界真的只剩下我跟她兩個人了。我們不奔跑但也不回頭,如履薄冰地踏出每一步走向景區邊緣,管理員騎著馬在我們身後亦步亦趨眼看著就快要失去耐性,包車的師傅終於找到我們了,在他的斡旋之下結束這個相依為命的惡夢。
晚上,跟旅社中來自中國各地的六、七旅人一起吃了晚餐,餐後,有位長駐店內的中年人說要為大家做酥油茶。他先在鍋裏煮茶,加入犛牛奶製成的酥油再加上鹽,那個腥濃又重鹹的味道並沒有抓住我們的胃口,兩位來自德法的女孩也搖搖頭。大家一邊喝茶,突然中年男子問我說「台灣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被動地必須觸碰政治的線,我說的比較模糊,「台灣是民主的,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有的人覺得是,有的人覺得不是。」他露出一種不大滿意的表情。另一位自稱學歷不高卻始終客氣的高大男子(他大概跟所有人說了一百次我看起來文質彬彬)這時候開口,「我活了27年第一次遇到海峽對岸的同胞,感覺特別不真實。若說真的話,像你這一輩的台灣人怎麼想?」我認真的回答「我們有自己的貨幣、政府、軍隊,中國政府在台灣是完全沒有任何作用的,我們這一輩的台灣人幾乎都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這大男生說,「那肯定就是多數台灣人的答案了。可我還是會覺得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他有點傻的笑著。
我也笑著接著說,「我可以理解從小你們的課本就是這樣教育的,所以並沒有什麼可以責怪的。我尊重你的意見,雖然我並不認同。你也要尊重我的意見喔。快來台灣看看吧。」大男生笑著,來自德法的兩位女生聽了也點點頭。
-
離開西寧去蘭州前,我錯過了火車。趁改簽的火車到來前買早餐,遇見一位老奶奶想找售票廳卻被站務員隨便敷衍,我拍拍她駝著的背,高原的陽光灼烈地燒在我露出的手指及奶奶的肩上。「大娘,我正好要過去,您就跟我走唄。帶你過去。」因想避免前晚有驚無險的「台灣人話題」我把舌頭捲起來試著隱瞞台灣人的身份。「小伙子真好心,而且你普通話說得真標準,打哪兒來呀?」奶奶問。「北京朝陽區」我隨口答了一個在地圖上印象深刻的地名。看著奶奶走進售票廳,我安心了一些,隨意買了早餐在火車站的馬路邊吃了起來。
-
在蘭州與溜溜會合,也認識他兩位同時期來台灣交換的朋友。我們在蘭州黃河邊上細細研究羊皮筏子,還坐快艇在河上飆浪,溜溜帶我去吃了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最美味的涼皮。
北方天黑的比較晚,睡一夜的火車就會到敦煌。我們在武威、張掖、酒泉站都特別衝下去看古絲路是什麼模樣,卻都只看到滿天星星無聲地閃爍。天亮起來的時候正經過一片沙礫攤,不久便到敦煌了。
我還記得我們費了好大的勁爬上鳴沙山,看到海市蜃樓,穿越塔里木盆地時一起跟著收音機唱梁靜茹的「暖暖」。短短的三天旅程建立滿滿的信任情感以及溫柔體貼,於是跟這幾位「其實不太熟的朋友」告別時我們都哭了。
-
到現在已經去了中國很多次,去年甚至還在北京溜溜家軟爛了三周。每每想起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回憶就讓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尊重互助的美善價值以及那片土地上還有各種不同思想的人們(沒錯,我遇過反對共產黨的中國人)。
這兩天延燒的金馬統獨問題都不是終點。但希望每一個台灣人都能記得:我們台灣民主自由價值在於可以接納多元聲音,而且政府不會因此用任何方式傷害你。雖然民主不能當飯吃,但 #民主可以讓你不被消失。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但記得你也可以不認同。
#阿旭寫字公司 #寫字 #手寫
北京計程車收費 在 有故事的旅人 (澳洲首都不是悉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位於深圳寶安區的商場「壹方城購物中心」剛剛開業,是為目前全深圳面積最大型商場,小弟早前也湊熱鬧一遊。事前還誤以為是千篇一律的內地商場,怎料大有驚喜。樓高達五層,連同室外的用餐區,面積之大當能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商場相比。場內設計寬闊明亮,輕鬆好走,重點非如一般商場般滿目熟識連鎖品牌,更有多間店鋪在深圳首設,就如小弟就在此試了最新引入的南韓「SPHERE X」影院,難忘之極。
若你不時北上消費,這個商場絕對不容錯過,從深圳灣轉乘計程車只需約40元人民幣,亦可乘坐地鐵到「寶安中心」站直達,非常方便。
在內地遊玩,很多時候就頭痛在結賬一刻,因往往都需要用上內地的支付應用程式,才能享用到部份優惠,甚至不少食肆甚至已不收現金,只能以應用程式支付。這些程式往往都需要有內地銀行戶口甚至電話號碼,對於港人就真的很麻煩。使用Tap & Go拍住賞銀聯卡就能夠解決這些煩惱,並增值手機錢包後能即時以雙貨幣形式轉換,省下了兌換手續,簡單方便,亦能使用程式內的「PayBuddy」功能,既與朋友分賬單結算,也能P2P過數給朋友,免卻拿著大堆零錢的煩惱。Tap & Go拍住賞銀聯卡目前已能在內地過千萬個接受銀聯支付的商戶結賬,收費時只需輕鬆一拍即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