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額納保、全額給付 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全面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8日逐條審查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 草案,我們樂見不分黨派一起坐下來討論如何精進法條,也期待勞動部在搜集各方意見後,能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勞工的權益能獲得更全面的保障。
-
➤ #預防職災 同樣重要 費率調整納入職安衛勞檢結果
在職災保險費率方面,現行費率為0.21%,但勞動部預算支出約101億元,而108年傷病給付的支出約20億元。在整體費率不調整,傷病、失能及死亡等各方面的給付標準也都提高時,未來給付支出將會增加,勞動部也表示前三年費率不動,第四年後會視歷年數據推估來做出調整。
對此,我們主張成立職災保險基金,並透過「差別費率」,納入投保單位的職安衛勞檢結果做出評等,讓努力預防職業傷病的事業單位減少保費,不願預防職業傷病或職災頻傳的事業單位增加保費,將「預防」的概念也納入職災保險。
-
➤ #傷病應百分百給付 讓勞工無後顧之憂養傷
而在傷病給付方面,雖然行政院版草案已將傷病給付從平均投保薪資60%增加到70%,但我們認為應達到傷病應100%給付,且職災應有照護給付,讓勞工在遭遇職業災害時能無後顧之憂地安心休養,期待勞動部在研議財務狀況後,能做出適當的調整。
-
➤有工作就有職災保險 弱勢勞工不能成為職災保險孤兒
此外,我們要呼籲勞動部考量未能納保的弱勢勞工需求,讓勞動者全面性納入法定保險關係,並提供更簡單、便利、直接的投保方式,讓勞工投保不必看雇主臉色,讓弱勢勞工也能得到職災保險的保障。
-
勞工界對於職災保險及保護的單獨立法期待已久,我們也希望這部法令在職業災害的預防、面對、重建等各方面,能給予上千萬辛勤工作的勞動者最完善的照顧。
-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
#范雲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納入家庭看護工和幫傭
#照護補助醫療給付升級
最近有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下星期三終要準備要排審 #勞工職災保險及保護法 草案,除了行政院版本外,還有我領銜與 林宜瑾 、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 莊瑞雄 委員所提出的版本,希望能在今年五一勞動節前三讀通過!
#原本的職災保險是綁勞保
#範圍有限 #基準不同 #給付不足
目前台灣勞工的職業災害保險是與勞保綁在一起, #無法單獨投保。然而,勞保只有強制僱用5人以上之公司為其員工納保,所有4人以下小公司、自由業者、受雇於自然人的員工,以及其他非典型勞動者,若雇主沒有為其投保勞保,這些眾多的勞工完全沒有職災保險。
職災保險,和勞保的性質以及目的不同。
勞保主要作為老年保障,所以以年資作為給付標準。勞保內的職災保險,明明是 #意外險 的概念,卻也以勞工年資作為失能年金、死亡的遺屬年金的計算基礎。
因此在舊制下,年資9年以內的勞工如果因職災導致永久失能,每月只能領4000元,但他的狀態卻是終身再也沒有工作能力。
此外,現行 #職災保險給付不足,導致職災發生後,雇主常常為了逃避責任不願認定職災,勞工又需要向雇主求償高額補償金,進而造成 #勞雇關係破裂。
#感謝勞工團體倡議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蔡英文總統納為勞動政見
#行政院上週提出版本
為了完善職災保險制度,讓職業災害保護網涵蓋到更多勞工,勞工團體已經倡議多年,希望將職災保險 #單獨立法,這也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時,主要的勞動政見之一。
我肯定行政院提出的草案,對於職災勞工的保障有大躍進。除了將職災保險從勞保中獨立出來,並且:
1⃣擴大納保對象:
受僱於企業的勞工,#不論企業規模 均強制納保;受僱於自然人等其他勞工則提供 #簡便自願加保管道。
2⃣提升給付內容及投保薪資上限。
3⃣整合災前預防及災後重建。
4⃣從申報制改成 #法定債:
參考國際經驗如日本,職災保險的效力在勞僱關係開始的那一刻便已生效,若雇主應為勞工加保而未加,一旦發生事故,保險仍需給付,政府再向雇主索賠。
#我提出立法院唯一版本
#參考勞團意見
#重點升級
#勞工權益保障 向來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這次我的版本,針對行政院版本又做了一些升級,跟大家報告重點📣:
❶ #家庭看護工 及 #家庭幫傭 一律納保
台灣社會以外籍家庭看護、幫傭為主要家庭內照護服務提供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台有超過23萬名外籍家庭看護工及幫傭。
外籍移工除了因身處異鄉、語言隔閡所以本來就屬弱勢群體之外,看護工作本身也很高的職災風險。
雖然現行家庭類外籍勞工的勞動契約內容,規定雇主如果沒有幫勞工提供勞保或商業意外險,勞工發生意外時雇主需理賠30至50萬元,但實務上往往因其弱勢處境求償困難。
家庭類勞工因為受僱於自然人,屬於自願加保範疇,沒有強制要納保;所以如果雇主沒有加保,他們最多只能在因為職災而失能、死亡時,領到 #慰助性質 的補助金。
我的版本將家庭看護工和幫傭納入,雇主納保一個月的保費僅為 #41元,一年 #不到五百元,對雇主來說是小成本,卻能將23萬多名外籍類家庭勞工都納入職災保險,#雙向保障 雇主及勞工,也降低整體社會成本。
❷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工地險)
大家都有聽聞,最常發生職災的當屬工地工人。尤其是臨時被叫去做工、缺乏經驗的工地打工仔,更容易在上工頭幾天就出事導致重殘,甚至死亡。
營造工地等工作場所,勞工勞雇型態複雜,常同時存在僱傭、承攬、無一定僱主及自營作業者。再加上工地業務層層轉包、人員流動快速,政府監管不易,許多工作者依新制也並不是強制加保身分。
為了確保如此高工傷風險場所沒有任何勞工成為漏網之魚,我的版本要求特定事業單位或工作場所負責人,辦理 #場所責任附加保險,俗稱 #工地險,讓所有在工地工作的勞工都有保障。
❸ 暫時失能期間的照護補助
現行和行政院版提供的是職災勞工在確認永久失能後,請看護所需的照護補助。然而,許多職災勞工其實更需要職災剛發生、住院醫療時所謂 #暫時失能 期間 的照護服務。所以我的版本主張職災勞工暫時失能期間,也應能請領照護補助。
❹ 無證移工職災墊償制度
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無證移工,既是職災風險最高的族群,又是職災保護網外的孤兒。不論無證移工存在的原因為何,台灣社會中都確實有這麼一群人。
基於人道考量,我的團隊努力設想如何提供無證移工職災保護。他們實際上無法加保;遇上職災時,更難向雇主求償。
為了解決這些難處,我的版本提出了針對無證移工的 #職災墊償制度。無證移工一旦遭遇職業傷病,應由其主管機關先行墊付與職災保險給付等同的給付金額,再向雇主代位求償。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不會讓無證移工領得比合法移工更多,另一方面不會變相降低僱用無證移工之雇主的補償責任。
❺ 提升醫療給付內容
過去,職災保險中的醫療給付僅有支付健保給付的項目。但是許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開支,例如燒燙傷時所需的人工皮、住院費的自行負擔部分等,則不在保險給付範圍。
勞動部雖然表示新制上路後,勞保局可會商健保署另行擬定職災保險支付標準,但為了確保醫療給付的 #實質升級,我也在相關法條內直接新增條文,要求職災保險應給付更多職災勞工必須的醫療費用。
#保障勞工權益
#職災保險專法一定要三讀通過
職業災害是職場工作中的地雷。也許顯而易見、也許難以察覺,但任何工作場域都有職災風險,任何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以2019年為例,一整年來總共有超過五萬個職災傷病給付人次,平均約每10分鐘就有一件職災案件發生,每天有6名勞工因職災失能、 1.4名勞工因職災死亡。
職災保險新制上路後,不但對勞工的保障大幅提升,對於雇主來說,每個月每個員工平均用 #銅板價 就可加保,萬一不幸出事,職災保險便可以幫忙分攤雇主的職災補償責任,也有助於 #穩定企業營運。
下星期三,我和其他委員們會開始在立法院審理草案,針對還能補強之處做討論。
最重要的是,廣大勞工期待的 #職災保險專法 一定要儘速三讀通過!職災保險新制能早一日上路,就能多惠及一日在危難風險中的勞工朋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雨下這麼大根本用倒的,今天各地上班時應該都很絕望吧!
下班可能會更絕望喔!因為星期五下班本來就比較塞,還下大雨🌧️
⠀⠀⠀⠀⠀⠀⠀⠀⠀⠀⠀⠀
天雨路滑,不管是走路、開車還是騎車都要特別小心不要貪快,
不過你們知道通勤時間如果發生意外事故,也算是 #職業災害 嗎?
⠀⠀⠀⠀⠀⠀⠀⠀⠀⠀⠀⠀
這可是直接規定在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的第4條裡喔,不是小編隨便說說😆
所以說,如果很不幸地在通勤時發生車禍受傷之類的,是可以依照 #勞工基準法 第59條請求 #職災 的補償。
💁🏻♀️不過只有死傷殘疾才有賠,車壞了那些財產上的損害,找對方要蛤~
⠀⠀⠀⠀⠀⠀⠀⠀⠀⠀⠀⠀
📖法規看一下📖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4條
I被保險人上、下班,於適當時間,從日常居、住處所往返就業場所,或因從事二份以上工作而往返於就業場所間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視為職業傷害。
II被保險人為在學學生或建教合作班學生,於上、下班適當時間直接往返學校與就業場所之應經途中發生事故而致之傷害,亦同。
⠀⠀⠀⠀⠀⠀⠀⠀⠀⠀⠀⠀
#勞動基準法第59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予以補償。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
一、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雇主應補償其必需之醫療費用。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
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但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能痊癒,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為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且不合第三款之失能給付標準者,雇主得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三、勞工經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遺存障害者,雇主應按其平均工資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給予失能補償。失能補償標準,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
四、勞工遭遇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時,雇主除給與五個月平均工資之喪葬費外,並應一次給與其遺屬四十個月平均工資之死亡補償。其遺屬受領死亡補償之順位如下:(一)配偶及子女。(二)父母。(三)祖父母。(四)孫子女。(五)兄弟姐妹。
⠀⠀⠀⠀⠀⠀⠀⠀⠀⠀⠀⠀
#勞工 #勞工權益 #通勤 #意外 #勞保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FB🔎#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IG🔎@hugowulaw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在 依災保法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簡稱災保法)將自111年5月1日施行,依災保法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規定,請領職災失能年金條件,係依被保險人之 ... ... <看更多>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失能給付標準 在 災保法失能給付篇(國語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職災保費不高務必納保最高可省下百萬的支出想了解更多法規內容歡迎洽詢講座說明會公司雇主或人資主管亦可洽詢一對一說明有想進一步了解相關 保險 規劃 ... ... <看更多>